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闲置设备定义与管理

闲置设备定义与管理

闲置设备定义与管理

闲置设备的定义与管理

闲置设备的定义:

根据《集团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因各种因素造成的停止使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设备(不包括备用设备)应列入闲置设备管理。

闲置设备的管理:

闲置生产设备管理遵循生产设备管理原则4.2(公司生产设备资产管理最基本原则: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同时存放在谁管辖范围内,谁保管。编制闲置设备台帐,按统一电子表格式台账上传“OA 档案资料/目录管理/集团生产公司设备台账”管理系统内,以便集团公司所属各公司(厂)调配使用,以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闲置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卸载切断所用水、电、汽(气)卫生清理基本维护外表包装防尘封存,能达到基本保存设备完整性目的。对需要通电保护电气的除外

目前口服液车间的设备属于闲置设备,已经按照集团对闲置设备的规定将口服液车间台账上传到了OA。因为公司经常有参观人员,所以没有切断水电气,及外表包装防尘封存。但是车间的卫生一直在打扫,卫生状况良好。

设备闲置封存启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设备闲置封存启用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9285设备闲置封存启用制度 Equipment idle storage activation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闲置设备的管理: 1.1、设备在6个月以内没有使用可定为闲置设备,凡闲置设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1.1、要做好一级保养所规定的保养项目,切实做到完好停用。 1.1.2、对闲置的机械、设备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好各部件的防腐工作,做到上盖下垫,定期保养,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拆卸任何零部件,确保设备完好。 1.1.3、凡闲置各类生产机械、设备,都应是性能良好。 1.1.4、凡由于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造成设备长期未使用,对这些设备应做好封存工作。 1.1.5、封存范围,设备闲置6个月以上,可以申请封存,设备封存范围是金属切断设备、压力设备、起重设备、

和其它机械动力设备等。 1.1.6、凡封存的设备,基层单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基层单位领导签字后,上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然后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上报物资管理部门申报设备封存申请单,经上级主管设备的领导批准后,按物资管理部门的要求,送到指定的位置,方可封存(凡封存的设备,可不算利用率)。 二、封存设备的管理: 2.1、因为设备封存和设备闲置有区别,在管理上要求更高,所以要求如下: 2.1.1、凡封存的设备,设备管理部门必须逐级登记,做到帐物存放数量、质量、存放地点、封存日期要清。 2.1.2、设备封存前要对设备做好一次二级保养工作,做到设备性能完好,零部件齐全,上盖下垫,涂油防尘,防潮,防腐,并指定专人保管。 2.1.3、在雨季,冬季来临时,对封存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1.4、连续闲置一年以上的设备,应列入闲置多余设备,经公司领导批准同意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做调剂处理。

闲置设备和厂房保养维护规程

1 目的 规范公司闲置设备和闲置厂房管理,做好长期停用的设备和厂房处理工作,合理管控公司设备及随机备品备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闲置设备和闲置厂房。 3 定义 闲置设备和厂房是指按设计要求已安装施工并验收合格,在实际生产和工艺上暂时不需要或投产使用后,由于工艺发生变化而不再使用的或要经过再次改装升级要重新投产的设备和厂房。 4 职责 本管理规定由设备工程部负责具体实施。 6 内容 6.1闲置设备和厂房的确认和管理。 6.1.1设备使用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运行实际情况及项目技改等上报闲置设备清单,由生产车间和设备技术部对闲置设备进行确认。 6.1.2为保持闲置设备的完好性和再次投产的效率性,设备工程部须拟定可行的维护保养方案,并指定专人对闲置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6.1.3原则上是不允许拆除闲置设备的备品备件,如急需配件可参考本规定。 6.2闲置设备备品备件拆除、转移流程。 6.2.1确认备件仓没有生产线所需备品备件;

6.2.2确认闲置设备备品备件可以通用; 6.2.3把需拆除或转移的备品备件报生产班长审核; 6.2.4生产班长审核后,交由生产经理和设备技术部经理批准; 6.2.5安装好备品备件后,向供应链申购此备品备件; 6.2.6待备品备件回来安装到闲置设备上并确认设备再次利用的效率性 6.3闲置设备的启用 6.3.1闲置设备启用前,需求车间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设备工程部、电力保障部和计量保障部的机、电工程技术人员确认; 6.3.2长期停用、闲置设备如果是短期使用,其开机、停机、使用应做好相关记录,停机后班组应进行详细检查,并按相关程序办理手续。 6.4设备工程部将长期停用、闲置设备列入设备检查范围,每半年对长期停用、闲置设备和厂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的重点是:设备和厂房的完整性。 5、管理内容与要 5.1 闲置设备的确认及管理 5.1.1 设备使用单位按每年度向调度室上报闲置设备清单,由调度室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确认。 5.1.2 各单位上报的闲置设备经确认后,由调度室登记造册,并对设备给予封存。 5.1.3 闲置设备在使用单位原地封存的,由原使用单位保管,闲置设备在公司内部异地封存的由调度室委托相关单位保管。 5.1.4 闲置设备一经封存,任何单位和人员未经调度室批准,不得启用或拆卸设备配件。 5.1.5 为保持闲置设备的完好性,保管单位须拟定可行的维护保养方案,并指定专人对封存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管理美学定义

