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1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
- 格式:doc
- 大小:43.06 KB
- 文档页数:4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并了解代数和概念;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并了解代数和概念。
2、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四、教学难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二)讲授新课请按下列规则做游戏:(1)每人每次抽取4张卡片。
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
(2)比较两人所抽取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大的为胜利。
1.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1)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通过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转化为加法,也就是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单一的加法运算.如:(-8)-7+(-6)-(-5)=(-8)+(-7)+(-6)+(+5).(2)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8)-7+(-6)-(-5)=-8-7-6+5.读法一: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7、负6、正5的和”;读法二: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减7减6加5”.(3)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时,①括号前是“+”号,括号内的数的符号不变;②括号前是“—”号,括号内的数的符号改变.③应用加法交换、结合律时,要连同数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2)省略括号和加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三)重难点精讲例1例2 (1)(四)归纳小结1.有理数的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2.因为有理数加减法可统一加法,所以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五)随堂检测计算:(1)(2)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习题2.7 1习题2.8 1八、教学反思。
北京课改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北京课改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6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包括同号有理数的加减法、异号有理数的加减法、以及带有绝对值的有理数加减法。
这些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运算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有理数的定义、分类、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法。
学生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可能在解决混合运算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异号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以及带有绝对值的有理数加减法规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精品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精品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加法和减法可以相互转化2.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能明白加法和减法的辩证关系。
2.通过讲练结合,错解辨析、学生能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应注意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重点: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难点准确计算有理数混合运算式教学流程:一、回顾旧知,情景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起来回忆有理数加减法的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10+(-3)= -13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8+8=0 -10+3=-(10-3)=-7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5-(-4)=-5+4=-1计算:(-7)+8= 1 9-(-2)=11大家来读一读上面的运算式,思考: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1)表示正数负数(2)表示加减号将(-7)+8与9-(-2)之间加一个+或者-,(-7)+8+9-(-2),(-7)+8-9-(-2)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有了前面两节课的基础,这节课应该是很容易掌握的。
二、讲授新知在计算(-7)+8+9-(-2)时,可以两两相加,和再与另一个加数相加。
(-7)+8+9-(-2)=1+9-(-2)=10+2=12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计算(-7)+8-9-(-2)(-7)+8-9-(-2)=1-9-(-2)=-8+2=-6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1)每人每次抽取4张卡片,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比较两人所抽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大的为胜者。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过程性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体会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的意义,会把加减混合运算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2.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性的数学活动,发现加减能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并能正确运用. 情感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从而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2.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分析的习惯.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以加代减的表示方法;难点: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先看一个例子:)()()()(46108+--+---,这是一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二.探索归纳1.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指导、边讨论边总结如下:⑴上题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⑵上题通常也可以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46108-+-+++-,统一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把加减法统一写成加法的式子,有时也叫做代数和.像这样的式子仍看作和式,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8加10减6减4”,在这里把除第一个数外的数字前面的符号都可看作为运算符号,又可看作性质符号,这样,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例1计算:.⎪⎪⎭⎫ ⎝⎛-++⎪⎪⎭⎫ ⎝⎛+--⎪⎪⎭⎫ ⎝⎛-121921384765 2.去括号和添括号有些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中是含有括号的,我们来研究这类算式的各种算法.例如下面的算式:.⎪⎪⎭⎫ ⎝⎛--387631 (1)观察这个算式,如果按照运算顺序的规定,应当怎样计算?(2)我们发现,括号内的一个加数38-和括号外的31是同分母的分数,如果对它们先做计算,就能使运算简便.