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层通用描述语句
- 格式:rt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7
地质100句口诀地质100句口诀:1. 探索地质,揭开大地之谜。
2. 岩石变形,地壳演化。
3. 构造运动,地震频发。
4. 火山喷发,岩浆涌动。
5. 地球内部,热力驱动。
6. 水侵蚀,地貌塑造。
7. 地质年代,化石见证。
8. 陆地漂移,板块运动。
9. 地壳测量,勘探资源。
10. 环境变化,地质记录。
11. 地质学科,跨学科研究。
12. 地震预警,保护生命。
13. 环境保护,地质责任。
14. 矿产资源,经济支撑。
15. 地下水,生命之源。
16. 灾害风险,预防为主。
17. 地质图谱,勘探指南。
18. 地层分析,历史解码。
19. 石油勘探,能源开发。
20. 地球科学,探索未知。
21. 岩石分类,成因解析。
22. 矿物鉴定,结构分析。
23. 岩石圈,地球之脊。
24. 地质力量,无穷无尽。
25. 地壳稳定,大地安宁。
26. 古地磁场,古地理线索。
27. 地理信息,地质应用。
28. 地震波速,构造特征。
29. 石油储量,宝藏之源。
30. 石灰岩洞,地下奇观。
31. 地质遗迹,生命的足迹。
32. 火山喷发,威力无边。
33. 矿产资源,自然财富。
34. 地下蓄水,宝贵资源。
35. 地震预测,科学挑战。
36. 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37. 地球表面,地貌多样。
38. 地下结构,隐藏之谜。
39. 地质工程,施工保障。
40. 灾害管理,防护减灾。
41. 地层堆积,岁月留痕。
42. 地球内部,地热发电。
43. 岩石变质,古地变迁。
44. 碳循环,气候变化。
45. 地质灾害,预防为主。
46. 地下资源,开发利用。
47. 地球科学,探索奥秘。
48. 石油勘探,技术创新。
49. 地震监测,科学预警。
50. 地学教育,知识传承。
51. 地理位置,地质影响。
52. 地壳运动,地形变化。
53. 矿产开采,经济增长。
54. 地壳厚度,地震发生。
55. 石油储量,能源保障。
56. 古地磁场,古地理变迁。
57. 地球信息,科学应用。
58. 地震波传播,地壳构造。
地层描述沿途地层描述:1. ⽕烘组(D2h):灰⿊⾊、灰褐⾊薄层⾄中厚层泥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
局部见灰黄⾊薄层页岩夹深灰⾊中厚层泥灰岩。
页岩单层厚约10--20cm。
风化强烈,岩⽯风化后呈褐黄⾊沙⼟,具球形风化。
与上覆地层榴江组(D2I)呈整合接触关系。
2. 榴江组(D3I):灰⿊⾊薄层-中厚层硅质岩夹灰褐⾊,灰黄⾊薄层硅质泥岩,灰(钙)质泥岩,粉砂岩,厚约2-5cm。
局部见中厚层硅质岩夹灰岩透镜体。
⼤⼩约50×5cm。
与上覆地层五指⼭组(DCwz)呈平⾏整合接触关系3. 五指⼭组(DCwz)灰⾊⾄深灰⾊薄层⾄中厚层泥质条带状灰岩。
层间夹薄层灰褐⾊,灰⿊⾊泥岩及泥灰岩。
单层厚约5-25cm。
局部见⽅解⽯脉充填于泥质条带状灰岩中,脉宽2-5cm。
与上覆地层睦化组(C1m)呈整合接触关系。
因浮⼟,耕地,植被掩盖,地层,岩⽯,出露较差,零星见,距点向北(、)⽶处见--- 4. 睦化组(C1m)灰⾊⾄深灰⾊中厚层-厚层泥晶灰岩。
泥晶灰岩层间夹灰⿊⾊薄层泥(页)岩,单层厚约5-20cm。
灰岩中节理裂隙发育,被⼤量⽅解⽯充填其中,见⽅解⽯呈细脉状(团块状)斜交层⾯产出,脉宽2-10cm。
与上覆地层打屋坝组(C1dw)呈平⾏不整合接触关系。
因浮⼟,耕地,植被掩盖,地层,岩⽯,出露较差,零星见,距点向北(、)⽶处见--- 5. 打屋坝组(C1dw)灰褐⾊、灰黄⾊薄层-中厚层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
局部泥质粉砂岩夹灰⿊⾊薄层硅质岩。
与下伏地层睦化组(C1m)呈平⾏不整合接触。
因浮⼟,耕地,植被掩盖,地层,岩⽯,出露较差,零星见,距点向北(、)⽶处见--6. 威宁组(C1w):灰⾊-深灰⾊薄层-中厚层细晶⽩云质灰岩。
灰岩层间夹灰⿊⾊薄层泥岩,单层厚约5-8cm。
局部为灰⾊中厚层细晶⽩云岩,见燧⽯呈条带状产出。
局部为灰⾊中厚层细晶⽩云岩夹薄层灰褐⾊灰岩、泥灰岩,见燧⽯呈条带状产出。
中段;为灰⾊中-厚层块状泥晶⽣物(屑)灰岩夹灰-灰⽩⾊薄层-中厚层⽩云质灰岩。
地质朗诵词
在地球的怀抱里,深藏着千万年的岁月,地质之书,镌刻着生命的篇章。
大地之躯,层层叠叠如诗行,
岩石之心,守护着岁月的秘密。
在地质的史诗中,每一块石头都是一页篇章,山峦起伏,如同波涛汹涌的文字。
地层交错,如同岁月的指尖轻抚,
沧桑之地,是宇宙的诗意延续。
地震的钟摆,敲响生命的节奏,
火山的吐息,谱写着生命的热情。
岩浆的激情,流淌成地球之歌,
河流的旋律,刻画着大地的音符。
矿藏的宝库,镶嵌着地球的辉煌,
化石的画卷,描绘着生命的传奇。
地球是一本厚重的诗集,
每一行每一字,都是宇宙的旋律。
在地质的时光里,我们是短暂的访客,
唯有敬畏大自然,方能读懂地球之诗。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1)、崩坡积层(Q4col+del)、残坡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以及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岩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0.20~0。
50m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2。
00~4.00mm),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
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0.40~2。
00m。
