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学基础第七章 女性与爱情婚姻和家庭
- 格式:ppt
- 大小:930.50 KB
- 文档页数:85
婚姻家庭咨询基础知识重点笔记第一章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能够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二、职业道德的6个特点:1、鲜明的行业性;2、适用的有限性;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严格的纪律性;5、相对继承性;6、利益相关性。
它具有导向、规范、整合、激励四个基本功能。
它具有有利于提高从业者的社会道德水平和有利于完善从业者人格的社会功能。
三、婚姻家庭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守则包括6方面:1、尊重服务对象、满足服务需求;2、保护个人隐私、严守咨询秘密;3、坚持诚实守信、禁止滥用信用;4、语言举止文明、素质能力相宜;5、遵循公序良俗、遵守法律法规;6、弘扬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四、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基本规范: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邻里互助;5、勤俭持家。
第二章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演变一、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认可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重点强调两性、配偶身份、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
二、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社会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
对婚姻家庭应该做狭义的了解:婚姻家庭是一夫一妻制形成以来的个体婚姻和个体家庭。
三、婚姻家庭的三个社会功能:1、实现人口再生产;2、组织经济生活;3、教育。
△四、我国当代婚姻家庭生活的7个主流特征:1、婚姻自由程度越来越高;2、择偶观念越来越个性或多样化;3、正确评价离婚率的不断上升;4、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大提高;5、家庭教育受到普遍重视;6、物质生活的提高与结婚消费的上升;7、丰富多彩的家庭建设活动形成规模。
△五、我国当代婚姻家庭生活中的6个主要问题1、不健康的择偶观依然存在;2、婚前和婚外性行为呈上升趋势;3、婚姻质量有待提高;4、离婚带来某些社会问题;5、非婚生子女相应增加;6、独生子女问题。
第五章爱情、婚姻、家庭与性第一节性与伴侣“性”为何物?“性指的是以达到高潮为中心环节和本质标志,以生殖器反应为最终表现形式的人类身心过程。
在大多数情况下,性这个概念主要是指生物过程,并区别于其它生物过程。
”李银河说过,在西方有不同的性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反性的价值观和褒性的价值观。
其中的反性的来自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褒性的源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对比现在的中国社会,褒性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认为“性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紧密的、最亲热的方式”。
性的活动本身具有建立或保持了人际关系的意义。
在近年来出现的种种性学新名词里,可常常见到的,可能就是“伴侣”和“性伴侣”这两个词。
《美国人的性生活》一书的作者们是这样定义这两个词的:“伴侣”说的是与之结成比较长期的(一个月以上)性关系的那个人。
伴侣既包括正式的配偶,也包括在一个月以上的同居关系中的对方,而那些一夜风流式的性关系里的对方,美国作者们并不认为是伴侣。
“性伴侣”则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
它既包括所有类型的“伴侣”,也包括一切与之性交过的人。
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跟某人性交过,那么不管次数是多少、双方的关系持续了多长时间,那个某人就都是当事人的性伴侣。
因此美国作者们只有在谈到婚姻关系或者同居关系时,才使用“伴侣”这个词;只有在谈到所有的性行为时,或者在专门谈到既没有结婚也没有同居的性关系时,才使用“性伴侣”这个词。
当然,对这种划分标准还存在着一些争议。
而且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语言里,也没有“性伴侣”这样的说法。
但是在目前的中国,性社会学研究者不得不使用伴侣和性伴侣这样两个词。
这是因为我们确实需要有这样一个词,来泛指一切性关系中的对方。
而且应该既不带褒义也不带贬义,而是个中性词汇。
第二节恋爱-寻找合适的对象及避开不适合的对象什么是爱情?词典中对爱情的定义则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狭义)/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广义),是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
性机能的发育成熟导致青年人性意识的发展,两性间开始出现一些关注和情感上的吸引,有彼此接近的需求和倾向,趋向于了解对方,认识和接触异性的心理状态。
婚姻与家庭一、友谊含义: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好而亲密的情谊。
异性交往原则:动机端正,保持人际距离,不要过多单独行动,最终对方求爱权利,把握爱情与友谊的界限。
友情与爱情的区别:支柱不同,友谊是理解,爱情感情;地位不同,友谊是平等,爱情一体化;体系不同,友谊是开放的,爱情封闭的;基础不同,友谊是信赖的,爱情不安的;心境不同,友谊是满足感,爱情欠缺感;二、恋爱本质:性爱与爱情,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核心:社会责任。
概念:男女双方培育、发展爱情的过程。
三、婚姻概念:指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定的互为配偶的结合。
注: 1.必须的男女两性的结合2.是男女双方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3.必须是一男一女的结合4.必须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认可家庭:由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岗位。
