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湖北省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技巧与口诀
- 格式:docx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软考赶工措施口诀
1、管理过程的质量保证
口诀:定标准,管流程,查结果
解析:规划质量管理、实施质量保证、控制质量
2、进度管理关键路径法单代号网络图(正推反推)
口诀:邻抄汇选
早上顺加汇选大,晚下逆减散择小,下上减得总时差,相邻减获自由
口诀:本起后看抄小路;总时差=自己的波形线+后面的最短的波形线
3、缩短活动工期的方法
口诀:赶快用、减改加
(1)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以缩短关键活动的工期。
(2)快速跟进,并行施工,以缩短关键路径的长度。
(3)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4)减小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
(5)改进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6)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期。
4、挣值管理
口诀:一点二段三预测;检查点,已经完成工作的绩效数据EV、AC、PV;绩效:CV、SV、CPI、SPI;预测值ETC、EAC、VAC。
软考软件设计师考试答题技巧软件设计师作为软考的中级证书,考试科目主要包括综合知识与案例分析两科,前者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后者考试题型为问答题,所以做答题方式与技巧上略有差异。
一、综合知识软件设计师上午综合知识是客观题(75道单选题),其主要的特点就是知识面广,内容细致,在难度上不是太大,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理解能力,因为全是选择题,所以针对此类题型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熟悉知识点的前提采用选择题常用的方法进行答题:(1)直推法:先不分析所给的四个答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内容直接推出正确答案,然后从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最适当的答案。
(2)筛选法:将所给的四个答案进行逐一分析、对比、去伪存真、步步筛选与排除,最后确立一个正确答案。
因为选错了不扣分,所以选择题不要漏选,即使不能完全确定正确答案,每题也要都选出一个选项。
在答题时,对于有把握的题目要保证一次答对,不要想再次验证。
对于吃不准的题目,可以根据经验先初步确定一个答案,做一个标记。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回过头来重做这些做了标记的题目。
切记不要在个别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以免到最后没有时间完成剩余的题目。
关于知识点的复习,最好是根据考试大纲结合官方教程、视频课程整理成一套知识体系,通过历年真题整理一份高频考点!关于英语题,如果英语基础好,这几题问题不大,如果英语不好,且时间不够充足的话,建议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考试时凭感觉猜吧!二、案例分析下午考试为主观题,首先应充分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根据近几年软件设计师考试的出题范围来看,题型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数据流图、ER图的绘制以及ER图与关系模式的映射、常用UML图形相关知识、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模式题(c++和java二选一)。
数据库类:数据库题目要求补全SQL语言,这要求考生熟悉SQL的语言。
数据流图类:DFD是一种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意在让用户理解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
各类数据帧格式及协议内容的总结1.HDLC 协议HDLC 协议的全称是高级链路控制协议(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种在网上同步传输数据,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广泛用于公用数据网,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传输,使用后退N 帧 ARQ 流控方案。
HDLC 定义了 3 种类型的站(主站、从站、复合站),两种链路配置(不平衡配置、平衡配置),3种数据传输方式(NRM、ABM、ARM)。
HDLC 帧格式帧标志 F:HDLC 用一种特殊的位模式 01111110 作为标志以确定帧的边界,采用位填充技术来区分是标志字段还是数据字段,发送站的数据比特序列一旦发现 0 后有5 个1,则在第 7 位插入 0。
地址字段 A:地址字段用于标识从站的地址,用在点对多点的链路中,地址通常是 8 位长。
控制字段 C:帧编号 N(S),捎带的肯定应答序号 N(R),PF 位,P 询问、F 终止帧校验序列 FCS:含有除标志字段之外的所有其他字段的校验和。
通常使用 16 比特的 CRC-CCITT (G(x)=X16+X12+X5+1)标准产生校验序列,有时也采用 CRC-32 产生 32 位的校验序列。
2.X.25 的帧格式及协议(1)协议概述X.25 是 CCITT 公布的用于连接数据终端至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推荐标准,X.25 是一个面向连接的接口,采用虚电路传递数据分组至网络上的适当终点处。
在 X.25 的网络中,用户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将与分组/拆装设备(PAD)连接,负责完成分割分组、寻址、重组装分组的工作,而不同的 X.25 网络之间则要发 收收 收使用 X.75 协议互联。
X.25 是一个基于分组交换技术构建的网络,分组交换本身是适于无连接业务的,要为用户提供面向连接的接口服务,则必须借助虚拟电路技术(VC ),虚电路服务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交换虚电路 SVC ,一种是永久虚电路 PVC 。
软考下午试题答题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软考下午试题答题技巧:
1. 哎呀呀,一定要仔细审题呀!就像走迷宫一样,看清题目要求到底是什么,别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比如有个题目问你采用哪种设计模式最合适,那你就得一个一个分析呀,别着急选,否则不就跳进坑啦!
