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驱鸟保障措施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96 KB
- 文档页数:2
【类别】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场司咨询通告【编号】AC—CA-2000—2【下发日期】2002。
2。
28【正文】机场鸟害防治方法本咨询通告的目的是指导机场管理机构开展鸟害防治工作,包括机场鸟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机场鸟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性研究、驱鸟手段和方法、驱鸟枪支及其他驱鸟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参照本咨询通告并结合本机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且便于操作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办法。
一、机场管理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机场鸟害防治工作,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将鸟类对航空器运行的危害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避免鸟撞航空器事件的发生,保障飞行安全。
二、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成立鸟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鸟害防治工作小组。
1、机场鸟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一般应由机场领导、机场管理、安全监察、公安部门及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1)组织制定机场鸟害防治实施方案;(2)组织制定鸟情巡视制度、鸟害报告制度、驱鸟枪支及其他驱鸟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规程;(3)负责机场鸟害防治工作的对外协调、联络及宣传;(4)定期召开机场鸟害防治工作会议,研究和布置鸟害防治工作;(5)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鸟击构成的飞行事故及飞行事故征候.2、机场鸟害防治工作小组应由专职或兼职的人员组成.鸟害防治工作小组在机场鸟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机场鸟害防治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根据鸟情巡视制度,负责对鸟类活动情况的日巡视、日记录;积累音像资料,并定期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2)根据鸟害报告制度,负责及时报告发生鸟害的情况;详细记录发生鸟害的时间、地点及相关情况;尽可能地搜集和保存鸟击物证材料(如鸟类的尸体、残羽、尸骸等);(3)根据驱鸟枪支及其他驱鸟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规程,负责管理、使用、维护好驱鸟枪支及其他驱鸟设备;(4)承担驱鸟作业任务;(5)负责向机场鸟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三、机场鸟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性研究,是指对机场场内及其附近地区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其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产生鸟类繁殖与活动的生态环境,掌握各种鸟类的分布情况及其活动规律,为机场鸟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机场鸟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性研究报告应当达到如下深度:1。
机场驱鸟保障方案背景随着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机场的运行保障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在机场周边野生鸟类聚集的情况下,飞行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机场驱鸟保障方案是保障民航安全和旅客的及时、安全到达目的地的重要措施。
问题野生鸟类不仅危及航空安全,也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例如鸟粪污染土壤和水源。
因此,机场管理团队需要制定全面的驱鸟保障方案,以确保航班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
方案在制定驱鸟保障方案之前,机场管理团队首先要对机场周边的野生鸟类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了解野生鸟类的种类、习性和数量是制定驱鸟保障方案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驱鸟保障措施:检查机场周边环境机场管理团队应该经常检查机场周边环境,例如天然水源、森林、草地、废弃园地以及城市垃圾堆等,并进行记录。
根据记录中的信息,机场管理团队可以了解野生鸟类聚集的位置,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改善机场周边环境机场管理团队可以在机场周边相应的地方种植草坪,种植草坪会吸引一些小型的飞行鸟类,并且能够降低鸟类飞行的高度,并起到吸引鸟类的作用,从而分散鸟的聚集。
同时,机场管理团队也可以考虑在建筑和设备上使用凹凸不平的外观、冗杂的线条或带刺的栏杆和网,这些设计可以起到吓跑鸟类的作用。
利用噪声控制机场管理团队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噪声控制的措施,例如使用声学发生器或声响技术,来发出鸟类不喜欢或受不了的音频信号,以此来驱赶鸟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不同的鸟类对声音的反应各不相同。
利用体感镭射器体感镭射器是通过发射低亮度的激光束来驱赶鸟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体感镭射器会通过一些传感器来检测鸟类的存在,随后自动开启,发出激光束来吓跑鸟类。
这要求机场团队必须对设备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否则会产生意外细节性的问题。
结论驱鸟保障方案是机场管理团队确保民航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机场管理团队应该密切关注机场周边野生鸟类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鸟类与飞行器的冲突。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鸟类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在机场、农田、水库等区域,鸟类对飞行安全、农作物产量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鸟类活动,确保飞行安全、农作物产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减少鸟类对飞行安全的威胁,确保航空器安全运行。
