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反函数对数及对数函数
- 格式:doc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6
函数一、函数: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B A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A x x f y ∈=),(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A x x f y ∈=),(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x f y =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A x x f ∈)(称为函数)(x f y =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2.映射的概念设B A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这样的单值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映射,通常记为B A f →:重、难点突破重点:掌握映射的概念、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难点:求函数的值域和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重难点:1.关于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如果没有弄清所给函数之间的关系,求解容易出错误 问题1:已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b a ,,求)2(+=x f y 的定义域 问题2:已知)2(+=x f y 的定义域是][b a ,,求函数)(x f y =的定义1. 求值域的几种常用方法(1)配方法:对于(可化为)“二次函数型”的函数常用配方法,如求函数4cos 2sin 2+--=x x y ,可变为2)1(cos 4cos 2sin 22+-=+--=x x x y 解决(2)基本函数法:一些由基本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可以利用基本函数的值域来求,如函数)32(log 221++-=x x y 就是利用函数u y 21log =和322++-=x x u 的值域来求。
(3)判别式法:通过对二次方程的实根的判别求值域。
如求函数22122+-+=x x x y 的值域 由22122+-+=x x x y 得012)1(22=-++-y x y yx ,若0=y ,则得21-=x ,所以0=y 是函数值域中的一个值;若0≠y ,则由0)12(4)]1(2[2≥--+-=∆y y y 得021332133≠+≤≤-y y 且,故所求值域是]2133,2133[+- (4)分离常数法:常用来求“分式型”函数的值域。
对数函数运算公式大全1. 对数函数的定义:y = loga x,其中a为正数且a ≠ 1,x为正数。
则y表示以a为底,x的对数。
2.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loga a^x = x,a^loga x = x。
3. 对数函数的性质:① loga (xy) = loga x + loga y。
② loga (x/y) = loga x - loga y。
③ loga x^n = n loga x。
④ logb x = loga x / loga b。
⑤ loga √x = 1/2 loga x。
⑥ loga (1/x) = -loga x。
4. 常用对数函数值:① log10 1 = 0。
② log10 10 = 1。
③ log10 100 = 2。
④ log10 1000 = 3。
⑤ loge 1 = 0。
⑥ loge e = 1。
5. 解对数方程的方法:①转化为指数形式,即a^x = b。
②化简为一般形式,即loga (mx + n) = p。
将等式两边化为指数形式。
③变形为倒数形式,即loga x - loga (x - 1) = b。
将等式两边化为分数形式。
6. 求解对数函数性质的方法:①分解对数式。
②合并同类项。
③平方移项。
④如有必要,将对数式转化为指数式。
⑤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求解。
7. 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①定义域为正实数集。
②值域为全体实数集。
③函数图像关于直线y = x对称。
④在x轴上有一个特殊点:x = 1,此时对数值为0。
⑤在函数图像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相等,且这个角度叫做该点的倾角。
