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7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共100分)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五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A. Sunny.B. CloudyC.Rainy.2. What is the man looking for?A. A good hotel.B. A guidebook.C. A friend.3.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rink first?A. A cup of coffee.B. Orange juice.C. Lemonade.4.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night?A. Go to the cinema.B.Go to a restaurant.C. Go to a concert.5. Where is the woman now?A. In a bank.B. On a bus.C. At a train statio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8年孝感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2018—2018学年度下学期
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命题人审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个体农耕 B.集体劳作 C.奴隶制经济 D.自然经济
2.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
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工场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小农经济的形成时期。
下面关于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C 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D原始氏族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4.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下图中扶犁的应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C.宋太祖
5.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C.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
6.现在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盛行,小明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盛唐的夙愿,请问可以出现于其小说之中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在柜坊使用交子结交程咬金②与诗仙李白用白底蓝花的酒杯。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本试题卷共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強土而弱之”、“弱土而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強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的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再犁过,等土里不见硬土块为止。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这主要说明当时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C.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2.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者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 脆弱性B. 封闭性C. 再生性D. 落后性3.清朝前期,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丝织品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入市场4.明清时期,山东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
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生产的特点是A. 丝绸生产技术高超且物美价廉B. 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C. 种植业的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D. 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5.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48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A.代田法已经出现B.耕地面积增加C.懂得精耕细作D.水利灌溉发达2.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图二可作为唐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三是东汉时期发明的冶铁工具D.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3.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A.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4.古代民众生活艰难的现象,战国时期的记载大多类似“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西汉以后多有类似“卖田宅、鬻子孙”的记载。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战国时期井田制得到完善B.汉代民众生活更加艰难C.商品经济呈发展趋势D.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5.《中华大帝国史》一书的部分章节名如下:“第七章中国的法律规定不准出国打仗,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第八章皇帝的内阁,以及为获知全国每月发生的事件所下达的敕令……”此记载所属内容指的是中国哪个朝代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明朝6.“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的本质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48分)1.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
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
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
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老子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3.“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一切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B.浪漫主义C.禁欲主义D.蒙昧主义4.从1527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
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
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B.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C.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D.路德教派提倡因信称义影响巨大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48分)1.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
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
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
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B.韩非子C.墨子D.老子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3.“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一切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B.浪漫主义C.禁欲主义D.蒙昧主义4.从1527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
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
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 )A.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 B.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C.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D.路德教派提倡因信称义影响巨大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A. 代田法已经出现B. 耕地面积增加C. 懂得精耕细作D. 水利灌溉发达【答案】C【解析】原文的大意为: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凹下之处,而不种在高出的亩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高处,而不种在凹下的小沟里;播种前要耕五次地,之后要锄五次地,一定要仔细地做彻底;种植深浅的标准,用润泽的土为宜,不许滋生杂草,不许有螟蜮一类的害虫出现。
材料中原文论述了如何耕作土地,如何种植农作物,描述了我国战国时期垄作法的耕作模式和优点,是精耕细作的表现,故C正确;代田法出现在汉代,时间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D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 图二可作为唐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 图三是东汉时期发明的冶铁工具D. 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不是西周,故A项错误;素纱襌衣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故B错误;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故C项正确;五铢钱是汉武帝时期发行,故D项错误。
3.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A.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B. 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 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D. 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看出,政府对宰杀耕牛的严厉处罚,原因是耕牛作为小农经济生产条件下的重要畜力,是保障生产的重要条件,保护耕牛体现的是保护小农经济,因此是政府重视小农经济的表现,C项是表面现象,A项才是真正的反映,故A项正确排除C;材料中没有体现奖励“战”的内容,故排除B;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的内容,故排除D。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校联考⾼⼆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湖北省孝感市⼋校联考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均⽆效。
3.⾮选择题的作答:⽤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均⽆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希腊,⼭岭纵横,河流交错,⼏乎没有⼀个⼤⾯积的整块。
这种⾃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主义B.强调了⾃然地理环境对⽂明的影响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明完全由⾃然地理环境左右2.据统计,雅典⾃由民中占有财产较多的第⼀、⼆等级公民仅4000⼈,⼴⼤⾃由民多属第三、四等级。
希波战争中主要由第三等级公民构成重装兵发挥了重要作⽤,在城邦中的地位⽇益重要。
这⼀变化A.有利于协调公民内部⽭盾B.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C.促进了社会经济⽂化发展D.体现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3.某兴趣⼩组对梭伦改⾰的措施进⾏研究后,认为梭伦改⾰从颁布“解负令”开始,符合改⾰的⼀般规律。
这⾥所说的“⼀般规律”应是A.改⾰⾸先要解决最紧迫的社会问题B.改⾰要⽴⾜于满⾜弱者的基本需求C.改⾰必须以遏制⾰命作为⾸要⽬标D.改⾰必须⾸先打击旧有的利益集团4.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的⼠兵⼫体之罪。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48分)1.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