管理美学——科学与艺术审美创造的交融 摘要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本世纪以来,管理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已成为一门科学。而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要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从而高效地实现目标,也是管理艺术性的体现。近年来,管理学的发展逐渐注重分析、发掘和探讨管理中的美学因素,并研究将这种因素转化为管理艺术。本文将从科学审美和艺术审美两个维度来解构管理美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企业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字管理美学科学性艺术性审美 陈大柔(2009)就指出,“美不仅是有意义的形式,而且是有意义的张力形式,其张力形式包括实在的审美属性的张力形式和可使主体“动心”的审美张力形式两个方面”[1]。 科学审美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文化功能、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科学审美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索的强大动机和动力,科学审美赋予科学以某种文化品位和价值、人性因素和人情味,科学审美是科学发明或科学发现的突破口,科学审美是科学理论评价或科学理论辩护的试金石。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些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和学习,并可指导人们视线有效的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比需要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管理者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出色的管理者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科学知识,以保证管理的成功 管理美学是分析、发掘和探讨管理中的美学因素,并研究将这种因素转化为管理艺术的规律的边缘科学。一方面,管理美学和一般管理学不同,它不是研究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原则,而是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如何运用美学原理进行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管理美学也不是管理学与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美学与管理科学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是美学从思辨、哲理走向实证和实用的一个标志,也是当代美学发展的一个趋势。 管理学是一门纯书本的课程,但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可以把他用活,而管理的对象主要人,人与人之间沟通\接触是要有技巧的,即一些手段\方法,照搬书本上的东西只会把关系越处越差,所以说科学地艺术地运用才是最佳的方式.即活学活用.而这个艺术就是指一种巧妙的手段.

客服部门定义以及管理

客服部门定义以及管理: (一)客服部门的定义: 客服部门作为没有经济收益的部门,目的在于有效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且最大限度的将首次客户转变为长期客户的部门。 (二)客服部门的功能: 接听客户来电,给予客户价格信息,为客户下达定单,接受客户投诉,提高公司对外的初次形象。(三)客服部门制度: 服务人员五大铁律: 1遇到情况应逐级上报,如遇到紧急情况可越级上报,但事后必须向上级汇报。 2绝对服从上级领导安排指示。3不得泄露公司以及客户任何机密资料。 4不得对客户不敬。5 不得私自将与用户的协议交给驾驶人员。 工作时间暂定为24小时制度。 1.请示报告制度: 1)遇到情况应逐级上报,如遇到紧急情况可越级上报,但事后必须向上级汇报。 2)服务人员出现重大错误时; 3)服务人员泄露公司机密时; 4服务人员泄露客户机密时; 5服务人员行使超出本职范围的权利并对客户或者公司造成损害时; 6服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生对财产或者生命产生威胁时; 7如遇电话中故意刁难,可请示上级,并由上级进行处理。 8请示报告要及时、准确,并根据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对上级指示要详细记载,认真执行。如有不同意见可提出建议,当上级坚持原意应先执行,然后按组织原则向上反映。 2.安全保密制度 1)严守公司机密,在任何情况下不泄露客户的任何资料。 2)严格遵守公司纪律,(防火、防毒、防泄密、防盗、防事故)做好安全工作。 3)严禁与客户闲聊,不准带非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凡外部人员因公进入机房,须经上级批准, 并登记手续。 4)正确使用通信设备,爱护办公设施,严禁把水杯等易损坏设备的物品放在机箱上,以免发 生故障。严禁在办公区域使用明火(电源,插座,明火隐患,文件控制执行),消防器材专人保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保管好工作必需物品,不得随意动用他人物品, 6)办公区域严禁使用自购的电热设备煮饭、热水。 3.客服部值班制度 1)服务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得到上级许可后方可离开。 2)服务人员必须着装规范,精神面貌饱满。 3)服务人员要服从指挥调度,认真按各项业务规程、服务规范及操作规范的要求去做。 4)工作时时必须使用规范服务用语,从语气、声调、应答上做到:礼貌、亲切、简练、清晰、 耐心、周到。 5)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方位的为客户考虑周到。 4.客服部请假制度 1)认真执行请假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确保当班时间提早半小时到岗。 无故迟到半小时者按旷工半天处理;迟到1小时者按旷工一天处理。 2)遇病事假不能上班,必须提前请假。一般事假需在三天前提出;病假需在一天前提出;特 殊事假需在班前一小时提出;如不能提前请假需经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生效。否则,按旷

