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答疑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8
高考志愿填报必须知道的十三个问题解答1、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和流程是什么?不同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流程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是在成绩公布后,流程包括查看招生计划、填写志愿表、确认志愿和录取等。
2、如何查看招生计划和学校专业代码?招生计划和学校专业代码可以在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或高中学校获得,也可以在各大高校的官方站上查询。
3、高考志愿填报应该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选择学校和专业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来决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学科实力、就业情况等因素。
4、如何避免填错志愿表?在填写志愿表时,需要仔细核对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确保填写正确。
同时,也需要认真阅读招生政策和相关规定,避免填错志愿。
5、高考志愿填报是否需要找专业人士咨询?如果你对高考志愿填报不太了解,可以考虑找专业人士咨询,如招生考试机构、高中学校、教育机构等。
6、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选择服从调剂?在选择服从调剂时,需要权衡利弊,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认识到服从调剂可能会带来的风险。
7、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处理补录和征集志愿?补录和征集志愿是在录取过程中出现空额的情况下进行的,需要仔细查看招生计划和相关规定,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考虑。
8、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处理特长生和加分政策?特长生和加分政策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需要仔细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考虑。
9、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选择海外留学途径?如果你想要留学海外,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留学政策和要求,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和语言能力等因素。
10、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处理就业问题?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需要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选择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专业和学校。
11、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处理学科交叉和新兴专业?学科交叉和新兴专业是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了解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12、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处理城市选择和校园环境问题?在选择学校时,需要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同时也需要考虑学校的校园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因素。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考生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专业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以避免填报不合理的志愿。
以下是一些高考平行志愿填报需要注意的事项:1. 必须仔细阅读招生计划,了解学校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
不同学校录取的标准不一样,对于报考人数也有所不同,需要考生仔细了解各个学校的情况。
2. 要仔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选择专业要注意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且要了解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3. 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填报志愿时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招生政策,合理安排志愿顺序,不要盲目填报一些自己无法达到的学校和专业。
4. 注意填报志愿的数量。
填报的志愿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建议选择6-8个左右的志愿,不要过分依赖高分段的优势,也不要过于保守。
5. 填报时要认真核对个人信息和志愿内容,确保无误。
填报完毕后要及时保存或打印志愿确认单,并仔细核对志愿信息,确保填报无误。
总之,高考平行志愿填报需要考生仔细分析自己的情况和学校专业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并认真核对填报信息,以提高录取的机会和成功率。
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流程1.了解志愿填报政策: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需要了解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政策和相关规定,包括最大志愿数、院校和专业设置、录取规则等。
2.选择填报学校和专业:根据个人兴趣、特长、高考成绩等条件,选择符合自己需求和实力的学校和专业。
3.填报志愿:登录相关网站或应用程序,填写志愿信息,包括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学科门类等,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填报志愿。
4.核对信息:填报完成后,认真核对所填写的信息,确保填写正确,避免填写错误。
