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讲义-5.2心脏和血管-京改版
- 格式:doc
- 大小:629.64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初中生物下册心脏必考知识点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解剖图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6、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心脏相关练习题1.在构成心脏的四个腔中,其中壁最厚的是(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2.某人的甲血管与心室相通,流的是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通,流的是动脉血,请问他的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 )A.肺动脉和主动脉B.上腔静脉和主动脉C.主动脉和肺静脉D.肺动脉和肺静脉3.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B.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动脉C.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D.心脏内既有动脉血也有静脉血4.心室收缩时,房室瓣与动脉瓣的开、闭情况是( )A.都开B.房室瓣开、动脉瓣闭C.都闭D.房室瓣闭、动脉瓣开5.肌肉注射青霉素,若做跟踪检查,则在心脏中最先发现青霉素的地方是( )A.右心室B.左心室C.右心房D.左心房6.下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由鲜红变成暗红C.图中虚线为体循环路径,实线为肺循环路径D.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7.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C.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D.心房→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室8.某同学患了肺炎,医生采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
八年级血液循环知识点随着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作为人体的“管道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在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八年级生物学中涉及到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点。
一、心脏与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核心,它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组成。
而血管则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的特点是壁厚而弹性好,可以承受血液的高压力;静脉则壁较薄且扩张性好,因此能够容纳较大的血容量。
毛细血管是血管中直径最小、长度最长的一类,它们能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
二、心跳的过程心跳是指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向血管中泵血的过程。
心跳分为舒张期和收缩期。
在舒张期,心脏中的心房与心室处于松弛状态,血液流入心脏;在收缩期,心脏将血液抽入心室,然后将其通过动脉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正常人的心跳频率约为每分钟60-100次。
三、血液的成分与功能血液是构成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浆含有蛋白质、水、糖类、脂质等多元化的成分,它们能够保证人体内酸碱平衡的稳定。
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
红细胞主要有携氧功能,通过它的血红蛋白能够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中;白细胞则有免疫功能,能够识别并攻击细菌、病毒等外来入侵者;血小板则有止血功能,能够防止人体过多流血。
四、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具有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重要功能。
通过心脏和血管的作用,能够保持人体内千篇一律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它的运输功能不仅保证了人体各器官组织的正常代谢,也维护了人体正常运动、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作为生命活动中的一部分,血液循环系统在人体内的作用至关重要。
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对于保护人体健康、预防疾病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年级的生物心脏的知识点生物学中的心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也是一个需要理解和学习的知识点。
在八年级的学生学习中,心脏的知识点是一个难点,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
本文将从心脏的结构、功能、疾病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八年级的生物心脏的知识点。
一、心脏的结构心脏是人体的一个中心,是由四个心腔和血管组成。
它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一组薄膜,称为心瓣膜,有四个: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心脏外壳由两层膜组成,内层膜附着在心脏表面和心瓣膜上,外层膜与胸腔壁相连。
二、心脏的功能心脏是脏器中的驱动器,在维持人体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它的作用是将氧气富集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回肺部进行氧合。
心脏能够正常工作,靠的是心脏的自律性和调节功能。
三、心脏的疾病当心脏出现疾病时,会导致这一机体发生各种难以想象的后果。
其中最常见的疾病有心衰、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包炎等等。
心脏疾病的发生原因比较多,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生活习惯等等。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锻炼方式以及减轻压力等措施,避免心脏疾病的发生。
四、心脏的护理心脏是身体中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因此护理起来也格外的重要。
首先,合理安排饮食,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其次,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缓解心脏疾病。
此外,平时需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和压力。
综上所述,心脏的知识点是八年级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理解。
对于保护心脏的健康,我们更应该时刻铭记。
教学⽬标知识⽬标1、复述的概念2、通过录像、VCD的演⽰、⽼师的讲述,使学⽣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3、通过实际测量,使学⽣了解⾎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4、通过观察出⾎状况的录像,使学⽣了解出⾎护理的基础知识。
能⼒⽬标1、通过学习的途径,培养学⽣的观察能⼒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
2、通过分析的⾎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的分析思维能⼒。
3、通过学习⾎压、脉搏,学会⽤⾎压计给同学测量⾎压及⾃⼰会测量脉搏,培养学⽣的⾃我保健意识。
4、通过对出⾎的初步护理⽅法的学习,使学⽣掌握紧急救护的⼀些⽅法。
5、查阅有关冠⼼病的知识,培养学⽣收集资料的能⼒。
情感⽬标1、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法。
2、介绍最新医学动态,培养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通过出⾎的初步处理这部分教学,对学⽣进⾏⾃我救护和互爱的教育。
4、通过对“切脉”诊病的学习,对学⽣进⾏爱国主义教育。
5、通过⼩组测量⾎压的活动,培养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体需要的氧⽓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体才能正常进⾏⽣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来实现,所以本节成为本章重点内容的核⼼。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在循环途径中⾎液成分的变化及⾎压是本节的难点。
解决办法:从学⽣已有的知识—哺乳动物的⼊⼿;从感性⼊⼿——让学⽣观察的录像及VCD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挂图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关于:1、课上结合的录像、VCD和挂图,从感性认识⼊⼿,识记途径。
先安排学⽣观察录像,在观察录像时,采⽤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为了使观察针对性强,教师指导学⽣观察时,列出观察提纲:(1)、体循环的起点、⽌点、⼤致路径?(2)、体循环中⾎液成分的变化及发⽣变化的地点?(3)、肺循环的起点、⽌点及⼤致路径?(4)、在肺循环过程中,⾎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的变化?使观察明确具体,并且每观察⼀步都及时进⾏反馈,以培养学⽣的观察能⼒。
八年级生物复习讲义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
2、血管的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血流速度最快。
4、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送回心脏。
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
5、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管壁很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6、心脏是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上面两个分别叫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两个腔分别叫左心室、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有控制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瓣。