2、冲洪积层(Q4al+p1)(1)粉质粘土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
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0。
1~3。
5m.(2)含角砾粉质粘土褐灰色,可塑,稍湿。
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2.00~4。
00mm,含量约15~20%。
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0.30~3.00m。
(3)角砾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
含约15~25%的细粒土。
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0.40~4.70m。
(4)碎石土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细砂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1.4~1。
5m 。
(6)含卵石粉土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0.5~2。
0cm,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为15~40%,粉土”含量约占40~60%。
1,素填土:褐色,棕黄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中细砂,局部含少量生活垃圾2,中砂:灰白色,稍湿,硬塑,含中细砂,局部含大量粘粒3,粉质粘土:棕褐色,硬塑,含中细砂,局部含大量粉砂4,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流塑,含少量贝壳,含有机质,具腥臭味5,粉砂:深灰色,饱和,松散,含少量贝壳,常夹薄层淤泥,具腥臭味6,中砂:浅灰色,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混少量角砾和粘粒,局部粘粒含量高,岩芯呈粉质粘土状7,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含少量中粗砂8,粉砂:上部灰白色,下部褐黄色,饱和,中密,均粒,含少量粘粒9,粉质粘土:深灰色,灰褐色,软塑,局部夹薄层灰色粉砂10,中粗砂:灰白色,饱和,密实,混角砾或圆砾10-25%,含少量粘粒,底部0.4m为卵石11,强风化砂质泥岩:浅灰色,紫红色,原岩构造大部分破坏,岩芯手掰易碎,干钻困难遇水易软化,该层夹较多中风化岩块12,强风化泥质砂岩:灰色,灰绿色,原岩构造大部分破坏,岩芯手掰易碎,水钻岩芯呈中细砂状,干钻困难遇水易软化,该层夹夹中风化岩块13,中风化砂质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石状,少数呈扁柱状,岩芯锤击易碎14,中风化砂岩:褐黄色,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石状,少量呈短柱状,岩芯锤击易碎15,微风化砂质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粉砂,裂隙不发育,岩芯呈柱状,节长10-40cm,岩芯锤击易碎,裂隙不发育,岩芯呈长柱状,节长10—40cm1,层杂填土:棕色、灰黑色、灰色,稍湿—饱和,松散,由粉质粘土和大量砼、砖块、塑料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组成。
2,层粉质粘土:褐黄色、浅灰色,硬塑—坚硬,含少量中粗砂及角砾。
5,全风化花岗岩: 灰黄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
岩芯呈坚硬粘性土状,具可塑性.该层遇水易软化。
6,⑤—2层强风化花岗岩:黄灰色,灰黄色,原岩织结结构大部分破坏,但尚可辨认(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由长石、石英和少量云母组成,长石具高岭土化现象.裂隙发育,块状岩芯手捏易碎。
和尚沟组总厚248.99m1紫红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节理极度发育 9.78m2紫红色层状泥岩与紫红色层状砂岩互层 10.21m3紫红色中细粒砂岩与灰黄色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夹薄层灰黄色中粒砂岩,4楔状交错层理 43.99m5紫红色泥质页岩,细粒砂岩,灰白色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夹砾岩层,6钙质结核层,节理发育,板状交错层理 60.97m7紫红色细粒砂岩与浅红色薄层状中细粒砂岩互层,夹块状砾岩,板状交错层理发育 64.12m8紫红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板状交错层理发育 24.64m9底部为紫红色薄层状细粒长石砂岩,灰白色薄层状细粒砂岩,具楔状10交错层理顶部为浅红色中厚层砂岩与紫红色薄片层砂岩互层,富集钙质结核,具平行层理 43.45m11紫红色巨厚层泥质砂岩,板状交错层理,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 27.82m整合下伏地层刘家沟组(T1l)中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泥岩、砂质泥岩局部含砾(二)刘家沟组刘家沟组(T1l)为紫红色细粒砂岩,红色薄层长石石英砂岩,红色、灰绿色薄层状中粒石英砂岩互层。
层理发育,有大量波痕。
含较多核形石且颗粒较大,夹有少量泥粒。
上覆地层和尚沟组(T1h)紫红色砂岩与紫红色页岩互层整合刘家沟组总厚114.015m12灰色中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
