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角动量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84
第三章 动量与角动量牛顿定律是瞬时的规律。
但在有些问题中,如:碰撞(宏观)、散射(微观)…我们往往只关心过程中力的效果,即只关心始末态间的关系,对过程的细节不感兴趣;而有些问题我们甚至尚弄不清楚过程的细节。
作为一个过程,我们关心的是力对时间和空间的积累效应。
⎩⎨⎧⇒⇒角动量转动动量平动冲量矩,改变冲量,改变 力在空间上的积累 ⇒作功,改变动能§1 冲量,动量,质点动量定理定义:力的冲量 ⎰=21d t t t F I质点动量 vm p =由 tp t m F d d d )v d( == 有 p t F Id d d == ─ 动量定理(微分形式)12d 21p p t F I t t-==⎰ ─ 动量定理(积分形式)平均冲力 tp t t t F F t t ∆∆=-=⎰1221d [例]已知:一篮球质量m = 0.58kg ,从h = 2.0m 的高度下落,到达地面后,以同样速率反弹,接触地面时间t ∆= 0.019s 。
求:篮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球对地F解:篮球到达地面的速率为:m/s 26.6280.922v =⨯⨯==gh ,篮球接触地面前后动量改变(大小)为: v 2m p =∆由动量定理有:v 2m p t F =∆=∆⋅地对球由牛顿第三定律有:力在时间 上的积累υ1υ2Δυ风 F F地对球球对地F F =N1082.3019.026.658.02v 22⨯=⨯⨯=∆=t m 逆风行舟的原理如下图所示:§2 质点系动量定理对于质点系,设:i F为第i 个质点受的合外力,ij f为第i 个质点受第j 个质点的内力。
对第i 个质点: i i j ij i p t f Fd d =+∑≠)(对质点系: ∑∑∑=+≠i ii i j ij i p t f F d d ()由牛顿第三定律有: ∑∑=≠iij ij f 0令 P p F F ii i i==∑∑ ,外 则 P t F d d =外 或 tPF d d=外──质点系动量定理(微分形式)积分得 1221d P P t F t t-=⋅⎰外──质点系动量定理(积分形式)质点系动量定理处理问题可避开内力,较方便。
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一、力对点的力矩:如图所示,定义力F对O 点的力矩为: F r M ⨯=大小为: θsin Fr M =力矩的方向:力矩是矢量,其方向可用右手螺旋法则来判断:把右手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弯曲,弯曲的方向由矢径通过小于1800的角度转向力的方向时,拇指指向的方向就是力矩的方向.二、力对转轴的力矩:力对O 点的力矩在通过O 点的轴上的投影称为力对转轴的力矩。
1)力与轴平行,则0=M;2)刚体所受的外力F 在垂直于转轴的平面内,转轴和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d 称为力对转轴的力臂。
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F对转轴的力矩,用M表示。
力矩的大小为: Fd M =或: θsin Fr M =其中θ是F 与r的夹角.3)若力F不在垂直与转轴的平面内,则可把该力分解为两个力,一个与转轴平行的分力1F,一个在垂直与转轴平面内的分力2F ,只有分力2F 才对刚体的转动状态有影响.对于定轴转动,力矩M 的方向只有两个,沿转轴方向或沿转轴方向反方向,可以化为标量形式,用正负表示其方向.三、合力矩对于每个分力的力矩之和。
合力 ∑=i F F合外力矩 ∑∑∑=⨯=⨯=⨯i i i M F r F r F r M=即 ∑i M M=四、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在讨论质点运动时,我们用动量来描述机械运动的状态,并讨论了在机械运动过程中所遵循的动量守恒定律。
同样,在讨论质点相对于空间某一定点的运动时,我们也可以用角动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角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转动问题中,它所起的作用和(线)动量所起的作用相类似。
在研究力对质点作用时,考虑力对时间的累积作用引出动量定理,从而得到动量守恒定律;考虑力对空间的累积作用时,引出动能定理,从而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至于力矩对时间的累积作用,可得出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而力矩对空间的累积作用,则可得出刚体的转动动能定理,这是下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讨论的是绕定轴转动的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在这之前先讨论质点对给定点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