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学习要求: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化简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象通过的特殊点.3.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0,且a≠1).1.对数的概念(1)对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①a 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②x=logN ,其中③ a 叫做对数的底数,④N 叫做真数.a(2)几种常见的对数:对数形式特点记法一般对数底数为a(a>0,且a≠1) ⑤log a N常用对数底数为10 ⑥lg N自然对数底数为e ⑦ln N2.对数的性质与运算法则(1)对数的性质:a log a N=⑧N ;log a a N=⑨N .(a>0,且a≠1)(2)对数的重要公式:换底公式:⑩log b N =log a N(a,b均大于0且不等于1);log a b,log a b·log b c·log c d=log a d (a,b,c均大于0且不等于1,d大于相关结论:log a b=1log b a0).(3)对数的运算法则:如果a >0且a ≠1,M >0,N >0,那么 log a (MN )= log a M +log aN; log a MN = log a M -log a N ; log a M n = n log a M (n ∈R); lo g a m M n =nm log a M (m ,n ∈R,且m ≠0). 3.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a >1 0<a <1图象性质定义域:(0,+∞) 值域:R图象恒过点(1,0),即x =1时,y =0 当x >1时,y >0; 当0<x <1时,y <0 当x >1时,y <0; 当0<x <1时,y >0 是(0,+∞)上的增函数 是(0,+∞)上的减函数4.反函数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与对数函数 y =log a x (a >0,且a ≠1)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 y =x 对称. 知识拓展对数函数的图象与底数大小的比较如图,作直线y =1,则该直线与四个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相应的底数,故0<c <d <1<a <b.由此我们可得到以下规律:在第一象限内,从左到右底数逐渐增大.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 (2)log a x ·log a y =log a (x +y ). ( )(3)log 2x 2=2log 2x. ( ) (4)若log a m <log a n ,则m <n. ( )(5)函数y =ln 1+x1-x 与函数y =ln(1+x )-ln(1-x )的定义域相同.( )(6)对数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过定点(1,0),且过点(a ,1),(1a ,-1),其图象经过第一,四象限.( )答案 (1)✕ (2)✕ (3)✕ (4)✕ (5)√ (6)√ 2.log 525+1612=( )A.94 B.6 C.214 D.9答案 B log 525+1612=log 552+(42)12=2log 55+4=6.故选B .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log a 6log a3=log a 2 B.lg 2+lg 5=lg 7 C.(ln x )2=2ln x D.lg √x 35=35lg x答案 D 对于A 选项,由换底公式得log a 6log a3=log 36=1+log 32,故A 错;对于B 选项,lg 2+lg 5=lg(2×5)=1,故B 错; 对于C 选项,(ln x )2=ln x ×ln x ≠2ln x ,故C 错;对于D选项,lg √x 35=lg x 35=35lg x ,故D 正确.故选D.4.(2020安徽月考)已知a =log 23,b =(12)12,c =(13)13,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a <b <cB.a <c <bC.b <c <aD.c <b <a 答案 D 因为a =log 23>log 22=1,0<b =(12)12<(12)0=1,0<c =(13)13<(13)0=1, 又b 6=(12)3=18,c 6=(13)2=19,所以b 6>c 6,所以b >c ,即c <b <a.故选D.5.(2020河北唐山第十一中学期末)函数f (x )=lg(x -2)的定义域为 ( )A.(-∞,+∞)B.(-2,2)C.[2,+∞)D.(2,+∞)答案 D 函数f (x )=lg(x -2)的定义域为x -2>0,即x >2,所以函数f (x )=lg(x -2)的定义域为(2,+∞),故选D .6.(易错题)已知a >0,且a ≠1,则函数f (x )=a x 与函数g (x )=log a x 的图象可能是( )答案 B 由函数f (x )=a x 与函数g (x )=log a x 互为反函数,得图象关于y =x 对称,从而排除A,C,D.易知当a >1时,两函数图象与B 选项中的图象相同.故选B. 易错分析 忽视反函数的定义.对数的概念、性质与运算角度一 对数的概念与性质典例1 (1)若log a 2=m ,log a 5=n (a >0,且a ≠1),则a 3m +n = ( )A.11B.13C.30D.40 (2)已知2a =5b =10,则a+bab = . (3)设52log 5(2x -1)=9,则x = . 答案 (1)D (2)1 (3)2 角度二 对数的运算典例2 计算:(1)(lg 2)2+lg 2·lg 50+lg 25; (2)log 3√2743+lg 5+7log 72+log 23·log 94+lg 2; (3)(log 32+log 92)·(log 43+log 83).解析 (1)原式=(lg 2)2+(1+lg 5)·lg 2+lg 52=(lg 2+lg 5+1)·lg 2+2lg 5=(1+1)·lg 2+2lg 5=2(lg 2+lg 5)=2.(2)原式=log 3334-1+lg 5+2+lg3lg2·2lg22lg3+lg 2=34-1+(lg 5+lg 2)+2+1=-14+1+3=154.