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25.50 KB
- 文档页数:36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课件充,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通过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培养了学生的分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验证明确结论:例1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1)180+(-10)(2)(-10)+(-1);5+;0+活动目的:给学生提供示范,进行有理数加法,可以按照“一观察,二确定,三求和”的步骤进行,一观察是指观察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确定是指确定“和”的符号,三求和是指计算“和”的绝对值.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习题,加深了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运用巩固:活动内容:1.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1)(+4)+(+3);(2)(-4)+(-3);(3)(+4)+(-3);(4)(+3)+(-4);(5)(+4)+(-4);(6)(-3)+0(7)0+(+2);(8)0+0.活动目的:通过这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达到熟练程度。
2.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随堂练习:+(-7);+5;+0;45+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板演进行讲评.活动目的:习题的配备上,注意到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由易到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地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通过口答、演排纠错,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共同1.两个有理数相加,“一观察,二确定,三求和”,即首先判断加法类型,再确定和的符号,最后确定和的绝对值2.有理数加法法则及其应用。
3.注意异号的情况。
活动目的:课堂小结并不只是课堂知识点的回顾,要尽量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切身感受,教师对于发言进行鼓励,进一步梳理本节所学,更要有所思考,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
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对“一观察,二确定,三求和”的步骤印象较深,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