2. 答题的时候要条理清楚呀!别东一句西一句的,要像整理房间一样整整齐齐。
比如说分析一个系统的架构,你得一二三点列清楚呀,这样老师改卷也轻松,给分也爽快呀,你说是不是?
3. 别死脑筋呀,遇到不会的题目要学会绕过去。
这就好比爬山遇到陡峭的地方,咱绕个道不行嘛。
比如有个技术你不太熟悉,但后面的题你会呀,先把会的做了,回头再来啃这个硬骨头!
4. 注意时间管理哦!别到最后发现还有好多题没做,那可就傻眼啦!就像比赛跑步一样,合理分配体力和时间。
比如规定自己一个小时做多少题,时间到了就赶紧往下走。
5. 多写点总没错呀!能想到的点都写上,说不定哪个就对了呢。
这就像撒网捕鱼,网撒得大一点,收获也可能多一点嘛。
比如让你提出解决方案,你就多写几种可能性呀。
6. 检查检查再检查呀!可别以为做完就万事大吉啦。
好比出门前要照照镜子整理整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有没有答错的地方呀。
7. 要保持好心态呀!别一遇到难题就慌了神。
这就跟打仗一样,要沉着冷静。
比如有道题特别难,你就安慰自己,大家都难,又不是只有我不会,怕什么!
总之,软考下午试题并不可怕,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认真去做,肯定能取得好成绩!。
网络工程师重点目录网络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 ................................ - 3 - 第二章局域网技术 .................................. - 5 - 第三章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 ......................... - 16 - 第四章因特网 ...................................... - 22 - 第五章路由器与交换配置 ............................ - 32 - 第六章网络安全 .................................... - 46 - 第七章网络管理 ................................... - 53 - 第八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 - 66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T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22log 2log N N R B W ==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1)2log S N C W += 1010log S N dB =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2012年下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及考点解析(含多套模拟试题)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2.考试要求:(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11)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技术;(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3.考试设置的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1.计算机系统知识1.1 硬件知识1.1.1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部件·指令系统·处理器的性能1.1.2 存储器·存储介质·主存(类型、容量和性能)·主存配置(交叉存取、多级主存)·辅存(容量、性能)·存储系统(虚拟存储器、高速缓存)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中断、DMA、通道、SCSI·I/O接口·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征1.2 操作系统知识1.2.1 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多道程序·内核和中断控制·进程和线程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进程的状态及转换·进程调度算法·死锁·存储管理方案·文件管理·作业调度算法1.3 系统管理1.3.1 系统配置技术·系统构架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高可用性配置方法· RAID技术1.3.2 系统性能·性能设计·性能指标、性能评估1.3.3 系统可靠性·可靠性度量·可靠性设计·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需求分析和管理·结构化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2.1.2 测试评审方法·测试方法·评审方法·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2.1.3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制定项目计划·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和评估·过程管理(PERT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配置管理·人员计划和管理·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管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2.2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维护过程管理·硬件维护,软件维护3. 