(3)原式=log 32·log 43+log 32·log 83+log 92·log 43+log 92·log 83 =lg2lg3·lg32lg2+lg2lg3·lg33lg2+lg22lg3·lg32lg2+lg22lg3·lg33lg2=12+13+14+16=54. 规律总结对数运算的求解思路(1)首先利用幂的运算把底数或真数进行变形,化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使幂的底数最简,然后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求解.(2)将对数式化为同底数对数的和、差、倍数运算,然后逆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将其转化为同底数对数的真数的积、商、幂的运算.1.(lg 5)2+lg 2·lg 5+lg 20-log 23·log 38+2(1+log 25)= . 答案 9解析 原式=lg 5·(lg 5+lg 2)+lg 2+lg 10-log 23·log 28log 23+2·2log 25=1+1-3+10=9.2.如果45x =3,45y =5,那么2x +y = . 答案 1解析 ∵45x =3,45y =5,∴x =log 453,y =log 455,∴2x +y =2log 453+log 455=log 459+log 455=log 45(9×5)=1.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应用典例3 (1)函数f (x )=ln|x -1|的大致图象是( )(2)当0<x ≤12时,4x <log a x (a >0,且a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0,√22) B.(√22,1) C.(1,√2) D.(√2,2)(3)已知函数f (x )=4+log a (x -1)(a >0,且a ≠1)的图象恒过定点P ,则点P 的坐标是 .答案 (1)B (2)B (3)(2,4)解析 (1)当x >1时, f (x )=ln(x -1),又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所以选B .(2)易知0<a <1,函数y =4x与y =log a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题意可知只需满足log a 12>412,解得a >√22,∴√22<a <1,故选B .方法技巧对数函数图象的应用方法一些对数型方程、不等式的问题常转化为相应函数的图象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求解.1.(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第六中学模拟)函数f(x)=|log a(x+1)|(a>0,且a≠1)的大致图象是()答案C函数f(x)=|log a(x+1)|的定义域为{x|x>-1},且对任意的x∈(-1,+∞),均有f(x)≥0,结合对数函数的图象可知选C.2.函数y=x-a与函数y=log a x(a>0,且a≠1)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答案C当a>1时,对数函数y=log a x为增函数,当x=1时,函数y=x-a的值为负,故A、D错误; 当0<a<1时,对数函数y=log a x为减函数,当x=1时,函数y=x-a的值为正,故B错误,C正确.故选C.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角度一比较对数值的大小典例4(1)(2018天津,5,5分)已知a=log2e,b=ln 2,c=lo g121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a >b >cB.b >a >cC.c >b >aD.c >a >b(2)已知f (x )满足f (x )-f (-x )=0,且在(0,+∞)上单调递减,若a =(79)-14,b =(97)15,c =log 219,则f (a ), f (b ), f (c )的大小关系为 ( )A.f (b )<f (a )<f (c )B.f (c )<f (b )<f (a )C.f (c )<f (a )<f (b )D.f (b )<f (c )<f (a ) 答案 (1)D (2)C解析 (1)由已知得c =log 23,∵log 23>log 2e>1,b =ln 2<1,∴c >a >b ,故选D . (2)∵f (x )-f (-x )=0,∴f (x )=f (-x ), ∴f (x )为偶函数.∵c =log 219<0,∴f (c )=f (-log 219) =f (-log 219)=f (log 29),∵log 29>log 24=2,2>(97)1>a =(79)-14=(97)14>(97)15=b >0,∴log 29>a >b.∵f (x )在(0,+∞)单调递减, ∴f (log 29)<f (a )<f (b ), 即f (c )<f (a )<f (b ). 故选C .角度二 解简单的对数不等式典例5 (1)函数f (x )=√(log 2x )-1的定义域为 ( )A.(0,12)B.(2,+∞)C.(0,12)∪(2,+∞) D.(0,12]∪[2,+∞) (2)函数y =√log 3(2x -1)+1的定义域是 ( )A.[1,2]B.[1,2)C.[23,+∞)D.