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验配任务2-配后复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4
项目四球面软镜的验配
任务1 球面软镜的试戴和评估工作任务单
一、课前学生任务
●上课前学生准备实践教学材料:手指甲剪短、修光滑,不涂指甲油;实验报告纸若干●教师发学生学习材料:实验指导书;工作任务单;数据记录单及评价表
●学生预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发的材料或上网、图书馆查阅配适评估的方法及配
适合适的相关指标。
●解决问题:软镜配适合适的指标。
二、本次课学习目标
●了解球面软镜的材料、理化性能和材料类型;
●了解球面软镜的加工工艺;
●能熟练地给配戴者选择合适的试戴片;
●能熟练地指导和给配戴者戴镜、摘镜和配适评估;
●能根据配适评估结果调换合适的试戴片;
●能熟练地进行片上验光并开具最终处方。
三、本次课工作任务
1、要完成的任务
●能熟练地给配戴者选择合适的试戴片;
●能熟练地给配戴者戴镜、摘镜和配适评估;
●能熟练地调换试戴片、片上验光并开具处方。
2、条件和要求
●条件:裂隙灯显微镜;中性肥皂;无屑纸巾;软镜多功能护理液;不同参数的球面软镜
若干;镜片盒。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组内每位成员的戴镜、摘镜和配适评估及开具最终处方。
四、本次课结果评价
要求:按照数据记录单记录相应数据及正确判断、开具合适处方。
五、课后任务
1、完成本项目的实践报告。
2、通过上网查阅收集本次课的相关材料。
隐形眼镜的验配技术课程大纲广州市蓝天技工学校《隐形眼镜验配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隐形眼镜验配技术课程编码:适用专业:专业层次:制定人:教研室主任:教务处长:主管校长:二O一四年五月《隐形眼镜验配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隐形眼镜验配技术课程编码: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必修课计划课时:162学时适用对象:初中起点三年制中技适用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该课程是主要培养学生隐形眼镜验配的技能,更好的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准备。
通过学习掌握眼部参数的测定方法,软性隐形眼镜验配方法,半硬性隐形眼镜验配方法特殊隐形眼镜的验配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隐形眼镜的的验配方法,并熟悉常用视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尤其是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等仪器的眼科检查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初、中、高级验光员和验光技师等级的要求二、课程教学目标1.隐形眼镜的配前检查及各项检查的意义2.角膜对氧气的需求及戴镜后泪膜的变化3.半硬性隐形眼镜的材料,加工工艺,适应症及禁忌症,验配方法;4.隐形眼镜沉淀物及相关并发症的诊断5. 隐形眼镜验配方法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章节及课时安排章节教学内容讲授练习第一章球面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22 1 第二章球面散光隐形眼镜的验配10 2第三章RGP(硬性)隐形眼镜的验配20 5第四章特殊隐形眼镜的验配8 8第五章初级职业资格技能综合实训15 6第六章中级职业资格技能综合实训15 6第七章高级职业资格技能综合实训15 2第八章顶岗综合实训半年第九章 6 4第十章 2实训项目模拟操作12合计162(二)章节内容、重点、难点第一章球面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重点与难点】眼部健康状态的检查,眼部参数的测定,屈光检查。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使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段的方法,掌握角膜直径,曲率半径及瞳孔直径,睑裂直径的测量方法,掌握评估眼睑形状的方法,掌握常规的屈光检查方法。
测试练习2 隐形眼镜的基本设计一、名词解释1.隐形眼镜2.基弧3.镜片的参数4.镜片的可变参数5.边缘二、单选题1.角膜上皮细胞从基底的柱状细胞,向前迁移,并最终成为翼状表皮细胞的时间是()。
A、1天B、2天C、7天D、20天2.角膜由前向后依次分为( )。
