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菲司酮治疗血HCG值较高之宫外孕成功1例
- 格式:pdf
- 大小:463.16 KB
- 文档页数:2
不同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值宫外孕患者实施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和宫外孕Ⅱ号的治疗效果韩淑梅【摘要】目的探讨对不同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值宫外孕患者实施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以及宫外孕Ⅱ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成甲联宫组(对照)与三联组(研究),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宫外孕Ⅱ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当血β-hCG值为1000~2000 U/L时,三联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联宫组,且腹痛以及包块消失的时间也明显较短,P<0.05.结论在血β-hCG值为1000~2000 U/L时,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以及宫外孕Ⅱ号的效果较好,值得广泛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7【总页数】1页(P86)【关键词】β-hCG;宫外孕;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Ⅱ号【作者】韩淑梅【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康复医院,辽宁葫芦岛 1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2宫外孕是异位妊娠的俗称,其是指受精卵的着床位置在子宫之外,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状况为输卵管妊娠,在临床妇产科中,该类型的疾病极为常见[1]。
由于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的灵敏度得到提升,而且高分辨率超声检测也在广泛应用,所以,宫外孕得以在早期发现并治疗,如此一来,保守治疗的有效率将大大提高,避免了由于宫外孕破裂而大出血死亡的状况,同时也降低了实施宫外孕手术后诱发其他疾病的风险[2]。
本文将针对我院近来收治的宫外孕患者展开研究,现将研究所得作如下公布。
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的基础信息:本组研究所涉及的病例均选取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4例,所有患者接受血β-hCG至分层,分为≤1000 U/L以及1000~2000 U/L,将全部患者按照不同的疗法分为甲联宫组与三联组,其中甲联宫组患者的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8.4±4.1)岁,停经时长为43~65 d,平均为(52.7±3.8)d,包块直径平均为(2.7±0.3)cm;三联组患者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7±4.4)岁,停经时长为45~68 d,平均为(53.1±3.6)d,包块直径平均为(2.5±0.4)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的对比上不构成明显差距,P>0.05,可用于比较。
宫外孕为较常见的一种输卵管妊娠疾病,对生育能力造成直接影响,乃至危害生命安全[1]。
既往临床对于宫外孕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大,且随着近年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技术及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均为目前临床用于保守治疗宫外孕的药物。
本文旨在探究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48例宫外孕患者纳入对照组,年龄25~37岁,平均年龄(28.12±2.15)岁;包块平均大小(2.22±0.73)cm;平均病程(33.90±3.25)d;平均停经时间(46.32±5.30)d;首次怀孕21例;有流产史13例,剖宫产史8例,不良妊娠史6例。
另以本院2016年10月~ 2018年1月接收的4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25.11±2.08)岁;包块平均大小(2.03±0.84)cm;平均病程(35.54±2.15)d;平均停经时间(47.32±4.96)d;首次怀孕23例;有流产史11例,剖宫产史9例,不良妊娠史5例。
对比两组年龄、病程等临床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经检查满足宫外孕诊断标准[2],由B超检查异位妊娠包块不大于3cm;同时存在腹胀腹痛及停经症状,肝肾功能与生命体征大体平稳;②临床资料完备,便于随访、追踪。
排除标准:①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及认知困难;②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疾病;③有药物过敏史。
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独给予甲氨蝶呤(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97),采取肌肉注射法,每次注射50mg/m2,1次/d,持续注射5d。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评价发布时间:2021-05-12T12:50:49.7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9期作者:郭海彦[导读] 目的:探究在宫外孕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干预的效果。
郭海彦黑龙江九洲妇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摘要】目的:探究在宫外孕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均分至2组,A组实施单一甲氨蝶呤治疗,B组则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β-HC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经治疗,B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A组94.74%>78.95%(χ2=4.145,P=0.042<0.05),其β-HCG水平较A组降低显著(2.14±1.02)mIU/mL VS(3.42±1.16)mIU/mL(t=5.108,P<0.001);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10.53%vs7.89%(χ2=0.157,P=0.692>0.05)。
结论:将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用于治疗宫外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临床疗效宫外孕即为异位妊娠,主要指孕卵着床、发育位置在子宫腔外的妊娠情况[1]。
在这一病症发生后,若能够于妊娠囊破裂前就诊可采取保守治疗干预,通过药物形式进行治疗,如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均是较为常见的治疗药物,但单一用药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故此次研究重要分析将这二者联合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均分至2组,各38例;A组患者年龄介于27-39岁,均值为(34.11±2.67);B组年龄介于28-39岁,均值为(33.97±2.46)。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对宫外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进行分组,一组为联合组(mtx+米非司酮),一组为对照组(甲氨蝶呤),比较二组治疗后的效果,并对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盆腔包块情况和副作用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联合组对宫外孕的治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或好转迅速。
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效果优于甲氨蝶呤单独治疗,治愈率高且不良反应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38-02宫外孕[1]又称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在非正常子宫体腔的其他任何部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2]。
据统计,宫外孕发病率为所有妊娠的0.35%~1.15%[3],而且正在逐年上升,其造成死亡的几率约占妊娠死亡的十分之一,也是一个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
诱发宫外孕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几方面: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等[4]。