闲置设备管理制度

闲置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公司闲置设备管理,做好闲置设备处理工作,合理调配公司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分厂、部门闲置设备的管理。 3、定义和术语 本规定所称闲置设备是指:因项目技改、设备更新改造淘汰不用的设备;购进二年以上,因各种原因未能投产使用的设备。 4、职责 4.1公司生产设备条线是公司闲置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承担以下管理职责: 4.1.1负责公司闲置设备统一管理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制(修)订工作,并对各单位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4.1.2负责组织闲置设备的确认,指定存放场地,拆除、转移等工作,并组织制定保养、维修方案及实施工作。 4.1.3负责闲置设备的内部调剂和对外处理工作等工作安排。 4.2公司设备科是闲置设备管理执行部门,在生产设备条线的领导下,负责公司闲置设备登记、变更,协调拆除、转移等工作。 4.3各分厂、部门负责本部门闲置设备的上报工作,负责本部门闲置设备维护、保养方案的拟定和具体实施工作。 4.4安全科负责闲置设备拆除、转移等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有相关记录材料。涉及特种设备的,要加强安全管理,同时做好特种设备台帐、资料相关工作。 4.5财务科负责组织成套或综合性闲置设备的评估工作,选择、联系评估机构,并将评估结果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核批准;负责闲置设备处理款项的收取及帐务处理。 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闲置设备的确认及管理 5.1.1设备使用分厂、部门根据生产运行实际及项目技改等上报闲置设备清单,由生产设备条线进行确认。 5.1.2各分厂、部门上报的闲置设备经确认后,由设备科登记造册,并对设备给予封存。 5.1.3闲置设备在使用分厂、部门原地封存的,由原使用分厂、部门保管,闲置设备在公司内部异地封存的由公司设备科保管。 5.1.4闲置设备一经封存,任何单位和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启用或

现代企业管理定义

现代企业管理定义 一.企业的管理模式 任何非正式的、正式的组织,都存在着自己的特有管理模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也存在着它相应的管理模式,而且它的管理模式将会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变化,如股东的变化,经营代理人的变化等而产生很大的改变,同时也会因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现今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变数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大,影响的程度越来越深,每一个企业家都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即“ 如何使企业的内部条件适应外部环境,并达到最优境界”。而G 管理模式就是以追求管理最优境界作为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而创立 的一种崭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体系。在运作规范化的企业组织中,体现其管理模式特性的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即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因此,企业的管理制度应是动态的柔性的,需要随着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而有所改变、取舍或彻底变革。其目的是适应环境变化,调控企业行为,保证企业稳健、快速、健康运行。 二.G 管理模式与企业制度创新再造 G 管理模式是在总结大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管理的具体实际需要提出来的一套管理思想、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企业管理活动是一项极为复杂和应变性较强

的活动,在这种复杂活动中,企业需要灵活解决各种管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G 管理模式正是在适应企业的这种需要情况下而产生的。企业管理学是企业管理的理论体系,企业管理模式是在企业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操作思想和操作方法,G 管理模式的特点主要在于它具有符合实践需要的可操作性。 G 管理模式是“ 人+制度+创新” 模式,G 管理模式中和“G” 是英文General 的缩写,既然叫“通用管理模式”,就要总结出企业管理中共性的方面。管理实践可以千差万别,管理环境也可能变幻莫测,但是管理思想在一定条件下却个有普遍性。只有在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下经营企业,才能使企业的经营获得真正的成功,并使之真正掌握管理模式的精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G 管理模式认为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人是企业管理之本,制度是企业管理之法,创新是企业管理之魂。人本管理使企业能够存在,制度管理使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创新管理使企业经久不衰。尽管G 管理模式中包含了众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共性内容,但绝非指其内容可以不加选择地适用处于不同环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企业。任何一个管理模式,都要以企业的具体实际需要作为其作业的出发点,否则就会步入管理误区。另外,全面系统地认识管理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强调某些方面而忽视另一些方面都会合管理活动陷入困境。现在许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形成制度陷阱,就是此原因,表现在各种制度有的过分繁琐、有的过于简单、有的太多漏洞、有的衔接不当、有的环境失真、有的过时等等,造成企业的各项制度如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再

网络管理员定义及网络管理的认识

网络管理员定义及网络管理的认识一个合格的网络管理员最好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开发等六个方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网络管理是指规划、监督、控制网络资源的使用和网络的各种活动,以使网络的性能达到最优。 一、网络管理员的划分 1、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架构设计、安装、配置,主要人员为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的员工。 2、系统管理员:负责网络服务器的安装、配置、运行,主要人员为大型公司IT总部系统管理员。 3、客户端管理员(桌面支持):负责解决最终用户的问题,比如客户端重装,解决不能上网,机器有病毒等问题,主要人员为小型公司IT管理员和网吧网管。 二、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 1、网络管理员基础设施管理 (1)确保网络通信传输畅通; (2)掌握主干设备的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备份各个设备的配置文件; (3)对运行关键业务网络的主干设备配备相应的备份设备,并配置为热后备设备;

(4)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确保配线的合理有序; (5)掌握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时可迅速定位; (6)采取技术措施,对网络内经常出现的用户需要变更位置和部门的情况进行管理; (7)掌握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配置,监督网络通信状况,发现问题后与有关机构及时联系; (8)实时监控整个局域网的运转和网络通信流量情况; (9)制定、发布网络基础设施使用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情况。[1] 2、网络管理员操作系统管理 (1)在网络操作系统配置完成并投入正常运 网络服务器 行后,为了确保网络操作系统工作正常,网络管理员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管理工具软件,实时监督系统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并进行处理。 (2)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管理员应随时掌握网络系统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对配置参数进行备份。网络管理员还应该做到随着系统环境的变化、业务发展需要和用户需求,动态调整系统配置参数,优化系统性能。 (3)网络管理员应为关键的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建立热备份 系统,做好防灾准备。