5.75m 13具有泥砾孔洞的灰色中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
1.28m 14灰色中粗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Miss发育。
2.56m 15紫红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有波痕,柱状节理发育。
22.62m 16紫红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楔状、板状交错层理,有波痕,Miss发育。
5.91m 17浅红色薄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Miss发育。
6.05m 18浅红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有波痕,平行层理。
7.49m 19红色、灰绿色薄层状中粒石英砂岩互层,有波痕,Miss发育。
3.55m 20红色中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无波痕,含有少量泥砾。
地质景观介绍文案1. 这个壮丽的地质景观是大自然长时间的雕刻结果,它的独特之处令人叹为观止。
2. 在这片宏伟的地质景观中,岩石层叠如山,形成绚丽多彩的色彩层次。
3. 这片瑰丽的地质景观由巨大的岩石块组成,似乎在宣告着地球的力量与壮美。
4. 这个神奇的地质景观展现了地球演化的宏大历程,每一层岩石都承载着数百万年的岁月。
5. 这个壮观的地质景观充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像是大自然的杰作。
6. 在这片令人惊叹的地质景观中,岩石交错排列,形成了如诗如画的景致。
7. 这个迷人的地质景观拥有无尽的岩石奇观,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质世界。
8. 这片壮美的地质景观蕴含着地球的奥秘,透露出它无穷的力量与魅力。
9. 在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质景观中,巨石峭立,形成了壮丽的自然雕塑。
10. 这个宏伟的地质景观中,岩层纹理错综复杂,传递着地球历史的悠久岁月。
11. 这片神秘的地质景观给人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地球的变迁。
12. 这片迷人的地质景观中,岩石形状各异,构成了一个奇幻的自然艺术画廊。
13. 在这个壮丽的地质景观中,地球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陶醉其中。
14. 这个令人惊叹的地质景观中,岩石的质感和颜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画卷。
15. 在这个宏大的地质景观中,巨石耸立,仿佛见证了地球的无尽岁月。
16. 这片绚丽多彩的地质景观中,岩石被风水雕塑成了各种奇妙的形状,令人叹为观止。
17. 这个迷人的地质景观让人陶醉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球内部世界。
18. 在这片奇幻的地质景观中,岩石的纹理和形态多种多样,宛如一个天然的创作工坊。
19. 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质景观中,岩石堆叠的造型和色彩变化形成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20. 在这个神秘的地质景观中,岩石层层相叠,形成了宏大壮丽的自然景观。
21. 这片宏伟的地质景观中,巨石峭立如山,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与创造力。
22. 这个壮观的地质景观展示了地球演化的无比魅力,每一块岩石都承载着地球的记忆。
钻孔土层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地质情况描述地质情况描述地质情况是指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产资源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情况。
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开展矿产勘探、建设工程、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地质情况。
一、地质构造地球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之间相互移动,导致了各种地形和构造的形成。
在中国境内,主要有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等大陆板块以及青藏高原和东北亚陆缘等活动板块。
这些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中国境内许多山脉和高原的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山脉等。
二、岩石类型岩石是组成地壳和上部地幔的主要物质,其类型有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
火成岩是由火山喷发或深部侵入物浆结晶而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如砂岩、泥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原有岩石发生改变而成的,如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中国境内主要有华北地区的花岗岩、扬子地区的砂岩和变质岩以及青藏高原的大量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等。
