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表59637
- 格式:doc
- 大小:426.00 KB
- 文档页数:10
国际地质年代表萨克马尔期294.6 ±0.8阿瑟尔期299.0 ±0.8格热尔期303.7 ±0.1宾夕法尼亚纪/卡西莫夫期307.0 ±0.1石炭纪(C)上石炭纪莫斯科期315.2 ±0.2巴什基尔期323.2 ±0.4密西西谢尔普霍夫期330.9 ±0.2比纪/下石维宪期346.7 ±0.4炭纪图尔奈期358.9 ±0.4晚泥盆世(D3)法门期372.2 ±1.6弗拉斯期382.7 ±1.6泥盆纪中泥盆世(D2)吉维特期387.7 ±0.8艾菲尔期393.3 ±1.2(D)埃姆斯期407.6 ±2.6早泥盆世布拉格期410.8 ±2.8(D1)洛赫科夫期419.2 ±3.2志留纪普里道利世无生物划分阶423.0 ±2.3(S)奥陶纪(O)寒武纪(€ )地质年代简表纪以下还可以再划分为世,除去震旦圮、二叠纪、曰垩圮等是二分外,耳余均按三分法,如寒武纪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與陶纪分为早典晦世.中奧陶世、晚奧陶世;但石炭纪原来也是按三分法分为早、中、晚石埃世,近来顷向于按二分祛分为早、晚石炭世;第三纪和第四圮所划分的世则另有专称.•所有关于世的划分J此表一槪从略*新生代地质时代划分【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地质年代表口诀记忆法2012-3-7 10:56阅读(5)转载自九儿
下一篇:高大钊老师的演讲... |返回日志列表
∙赞(10)
∙转载(1410)
∙分享
∙评论
∙复制地址
∙更多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
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 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 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
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
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经典地质年代表,值得收藏!还在为记不住地质年代发愁吗?接住!这样图文并茂的地质表!想记不住都难!地质年代表口诀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还是记不住吗?再来几个小故事......其实哦,这是一段有趣的地质史~了解完命名背后的故事也许就记下来了。
(●°u°●)」一切还得从一位在佛罗伦萨当主教的解剖学教授Nicolas Steno说起。
←就是他(·̀ᴗ·̀)و ̑̑̀̀Steno可以称得上全才,他不仅在解剖学上颇有造诣,还精通古生物学、结晶学和地质学。
根据多年的实地考察与总结,他提出了地层学的三条基本规律的前两条:地层叠置律:最老的沉积岩总是在地层的最底部。
年轻的地层总在年老地层的上面。
地层横向延伸律:所有地层都有一定程度的横向延伸。
某处见到的地层,如果有较好的延伸就能在另一处被追踪到。
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对哦我也觉的=-=虽然他精通古生物学,但发现第三条规律古生物定年律的并不是他,不然现在就不叫Smith地层,而是Steno地层了。
没错!提出古生物定年律的是英国的地质学家William Smith!Smith当学徒的时候是搞大地测量的。
学成之后,正赶上英国开采煤矿的热潮,运煤需要开凿运河。
此后的六年,他就负责一个运河工程的测量和监工。
新挖的河道两侧是绝佳的露头,让Smith阅面无数。
通过这些露头剖面的观察,Smith找到了识别它们的特殊标志——化石。
不管岩性如何变化,动物化石在岩石露头上出现的顺序是不变的。
比化石为指南,Smith在1815年出版了一张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质图。
一年后,发表了《用生物化石鉴定地层》的论文。
地层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了。
由于地层学的论文最先是在英国发表的,所以大部分的地层最先发现于英格兰和威尔士,命名也和当地有关。
寒武系Cambrain是由英国地质学家Adam Sedgwick最先在威尔士的露头上发现的,便以威尔士Wales的拉丁名称Cambria命名。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Ⅰ)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 续表(Ⅰ)注:2000-05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Ⅱ)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续表(Ⅱ)注:2000-05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表1-3 国际地层表(选自2000年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的版本)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与序列。
”同学们感到不好记,特别就是感到“纪”的名称不好记。
研究地壳历史时,仿用了人类历史研究中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把地史划分为5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界、系、统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与地方性地层单位。
国际性地层单位适用于全世界,就是根据生物演化阶段划分的。
因为生物门类(纲、目、科)的演化阶段,全世界就是一致的。
所以据此划分的地层单位必然适用于世界,称国际性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
界——国际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层单位,包括一个代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界的一部分,就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二级单位,代表一个纪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一般就是根据首次研究的典型地区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征等命名的,如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白垩系等。
统——系的一部分,就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三级单位,代表一个世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有阶、时带,地方性地层单位有群、组、段、层。
地质年代单位有宙、代、纪、世。
宙——寒武纪570之前的都就是隐生宙(宇),之后的则就是显生宙(宇)。
代——地质时代的最大单位,在代的时间内形成界的地层。
表
(Geological
Time
Scale)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
地史单位表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δ#-2#+2
ξ#+2#-4。
地质年代表 (Geological Time Scale)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地史单位表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晚三叠到晚白垩纪,大约2.08亿年到6500万年)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大概2.5亿年开始)。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包括整个晚古生代,泥盆纪到二叠纪,大约4.09亿年到2.5亿年);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新元古代Pt3的震旦纪Z至早古生代Pz1,大约8亿年到4.09亿年);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中元古代Pt2的长城纪至新元古代Pt3,大约18亿年到10亿年)。