停用闲置设备管理规定

停用、闲置设备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公司生产系统装置内停用、闲置设备管理,延长停用、闲置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停用、闲置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和避免设备在停用、闲置期间造成非正常损坏和丢失,间接节约公司生产成本,保证后续正常生产。特制定《停用、闲置设备管理规定》。望各相关车间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做好设备在停运期间的维护、保养、防盗、防冻、防腐等工作,确保设备长期处于完好状态并具备随时开启能力,为后续生产做好准备工作。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停用、闲置设备。含装置、各装置自控仪表、电气配电设施(含应急发电机组)等。 3.定义 停用、闲置设备:凡按公司要求暂停和停止运行的正常设备总称。 4.职责 各使用车间负责设备的登记造册、维护、保养、防盗、防冻、防腐等工作; 公司生产运行管理处负责生产系统停用、闲置设备的检查、管理并对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车间出具考核依据,同时负责环氧乙烷、乙烯装置的停用、闲置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 生产运行管理处负责对违反本规定的车间或个人进行考核。

5.管理规定 各部门、车间要做好对停运设备的定期巡回检查工作,防止设备丢失、损坏,给公司造成财产损失; 每台设备要按照设备各自的维护、操作规程进行维护和检查,将设备检查和维护情况详细、如实记录; 对于处在停运状态且检修合格的设备,车间要进行彻底除锈防腐,并保持设备的整体清洁、明亮; 停用、闲置后检修合格的设备,各润滑点必须按润滑五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人、定点)要求的内容进行检查维护(包括各个紧固螺栓的润滑,防止锈蚀); 对于重点、关键运转设备,要进行手动盘车,防止转子在静止状态下形成不平衡现象; 部分自动控制系统(排气阀、反吹阀),根据情况按时控制启动,防止腐、锈卡死; 检查所有机器设备的房屋门窗有无损坏,做好设备防护; 对于露天设备,在不使用时视情况可以切断水源并排干设备、管线中的积水,以防止冻裂; 空压机停运期间,每周应定时将油气罐凝结水排出,防止结冻; 对现场仪表元件、油管线、添加剂管线要进行彻底检查并做好防护,防止冻裂、堵塞; 在长期停运期间,各电动机和配电柜要防止湿气侵入,在开机前应全面检测电动机绝缘性,以防电机因绝缘不佳而烧毁; 设备长期停运超过6个月,再次开车前应将所有润滑油、脂进行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第一篇概念篇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一个由人、机械(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它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它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它实测企业的各种功能情况,它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以期达到企业的长远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目标、功能、内涵等均有很大的变化: 环境:世界已变成市场全球化,需求多元化,竞争激烈化,战略短现化。一切事物变化加快,企业不得不更加重视变化管理和战略管理。 目标: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产品或服务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其次企业要有效益和效率。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应有利于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和效率,有利于改善交货时间(T)、产品或服务质量(Q)和产品或服务成本(C)。 支持层次:高、中、低 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组成:人工手续、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网络、其他办公设备(复印、传真、电话等)以及人员。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 I S(M a n a g e 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m),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2.1概念

闲置资产管理办法

闲置资产管理规定 一、定义 1.1为规范公司闲置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发挥资产效能。 1.2本规定所指闲置资产包括: 1.2.1公司因技术进步、产品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等原因导致无法继续使用的资产。 1.2.2公司因闲置、多余以及由于生产任务不饱满、停用三个月以上的设备和在股份总部内调剂使用的资产。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总部)各职能部门和分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三、相关责任 本办法由财务部拟定,总经理批准,行政部发行。由财务部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四、管理流程及要求 4.1对闲置资产实行三级管理,即股份总部财务部为闲置资产管理监管部门,负责公司闲置资产的监管工作;公司财务部为闲置资产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闲置资产处置的审核和兼管;各职能部门和分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责任人为闲置资产的直接责任主体,负责本公司闲置资产的管理和处置申请。 4.2 闲置资产管理须遵循以下原则: 4.2.1总经理负责原则;

4.2.2适时处理、充分利用原则。 4.2.3 公司出现的闲置资产经公司财务部核实金额后,须制定闲置资产处理方案,并在三个月内处理完毕。 4.2.4公司清欠收回的资产,按顶账价格须在二个月内再转出去,不允许出现损失。 4.2.5公司按照资产的分类标准对本公司的闲置资产建立台账,财务资产部每月在经济活动分析中通报闲置资产的清理情况,并每月上报《闲置资产变动表》及解诀方案。 4.2.6公司在年度计划中提出闲置资产处理方案,经股份总部财务部和公司财务部和相关部门审核后实施。 4.2.7对于可在股份公司内部调剂的资产,在公司提出处置意见后,股份公司财务部会同闲置资产调出方和调入方的相关部门于五日内办理完交接手续;对于采取其他处置方式的资产,须于十日内办理完相关手续。 4.3闲置资产的保管 4.3.1公司须建立健全闲置资产保管制度,并指定物管部门和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4.3.2公司每季度末对各项闲置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编制《闲置资产报告单》,做到账实相符、资产完好无损。 4.3.3 期末或每年度终了,公司应对闲置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4.4闲置资产的调剂