三、矿产资源中国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和能源矿三类。
金属矿主要包括铁、铜、铅锌等;非金属矿主要包括盐、硫、石灰石等;能源矿主要包括煤、油气和核能等。
中国境内最大的金属矿资源是铁,其次是铜和锌;最大的非金属矿资源是盐和硫;而能源方面则以煤为主。
四、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和滑坡等自然灾害都与地质情况密切相关。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交界处,地震频繁。
火山爆发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
洪水和滑坡则与地形、降雨等因素有关。
总之,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开展各种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点位:点性:界线点描述:该点位于××(地形地貌特征、地理位置),处于××和××的分界处(界线通过处、侵入界面上)(地质位置)。
(例①:该点处于向阳沟东北方向约1.5km的山坡底,处于第四系覆盖区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的分界处。
)(例②:该点处于大山湾山南面山半坡上,处于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与比鲁特组二段的石英岩和变质石英砂岩不等厚互层的分界处。
)点南(东、南东):出露岩性为××和××,属于比鲁特组三段(写地层或侵入岩填图单元)××(岩性),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
岩石完整程度。
最后描述有无蚀变、矿化现象,矿化、蚀变的种类。
××(岩性),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
岩石完整程度。
最后描述有无蚀变、矿化现象,矿化、蚀变的种类。
点北(西、北西):出露岩性为××和××,属于比鲁特组三段(写地层或侵入岩填图单元)××(岩性),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
岩石完整程度。
最后描述有无蚀变、矿化现象,矿化、蚀变的种类。
(例:砖红色变质石英砂岩,砖红色,变余细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石英碎屑、绢云母及铁质胶结物组成,石英约占75%,绢云母约占10%,铁质胶结物约占15%。
)××(岩性),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
岩石完整程度。
最后描述有无蚀变、矿化现象,矿化、蚀变的种类。
接触关系:侵入(整合、断层、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接触带特征(延伸方向,能量产状的量产状),产状:×∠×,(什么产状,层面、断层面、节理面)(没有则不写)照片:××,地质目的,方向,参照物,(没有则不写)样品:××,样品岩性,拟分析项目。
(没有则不写)路线地质:北行在××m处见××,坐标(×,×,×),特征,蚀变矿化现象。
人工填土1,人工填土:褐黄色,褐红色,稍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粉土及板岩碎块组成,局部夹板岩块石.采取率为90%1,人工填土:紫红色,褐黄色夹灰白色,灰褐色,松散,稍湿-湿,成分以粘性土为主,系机械推填而成1,人工填土:褐黄色,湿,结构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砖块、石灰渣、砾石.采取率95%1,人工填土:褐黄色,灰褐色,褐红色,稍湿-湿,结构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含砖头、瓦片、砼块等建筑垃圾及少量生活垃圾.采取率为90%1,人工填土:紫红色,褐黄色夹灰白色,灰褐色,较密实,稍湿-湿,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少量树枝及砖块,系机械推填而成1,人工填土:褐红色、褐黄色,松散,稍湿-湿,成分以粘性土和风化泥质板岩碎块为主,系机械推填而成,岩芯采取率95%1,人工填土:褐红色、褐黄色,主要由粉质粘土构成,局部夹碎砖、瓦片等建筑垃圾,湿,结构松散.采取率为85% 1,人工填土:黄褐色,褐黄色,褐红色,稍湿,结构较松散,主要由粉土及风化板岩碎块组成。
采取率为90%1,人工填土:褐黄色、褐红色,稍湿,结构较松散,主要由粉土、粘性土组成,中间夹砾石.岩芯采取率95%1,人工填土:灰褐色、黑灰色,稍湿,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含卵石、砖块、炉灰渣等建筑垃圾组成。
其中顶部0.10m 为砼地面,岩芯采取率85%1,人工填土:灰褐色、褐红色,稍湿,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炉渣、砾石。