4、吕梁期(新太古代Ar2至古元古代Pt1,大约28亿年到18亿年)。
表3.2 地质年代表(显生宙)宙(宇)代(界)纪(系)世(统)代号距今年龄(Ma)生物进化及主要特征显生宙(宇)PH 新生代(界)C z第四纪(系)全新世(统)Q h0.01人类出现更新世(统)Q p 2.6新近纪(系)上新世(统)N2 5.3鸟类、哺乳类及被子植物兴起中新世(统)N123.3古近纪(系)渐新世(统)E332始新世(统)E256.5古新世(统)E165中生代(界)M z白垩纪(系)晚白垩世(统)K2 96被子植物出现早白垩世(统)K1137侏罗纪(系)晚侏罗世(统)J3205始祖鸟出现爬行类繁盛,裸子植物出现中侏罗世(统)J2早侏罗世(统)J1三叠纪(系)晚三叠世(统)T3 227原始哺乳类出现,爬行类兴起中三叠世(统)T2 241早三叠世(统)T1250古生代(界)P z二叠纪(系)晚二叠世(统)P3 257造煤植物繁荣中二叠世(统)P2 277早二叠世(统)P1 295石炭纪(系)晚石炭世(统)C2 320 两栖类繁荣,出现原始爬行类早石炭世(统)C1 354泥盆纪(系)晚泥盆世(统)D3 372出现原始两栖类中泥盆世(统)D2 386早泥盆世(统)D1 410 甲胄鱼类繁荣志留纪(系)末志留世(统)S4438晚志留世(统)S3出现原始鱼类中志留世(统)S2早志留世(统)S1奥陶纪(系)晚奥陶世(统)O3490出现最早的脊索动物,笔石中奥陶世(统)O2早奥陶世(统)O1寒武纪(系)晚寒武世(统)∈3 500三叶虫繁荣中寒武世(统)∈2513早寒武世(统)∈1543元古宙(宇)PT 新元古代(界)Pt3震旦纪(系)晚震旦世(统)Z2 630藻类繁荣早震旦世(统)Z1680南华纪(系)晚南华世(统)Nh2早南华世(统)Nh1800青白口纪(系)晚青白口世(统)Qb2900早青白口世(统)Qb11000中元古代(界)Pt2蓟县纪(系)晚蓟县世(统)Jx21200早蓟县世(统)Jx11400长城纪(系)晚长城世(统)Ch21600早长城世(统)Ch11800古元古代(界)Pt1滹沱纪(系)Ht2300P t12500 出现真核细胞的藻类太古宙(宇)AR 新太古代(界)Ar32800中太古代(界)Ar23200古太古代(界)Ar1360034亿年前出现最早的化石—原核细胞藻类始太古代(界)Ar0冥古宙(宇)4600 地球诞生(据2005年<地层学杂志>第2期资料综合)。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地质年代表是地质学家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时间尺度。
它包括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
其中,XXX是最大的时间单位,代表着数十亿年的时间。
纪是宙代下的时间单位,通常代表着数千万年的时间。
第四纪是地质年代表中最新的地质时代,代号为Q。
它开始于约2-3百万年前,至今仍在进行中。
第四纪被划分为新生代,代号为Kz。
全新世是第四纪的一个地层单位,代号为Q4/Qh。
它开始于约1.64-2.48万年前,至今仍在进行中。
同位素年龄是一种用于测定岩石或化石年龄的方法,其中0.012表示的是距今约年前的时间。
地球历史上的各个时间间距距今的年龄都有所不同。
例如,13.2亿年前是元古代,而36.5亿年前是XXX。
这些时间间距的存在,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历史的演化不仅包括构造阶段和大阶段阶段,还包括生物演化阶段。
动物和人类的出现,标志着生物演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地球演化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生物种类繁盛,植物也有着不同的生长状态。
在中国,冰川广布和黄土生成是地质和生物现象的两个主要特征。
更新世、上新世、中新世、渐新世和古新世都是与这些现象相关的地层单位。
地球历史的不同阶段也与地球的构造和地质现象有关。
例如,喜马拉雅阶段和新阿尔卑斯阶段都与地球的造山作用有关。
在这些阶段,火成岩活动和矿产生成都非常活跃。
白垩纪是中生代的一个地质时代,代号为K。
它开始于约1.35-1.4亿年前,结束于约6,500万年前。
在白垩纪,恐龙是地球上的主要动物种类。
总的来说,地质年代表是地球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地球历史的不同阶段和时间间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During the Phanerozoic era。
which lasted from 542 n years ago to the present day。
many significant events took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 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中国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第四纪-----------------------------------------------------------------------------------------中生代新生代代纪世代号起始时间(百万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构造阶段(及构造运动)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 人类出现晚更新世 Qp中更新世 Qp2早更新世 Qp1新近纪上新世 N2中新世 N1 近代哺乳类出现古近纪渐新世 E3始新世 E2 50古新世 E1 65 鱼类出现新阿尔卑斯构造阶段(喜玛拉雅构造阶段)-------------------------------中生代白垩纪 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侏罗纪 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之燕山构造阶段)三叠纪 T 250 蜥龙鱼龙出现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之印支构造阶段)-------------------------------古生代晚古生代二叠纪 P 290 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石炭纪 C 362 单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泥盆纪 D 410 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海西)华力西构造阶段早古生代志留纪 S 439 裸蕨植物出现奥陶纪 O 510 无颌类出现寒武纪 -- 570 硬壳动物出现加里动构造阶段-----------------------------元古代新元古代震旦纪 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南华纪 Nh 800 晋宁运动青白口纪 Qb 1000 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中元古代蓟县纪 JX 1 400 真核动物出现 (绿藻)长城纪 Ch 1800古元古代吕梁运动滹沱纪Hl 2300 五台运动五台纪 Wt 2500 阜平运动-----------------------------太古代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 (菌类及蓝藻)中太古代 Ar2 3200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始太古代 Ar0 45ooAr 4600 地球形成---------------------------------------------------------------------------------------------------------------------- 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地质年代表列。