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 格式:docx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76
9 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附: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达标(共10题;共60分)1.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yín shītí mùcè miàn lú shā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yǒu yuán jiànɡ luófèi lìwén zhānɡshān fēnɡ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A. 降(xiánɡ)落伞阁(ɡé)楼 B. 萧瑟(sè)投降( jiànɡ)C. 骚(shāo)客文章(zhānɡ) D. 谦逊(xùn)浪费(fèi)3.选字组成词语。
(暮墓)________地________色(吟怜)可________ ________诵(提题)问________ ________高(峰锋烽)________火雷________ 山________4.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A. 完壁归赵负荆请罪应接不瑕同心协力 B. 身临其境无微不至兴高彩烈千均一发C. 神计妙算无优无虑匠心独运各抒己见 D. 安然无恙川流不息风驰电掣再接再厉5.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A. 《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 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 《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蕴含着的道理是:()A.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
B. 局部的细致观察,有利于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C.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该事物。
13.夜莺的歌声红河镇中心小学曹绪泉导学目标: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重、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2.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过程预习学案1.通过预习,我能正确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
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1)我能把下面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x )(n )(sh )(y )(m )木屑.拧.开呻.吟.蘑.菇(w )(t )(g )(s)宛.转挺.机灵鬼.子塞.到2)我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上,难写的字我想多写几遍。
3)我能根据要求填空。
A.“滚”字共有()笔,第10笔是()。
B、“喂”字共有()笔,第10笔是()。
C、我能正确书写“毁”字中“臼”的笔顺。
4)我能给加点字注音。
A、我把钉.()子钉.()在木板上。
B、小男孩在削.()木棒。
C、地主剥削.()农民。
5)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我能初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并且批注。
如:“模模糊糊、聚精会神、断断续续”等6)我要回读听写这些词语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2.我来梳理课文内容。
本文以空格为限,写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写了“小夜莺”;第二部分写了,第三部分是,最后写了。
读后小夜莺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导学案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同大家一道初步阅读了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但还不够,要想把这个故事讲得精彩些,我们这节课还得进一步地理解课文,通过讨论,看“夜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孩子,特别是要把课文中没有明明白白写出来的内容想象出来。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9巨人的花园课时 2课时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0﹡幸福是什么课时1课时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1去年的树课时2课时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2﹡小木偶的故事课时1课时1.根据童话的特点和读过的童话故事,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2.同桌互读互改3.抽生上台读遍的故事,集体评改。
4.自评自改或互改。
5.誊写。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预习任务:1、会读本课的词语,勾划出文中的词语熟读。
2、把课文读通、读熟。
3、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最深?勾一勾。
预习检测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腔调(qiāng qiǎng )考虑(lù lǜ)当时(dāng dàng )涟漪( qǐ yī)掂量( diǎn diān )奔跑( bēn bèn )2、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从从容容不慌不忙层层涟漪作响细雨白雪自主、合作、探究:1、小组内互相抽读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白公鹅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白公鹅》和《白鹅》这两篇课文中的相似部分,让学生领略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的奇妙。
我来闯关:A、我会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一横。
勾当(gōu dāng gòu dàng)直奔鱼竿(zhí bēn yú gān zhí bèn yú gān)B、我会将词语补充完整。
慢条()()不慌()()车辙()()耀()扬()()()注目无()无()C、按课文内容填空。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身子、()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岸边的芦苇也会()。
D、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3、白鹅班级姓名
预习案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达标检测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4、白公鹅班级姓名
预习案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达标检测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4、白公鹅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 14、白公鹅班级姓名
达标检测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课时) 课题:16 母鸡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课时)
课题:16 母鸡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课时)
课题: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5、猫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5、猫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5、猫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15、猫(第二课时)达标检测案班级姓名
观察图片配一段旁白。
1.观潮观潮课型新讲课教课过程第一课时1. 会认读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学习目标2.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头事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觉大潮的壮观情景。
学习要点抓住要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1.收集钱塘江大潮的有关图片和资料。
(学生)学前准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3.自学生字,熟读课文。
(学生)教课环节导案教案达标检测1.用讲话法引出课1. 填一填。
题:大江海洋不单有风平( 1“)观潮”是指 _________,一、讲话导浪静的时候,因为月亮和 1. 学生自由沟通课题的入。
“观”是 ________的意思。
(用时:5 分太阳的吸引力作用,时而意思。
( 2)“八月十八潮,壮观天钟)会发生准时涨落现象,这 2. 齐读课题。
下无。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就叫做“潮”。
(出示图片)赞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2. 板书课题。
1. 学生自读课文,圈 1. 同桌间沟通生字、新词2. 划去带点字不正确的读出生字、新词,并自学。
自学状况。
音。
2.教师检查预习情(1)特别要注意,“蒙”闷 (mēn m èn) 雷况。
字中间的短横不可以丢,“薄”涨 (zh ǎnɡ zh ànɡ) 潮(1)读准多音字:字不可以写成左右构造,“昂”踮 (di ǎn diàn) 着脚二、自学生字闷( mèn)雷薄( bó)字下半部分的左侧不可以加点。
风号 (h áo hào) 浪吼词,整体感雾(2)新词理解。
3.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知。
(用时:15 分钟)风号( háo)浪吼笼盖:指像笼子似的罩在释。
涨(zhǎnɡ)起颤( ch上边。
观: A. 看 B. 看到的情景àn)动矗立:像山岳同样高耸而 C. 对事物的认识(2)理解以下词语的牢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①天下奇景 ()意思:不行摇动。
