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QES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
- 格式:pdf
- 大小:120.01 KB
- 文档页数:8
目录1 办公场所(各部门及现场办公室)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清单 (2)1.1 办公场所(各部门及现场办公室)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2)1.2 办公场所(各部门及现场办公室)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2 野外作业及试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清单 (4)2.1 监理野外作业 (4)2.2 地质野外作业 (4)2.3 测量野外作业 (5)2.4 勘探野外作业 (5)2.5 科研所室内及现场试验 (6)3 勘测设计产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7)4 项目部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15)4.1 项目部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15)4.1.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15)4.1.2 公路路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15)4.1.3 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16)4.1.4 通航建筑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16)4.1.5 土石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17)4.2 项目部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17)4.2.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17)4.2.2 公路路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21)4.2.3 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22)4.2.4 通航建筑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26)4.2.5 土石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31)1 办公场所(各部门及现场办公室)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清单D:影响程度(严重5,一般3,轻微1);E:社区关注度(非常5,一般3,基本不关注1);I:综合分(I=A+B+C+D+E≥14时,为重要环境因素)。
2 野外作业及试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清单2.3 测量野外作业2.4 勘探野外作业2.5 科研所室内及现场试验3 勘测设计产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备注:1、S——《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FH——《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Y——《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4、HG——《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5、HTG——《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6、CY——《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7、FS——《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8、WB——《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9、TG——《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0、HYB——《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1、SLB——《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12、HG——《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3、NTB——《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4、ZRB——《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5、环办函〔2006〕11号——《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的函》;16、环评函〔2006〕4号—《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17、环发〔2006〕93号——《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18、SWR——《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HYB——《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ST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1、DWR——《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2、ZWR——《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3、YYSB——《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4、GSZB——《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5、GF——《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6、FMB——《风景名胜区条例》;27、JN——《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8、YSD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9、YSZ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30、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31、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32、DB44/27-2001——《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33、DB44/26-2001——《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34、KCZY——《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5、GCS——《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36、GSSBB——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37、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38、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39、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40、QJSC——《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41、SL204-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42、GB 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43、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44、GB 17741-199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45、GB50287-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46、DL/T5208-2005——《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47、JTJ064-9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48、SL251-200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49、FSWR-《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50、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51、SL 290-200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52、TDFK——《土地复垦规定》;53、NTCB——《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最新QES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ISO9001:2015ISO14001:2015ISO45001:2016(DIS)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1范围1范围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4组织环境4组织所处的环境4组织所处的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2理解员工及其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3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环境管理体系 4.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5领导作用5领导作用5领导作用及员工参与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1领导作用与承诺5.1.1总则 5.1.1 5.1.1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1.2 5.1.25.2方针 5.2环境方针 5.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5.2.1制定质量方针 5.2.1 5.2.15.2.2沟通质量方针 5.2.2 5.2.2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5.3组织的岗位、责任、职责和权限6策划6策划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总则 6.1.1总则6.1.2环境因素 6.1.2危险源辨识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6.1.3合规义务 6.1.3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评定6.1.4措施的策划 6.1.4措施的策划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环境目标 6.2.