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君——18.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18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习目标基础知识:知道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学习重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尼布楚条约》学习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自主预习,自我提高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明朝中后期,_________ 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1661~1662年_______ 率军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
1683年,_________进入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_,隶属___________,加强了台湾同_________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 海防。
问题归纳:结合所学归纳:为什么“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二、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_______和_______。
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击毙侵略军头目___________。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____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共同学习,合作提高合作探究一郑成功率战舰数百艘,从进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经过激烈的战斗,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2)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收复台湾荷兰在17世纪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1622)五月,荷兰殖民者强占澎湖的阴谋未能得逞,于同年八月转而侵占中国台湾岛西南部,先在大员建台湾城(荷人称热兰遮城),后又在赤嵌地区建赤嵌城(荷人称普罗文查城)等城堡,做为军事侵略统治据点,并使用武力镇压高山族,烧毁村社。
崇祯十五年(1642),荷军又打败于天启六年侵占台湾北部鸡笼(基隆)淡水的西班牙殖民者,夺占了台湾的西南部和北部。
荷兰在台湾对汉族、高山等族人民施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剥削。
在政治上通过任命汉族和高山族"长老"进行统治;在经济上将台湾土地全部占为己有,向台湾人民强收高额地租,每甲田(约合十一亩)年收租为上田十八石,中田十五石六斗,下田十二石二斗,还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在文化教育上派遣基督教传教士向台湾人民灌输宗教思想,创办学校,推行奴化教育。
荷兰的殖民统治,遭到广大台湾人民的多次反抗,其中以清顺治九年(1652)郭怀一起义规模最大,这次起义因为叛徒的出卖很快失败,郭怀一在作战中牺牲,副指挥龙官等9000多人被杀.十八年(1661)四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在台湾登陆,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多月的战斗,于翌年二月一日迫使荷兰侵台长官揆一投降,将其全部赶出,结束了荷兰在台湾的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
荷兰最后以失败告终。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1-2]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概述《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8课。
本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
本课的重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难点是中俄《尼布楚条约》。
本节课重在借助多媒体教室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超越历史时空,深刻的学习探究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的历史,在探究中认识到台湾、黑龙江流域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而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中学七年级的学生;2. 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有限,知识水平不平衡;3.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4.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5.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