(23,+∞) 答案 (1)C (2)C角度三 对数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典例6 已知函数f (x )=log a (ax 2-x +1)(a >0,且a ≠1). (1)若a =12,求函数f (x )的值域;(2)当f (x )在[14,32]上为增函数时,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当a =12时,ax 2-x +1=12x 2-x +1=12[(x -1)2+1]>0恒成立, 故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12x 2-x +1=12[(x -1)2+1]≥12,且函数y =lo g 12x 在(0,+∞)上单调递减,∴lo g 12(12x 2-x +1)≤lo g 1212=1,即函数f (x )的值域为(-∞,1]. (2)由题意可知,①当a >1时,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必有y =ax 2-x +1在[14,32]上单调递增,且ax 2-x +1>0对任意的x ∈[14,32]恒成立,所以{x =12a ≤14,a ·(14)2-14+1>0,解得a ≥2;②当0<a <1时,同理可得必有y =ax 2-x +1在[14,32]上单调递减,且ax 2-x +1>0对任意的x ∈[14,32]恒成立,所以{x =12a ≥32,a ·(32)2-32+1>0,解得29<a ≤13.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29,13]∪[2,+∞).规律总结1.比较对数值大小的方法(1)若底数为同一常数,则可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直接进行判断;若底数为同一字母,则需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2)若底数不同,真数相同,则可以先用换底公式化为同底后,再进行比较. (3)若底数与真数都不同,则常借助1,0等中间值进行比较.2.对数不等式的类型及解法(1)形如log a x >log a b (a >0,且a ≠1)的不等式,需借助y =log a x 的单调性求解,如果a 的取值不确定,那么需要分为a >1与0<a <1两种情况讨论.(2)形如log a x >b (a >0,且a ≠1)的不等式,需先将b 化为以a 为底的对数式的形式,再求解.1.设a =log 36,b =log 510,c =log 714,则 ( )A.c >b >aB.b >c >aC.a >c >bD.a >b >c答案 D ∵a =log 36=1+log 32=1+1log 23,b =log 510=1+log 52=1+1log 25,c =log 714=1+log 72=1+1log 27,且log 27>log 25>log 23>0,∴a >b >c.2.(2019山东高考模拟)已知f (x )=e x -1+4x -4,若正实数a 满足f (log a 34)<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a >34 B.0<a <34或a >43 C.0<a <34或a >1 D.a >1答案 C 因为y =e x -1与y =4x -4都是在R 上的增函数,所以f (x )=e x -1+4x -4是在R 上的增函数,又因为f (1)=e 1-1+4-4=1,所以f (log a 34)<1等价于log a 34<1,所以log a 34<log a a ,当0<a <1时,y =log a x 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a <34,故0<a <34; 当a >1时,y =log a x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a >34,故a >1,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0<a <34或a >1.故选C.3.(2020上海高三专题练习)函数y=√log0.5(4x2-3x)的定义域为.答案[-14,0)∪(34,1]解析由题意可知0<4x2-3x≤1,解得x∈[-14,0)∪(34,1].4.函数f(x)=lo g13(-x2+2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答案[1,3)解析令u=-x2+2x+3,由u>0,解得-1<x<3,即函数f(x)的定义域为(-1,3),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知函数u=-x2+2x+3在(-1,1)上单调递增,在[1,3)上单调递减, 因为函数f(x)=lo g13u为单调递减函数,所以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3).5.已知函数f(x)=ln(√1+9x2-3x)+1,求f(lg 2)+f(lg12)的值.解析由√1+9x2-3x>0恒成立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因为f(-x)+f(x)=[ln(√1+9x2+3x)+1]+[ln(√1+9x2-3x)+1]=ln [(√1+9x2+3x)·(√1+9x2-3x)]+2=ln 1+2=2,所以f(lg 2)+f(lg12)=f(lg 2)+f(-lg 2)=2.A组基础达标1.已知函数f(x)=log2(x2-2x+a)的最小值为2,则a= ()A.4B.5C.6D.7答案 B2.log29×log34+2log510+log50.25= ()A.0B.2C.4D.6答案 D 原式=2log 23×(2log 32)+log 5(102×0.25)=4+log 525=4+2=6. 3.(2020河北冀州中学模拟)函数y =√log 3(2x -1)+1的定义域是 ( ) A.[1,2] B.[1,2) C.[23,+∞) D.(23,+∞) 答案 C4.log 6[log 4(log 381)]的值为( )A.-1B.1C.0D.2 答案 C5.