5.确认提交:确认无误后,提交志愿填报信息,一般需要支付一定的志愿填报费用。
6.查询志愿:考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相关网站或应用程序,查询自己的志愿填报信息,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详细)整理的一些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欢迎阅读参考。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1、先明确自己可以填报几个高考志愿无论是合并批次还是取消批次,对于考生填报志愿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高考志愿的设置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所以,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可以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另外,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考生一定要明白自己在什么时候填报志愿。
2、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不要只凭专业名称来选择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一是志愿并列,高考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二是分数优先,在检索高考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高考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三是遵循志愿,高考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志愿栏目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照搬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正解: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老师,今年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啊?”“我这个分数,能上你们学校吗”……分数是家长们咨询极多的问题。
类似的问题把我们也给难住了,只能告诉家长“录取分数不是学校决定的,要看考生报考的情况”。
2019高考志愿填报知识问答1、请问下列哪些学校拥有法学一级博士点:A、天津大学B、华南理工大学C、西安交通大学D、暨南大学E、海南大学参考答案:DE2、请问下列哪些学校是传统建筑老八校之一:A、北京大学B、华南理工大学C、西安交通大学D、重庆大学E、浙江大学参考答案:BD3、请问2018年广东高考下列哪些批次的投档方式不是采用平行志愿模式:A、提前批非军检院校B、普通文理类专科批次C、提前批军检类院校D、艺术类院校(专业)统考E、体育类院校(专业)参考答案:CDE4、甲考生考了610分,乙考生考了608分,丙考生考了606分,丁考生考了605分四人都报考了厦大的公共管理专业,都上学校的提档分数线,甲考生是第6个专业志愿报的,乙是第4个专业志愿报的,丙考生是第3个专业志愿报的,丁考生是第1个专业志愿报的。
请问他们的录取先后情况?假设上述考生都没被之前填报的专业志愿所录取,公共管理专业缺额较多,厦大2018年专业录取规则为专业级差211001。
参考答案:甲丁乙丙5、01.09午餐版:广东某高考考生甲高考515分,他在A志愿填报广东财经大学,考生乙高考516分,他在N志愿填了广东财经大学,考生丙高考518分,他在O志愿填了广东财经大学,请问甲乙丙投档到广东财经大学的先后顺序?为什么?假设乙丙没投档之前次序填报的院校。
参考答案:丙乙甲6、2018年广东理科状元在填报志愿时,A志愿填报上海交通大学、B 志愿填报清华大学,C志愿选复旦大学D志愿选中山大学,当时清华投档线690,上交680,复旦679,中大615,请问他能被哪个大学录取?为什么?参考答案: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因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7、第一题:小张:560分专业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环境工程;3:电子信息小美:568专业1:计算机;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3:环境工程假设小张和小美都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了,遗憾的是,小美同学没有被计算机专业录取,那么,谁会优先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呢?为什么?参考答案:小张优先录取,因为华师的专业录取规则是第一专业志愿优先,小张光电专业排第一专业,所以其优先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的六个技巧志愿填报的六个技巧1、服从专业调剂:每年因为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的考生是非常多的,所以不论是对于重视专业还是重视学校的考生来说,服从专业调剂是提高被录取的成功率的,从而也避免了被退档的情况出现。
2、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生不论有目标院校和专业,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毕竟填写了目标院校和专业后,自己的分数和身体等各种其他条件不符合就会出现被滑档或者退档的情况。
3、合理运用“冲稳保”: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4、以分数优先:高考总成绩才是决定你填报志愿的重要性因素,毕竟分数达不到院校要求,就只能面对滑档的情况。
5、以专业优先:很多考生在高三就有了自己的兴趣专业,这个时候只要分数符合条件的话是完全可以将该专业和院校放在第一志愿,毕竟有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的源泉。
6、以院校优先:只看重院校各项实力,尤其是像985/211重点大学,完全可以选择直接报考,这样说对于专业上就可以选择不挑剔,毕竟好的高校在毕业后是具有工作最大的一个敲门砖。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比较好在填报志愿时,少数考生只重视院校志愿而忽视专业志愿,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比如考生本来对某所院校很有兴趣,被录取到该院校任何专业都十分乐意。
然而填报专业志愿时却只填报了这所院校的1个专业,其余5个专业志愿栏空白,表示愿意服从专业调配,任由学校调配。
殊不知,在分专业录取考生时,部分高校是在将填报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录取完后,如果还有未满额的专业计划,才会录取愿意调配的考生。