人力资源的定义与特征

人力资源的定义与特征 人力资源的定义与特征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的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等载体中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也具有特质性、可用性、有限性。 人力资源的物质性是指,有一定的人口,才有一定的人力;一定的人力资源必然表现为一定的人口数量。 人力资源的可用性是指,通过对体能、知识、能力、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如人格、价值观)的使用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人力资源的有限性是指,人力资源有质和量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只能以一定的规模加以利用。 人力资源的特征有四点: 1.人力资源是“活”的资源,它具有能动性、周期性、磨损性,而物质资源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加工创造才会产生价值; 2.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尤其是在新经济中,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最大财富; 3.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 4.人力资源是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目前人们的潜能开发程度与人力资源的实际潜能是很不相称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一、观念的区别.人事管理将人视为“工具”,而人力资源管理将人视作“资源”,注重产生和开发。资源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产生,这是人事管理所包含的重要内容,另一种是开发,这是人事管理所没有或者不具备的职能。而这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只有人才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不能复制的优势。企业

人才必须靠自身培养和发现,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发。这在许多 的外资企业中可以发现,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他们对于职工的培养、 职业前景的规划可谓用心,正是如此,才有众多的人才汇聚到外企中去,我们想,外企吸引人 的绝不仅仅是依靠高薪,事实上,我们个别私企,甚至国企的薪金水平也不会与有些外企差。 关键还在于两种企业下的文化氛围,归结到根本原因了就在于企业的人力开发水平。 二、管理重心的转移.人事管理以“事”和“物”为核心,而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 这里我们要讨论一下什么是“事”、“物”和“人”,我以为“事”和“物”,应该是 可以归结为相关的制度、奖惩措施等,这些是可以物化的东西,同时,这也是人事管理 部门重点的管理手段。而“人”呢?我以为应该是指人力部门对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培训计划等提升人力资源能力的一些措施。如果我的理解正确的话,那么我们即便在今 天提倡人力资源管理,仍然不能不要一套严格的“事”和“物”来限制,否则,我们虽 然称以人为核心,但很可能会形成因人设事,因人而异的情况。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就 是要打破过去存在于企业中的各种关系网,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如 果不能打破这些关系网,没有一个严格、公平、公正的制度,是不可能做到“以人为本” 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事”和“人”是同等重要的,或者说是互为基础的。三、管理视野和内容上的区别.“人事管理功能是招募新人,填补空缺。而人力资源管理 不仅具有这种功能,还要担负工作设计、规范工作流程、协调工作关系的任务”。从这 个方面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其管理范围和管理视野较过去的人事管理有很大的拓展,可 以说重点和着力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这样的体制下,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素质 要求非常高,因为他不仅要具备人力管理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具备相当的企业管理经 验,这样他才能够进行工作设计和工作流程的规范。就国有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部 门的人员结构,其中大多数人都是人事管理部门的固有人员,从观念上和知识结构上, 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以这些人为主体,来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现代管理制度中鲜有成功范例,应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个重要 的障碍。 四、管理组织上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要打破过去的人事管理模式下的条条框框,这涉及 到许多企业中既得利益的分配的问题,所以这对企业来说是个难题。实际上,我觉得人 力资源管理应将重点放在工作流程、工作岗位、激励机制有效性、合理性的评估上,放 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调度上,而对于具体的岗位设立、薪酬激励办法以及薪金的发放应 该由其它专业的部门(譬如财务)来制定和操作。这样也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 的思想,更加切合企业实际,也利于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不致于成为一个绝对的权力 部门,因为,分散的权力、有制约的权力才是符合现代企业发展方向的。 人力资源部门主要职能: 1、负责公司劳动、工资、人事、福利综合管理工作。 2、负责公司员工的招聘和调配。 3、负责建立干部的工作业绩档案,组织对干部进行绩效评估的工作。 4、负责公司就业规则、分配制度的制定与修改。 5、公司工资、奖金、加班费的审核及支付管理。 6、建立人员、技术、信息管理档案。 7、做好员工的考勤管理工作,检查各部门对公司考勤管理执行情况。8、负责临时工、外协工的录用、聘用及解聘的管理工作。 9、负责员工培训工作,做好岗前、素质、专业培训。 10、负责处理劳务纠纷。

闲置设备管理办法

目录 1. 目的 1 2. 范围 1 3. 职责 1 3.1生产部职责: 1 3.2 HSE部门职责: 2 3.3 设备部职责: 2 4. 管理要求 2 4.1闲置设备 2 4.2 设备闲置申请 2 4.3 闲置设备管理 2 4.4 闲置设备调剂 2 4.5 恢复运行 3 5. 附件 3

5.1 支持性文件 3 5.2 管理表单 3 1.目的 为规范公司闲置设备管理,做好闲置设备处理,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保障公司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长期停用、闲置设备的管理。 3. 职责 3.1生产部职责: 3.1.1 负责提出生产设备闲置和恢复的申请。 3.1.2 负责生产闲置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做好记录。 3.1.3参与闲置设备恢复阶段的设备调试。 3.2 HSE部门职责: 3.2.1 负责提出消防设备闲置和恢复的申请。 3.2.2 负责消防闲置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做好记录。 3.2.3 参与闲置设备恢复阶段的设备调试。