(2019河南郑州模拟)设a =log 50.5,b =log 20.3,c =log 0.32,则 ( )A.b <a <cB.b <c <aC.c <b <aD.a <b <c答案 B a =log 50.5>log 50.2=-1,b =log 20.3<log 20.5=-1,c =log 0.32>log 0.3103=-1,log 0.32=lg2lg0.3,log 50.5=lg0.5lg5=lg2-lg5=lg2lg0.2.∵-1<lg 0.2<lg 0.3<0,∴lg2lg0.3<lg2lg0.2,即c <a ,故b <c <a.故选B .6.若lg 2=a ,lg 3=b ,则log 418= ( ) A.a+3b a 2B.a+3b 2aC.a+2b a 2D.a+2b 2a答案 D log 418=lg18lg4=lg2+2lg32lg2.因为lg 2=a ,lg 3=b ,所以log 418=a+2b 2a.故选D .7.已知函数f (x )=lg 1-x1+x ,若f (a )=12,则f (-a )= ( ) A.2 B.-2 C.12 D.-12答案 D ∵f (x )=lg 1-x1+x 的定义域为{x |-1<x <1},且f (-x )=lg 1+x1-x =-lg 1-x1+x =-f (x ), ∴f (x )为奇函数,∴f (-a )=-f (a )=-12.8.设f (x )=lg(10x +1)+ax 是偶函数,则a 的值为 ( ) A.1 B.-1 C.12 D.-12答案 D 函数f (x )=lg(10x+1)+ax 的定义域为R,因为f (x )为偶函数,所以f (x )-f (-x )=0,即lg(10x +1)+ax -[lg(10-x +1)+a (-x )]=(2a +1)x =0,所以2a +1=0,解得a =-12.B 组 能力拔高9.已知f (x )=lo g 12x ,则不等式(f (x ))2>f (x 2)的解集为 ( ) A.(0,14) B.(1,+∞) C.(14,1) D.(0,14)∪(1,+∞)答案 D 由(f (x ))2>f (x 2)得(lo g 12x )2>lo g 12x 2⇒lo g 12x ·(lo g 12x -2)>0,即lo g 12x >2或lo g 12x <0,解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4)∪(1,+∞).10.若x 、y 、z 均为正数,且2x =3y =5z ,则 ( ) A.2x <3y <5z B.5z <2x <3y C.3y <5z <2x D.3y <2x <5z答案 D 令2x =3y =5z =k (k >1),则x =log 2k ,y =log 3k ,z =log 5k ,∴2x 3y =2lgklg2·lg33lgk =lg9lg8>1,则2x >3y ,2x 5z =2lgklg2·lg55lgk =lg25lg32<1,则2x <5z ,故选D . 11.(2020福建莆田第六中学模拟)已知函数f (x )=|log 3x |,实数m ,n 满足0<m <n ,且f (m )=f (n ),若f (x )在[m 2,n ]上的最大值为2,则nm = . 答案 9解析 ∵f (x )=|log 3x |,实数m ,n 满足0<m <n ,且f (m )=f (n ),∴0<m <1<n ,-log 3m =log 3n ,∴mn =1. ∵f (x )在区间[m 2,n ]上的最大值为2,且函数f (x )在[m 2,1)上是减函数,在(1,n ]上是增函数, ∴-log 3m 2=2或log 3n =2.若-log 3m 2=2,则m =13(舍负),故n =3, 此时log 3n =1=-log 3m ,符合题意, 即nm =3÷13=9;若log 3n =2,则n =9,故m =19,此时-log 3m 2=4>2,不符合题意.故nm =9.C 组 思维拓展12.(2020四川攀枝花第七中学模拟)设函数f (x )=|log a x |(0<a <1)的定义域为[m ,n ](m <n ),值域为[0,1],若n -m 的最小值为13,则实数a 的值为 . 答案 23解析 作出y =|log a x |(0<a <1)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令|log a x |=1,得x =a 或x =1a ,又1-a -(1a -1)=1-a -1-a a=(1-a )(a -1)a<0,所以1-a <1a -1,所以n -m 的最小值为1-a =13,即a =23.13.若log a (a 2+1)<log a (2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12,1)解析 由题意得a >0且a ≠1,故必有a 2+1>2a ,又log a (a 2+1)<log a (2a )<0,所以0<a <1,又2a >1,所以a >12.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1).14.已知2x ≤16且log 2x ≥12,求函数f (x )=log 2x2·lo g √2√x2的值域. 解析 由2x ≤16得x ≤4,∴log 2x ≤2, 又log 2x ≥12,∴12≤log 2x ≤2,f (x )=log 2x2·lo g √2√x 2=(log 2x -1)·(log 2x -2) =(log 2x )2-3log 2x +2 =(log 2x -32)2-14,∴当log 2x =32时, f (x )min =-14.又当log 2x =12时, f (x )=34; 当log 2x =2时, f (x )=0, ∴当log 2x =12时, f (x )max =34. 故函数f (x )的值域是[-14,34].15.已知函数f (x )=3-2log 2x ,g (x )=log 2x.(1)当x ∈[1,4]时,求函数h (x )=[f (x )+1]·g (x )的值域;(2)如果对任意的x ∈[1,4],不等式f (x 2)·f (√x )>k ·g (x )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h (x )=(4-2log 2x )·log 2x =-2(log 2x -1)2+2. 