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芭蕉芋猪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 格式:pdf
- 大小:88.27 KB
- 文档页数:1
芋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近年来,芋头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一大亮点。
本报告将对芋头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芋头产业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芋头产业的发展现状1. 芋头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随着人们对芋头消费需求的增加,各地芋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主产区。
2. 品种优化升级:近年来,我国芋头品种不断更新,种植者更倾向于耐病虫害、丰产稳产的芋头品种。
3. 农民收入提高:芋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其收入来源,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芋头产业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a. 地理适应性强:芋头适应性广,可在不同地区种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b. 丰富的营养价值:芋头富含维生素、纤维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c. 市场需求稳定:芋头作为主食、蔬菜和加工食品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2. 挑战a. 品质提升:部分芋头品质较差,对质量监管提出了挑战,需要改善种植技术和加强质量控制。
b. 运输和储存条件:芋头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和腐烂等问题,需要改善运输和储存条件,延长商品期限。
c. 市场销售渠道:芋头产业发展中还存在销售渠道不畅、中间环节参与较多等问题,需要优化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推动芋头产业发展的建议1.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芋头产业发展,支持农民种植芋头,提供补贴和贷款等扶持措施。
2. 强化技术培训:加强芋头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的技术水平,优化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芋头品质。
3. 加强品牌打造:发展优势品种,强化品牌建设,提高芋头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4. 探索深加工:通过芋头的深加工,开拓更多芋头产品的市场,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5. 建立全产业链合作机制:加强各环节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推动芋头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芋头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2021年第12期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及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生猪养殖技术难以更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疫病的发病几率不断提高,降低了养殖效益。
雷波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是一个山地县,有大面积可利用的豆科牧草以及芭蕉芋种植被,气候良好,环境适宜发展畜牧业,且养殖历史悠久,在生猪养殖方面,有独特的生猪品种芭蕉芋猪,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发展前景广阔。
现阶段,运用生猪养殖技术,同时做好技术应用推广是提高肉质,促进生猪养殖效益提升的关键。
1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应用推广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对农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扩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外农畜产品出口量逐渐扩大,对内生猪养殖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需要更多畜产品必须是无公害、绿色、健康的。
对此需不断完善相关技术,从整体上提升农畜产品质量。
任何行业领域的发展都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贯彻科学发展观念,生猪养殖需要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是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运用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积极进行技术推广,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行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2生猪养殖技术的推广措施生猪养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首先要保证推广养殖管理的标准化,养殖人员需重视养殖环境,完善相关消毒和清洁制度,并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科学饲养,为生猪养殖创设良好的条件。