网络技术3.1 网络体系结构3.1.1 网络拓扑结构3.1.2 网络分类·LAN、MAN、WAN·接入网、主干网3.1.3 ISO OSI/RM3.2 TCP/IP协议·应用层协议·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层协议IP·数据链路层协议3.3 数据通信基础3.3.1 信道特性3.3.2 调制和编码·ASK、FSK、PSK、QPSK·抽样定理、PCM·编码3.3.3 传输技术·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差错控制·同步控制·多路复用3.3.4 传输介质·有线介质·无线介质3.3.5线路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DSU、DCU)3.3.6物理层3.4局域网·IEEE体系结构·以太网·网络连接设备·高速LAN技术·VLAN·无线LAN、CSMA/CA3.5 网络互连·网际互联设备·交换技术·接入技术3.6因特网·因特网概念·Internet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3.7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网络设备驱动程序(ODI、NDIS)·Windows 2003·ISA 2004·RedHat Linux3.8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功能域·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命令·网络管理工具·网络管理平台·分布式网络管理4.网络安全4.1 安全技术与协议4.1.1 保密·私钥加密体制·公钥加密体制4.1.2 安全机制·认证·数字签名·完整性·访问控制4.1.3 安全协议4.1.4 病毒防范和入侵检测4.2 访问控制技术5.标准化知识5.1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5.1.1 标准·国际标准(ISO、IEC)与美国标准(ANSI)·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5.1.2 安全性标准·信息系统安全措施·CC标准·BS7799标准5.2 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标准组织·欧洲标准化组织·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6.信息化基础知识·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基础知识·企业信息化资源管理基础知识7.计算机专业英语·具有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基本英语词汇考试科目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1.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1.1.1 应用需求分析·应用需求的调研·网络应用的分析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1.1.3 需求分析·功能需求·通信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需求·维护和运行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策略)1.2 网络系统的设计1.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收集信息·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的比较研究·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比较要点1.2.2 网络系统的设计·确定协议·确定拓扑结构·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确定节点(节点的处理能力)·确定网络的性能·确定可靠性措施·确定安全性措施·结构化布线系统·网络设备的选择,制定选择标准·通信子网的设计·资源子网的设计1.2.3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1.2.4 设计评审1.3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1.3.1 安装工作1.3.2 测试和评估1.3.3 转换到新网络的工作计划2.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评价2.1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2.1.1 用户措施·用户管理、用户培训、用户协商2.1.2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确定策略·设备的编制·审查的时间·升级的时间2.1.3 维护和升级的实施·外部合同要点·内部执行要点2.1.4 备份与数据恢复·数据的存储与处置·备份·数据恢复2.1.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管理·网络配置图2.2 网络系统的管理2.2.1 网络系统的监视·网络管理协议(SNMP、MIB-2、RMON)·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故障·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监视的检查点·安全监视的检查点2.2.2 故障恢复分析·故障分析要点(LAN监控程序)·排除故障要点·故障报告撰写要点2.2.3 系统性能分析·系统性能要点2.2.4 危害安全的对策·危害安全情况分析·入侵检测要点·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要点2.3 网络系统的评价2.3.1 系统评价·系统能力的限制·潜在的问题分析·系统评价要点2.3.2 改进系统的建议·系统生命周期·系统经济效益·系统的可扩充性3.