那么,怎样才能对它们先做计算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 要想实现38-和31先做计算,就必须去掉算式中的括号,然后再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我们已经知道,“某数减去若干个数的和,可以逐个减去各个加数”,按照这个法则,就有⎪⎪⎭⎫ ⎝⎛--387631 =⎪⎪⎭⎫ ⎝⎛--⎪⎪⎭⎫ ⎝⎛+-387631 =387631+- =763831-+ =763-=715. 总结:去括号法则: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不变;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例2计算:(1)⎪⎪⎭⎫ ⎝⎛+--++41483432;(2)⎪⎪⎭⎫ ⎝⎛---52253711739. 下面我们再来探究添括号法则.交流:1.“添括号”和“去括号”是不是方向相反的变形?2.如果我们把一个算式先实施了“添括号”的步骤以后,再实施“去括号”的步骤,那么这个算式是不是应该恢复为原来的样子?3.“添括号”应有怎样的法则呢?添括号法则:添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不改变;添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例3把下列算式分别放入前面带有“+”和带有“-”的括号内:(1)257273-+; (2)76858827+-+-. 练习1.把式子7)3()6()3(-+--+-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练习2.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11()10()20()16()1(--+-++- .)()()())((614131212+--+--+ 上面练习由学生板演.三.交流反思1.小组交流上面练习完成情况,评判正误;2.通过上面探索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及应用过程的数学活动,你有什么体会吗?请哪一位同学来交流一下:一个含有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通常先把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然后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可以按“和”的意义或“运算”的意义来读,并且能按“和”的意义来求出结果.四.检测反馈1.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281071)()()())((+--+--- ;413121112)()()() (+----+ ;212213 )()())((⎥⎦⎤⎢⎣⎡++--+ []. )())((3.012.14--+- 2.将下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按括号内要求交换加数的位置:)9()11()7()29()16()1(+++----++(使符号相同的加数在一起);)5.2()3.1()4.4()5.4()1.3()2(-++-++---(使和为整数的加数在一起);)()()()())((32541315213+++--++-+ (使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3.2)2.4)()5.0()7.4()522()4(++++---- (使计算简便).。
授课日期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教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添括号)总课时: 1第 1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添括号法则教学难点括号前添“-”号的添括号法则教学方法例题讲解,练习巩固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根据上节所学的去括号法则,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下列几个问题.把下列各式去括号1.(1);(2);(3);(4).2.请你说出去括号的根据是什么?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议一议:1.“添括号”和“去括号”是不是方向相反的变形?2.“添括号”应有怎样的法则呢?m+a+b-c= m+(a+b-c)m-a-b+c = m-(a+b-c)添括号法则1.添上前面带有“+”号的括号时,括号内的各数都不改变。
m+a+b-c= m+(a+b-c)2.添上前面带有“-”号的括号时,括号内的各数都改变。
m-a-b+c= m-(a+b-c)巩固法则:例1.把下列算分别放入前面带有“+”号和带有“-”号的括号内。
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的学习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共同订正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学们互相叙述,补充和纠正,语言较通顺后举手回答,师生共同补充纠正.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5101025727(1)3-+76858837(2)+-+-例 2.把下面算式中的后三个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再把算式中的后四个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练习p 49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1);(2);(3);(4).2.每一个学生自编一个算式,然后同桌同学交换,把后三项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四、归纳小结1.添括号法则.2.回顾“添”,“不变”,“变”的含义(“添”是添上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不变”是指括号里各项符号都不变;“变”是括到括号内的各项符号都变).3.添括号是否正确可用去括号进行检验;去括号是运算的需要,添括号是适用算式的变形.去括号与添括号应用比较广泛,必须认真掌握.同时指定四个学生在黑板上完成,1题学生观察,一名学生口述,其他学生加以更正;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1055板书设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1 例2 添括号法则13925131722758--+-课后反思添括号法则的发现与总结,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可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法则得出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法则中的关键性词语,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添括号时,要细心,括号内的各项“变”还是“不变”取决于括号前添“+”号还是“-”号,“变”是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不变”是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
授课日期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教学课题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2)-----去括号总课时: 1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时的去括号法则教学方法例题引入,练习巩固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时间安排温故知新:回顾昨天学习过的知识。
计算:(1))212()75.2()412(21-+--++-2534324122122121275.241221)212()75.2()412()21(=+-=++--=-++-=-+++++-=解:原式(2))3761(31-+先由学生自己做第(2)题,然后对算法二给予讲解提示。
新知讲授:观察这个算式,我们发现括号内的一个加数37-与括号外的31是同分母的分数,如果能使它们先计算,就能使运算简便。
想一想如何才能使它们结合先做运算?通过上面的小题,试着将下面几个题中的括号去掉:(2)算法一:按照运算顺序的规定,先算括号里的611)613(62)61461(31-=-+=-+=解:原式算法二:根据加上若干数的和等于分别加上每一个加数611612613731376131-=+-=+-=-+=解:原式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试着概括括号前面是“+”号的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加法结合律55)11912(3)2()421(211)1(---+--+ 119123421211----=-+=去括号法则1: 当括号前面是“+”号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不改变。
字母表达式:m+(a+b-c)=m+a+b-c 类似地,想一想,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我们该如何去括号? 652613613831386131)38()61(31)38()61(31)3861(31=-=-+=+-=++-+=--+-=--解:原式 利用同样的方法,将下面几个式子中的括号去掉: 192311)19231(1)2(3243324)3243(324)1(+-+=-+--+--=--- 去括号法则2: 当括号前面是“-”号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
1.6.1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
2、理解代数和的概念.