1.家庭是一个社会生活单位;2,是一定范围内亲属所构成的婚姻家庭制度历史类型:群婚制对偶制一夫一妻制基本原则: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制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5.计划生育原则6.夫妻之间忠实原则7.家庭成员之间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原则四、亲属制度亲属: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现代亲属种类:1.血亲:分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2.姻亲:血亲们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和配偶。
3.配偶:有些国家不认同亲等:计算亲属关系疏远的标准单位。
五、结婚制度结婚: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定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特征:1.主体为异性男女 2.遵循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3.其后果是夫妻关系,享有法定权利和义务。
结婚制度:1,掠夺婚 2.有偿婚 3.聘娶婚 4.共诺婚结婚的步骤程序:申请审查登记六、婚约定义: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做出的实现约定性质:婚约认为是结婚契约的预约类型:1.早期型 2.晚期型七、无效婚无效婚原因:1.重婚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3.医学上有认为不可结婚的疾病4.未到法定婚龄可撤销的原因:1.因胁迫结婚 2.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判定夫妻关系————结婚证八、事实婚姻概念: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过结婚登记,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其是夫妻关系。
女人与婚姻osho著译者序献给天下所有追求新知的女性和男性头脑清醒、追求真实生活的人这是本人翻译奥修大师著作的第七本,奥修从来不写书,他的书都是由即席演讲所录下来的。
本书是奥修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谈到女性及妇女解放所汇集而成的。
奥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道大师,他站在智慧的最高端来谈论妇女解放这个问题。
笔者深知,刚接触奥修的人常常会不同意他书中部份的看法,因为他的说法是非常革命性的、非常激烈的,是反传统的、单刀直入的,是走在时代最尖端的。
读者若以偏激来形容他,或许有些不妥,因为偏激带有谴责的味道,它同时在暗示说他的话语偏离正道,然而笔者深信,奥修之所以讲出那些一针见血的话,乃是出自他的慈悲,他是要唤醒我们深度的昏睡。
《妇女新知》杂志定名为A waken 一ng,也就是在唤醒我们昏睡的意识。
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常常做出很多类似杀人或自杀的行为,当然,这些毁灭性的行为大部份是在心灵及心理的层面,而不见得是在肉体的层面,事实上,灵、魂、体三个层面是相通的。
本书的论点,表面上似乎是在解放女性,但其实何尝不也是在解放男性。
男、女本来就是互补的,是共存共荣的,任何一方总不能因为压迫对方而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狱吏和囚犯只是一体的两面,奴役者和被奴役的人同样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因此当我们解放了奴隶,我们同时解放了主人,因为主人可以从此不必为看管奴隶而操心。
你们或许能够了解,一个在担心他太太或先生有外遇而变得忧心仲仲的人是多么痛苦,当他或她不能赋予别人自由,他本身也同样失去了自由。
读者如果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奥修大师的智慧,可以跟笔者连络,我的地址是:台北市临沂冲三十三卷四号二楼。
门徒:谦达那目录译者序 (1)第一部份第一章如果你不知道你错过什么 (2)第二章害怕亲密 (7)第三章男人的阴谋 (11)第四章你的大男人主义态度在伤害你 (14)第五章没有人要被使用 (15)第六章没有自由,爱就会死掉 (17)第七章只有东西能够被占有 (18)第八章爱就象一只飞翔的小鸟 (20)第九章你已经活过很多次 (21)第十章恐惧和诱惑一起存在 (22)第十一章没有生育控制、没有堕胎:全球性自杀 (24)第十二章女人正在伤害她存在最深处的核心 (25)第十三章奴隶不能够成为朋友 (29)第十四章谭崔从来不是大男人主义的 (32)第十五章怀着成道 (35)第十六章谁要成为一个男人? (37)奥修谈女人 (40)奥修谈婚姻与两性关系 (53)第一部份第一章如果你不知道你错过什么……问题:我听你说过东方的女人有百分之九十八从来不知道性高潮,为什么她们看起来那么优雅,而不象西方的女人看起来那么挫折?这是一个奇怪的生命逻辑,但是就某一方面而言,它非常简单。
一、女性与婚姻女性比男性重要。
所有生物都有两种最基本的需求:生存和繁衍。
生存和繁衍是天性,自身要活着,活着才能生育,生育才能维持物种的存续。
如果女性不生育,人类就要灭亡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女人已经可以不需要男人,自身独立完成生育,男人却不行。
我不是女权,也不是男权,我只是客观真实的描述心中所想。
女性有着和男性一样的生殖欲望,看看动物界就知道,因为不需要考虑羞耻和后代的前途等因素,交配是很简单的,择偶条件高的就要求雄性有个窝,条件低的什么都不用,没那么多讲究。
可是人作为万灵之首,需要顾虑的事情就多了,人生命的价值也远不是普通动物的生命价值可比。
人和动物也是一种阶级,自然界的阶级,这阶级就像人与人的阶级一样,如何才能平等、和谐、友善?如何才能让上位者保护、谦让、扶助下位者?如何才能达成人与人的大同、人与动物的大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乃至明悟生命至理……我后续在第七章再讲。
在上古时,那时生产力低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男女交配往往是很随意很偶然的事情,可能在路上遇见看着彼此顺眼,可能男方送了女方一个果子,也可能劳作时男方帮到了女方,交配就发生了。
男女双方不需要对彼此负责,双方彼此都可能同时存在多个伴侣,孩子跟随母亲长大,那时候没有婚姻法也没有亲子鉴定,除了极个别的孩子能确定父亲是谁,多数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就都跟随母姓,以母亲为首组建家庭,同时那个时代的儿童夭折率极高。
这就是母系社会。
上古八大姓都是女字旁,就是佐证。
家庭是以母亲为首,后期的氏族首领却多半是男人,为什么?因为家庭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亲情最大、利益次之;氏族的纽带却是利益,利益最大、血缘次之。
谁能带大家吃饱饭、不挨饿、把日子越过越好,谁才有资格成为首领。
您老人家再怎么能生孩子,但是十年里有五年的时间都在怀孕生子,不要说带领大家战天斗地流血作战吃饱饭了,就是自己吃饭都成问题,你怎么带领集体?最初,物质极度匮乏,男女混居不知其父、孩子是大家的,实行的是共产经济,所有人共同承担抚育后代的责任、没有谁亏欠谁的都是分内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