日语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格式:pdf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2
各大学英研方向,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英美文学 02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03翻译理论与实践04英语国家文化03翻译理论与实践科目一政治 101 科目二 226二外俄语或227二外日语或228二外德语或229二外法语科目三基础英语 618 科目四翻译理论与实践 8221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廖七一译林出版社 20002 《跨文化交际》金惠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3 《英汉翻译手册》倜西、董乐山商务印书馆 20024 二外法语:《新大学法语》李志清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5 二外德语:《新求精德语》初级1、2;中级1 王晓明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6 二外日语: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中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7 二外俄语:《大学俄语简明教程》张宝钤钱晓蕙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语言系英语语言文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 英美文学 02 比较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22俄语二外或223日语二外或224德语二外或225法语二外③721基础英语④822英美文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语言系英语语言文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822 英美文学《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刘炳善《英国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杨岂深《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二版〕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常耀信721 基础英语不根据某一种教科书命题北京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英美文学研究02翻译理论与实践03西方文论研究04 浪漫主义文学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11德语〔二外〕或212俄语〔二外〕或213法语〔二外〕或214 日语〔二外〕③610语言学与英美文学④851专业综合考试复试备注:复试科目:笔试部分:高级词汇、文论评述、散文翻译、论文〔提供材料,写出一篇小论文〕口试部分:语言学、文学专业知识面试、〔二外〕听力和口语北京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610语言学与英美文学《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胡壮麟主编《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常耀信《英国文学简读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宫玉波851专业综合考试《英美文化基础教程》北京外研社朱永涛《实用翻译教程》高教出版社冯庆华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 英语文体学 02 英美文学 03 翻译理论与实践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12俄语或213日语或214德语③616基础英语④854英语专业综合(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复试备注:笔试科目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616基础英语无参考书目854英语专业综合(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胡壮麟《英国文学史及选读》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永涛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英汉语言比照分析02心理语言学03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04社会语言学05系统功能语言学06语用学07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13日语(二外)或214俄语(二外)或215德语(二外)或216法语(二外)③618基础英语④874综合英语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874综合英语《英语国家概况》(第二版)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余志远主编;《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常耀信主编;《语言学教程》(200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胡壮麟主编;《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修订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罗经国主编618基础英语《本课程为水平考试》不依据任何一教科书命题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英美文学 02翻译初试科目:①101统考政治②212日语二外或213法语二外或214俄语二外③614英语语言基础④817英语语言学与文学基础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212日语二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1、2册,中级1、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日合作编写213法语二外《大学法语简明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近年版〕薛建成《法语TEF考试冲刺教程》〔上、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1月童佩智《研究生法语》〔第二外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庭荣614英语语言基础《高级英语》〔修订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一版〕张汉熙,王立礼《Reader’817英语语言学与文学基础《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胡壮麟《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陶洁《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王守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语言学 02英美文学 03英语国家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72二外俄语或273二外法语或274二外德语或275二外日语或277二外西语③761基础英语④861综合英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高级英语》〔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汉熙《商务英语阅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王关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朱永涛《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二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王恩冕等《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 孙辉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1、Bassnett, Susan. 《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Gentzler, Edwin .《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修订本〕》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Second Edition).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英美社会文化 02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英美文学 04翻译理论与实践初试科目: 212日 213法 214德 215俄 216西〔任选〕611 基础英语 811 综合考试〔英1〕复试备注: 1. 611基础英语:语法、词汇30分、完形填空30分、阅读理解30分、段落翻译30分、命题作文30分。
浅谈日语中的自由异音作者:肖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期摘要:自由异音是日语发音当中一个特别的现象,类似于英语单词当中的一些多音词。
这种多音词跟汉语的多音词却是有明显区别的。
本文总结了日语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自由异音现象,希望能给日语入门学习者们一些参考。
关键词:自由异音;送气;声带振动;鼻浊音化;「エ」段长音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085-01初学日语有一段时间的学习者大概会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有些发音似乎不完全和教科书当中提到的一样,有些日本人这样发音,有些日本人却那样发音。
那么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发音呢?其实,两种发音都是正确的,这一现象称为自由异音。
自由异音到底选择哪一种,是完全出于说话人自己的个人偏好的。
本文就试着总结了日语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3个自由异音,希望能解除初学者的疑惑。
一、「タ」行假名「タ」行假名一共有五个,た、ち、つ、て、と。
虽然在传统日语教学中笼统的说同一行的假名的辅音部分是相同的。
但是实际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发音之后可以发现,同一行的假名辅音部分未必是完全相同的。
「タ」行假名中ち、つ的辅音部分分别是“t ”和“ts”,而た、て、と的辅音部分都是“t”。
属于自由异音的假名是た、て、と,其中可以有变化的部分就在于假名的辅音部分“t”。
た、て、と的辅音部分“t”在单词的开头的时候,发音方法是强送气,能够明显感觉到强烈的气流从口中发出。
而如果た、て、と这三个假名出现在单词的中间或者末尾的时候,一般来说会出现气流的明显减弱。
这一现象是出于日语发音的一个省力原则。
因为日语属于字符数较多的语言,为了表达一个意思需要较长的一个句子。
那么为了保证交流的高效,维持这么一个高频的发音速度,自然会在实际说话时采取某些省力的方法。
例如约音和降低气流。
た、て、と的辅音部分“t”在单词中间和末尾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气流降低的现象,因为那样较为省力。
高纲1581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0840 第二外语(日语)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本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培养自考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在课程结束时,使学生能够:1.掌握基本语音语调。
2.掌握日语的基础语法知识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初级的阅读、会话、翻译。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学生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无先修课程,亦无相关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新语种的学习。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语音语音包括日语假名的发音和语句朗读。
假名主要包括五十音图的清音、浊音、长音、促音、拗音,语句朗读时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词汇领会掌握2000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其中熟练掌握1500词。
主要包含日语假名和日语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各类词汇(如体言、用言、助词、助动词、接续词、副词等)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3.语法语法主要包括教材《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所出现的各语法点、句型、惯用型、用言的活用变化规则等。
具体范围如下:(1)单词的标记,日语单词的标记有三种形式:假名、日语汉字和汉字加假名。
(2)十个实词,其中尤其是体言(名词、代词、数词)和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
体言的特点是本身没有词尾,所以进入句中起什么作用,主要靠后续的虚词。
实词后添加不同的虚词,就起着不同的作用。
用言都有词尾,要记住用言的各种词尾变化形式。
(3)两个虚词:助词和助动词。
虚词总是附在实词后,起语法作用。