如果填报的1个专业志愿不能录取,就可能丧失录取机会。
因此,这样填报专业志愿的方法不妥,应该尽量充分利用6个专业志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录取可能性大小顺序依次填报。
根据“分线差”来选大学用“分线差”填报大学志愿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分线差”指两种分数差,一种是院校招生最低分与省控线之差,另一种是考生分数与省控线之差,这两种“分线差”比较好理解,比较简单计算,我们通过数据对比很容易得出两种“分线差”高低,然后根据“分线差”选择出大学。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和技巧大全整理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和技巧大全高考志愿填报留意考生将来职业选择和方向,既要参考他人意见,也要考生自己的意愿为主,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和技巧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如何报高考志愿具体指导方法一:线差法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用掌握分数线,也叫省控线。
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
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
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果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用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
为避开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纳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
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用的几率就比较大。
方法二:位次法位次法是指根据考生的高考成果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假如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用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用机会。
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用是从高到低根据排名来进行的。
假如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用实力。
假如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用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第1页/共4页院校具有相同的录用实力。
方法三:线差为主,位次为辅从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线差,而非排名。
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一般批次。
而通过数据统计表明,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全部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应当以使用录用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
在线差法与位次法都能使用的状况下,考生可以优先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种加以检验,两者的分析数据应当大致吻合。
志愿填报的技巧第一步,初次筛选。
依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
“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果优势不明显但盼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果优势较大且比较喜爱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用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果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及报考指导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报考指导具体填报的时候,每个学校可以填几个专业。
这时一定要谨慎,自己想报的第一专业一定要放到最前面,根据喜好排序,专业也要有级差,不能全部报热门,最好留一到两个专业保底。
网上也有历年学校的专业分数线(大部分学校都能查到),报专业一定要看专业分数线,而不是觉得这个分数上这个学校没问题,专业也没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学校的最低分,一般都是不太好的专业的最低分,热门专业超学校分数线几十分都是有可能。
另外保底的专业可以报自己可以接受或者和自己报的专业相近的、分数又不高的专业。
其他注意事项:1、珍惜补录机会:每个批次录取完都会征集志愿,大家随时关注山西招生考试网信息,不乏一些好的学校还不错的专业可以捡漏。
2、注意所报学校的城市和校区:有些学校有分校或者或者有不同的校区。
正常情况下学校名字后面会备注城市或者学校最后面有一行小字会备注专业的办学校区,一定要留意。
3、专业的特殊要求:有些野外作业或者矿业类等专业只限男性等。
还有些专业要求有美术基础,对视力有要求等等。
4、有些专业名字很接近,但是培养方向不一样,需留意:比如: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和工艺、材料化学;自动化、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
5、志愿修改次数有限,填报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填报志愿前准备事项1、正确估分:分数出来前对一下答案,对自己有一个大概的估分;2、提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索数据;3、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4、研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报志愿口诀一是“三查看”: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分数。