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 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 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中国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第四纪-----------------------------------------------------------------------------------------中生代新生代代纪世代号起始时间(百万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构造阶段(及构造运动)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 0.01 人类出现晚更新世 Qp中更新世 Qp2早更新世 Qp1 1.64新近纪上新世N2 5.00中新世N1 23.3 近代哺乳类出现古近纪渐新世E3 37.5始新世E2 50古新世E1 65 鱼类出现新阿尔卑斯构造阶段(喜玛拉雅构造阶段)-------------------------------中生代白垩纪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侏罗纪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之燕山构造阶段)三叠纪T 250 蜥龙鱼龙出现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之印支构造阶段)-------------------------------古生代晚古生代二叠纪P 290 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石炭纪 C 362 单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泥盆纪 D 410 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海西)华力西构造阶段早古生代志留纪S 439 裸蕨植物出现奥陶纪O 510 无颌类出现寒武纪-- 570 硬壳动物出现加里动构造阶段-----------------------------元古代新元古代震旦纪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南华纪Nh 800 晋宁运动青白口纪 Qb 1000 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中元古代蓟县纪JX 1 400 真核动物出现 (绿藻)长城纪Ch 1800古元古代吕梁运动滹沱纪Hl 2300 五台运动五台纪Wt 2500 阜平运动-----------------------------太古代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中太古代 Ar2 3200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始太古代 Ar0 45ooAr 4600 地球形成---------------------------------------------------------------------------------------------------------------------- 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地质年代表列。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Ⅰ)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 续表(Ⅰ)
注:2000-05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Ⅱ)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续表(Ⅱ)
注:2000-05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
表1-3 国际地层表
(选自2000年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的版本)
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与序列。
”同学们感到不好记,特别就是感到“纪”的名称不好记。
研究地壳历史时,仿用了人类历史研究中划分社会发展阶段
的方法,把地史划分为5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界、系、统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与地方性地层单位。
国际性地层单位适用于全世界,就是根据生物演化阶段划分的。
因为生物门类(纲、目、科)的演化阶段,全世界就是一致的。
所以据此划分的地层单位必然适用于世界,称国际性地层单位,包
括宇、界、系、统。
界——国际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层单位,包括一个代的时间内
所形成的地层。
系——界的一部分,就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二级单位,代表一个纪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一般就是根据首次研究的典型地区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征等命名的,如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白垩系等。
统——系的一部分,就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三级单位,代表一个世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有阶、时带,地方性地层单位有群、组、段、层。
地质年代单位有宙、代、纪、世。
宙——寒武纪570之前的都就是隐生宙(宇),之后的则就是显生宙(宇)。
代——地质时代的最大单位,在代的时间内形成界的地层。
代的名称与界的名称相符合,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与新生代。
纪——代的一部分,代表形成一个系的地层所占的时间。
纪的名称与系的名称符合,如寒武纪、奥陶纪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与地方性地层单位。
国际性地层单位适用于全世界,就是根据生物演化阶段划分的。
因为生物门类(纲、目、科)的演化阶段,全世界就是一致的。
所以据此划分的地层单位必然适用于世界,称国际性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
界——国际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层单位,包括一个代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界的一部分,就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二级单位,代表一个纪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一般就是根据首次研究的典型地区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征等命名的,如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白垩系等。
统——系的一部分,就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三级单位,代表一个世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有阶、时带,地方性地层单位有群、组、段、层。
地质年代单位有宙、代、纪、世。
宙——寒武纪570之前的都就是隐生宙(宇),之后的则就是显生宙(宇)。
代——地质时代的最大单位,在代的时间内形成界的地层。
代的名称与界的名称相符合,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与新生代。
纪——代的一部分,代表形成一个系的地层所占的时间。
纪的名称与系的名称符合,如寒武纪、奥陶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