网络系统实现技术3.1 网络协议·商用网络协议(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商务协议(XML、CORBA、COM/DCOM、EJB)·Web服务(WSDL、SOAP、UDDI)3.2 可靠性设计·硬件高可靠性技术·软件高可靠性技术·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容错技术·通信质量·RAID3.3 网络设施3.3.1 xDSL调制解调器3.3.2 FRAD(帧装配/拆除)、CLAD(信元装配/拆装)·接口·功能3.3.3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命令行接口配置·Web方式访问交换机和路由器·VLAN配置·VOIP配置·路由协议的配置·广域联网·DTP、STP、RSTP3.3.4远程访问服务器·功能和机制3.3.5多层交换机功能和机制3.3.6 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3.4 网络应用与服务3.4.1 IP地址·IPv4、IPv6·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DHCP服务器的原理及配置(Windows、Linux)3.4.2 网络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命令·Linux系统·Windows系统·Windows活动目录·Windows终端服务与远程管理3.4.3 DNS·URL·域名解析·DNS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3.4.4电子邮件服务器配置(Windows、Linux)3.4.5 WWW·虚拟主机·WWW服务器配置(Windows、Linux)·WWW服务器的安全配置3.4.6 代理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3.4.7 FTP服务器·FTP服务器的访问·FTP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3.4.8 网络接入与服务·HFC、ADSL、FTTx+LAN、WLAN、移动通信·服务供应商·因特网广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主机服务提供者、数据中心3.5 网络安全3.5.1访问控制与防火墙·ACL命令·过滤规则·防火墙配置3.5.2 数字证书3.5.3 VPN配置3.5.4 PGP3.5.5 病毒防护4.网络新技术4.1 光纤网·无源光网PON(APON、EPON)4.2 无线网·移动电话系统(WCDMA、CMDA2000、TD-SCDMA)·微波接入(MMDS LMDS)·卫星接入·蓝牙接入4.3 主干网·IP over SONET/SDH·IP over Optical·IP over DWDM4.4 通信服务·全天候IP连接服务(租用线路IP)·IPv64.5 网络管理·基于TMN的网络管理·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三、题例举例(一)选择题ICMP协议在网络中起到了差错控制和交通控制的作用。
网络工程师复习结构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试题分析[1] 网络概念题目比较多,一般了解了定义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2] 考查了更多的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配置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今后的出题人员更加重视这方面知识的考核,而且网络工程师考试的上、下午试题钭不会将软件设计师等级别的考试一样有明显的区别。
[3] 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比重有所下降,分数仅有6分。
[4] 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题、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同级别的软件设计师上午试题是完全相同的,前后有34分的题目是一样的。
表1 按试题号分布的考查内容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试题分析下午试题从题型上来看最大的变化是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无线网卡的设置,交换机VLAN的设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方面。
这样的考核,更能体现网络工程师的能力。
符合网络设计师的发展趋势。
因此要求网络设计师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熟练的动手能力,特别是配置实际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也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的方向。
与往年惯例不同的是,网络分析、综合应用、网络故障排除等成熟的考点,在本次考试中没有出现。
从本次试题结构来看,网络设计师下午试题偏向实际应用。
局域网络技术、VLAN、无线局域网、居民接入网以及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都是本次考试的重点。
本次考试的知识点和分值分布如表2所示专业老师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全部在上午题出),这个部分的内容现在一般有8分左右,有一定难度,而且知识的覆盖面很广但目前考察的难度有所降低,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以前考过的真题(尤其是这个部分的计算机)..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主要讲述了网络的七层模型,建议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书的后面有详细的讲解。