另外还需提高学习意识,自觉主动的接受专业的生猪养殖技术,保证其能够掌握最先进、切实可行的生猪养殖技术,保证生猪养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改善传统养殖模式,积极推广高效立体的生态养殖模式,促进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养殖。
养殖工作需要坚持自繁自养。
购买种猪时,需聘请专业人员去鉴定种猪的纯度。
引种工作一定要坚持规范操作,从正规养猪场引进。
当前还需积极推广人工授精等技术形式,不断提高良种猪纯度。
可以适当扩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品质,创造效益。
龙源期刊网
四川雷波:2000万元支持畜牧业发展
作者: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第10期
据悉,中纪委协调资金2 000万元,在四川省雷波县设立畜牧产业扶贫项目基金,以帮扶该县贫困地区培育特色养殖业。
据雷波县畜牧局局长刘万前介绍,本批扶贫专项资金中安排500万元在二半山贫困地区发展"芭蕉芋猪"、凉山乌金猪特色养殖项目,打造雷波"芭蕉芋猪"品牌;安排500万元,在二半山贫困村发展乌骨鸡养殖业,打造"小凉山土鸡"生态品牌;安排1 000万元,在牧草资源丰富的高山地区发展以本地山羊品种为主的牛羊产业,打造雷波有机畜产品品牌。
力争到2017年,"芭蕉芋猪"、"小凉山土鸡"、"生态有机牛羊"等特色养殖业产值达到8 037万元,使项目
区群众人均增收2 050元以上。
发挥雷波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畜牧产业摘要: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畜牧业实现了由传统副业向农业支柱产业跨越,在拉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越来越显现出其产业优势。
如何将我县畜牧业做大,做出特色,是我县各级、政府着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做大特色畜牧产业进行探讨。
【关键词】畜牧产业发展特色雷波资源一、做大特色畜牧产业的优势剖析(一)养殖优势。
我县为山地县,全县有可利用天然草场14.56万亩,一年生豆科牧草1.73万亩,芭蕉芋种植被面积8.5万亩,温差小,气候条件适宜,环境污染少,灌溉水质优,拥有养殖的良好环境。
适宜的环境条件使我县畜牧业资源十分丰富,养殖历史悠久。
(二)科技保障有力。
我县农民从事养殖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技术和娴熟的技能。
专门从事养殖试验、示范及技术推广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
畜牧部门多年来与多个科研院、所、地区养殖基地等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
通过十几年来的努力发展,建立了动物防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涌现了一批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在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芭蕉芋发酵养殖、南江黄羊改良本地山羊、小凉山土鸡养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全县拥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90多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4人,中初级畜牧兽医师35人,可以承接畜牧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任务。
(三)区位优势。
雷波位于金沙江中上游,距离国家级巨型电站—溪洛渡电站10公里,南接北接东与相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获得了中央、省、州等各级政府的支持,畜牧项目源源不断地注入我县,无公害肉牛肉羊及芭蕉芋猪生产基地的建立、畜牧科技示范园区的建立。
各种力量的汇集,可以更大范围调动、激活我县畜牧生产力资源,促进我县特色畜牧业的发展。
(四)产业优势。
我县拥有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山地乌骨鸡养殖基地、小凉山土鸡养殖基地、芭蕉芋猪养殖基地、黄牛细管冻精人工授精站,随着科技进村入户阳光工程的实施,一批高效养殖模式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涌现了一批畜牧科技示范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种草养畜作为重中之重,加大了资金投入,提高了广大农户发展养殖业,为快速发展我县特色畜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雷波县发展“芭蕉芋猪”的情况调查
刘琳
【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3(040)008
【摘要】1调查目的为了摸清四川省雷波县发展“芭蕉芋猪”的具体情况、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芭蕉芋猪”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分析资料,笔者对辖区内的芭蕉芋猪养殖进行了系统调查。
【总页数】1页(P18)
【作者】刘琳
【作者单位】四川省雷波县畜牧局,四川雷波6065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
【相关文献】
1.雷波芭蕉芋猪在千万贯乡的发展探析 [J], 胡蓉
2.雷波县芭蕉芋猪的养殖技术 [J], 谢勇君
3.雷波县『芭蕉芋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对策 [J], 周发明
4.开远市芭蕉芋种植利用情况调查 [J], 范崇元;张金德
5.雷波芭蕉芋猪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J], 刘秀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5作者简介:刘秀凤(1970.12-),女,四川省雷波县人,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养殖及动物营养学。