2. 降低鸟类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
3.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机场、农田、水库等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驱鸟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技术支持小组:负责驱鸟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3. 实施小组:负责驱鸟工作的具体实施。
4. 监测小组:负责鸟类活动情况的监测和预警。
五、驱鸟方法及措施1. 物理驱鸟:- 安装驱鸟灯、声波驱鸟器等设备,通过模拟鸟类天敌的叫声或光线干扰鸟类活动。
- 设置驱鸟网、驱鸟带等物理障碍物,阻止鸟类进入特定区域。
2. 化学驱鸟:- 使用生物农药或驱鸟剂,降低鸟类对农作物的侵害。
- 严格控制化学驱鸟剂的使用,确保环境和食品安全。
3. 生物驱鸟:- 引入鸟类天敌,如猛禽、蛇等,以自然方式控制鸟类数量。
- 种植驱鸟植物,如蒿类、苦楝等,通过植物本身或其分泌物驱赶鸟类。
4. 环境驱鸟:- 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鸟类栖息地,降低鸟类活动频率。
-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人为干扰,为鸟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六、驱鸟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 对鸟类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鸟类种类、数量、活动规律等。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驱鸟方法及措施。
- 组织实施小组进行驱鸟设备、物资的准备。
2. 实施阶段:- 按照既定方案,开展驱鸟工作。
-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驱鸟措施。
- 定期评估驱鸟效果,确保驱鸟工作取得实效。
3. 后期总结:- 对驱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 修订完善驱鸟预案,为今后驱鸟工作提供参考。
机场飞行动物侵入的紧急驱离和控制措施在繁忙的机场,保障飞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然而,飞行动物的侵入却给航空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鸟类、蝙蝠、昆虫等动物一旦进入机场空域或跑道,可能与飞机发生碰撞,造成严重的飞行事故。
因此,采取有效的紧急驱离和控制措施,防范飞行动物侵入机场,是保障航空安全的关键环节。
一、飞行动物侵入机场的危害飞行动物侵入机场可能导致多种危险情况。
首先,鸟类与飞机的碰撞被称为“鸟击”,这是一种严重的航空安全事故。
即使是一只小鸟,在高速飞行中与飞机相撞,也可能造成飞机的引擎故障、机翼损坏甚至机体结构受损,危及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其次,较大型的飞行动物如蝙蝠,可能干扰飞机的雷达系统,影响飞行的导航和通信。
此外,昆虫群的聚集可能堵塞飞机的进气口,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二、常见的飞行动物侵入类型1、鸟类鸟类是机场最常见的侵入动物之一。
不同的鸟类具有不同的习性和飞行特点。
例如,麻雀、鸽子等常见城市鸟类可能在机场周边觅食;而候鸟在迁徙季节可能途经机场上空。
2、蝙蝠蝙蝠通常在夜间活动,它们可能被机场的灯光吸引而靠近。
3、昆虫夏季时,蚊虫、飞蛾等昆虫数量增多,容易在机场附近形成密集群体。
三、紧急驱离措施1、声音驱离利用鸟类害怕的声音,如爆竹声、驱鸟炮声、猛禽叫声等进行驱离。
可以安装专门的声音驱鸟设备,定期播放这些声音,让鸟类不敢靠近机场。
2、视觉驱离使用反光镜、稻草人、彩色气球等视觉装置来惊吓鸟类。
例如,反光镜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的强光可以使鸟类感到不安。
3、化学驱离使用特定的化学药剂来驱赶飞行动物,但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不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人工驱离在紧急情况下,安排专门的驱鸟人员手持工具进行驱赶。
但这种方法需要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避免对动物造成伤害。
四、控制措施1、生态环境管理对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减少吸引飞行动物的因素。
例如,清理周边的垃圾和食物源,避免鸟类前来觅食;修剪过高的树木,减少鸟类的栖息场所。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民用机场飞行安全,减少鸟类对飞机起降的影响,提高机场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有效地发现和驱赶机场区域内鸟类,防止鸟类撞击飞机事故的发生。
2. 保障飞行安全,减少经济损失。
3. 提高机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机场运行正常。
三、应急处置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飞行安全。
2. 及时发现,快速响应,迅速处置。
3. 综合运用各种驱鸟措施,形成驱鸟合力。
4. 加强信息沟通,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四、应急处置流程1. 驱鸟设备准备(1)确保车载激光驱鸟器、手持激光驱鸟器、多功能声波驱鸟器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检查设备电源、电池等是否充足,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3)组织驱鸟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提高驱鸟技能。
2. 驱鸟区域监测(1)设置驱鸟监测点,对机场周边鸟类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2)驱鸟员定期巡视机场周边,及时发现鸟类聚集区域。
(3)利用车载激光驱鸟器、手持激光驱鸟器等设备,对鸟类活动区域进行监测。
3. 驱鸟行动(1)根据监测情况,确定驱鸟区域和驱鸟方案。
(2)驱鸟员根据驱鸟方案,使用车载激光驱鸟器、手持激光驱鸟器、多功能声波驱鸟器等设备进行驱鸟。
(3)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驱鸟,确保鸟类远离飞机起降区域。
4. 紧急处置(1)发现鸟类撞击飞机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通知相关部门,包括飞行指挥、地面保障、航空安全等,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根据撞击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立即起飞、返场备降等,确保飞机安全。