A、前弹力层、上皮细胞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B、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C、内皮细胞层、后弹力层、基质层、前弹力层和上皮细胞层D、内皮细胞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3.关于角膜形态的近似的描述是()。
A、双曲线形B、抛物线形C、扁长(平坦)椭圆形D、扁圆(陡直)椭圆形4.角膜基质板层可以是下述()长度。
A、11.7mmB、5.5mmC、3.0mmD、2.5mm5、人眼角膜平均的离心度为()。
A、 0.25B、 0.32C、 0.47D、 0.56.支配角膜的神经是下述()颅神经的分支。
A、视神经(N2)B、动眼神经(N3)C、三叉神经(N5)D、面神经(N7) 7.人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是()。
A、6.80 mmB、 6.50 mmC、 7.80 mmD、 11.70 mm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角膜接触镜内表面设计形态的是()。
A、球面B、抛物线弧面C、非球面D、双曲线二次几何曲面9.关于角膜接触镜的焦度,说法错误的是( )。
A、角膜接触镜的前曲率半径是控制焦度的主要因素B、角膜接触镜的后曲率半径是控制焦度的主要因素C、角膜接触镜材料的折射率是恒定的D、角膜接触镜的中心厚度变化极小,对焦度影响很小10.角膜内皮细胞是( )层正六边形细胞。
A、1B、2~3C、5D、5~711.当角膜接触镜镜片直径不变时,基弧越大,矢深( ),配适越松。
A、不变B、越大C、越小D、无关系12.当角膜接触镜镜片基弧不变时,直径越大,矢深( ),配适越紧。
A、不变B、越大C、越小D、无关系13.球面软镜的中心厚度通常控制在( )。
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流程(二)2 验配流程第二步:进行眼前节健康检查配镜者常常会问有砂眼或眼睛经常红、痒能配隐形眼镜吗?此类情况都需要视光师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对配镜者的眼部进行详查后,再判定其能否戴隐形眼镜。
有以下情形者均不能配戴。
a. 眼睑:睑缘炎、麦粒肿、炎性霰粒肿、上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b. 结膜:中度以上程度的慢性结膜炎c. Ⅱ级砂眼d. 角膜:各种角膜炎e. 泪囊炎、干眼症f. 严重的白内障、玻璃体混浊g. 虹膜炎h. 青光眼i. 视路疾病2.1 检查方法2.1.1 手电筒加放大镜的方法在无裂隙灯显微镜的情况下使用。
手电筒从眼颞侧照入,观察角膜的透明度,有无异物,观察球结膜有无充血。
翻开上下眼睑,观察睑结膜有无充血、增厚、乳头、滤泡等。
2.1.2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最常用的是直接投射法a. 直接投射法窄裂隙:判断角膜的弧度、角膜厚度是否正常及角膜创伤的深度、异物的位置。
b.直接投射法宽裂隙:可观察角膜上皮层、基质层、内皮层的状况;观察镜片表面的异物和沉淀物;镜片移动度和松紧度等配适状态。
2.2 检查内容2.2.1眼附属器检查2.2.1.1眼球位置及运动a.面对被检者,观察眼球大小有无异常、是否双眼突出或一眼突出,如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眼眶肿瘤则不宜戴隐形眼镜。
b.观察眼位,有无眼位偏斜或隐斜视。
有斜视或眼球震颠,须考虑其对戴隐形眼镜的影响。
例如:如果有较大外隐斜并且一直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要防止戴隐形眼镜后由于没有了框架眼镜的棱镜效应而引起的不适现象出现。
2.2.1.2眼睑a.眼睑皮肤有红肿、淤血、瘢痕或肿物等眼睑皮肤病,如麦粒肿、睑缘炎(睑缘有超量皮脂溢出,并有皮屑、结痂、搔痒等症状)患者,宜治愈后再戴隐形眼镜。
b. 睑缘内翻形成睫毛倒生,刺激角膜引起角膜上皮粗糙;眼睑松弛外翻使泪液外溢者,均应治愈后再戴镜。
c.严重的眼睑下垂可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严重的眼睑关闭不全极易导致软镜脱水,均不宜配戴隐形眼镜。
项目七配后护理
任务1 护理产品工作任务单
一、课前学生任务
●上课前学生准备实践教学材料:手指甲剪短、修光滑,不涂指甲油;实验报告纸若干●教师发学生学习材料:实验指导书;工作任务单;数据记录单及评价表
●学生预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发的材料或上网、图书馆查阅护理产品的种类、用
法及注意事项。
●解决问题:在镜片的护理中如何达到最佳的护理状态。
二、本次课学习目标
●了解隐形眼镜护理的目的和程序;
●了解常用的清洁剂、消毒剂的种类和用法;
●掌握软镜、硬镜多功能护理液的成份、用途及用法;
●熟练地示范指导软镜、硬镜多功能护理液护理镜片的方法;
●了解润眼液的用途及用法。
三、本次课工作任务
1、要完成的任务
●能熟练地示范并指导软镜多功能护理液护理软镜;
●能熟练地示范并指导硬镜多功能护理液护理硬镜;
●能熟练地示范并指导润眼液的滴眼方法。