7、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心率与脉搏一致。
8、与心脏相通的血管: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9、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10、血浆的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二氧化碳、尿素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1、血细胞的类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数量最多。
白细胞:有细胞核;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无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12、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3、体循环的过程: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血浆也就从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14、肺循环的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15、血液在血管中此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低值是12kPa,如果经常低于此值即为低血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为12kPa,如果经常高于此值即为高血压。
16、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在最初几天里,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以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
2021年初中生物心脏的结构知识点人的心脏在胸腔内两肺之间,心尖指向左下方.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2021年初中生物心脏的结构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年初中生物心脏的结构知识点【知识点的认识】心脏的结构1、心脏的位置:人的心脏在胸腔内两肺之间,心尖指向左下方.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2、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3、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概括地说,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4、心脏的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了对心脏的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重点知识,题型多样,常结合心脏图出题.例: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A.心室→心房→静脉B.心室→心房→动脉C.心房→心室→静脉D.心房→心室→动脉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解答: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故选:D.点评:心脏瓣膜的作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解题思路点拔】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清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7分)如图为哺乳动物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观察心脏四个腔,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其中心脏壁最厚的是左心室.(2)在血液循环中,含氧较少的静脉血通过肺循环途径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扎紧血管2,从血管8注水,水会从标号6流出.如果某人生病注射药物,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5)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考点】心脏的结构.【分析】观图可知:1是上腔静脉、2是肺静脉、3是右心房、4是右心室、5是下腔静脉、6是主动脉、7是肺动脉、8是肺静脉、8是肺静脉、9是左心房、10是左心室,据此解答.【解答】解:(1)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的,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其功能是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2)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因此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方式是肺循环;(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如果扎紧血管2肺静脉,从血管8肺静脉注水,水由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所以水会从标号6主动脉流出;人生病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是从上腔静脉开始的,药物经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再经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病灶.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3右心房;(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5)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有运输、防御和保护、调节体温的功能.所以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故答案为:(1)肌肉;左心室;(2)肺循环;(3)6;右心房;(4)瓣膜(或房室瓣和动脉瓣,但顺序不可颠倒);(5)运输.【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初中生物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上课的基础和准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血管和心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通过对心脏的观察,使学生把握心脏的位置和结构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知道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本知识。
4.使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以及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分组对猪心脏(或羊心脏)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对三种血管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心率及心输出量,使学生会测自己的心率及心输出量,从而会分析自己心脏的工作状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毛细血管及心脏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并养成不酗酒的好习惯。
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血管是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关于血管和心脏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心脏观察的分组实验的指导与组织,心脏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心脏的瓣膜的开放方向与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
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熟悉规律,做好三个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观察哺乳动物猪或羊心脏的结构,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依次向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内注水,观察水从何处流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挂图和模型的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关于血管部分:结合课上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分组实验及三种血管的挂图,加深对三种血管的管壁的结构和血管内血流速度的识记效果。
在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时,最好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使观察有的放矢,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设计如下:观察内容:1.观察红细胞通过血管的情况及血流速度2.注重向前方流的血管流速快,还是向后方流的血管流速快?(鱼头朝向正前方)3.看中间的横血管:流速快还是慢?细胞是单排走还是好几排一块走?4.观察血流有没有方向性?是从流速快的血管→横血管→流速慢的血管,还是从流速慢的血管→横血管→流速快的血管?思考:1.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什么血管?2.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如何?3.血液流动的方向性如何?讲述三种血管时:首先讲清楚三种血管的基本概念,指出血管的名称是根据它输送血液的方向来确定的;其次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和搏动,看一看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等,使学生对动、静脉有感性熟悉;在讲述毛细血管时,要抓住它的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特点相互适应的关系进行教学,如围绕毛细血管是管内血液和管外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这一点,讲授毛细血管的特点(量多、分布广、管细、壁薄、血流速度慢),并指出这些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