二是“三了解”: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一般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高考志愿填报指导1志愿填报时我们建议大学选择“服从调剂”,因为普遍来讲,毕业后一个好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在社会上985、211等院校更有竞争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你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下一批次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至于征集志愿,不说100%就不是好学校,也有少数人征集上了好学校,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不愿意去的学校,很难有你喜欢的专业让你选,基本都是需要被调剂专业的,倒不如就直接让前面志愿更好学校服从调剂。
如果你非某一专业不上,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建议AB志愿就填自己分数够,而且专业分也足够被录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档跟上面一样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平行志愿是如何录取的了,接下来我们以2020年河南理科500分为大家举例,如何根据分数选择学校和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2我们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考应该先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有的同学是在分数还可以的情况下会选择有知名度的学校,而还有的同学会选择有专业特色的学校,你想的怎么选择志愿,一定要提前考虑好,这样我们才有应对的方法。
还有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要综合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知道什么地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我们自己有什么特长,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愿不愿意学习这个专业,这都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考虑的。
如果成绩非常好的同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选择好的学校,成绩还可以的同学选择有特色的学校,成绩不好的同学就看自己的的想法了,根据什么选择都可以,但是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同学,都会先选择学校专业,这样对自己以后就业是非常的有利的,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还是要看自己。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3七分考三分填,志愿填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认真阅读《高考指南》《招生章程》和《招生考试报》,结合今后的就业和深造做好学业规划,框选想读什么类型的高校和专业。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方法及注意事项大全整理志愿填报是高考录用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高校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阔学子的命运。
下面是我整理的2023高考填报志愿(方法)及留意事项,盼望能关心到大家!高考填报志愿方法技巧1: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进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肯定首选城市。
城市的选择必需和家庭状况相互协作,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接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技巧2: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办法。
分高者,应当“重院校、轻专业”。
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当“重专业、轻院校”,根据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技巧3:填报真正的好专业,必需看懂新闻联播:文科大类专业就业质量高、厚积薄发,但就业形势严峻,分高就报(财经)类;理工科就业快速,但就业质量低,后劲不足,分低才报理工科。
假如新闻联播连续一年总在报道某个行业正面新闻不断,那么,不要迟疑,这个专业肯定是好专业,肯定有前途!填报志愿前需要做哪些预备1.正确估分:分数出来前对一下答案,对自己有一个也许的估分;2.提前参考往年录用(分数线):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情就是大面积搜寻数据;3.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掌握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用结果、征集志愿等;4.研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方案和录用规章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填报志愿需要明确的问题1、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许多考生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那就是要以学校为主,选择知名高校,还是以专业为主,选择喜爱的专业。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两者都能兼顾,选择心仪学校的心仪专业,但这样的可能性是特别小的。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和方法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和方法篇11、填报高考志愿要拉开梯度指的是填报的每批次的学校,学校之间一定要拉开梯度,每个学校的专业也最好拉开梯度。
2、填报高考志愿要“冷热搭配”是指学校里面的专业既要有热门,也要有冷门,冷热一定要搭配。
3、填报高考志愿要服从调剂在专业最后一栏有一个是否服从调剂,建议写上“服从”,以防分数已经够了学校提档线,但是够不着专业的录取线,最后进得了学校的“大门”却进不了专业的“小门”,反而被退档,导致掉档或落榜。
