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
- 格式:pdf
- 大小:177.02 KB
- 文档页数:15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根据2019年3月1日实施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要求,XX天然气有限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公司范围内重大危险源进行重新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1、重大危险源评估范围本次重大危险源评估范围主要是对XX天然气有限公司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装置中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生产装置:包括压缩工段、脱硫工段、合成工段和液化工段;储存装置:液化天然气储罐(2×5000m³);制冷剂罐区内的乙烯储罐(1×36m³)、丙烷储罐(1×30m³)、异戊烷储罐(1×30m³)、二硫化碳槽(1×12m³)。
2、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本重大危险源评估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3、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的规定,该装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焦炉煤气(1570)、乙烯(2662)、丙烷(139)、异戊烷(1114)、二硫化碳(494)、液化天然气(2123)、氢气(1648)、氮(压缩或液化的,172)等。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的规定,该装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被列入的有:焦炉煤气、液化天然气、乙烯、丙烷、异戊烷、二硫化碳、氢气。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的规定,该装置涉及的物质其临界量如下所示:表6.1-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4、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是指对人体、环境及财产构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在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等环节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在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等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设施、场所、设备或者作业活动。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指对可能引发事故的设施、场所、设备或者作业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危险点、危险因素和事故形式,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步骤(一)确定辨识范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该确定辨识范围,包括辨识的对象、辨识的时间和辨识的区域等。
辨识的对象可以是化学企业、化工园区、储罐区、石化装置和交通运输等。
辨识的时间通常是以设施投产后或者一定周期为基准,例如建成投产1年、3年、5年和10年后进行辨识。
辨识的区域应该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储存量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二)收集资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储存量、物理化学性质、使用及生产工艺、设备的结构和参数、运输方式、周围环境等信息。
(三)识别危险因素根据收集的资料,对可能造成事故的因素进行识别。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设施问题、环境因素、人员操作、管理问题、设备的失效和设备维护等。
(四)评估危险程度根据识别出的危险因素,采用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估,确定危险程度和潜在的事故后果。
(五)确定预防和控制对策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合理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预防和控制对策主要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六)建立维护管理体系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维护管理体系,通过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应急演练、信息交流等方式,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管,提高事故防范能力和应变能力。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危险化学品是一个潜在的重大危险源。
正确识别和辨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危险化学品危害、常见的危险源和辨识方法等方面展开阐述。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等性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危险化学品一旦泄漏或事故,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常见的危险源1.物理性质:包括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特性,使得危险化学品在被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2.操作不当:如擅自混合不同种类的化学品、超量使用、未按规定标识或储存等行为,容易导致化学品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加剧安全隐患。
3.设备状况:设备老化、泄漏、防护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在生产或实验过程中泄漏或蔓延,造成事故。
辨识方法1.化学品标识:对储存、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标识,包括名称、CAS号、危险性等信息,以便员工明确化学品性质及危害。
2.危险化学品台账:建立危险化学品使用台账,记录化学品种类、数量、储存位置等信息,有利于实时掌握危险化学品情况。
3.应急预案: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救援流程、应急处置措施等,提前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4.定期检查:定期对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结语危险化学品是一个重大的危险源,正确辨识和管理危险化学品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危险化学品导致的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和人员健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一、背景知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然而,危险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和管理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灾难。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辨识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辨识记录为了全面辨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下面是我们的记录结果:1. 辨识对象:某公司生产车间2. 辨识时间:2022年6月15日3. 辨识人员:安全生产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4. 辨识方法:a) 查阅相关资料和技术文献,了解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其特性;b) 召开辨识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讨论,充分了解车间的生产流程和使用的化学品;c) 实地勘察,观察生产现场,并与工人和操作人员进行沟通。
5. 辨识结果:a) 危险化学品名称:二甲基甲酰胺危险源:易燃物质、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火灾、爆炸、中毒b) 危险化学品名称:苯危险源:易燃物质、毒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火灾、中毒、严重污染环境c) 危险化学品名称:氯化钠危险源: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腐蚀伤害、中毒d) 危险化学品名称:硫酸危险源: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腐蚀伤害、爆炸e) 危险化学品名称:氢氟酸危险源: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腐蚀伤害、中毒、爆炸6. 辨识结论:以上列举的危险化学品及其重大危险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a) 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管理制度;b)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c)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d) 建立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e) 加强现场监控和风险评估。
三、结论通过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准确辨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
只有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我们才能有效地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危化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作为危化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防范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指危险化学品企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可能导致重大危险的化学品、设备、工艺、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以达到控制危险的目的。
具体来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需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化学品的特性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生产、搬运、存储、使用等环节中可能引起事故的化学品、设备、工艺等的辨识;•事故的可能性、后果及其对人员、设备、资产和环境的影响;•措施或方法,如工艺、设备、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以减少危险、控制事故、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设备、资产和环境的安全。
危险源分级危险源分级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等级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和排序。
按照国家相关性规定,使用风险等级为5级、4级、3级、2级、1级五个级别进行分类。
具体的风险等级划分根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划分标准》进行,如下表所示:风险等级风险值风险描述5100极端高风险450~100高风险320~50中等风险25~20低风险11~5极低风险其中,风险值是根据危险源在辨识分析中确定的可能性和后果大小,通过相应的评估方法和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的综合值。
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进行管理和防范。
如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企业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制定更加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是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级后的一份实名制记录,通常由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填写。
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的名称和代码;•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辨识分析时的评估方法、过程及结果;•防范措施、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相关信息;•程序审核和批准人签字意见等。
克拉玛依新鲁能源化工科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资料克拉玛依新鲁能源化工科技二O一三年八月目录一、辨识、分级记录 (3)二、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6)三、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7)四、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 (20)五、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 (23)六、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评估报告 (44)七、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 (68)八、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责任机构名称 (113)九、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114)(一)辨识、分级记录;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记录:(1) 基本概念1、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2) 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取决于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辨识如下: 项目存在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可分为两种情况:1、项目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项目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项目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的规定,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2211≥+++n n Q q Q q Q q式中:q 1……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Q 1、Q 2……Q n 与各种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3) 辨识过程本项目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物质为甲醇、液氨,本项目对以上物质均储存。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unit)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实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实施或场所。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
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1、依据国标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定义、规定的危险物质的临界量,运用辨识公式,当:
q1/Q1+q2/Q2+……+q n/Q n≥1
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其中:q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储量;
Q为各危险物质对应的临界量。
合肥康瑞涂料有限公司生产中所涉及GB18218-2009中规定规定危险化学品物质有:二甲苯、苯乙烯、乙酸丁酯。
表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由上表1表明:二甲苯、苯乙烯、乙酸丁酯的最大储存量均小于规定的临界量,且4/5000+1.4/500+0.8/1000=0.0044<1,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了对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构成危险源的条件,经检查,本公司无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3、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由以上重大危险源辨识表明,本公司厂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1术语和定义1.1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由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
1.2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依此划定,公司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分为:三酸车间、酒精库。
1.3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辨识依据本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辨识依据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均为达到临界量。
3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3.1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均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性及数量。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本文由xianrong1222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作者:管理员来源:巴曹安监所热★★★★★]重大危险源辨识(2009 年 12 月 1 日失效,新标准为 GB18218-2009) 重大危险源辨识(2009 日失效, GB18218发布时间:2007-12-05 GB 18218-2000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掘业; 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 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