2、条件和要求
●条件:无屑纸巾;中性肥皂;软镜多功能护理液;硬镜多功能护理液;镜片盒;球面软
镜;RGP镜片;润眼液。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分别完成本组软镜、硬镜的护理及组内二位成员的润眼液滴
眼。
四、本次课结果评价
五、课后任务
1、完成本项目的实践报告。
2、通过上网查阅收集本次课的相关材料。
项目七配后护理
任务2 配后复查工作任务单
一、课前学生任务
●上课前学生准备实践教学材料:手指甲剪短、修光滑,不涂指甲油;实验报告纸若干●教师发学生学习材料:实验指导书;工作任务单;数据记录单及评价表
●学生预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发的材料或上网、图书馆查阅镜片表面沉淀物在裂
隙灯下的各种表现及处理方法;戴镜后眼并发症的各种表现及处理措施。
●解决问题:如何减少戴镜后镜片表面的沉淀物及眼并发症的发生。
二、本次课学习目标
●了解配后复查的目的及其内容;
●掌握被动复查的相关问题及其处理;
●了解隐形眼镜沉淀物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掌握隐形眼镜表面常见沉淀物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掌握戴隐形眼镜后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三、本次课工作任务
1、要完成的任务
●了解配后复查的时间及配后复查的内容;
●了解戴镜后的相关问题及处理;
●掌握隐形眼镜表面常见沉淀物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掌握戴隐形眼镜后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2、条件和要求
●条件:裂隙灯显微镜完好;无屑纸巾;中性肥皂;软镜多功能护理液;戴过的镜片若
干;镜片盒。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本组给定镜片表面沉淀物的检查及本组戴镜成员眼并发
症检查。
四、本次课结果评价
要求:根据给定的图片能判断出是何种沉淀物和并发症。
五、课后任务
1、完成本项目的实践报告。
2、通过上网查阅收集本次课的相关材料。
项目二隐形眼镜的检测
任务1 隐形眼镜主要参数的检测工作任务单
一、课前学生任务
●上课前学生准备实践教学材料:手指甲剪短、修光滑;实验报告纸若干
●教师发学生学习材料:实验指导书;软镜、透气硬镜的国家标准;工作任务单;数据记
录单及评价表
●学生预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发的材料或上网、图书馆查阅镜片表面质量检查的
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查阅软镜、硬镜和透气硬镜的国家标准。
●解决问题:1、软镜屈光度、直径、基弧和中心厚度允许误差;2、隐形眼镜检测仪在使
用中的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3、对照国标如何判断镜片的参数是否合格。
二、本次课学习目标
●能熟练地用隐形眼镜检测仪检测镜片的直径、缺陷的大小。
●能熟练地用隐形眼镜检测仪检测镜片的基弧和中心厚度。
●能熟练地用焦度计检测镜片屈光度
三、本次课工作任务
1、要完成的任务
●能用隐形眼镜检测仪检测镜片直径;
●能用隐形眼镜检测仪检测缺陷大小;
●能用隐形眼镜检测仪检测镜片的基弧和中心厚度;
●能用焦度计检测镜片屈光度。
2、条件和要求
●每组待测镜片5片(彩片2片,普通2片,新镜片1片(普通的));
●每组镜片盒5个;250ml生理盐水一瓶;镊子5个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完成5个镜片直径、基弧、中心厚度、屈光度和
缺陷大小的检测
四、本次课结果评价
要求:按照数据记录单记录相应数据;对照国家质量标准判断镜片的质量
五、课后任务
1、完成本项目的实践报告。
2、通过上网查阅收集本次课的相关材料。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上课地点学习工程工程一隐形眼镜初步知识课时17学习任务任务2隐形眼镜的根本设计课时4知识目标能力目标1、了解角膜的结构和生理。
2、了解镜片的参数、可变参数、边缘形态对配戴舒适度的影响。
3、掌握镜片的直径、基弧、矢深三者间的关系及对配适状态的影响。
4、能根据配适状态合理地调换镜片。
重点:镜片的基弧、直径、矢深三者和配适状态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基弧、直径、矢深三者间的关系合理地调换镜片到达最正确教学难点的配适状态。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学场所准备:多媒体教室。
教学准备教学资料准备:教材或讲义考核与评价单元自测作业布置教学后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教学步骤与内容(工程一隐形眼镜初步知识任务2 隐形眼镜的根本设计引入新课:由日常生活的例子如一张A4纸用水可贴在黑板上,同样的条件很难贴在圆球的外表。