岩芯采取率90%1,人工填土:褐黄色、褐红色,稍湿,结构较松散,主要由粘性土及强风化板岩碎块组成,含少量砾石,采取率为95% 1,人工填土:褐黄色、褐红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及强风化板岩碎块组成,含少量砾石.采取率为90%1,人工填土:褐红色,松散-稍密,稍湿-干,主要由粘性土和强风化砂岩新近堆积而成1,人工填土:褐红色,中密-密实,稍湿-干,主要由粘性土和强风化砂岩组成1,块石:青灰色,灰黄色,为中风化板岩放炮炸动后原地堆放填筑土1,填筑土:黄色,稍密,湿,主要为亚砂土混粘性土及少量小砾石,偶见植物根须1,填筑土:灰色,红色,深灰色等,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少量砾石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砼块,湿,结构松散,为近期堆填、堆填年限约3年1,填筑土:土褐色,灰褐色,灰黄色,褐红色等,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1,填筑土:黄色,稍密,湿,主要为亚砂土混粘性土及少量小砾石,偶见植物根须1,填筑土:褐黄-褐灰色,稍密,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1,填筑土:灰黄色,灰褐色,紫红色,黑色等,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少量的强风化岩碎块和少量生活垃圾1,填筑土:土褐色,灰褐色,灰黄色,褐红色等,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1,填筑土:褐红色,褐黄色,黄色夹黑色,灰白色,紫红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1,填筑土:土褐色,灰褐色,灰黄色,褐红色等,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1,填筑土:灰褐色、灰黄色、褐红色等,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1,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部分(未浇筑砼),已做好砼护壁种植土2,种植土:灰褐色,稍湿,可塑状态,含植物根茎,采取率为98%2,种植土:褐色,软塑,含植物根茎2,种植土:褐色,湿,结构松散,含植物根.采取率95%1,种植土:褐红色,稍湿,松散,含植物根1,种植土:黄褐色,褐色,湿,结构松散,含植物根茎2,种植土:灰褐色,可塑,湿,含植物根茎,采取率为95%2,种埴土:深灰色,黑色,软可塑,湿至很湿.主要为粉质粘土,见少量小砾石及植物根须2,种植土:灰褐色,软-可塑,稍湿-湿,见植物根。
岩芯采取率98%2,种植土:褐黑色、褐黄色,湿,可塑状态,含植物根系.采取率95%1,种植土:褐色,褐黄色,湿,结构松散,含植物根茎及小砾石2,种植土:褐色,稍湿,结构较松散,含小砾石及植物根茎.岩芯采取率95%2,种植土:灰黑色,灰绿色,软-可塑,湿1,种植土:褐色,灰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2,种植土:褐灰色,可塑,湿,内含植物根茎1,种植土:褐黄色、灰褐色、褐色,松散,湿~很湿。
主要由粘性土组成2,种植土:褐色,灰褐色,褐红色,松散,稍湿,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和低液限粉土组成2,种植土:褐色、灰褐色、褐红色,松散,稍湿,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和低液限粉土2,种植土:褐色,灰褐色,褐红色,松散,稍湿,主要为低(高)液限粘土组成耕植土2,耕植土:灰褐色,软-可塑,稍湿-湿,见植物根,岩芯采取率95%2,耕植土:灰褐色,灰黑色,软-可塑,稍湿-湿,见植物根1,耕土:灰褐色,灰色,灰黄色,褐红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1,耕土:褐红色,灰黄色,灰褐色,湿,可塑-软塑2,耕土:灰褐色、灰色、灰黄色,松散,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2,耕土:灰褐色,灰黑色,软-可塑,湿2,耕土:灰褐色,灰黄色,灰黑色,松散,湿3,耕土:褐灰色,深灰色,可塑,湿~很湿,内含腐植质和植物根茎2,耕土:灰黄色,可塑,湿.见植物根.1,耕土:黄褐色,灰褐色,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含较多植物根须及少量残枝败叶等腐植质2,耕土:灰黑色,深灰色,湿,可塑.主要为粉质粘土混少小砾石.见大量植物根.2,耕土:深灰色,青灰色,可塑,湿,内含少量植物根茎及砾石,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2,耕土:灰绿色,灰黑色,软至可塑.见少量砾石及植物根须2,耕土:褐灰色、深灰色,可塑,很湿,内含植物根茎及有机质2,耕土:灰褐色,灰黑色,湿,稍密.成份主要为粉土,见植物根须及砾石2,耕土:灰色,深灰色,可塑,湿.主要为粉质粘土,无摇振反映,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见植物根茎2,耕土:灰绿色,松散-稍密,湿,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夹煤渣,砖块,见植物根1,耕土:灰褐色,黄褐色,可塑,湿,由粘性土夹植物根茎和少量碎石组成2,耕土:黑灰色,灰色,湿,可塑.主要为粘性土夹少量砂,见植物根须1,耕土:灰褐色,灰绿色,主要为粘性土,湿,可塑.见植物根2,耕土:深灰色,灰色,灰黄色,可塑,湿,内含少量植物根茎及砾石,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1,耕土:灰褐色,灰绿色,主要为粘性土,湿,可塑.见植物根素填土1,素填土:褐黄色,褐红色,稍湿,结构松散,主要由人工堆积的粉质粘土构成,局部夹板岩碎块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湿,结构较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稍湿,松散,以粘性土及强风化板岩碎块为主,局部含少量块石.采取率95%1,素填土:褐黄色、褐红色,稍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含少量小砾石1,素填土:红褐色,结构松散,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上部含少量砖瓦碎屑;采取率为85%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稍湿-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中间夹板岩碎块及块石。