初中生物心脏和血管考点梳理血流的管道—血管项目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结构图功能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进行物质交换分布大多在身体较深的部位有的分布深,有的分布浅数量多,分布广管壁特点较厚、弹性大较薄,弹性小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特点管腔较小管腔大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快慢最慢图示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位置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
二、大小心脏的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三、结构1.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2. 四腔及与之相连的血管。
左心房→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四、瓣膜1. 种类:房室瓣(只能朝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送到心室)和动脉瓣(只能朝动脉开,保证血液由心室向动脉流动)。
2. 作用:使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五、心脏跳动规律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
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两个心房舒张,同时两个心室收缩;最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
见下图:心脏收缩和舒张示意图六、心率1. 概念: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2. 影响心率的因素: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3. 范围: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心率的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
典例剖析例题1 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请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A.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B.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C. 毛细血管、动脉、静脉D.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解析:本题考查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需要同学们知道,动脉是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答案:D例题2 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哪两个腔是相互连通的?()A. [4]左心房和[8]右心房相通B. [5]左心室和[7]右心室相通C. [4]左心房和[5]左心室相通D. [1]主动脉和[7]右心室相通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
答案:C例题3当人的心脏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张开时,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情况是()A. 由心房流向心室B. 由心室流向心房C. 由心房流向动脉D. 由心室流向动脉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张开”时心脏所处的状态。
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动脉瓣处是出口,自然要张开,但又要防止心室收缩血往上涌回心房,所以房室瓣关闭。
所以,此时血液的流动情况是由心室流向动脉。
答案:D知识点晴题号考点老师建议1 心脏的结构选做(知识迁移)2 血管选做(识图题)3 血管必做(能力考察)4 血管选做(知识迁移)5 心脏的位置选做(基础巩固)6 血管选做(基础巩固)7 心脏的结构必做(难点疏理)8 综合必做9 综合必做同步练习(答题时间:20分钟)1. 某同学用新鲜的猪心脏做灌流实验。
他将水从猪心脏的主动脉灌入。
该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水从下列哪种血管内流出?()A. 肺静脉B. 主动脉C. 肺动脉D. 下腔静脉2. 某同学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下图所示为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B. ①是静脉血管C. ②是动脉血管D. ③是静脉血管3. 下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图。
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血管①、④是动脉B. 血管②、③是静脉C. 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D. 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4.(济宁中考)春节晚会上小品“扶不扶”演出后,曾一度引发国人热议。
我市某校学生吴庆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在这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
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吴庆珅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近心端,血流如初;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血流立即停止。
据此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D. 三种皆存在可能5.(德州中考)患有心脏病的人猛然坐立站起时,有时会引起心脏跳动暂停而导致“死亡”。
此时,医生常会急捶其身体某部以使其心脏恢复跳动。
请问急捶的部位是()A. 前胸中部偏左上方B. 前胸中部偏左下方C. 前胸中部偏右上方D. 前胸中部偏右下方6.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可观察到下列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所示的血管是动脉血管B. 乙图所示的血管是静脉血管C. 丙图所示的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D. 甲图所示的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7.(赣州中考)下列有关人体内瓣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动脉内有动脉瓣B. 静脉内有静脉瓣C. 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D. 瓣膜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8. 图l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2)通常情况下,使用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你认为[1]是动脉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2]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9.(济宁中考)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示意图。
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作出解释:(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E、F两个过程,其中E处是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H处的血液为血。
(2)心脏的四个腔壁,最厚的是[ ] 。
(3)图中心室正处于状态,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状态。
(4)图中G、H、J、K四条血管将分别与心脏上相应的血管相连。
(填序号)答案1. B 解析:心脏的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得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到心室,从心室流到动脉,不能倒流。
题中同学将水从猪心脏的主动脉灌入,因为只能从心室流到动脉而不能倒流,所以水仍从主动脉流出。
2. D 解析:由血液的流动方向可知①为动脉,②只允许单行红细胞通过,为毛细血管,③为静脉。
3. C 解析:由题意血管○1(近手指端)膨胀可判断此血管为静脉,血管○3(近心端)膨胀可判断此血管是动脉,静脉血比动脉血的含氧量低。
4. B 解析:静脉是指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按压伤口远心端,血流立即停止,说明血液是流回心脏的。
5. B 解析:心脏在人体胸腔中部的偏左下方,故急捶的位置应为心脏所在位置。
6. C 解析:甲为静脉血,乙为动脉血,丙为毛细血管。
动脉血流速最快,静脉血流速次之,毛细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细,血流最慢。
7. A 解析:静脉瓣位于四肢的内表面上;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但动脉瓣不在动脉内。
静脉瓣、动脉瓣和房室瓣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8. (1)清水保证小鱼正常呼吸(2)低(3)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红细胞单行通过解析:(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并经常滴加清水,目的是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
(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所以图中[1]是动脉,因这里的血液是分流的。
图中[2]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
9. (1)肺泡内动脉(2)D 左心室(3)收缩关闭(4)2、4、1、3解析:(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
因此,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它们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H处的血液为动脉血。
(2)心脏有四个腔:B左心房、A右心房、D左心室、C右心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因此心脏四腔的壁的厚薄是与其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相适应的,左心室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与其功能相适应,故在心脏的四个腔中D左心室的壁最厚。
(3)由图中可以看出:血液从D左心室、C右心室经动脉流出,可以判断心室收缩,把血液压出。
而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
(4)图中G与2肺动脉相连、H与4肺静脉相连、J与1主动脉相连、K与3上下腔静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