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 格式:pptx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10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习目标基础知识:知道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学习重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尼布楚条约》学习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自主预习,自我提高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明朝中后期,_________ 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1661~1662年_______ 率军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
1683年,_________进入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_,隶属___________,加强了台湾同_________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 海防。
问题归纳:结合所学归纳:为什么“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二、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_______和_______。
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击毙侵略军头目___________。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____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共同学习,合作提高合作探究一郑成功率战舰数百艘,从进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经过激烈的战斗,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2)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重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理解。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1624年,一群荷兰殖民者乘船来到我国台湾岛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
他们捧着白银,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
”善良的居民答应了。
一张牛皮究竟有多大,以至于他们能够在上面修筑城堡、架设大炮?与此同时,沙俄不断侵略我国北部边疆。
【思考讨论】 是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又是谁遏制了沙俄的侵略?结果如何?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的时间:明朝后期(1624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1661~1662年 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的时间:1683年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时间:1684年 台湾府隶属的省份: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7世纪中期沙俄占领我国的地区:雅克萨和尼布楚 清朝皇帝:康熙帝 两次雅克萨之战 击毙俄国头目:托尔布津 结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时间:1689年 签订双方:中俄 《尼布楚条约》 签订方式:平等协商 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雅克萨之战“开辟荆榛逐荷夷”台湾府设置的意义1.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课本第104页)2.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8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程标准: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正确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事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1、以猜谜语、充当小记者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并锻炼其识图用图能力、阅读与归纳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比较、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两个内容的比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分组讨论,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学习运用史实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
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形成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3、联系现实,深化认识:台湾自古以就是中国的领土。
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教学准备:1、前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建议学生制成表格。
2、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包括视频、图片、材料、地图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以猜谜语的活动导入,我家有两个兄弟,老大会天天演戏,老二会日日作。
你知道我家这两兄弟是谁吗?生:是电视和报纸。
电视里和报纸上都有的而且每天都在变化的内容是什么呢?你认为2009年最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事是什么呢?生:是新闻,国庆六十周年阅兵。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习目标;掌握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
认识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掌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以及《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自学指导1、明朝后期,哪个殖民者侵占了台湾?2、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和意义?4、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5、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时间、意义?6、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占据了哪两个地方?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7、雅克萨之战的经过、结果。
8、中国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9、《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意义。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郑成功(1624-1662) 福建南安人,著名民族英雄。
1、荷兰侵占台湾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台湾,修筑台湾城和赤嵌楼两个要塞。
赤嵌楼2、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1)台湾人民处在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之下,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2)郑成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3)郑成功在抗清斗争中处于被动局面,决意收复台湾,作为抗清的根本。
经过: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先后包围台湾城和赤嵌楼。
1662 年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据达38年的台湾。
则久地为当贵台归国湾我所者。
锯,,中今国余之既土来地索也,,招降书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荷兰军队投降赤嵌楼前郑成功受降像荷兰签订投降书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三国隋元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
设澎湖巡检司,专门管理澎湖列岛和琉球。
清朝设置台湾府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的意义是什么?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1、你能否用所学的知识来说明黑龙江流域一向是中国的领土?唐朝政府设置黑水都督府,元辽阳行省,明奴尔干都司,清代在入关以前,就在这一地区取得了统治权。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8课,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
属于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扩展和延伸,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使学生真正领悟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基本规律,以及对当前台湾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将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课程标准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认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抢答问题、描述故事、讨论问题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和康熙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猜谜语:我家有两个兄弟,老大会天天演戏,老二会日日作文。
你知道我家这两兄弟是谁吗?学生:是电视和报纸。
教师:电视里和报纸上都有的而且每天都在变化的内容是什么呢?你认为2009年最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事件是什么呢?学生:是新闻,国庆六十周年阅兵。
教师:国庆阅兵大典展示了军威国威,让全世界中华儿女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强盛而无比自豪,参阅官兵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偶像。
总结: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旗帜,是脊梁!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
英雄们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赞歌。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二、重点和难点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三、导读提纲1.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由此导入新课。
2.教师点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
在此背景下,葡、荷等西方国家相继东来,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3.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经过时,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边演示边进行生动描述。
4.讲述清军进入台湾时,教师应指出:当时清朝已经统一大陆,国内的民族矛盾已日趋缓和,台湾郑氏政权的存在,妨碍了全国的统一。
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是大势所趋。
5.讲述《尼布楚条约》时,强调:(1)中俄双方的谈判是平等的,条约反映了两国政府的意愿和主张。
(2)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做出了适量的让步。
四、练一练1.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自制一个表,填写下列内容:位置、时间、事件五、问题探究1.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领土?2、连线。
第18 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
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
3.《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陆与台湾当今的分歧是我国的内政,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是中国海内外一切爱国者的共同愿望和我国的国策与任务。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是我国的外交原则。
[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指导·(8分钟)阅读课本第一目“开辟荆榛逐荷夷”内容思考:1.荆榛的含义是什么?2.荷夷的含义是什么?3.如何理解“开辟荆榛逐荷夷”?将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时间达到目标1.找出并画在书上完成下面的练习。
·平行训练·(7分钟)1.与郑成功相关的史实是()A.设立澎湖巡检B.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C.英勇抗击日军D.设立台湾府2.1684 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A.广东省B.福建省C.云南省D.浙江省3.“开辟荆棒,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这副对联称赞的民族英雄是()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邓世昌4. 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盘踞达()A.35 年B.36 年C.37 年D.38 年5. 清朝设置台湾府的历史作用是()①使郑成功的后代归顺了清朝②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③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④驱逐了荷兰殖民者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 在16世纪前期到17世纪中期,我国的宝岛台湾曾落入()殖民者手中。
A.葡萄牙B.荷兰C.西班牙D.俄国7.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的是()。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2.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国地图》。
(师)如果让你把中国地图比作一种动物,你们会把它比作什么?(生)公鸡。
(师)是的,我们习惯把它比作一只公鸡,一只超有战斗力的公鸡。
那台湾、黑龙江流域各是这只公鸡的什么部位?(生)台湾是鸡爪,黑龙江流域是鸡头。
(师)非常好,那它们在明清的时候又面临着怎样的威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二)讲授新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板书)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板书)(多媒体出示《郑成功像》,并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郑成功、收复台湾……(师)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103--104页的内容,结合这幅地图(多媒体出示),概括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多媒体简要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一步非常关键,是什么?他是怎么知道鹿耳门的情况的?请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视频片段)。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总结的话:清朝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
对外:抗击荷兰、沙俄的侵略。
对内:管辖西藏、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一、收复台湾
1、郑成功收复台湾
补充材料:“开辟荆榛逐荷夷”
这是郑成功的七言绝句《复台》中的第一句。
“开辟荆榛逐荷夷”的意思是:赶走荷兰鬼子,披荆斩棘,来把宝岛开发;荆榛:丛生的荆棘。
原文是: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背景: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过程:郑成功 1661年赤嵌楼揆一 1662年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清朝对台湾的管辖: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设置的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练习,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二、抗击沙俄
背景:沙俄入侵黑龙江雅克萨尼布楚
经过:康熙帝两次指挥雅克萨之战胜利
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第一个边界条约平等的基础上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拓展问题:
1、当前我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实行一国两制,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历史依据是什么?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3、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的原因?
正义战争、人民支持、郑成功战术英明、将士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