第三章《数据通信基础》,这一章的考题主要集中在上午的考试,一般2分左右,本部分内容有难度,但从考试方面来看不必研究太深,本章的考点有:(1)熟练信道带宽、误码率的公式(计算题);1、模拟信道的带宽 W=f2-f1 其中f1是信道能够通过的最低频率,f2是信道能够通过的最高频率2、尼奎斯特定理也叫【尼奎斯特极限】:信道带宽为W 最大码元速率也叫波特率:B=2W(Baud)注意:超过尼奎斯特极限传送脉冲信号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进一步提高波特率必须改善信道带宽3、一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bit)与码元的种类数N有如下关系:n=log2N单位时间内在信道上传送的信息量(比特数)称为【数据速率】数据速率= R=B log2N=2W log2N(b/s)每秒比特简写为bps或b/s4、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香农定理C =W log2(1+s/n)这个公式叫做香农定理,其中W为信道带宽,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噪声的平均功率,s/n叫做信噪比。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点总结2008/12/09 | 作者:小V | 评论 (0)| 分类: 网络工程软考网络工程师考点总结上午一. 计算机系统基础1. 硬件基础(内存与cache计算及概念 ; 流水线计算 ; 基础运行原理(泛) ; 体系结构)2. 操作系统(虚存管理看不懂的, 可略) 15%考到3. 系统工程开发(计算机系统可靠性计算 ; 基础知识:计算模式,生命周期模型,面向对象,需求设计 , 目录段落式浏览就行简单记忆..多做题也可解决)4.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侵权判断和期限; 标准化,组织/编号/分类; )二. 数据通信1. 速率带宽计算(信道特性及各种介质. E1 / T1 , isdn,oc-*等)2. 数字编码及效率,校验码,复用,交换技术识别/计算/概念(可靠辅导书,常用表格记忆)3. 流控链路利用率,网络帧及延迟等网络性能计算(如csma/cd最小帧长令牌环最大帧长.计算)三. 网络基础1. WAN,LAN,网络互联,接入网综合基础知识网络互联所占比例较高(如路由选择,设备选层,tcp/ip端口等). 再来是接入和lan , wan 最少. 可参考协议汇总四. 系统应用1. Win/linux 系统应用基础(常用的管理命令如 ping, tracert ,netstat. Linux的管理等)2. 服务器配置知识(dns,dhcp,web,ftp四种最常用)五. 安全技术1. 系统/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常识性问题和等级划分)2. 各加密技术(私/公开密钥),认证技术(摘要,签名),证书,密钥管理的算法基础知识,原理3. 安全技术应用基础概念(vpn,防火墙,ssl,kerberos)六. 网络管理1. 管理标准基础知识(osi管理分类高,cmis/cmip.rmon等管理协议,)2. Snmp协议基础和应用(规范,工作模式,应用原理等)七. 网络设计1. 网络配置选择,设置基础 (交换机,路由器设置基础知识, 下午放心的,早上也放心)2. Ip子网划分 ( 这个不用说..不懂的.多做点题)八. 英语 (看不懂就全选一个.至少还有25%机会. 或第六感强也可排除比较)下午一. 网络设计基本网络划分,ip子网划分,设备选择二. 组网技巧Wlan(体系,标准,拓朴,ap设置等);Adsl(大概就体系,拓朴,和dsl技术比较,传输速率计算) ;hfc ;fftx ; ATM仿真三. 服务器配置Win(广泛)/linux(web,ftp,samba,dhcp,dns)服务器配置四. 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交换机基础配置应用( 基础,vlan ,vtp ,stp基础)路由器相关配置( ip等基础设置 ; 路由选择 ; DDN,PPP, FR ; )比较容易偏的一个常见技术配置应用(VPN,NAT,防火墙,ACL)基础故障排除原因.和路由交换机管理命令五. 相关技术Win下的各种安全管理技术配置,应用和原理(snmp, ssl,kerberos,摘要,ipsec)Win/linux 基础应用配置新技术.出的机率不高 .. 基本有应该教程书也该换版本了..文章中包含标签:软考网工软考网工常用计算公式汇总2008/12/09 | 作者:小V | 评论 (2)| 分类: 网络工程注: 此为本人从书上整理收集. 因数学方面比较菜, 如有错误和不完整的地方请自行改正或留言.谢谢..单位的换算1字节(B)=8bit 1KB=1024字节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通信单位中 K=千 , M = 百万计算机单位中 K=210 , M= 220倍数刚好是1.024的幂p.s:^ 为次方; /为除 ; *为乘 ; (X/X)为单位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时钟频率(Mhz)/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b)计算系统速度每秒指令数=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平均总线周期数=所有指令类别相加(平均总线周期数*使用频度)控制程序所包含的总线周期数=(指令数*总线周期数/指令)指令数=指令条数*使用频度/总指令使用频度每秒总线周期数=主频/时钟周期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时间P=I*CPI*T执行程序所需时间=编译后产生的机器指令数*指令所需平均周期数*每个机器周期时间指令码长定长编码: 码长>=log2变长编码:将每个码长*频度,再累加其和平均码长=每个码长*频度流水线计算流水线周期值等于最慢的那个指令周期流水线执行时间=首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指令总数-1)*流水线周期值流水线吞吐率=任务数/完成时间流水线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存储器计算存储器带宽:每秒能访问的位数单位ns=10-9秒存储器带宽=1秒/存储器周期(ns)*每周期可访问的字节数(随机存取)传输率=1/存储器周期(非随机存取)读写N位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存取时间+N位/数据传输率内存片数:(W/w)*(B/b)W、B表示要组成的存储器的字数和位数;w、b表示内存芯片的字数和位数存储器地址编码=(第二地址–第一地址)+1{例: [(CFFFFH-90000H)+1] / [(16K*1024)*8bit]}内存位数:log2(要编址的字或字节数)平均访存时间:Cache命中率 * Cache访问周期时间 + Cache失效率 * 主存访问周期时间[例: (2%*100ns+98%*10ns)+1/5*(5%*100ns+95%*10ns)=14.7ns ]映射时,主存和Cache会分成容量相同的组cache组相联映射主存地址计算主存地址=(主存容量块数*字块大小)log2 (主存块和cache块容量一致)[例: 128*4096 = 219(27*212)主存区号=(主存容量块数 / cache容量块数)log2Cache访存命中率=cache存取次数/(cache存取次数+主存存取次数)磁带相关性能公式数据传输速率(B/s)=磁带记录密度(B/mm)*带速(mm/s)数据块长充=B1(记录数据所需长度)+B2(块间间隔)B1=(字节数/记录)*块因子/记录密度读N条记录所需时间:T=S(启停时间)+R+DR(有效时间)=(N*字节数/记录)/传输速度D(间隔时间)=块间隔总长/带速=[(N/块化因子)*(块间间隔)]/带速每块容量=记录长度*块化系数每块长度=容量/(记录密度)存储记录的块数=磁带总带长 / (每块长度+每块容量)磁带容量=每块容量*块数磁盘常见技术指标计算公式双面盘片要*2 因为最外面是保护面又-2 N*2-2非格式化容量=位密度*3.14159*最内圈址径*总磁道数[例: (250*3.14*10*10*6400) /8/1024/1024 = 59.89MB]总磁道数=记录面数*磁道密度*(外直径-内直径) /2[例:8面*8*(30-10) /2*10=6400]每面磁道数=((外径-内径)/2)×道密度每道位密度不同,容易相同每道信息量=内径周长×位密度[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 =78537.5 位/道]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总磁道数[例: (16*512*6400) /1024/1024=50MB]or格式化容量=非格式化容量×0.8平均传输速率=最内圈直径*位密度*盘片转速[例: [2*3.14*(100/2)]*250*7200/60/8=1178Kb/s]数据传输率=(外圈速率+内圈速率)/2外圈速率=外径周长×位密度×转速[例:(3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3451.4539 KB/s]内圈速率=内径周长×位密度×转速[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1150.4846 KB/s]数据传输率(3451.4539+1150.4846)/2=2300.9693 KB/s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处理时间=等待时间+记录处理时间(记录处理最少等待时间=0,最长等待时间=磁盘旋转周期 N ms/周[-1:记录道数 ) 移动道数(或扇区)=目标磁道(或扇区)-当前磁道(或扇区)寻道时间=移动道数*每经过一磁道所需时间等待时间=移动扇区数*每转过一扇区所需时间读取时间=目标的块数*读一块数据的时间数据读出时间=等待时间+寻道时间+读取时间减少等待时间调整读取顺序能加快数据读取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磁盘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自由选择顺逆时钟时,最长等待时间为半圈,最短为无须旋转.平均等待时间=(最长时间+最短时间)/2平均寻道时间=(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短时间)/2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长外径+圆心)/2操作系统虚存地址转换(((基号)+ 段号) +页号) * 2n +页内偏移网络流量与差错控制技术最高链路利用率a : 帧计数长度a 可以是传播延迟/发一帧时间数据速率*线路长度/传播速度/帧长数据速率*传播延迟/帧长停等协议最高链路利用率E=1/(2a+1)W: 窗口大小滑动窗口协议 E=W/(2a+1)P:帧出错概率停等ARQ协议 E=(1-P)/(2a+1)选择重发ARQ协议若W>2a+1 则E=1-P若W<=2a+1 则E=W(1-P)/(2a+1)后退N帧ARQ协议若W>2a+1 则E=(1-P)/(1-P+NP)若W<=2a+1则E=W(1-P)/(2a+1)(1-P+NP)CSMA/CD 常用计算公式网络传播延迟=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冲突窗口=网络传播延迟的两倍.(宽带为四倍)最小帧长=2*(网络数据速率*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例: Lmin= 2 * (1Gb/s * 1 / 200 000) =10 000bit =1250字节吞吐率T(单位时间内实际传送的位数)T=帧长/(网络段长/传播速度+帧长/网络数据速率)网络利用率EE =吞吐率 / 网络数据速率以太网冲突时槽T=2(电波传播时间+4个中继器的延时)+发送端的工作站延时+接收站延时即T= 2* (S/0.7C) + 2*4Tr+2TphyT= 2S/0.7C+2Tphy+8TrS= 网络跨距0.7C=电波在铜缆的速度是光波在真空中的0.7倍光速Tphy=发送站物理层时延Tr= 中继器延时快速以太网跨距S = 0.35C (Lmin /R – 2 Tphy -8Tr)令牌环网传输时延= 数据传输率 * (网段长度/传播速度)例: 4Mb/s*(600米/200米/us)us = 12比特时延 (1us=10-6秒)存在环上的位数 = 传播延迟(5us/km) * 发送介质长度 * 数据速率 + 中继器延迟路由选择包的发送 = 天数 * 24小时(86400秒) * 每秒包的速率 = *** == 2 *IP地址及子网掩码计算可分配的网络数 = 2网络号位数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 = 2主机号位数-2 例: 10位主机号 = 210 -2 =1022IP 和网络号位数取子网掩码例: IP : 176.68.160.12 网络位数: 22子网: ip->二进制->网络号全1,主机为0->子网前22位1,后为0 = 255.255.252.0Vlsm复杂子网计算Ip/子网编码1.取网络号. 求同一网络上的ip例 : 112.10.200.0/21 前21位->二进制->取前21位相同者(ip) /(子网)2.路由汇聚例 : 122.21.136.0/24 和 122.21.143.0/24 判断前24位->二进制->取前24位相同者 10001000 10001111串联: R = R1*R2*....RX并联: R = 1 - (1-R1)*(1-R2)*...