芭蕉芋糖化养猪试验与示范刘秀凤张思月汪远伶钟光旭(四川省雷波县农业农村局616550)摘要:该试验充分利用芭蕉芋饲料资源,通过对锦城镇帕哈乡、汶水镇箐口乡等乡镇进行示范与研究,对芭蕉芋种植、品种的选择,芭蕉芋饲料调制,饲喂配方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让广大养殖户切实掌握芭蕉芋糖化技术、芭蕉芋猪饲喂技术,带动广大农户发展芭蕉芋猪,打造畜牧特色品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让芭蕉芋糖化养猪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芭蕉芋糖化;试验示范;芭蕉芋猪芭蕉芋,学名蕉藕,又名蕉芋、藕芋、姜芋、旱芋,属昙花科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芋营养价值高,鲜芭蕉芋块茎含水分70.7%,粗蛋白质0.84%,粗脂肪1.54%,无氮浸出物25.1%,粗纤维0.81%,粗灰分1%;茎叶含水分87.75%,粗蛋白1.62%,粗脂肪0.53%,粗纤维2.79%,无氮浸出物5.97%,灰分1.48%,淀粉含量达57%;芭蕉芋干片中蛋白质、赖氨酸和蛋氨酸明显高于洋芋,与玉米相当。
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18年1月15日至2019年3月20日在四川省雷波县锦城镇帕哈乡、汶水镇箐口乡等地进行试验。
2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区设在帕哈、汶水、箐口、锦城等地,地处北纬27°.49′~28°.36′,东经103°10′~103°52′,属典型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四季分明。
海拔为700~1800m,年平均气温约14.3~20℃,年均日照1309~1700h,无霜期为276~308d,年降水量850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10月,夏秋降雨多。
年相对湿度75%左右,春温回升快,光照充沛。
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偏上,pH6.5-7.5。
3芭蕉芋栽培与管理[1]3.1整地选好地后在冬季深耕30~40cm,促进土壤熟化,破碎,芭蕉芋根系分布在10~20cm 的耕作层内,因此耕作深度应在20~40cm,整地时应做到深耕细耙,土碎垡细,有利于播种和出苗。
2024年芋头市场调查报告1. 简介本市场调查报告旨在对芋头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了解芋头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意见。
2. 市场概况芋头是一种传统的农产品,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广泛种植。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芋头逐渐进入城市市场,供求量逐渐增加。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芋头的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认可度较高。
然而,由于市场规模小,行业竞争激烈,芋头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3. 市场规模和趋势根据统计数据,近几年芋头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芋头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芋头营养价值的认可。
4. 市场竞争分析芋头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本地农户和其他农产品批发商。
他们通过价格竞争和产品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大型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芋头市场的重要渠道。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芋头种植者和销售商需要加强品牌宣传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竞争力。
5. 消费者需求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芋头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消费者对芋头的主要需求包括新鲜度、营养价值、口感和价格。
此外,消费者对芋头的外观和产地也有一定要求。
因此,芋头生产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品质和包装设计,提高芋头的市场竞争力。
6. 市场推广策略为了提高芋头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制定合适的市场推广策略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市场推广:•加强品牌宣传,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发布芋头的相关信息;•参加农产品交流展览,增加产品曝光度;•与大型超市和餐饮企业合作,增加产品销售渠道;•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树立品牌形象。
7. 未来发展展望芋头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芋头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整合产业链资源和合理规划种植面积,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做好市场风险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芋头市场有望实现稳定发展并促进相关农业产业的增长。
荒山坡种植芭蕉芋绿山又富民,每亩收入3000元!近日,笔者来到南川区南平镇水丰村,远远就看见一片片山坡上,满山遍野都是又高又绿的芭蕉树,有的正开着红花,放眼望去,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然而,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却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坡。
山还是那片山,山上植物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芭蕉芋,让村民看到希望。
采空区难种庄稼现在种上绿芭蕉,我们看着心里就高兴。