②乐观( )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鼎沸:用来形容喧杂、混③浮光掠影 ()沸漫天卷地(3)指名读课文,正音。
1 观潮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2* 雅鲁藏布大峡谷3 鸟的天堂4* 火烧云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5古诗两首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6、爬山虎的脚课时 2课时组别姓名小组评价7蟋蟀的住宅课时: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题9巨人的花园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题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班级课题12﹡小木偶的故事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班级四年级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14*白公鹅课时 1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15猫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15猫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16*母鸡课时 1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17长城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17长城课时 2课时班级课题 18.颐和园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班级课题 19*秦兵马俑课时第1课时使用日期班级课题 20古诗两首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班级四年级课题 21搭石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时 2课时班级课题 23﹡卡罗纳课时 1课时班级课题 24*给予是快乐的课时 1课时班级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第1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课题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第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课题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时第1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课题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时第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课题 27﹡乌塔课时 1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题 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时 1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29 呼风唤雨的新世纪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30*电脑住宅课时 1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时 2课时班级课题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课时课时31 飞向蓝天的恐龙知识链接:1、词语理解: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教材分析】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
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
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几册里已有所涉及,本册教材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
这组教材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
习作时,教师注意指导,讲评时,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日积月累”是一首课外的古诗。
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再讲一讲;最后背一背。
“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勤积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认识本单元25个生字,会写其中30个生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积累的词语,做到会听写、会认读。
1、观潮(导学案)姓名:组长评分:学习委员复分:2*雅鲁藏布大峡谷姓名:组长评分:学习委员复分:自主学习1、.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
近义词填写; 展现—()姿态万千—()荒无人烟—()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咫尺为()不容()疑云()雾()神秘()()()()苍苍人迹罕()()来之笔千姿()()直入()()4、读课文两遍,参考“资料袋”看着图片能用自己的话大致介绍课文内容。
结对子学1、我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好词好句,并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课文分哪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在小组讨论时要注意重点放在自己组要展示的部分。
读后感悟可以只抓住一点或几点来说,也可以总的来说。
比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山如神来之笔,水有千姿百态,生物多种多样,这里的自然景观,恰似凌空展开的美丽画卷。
这真是大自然母亲······小组合作探究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位置在哪?为什么说它鬼斧神工?从哪里可以看出?2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吗?3、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在句子旁边作上批注。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4、我想倾吐读后感悟。
当堂检测下面句子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1)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2)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
()()(3)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4)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导学案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教师寄语:冰冻三心,非一日之寒。
【学习目标】1、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颐和园、大明湖等美景。
3、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预习案【学法指导】1、自学“我的发现”,思考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熟读并背诵“日积月累”的四副对联,感受这些对联所描绘的美景。
3、自学“宽带网”,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预习自测】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背诵“日积月累”的四副对联。
3、我搜集的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有:【我的疑问】预习中,我遇到的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日积月累”:体会这些对联的描绘的美景。
3、“宽带网”:资料搜集的范围是什么?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1)从小林的发现中,我知道这些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
(2)从小林的发现中,我知道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2、“日积月累”:体会每副对联描绘的美景。
(1)欣赏对联,谈理解和体会。
(2)读、记、吟。
(3)补充欣赏: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成都杜甫草堂)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吹,有人吹到月三更(扬州二十四桥)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滕王阁对联)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黄山玉屏楼)万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黄山文殊院)3、“宽带网”:资料搜集的范围是什么?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1)这次资料搜集的范围是有关我国()的资料,可以是()、()、(),也可以是()、()。
教学进度1 观潮课时 2课时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2* 雅鲁藏布大峡谷3 鸟的天堂4* 火烧云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语文园地一导学案温馨寄语: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使用说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充分的自学,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上问号,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学习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重点)2、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重点)3、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难点)知识链接: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发现美的眼睛。