(1-RX)pcm编码取样: 最高频率*2量化: 位数=log2^级数编码量化后转成二进制海明码信息位:k=冗余码n=信息位2^k-1 >= n+k数据通信基础信道带宽模拟信道 W= 最高频率 f2 –最低频率 f1数字信道为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有噪声香农理论 C(极限数据速率b/s) = W(带宽)*log2(1+S/N(信噪比))信噪比 dB(分贝) = 10*log10 S/N S/N= 10^(dB / 10)无噪声码元速率 B = 1 / T秒(码元宽度)尼奎斯特定理最大码元速率 B = 2*W(带宽)一个码元的信息量 n = log2 N (码元的种类数)码元种类数据速率 R (b/s) = B(最大码元速率/波特位) * n(一个码元的信息量/比特位)= 2W * log2 N交换方式传输时间链路延迟时间 = 链路数 * 每链路延迟时间数据传输时间 = 数据总长度 / 数据传输率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中间结点数 * 每中间结点延迟时间电路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迟时间 + 数据传输时间报文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报文传送时间) * 报文数 分组交换数据报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虚电路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信元交换传输时间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信元数差错控制CRC计算信息位( K )转生成多项式 = K-1 K(x)例: K = 1011001 = 7 位– 1 = 从6开始= 1*x^6 + 0*x^5 +1*x^4 + 1*x^3 + 0*x^2 +0*x^1 + 1*x^0= x6+x4+x3+1冗余位( R )转生成多项式 = 和上面一样生成多项式转信息位(除数) = 和上面一样.互转.例: G(x) = x3+x+1 = 1*x^3 + 0*x^2 + 1*x^1 +1*x^0 = 1011原始报文后面增加”0”的位数. 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生成校验码的位数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计算CRC校验码,进行异或运算(相同=0,不同=1)网络评价网络时延= 本地操作完成时间和网络操作完成时间之差吞吐率计算吞吐率= (报文长度*(1-误码率)) / ((报文长度/线速度) + 报文间空闲时间吞吐率估算吞吐率 = 每个报文内用户数据占总数据量之比 * (1 –报文重传概率) * 线速度吞吐率 = 数据块数 / (响应时间–存取时间)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 (数据块处理 / 存取及传送时间 * 数据块数)数据块处理/存取及传送时间 = (响应时间–存取时间) / 数据块数有效资源利用率计算有效利用率= 实际吞吐率 / 理论吞吐率例: = (7Mb/s * 1024 *1024 *8) / (100Mb/s *1000 *1000 )= 0.587组网技术(adsl)计算文件传输时间T = (文件大小/*换算成bit) / (上行或下行的速度 Kb) /*以mb速度*/如24M 512kb/s T= (24*1024*1024*8) / (512*1000)=393秒文章中包含标签:软考网工软考常用网络协议汇总2008/12/09 | 作者:小V | 评论 (0)| 分类: 网络工程。
高项知识点口诀一、IT部分1、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划分为几个阶段四阶段法:花开云散立项(规划),开发,运维,消亡五阶段法:划分设时运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口诀:不愿对象;门清接福解析:需求不清---原型法;需求明确---结构化方法;符合人类思维、可复用----面向对象方法;接口、构件、系统之间共享----面向服务3、网络存储计算口诀:打哪傻存,犯傻、怕傻、不傻解析:DAS-达斯-直接附加存在;NAS-纳斯-网络附加存储;SAN-撒们-网络附加存储;FC SAN-光纤通道;IP SAN---IP存储;IB SAN-无限带宽存储。
4、OSI模型物联网传话适应通信设备:高官三鹿二乔5、网络设计口诀:主核汇控接用户解析:网络主干部分称为核心层;汇聚层核心层和接入层的分界面,完成网络访问策略控制、数据包处理、过滤、寻址以及其他数据处理任务;接入层的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
6、数据库管理系统口诀:芒果分开存;红孩没关系。
解析: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介于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产品。
常见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MySql、SQLServer;常见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HBASE。
7、数据仓库的特点口诀:祖籍易变解析: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随时间变化的8、需求分析的四个过程口诀:获粉定症解析:需求获取:产生《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分析:建立概念模型需求定义:产生《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验证:开发方和用户评审,承诺,需求文档合同化。
需求验证后形成需求基线。