水丰村二组组长杨永伦一边除草一边对笔者说,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坡,杂草高的长到两米多,矮的也有1人高。
因为这里是采空区,蓄不起水,田土很少有人种,种庄稼几乎没收成。
看着这日渐荒芜的土地,杨永伦很是心痛,一直想引进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一个偶然的机会,重庆金锍禹汇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怀通到南平镇考察,杨永伦便请他到水丰村看看。
这里是采空区,可能别的难种好,却恰恰适合芭蕉芋生长。
说到为啥选中采空区搞种植项目时,胡怀通介绍说,芭蕉芋耐瘠薄、耐荫蔽、不择土地,但怕涝,你们看,是不是挺适合水丰村的?他说,而且,这里离万盛城区近,交通也方便。
于是,去年该公司在水丰村流转800亩土地,其中,闲置地占80%左右。
公司用挖掘机开荒除草近半年,今年4月份将芭蕉芋种了下去,现在长势不错,高的长到两米多。
胡怀通说,该公司已在涪陵、丰都种植上万亩芭蕉芋,平均每亩生产鲜芋5000公斤。
每公斤按0.6元计算,每亩收入3000元,扣除种子、化肥等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1500元,今年预计有120万余元收入。
延伸芭蕉芋产业链提到芭蕉芋,不少人可能觉得陌生,其实它和出现在城市花园、小区绿化带、开着红花或黄花的芭蕉很像。
小区开花的芭蕉是观赏品种,只开花不结果。
水丰村种的芭蕉芋则不开花,开花影响芋的质量和产量,所以我们很早就把花摘掉了。
胡怀通说。
他介绍说,芭蕉芋又名蕉藕、旱藕、藕芋等,原为南美洲的野生作物,可以在山地和低洼地种植,人工栽培为一年生,被利用的部分是其块茎,在块茎中积累的淀粉可作为人类和动物的主食。
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杨明秋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17期[摘要]通过对龙胜芭蕉芋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选用良种、地块选择、整地开厢、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采收与留种等方面总结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芭蕉芋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32 [文献标识码]B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面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广西龙胜县因地制宜着力发展芭蕉芋产业,并将芭蕉芋种植作为扶贫重要产业来扶持,在2017-2019年精准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实施方案中规定,凡种植芭蕉芋667m2以上,每667m2补贴500元,每户最高补贴2000元。
在政府财政扶持下,群众纷纷种植芭蕉芋,种植面积达533hm2。
但至今仍存在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产量低(仅达15000~22500kg/hm2)、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为促进芭蕉芋产业健康发展,当务之急必须制定规范、科学、适用的栽培技术标准,才能提高产量和效益。
现将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芭蕉芋获得高产的前提。
因此生产上应该根据当地的栽培条件、气候特点选择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目前主推品种有紫叶红花芋和绿叶红花芋。
2 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栽培地块,是保证芭蕉芋获得高产的关键。
芭蕉芋虽是适应性广,不择土壤,粗生易长,海拔高低都可以种植,但要取得高产优质,宜选择阳光充足、向阳避风且排水良好的地块,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pH值中性偏酸且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的沙壤土为最佳。
可在缓坡地、山坡地、谷地、稻田等大片种植,也可在房前屋后、园边路旁、山边沟边等田边地角零散种植。
3 整地开厢芭蕉芋根系发达,分布在10~20cm的耕作层,因此耕作深度应在40cm以上。
选好地块后在冬季进行深耕30~40cm,以促进土壤熟化、破碎,利于保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
芭蕉芋开发利用现状及加快其深精力弱工产品开发的建议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黔西南州农业局芭蕉芋【Canana edulis ker】,中文学名蕉藕。
又称旱芋、海芋等。
因其植株形似芭蕉,根茎如芋而称芭蕉芋:美人蕉科美人蕉属高大草本植物;其根茎富含淀粉,是一种新兴的优质淀粉资源作物。
芭蕉芋具有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耐瘠薄.,耐荫蔽、不择土地、易栽种、极少病虫危害,无公害污染、产量高(单产2500~3000Kg/亩)、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等特点。
黔西南州引种芭蕉芋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加工利用亦近三十年。
芭蕉于种植与加工已初步成为我州的特色产业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在将其列入我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十大支柱产业项目之后,随着人们对该项目扶贫覆盖面大、种植投资回报率高(投入产出比为l:2.S6.新增投入与新增纯收入之比为l:2.19),扶贫效益明显.深精加工开发潜力大认识的深化.芭蕉芋种植与加工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种植技术的突破,使芭蕉芋种植生产由过去零星、分散、粗放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规范化和初步集约化转变,全州常年种植面积已逾l 2万亩,年产鲜芋25万多吨,扣除生产留种、直接作饲料用等,可供加王用原料约1 527~G,折合淀粉(平均以19%计)2.85万吨;芭蕉芋加工规模和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现有淀粉粗加工、粉务加工作坊近2000-I--.从事芭蕉芋加工生产的农户达万余户。