采取率为90%1,素填土:褐黄色,褐红色,稍湿,一般结构较松散,局部已压实,主要由粉土组成,局部夹板岩碎块1,素填土:灰黄色、褐红色等,主要由粘性土及风化板岩回填而成,稍湿,松散,岩芯采取率为100%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松散,稍湿-湿,成分以粘性土和风化板岩碎块为主,系机械推填而成。
岩芯采取率95% 1,素填土:褐黄色,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粉土夹板岩碎块组成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稍湿,松散,以粘性土及强风化板岩为主.采取率95%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夹灰黑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夹灰褐色,松散,稍湿-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1,素填土:红色,灰黄色,松散~稍密,湿,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砾石、建筑垃圾组成1,素填土:黄色,红色,夹深灰色,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少量砾石,湿,结构松散至稍密1,素填土:灰黄色,灰褐色,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砂砾和强风化板岩碎块组成,结构松散,湿,回填年限5年以上1-2,素填土:红色,灰黄色,灰黑色,很湿-饱和,松散.主要为粘性土混少量砾石.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夹灰黄色,松散,稍湿-湿,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卵石组成1,素填土:灰黄色,灰褐色,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砂砾和强风化板泥岩碎块组成,结构松散,湿,回填年限5年以上1,素填土:颜色较杂,浅黄色,灰紫色,紫红色,主要由残积粉质粘土和强风化岩块就近堆积而成1,素填土:黄色,黄灰色,暗红色,稍密-密实,稍湿,主要由粘性土混强风化泥岩组成1,素填土:红色,深灰色等,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建筑垃圾,湿,结构松散,为近期堆填1,素填土:黄褐色,灰黄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夹风化岩碎块1,素填土:黄褐色,红色等,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风化岩块及少量砾石,湿,结构松散,为近期堆填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灰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少量砂砾石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灰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风化岩碎块及少量砂砾石1,素填土:褐红色,黄色夹黑色,稍密-中密,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上部偶见砖渣及瓦片2,素填土:褐灰色,灰红色,稍密~中密,稍湿,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砂砾组成,回填年限10年以上1,素填土:红色,黄色,湿-很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粉土混卵石组成,为近期堆填1-1,老填土:灰黄色,灰褐色,湿,稍密.主要为粘性土混砾石1,素填土:褐红色,灰紫色,灰黄色,结构松散,湿,主要由粘性土和全风化泥质板岩新近堆积而成1,素填土:红色,灰黄色等,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少量风化岩块,湿,下部很湿,结构松散,为近期堆填1,素填土:红色,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少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少量风化岩块,很湿,底部饱和,结构松散,为近期填土1,素填土:黄色,黄灰色,暗红色,松散~稍密,湿,主要由粘性土混强风化泥岩及少量砂砾新近堆积而成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灰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少量砂砾石1,素填土:灰色,灰褐色,褐红色等,松散,湿,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中细砂及碎石组成采取率95%1,素填土:褐红色,灰红色,灰黄色,灰褐色,稍密,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混少量砖渣等1,素填土:砖红色,夹灰白色,较湿,稍密,主要由粘性土组成,顶部混少量建筑垃圾1,素填土:砖红色,夹灰白色,较湿,稍密,主要由粘性土组成,顶部混少量建筑、生活垃圾1,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灰褐色、灰黄色等,松散~稍密,稍湿,下部稍湿-湿,主要由粘性土混强风化板岩碎块组成,表层有少量卵石杂填土1,杂填土:褐黄色、灰褐色,稍湿-湿,结构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含砖头、瓦片、砼块等建筑垃圾及少量生活垃圾.