9、UML静态图和动态图记忆法静态图记忆口诀:部队负包累成狗!解析:静态-部队(对)负(复)包累(类)成狗(构)(部署图,对象图,复合结构图,包图,类图,构建图)动态图记忆口诀:制定交通,顺桩活用(想象汽车考试倒桩)动态-制定交通,顺桩(状)活用(制品图,定时图,交互概观图,通信图,顺序图,状态图,活动图,用例图)10、软件架构风格口诀:数风流、调主子、需立库数据流风格:数据流风格包括批处理序列和管道/过滤器两种风格。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同学们在备考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时,除了要熟悉考试知识,还要掌握一些考试技巧,下面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网络工程师的答题方法与技巧,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一、上午题考试答题方法与技巧所有级别上午模块的考试均为选择题,这种考题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对应这类试题,我们可常采用直推法和筛选法。
1.直推法:先不分析所给的四个答案这间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内容直接推出正确答案,然后从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最适当的答案,如:例:在配置管理时,通常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构建不同的的配置数据库。
通常( )是用来存储某一阶段工作结束时发布的阶段产品的。
A. 开发库B.基线库C.受控库 .D.产品库分析: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是“计算机系统开发运行与配置”,主要考查了配置管理中配置数据库的类型。
要实现变更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建立配置数据库,根据用途不同,配置数据库可分为以下三类:开发库:专供开发人员使用,可以频繁修改。
受控库:某阶段工作结束时发布的阶段产品。
顾名思义,受控的,即不可随意更改的。
产品库:完成系统测试后的软件成品。
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得出正确答案为:C.2.筛选法:将所给的四个答案进行逐一分析、对比、去伪存真、步步筛选与排除,最后确立一个正确答案,如:例:某计算机系统由下图所示的部件构成,假定每个部件的千小时可靠度R都为0.9,则该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约为( ) .A 0.882 B. 0.951 C. 0.9 .D. 0.99分析:此题考查对系统可靠度计算知识。
其实,我们只需目算,排除一些答案,最后剩下的即为正确答案,这样即节省时间,减少计算时出错的概率。
题中,R=0.9,我们再仔细观察图,得出一个结论:即使后面两个并联模块不出错(可靠度为1,基本不可能),整个系统R的上限也只能是:0.9×1×1=0.9.前面提到过假设的情况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整个系统可靠度必须小于0.9,满足条件的答案只有0.882,故正确答案为:A.当然,有了方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这样才可以在选择题中立于不败之地。
1、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中,登陆时使用的用户名对应的密码保存的路径______。
(B)A.C:\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B.C:\WINNT\system32\config\SAM
C.C:\WINDOWS\system\config\SAM
D.C:\WINNT\system\config\SAM
2、在一个域目录树中,父域与其子域具有________。
(C)
A.单项不可传递信任关系 B.双向不可传递信任关系
C.双向可传递信任关系D.以上都不正确
3、Windows 2000活动目录使用________目录协议完成查询与更新。
(B)
A.DNS B.LDAP C.TCP/IP D.DHCP
4、在一个域目录树中,父域与其子域具有________。
(C)
A.单项不可传递信任关系 B.双向不可传递信任关系
C.双向可传递信任关系 D.以上都不正确
5、将200.200.201.0这个网络进行子网的划分,要求尽可能划分出最多的网段,但每个网段不能少于5台计算机,该子网的子网掩码是_______。
(C)
A.255.255.255.240 B.255.255.255.252 C.255.255.255.248 D.255.255.255.0
6、一个文件的权限为“rwxr-----”,那么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B)
A.所有用户都可以执行写操作B.只有所有者可以执行写操作
C.所有者和所属组可以执行写操作 D.任何人都不能执行写操作
7、Linux系统中的块设备文件在使用命令ls -l查询时用什么符号表示_______?(B)A.c B.b C.l D.d
8、PowerPoint中,有关选定幻灯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D)
A.在浏览视图中单击幻灯片,即可选定。
B.如果要选定多张不连续幻灯片,在浏览视图下按 CTRL 键并单击各张幻灯片。
C.如果要选定多张连续幻灯片,在浏览视图下,按下 shift 键并单击最后要选定的幻灯片。
D.在幻灯片视图下,也可以选定多个幻灯片。
9、若命令mkdir具有SetUID的s权限位,问当普通用户Sam执行命令mkdir时,新建的目录所有者为哪个用户________?(C)
A.Sam B.users C.root D.sys
10、若要系统中每次缺省添加用户时,都自动设置用户的宿主目录为/users,需修改哪一个配置文件?(A)
A./etc/default/useradd B./etc/login.defs C./etc/shadow D./etc/passwd
11、下面哪条命令可以把一个压缩的打包文件解压并解包_______?(D)
A.tar cvf B.tar xvf C.tar zcvf D.tar zxvf
12、PowerPoint中,有关选定幻灯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D)
A.在浏览视图中单击幻灯片,即可选定。
B.如果要选定多张不连续幻灯片,在浏览视图下按 CTRL 键并单击各张幻灯片。
C.如果要选定多张连续幻灯片,在浏览视图下,按下 shift 键并单击最后要选定的幻灯片。
D.在幻灯片视图下,也可以选定多个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