一、自主学习1、读“词语盘点”的所有词语,一个三遍。
2、抄写“词语盘点”的所有词语,一个三遍。
3、合作探究1、你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你去旅游的时候,看到哪些神奇的景象?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做一回美的传播者──景点代言人,向大家介绍。
2、“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和“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些都是课文里的句子,这些描写有什么好处?小组交流交流。
3、小组比赛背诵描写自然风光的四副对联,说说发现了什么?4、“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中的“好”字应该怎样读呢?这幅对联的意思是什么呢?4、当堂检测1、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并写上出处):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______ 。
()绿水本无忧, ____________;青山原不老,___________。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重叠叠山,________;丁丁冬冬泉,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的有关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这是一幅关于的对联,“好”字读第三声的意思是_____,“好”字读第四声的意思是_______,这幅对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口语交际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7、联系“宽带网”。
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
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习作指导]习作的要求是写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教学指南]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没有分开安排,是整合在一起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展开的。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在这组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课文教学,事先布置学生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通过这次交际活动,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习作的要求是写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口语交际的教学可以参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启发谈话。
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唤起对某一景物的表象。
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对话,为口语交际创设宽松的环境,随之鼓励学生把自己了解的自然景观介绍给同学。
(2)学生个人准备。
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
(3)小组内交流。
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4)指名试说,教师点评。
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
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5)全班交流。
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习作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思路。
(1)作前指导。
可在本次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打算分几方面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2)作中指导。
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开拓思路;及时发现共性的问题,并随机点拨。
(3)作后指导。
完稿后,选几名学生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生完成习作后,可以办一期以“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习作欣赏】美丽的大海你见过浩瀚的大海吗?大海是你的朋友,大海是你的老师,它会带给你无穷的乐趣,它会引导你长大成人。
早晨,我们坐上汽车,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来到海滩上,举目远望,无边无际的大海和蓝天相连,波涛随着海风上下起伏。
飞快行驶的摩托艇把海水撕成两半,勇往直前……此时,太阳从云彩里钻出来,给蔚蓝的大海洒上了金沙,一闪一闪的,就像天空中闪烁着的小星星。
几只海鸥穿过水雾,自由自在的飞翔,时而展翅高飞,时而低低滑翔,发出欢快的叫声。
海面上涌起了层层波浪,汹涌的海水涌上沙滩,泛起雪白的泡沫,一下子又拉了回去。
我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一朵朵浪花便追上来,挠着我的脚心,拍打着我的腿,还不时往我身上、脸上撩着水花。
我闭上双眼,觉得就像躺在母亲温暧的怀抱里,尽情地享受着她的爱抚。
啊!大海真使人流连忘返!回家路上,我还不断回首遥望。
再见了,美丽的大海,你让我悄悄地编织起金色的梦幻!思路剖析:文章抓住了大海的特点,按照时间、空间地变化来描写大海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并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大海的特点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富有诗意的语句仿佛也把读者带到大海面前。
美容草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观。
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常常让人神往不已,风雨雷电、花鸟虫鱼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种美丽而又神奇的草,名叫美容草,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这是一种美丽的草,它的根须是黑色的,长长的“身躯”(美容草的茎)是棕红色的,上面长满了翠色欲滴的叶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那翠绿的叶片边缘,还有着别致的锯齿形花边。
一到开花时节,那一丛碧绿的藤叶上面,就会出现了一朵朵美丽的小黄花,每一朵小花上都有六片花瓣,就像一顶小花环。
风儿吹来,美容草就像一群头戴金冠,身穿绿裙的小公主在翩翩起舞。
美容草不仅美丽,而且,还很神奇,为什么呢?因为它还能让别人美丽!原来美容草的叶子里含有一种神奇汁液,它能让皮肤变得光滑变得嫩白变得水灵灵的。
可是怎样把美容草里的汁液取出来呢?我们可以把美容草最尖端的一小簇嫩嫩的叶子摘下来,放在碗里,再用一块干净的石头捣碎,汁就出来了。
然后用手把美容草的渣和汁一起抹在脸上,只要等十分钟左右再洗掉,你的皮肤就变得又白又嫩了。
美容草就是那样美,它不仅为大地增添了美丽,而且还努力使爱美的人变得更美。
5古诗两首课时 2课时组别姓名小组评价6、爬山虎的脚课时 2课时组别姓名小组评价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语文园地二课时 4课时使用时间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制审核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从平时的生活经历中,筛选出奇特、有趣的发现,努力拓展学生的习作空间。
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观察事物和按一定顺序表达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重点1、把发现了什么及发现过程写清楚。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或做一些实验看看有什么发现,并把它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一、启发思考同学们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共同学习了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都表现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你对哪一篇课文最感兴趣?为什么?1、《爬山虎的脚》一课,课文中爬山虎的脚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触着墙的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触着墙的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课文的这些内容中我可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2、《蟋蟀的住宅》一课,先介绍了住宅_____________特点,又介绍了住宅____________的特点。
我知道在观察事物时要__________进行观察。
二、寻找发现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在生活中观察过什么事物吗?观察时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吗?同学们可以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鸟兽虫鱼的活动与取食,风雨雷电的变化。
也可是一次经历,一次实验,只要是你觉得有趣或者新奇就可以。
3、小组交流。
说出自己的发现。
我的观察: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事物__________有趣或新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名汇报,教师点评。
点评时要引导学生说出独特、新奇的内容。
四、自我选择1、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观察,有的同学是一次观察,有的同学是几次观察的,一次观察的就可以写成记叙文,如果是几次观察就可以写成日记几则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