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晚唐诗人李商隐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4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李商隐,也叫李义山,号樊南生,晚唐年间著名的诗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李商隐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商隐生平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李商隐幼年丧父,只能跟随母亲回乡,生活比较清贫,他又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少时经常帮别人抄书来换钱,以贴补家用,幸得一位堂叔教他五经诗文,使他写得一手好文章。
公元829年,李商隐一家迁到了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与令狐楚等人,并得到了令狐楚的器重。
后令狐楚调职,李商隐返乡,曾到王屋山学过道。
公元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但他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期间还被卷入了牛李争斗的政治漩涡中,一生不得志。
公元858年,抑郁寡欢的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虽然仕途不顺,但李商隐还是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
李商隐是唐朝为数不多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在骈文上也颇有造诣,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鲜明,广为流传。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近六百余首,比较著名的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等。
李商隐的故事李商隐曾经表示自己与唐朝的圣上是同宗的亲缘关系,然而经过考证也已经确认了他的确是唐朝皇室的远房亲戚,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历史文献来说明,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已经是相当远的距离,因此尽管李商隐在作品中多次阐述这一点实际上也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实真实利益。
而李商隐一户人家中有三名进士,其中第一位考中进士的是李商隐的爷爷李叔洪,十九岁的时候一举中第,于安阳任官,即安阳君,二十九岁去世,为官十年,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
关于李商隐的传说,在后人的史料笔记中能找到不少。
其中在宋朝的史料记载中,称年长的白居易晚年十分赏识李商隐,很爱读他的诗,有一次甚至开玩笑表示死了以后希望可以投胎成为李商隐的儿子。
李商隐的大儿子出生以后,李商隐真的给他取名叫做白老,结果这个儿子甚是愚蠢,等到小儿子出生以后,十分聪明伶俐,大家都笑称就算是白居易投胎到李家,也肯定是小儿子。
关于李商隐的资料简介关于李商隐的资料简介导语: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简介,欢迎借鉴!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早年受知于令狐楚,登进士第后娶王茂元女。
令狐楚和王茂元是政敌,党于令狐的人认为商隐亲近王氏是背恩负德的行为。
后来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长期执政,排抑商隐。
商隐对政治本来很热心,却始终不能得志,这和他得罪令狐氏,处在朋党倾轧的峡谷里不无关系,虽然他自己并不屑于攀附这两个政治集团中的任何一个。
他先后依托在几个大官的幕下,曾随桂管观察使郑亚到过广西,又随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到过四川。
最后客死在荥阳。
有《玉谿生诗》,注本颇多,以流行的冯浩《玉谿生诗详注》较为详备。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圣先贤”的进步思想。
他称颂汉高祖、唐太宗,也称颂张良、诸葛亮。
他同情“不师孔氏”的元结,更同情“言皆在中兴”的刘。
他反对藩镇割据,又反对宦官擅权。
可惜他“运与愿违”,由于遭遇谗毁,横被排抑,“一生襟抱未尝开”。
这就是他的诗常带感伤情调的原因。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响的一个诗家。
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有独特的风格。
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
常常因为有声、有色、有新语、有巧对而吸引人去注意,又因为能含蓄和多比兴而吸引人去玩索。
后代学他的人,例如北宋的西昆体作者,专门讲究典故和词藻,在语言的色泽上用工夫,形式主义的倾向非常显著。
李商隐自己的诗也不免晦涩和浓得化不开的缺点。
有时因用典深僻而遭到“语工而意不及”的批评。
不过他也能够不依赖典故而达到很高的表现效果,例如“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有情调,有色彩,有气氛,却并不靠典故来烘托牵引。
他的咏物诗如《赠柳》的“堤远意相随”和《蝉》诗的“一树碧无情”,除表现事物的特征还写出它在诗人头脑里引起的特殊感觉,绝非寻常的刻画,这不是堆砌典故所能办得到的。
关于李商隐的资料 导语:李商隐 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
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希望可 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李商隐的资料一: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约 813 年-约 858 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 祖籍怀州河内 (今河南焦作沁阳) [1] , 出生于郑州荥阳 (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又与 李贺、李白 合称“三李”。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段成式、温庭筠 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 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 写作,骈文文学 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 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 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 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 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 中末年(约 858 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
也有人说他葬于 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于李商隐的资料二:李商隐的诗 篇一:《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篇二:《无题》1/6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篇三:《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篇四:《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诗人李商隐——个人简介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人李商隐——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生活爱情李商隐画像、李商隐的爱情生活,被许多研究者关注,部分原因在于李商隐以《无题》为代表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容易被人视为丰富的爱情体验的表达。