采取率为90%1,杂填土:褐色、褐黄色,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粉土、粉质粘土夹砖头、砼块等建筑垃圾组成,底部夹少量淤泥1,杂填土:灰黑色,伴其它杂色,湿,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回填,硬质成分约占40%,底部含少量淤泥,岩芯采取率为95%1,杂填土:灰褐色,褐红色等杂色,主要为粘性土,混少量砖渣及砼块和植物根,稍湿1,杂填土:灰黄色、褐黄色,局部褐灰色,结构松散,很湿,由粘性土混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新近堆积而成1,杂填土:灰褐色,褐红色等杂色,主要为粘性土,混少量砖渣及砼块和植物根,稍湿1,杂填土:颜色较杂,以灰黄色、灰红色、褐灰色为主,松散,稍湿~湿,主要由粘性土混建筑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组成,回填年限5年以内2,杂填土:灰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为风化板岩碎块混粘性土组成,回填年限5年左右3,杂填土:深灰色,极松散,湿,主要由生活垃圾回填,回填年限5年左右1-1,杂填土:红色,灰黑色,湿,松散.主要为粘性土混砾石及砖块,上部有0.20m砼1,杂填土:灰色或灰黄色,主要由粘性土和建筑垃圾组成,湿,结构松散至稍密.1,杂填土:褐灰色,灰黑色,松散至稍密,湿至饱和,由粘性土混少量建筑垃圾组成.局部混大量生活垃圾1,杂填土:褐灰色,灰黄色,松散,湿,由粘性土混建筑垃圾和碎石新近堆积而成1,杂填土:红色,深灰色,黑色,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建筑垃圾,湿,结构松散-稍密,填土年限不长1,杂填土:褐灰色,灰黄色,局部黑色,稍密,湿,由粘性土混少量建筑垃圾组成1,杂填土:灰色,灰褐色,褐黑色,褐红色等,结构松散,稍湿-湿,主要由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以及粘性土组成1,杂填土:灰色,灰黑色等,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建筑垃圾,湿,结构松散,填土年限较长1,杂填土:褐灰色,深灰色,灰黑色,主要由粘性土混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很湿,新近回填1,杂填土:灰黑色,褐灰色,深灰色等,湿,稍密-松散,主要由粘性土混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组成,回填年限十年以上1,杂填土:顶部(0-0.30m)为砼褐灰色,砖红色,稍密,湿.主要由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混粘性土组成,底部以软塑粘性土为主,结构松散,回填年限20年以上1,杂填土:灰黄色,红色等,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建筑砖瓦和少量生活垃圾,湿,结构松散,为近期堆填1,杂填土:褐红色,灰黄色,灰色等,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少量建筑垃圾1,杂填土:褐红色,灰黄色,灰色等,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少量建筑垃圾1,杂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灰褐色等,主要成分粉质粘土混少量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稍湿,结构松散1,杂填土:灰黑色,成分为粘性土夹砖块、灰渣等建筑、生活垃圾,松散-稍密,湿,回填年限十年左右1,杂填土:褐红色、灰黄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少量砖渣和生活垃圾等1,杂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灰褐色,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砖渣组成,结构松散,稍湿1,填筑土:灰褐色、灰黄色、褐红色等,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淤泥3,淤泥质粉土:灰褐色,湿,稍密,含少量腐植质,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采取率为80% 2,淤泥:灰黑色,3,淤泥质粉质粘土:褐黑色,湿,软塑,微臭,含腐殖质及小量小砾石3,淤泥:褐黑色,流-软塑,臭,含腐殖质,系池溏淤积而成.岩芯采取率70%3,淤泥:灰黄色,灰黑色,很湿至饱和,软塑,见少量砾石.2,淤泥:灰黑色,软至流塑,很湿至饱和.有臭味2,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灰绿色,软塑,很湿,低干强度,低韧性2,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灰黑色,软塑,饱和.