(4)对撞击飞机进行现场勘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应急处置总结(1)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总结结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技能。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驱鸟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定期对驱鸟员进行培训,提高驱鸟技能。
机场驱鸟方案摘要:随着机场的不断发展和扩张,鸟类对机场的飞行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为了确保航空安全,机场管理部门需要制定有效的驱鸟方案,以减少鸟类与飞机的冲突。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性的机场驱鸟方案,旨在提供给机场管理者参考。
一、背景:随着民航业的发展,机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机场通常位于人口稠密区域附近,并且拥有大片的开放空地以及丰富的水源,因此鸟类往往会选择在机场附近栖息和繁殖。
这就给机场的飞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为鸟类可能与飞行中的飞机发生碰撞,从而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二、问题:1.鸟类和飞机的冲突:鸟类在机场附近筑巢和觅食,而飞机在这个空域中起降和飞行。
鸟类和飞机的冲突增加了飞行事故的风险。
2.对机场运营的影响:若飞机与鸟类发生碰撞,飞机的机体和引擎可能会受损,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给机场运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生态环境保护: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维护他们的生存环境,但又不能将他们的存在威胁到飞行安全。
三、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以帮助机场管理部门制定综合性的驱鸟方案。
1.鸟类监测和数据收集:机场管理部门应建立鸟类监测系统,定期进行鸟类巡查,并记录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管理部门了解鸟类与飞机的冲突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改善栖息环境:机场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机场周边的鸟类栖息环境,以减少鸟类对机场的吸引力。
例如,修剪草地、移除垃圾和食物残渣,减少鸟类食物来源。
此外,建立鸟类栖息地保护区,将鸟群引导到较远离机场的区域。
3.声音和光线驱鸟器:声音和光线驱鸟器是一种有效的鸟类驱赶工具。
机场管理部门可以安装这些设备,在飞行活动频繁的区域放置。
当鸟类接近时,设备会发出刺耳的声音或闪烁的光线,驱赶鸟类离开。
4.鸟类排除网和避障设备:机场管理部门可以在机场周边的危险区域安装鸟类排除网和避障设备,以防止鸟类进入飞行区域。
排除网可以阻止鸟类进入机场区域,而避障设备可以警示飞机飞行员,避免与鸟类的碰撞。
一、背景及目的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鸟害问题日益凸显,对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降低鸟害风险,保障航空安全,特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民航安全发展战略,以保障飞行安全为核心,强化鸟害防范措施,提高鸟害防范能力,确保机场运行安全。
三、组织机构成立鸟害防范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四、工作目标1. 全面排查机场及周边地区鸟害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2. 加强鸟害防范设施建设,提高鸟害防范能力;3. 提高机场工作人员的鸟害防范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鸟害防范格局;4. 保障机场运行安全,降低鸟害事件发生率。
五、实施步骤1. 全面排查(1)组织专业人员对机场及周边地区进行鸟害风险排查,重点排查鸟类栖息地、迁徙路线、觅食地等;(2)对排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 加强鸟害防范设施建设(1)在鸟类活动频繁区域设置驱鸟设备,如驱鸟炮、驱鸟灯、驱鸟丝带等;(2)对跑道两侧、围界周围等易发生鸟害的区域进行物理围挡,切断鸟类进入飞行区的通道;(3)加强排水沟、地梁等部位的巡查和维护,防止鸟类在机场内部栖息。
3. 提高鸟害防范意识(1)开展鸟害防范知识培训,提高机场工作人员的鸟害防范意识;(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机场周边居民对鸟害防范的认识,共同维护机场安全。
4. 落实专项整治措施(1)加强鸟害防范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2)定期开展鸟害防范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加强与气象、农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鸟类活动规律,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六、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所需资金及时到位;2. 人员保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3. 物资保障:及时购置驱鸟设备、防护用品等物资,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七、考核评价1. 定期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2. 将鸟害防范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民航机场驱鸟工作方案一、前言。
民航机场是国家的门户,是连接国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
然而,鸟类在机场周围活动,容易引发飞行安全事故,对航空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民航机场的飞行安全,驱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民航机场驱鸟工作方案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驱鸟工作的意义。
1. 保障飞行安全。
鸟类进入机场跑道、停机坪等区域,可能引发飞行安全事故,造成飞机受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 保障航班正常运行。
鸟类在机场附近活动,容易影响航班的正常起降和运行,给机场运营带来不利影响。
3.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的驱鸟工作,可以有效保护鸟类和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与航空安全的良性互动。
三、驱鸟工作的内容。
1. 制定驱鸟工作方案。
根据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鸟类种类,制定科学合理的驱鸟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