结合隐形眼镜的配戴部位——戴在角膜外表的泪液层上引出隐形眼镜内外表的形态要和角膜外表相一致,从而引出隐形眼镜的根本设计。
讲授新课:一、角膜的结构与生理1、形态结构:椭圆形,~11mm,~12mm。
t(中央,t(周边)1mm,r(前,r(后。
e约。
角膜透明、无血管,中央呈圆形,向外逐渐平坦,主要由三叉神经眼支支配。
2、组织学结构由外到内分成五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3、生理功能1〕角膜上皮层:可再生,分化周期7-14天,可阻挡微生物和细菌侵入。
2〕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3〕基质层:损伤后能再生,但速度缓慢,能保持物理强度、维持角膜形态。
4〕后弹力层:损伤后可再生。
5〕内皮细胞层:损伤后不能再生,会失去正六边形相互镶嵌排列的规律。
二、隐形眼镜的设计1、根本概念:1〕镜片的参数:2〕镜片的可变参数:3〕镜片的设计:2、镜片的可变参数1〕内曲面:球面弧、非球面弧。
——隐形眼镜镜片内外表常设计成双球弧面、多球弧面和抛物线弧面。
○1弥散投照法【方法】在投照光源上加覆毛面滤光镜,投射与观察夹角30º~50º,裂隙宽度宽大,放大程度低或中倍,投照亮度中至高度。
【观察内容】观察外眼各部,包括眼睑、眼缘、睫毛、球结膜、睑结膜、泪小点、泪液、角巩膜的配适评估,包括覆盖度、中心定位、移动度、下垂度和松紧度的观察等。
○2直接投照法【方法】光源焦点与显微镜焦点处在同一观察部位。
投射与观察夹角30º~50º,裂隙宽度0.2~1.5mm或圆锥光束,放大程度中至高倍,投照亮度中至高度。
【观察内容】窄裂隙称为光切片,可用于观察角膜弧度(如圆锥角膜),角膜厚度(如水角膜水肿),以及角膜创伤的深度和异物的位置等。
宽裂隙光可用于观察角膜上皮层、基质层、内皮层的病变;镜片表面的异物和沉淀物;以及镜片的移动度和松紧度的状况等。
圆锥光束用于观察房水闪辉现象。
○3间接投照法【方法】光源投射显微镜焦点的旁侧,藉在组织的分散和折射的光线照亮观察目标。
投射与观察夹角45º~60º,裂隙宽度0.2~1.5mm,放大程度中至高倍,投照亮度低至中度。
【观察内容】用于观察角膜上皮微囊、微泡等。
○4背面投照法【方法】又称后映法。
光源投射于显微镜焦点后的虹膜上,利用组织被投照光照亮后发出的弥散反光从背面照亮观察目标。
投射与观察夹角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裂隙宽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放大程度中至高倍,投照亮度低至中度。
【观察内容】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目标以照亮的虹膜为背景,用于观察角膜新生血管、异物。
间接法观察目标以照亮的虹膜旁侧的暗区为背景,利用从背面照亮的角膜发出的弥散光观察角膜浸润、角膜基质层的水肿皱纹和镜片表面的沉淀物等。
○5镜面反射投照法【方法】又称平行光切法。
显微镜的焦点落在光源在角膜表面的反光区上,利用光线照亮的界面必然发生反射的原理,当角膜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组织密度稍不均匀,即可在镜面的反光中反应出来。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隐形眼镜验配技术适用专业:眼视光技术专业、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一门职业技术专业核心课,主要培养学生隐形眼镜验配的技能,更好的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准备。
前续课程为《验光配镜》,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按照隐形眼镜验配的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以实际应用的隐形眼镜验配经验和方法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隐形眼镜验配原理及概念的理解为辅,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 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课程设计了球面软性隐形眼镜验配、散光软性隐形眼镜验配、RGP隐形眼镜验配及特殊隐形眼镜验配四个典型的学习情境。