4、填报高考志愿要“兼顾地域”地域性不一样的高校,分数也不一样,整个志愿体系有梯度,录取时风险会大大降低。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和方法篇2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确定自己未来方向的重要一环,通常会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
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考试成绩,选择报考的大学和专业,并按照招生院校及专业的要求填写志愿表。
志愿填报也是考生竞争录取资格和有限名额的重要环节,填报顺序及填报的内容都需要认真对待。
一般来说,考生需要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大学和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和大学对成绩的要求,选择报考的招生院校及专业。
在选择院校时,应该根据大学的学科特点、实际情况和母校录取的成功率来制定计划。
对大学和专业进行细致分析、了解并调查所选择的院校及专业的情况,包括教学和实习情况、毕业就业率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要查验各大学的排名情况、课程设置、学费等重要有效的信息,助力更好进行决策。
填报志愿表时,要学会处理冲突。
考生可能会报考多所大学及专业,如果各个大学和专业重叠,就需要做好取舍。
一般来说,优先选择第一志愿,如果没有被录取,可以考虑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
在对志愿表进行填报时,还需要注意填写规范,确保填写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注意每个大学和专业下的锁定状态,以免误填可选与不可选的志愿,避免因不可更改而浪费机会。
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还应充分考虑调剂。
如果考生没有获得理想专业的录取资格,可以考虑调剂到其他专业或大学。
中考志愿填报七大热点答疑近年来,广州中考的录取方式相对稳定,但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由于没有经历过中考,每年的录取方式都是“新”的。
中考实行考前填志愿,按志愿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如果志愿填报得不合理,有可能出现“高分低录”的遗憾事。
此外,每年中考填报志愿期间都会涌现出一系列的问号:各所高中是如何根据考生的志愿进行录取的?高分保护线是不是“万能”的?为什么有的学校择校分数线比公费分数线还高?间间学校都说“根据往年情况我们在第一志愿就已基本录满”,难道它们真的不招第二、第三志愿考生了吗?……记者把每年中考填报志愿时出现的热门问题整理出来,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Q1:不同志愿之间为什么要有级差?志愿之间要有级差并非是硬性规定,但为了不浪费每一个志愿,填报志愿时在同一批的不同志愿之间留有级差是有必要的,这是由中考录取的方式决定的。
广州高中录取是根据考生在考试前填报的志愿,实行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志愿优先的投档方式,同一批次的所有招生学校同时进行录取。
录取时,各所学校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依此进行录取。
因此,考生在每批志愿中,填好第一志愿尤其重要。
因为在投档中,热门学校一般在第一志愿的投档已完成了招生计划,不可能再招收第二及以后志愿的考生。
若考生在某批次的第一志愿选择的学校偏离本人实际,而后续志愿也报得不合理,则在该批落选的可能性很大。
即使是次热门的学校,在第一志愿投档时也很有可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招生计划,仅剩下小部分用于后续志愿的投档,由于在第二、第三志愿上招收的人数少,就会抬高在这些志愿上招生的“分数线”。
也就是说,一所比较热门的学校如果在第一志愿上录不满,在第二志愿上录取到的最低分,往往比录取的第一志愿生的最低分要高。
要对付这种情况,考生则应该反向思考,第二、第三志愿的选择和第一志愿相比,应该留有一定的梯度。
热门学校的志愿不要过于集中,即按照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控制线高些,第二志愿学校的录取控制线低些,第三志愿学校的录取控制线更低些,如此类推来选填志愿,注意志愿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梯度。
此外,值得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不同的录取批次之间的志愿是互不影响的。
即每一批的投档只与该批次的志愿有关,不受上一批的志愿影响。
例如,考生在提前批报了A校,录取时分数达不到而落选了,该生在第一批同样填报了A 校(A 校在提前批和第一批都有招生计划),而且上了A校第一批的分数线,则该生就有可能投档到A校,不会因为该生在提前批落选了而不在第一批投档。
但如果该生在提前批填了A校志愿,在第一批没填A校志愿,当提前批落选后,即使分数超过了第一批A校的出档线,该生也不可能被A校投档录取。
Q2:上了高分保护线肯定不会落榜吗?按照往年做法,广州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高中录取都会设置高分优先投档线,也即俗称的高分保护线。
不少考生和家长对高分保护线的作用都感到疑惑:明明叫做高分“保护”线,可是却听说有人上了高分保护线也没有被心仪的学校录取,这是为什么?首先,需要明白高分保护线的操作方法。
比如去年提前批的高分保护线是690分,公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650分,在提前批投档的时候,会先对690分以上的学生进行投档,能录取的都录取了之后,才对650分以上的学生进行投档。
相当于在提前批有690分和650分两条投档线。
至于高分保护线能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要分情况而看。
当一所学校的报考情况很热,在第一志愿上还没有录取到690分的考生时就已经用完了招生计划,那么此时高分保护线就会失去了作用。
比如,执信中学去年的公费分数线是720分,择校分是715分,说明该校的公费生在第一志愿上已录满,择校生都是在第二志愿(相当于择校的首志愿,因第一志愿不能填择校)上已录满,即使考生考了714分,在第一、第二志愿分别报考了执信公费和择校,而且分数远超过高分保护线,但由于学校招生计划已满,也还是会和第一志愿学校失之交臂。
另一方面,如果考生非第一志愿的学校在690分以上就能全部录满第一志愿,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必然高于690分,这时考生即使过了“高分优先投档线”,但因为他并非第一志愿报考这所学校,所以也不能获录。
然而,如果在后续志愿报考相对没那么热门的学校,高分保护线还是有可能发挥作用的。
因为,如果成绩在高分保护线690分以上、在第一至第四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人数加起来都不足该校的招生计划,那么,上述学生肯定可以首先获得录取,然后该校才开始录取650分~690分的这批考生。