3.3 设备部职责: 3.3.1 对生产、HSE提交的设备闲置和恢复运行申请进行审批。 3.3.2 安排检修对闲置设备与正常使用设备进行隔断。 3.3.3 组织点检专员对闲置设备进行定期点检。 3.3.4 恢复运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整体调试。 3.3.4负责公司对各部门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4. 管理要求 4.1闲置设备 设备更新、改造、淘汰不用但仍有使用价值的设备; 连续停用6个月以上的设备; 购进2年以上,因各种原因未能投产使用的设备; 因生产业务原因,确定该设备或系统在将来六个月内不再使用。 4.2 设备闲置申请 4.2.1 设备所属部门一级责任人填写《设备闲置申请》提交部门领导。 4.2.2 部门领导审核后,报送到设备科进行情况确认。 4.2.3 设备科复核完成,提交设备部负责人审批。

设备闲置管理规定

1 目的 规范公司闲置设备管理,做好长期停用和闲置设备处理工作,合理管控公司设备及随机备品备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闲置设备 3 定义 闲置设备是指按设计要求已安装并验收合格,在实际生产和工艺上暂时不需要或投产使用后,由于工艺发生变化而不再使用的设备或要经过再次改装升级要重新投产的设备。 4 职责 本管理规定由各生产车间负责具体实施,设备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5 流程 无 6 内容 6.1闲置设备的确认和管理 6.1.1设备使用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运行实际情况及项目技改等上报闲置设备清单,由生产车间和设备技术 部对闲置设备进行确认 6.1.2为保持闲置设备的完好性和再次投产的效率性,生产车间须拟定可行的维护保养方案,并指定专人 对闲置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6.1.3原则上是不允许拆除闲置设备的备品备件,如急需配件可参考本规定 6.2闲置设备备品备件拆除、转移流程 6.2.1确认备件仓没有生产线所需备品备件; 6.2.2确认闲置设备备品备件可以通用; 6.2.3把需拆除或转移的备品备件报生产班长审核; 6.2.4生产班长审核后,交由生产经理和设备技术部经理批准; 6.2.5安装好备品备件后,向供应链申购此备品备件; 6.2.6待备品备件回来安装到闲置设备上并确认设备再次利用的效率性 6.3闲置设备的启用 6.3.1闲置设备启用前,生产车间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设备技术部机、电工程技术人员确认并由生产部经理批准开机; 6.3.2长期停用、闲置设备如果是短期使用,其开机、停机、使用应做好相关记录,停机后班组应进行详细检查,并按相关程序办理手续。 6.4生产部将长期停用、闲置设备列入设备检查范围,每季度对长期停用、闲置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的重点是:设备的完整性、班组的执行情况并对班组进行考核。 7相关文件 无 8表单

管理沟通的定义.

让接收者听明白 管理沟通是一个满足需求的过程。管理沟通涉及信息传递和某些人为活动, 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 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收者进行传递, 并获取理解的过程。管理沟通的效果受到传递信息的性质和传递者与接收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只有当信息使得沟通对象做出你所期望的反应时, 才算是有效的管理沟通。传递的信息必须要清晰明确, 必须要让接收者听明白。比如, 一个供应商对逾期未付款的客户催款时可能会有两种说法: “王,我想你不妨察看一下你的账目,是不是有点过期了?” “王先生, 你有一笔逾期未付的账款, 本周末是我方最后销售期限, 如到那时我方仍未收到这笔逾期未付的账款, 我方将不得不把此事交由我方诉讼律师处理。” 第一句话的表达也许显得含糊, 第二句的表达也许会认为供应商是严肃认真的, 欠款之事非同小可。但一定就认为第二句的表达方式对当前的客户是适用的吗?客户不同, 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 需要考虑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对象进行信息的传递。 信息需要被理解 如果信息和想法没有被传递到, 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也就是说, 说话者没有听众或写作者没有读者都不能构成沟通。禅宗曾提出过的一个问题“树林中的一棵树倒了,却无人听到,它是否发出了声响?”树倒了,确实会产生声波, 但在沟通背景下却需要被感知。沟通只在有接受者时才会发生。 如果写给某人的一封信使用的是其一点都不懂的语言, 那么不经翻译就无法称之为沟通。沟通是意义上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沟通,如果其存在的话,应是经过传递后被接收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 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接受者如何去理解。如果上司告诉下属“尽快吧。”下属会如何理解呢?下属的理解与上司的想法是否一致呢?下属也许会根据上司的语气、

