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植物资源的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42.53 MB
- 文档页数:153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 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及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并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有许多东西是得益于自然界的奉献。
比如:我们做饭用的铁锅,它来自于自然界中的铁矿。
大家分析一下,铁矿从哪里来?(自然界)对人类有何意义?(有使用价值,即有用)可见铁矿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叫做铁矿资源。
下面请同学们说出家里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来自于自然界?是何种自然资源?学生积极思考,然后教师提问,学生的回答中有的是自然资源,有的不是;有的直接来自于自然界,有的则间接来自于自然界。
教师要做好点评,让其辨明“真伪”。
二、新课教学(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大自然中有哪些资源?什么是自然资源呢?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
所以,自然资源必须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即具有自然属性,还应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即经济属性。
教师举例说明:铁矿石、小麦、甘蔗和闪电哪些是自然资源?(铁矿石是;小麦和甘蔗虽然对人类有用,具备了经济属性,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而是经过人类的培育和加工,所以不是自然资源;闪电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在目前科技条件下,人类不能直接利用,所以它只具备自然属性,不具有经济属性,不是自然资源。
) 教师总结:判断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时,要看是否同时具备“自然”和“经济”属性。
过渡: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一时一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那我们就来看看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
中国地理第三版吕拉昌知识点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归纳7.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而华北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8.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约占世界的12%,排名世界第三。
重要矿产资源如铁、铜、铝、石油、天然气等在我国都有较大储量。
然而,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较低,且部分矿产资源储量逐渐减少。
9.生物资源:我国生物资源丰富,拥有约10万种植物和5000多种动物。
生物多样性显著,但受到生态环境恶化、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部分珍稀物种面临灭绝危险。
10.海洋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等。
我国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沿海大陆架渔场面积较大。
此外,我国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1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这一原则体现在我国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
12.自然资源的保护: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此外,还设立了全国土地日(6月25日)和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提高公众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13.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密切,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分布特点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