3、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4、能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四、教学难点: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后如何运算下面的式子呢?
(-3)+(+2)-(-5)-(+8);
(+2)-(-6)+(+4)-(-5).
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二)讲授新课
思考:
1、在生活中哪里会用到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举出你想到的例子.
2、既然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那么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可以怎样进行?
3、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以后,是否可能产生简洁的形式和更方便的算法?同学们思考并交流.
(三)重难点精讲
我们来看一个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18)-(-3)-(+13)+(-2).
先把它统一为加法运算,得
(-4)+(+18)+(+3)+(-13)+(-2).
由于都是加号连接,所以不妨省略“+”,使得式子更加简洁,得
-4+18+3-13-2. ①
在过去,①式被看做是有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而在代数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有理数
的加法算式,也就是理解为“负4,正18,正3,负13和负2的和”.
这样,我们把省略了加号的几个有理数的和的式子叫做这几个数的代数和. 于是,它的计算过程就可以写为 (-4)+(+18)-(-3)-(+13)+(-2)
=(-4)+(+18)+(+3)+(-13)+(-2)
=-4+18+3-13-2
=-4-13-2+18+3 =-19+21=2.
典例:
).12
19(21)38(47)65(1-+++---、计算:例 分析:观察算式的结构可以知道,算式尚未写成代数和的形式.其中47-和2
1+前面的加号已经省略,只需先把)3
8(+-转化为加法,再把尚未省略的加号略去,就转化为代数和的形式了. .3
19127612
1921384765)1219(21)38(47)65()12
19(21)38(47)65(-=-=-+---=-++-+--=-+++---解: 跟踪训练:
计算:(-20)+(+3)-(+5)-(+7).
解:(-20)+(+3)-(-5)-(+7)
=-20+3+5-7
=-20-7+3+5
=-27+8
=-19.
典例:
例2、学校餐厅购进大米20袋,每袋标准质量为50千克.但由于大米在装袋时有误差,运输时有亏损,所以入库时需要知道误差的数值.经过精确称量后每袋质量登记如下(单位:
千克):
49.9,49.8,50.1,48.8,49.6,50.0,49.8,49.3,49.8,50.2,
49.8,49.8,50.1,49.8,49.5,50.0,49.8,49.7,49.6,48.7.
请你设计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这批大米总质量的误差.
解:我们把多于标准质量的数量记为正数,少于标准质量的数量记为负数,得
-0.1,-0.2,+0.1,-1.2,-0.4,0,-0.2,-0.7,-0.2,+0.2,
-0.2,-0.2,+0.1,-0.2,-0.5,0,-0.2,-0.3,-0.4,-1.3.
再用计算器求它们的代数和,得算式
(0.1×2+0.2)+(-0.1-0.2×7-0.3-0.4×2-0.5-0.7-1.2-1.3)
=0.4+(-6.3)
=-5.9(千克).
答:这批大米共缺少5.9千克.
跟踪训练:
某村共有10块小麦田,今年的收成与去年相比(增产为正,减产为负)的情况如下:55 kg,79 kg,-40 kg,-25 kg,10 kg,-16 kg,27 kg,-5 kg,31 kg,4 kg,今年的小麦总产量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何?
解:根据题意,得
55+79+(-40)+(-25)+10+(-16)+27+(- 5)+31+4
=55+79-40-25+10-16+27-5+31+4
=(55+79+10+27+31+4)+(-40-16-25-5)
=206-86=120(kg).
答:今年的小麦总产量与去年相比增产120 kg.
(四)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
(五)随堂检测
1、把18-(+10)+(-7)-(-5)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是( )
A.18-10-7-5 B.18-10-7+5
C.18+(-10)+(-7)+5 D.18+10-7-5
2、在式子3-10-7中,把省略的“+”号添加上,应得到( )
A .3+10+7
B .-3+(-10)+(-7)
C .3+(-10)+(-7)
D .3-(+10)+(+7)
3、a 的相反数是它本身,b 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c 的绝对值等于3,则a -b -c 的值是_______.
4、 ,按此规律, =____.
5、我们规定一种新运算:a ※b=a-b+1,如3※4=3-4+1=0,那么2※(-3)的值为_______.
6、计算:
(1)-5+7-2+136-88;
.3
17215314)2(+-- 7、下表为某公司股票在本周内每日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计算这一周内该公司股票总数的变化是上涨还是下跌,上涨或下跌的值是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课本P35 习题 3
八、教学反思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