长期停用、闲置设备管理制度

长期停用、闲置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生产运行系统停用、闲置设备管理,延长停用、闲置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停用、闲置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和避免设备在停用、闲置期间造成非正常损坏,间接节约公司生产成本,保证后续正常生产。特制定《停用、闲置设备管理制度》。望各班组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做好设备在停运期间的维护、保养、防冻、防凝、防腐等工作,确保设备长期处于完好状态并具备随时开启能力,为后续生产做好准备工作。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停用、闲置设备。 3.定义 停用、闲置设备:凡按公司要求暂停和停止运行的正常设备的总称。 4.职责 4.1生产运行部各班组负责设备的登记造册、维护、保养、防冻、防凝、防腐等工作。 4.2生产运行部各班组负责生产系统停用、闲置设备的检查、管理。 5.管理制度 5.1各班组要做好对停运设备的定期巡回检查工作,防止设备损坏,给公司造成财产损失。 5.2每台设备要按照设备各自的维护、操作规程进行维护和检查,将设备检查和维护情况详细、如实地记录。 5.3对于处在停运状态且检修合格的设备,班组要进行彻底除锈防腐,并保持设备的整体清洁、明亮。 5.4停用、闲置后检修合格的设备,各润滑点必须按润滑定质、定量、定时、定人、定点要求的内容进行检查维护(包括各个紧固螺栓的润滑,防止锈蚀)。 5.5对于重点、关键运转设备,要进行手动盘车,防止转子在静止状态下形成不平衡现象。 5.6部分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情况按时控制启动,防止腐、锈卡死。 5.7对于露天设备,在不使用时视情况可以切断电源,并排干设备、管线中的积水、积油,以防止冻裂。 5.8空压机停运期间,每周应定时将凝结水排出,防止结冻。 5.9对现场仪表元件、油管线、消防管线要进行彻底检查并做好防护,防止冻裂、堵塞。 5.10在长期停运期间,各电动机和配电柜要防止湿气侵入,在开机前应全面检测电动机、配电柜绝缘性,以防电机因绝缘不佳而烧毁。 5.11设备长期停运超过6个月,再次开车前应将所有润滑油进行更换,防止润滑油长期吸附潮气而变质。 5.12停用、闲置设备的异动、处理、报废均按公司规定进行管理。

管理者定义你的问题

管理者定义你的问题 决策不力,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没有清楚认识问题,或者聚焦错误。正确地定义问题是成功的前提。 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起点是对问题的定义,或者说如何定义问题。弄清楚了要解决的问题,答案本身的获取很可能显而易见。 当然,这并不是说,弄清楚了问题的实质,所有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或者答案的获得就可轻而易举。毫无疑问,有些问题,不管了解得清楚与否,都可能无法得到解决和处理。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决策不力往往是因为没有真正清楚地认识问题,或者把决策的焦点聚集到错误的或者并非重要的问题上去。所以说,正确地定义问题通常是决策成功的前提。 不过,由于决策者注定要受“有限理性”和“信息不确定”等条件的制约,对问题的定义也就往往不可能在决策实施之前就被完全清楚地界定;由于决策环境和背景条件的不断变化和转换,需要观察和摸索,对问题的定义也就通常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始终如一。 如此看来,对问题的定义,实际上贯穿决策过程的始终,并不一定老是先定义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问题的定义和解决恰恰可能是循环往复地交互作用在同一个过程里。 也就是说,对问题进行定义,既是决策的起点,为决策者营造某种声势和气氛,提供行动的前提和依据;也囊括了决策的全部涵义,在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反复出现和涉及;更是决策的结果,因为,决策的结果一般来说对应的是对问题的某一种特定的定义,而结果的出现通常进一步强化和印证了为什么对问题的该种定义能够在当时的决策环境和背景下胜出并且继续存在的缘由和道理。 定义是决策的起点

首先,问题的定义是决策的起点。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很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同一个事件或现象,由于经验、阅历、认知和利益等因素,人们可能看到的是不同的问题,或者对问题有不同的定义。 在一个组织中,一个问题一旦被组织的当权者给出了官方的、正式的定义,对问题的这种定义,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给问题定了性,并相应地决定了信息的收集、行动的依据、人员的参与和采取的程序:什么是相关的信息,传播的范围,以及传播的渠道;什么是合适的行动,是强烈激进还是春风化雨,是大张旗鼓还是悄无声息;什么人可以参加,他们的责任、义务和权力;什么是正当的程序,是自上而下,还是上下互动,是允许试验创新,还是一味循规蹈矩。 比如,一个公司面临营业额连年下滑的危机,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假设有人提出如下两个方案。方案一,至少可以保证40%的员工能够坚守岗位,并保住60%的生产能力,而且一旦市场有所转机,下岗的员工可以被迅速召回并恢复原有生产能力。方案二,需要立即让60%的员工下岗,并直接丧失40%的生产能力,下岗的职工能否再返岗或被妥善安置,完全要靠市场转机和运气。 如果把这两个方案同时拿出来,让读者模拟决策者对两个方案分别打分,表明自己的支持程度,很可能就会有人更倾向于方案一,因为它显得更加正面和积极,大家看到的主要不是威胁,而主要关注的是机遇。 其实,上述两个方案是完全相同的。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标签来定义和辨识,也会导致不同的理解、影响和效果。 当问题被定义成机会的时候,一个组织往往会允许和鼓励大量的外部信息,采取更加勇于冒险的行动,导致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尝试新的思路和办事程序。 当问题被定义成威胁的时候,一个组织通常会限制新信息的收集和传递,行动趋于紧缩、冻结、僵化和保守,参与决策的人数和参与程度会降低,更加信奉现有的组织体系和惯用程序,对控制机制的应用会更加频繁和严厉。