2. 定期开展鸟类监测。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或派遣专业人员,对机场周边的鸟类活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了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
3. 采取物理驱鸟措施。
在机场周边设置高音喇叭、鸟类标志牌、鸟类驱赶器等设施,通过声音、光线等方式驱赶鸟类,减少其在机场附近的活动。
4. 采取生物驱鸟措施。
引入鹞鹰、猎鹰等天敌鸟类,利用它们的天性来驱赶其他鸟类,减少鸟类在机场周边的滞留。
5. 加强草地管理。
保持机场周边草地的整洁、干燥,减少鸟类在此活动的可能性,有效降低鸟类对机场的影响。
6.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宣传车等形式,向周边居民和游客宣传鸟类保护和驱鸟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驱鸟工作的保障措施。
1. 加强管理。
机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驱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驱鸟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增加投入。
机场管理部门应增加对驱鸟工作的投入,包括购置驱鸟设备、招聘专业人员等,确保驱鸟工作的有效实施。
3. 加强协作。
机场管理部门应与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驱鸟工作,形成合力。
4. 定期评估。
一、编制目的为应对鸟类活动对航空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威胁,提高应对鸟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机场、航空器运营单位、鸟类活动频繁区域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应对鸟类事件的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鸟类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鸟类事件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组长:由机场、航空器运营单位或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机场、航空器运营单位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成员:由机场、航空器运营单位、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设在机场或航空器运营单位,负责鸟类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长:由机场、航空器运营单位主要领导担任。
副指挥长:由机场、航空器运营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成员:由机场、航空器运营单位、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3. 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负责鸟类事件的具体处置工作。
组长:由机场、航空器运营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成员:由机场、航空器运营单位、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单位专业人员组成。
四、预警与预防措施1. 建立鸟类监测网络对鸟类活动频繁区域进行监测,及时掌握鸟类活动规律,发布鸟类活动预警信息。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鸟类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鸟类事件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3.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修订完善鸟类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加强设备设施维护定期检查、维护鸟类驱赶设备、监控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应急响应1. 信息报告发现鸟类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 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处置。
3. 应急处置措施(1)驱赶鸟类:采用声光驱赶、人工驱赶等方法,尽快驱散鸟类。
(2)现场保护: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确保现场安全。
机场驱鸟保障措施方案
随着民用航空运输的不断发展,机场的安全保障措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之一就是机场的驱鸟保障措施。
因为鸟击事故是民用航空领域一项严重但相对容易预防的事故。
为了防止鸟击事故的发生,机场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本文将对机场驱鸟保障措施的方案进行探讨。
1. 鸟类生态调查和监测
在机场建设之前,需要进行鸟类生态调查和监测,明确鸟类的种类、数量、活动规律以及对机场运行的影响程度。
主要通过以下方案来完成:
1.建立鸟类生态数据库,记录各种鸟类种类、数量、生活习性和分布范
围等信息。
2.对机场周边区域进行生态环境和鸟类调查,观察鸟类活动规律,包括
季节性和日内性。
3.通过监测和扫描仪技术,识别远离机场的鸟类,及早发现,并保证采
取驱离措施。
2. 确定驱鸟措施方案
依据鸟类生态调查和监测的结果,确定针对性的驱鸟措施方案。
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改善生境。
尤其是在正常的飞行爬升和下降路径上,应该采用植被盖
度高的低生长植物或光荣、苔藓类等植物种类,减少鸟类的栖息环境,从而降低鸟击事故的发生率。
2.防止飞禽靠近跑道。
在跑道附近设置透明材质的障碍物、安装人造鸟
巢,进行人工驱鸟,控制飞禽的飞行方向。
3.使用高科技软、硬件产品。
以驱鸟相机、控制鸟类高峰时间进出飞行
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增加机场对于鸟类的管控能力。
3. 机场员工驱鸟培训
除了以上技术手段外,机场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对鸟类保护工作的培训,强化对起降场所驱鸟政策的宣传,定期开展鸟类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
对于销声匿迹的鸟类必须采取主动查找和驱离的措施。
4. 效果检测和评估
采取驱鸟保障措施后,需要对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驱鸟
效果,如未达到预期效果,则应采取相应调整措施。
采取机场驱鸟保障措施非常重要。
需要建立用于机场的合理而严密的管理措施,采取针对性措施和有效手段,保证机场航空环境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