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黄色,很湿,软塑状,局部可塑,见小砾石及植物根须3,淤泥:深灰色,软塑,湿.偶见瓦片4,淤泥质粉土:深灰色,灰黑色,软塑~流塑,饱和,具腐臭味3,淤泥质土:灰黑色,黑色,软塑,饱和.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深灰色,很湿至饱和,软塑.3,淤泥:灰绿色,灰黑色,软塑.见少量砾石1-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灰色,很湿,软塑2,淤泥质粘土:灰褐色,灰绿色,灰黑色,软塑-可塑,湿,含植物根等2,淤泥质土:灰黑色,灰褐色,软塑,湿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红褐色,褐黄色,可塑,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小砾石,砾石粒径一般为2mm,大者达5mm,主要成份为石英,呈圆-亚圆状,部份呈棱角状,局部砾石较集中.采取率为95%3,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软塑-可塑,稍有光滑,摇震不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灰白色高岭土及黑色铁锰质结核,采取率为100%4,粉质粘土:黄褐色,褐红色, 可塑-硬塑状态,稍有光滑,摇震不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及黑色铁锰质结核,局部夹粉土及少量小砾石,砾石粒径一般为2-30mm,大者达50,呈棱角-亚圆状,主要成份为石英3,粉质粘土:灰褐色,褐红色,褐黄色,软-可塑,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3,粉质粘土:褐红色,硬塑-坚硬,摇振不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似网纹状结构,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灰白色高岭土条带.采取率100%2,粉质粘土:黄褐色,褐红色,可塑-硬塑状态,含黑色铁锰质结核及灰白色高岭土,局部含少量砾石,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采取率为90%2,粉质粘土:灰褐色,褐红色,褐黄色,软-可塑,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3,粉质粘土:灰褐色、褐红色、褐黄色,软-可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岩芯采取率95%4,粉质粘土:褐黄色夹灰白色、褐红色,硬塑-坚硬,含灰白色高岭土,局部含石英团块,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岩芯采取率95%2,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含少量褐色铁锰质2,粉质粘土:褐红色,褐黄色,硬塑,稍有光滑,摇振不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高,含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局部夹小砾石,具网纹状结构3,粉质粘土:褐黄色,黄褐色,可塑-硬塑,稍有光滑,摇振不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黑色铁锰质结核,局部夹小砾石4-1,粉质粘土:褐黄色,黄褐色,硬塑,稍有光滑,摇振不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风化岩碎块4-2,粉质粘土:褐红色,黄褐色,可塑,稍有光滑,摇振不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2,粉质粘土:褐红色,硬塑,稍有光滑,高干强度,中等韧性,摇震不反应,含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具网纹状结构.采取率为95%2,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铁锰结核,局部夹粉土3,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局部软塑,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铁锰结核及云母片,局部粉土较集中3,粉质粘土:灰褐色,褐黄色,可塑-硬塑,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铁锰结核,局部含粉土及粉细砂,采取率为90%2,粉质粘土:黄褐色,褐色,坚硬,稍有光滑,摇震不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采取率为95%4,粉质粘土:褐红色,硬塑,含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具网纹状结构,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岩芯采取率98%3,粉质粘土:褐黄色、褐红色,硬塑,含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及少量铁锰质结核,具网纹状结构,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岩芯采取率100%4,粉质粘土:灰褐色、褐黄色,可-硬塑,含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及少量铁锰质结核,摇震不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