关于李商隐的爱情,猜测的部分远远多于有实际证据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此津津乐道,甚至象阅读侦探小说一样揣摩分析他的诗文,希冀发现切实的凭据。
下面这些女子被认为是与李商隐有过感情纠葛的:柳枝柳枝的名字出现在李商隐写于开成元年(836)年的一组诗(《柳枝五首》)中。
他还为这组诗写了一个长长的序言,讲述了柳枝的故事:她是一个洛阳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开朗大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李商隐的诗(《燕台诗》),心生爱慕,于是主动与他约会。
但李商隐失约了。
他后来得知,柳枝被一个有权势的人收为妾。
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如果不是李商隐杜撰,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恋。
宋华阳李商隐在青年时期曾经在玉阳山修习道术,因此有人猜想他在这期间与女道士发生过恋情。
20XX年唐朝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李商隐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与杜牧被称为“小李杜”,下面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李商隐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商隐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李商隐幼年丧父,只能跟随母亲回乡,生活比较清贫,他又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少时经常帮别人抄书来换钱,以贴补家用,幸得一位堂叔教他五经诗文,使他写得一手好文章。
公元829年,李商隐一家迁到了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与令狐楚等人,并得到了令狐楚的器重。
后令狐楚调职,李商隐返乡,曾到王屋山学过道。
公元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但他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期间还被卷入了牛李争斗的政治漩涡中,一生不得志。
公元858年,抑郁寡欢的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虽然仕途不顺,但李商隐还是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
李商隐是唐朝为数不多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在骈文上也颇有造诣,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鲜明,广为流传。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近六百余首,比较著名的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等。
李商隐的诗都有哪些1/ 4李商隐是唐朝少有的对于诗的意蕴美好有着极度追求的诗人,他擅长诗的创作,此外在骈文上的文学造诣也十分突出。
他的诗构思独特新颖,风格别致绮丽,尤其是无题诗以及情诗的写作上,更是缠绵曲折、婉转动人,传颂至今。
不过他的有些诗文略显得过于晦涩难解,因此有人感叹李商隐的诗这么美,只可惜没有注解难懂其情思。
李商隐的诗歌传世的有六百余首,作为一个有着明显政治倾向以及抱负的积极分子,他的诗中直接触及政治题材的占了很大的比例,咏史诗具有极高的成就,既不是无病呻吟,也并非托古怀今,而是借历史经验来批议当下世事与统治者,将古今二者巧妙结合,创造了一种政治诗的特殊形式,加强了咏史诗的艺术感。
他的爱情诗在中华古典诗中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而无题诗又是李商隐本人别具一格的创新,主要以男女情思为主题,很大一部分表达的是对妻子的深情,意境美好,感情婉转,辞藻华丽,节奏有致,读起来意味深长,触动人心。
李商隐(公元813—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杜牧堂兄、邠国公杜悰的表兄弟。
他祖籍怀州河内,生于河南荥阳,一说出生于河南获嘉。
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
25岁进士及第。
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
王爱其才,招为婿。
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
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最后抑郁寡欢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
前者被认为是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后者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自己培养的政治团队,如果表现出色,也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官僚的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
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有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资格。
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
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隐就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应举之路。
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
他目前流传下来的诗文中没有提及当时的情形,这多少说明他对于初试的失败不是非常在意。
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
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李商隐生平个人简历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你是否也读过他的诗句呢?你了解他的生平吗?的我为大家整理了“李商隐生平个人简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李商隐生平个人简历一、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四首,数量位列第四。
二、李商隐生平故事家世李商隐自称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是北齐光州中从事李凝之的后代。
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
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
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
早年生活及教育李商隐生于浙江,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
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
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
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
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
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
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
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犹豫、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经过精心收集的鉴赏,欢迎广大读者阅读。
【人物生平】家世出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
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
