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课 第五章第3节 家庭美德
- 格式:pptx
- 大小:8.07 MB
- 文档页数:16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美德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提高家庭美德修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家庭美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家庭美德的基本内涵。
2. 家庭美德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家庭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家庭美德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美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家庭美德的基本内涵a. 尊老爱幼:尊重长辈,关爱晚辈。
b. 男女平等:男女在家庭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c. 夫妻和睦:夫妻之间相互理解、关爱,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d. 勤俭持家:节约资源,合理消费。
e. 邻里团结:与邻里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社区和谐。
2. 家庭美德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a. 尊重父母,关心长辈,传承家族美德。
b. 爱护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c. 夫妻之间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家庭生活中的困难。
d. 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e. 与邻里和睦相处,共同营造和谐社区。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美德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关于家庭美德的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家庭美德,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家庭美德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讲授新课1. 如何将家庭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a.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家庭纪律。
b. 学会关爱他人,关心家庭生活。
c. 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d. 传承家族美德,弘扬家庭美德。
2. 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的关系a. 家庭美德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家庭美德对个人品德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的关系。
道德讲堂之家庭美德今天的道德讲堂有六个环节。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自反思请大家微闭双眼,静穆反思,“三问”自己:第一问,一年中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第二问,每天下班后,有没有陪父母聊几句天或打个电话问候?第三问,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善待周围每一位老人和孩子?好的,相信各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没做到的尽快去补做,还来的及,做到的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自豪!道德讲堂之家庭美德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听歌曲请大家起立,一起倾听(会唱的可以一起唱)《父子》,请放音乐。
(播放歌曲MV《父子》)父子杨洋/佟铁鑫词:崔恕曲:崔恕杨洋:如果你是一棵参天大树我就是一粒种子你宽大的树荫把我守护我每天眺望你的高度佟铁鑫:等到有一天你慢慢长大也许我的枝干早已干枯无论你的繁华蔓延何处不要忘记脚下那片泥土杨洋:我知道你的辛苦明白你的付出却忘了如何跟你相处合:我们都不善表露可心里全都清楚这就是血脉相传的定数佟铁鑫:我心里有满满的爱可是说不出只能望着你远去的脚步给你我的祝福杨洋:我心里有满满的爱可是说不出你是世间唯一的男人让我牵肠挂肚杨洋:我知道你一直默默关注无论我光荣或屈辱佟铁鑫:无论成功失败都别太在乎要懂得忍让学会知足佟铁鑫:我心里有满满的爱可是说不出只能望着你远去的脚步给你我的祝福杨洋:我心里有满满的爱可是说不出你是世间唯一的男人让我牵肠挂肚佟铁鑫:我害怕有一天自己苍老成为你的包袱杨洋:我会在你身旁把你搀扶就像当初你带着我走出人生第一步道德讲堂之家庭美德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诵经典请看大屏幕,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句道德经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下面,先请大家跟我一起来诵读这句经典。
(诵读完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尊老、敬老、养老,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敬老人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核心内容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和健康家庭的核心要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核心内容,包括其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传承这些价值观。
一、社会公德的核心内容1. 尊重和理解:社会公德的核心在于尊重和理解他人。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和差异,并且要用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2. 奉献和责任:社会公德要求我们对社会和他人负责,并且愿意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来帮助他人。
责任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履行自己的义务。
3. 诚实和守信:诚实和守信是社会公德的基石。
我们应该说真话、遵守承诺,并且坚持诚实和守信的原则。
这样可以建立信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 礼貌和友善:礼貌和友善是社会公德的体现。
我们应该对他人保持礼貌,包括尊重长辈、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尊重公共场所的规则。
友善也是社会公德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友善地对待他人,并且慷慨相助。
二、家庭美德的核心内容1. 爱和关爱:家庭美德的核心是爱和关爱。
家庭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温床,父母要给予子女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并且培养家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
2. 尊重和包容:家庭美德要求家庭成员相互尊重和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观点,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彼此,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
3. 分享和合作:家庭美德强调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家庭成员应该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并且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分享和合作,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4. 孝敬和孝顺:孝敬和孝顺是家庭美德中的重要一环。
子女应该尊敬和孝敬父母,并且为他们提供关怀和支持。
孝敬和孝顺是传承家庭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三、培养和传承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方法1. 以身作则:成为一个道德榜样是培养和传承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第一步。
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为来影响他人,并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美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美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 家庭美德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家庭美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家庭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家庭美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认为家庭美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家庭美德的基本概念- 家庭美德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一种道德规范。
- 家庭美德包括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方面。
2. 家庭美德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家庭美德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孝敬父母: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促进孩子的人格发展。
- 关爱子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 夫妻和睦: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 邻里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3. 家庭美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家庭美德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家庭美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课堂讨论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家庭美德?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家庭美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总结1. 家庭美德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践行家庭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家庭美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吗?二、讲授新课1. 家庭美德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家庭美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促进孩子的人格发展。
- 家庭美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 家庭美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促进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美德的概念、内容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家庭美德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家庭美德的认同感,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家庭美德的热情。
教学重点:1. 家庭美德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 家庭美德的具体表现和践行方法。
教学难点:1. 家庭美德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2. 学生如何将家庭美德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家庭美德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美德在个人成长、家庭和谐、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1. 家庭美德的内涵- 家庭美德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 家庭美德包括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
2. 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
- 家庭美德对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3. 家庭美德的具体表现和践行方法- 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体贴父母的生活,尊重父母的意见。
- 关爱子女:关注子女的成长,培养子女的良好品德,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 夫妻和睦: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共同创造幸福家庭。
- 尊老爱幼:尊重长辈,关爱幼辈,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 勤俭持家:合理规划家庭收支,节约资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美德在其中的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美德的看法和实践经验。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家庭美德。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家庭美德的作文,谈谈自己对家庭美德的看法和实践经验。
2.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个践行家庭美德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2021云南考研政治: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2020年全国考研已经结束,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的小伙伴可以开始为2021云南考研备考了;在此,呈贡中公教育和备考的小伙伴聊一聊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大家可以看一看,记一记,为2021考研做中分准备。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1)尊老爱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念深入人心,反映了人们对需要给予特别关爱的老人和儿童的深厚情感,因而成为世代相传的道德格言。
在我国社会中,强调尊老爱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对于解决日趋凸显的老龄化问题和独生子女的培育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男女平等。
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家庭关系中的平等主要是人格平等,是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并不是要否定自然的伦常秩序。
(3)夫妻和睦。
忠于爱情、互敬互爱,是夫妻和睦、婚姻美满的基础。
中国历来用“相敬如宾”、“琴瑟和谐”,以及“比翼鸟”、“连理枝”等来比喻和形容夫妻之间的和睦关系。
今天所强调的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互助互让。
(4)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既要做到努力工作,勤劳致富,也要量入为出,节约用费。
(5)邻里团结。
邻里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做到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宽以待人,团结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