这个时候,高分保护线就发挥了其对高分考生的“保护”作用——无论高分考生是在第二、第三还是第四志愿填报该校,获录取的几率都和该考生在第一志愿填报该校是一样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中提到的高分优先投档线、提前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今年究竟是多少,现在都不得而知,要在中考后、开始录取之前才能划定。
Q3:每所学校都说只录第一志愿生,第二、第三、第四志愿该怎么填?关键词:“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对于首次公布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可分两种情况了解。
一是录取分数线高于高分优先投档线(去年是690分)的学校。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能直接显示该校最低录到了第几志愿考生。
比如去年华附公费分数线为732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说明该校公费生在第一志愿就已经录满。
记者发现,10所市属示范性高中的公费、择校均分别在第一、第二志愿录满。
二是录取分数线低于高分优先投档线的学校。
说明在对高分保护线以上、第一志愿至第四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都录取完毕后,该校的招生名额还没有录满。
此时,才会依志愿次序录取处于批次分数线和高分优先投档线之间的考生。
而在这个分数段间录取时,录取到第几志愿的考生满额了,该志愿次序就是该校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案例:以去年1中的公费生录取为例。
去年1中公费线为650分,最低分数末位同分序号为344,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2,末位考生分数为657,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为124。
去年1中公费分数线为650分,说明只要考生分数在690分以上,无论第一还是第四志愿报考该校公费,都可以获录取。
而该校公费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2,意即该校在录取高分优先投档线以下、批次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时,录到了第二志愿的公费生。
所以,若有两个同为650分的考生都报考1中公费生,A考生在第二志愿报考,B考生在第三志愿报考,两人都未被前面的志愿学校录取,如1中录到A 考生时招满计划,则B考生不会获录取。
关键词:“末位考生同分序号”末位考生同分序号要解决的是诸如“我也是650分,也是第二志愿报,为什么没有被录取?”的问题。
同样以1中去年的情况为例,1中公费线的末位考生同分序号是124,也即在同为第二志愿报的同分考生中,同分序号排在124之后的考生将不会录取。
考生同分序号已在中考放榜时向考生公布,排序依据是先比较有关考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分数之和;若再有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单科分数;若仍有相同,接着再比较综合表现评定等级。
同时,如果B考生的同分序号在A考生之前,但在第三志愿才报考该校,而该校在第二志愿上就已录满了,由于志愿优先的原则,B考生也就不会获录取。
关键词:“末位考生分数”应该注意的是,末位考生分数并不等于该校的录取最低分数,因为录取时是按志愿顺序检索,所以末位考生其实是从时间上来说最后被该校录取的考生。
如1中去年的公费线为650分,刚好是批次分数线,则该校在650~690分考生投档时,第一志愿录取所有上批次线考生后还没录满,而在第二志愿录到657分的考生时就已经录满,录取工作到此结束。
所以,该校公费录取的末位考生分数为657分,末位录取考生志愿号为2。
各校去年的“末位”数据可以在广州市招考网上的中考栏目中查询得到。
Q4:为什么有的学校择校分数线比公费分数线高?有不少家长认为,择校志愿相当于“分数不够,交钱来凑”,而实际上同一间学校的公费分数线和择校分数线没有必然的关系,择校分数线并非必然会低于公费分数线。
因为对于没有广州户籍而又希望在广州读书的中考生来说,择校志愿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这些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成绩优秀,而且择校名额通常仅占一间学校招生名额的10%~15%,所以在一些外来人口较多的区,近年来频频出现择校分数线高于公费分数线的“倒挂”情况。
去年的提前批录取中,省市及八区26所示范性高中里有16所高中是择校分高过公费分,比前年的11所明显多出了一大截,而且“倒挂”幅度最高达44分,超过去年27分的最高倒挂差距。
而且,公费和择校的录取互不相关。
填志愿时不妨把同一间学校的公费和择校视为“两间”学校,填了某校的公费生,择校志愿未必要选择同一间学校,反之亦然。
并且,对于有广州市户籍的学生来说,填报了公费志愿,不一定要填报择校志愿,可以结合家庭经济情况来进行选择。
Q5:中考成绩与一模成绩相差多少?按照往年的情况,总的来说一模的难度都会比正式考试稍大,而中考题中基础题偏多。
只要在中考考场上正常发挥,正式的中考成绩往往会比一模成绩高。
但由于近年来广州已经没有全市统一的中考模拟考,而是由各区自己出题。
因为题目难度不一样,中考题未知,难以准确预测会高出多少分。
相对一模的绝对分数来说,参考学生在班级中的相对排名更加靠谱些。
因为绝对分数会因为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而上下浮动,但成绩排名则相对稳定。
考生可以向老师或者师兄师姐们了解往年本校考到自己心仪高中的学生在班级中的排名范围,再和自己的排名对照,或者本校往届的中考中排名和自己相若的考生最后考取了哪一层次的学校,从而评估自己的水平。
Q6:区属示范性高中提前批限制外区名额,外区考生竞争激烈?自从前年开始,广州中招录取就明确规定,区属的15所示范性高中在提前批的录取计划当中,面对外区的招生不得超过提前批计划的25%。
有鉴于此,这些学校录取的时候最多可以出现六条分数线,公费和择校线当中另外又增加了外区最低录取分数线。
从去年的录取榜单上可以发现,15所区属的示范性高中,都会有“外区最低分数”以及“外区最低分数末位统分序号”一栏,仔细一看,在13所学校的19个分数线当中,外区最低分数线都比本校最低分数线要高。
这是否意味着,外区尖子生蜂拥到老三区,想跨区报读好学校,竞争变得十分激烈呢?对此,市招办负责人曾解释,“外区最低分数”高于“本校最低分数”情况,主要是因为外区报考的人数很少,又多是尖子,所以外区最后一名往往要比本校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线要高。
去年,大部分区属学校的外区生源都没有超过限定的25%的额度,只有1中和86中这两所学校真正是由于外区尖子生大量填报而顶爆25%额度。
Q7:学校说第一志愿报考填本校就能保证录取,可信吗?根据往年情况,小部分学校为了留住优秀生源,有可能会对学生作出这样的承诺。
但实际上这种承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因为全市实行由考生通过电脑在网上录入志愿的方法填报志愿,录取时各高中学校都需要经过广州市招办的招生系统,按照志愿优先、成绩从高到低地录取,去年广州市招考办就举行了中招录取工作现场观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