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3-4]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
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今陕西富平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
早年生活李商隐的曾祖父李叔恒,十九岁登科进士,位终安阳令,祖父李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
父亲叫李嗣[5] 。
李商隐出生时,其父李嗣正任获嘉县令。
三岁左右,李商隐随李嗣赴浙。
不到十岁,李嗣去世。
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
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
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回乡后曾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经习文,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
此外,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与一手好文章。
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
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让李商隐与其子令狐等绹交游[6] ,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并“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曾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
在这几年中,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文,在科举上虽一再失败,但在写作上则完成了由散向骈的转变,此后他很少再写散文。
李商隐简介的内容李商隐(公元813—858),男,汉族,字义山,故乂称李义山,号玉溪(径)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着名诗人。
邠国公杜像的表兄弟。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辖沁阳市、博爱县),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
25岁进士及第。
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
王爱其才,招为婿。
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
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忧郁而死。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乂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着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俳恻,为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
有《李义山诗集》。
传闻轶事与李商隐有关的传说,散见于后世的史料笔记中。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绚,恰好令狐绚不在家。
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绚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
感慨之余,就题了一首诗在令狐绚家的厅里:“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委婉地讽刺令狐绚忘记旧日的友情。
令狐绚回来看到这首诗,既惭愧乂惆怅,于是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终生不开。
李商隐简介个人资料及代表作品(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商隐简介个人资料及代表作品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813年出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郑州)。
晚唐诗人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
初为牛党令孤楚赏识,被表为巡官。
开成二年,因令孤楚之子令孤绹荐,中进士。
调弘农尉。
李党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为掌书记。
后商隐与王女结婚。
这行为被牛党视为“背主、忘恩”。
从此他一生处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无法摆脱,郁郁不得志。
开始,他虽遭打击,但还有热情,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想有所作为。
及李德裕为相,朝政有些起色,他也比较积极。
后来牛党上台,政治上倒行逆施,他再次受到排挤,到桂州、徐州、梓州等地做幕僚,最后在郑州抑郁而死。
他的思想基本属于儒家,但看重实用,对儒学有一定批判精神,认为不必规规然以孔子为师,不必以“能让”为贤等。
他还有佛道思想,主张以“自然”为祖。
《全唐诗》编其诗三卷。
诗长于七律,有杜甫的沉郁。
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摹仿杜甫的《北征》,追溯历史,揭露腐败,带有总结教训的性质。
《韩碑》则学韩愈《石鼓歌》,对宪宗朝平定淮西叛乱予以赞美。
他的《咏史》、《有感》、《重有感》、《茂陵》、《马嵬》、《隋宫》、《贾生》等,或直接、或借咏古来批评时事,讽刺意味极浓烈。
《安定城楼》表现抱负、胸襟,驳斥小人对自己的猜忌、诬蔑,其中“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二句为王安石所赏。
《哭刘蕡》是控诉小人对故友的迫害。
《登乐游原》等诗带有感伤色彩。
最能表现其特色的是爱情诗,典丽精工、意境朦胧。
写了不少《无题》诗,哪些只写爱情,哪些别有寄托,很难断定。
《锦瑟》诗号称难解,也有人认为是感叹身世之作。
《夜雨寄北》却意思明朗,感情真挚。
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二○三。
有《玉谿生诗集》和《樊南文集》。
无题二首(其一)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
原作二首,此其一。
诗写恋爱的兴奋喜悦与别后阻隔不遇的难堪焦灼。
【原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四首(其一)
【题解】
见《玉谿生诗集》。
本有四首,包括七律二首,五律一首,七古一首。
此为第一首。
作者围绕“梦”以抒写“远别”之情。
【原文】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
诗述恋人间相见不易,别时更为难舍难分。
相思之深如春蚕之至死而丝尽,悉绪之切似蜡炬之成灰而泪干。
悬想恋人应于晓镜中觉云鬓已改,于夜吟时感月色凄寒。
所隔不远,深望青鸟使者一探音问。
诗歌曲曲写出恋人相爱而间隔受阻的痛苦、缠绵心声。
或回顾前事,或瞻望未来,或空中悬想,或直抒胸臆,寄情比兴,萦回往复,透彻表现出甜蜜而辛酸的柔情蜜意。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夜雨寄北
【题解】
此为李商隐于巴蜀时寄给妻子的诗。
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诗写自己独居巴蜀的寂寞和对妻子的思念。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乐游原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
乐游原为唐代长安郊区登临胜地,可俯览长安全景。
诗歌写出了无法摆脱的黯淡心绪。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锦瑟
【题解】
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
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
有的认为是追悼已故宰相李德裕。
锦瑟,形容瑟的精美。
瑟,古代的一种乐器。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