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流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10.15 MB
- 文档页数:23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主讲教师:刘青电自教研室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2.3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及方向保护主要内容•一、零序分量的特点•二、零序电压、电流滤过器•三、多段式零序电流保护•四、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五、对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当系统中主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时310≤X X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又称大接地电流系统110kV 及以上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60kV 及以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或不直接接地一、零序分量的特点B 零序电压:故障点零序电压最高,离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变压器中性点A U零序电流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多少和位置与线路及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B零序功率分布:短路点零序功率最大;方向: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两端的零B 4.零序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I &=00k 正方向故障:二、零序电压、电流滤过器三、多段式零序电流保护I3(一)零序电流I段保护整定值应选取(1)和(2)中较大者。
原则(2)所得定值一般较大,保护范围缩小,灵敏度降低,此时可考虑使Ⅰ段带一小的延时(0.1s)躲开不同时合闸时间。
灵敏性:要求最小保护范围≥(15%~20%)lunb.maxIIIrel III setIK I=¾躲下级线路出口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大不平衡电流I unb.maxk.maxer st np unb.max I K K K I =式中¾与下级线路零序III 段保护在灵敏度上配合0.bminIII set1III rel III set2/K IK I=(三)零序电流III 段保护零序过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在同一线路上的零序过电流保护与相间短路的过电流保护相四、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U&静态功率方向继电器U ,I&&优点:1.零序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高2.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要小3.不受系统振荡和过负荷的影响4.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没有电压死区5.简单、可靠缺点:1.对短线路或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时,保护往往不能满足要求2.单相重合闸的过程中可能误动3.当采用自耦变压器联系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时,将使保护的整定配合复杂化,且将增大第III段保护的动作时间2.4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的零序电流保护1、对保护的要求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小接地电流系统)¾中性点不接地¾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¾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一般都允许再继续运行1~2个小时)要求保护能选出接地线路并及时发出信号)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有危险时,应动作于跳闸。
第二章:阶段式电流保护1.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极性通常采用()标注。
AA. 减极性原则B. 加极性原则C. 阶梯时限原则D. 同极性原则2. 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中,三相都装有电流互感器以及相应的电流元件,能够反应三相电流的接线方式为()。
AA. 三相完全星形接线B. 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C. 两相电流差接线D. 90°接线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连接方式,能反应()。
AA. 各种相间短路B. 单相接地短路C. 开路故障D. 两相接地短路4. 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是()。
CA. 串接、串接B. 并接、并接C. 并接、串接D. 串接、并接5. 某35kV系统通过输电线路向负荷供电,当线路末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为3.5kA,当同一地点发生两相短路时,其短路电流为()。
CA. 6.06 kAB. 4.95kAC. 3.03kAD. 1.77kA6.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第I段为()。
A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C. 过电流保护D. 方向过电流保护7.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为()。
AA. 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B. 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可能出现的最小短路电流C. 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D. 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可能出现的最大自起动电流8.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限一般整定为()。
CA. 0sB. 1sC. 0.5sD. 10ms9.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第Ⅱ段为()。
B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C. 过电流保护D. 方向电流保护10. 一般()保护是依靠动作值来保证选择性。
AA. 瞬时电流速断B. 限时电流速断C. 定时限过电流D. 过负荷保护11.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选择性,除了决定于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性能外,还要求满足:由负荷侧起,愈靠近电源侧的继电保护的动作电流值()。