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6.2.2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的策划 6.2.2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措施的策划6.3变更的策划7支持7支持7支持7.1资源7.1资源7.1资源7.1.1总则7.1.2人员7.1.3基础设施7.1.4过程运行环境7.1.5监视和测量资源7.1.6组织的知识7.2能力7.2能力7.2能力7.3意识7.3意识7.3意识7.4沟通7.4信息交流7.4信息和沟通7.4.1总则7.4.2内部信息交流7.4.3外部信息交流7.5成文信息7.5文件化信息7.5文件化信息7.5.1总则7.5.1总则7.5.1总则7.5.2创建和更新7.5.2创建和更新7.5.2创建和更新7.5.3成文信息的控制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8运行8运行8运行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1.1总则8.1.2层级控制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应急准备和响应8.2管理变更8.2.1顾客沟通8.2.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外包8.3.1总则8.3.2设计和开发策划8.3.3设计和开发输入8.3.4设计和开发控制8.3.5设计和开发输出8.3.6设计和开发更改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采购8.4.1总则8.4.2控制类型和程度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8.5生产和服务提供8.5承包方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2标识和可追溯性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8.5.4防护8.5.5交付后活动8.5.6更改控制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6应急准备和响应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9绩效评价9绩效评价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9.1.1总则9.1.1总则9.1.2顾客满意9.1.2合规性评价9.1.2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评价9.1.3分析与评价9.2内部审核9.2内部审核9.2内部审核9.2.1总则9.2.1内部审核目标9.2.2内部审核方案9.2.2内部审核过程9.3管理评审9.3管理评审9.3管理评审9.3.1总则9.3.2管理评审输入9.3.3管理评审输出10改进10改进10改进10.1总则10.1总则10.1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持续改进10.3持续改进10.3持续改进10.2.1持续改进目标10.2.2持续改进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范围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与指南3.范围这个国际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可以使用它,以提高其环境绩效。
这个国际标准使一个组织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的责任,有助于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
这个国际标准帮助组织实现其预期的环境管理结果,为环境、组织和相关方提供价值。
与组织一致的环境方针,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果包括:——环境绩效提高;——履行合规义务;——环境目标的实现。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不论大小、类型和性质,并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
组织确定环境因素时,应在产品一个生命周期中,考虑那些可以控制或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本国际标准没有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要求。
这一国际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地改善环境管理。
然而,除非所有的要求被纳SO45001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旨在使组织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以预防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同时主动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这包括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消除或尽可能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包括体系缺陷),利用职业健康安全机遇,应对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不符合;b)持续改进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c)确保组织自身符合其所阐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d)证实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QES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
ISO9001:2015 ISO14001:2015 ISO45001:2016(DIS)条款
号条款标题
条款
号
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
1 范围 1 范围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环境 4 组织所处的环境 4 组织所处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
境4.1
理解组织及其所
处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所
处的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
求和期望4.2
理解相关方的需
求和期望
4.2
理解员工及其相
关方的需要和期
望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
系的范围4.3
确定环境管理体
系的范围
4.3
确定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的范
围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
其过程4.4 环境管理体系 4.4
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 领导作用 5
领导作用及员工
参与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5.1.1 总则 5.1.1 5.1.1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
点
5.1.2 5.1.2
5.2 方针 5.2 环境方针 5.2
职业健康安全方
针
5.2.1 制定质量方针 5.2.1 5.2.1
5.2.2 沟通质量方针 5.2.2 5.2.2
5.3
组织的岗位、职
责和权限5.3
组织的角色、职责
和权限
5.3
组织的岗位、责
任、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 策划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
的措施6.1
应对风险和机遇
的措施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
的措施
6.1.1 总则 6.1.1 总则
6.1.2 环境因素 6.1.2
危险源辨识与职
业健康安全风险
评价
6.1.3 合规义务 6.1.3
适用法律法规要
求和其他要求的
评定
6.1.4 措施的策划 6.1.4 措施的策划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 6.2 环境目标及其实 6.2 职业健康安全目
现的策划现的策划标及其实现的策
划
6.2.1 环境目标 6.2.1
职业健康安全目
标
6.2.2
实现环境目标的
措施的策划6.2.2
实现职业健康安
全目标的措施的
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7 支持7 支持
7.1 资源7.1 资源7.1 资源
7.1.1 总则
7.1.2 人员
7.1.3 基础设施
7.1.4 过程运行环境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6 组织的知识
7.2 能力7.2 能力7.2 能力
7.3 意识7.3 意识7.3 意识
7.4 沟通7.4 信息交流7.4 信息和沟通
7.4.1 总则
7.4.2 内部信息交流
7.4.3 外部信息交流
7.5 成文信息7.5 文件化信息7.5 文件化信息7.5.1 总则7.5.1 总则7.5.1 总则
7.5.2 创建和更新7.5.2 创建和更新7.5.2 创建和更新
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
制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
制
8 运行8 运行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
制8.1
运行的策划和控
制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
制
8.1.1 总则
8.1.2 层级控制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
求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8.2 管理变更8.2.1 顾客沟通
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
的确定
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
的评审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
的更改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
计和开发
8.3 外包
8.3.1 总则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8.4 外部提供的过
程、产品和服务
的控制
8.4 采购
8.4.1 总则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8.4.3
提供给外部供方
的信息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8.5 承包方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
的控制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
的财产
8.5.4 防护
8.5.5 交付后活动
8.5.6 更改控制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8.6 应急准备和响应
行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
制
9 绩效评价9 绩效评价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
析和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
和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
析和评价
9.1.1 总则9.1.1 总则9.1.1 总则
9.1.2 顾客满意9.1.2 合规性评价9.1.2 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评价
9.1.3 分析与评价
9.2 内部审核9.2 内部审核9.2 内部审核
9.2.1 总则9.2.1 内部审核目标
9.2.2 内部审核方案9.2.2 内部审核过程9.3 管理评审9.3 管理评审9.3 管理评审
9.3.1 总则
9.3.2 管理评审输入
9.3.3 管理评审输出
10 改进10 改进10 改进
10.1 总则10.1 总则10.1
事件、不符合和
纠正措施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10.2 持续改进
施施
10.3 持续改进10.3 持续改进10.2.1 持续改进目标
10.2.2 持续改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