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 格式:ppt
- 大小:7.34 MB
- 文档页数:25
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等重要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
2、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能够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情感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2、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比较分析法、讨论法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清时期加强君主集权的负面作用: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走向落后,但是还有能力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生了收复台湾和胜利抗击沙俄两件大事。
【讲授新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指导学生阅读94-95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以及插图、资料等,在书上标注要点并思考回答:1、历史上第一个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葡萄牙)2、紧接着侵占台湾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荷兰)3、谁收复了台湾?(郑成功)4、这件事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5、根据95页“动脑筋”: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三国时,孙权就派万人大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
元朝时又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
所以,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6、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有什么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形成分裂状态。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科历史教者第课时题目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
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3、培养学生新旧知识联系与整合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或挂图、小黑板插图、地图等)配合,指导学生进行抢答问题、描述故事、讨论问题及编写提纲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是我国的外交原则。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教学难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时间分配导:教师范唱鼓浪屿之波提问:反映了什么内容?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听歌曲,体会海峡两岸盼望回归的情感3分钟部分,但是却饱经沧桑,与祖国几次分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东南地区的台湾和我国东北地区曾经经历了哪些侵略?动:一、“开辟荆榛逐荷夷”1、提出问题“荆榛”“荷夷”的含义是什么?2.如何理解“开辟荆榛夷”?3、结合课文看图编述历史故事(要求尊重史实、语言生动)教师点评并根据师生意见为各小组加分。
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1.成功收复台湾有何意义?2.台湾何时归属中国版图?3.为什么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二、雅克萨之战要求学生结合下列图片抢答问题:1.清朝建立前,中国中央政府是怎样管辖黑龙江流域的?2.清朝建立初期,沙俄在何处筑城对我国黑龙江一带进行侵略活动的?3.中国历代政府对黑龙江的管辖说明学生抢答1.台湾当时的荒蛮景象。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习目标基础知识:知道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学习重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尼布楚条约》学习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自主预习,自我提高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明朝中后期,_________ 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1661~1662年_______ 率军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
1683年,_________进入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_,隶属___________,加强了台湾同_________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 海防。
问题归纳:结合所学归纳:为什么“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二、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_______和_______。
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击毙侵略军头目___________。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____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共同学习,合作提高合作探究一郑成功率战舰数百艘,从进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经过激烈的战斗,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2)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初步学会阅读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
2、收集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初步学习收集材料的方法。
3、初步学习“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阅读法、讲述法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台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大家知道这里的“郑氏”是指谁吗?学生回答:郑成功师:没错,就是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年),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人称“国姓爷”,他成功收复了台湾,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那么,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讲授新课:“开辟荆榛逐荷夷”1、侵占台湾:17世纪初,荷兰称霸海上,进行殖民掠夺。
从1604年开始骚扰我国东南沿海,企图强占澎湖,但其企图不成功。
1624年侵占台湾西南部,建台湾城;1642年打败西班牙,夺取台湾西南部和北部。
收复台湾:经过1662年投降开发台湾:1683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课本104页)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大军前来就是为了收复自己的产业,你们立即离开,把台湾归回原主。
3、为什么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三国公元230年:吴国派大将卫温到达夷洲。
隋朝:隋炀帝派船队到达流求。
元朝1294年: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事务,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A、收复国土是正义的事业,得到广大军民的支持B、军队有战斗力,有战胜敌人的决心5、意义:a、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b、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c、对台湾的开发和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d、对亚洲的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雅克萨之战1、沙俄入侵雅克萨和尼布楚:17世纪40年代,沙俄趁清军入关之机,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重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理解。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1624年,一群荷兰殖民者乘船来到我国台湾岛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
他们捧着白银,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
”善良的居民答应了。
一张牛皮究竟有多大,以至于他们能够在上面修筑城堡、架设大炮?与此同时,沙俄不断侵略我国北部边疆。
【思考讨论】 是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又是谁遏制了沙俄的侵略?结果如何?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的时间:明朝后期(1624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1661~1662年 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的时间:1683年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时间:1684年 台湾府隶属的省份: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7世纪中期沙俄占领我国的地区:雅克萨和尼布楚 清朝皇帝:康熙帝 两次雅克萨之战 击毙俄国头目:托尔布津 结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时间:1689年 签订双方:中俄 《尼布楚条约》 签订方式:平等协商 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雅克萨之战“开辟荆榛逐荷夷”台湾府设置的意义1.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课本第104页)2.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8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程标准: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正确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事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1、以猜谜语、充当小记者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并锻炼其识图用图能力、阅读与归纳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比较、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两个内容的比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分组讨论,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学习运用史实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