由于宫外孕早期症状不十分明显,与早孕的区别也不大,因此可能被误诊,延误病情,若不及时的进行早期的正确诊断及医治,将会严重的危害孕产妇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宫外孕危害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大部分病例都能得到早期的正确诊断。
笔者旨在对mtx和米非司酮联合对宫外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7.6岁。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停经时间在6—8 周,患心、肝、肺、肾脏疾病的予以排除,无mtx或米非司酮使用的禁忌证。
· 药物与临床研究 ·232020年 第24期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范冬梅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妇产科 河北廊坊 065300摘 要:目的:给予宫外孕患者治疗期间,分析采取米非司酮药物联合甲氨蝶呤药物的治疗效果。
方法:文章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参考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分析2组患者临床数据。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包块大小、血孕酮水平、血β-hCG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宫外孕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指标,同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健康恢复时间,不同药物联合方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治疗效果临床上宫外孕属于妇科中较为多见的急腹症之一,而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主要指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其主要表现是阴道出血及停经等,一旦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及腹部剧烈疼痛等症状,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1-2]。
因此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妇科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宫外孕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文章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为参考对象,时间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将76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24--54岁,均数年龄为(39.00±2.5)岁,患者停经天数在40-54天,平均停经天数在(47.00±1.6)天,对照组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25-56岁,均数年龄为(40.50±3.5)岁,患者停经天数在42-56天,平均停经天数在(49.00±2.6)天,与2组患者年龄、停经天数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
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11-12T13:20:41.8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贺玉玲[导读] 贵航贵阳医院贵州贵阳 550000 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上效果明显,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有很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贵航贵阳医院贵州贵阳 550000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治疗总效果上,观察组以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以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上效果明显,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有很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异位妊娠;应用效果异位妊娠是一种高危早期妊娠并发症,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药物保守治疗提高了女性继续生育的可能性。
通过为患者进行B超检查和血清β-hCG水平检测技术,能够及早诊断出异位妊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药物保守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保存生育能力[1]。
我院分别采取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为患者治疗,在效果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别,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观察组中,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9.3±3.2)岁;停经时间31—58天,盆腔包块尺寸(2.13±0.17)cm;平均腹痛时间为(14.6±7.9)天,阴道出血时间为(6.21±2.63)天。
对照组中,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1±3.8)岁;停经时间30—58天,盆腔包块尺寸(2.13±0.16)cm;平均腹痛时间为(14.2±8.1)天,阴道出血时间为(6.32±2.67)天。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β-HCG恢复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宫外孕患者在临床保守治疗过程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使患者身体恢复健康。
关键词:宫外孕;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宫外孕作为临床妇产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主要是指孕囊在子宫腔外着床,也是输卵管妊娠常见类型,有临床研究显示,部分宫外孕的发生输卵管腔及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管腔不通畅导致孕卵无法正常运行,使其在输卵管内着床发育,最终引起输卵管破裂[1]。
宫外孕主要以下腹部疼痛、不规则流血、停经等表现为主,如未及时接受有效地治疗,极易引起患者出现晕厥、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影响[2]。
基于此,本文主要观察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研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实验组年龄在28-40岁之间,平均年龄(34.23±2.56)岁,平均停经时间(45.24±3.61)d;对照组年龄在29-41岁之间,平均年龄(34.29±2.54)岁,平均停经时间(45.58±3.99)d.一般资料对比(P>0.05)。
停经自服米菲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引起宫外孕1例
董静;李娜;郝丽静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与教育》
【年(卷),期】2004(021)002
【摘要】患者女性,28岁,孕产。
主因停经31d药流术后2d,下腹痛3h于2002—03—23 14:30入院。
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02—14,停经后无明显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
2002—03—17自测尿HCG(+),于当地购买“米菲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服药后有少许阴道出血,鲜红色,少于月经量,伴轻微腹痛,1d少许“烂肉样”组织,未到医院检查。
3h
【总页数】1页(P29-29)
【作者】董静;李娜;郝丽静
【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2
【相关文献】
1.米菲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依沙吖啶引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廖福连
2.米菲司酮治疗血HCG值较高之宫外孕成功1例 [J], 苟菊瑞;
3.服米索前列醇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报导 [J], 刘青梅
4.米菲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 [J], 王婷苏
5.米菲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 [J], 刘刚毅;文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