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
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
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老子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3.“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一切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B.浪漫主义C.禁欲主义D.蒙昧主义4.从1527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
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
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 )A.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B.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C.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D.路德教派提倡因信称义影响巨大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強土而弱之”、“弱土而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強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的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再犁过,等土里不见硬土块为止。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这主要说明当时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C.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2.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者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 脆弱性B. 封闭性C. 再生性D. 落后性3.清朝前期,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丝织品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入市场4.明清时期,山东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
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生产的特点是A. 丝绸生产技术高超且物美价廉B. 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C. 种植业的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D. 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5.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A.战国 B. 汉朝 C.宋朝 D.明朝6.西周时期,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 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7.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
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
这反映出A. 北宋时期开始出现了广告B. 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C. 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D. 北宋时家庭手工业技术异常发达8.“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
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B. 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C. 放映了宋代的“市”突破了时空限制D. 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9.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病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
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A. 抑制了土地兼并B. 加剧了皇权的衰落C.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D.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10.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这段话反映了陈亮A. 提倡农商并重B. 提倡重农抑商C. 重视农业的作用D. 重视商业的作用11.“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以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该言论旨在A. 分析抑商政策带来的危害B. 分析海禁政策造成的弊端C. 希望统治者抑制土地兼并D. 痛陈当时社会治安混乱状况12.“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
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
”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 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 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13.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等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
有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出现的原因是A. 商业革命的影响B. 工业革命的影响C. 世界市场的形成D. 亚洲人口的膨胀14.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
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贵族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
”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A.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C.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 D.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拓展15.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A.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B.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16.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17.马克思认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使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B.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C. 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D.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18.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出来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机械特色不同B. 建筑材料不同C. 主要动力不同D. 交通工具不同19.1904年,一个金融专家写到:这两个巨大集团(摩根和洛克菲勒)共同构成美国企业和商业的心脏,其他的则都是通过很多渠道渗入我们全国生活的动脉,使每个家庭和村庄都感到了它们的影响。
这反映出垄断组织A.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 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C. 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D. 扩大了对经济生活的影响20.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
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欧洲正在经历着一场经济大危机B. 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高C. 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1.1872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该厂出产的生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或厚利”。
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 属于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B. 产品只面向国内市场C. 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 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22.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有人评论说“我国航权,唯贵局是赖”。
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 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B. 垄断了中国的航运权C. 实现了自强和求富D. 达到了分割洋商利润的目的23.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使中国民族工业“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政府政策支持B. 世界经济萧条带来的市场机遇C. 国内政治局势稳定D. 实业救国思潮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4.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A.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B. 洋务企业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大题,共52分。
25.(18分)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一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沿岸……黄河的淤沙含量令人叹为观止……在帝制时代以前,各自修建的治水工程经常是彼此分开的封建国家之间发生纷争的原因……直到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的出现,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在中国,降雨的季节性很强……导致中国频发水旱灾害……在公元前221年之前的数个世纪里……农民因为饥饿和食品短缺而参加战争……大自然还给中国设置了另外一个难题,即北部边疆的安全问题。
解决此一问题的方案,也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有关。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况且提到这段历史,尚要顾虑到一种历史名词的问题。
我们无法忽略在赵宋王朝期间,中国展开了一种“商业革命”和“文艺复兴”的说法。
这些名目初由少数日本学者发起,渐有西方及中国历史家效尤。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三我们再问: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其答复则是“一只走兽,除非脱胎换骨,否则不能兼任飞禽”。
中国是大陆型的国家,重农抑商已久,是传统政策,重生产而不重分配。
不仅整个领域自给自足,而且各府县也要遍种桑稻。
加以中央集权,长期实行科举取士,使中国这个国家与社会表现出它独特的性格,所有知识分子的人生观也要根据这高层机构之需要而调整。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出现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原因。
(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展开了一种‘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中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
(6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
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
——阎照祥《英国史》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
……工业革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
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