掌握助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
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
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
掌握助动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
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
2017年天津科技大学考研参考书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出版社版次作者261日语二外《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62德语二外《大学德语》(修订版第一册、第二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二版张书良、赵仲263法语二外《新大学法语》(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二册(2003年6月出版);第三册(2004年4月出版)李志清主编361数学《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四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参考全国计算机统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大纲。
602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朱玉贤《分子生物学》南开大学出版社陈启民等《生物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核酸与蛋白质部分魏述众等603药物化学《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郑虎606化学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化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2004年10月郭锦宝张正斌608普通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王希成《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庾609专业理论《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2002年第一版李砚祖术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二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王宏建《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王受之《中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610英语语言基础《高级英语》(一、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6月修订版张汉熙、王立礼711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郑虎《有机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倪沛洲《生物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魏述众712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基础综合《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路福平《生物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魏述众《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郑虎《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周德庆713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综合《生物化学》中国轻工出版社第一版金凤燮《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沈同王镜岩《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或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徐寿昌《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1版路福平《食品化学》科学出版社谢笔钧801有机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徐寿昌802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肖衍繁李文斌803化工原理(含实验技《化工原理》天津大上下册(新版)姚玉英等术)学出版社804微生物学(三选一)《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路福平《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沈萍《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周德庆80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中国轻工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魏述众金凤變《现代生物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于自然,黄熙泰806植物纤维化学植物纤维素化学轻工业出版社第三版杨淑蕙807无机化学《普通无机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严宣申王长富808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金日光等809高分子材料《塑料材料》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许建南等810制革化学与工艺《制革化学与工艺学》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成都科技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811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四次印刷蒋展鹏812海洋生态学《海洋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沈国英施并章814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杨可桢程光蕴主编815材料力学(两选一)《材料力学(Ι)》高等教育出版第4版刘鸿文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北京科技大学816热工基础《热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版蒋汉文817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赵孝保,周欣818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康华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阎石819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第四版胡寿松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彭虎821传感及检测技术《传感器》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强锡富《测控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张国雄822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费业泰823印刷色彩学《印刷色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刘武辉等824包装材料学《包装材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王建清825管理科学综合《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各版均可徐国华等《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各版均可钱颂迪主编826管理学《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各版均可徐国华等827计算机程序设计《C 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各版均可谭浩强828专业设计服装设计《时装结构设计原理与实例精解》《服饰形象设计原理与实例精解》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年11月2000年4月齐德金工业产品设计(含玩具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与思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张琲《玩具与创新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张琲、王洪阁《工业产品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吴翔《公共设施与环境中国建2005年10月安秀艺术设计》筑工业出版社《玩具设计师》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马泽生、孙莉等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美]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视觉传达设计《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王受之著《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李砚祖829艺术理论与专业设计《产品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版张展、王虹《产品设计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李亦文《产品系统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吴翔《工业设计应用人类工程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2月周美玉830专业综合《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戴炜栋、何兆熊《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罗经国《美国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汪冷《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冯庆华831自命题农学学科基础(含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以上为建议参考书,可《生物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魏述众根据考试要求选择相近参考书《生物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金凤燮。
221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22俄语: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23日语:①《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
224法语:①《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25德语: ①《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26西班牙语:《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第二册),董燕生,刘建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27 韩语:不指定参考书,请参考韩国语中级或以上水平的辅导材料。
600民俗学概论:①《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01文学评论写作:不列参考书。
602语言学概论A:①《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北大出版社,1997年4月版。
603文献释读:①不列参考书,主要考察考生对古代文献的标点与翻译,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评论的能力。
604文学基础:①《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外国文学史》,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③《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605中文综合考试:①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黄修己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06非物质文化遗产学:①向云驹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607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斯通普夫、菲泽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608中国哲学史公共试题:《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609一元微积分:《高等数学》(上册),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610人类学概论:①庄孔韶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