第二章:输电线路的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规定:对3~63kV线路的下列故障或异常运行,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1) 相间短路。
(2) 单相接地。
(3) 过负荷。
1. 3~10kV 线路装设相间短路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1) 在3~10kV线路装设的相间短路保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由电流继电器构成的保护装置,应接于两相电流互感器上,同一网络的所有线路均应装在相同的两相上。
2) 后备保护应采用远后备方式。
3) 当线路短路使发电厂厂用母线或重要用户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时,以及线路导线截面过小,不允许带时限切除短路时,应快速切除故障。
4) 当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0.7s时,且没有第3)款所列的情况,或没有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瞬动的电流速断保护。
(2) 在3~10kV 线路装设的相间短路保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侧电源线路。
可装设两段过电流保护:第一段为不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为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
可采用定时限或反时限特性的继电器。
对单侧电源带电抗器的线路,当其断路器不能切断电抗器前的短路时,不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此时,应由母线保护或其他保护切除电抗器前的故障。
保护装置仅在线路的电源侧装设。
2) 双侧电源线路。
可装设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
对1~2km双侧电源的短线路,当采用上述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灵敏性或速动性的要求时,可采用带辅助导线的纵差保护作主保护,并装设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
3) 并列运行的平行线路。
宜装设横联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并应以接于两回线电流之和的电流保护,作为两回线同时运行的后备保护及一回线断开后的主保护及后备保护。
4) 环形网络中的线路。
为简化保护,可采用故障时先将网络自动解列而后恢复的办法,对不宜解列的线路,可参照对并列平行线路的办法。
2.35~63kV线路相间短路保护装置配置原则(1) 35~63kV线路装设的相间短路保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l) 对单侧电源线路可采用一段或两段电流速断或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作主保护并应以带时限过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
第二章 电网的电流保护2-1.已知:线路L1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L1的,max 174L I A ⋅=300/5TA n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及最小运行方式下k1、k2及k3点三相短路电流见下表: 短路点 k1 k2 k3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A ) 4400 1310 520最小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A ) 3945 1200490L2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2.5秒。
求:L1线路各段(I,II,III 段)保护的动作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限,并校验保护的Ⅱ、Ⅲ段灵敏度(各项系数取:,,,,) 1.3I rel K = 1.1II rel K = 1.2rel K ΙΙΙ= 1.3ss K =0.85re K =图2-12-2.如图所示网络,已知:max 6.7s Z ⋅=Ω,min 5.5s Z ⋅=Ω。
试对保护1进行电流I 段和II 段的整定计算(求:'set I 、、、't %min l ''setI 、、''t ''sen K 、)并画出时限特性曲线(线路阻抗取0.4Ω/kM ,电流I 段的可靠系数,电流II 段的可靠系数,下同)。
注:计算短路电流取E 1.3I rel K = 1.1II rel K =ф=。
图2-22-3.题图2-2中,已知:,取电流III 段可靠系数、返回系数、自起动系数。
max 400L I A ⋅='''1.2rel K =0.85re K =1ss K =(1)对保护1继续进行反应相间短路的电流III 段保护的整定计算(求set I 、t 、sen K (近、远))并确定保护的接线方式。
(2)结合上题计算结果依次求出保护1的电流I 段、II 段和III 段的二次动作电流(I op I 、IIop I 、op I ΙΙΙ)。
2-4.在图2-3所示35KV 单侧电源电网中,已知线路L1的最大负荷电流,电动机的自起动系数,电流互感器变比为200/5,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短路归算至线路侧的短路电流max 189L I A ⋅=1.2ss K =(3)min 460k I A ⋅=,线路L1装有相间短路的过电流保护,采用两相星形两继电器式接线。
第⼆章的第⼆节多侧电源⽹络相间短路的⽅向性电流保护第⼆节多侧电源⽹络相间短路的⽅向性电流保护⼀、⽅向性电流保护的⼯作原理实际的电⼒系统是由很多电源组成的复杂⽹络,此时,采⽤第⼀节中介绍的三段式电流保护不能满⾜选择性的要求。
图2-13 双侧电源⽹络接线及保护动作⽅向的规定(a )1d 点短路时的电流分布;(b )2d 点短路时的电流分布;(c )各保护动作⽅向的规定;例如在图2—13所⽰的双侧电源⽹络接线中,每条线路的两侧均需装设断路器和保护装置。
因为当线路上发⽣短路故障时,线路两侧分别流过各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如果只在线路的⼀侧装设断路器和保护装置,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切除故障。
假设保护1、2、3、4的电流速断仍按第⼀节中的整定原则,其起动电流依据电源1E 单独存在情况下整定;保护5、6、7、8的电流速断依据电源∏E 单独存在情况下整定。
在图2-13(a )中1d 点发⽣短路时,按照选择性的要求应该由距故障点最近的保护2和6动作切除故障。
然⽽,由电源∏E 供给的短路电流1d I ''也将通过保护1,如果1d I ''⼤于保护1电流速断的起动电流1.dz I ',则保护1的电流速断就要误动作。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双侧或多侧电源的复杂⽹络中,采⽤电流速断不能满⾜选择性的要求。
那么,此类⽹络中能否采⽤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呢?结论也是否定的。
因为当1d 点短路时,要求25t t >;但是,当2d 点短路时,⼜要求52t t >。
这两个要求是不可能同时得到满⾜的。
对误动作的保护进⾏分析可知,误动作的原因是由对侧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引起的;此时误动作保护的实际短路功率⽅向是由线路流向母线的。
因此,为了消除双侧电源或多侧电源中三段式电流保护的⽆选择动作,需要在可能误动作的保护上增设⼀个功率⽅向闭锁元件。
该元件当短路功率⽅向由母线流向线路时动作,开放电流保护;⽽当短路功率⽅向由线路流向母线时不动作,闭锁电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