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定义

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定义 ————李建和 2010年03月29日

一、管理的定义 所谓管理,就是运用组织的有效资源,结合部属及众人的智慧与努力达成组织的目标。 二、现场管理的要素 5M1E (人、机、料、法、环、测) 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a) 人(Man/Manpower):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 方法(Method):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e)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常简称为5M1E。6要素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就必须重新计算。 [编辑本段]5M1E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操作人员因素 凡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生产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质量意识差;操作时粗心大意;不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 防误可控制措施: (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操作合格证; (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4)通过工种间的人员调整、工作经验丰富化等方法,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 (5)广泛开展QCC品管圈活动,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2、机器设备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能项目,并建立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备进行重点控制; (2)采用首件检验,核实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 (3)尽可能培植定位数据的自动显示和自动记录装置,经减少对工人调整工作可靠性的依赖。 3、材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 (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 (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 (4)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三、现场管理的目标:

(客户管理)定义客户需求的原则和方法

(客户管理)定义客户需求的原则和方法

定义客户需求的原则和方法 事实上,成功的销售不是如何去说服客户,而是对客户的需求作出最精确的定义,根据定义出来的需求然后再选择和解释产品。壹般情况下,产品销售成功的几率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和产品的结合程度那么,所以我们的关键是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对产品的款式、颜色、功能进行组合设计,提供给客户壹件最适合的产品。可是,了解客户的需求是长期而深入的工作,然而对客户的需求能够由销售人员壹步步挖掘且定义出来。那么如何进行客户需求定义呢? 先来见见什么是定义客户的需求? 客户的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不确定的,需要我们去分析和引导,很少有客户、尤其是消费品的购买者对自己要购买的消费品形成了非常精确的描述,也就是说,当壹位客户站于我们的面前时,他对我们的产品有了极大的兴趣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将要买回去的是什么样的。于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强和客户的沟通,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定义。 定义客户的需求就是指通过买卖双方的长期沟通,对客户购买产品的欲望、用途、功能、款式进行逐渐发掘,将客户心里模糊的认识以精确的方式描述且展示出来的过程。 当然,于进行客户需求定义是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分析,不妨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对于任何已被列入客户范畴的消费者,我们要全面的定义其几乎所有的需求,全面掌握客户于生活中对于各种产品的需求强度和满足情况。之所以要全面了解,是要让客户生活中的需要完整地体当下你的面前,而且根据客户的全面需要分析其生活习惯、消费偏好、购买能力等关联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以全概偏”的了解往往会迷惑客户,刻画销售人员关心客户、爱护客户的经典形象。 2.突出性原则时刻不要忘记销售者的第壹要务是为公司销售产品,帮助客户满足需求。所以,要突出产品和客户需求的结合点,清晰的定义出客户的需求,必要的时刻要给客户对本产品的需求形成壹个“独特的名称”。假如你是壹个竹躺椅的销售人员,尽可能得让消费者形成对躺椅的独特认识,为它定义出壹个别人均没有意识到的“提高生活舒适度需求”等。 3.深入性原则沟通不能肤浅,否则只能是空谈。对客户需求的定义同样如此,把客户需求的定义认为是简单的购买欲望,或者是单纯的购买过程明显囿于局限,只有深入的了解客户的生活、工作、交往的各个环节,你才会发现他对同壹种产品拥有的真正需求。也就是说,要对客户的需求作出清晰的定义,事前工作的深入性是必不可少的。 4.广泛性原则广泛性原则不是对某壹个特定客户需求定义时的要求,而是要求销售人员于于客户沟通是要了解所有接触客户的需求情况,学会对比分析,差异化的准备自己的关联工具和说服方法。 5.建议性原则客户不是我们的下属,所以命令他们是不会接受的,当然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做。于客户需求的定义过程中同样如此,客户所认同的观念跟我们或多或少的存于壹些差异,所以对客户的需求要进行定义只能是“我们认为您的需求是……,您认同吗?” 注重对客户需求的分析,不仅是从其需求的综合层次而且是从产品的特质出发,于定义的过程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调查此乃产品销售和需求定义基础。充分的调查是掌握大量信息的可靠渠道,而调查工作壹般均是事前开始,运用各种工具、或用各种关系、采用各种方法具体详细地掌握消费者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我要强调的是,调查决不要于正式接触之前就已经结束,或者说,调查到达壹定的程度时我们就能够开始和客户沟通,于双向 信息流动的同时继续丰富对消费者需(续致信网上壹页内容)求的把握。显然,我们的需求均于发生变化。 调查工作是每个销售人员的必做之事,壹般情况下能够自己对所于的区域进行直接了解,更能够充分的利用公司的资料和档案。当下有很多销售人员缺乏的不是主动去了解客户,而是不会使用公司已有的客户档案和关联资料,这样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于壹个较为成熟的企业里,我更强调使用和更新客户档案,重视调查的延续性。 分析分析研究所得既定资料和信息,是科学的界定需求定义的重要环节。其中的环节就是要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且根据消费者的自身情况,包括工作性质、环境、同事关系、家庭环境、亲朋关系、事业发展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