3、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隐形眼镜的的验配方法,并熟悉常用视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尤其是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等仪器的眼科检查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初、中、高级验光员和验光技师等级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1、职业知识:● 隐形眼镜的配前检查及各项检查的意义● 角膜对氧气的需求及戴镜后泪膜的变化● 软性隐形眼镜的材料,加工工艺,适应症及禁忌症,验配方法● 半硬性隐形眼镜的材料,加工工艺,适应症及禁忌症,验配方法● 特殊隐形眼镜的材料,加工工艺,适应症及禁忌症,验配方法● 隐形眼镜沉淀物及相关并发症的诊断2、职业技能:● 眼部参数的测定方法● 眼部健康的检查方法● 泪液测试方法● 软性隐形眼镜验配方法● 半硬性隐形眼镜验配方法● 特殊隐形眼镜的验配方法3、职业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视光师,在兼备高超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爱岗敬业是员工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
对待患者,态度随和;对待同事,谦虚好问;爱护使用的仪器设备,要做到常查常新常维护。
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1、课程内容安排表:2、课程内容标准与要求:本课程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总共安排四个学习情境。
大班健康眼镜验配要合适教案教案名称:大班健康眼镜验配要合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眼镜对眼睛的保护作用。
2. 了解眼镜验配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佩戴和调整眼镜。
3. 学会如何挑选合适的眼镜。
4. 增强学生的眼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准备:1. 展示各种类型的眼镜和不同的镜片。
2. 准备一些练习选择合适眼镜的图片。
3. 模拟验配的工具,如验光架、调节镜片等。
4. 图片或视频展示,以便说明眼镜验配过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老师简单介绍眼镜的作用,为什么需要验配,以及合适的眼镜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
Step 2 眼镜验配的重要性(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眼镜验配的重要性,以及验配的过程。
通过图示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验配的过程。
Step 3 合适的眼镜挑选(15分钟)老师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眼镜和镜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眼镜适合不同的场合,如近视、远视等。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图片,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眼镜。
Step 4 眼镜佩戴和调整(15分钟)老师教学生如何正确佩戴眼镜,并进行调整。
老师还可以用模拟验配的工具如验光架、调节镜片等展示,让学生亲自进行调整。
Step 5 眼保健意识培养(10分钟)老师介绍眼保健常识,如如何正确使用电脑、阅读、保持合理的用眼距离和时间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Step 6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梳理思路。
教学延伸: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小练习,例如,要求学生识别不同的镜片,选择适合的眼镜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眼镜验配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课程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眼镜的作用和验配要合适的重要性。
-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视力问题,并正确佩戴眼镜。
5. 教学准备- 常见眼镜模型或实物- 测试视力的图表- 镜片厚度比较工具- 验配表格- 幼儿的视力状况调查表- 眼镜佩戴的正确方法海报或图片6.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海报或图片引导幼儿们回忆佩戴眼镜的经历,并让他们谈论感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