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形成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3、联系现实,深化认识:台湾自古以就是中国的领土。
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教学准备:1、前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建议学生制成表格。
2、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包括视频、图片、材料、地图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以猜谜语的活动导入,我家有两个兄弟,老大会天天演戏,老二会日日作。
你知道我家这两兄弟是谁吗?生:是电视和报纸。
电视里和报纸上都有的而且每天都在变化的内容是什么呢?你认为2009年最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事是什么呢?生:是新闻,国庆六十周年阅兵。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第一,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第二,对中国让步(图中所示让出尼布楚)与平等协商的关系难于理解。
三.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四.【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郑成功收复台湾A. 年荷兰侵占台湾,并修建了热兰遮和赤嵌楼;2、郑成功于年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入台,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年清设,隶属福建省。
4、台湾府的设置有什么意义?(二)雅克萨之战1 、16世纪后期(清军入关时)沙俄强占和。
2、(皇帝)时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
3、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
4《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有哪些?B.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清朝前期请政府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做了哪些努力?五. 【展示点评归纳提升】小结时,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军民抗击沙俄的两次雅克萨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压迫,都有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光荣传统。
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过贡献。
四、【复习巩固当堂检测】1.1662年郑成功从哪国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A.英国 B.荷兰 C.沙俄D.日本2.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①岳飞②文天祥③郑成功④戚继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4、材料题:“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以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于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于中国”①上述材料选自哪个文件,什么时间签订的?②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在中俄交界的哪些地区属于中国?1。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8课,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
属于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扩展和延伸,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使学生真正领悟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基本规律,以及对当前台湾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将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课程标准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认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抢答问题、描述故事、讨论问题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和康熙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猜谜语:我家有两个兄弟,老大会天天演戏,老二会日日作文。
你知道我家这两兄弟是谁吗?学生:是电视和报纸。
教师:电视里和报纸上都有的而且每天都在变化的内容是什么呢?你认为2009年最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事件是什么呢?学生:是新闻,国庆六十周年阅兵。
教师:国庆阅兵大典展示了军威国威,让全世界中华儿女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强盛而无比自豪,参阅官兵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偶像。
总结: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旗帜,是脊梁!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
英雄们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赞歌。
第18 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
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
3.《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陆与台湾当今的分歧是我国的内政,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是中国海内外一切爱国者的共同愿望和我国的国策与任务。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是我国的外交原则。
[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指导·(8分钟)阅读课本第一目“开辟荆榛逐荷夷”内容思考:1.荆榛的含义是什么?2.荷夷的含义是什么?3.如何理解“开辟荆榛逐荷夷”?将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时间达到目标1.找出并画在书上完成下面的练习。
·平行训练·(7分钟)1.与郑成功相关的史实是()A.设立澎湖巡检B.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C.英勇抗击日军D.设立台湾府2.1684 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A.广东省B.福建省C.云南省D.浙江省3.“开辟荆棒,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这副对联称赞的民族英雄是()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邓世昌4. 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盘踞达()A.35 年B.36 年C.37 年D.38 年5. 清朝设置台湾府的历史作用是()①使郑成功的后代归顺了清朝②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③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④驱逐了荷兰殖民者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 在16世纪前期到17世纪中期,我国的宝岛台湾曾落入()殖民者手中。
A.葡萄牙B.荷兰C.西班牙D.俄国7.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的是()。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2.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国地图》。
(师)如果让你把中国地图比作一种动物,你们会把它比作什么?(生)公鸡。
(师)是的,我们习惯把它比作一只公鸡,一只超有战斗力的公鸡。
那台湾、黑龙江流域各是这只公鸡的什么部位?(生)台湾是鸡爪,黑龙江流域是鸡头。
(师)非常好,那它们在明清的时候又面临着怎样的威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二)讲授新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板书)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板书)(多媒体出示《郑成功像》,并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郑成功、收复台湾……(师)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103--104页的内容,结合这幅地图(多媒体出示),概括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多媒体简要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一步非常关键,是什么?他是怎么知道鹿耳门的情况的?请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视频片段)。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总结的话:清朝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
对外:抗击荷兰、沙俄的侵略。
对内:管辖西藏、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一、收复台湾
1、郑成功收复台湾
补充材料:“开辟荆榛逐荷夷”
这是郑成功的七言绝句《复台》中的第一句。
“开辟荆榛逐荷夷”的意思是:赶走荷兰鬼子,披荆斩棘,来把宝岛开发;荆榛:丛生的荆棘。
原文是: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背景: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过程:郑成功 1661年赤嵌楼揆一 1662年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清朝对台湾的管辖: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设置的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练习,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二、抗击沙俄
背景:沙俄入侵黑龙江雅克萨尼布楚
经过:康熙帝两次指挥雅克萨之战胜利
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第一个边界条约平等的基础上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拓展问题:
1、当前我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实行一国两制,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历史依据是什么?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3、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的原因?
正义战争、人民支持、郑成功战术英明、将士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