据丸二年调查资料表职:芭蕉芋加工收入占全州乡镇企业总收入的8.4%.占全州乡镇企业利税收入的21.6%,芭蕉芋生产收入占农业收入5.1%,超过了同期的林业和渔业。
近两年.州内有关部门和厂家,抓住机会,先后建成了万吨精淀粉厂(聚鑫淀粉厂)和600吨粉丝粉皮厂(神农粉厂),使芭蕉芋的加工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州苞蕉芋种植与加工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交通闭塞,市场、技术信息不畅,资金短缺,技术力量有限、技术、产品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利角.尤其是深精产品的开发明显滞后,加工严品仍以粗淀粉和中、低档粉丝为主,精加d=-尚停留在粗淀粉制取精制原料淀粉阶段。
2024年芭蕉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芭蕉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农产品市场,本报告旨在对芭蕉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情况、竞争情况等方面,以及对未来市场趋势的展望。
2. 市场规模分析芭蕉市场的规模主要衡量市场的销售额和交易量。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芭蕉市场的销售额在过去几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交易量也在逐年增加,显示市场对芭蕉的需求持续增长。
3. 供需情况分析芭蕉市场的供需情况对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芭蕉的供应量相对稳定,但需求量逐年上升。
这导致了供需失衡的情况,使得芭蕉的供应价格持续上涨。
未来,随着供应链的改进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供应量有望增加,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4. 竞争情况分析芭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农民和进口商。
国内农民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如熟悉本土市场需求、降低运输成本等。
然而,进口商通过引进外国优质芭蕉,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对市场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农民需要不断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
5. 市场趋势展望未来芭蕉市场的发展趋势显示一定的增长空间。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芭蕉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芭蕉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有望进一步提高。
此外,对芭蕉的加工和衍生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未来市场将更加多元化。
6. 结论总结以上分析,芭蕉市场在市场规模、供需情况和竞争情况等方面表现良好。
未来的市场趋势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需要农民和相关产业的持续努力和改进,以保持竞争优势。
雷波芭蕉芋猪在千万贯乡的发展探析作者:胡蓉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8年第03期摘要雷波芭蕉芋猪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特产。
在雷波县境内,养猪的主要方式就是用生鲜或者是经过晾晒的芭蕉茎叶、芭蕉根块,将这些东西粉碎之后进行发酵,然后供猪食用,因此这些猪在当地被称为芭蕉芋猪。
加上雷波县的养殖历史非常出名且悠久,那里的人们饲养的猪肉质鲜美、口感润滑,因此,很多人们都很喜欢。
基于此,结合千万贯乡芭蕉芋猪的发展现状及规划做一些基础性研究,对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确定示范户及芭蕉芋销售远景规划等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芭蕉芋猪;合作社;家庭农场;销售远景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09.0421 雷波芭蕉芋猪在千万贯乡的发展现状1.1 千万贯乡地理区位优势千万贯乡位于雷波县西南方向,距县城24 km,S307贯穿全境,幅员面积37 km2,有6个村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16户4 251人,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95%,劳动力人口密集。
境内最高海拔马鞍山1 940.57 m,最低半边沟342 m,耕地面积568.21 hm2,荒山荒坡498.65 hm2,林地1 721.63 hm2,其他427.91 hm2,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特别适宜芭蕉芋生长,现已种植芭蕉芋140.4 hm2,为发展生猪养猪产业奠定了基础。
1.2 雷波芭蕉芋猪在千万贯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千万贯乡用芭蕉芋(又称蕉藕)喂猪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后随着生猪市场的不断扩大得到快速发展。
芭蕉芋喂食猪,可以让猪的色泽红润,肉质也非常鲜美。
经过相关专家研究发现,芭蕉芋猪肉中的热量有218 kCal,而且蕴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很多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都能通过芭蕉芋猪肉得到补充,而且风味独特。
据统计,千万贯乡现有芭蕉芋猪养殖大户(15头以上)30户,年出栏可交易生猪600头左右,平均每户增收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