因为x ∈[1,4],所以log 2x ∈[0,2], 故函数h (x )的值域为[0,2]. (2)由f (x 2)·f (√x )>k ·g (x )得 (3-4log 2x )·(3-log 2x )>k ·log 2x. 令t =log 2x ,因为x ∈[1,4], 所以t =log 2x ∈[0,2],所以(3-4t )·(3-t )>k ·t 对任意的t ∈[0,2]恒成立. 当t =0时,k ∈R; 当t ∈(0,2]时,k <(3-4t )(3-t )t 恒成立,即k <4t +9t -15恒成立. 因为4t +9t ≥12,当且仅当4t =9t ,即t =32时取等号, 所以(4t +9t -15)min =-3,则k <-3.综上,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3).高考数学:试卷答题攻略一、“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反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梳理】1. 反函数的概念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值域为A, 若对于A 中的每一个确定的y , 都有唯一确定的D 中的x 与之对应, 则由这一对应法则得到的函数称为()y f x =的反函数; 记作1()x f y -=. 习惯上仍记作1()y f x -=.2. 函数存在反函数的判定(整体性质)(1) 对应法则f 是一个一一对应;(2) 函数的图像满足水平线法则(用于否定);(3) 反函数定理. 若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单调, 则其必存在反函数, 且其反函数的单调性与其一致.3. 函数与反函数间的关系(1) 函数的定义域是反函数的值域; 函数的值域是反函数的定义域;(2) 对应法则满足:1(())(A)f f x x x -=∈, 1(())(D)f f x x x -=∈;(3) 它们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4) 性质(3)具体到点上: 若一个函数()y f x =过点(,)a b , 则其反函数必过点(,)b a .4. 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1) 遵循以下步骤: ①求出原函数的值域; ②用y 表示x , 有分歧找定义域; ③x , y 互换, 写上定义域;(2) 分段函数求反函数应当分段求值域, 分段求解析式, 最后仍表示成分段的形式.5.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形如log (0,1)a y x a a =>≠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具有如下性质:(1) 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与指数函数(0,1)x y a a a =>≠互为反函数;(2) 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 值域是R;(3) 对数函数非奇非偶;(4) 对数函数过定点(1,0), 这是函数值正负的分界点;(5) 对数函数当1a >时, 是单调递增的; 当01a <<时, 是单调递减的.【典型例题】例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并说明理由.(1) 若函数()y f x =的图像与y a =有两个交点, 则此函数不存在反函数;(2) 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可能是其本身;(3) 若一个函数的图像和它反函数的图像有公共点, 则公共点必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4) 反函数与原函数具有相同的奇偶性.例2.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221(0)y x x x =--≤;(2)y =;(3)12log (1)1(1)y x x =-+<;(4)1()(0,1,0)2x x y a a a a x -=+>≠≥.例3. 求函数2 1 1() 1 1x x f x x x ⎧+≤-=⎨-+>-⎩的反函数.例4. 已知函数3(0)3x x f x x +⎛⎫=≠ ⎪⎝⎭, 求13x f -⎛⎫⎪⎝⎭.例5. 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1) 若函数1()y f x -=是函数()y f x =的反函数, 且函数1()y f x -=过定点(1,0), 则函数1(1)2f x -的反函数图像一定过点___________;(2) 23()1x f x x +=-, 函数()y g x =的图像与1(1)y f x -=+的图像关于y x =对称, 求(11)g 的值.例6. 解下列不等式 (1)22151311()()22x x x --+>; (2)20.50.5log (215)log (13)x x x -->+.例7. 已知函数()21x f x =-有反函数1()f x -, 4()log (31)g x x =+;(1) 若1()()f x g x -≤, 求x 的取值范围D ;(2) 设函数11()()()2H x g x f x -=-, 当x D ∈时, 求函数()H x 的值域.【巩固练习】1. 函数1()4(0,1)x f x a a a -=+>≠的反函数的图像经过的定点的坐标是……………...............................( )A. (1,4)B. (1,5)C. (5,1)D.(4,1)2. 设函数()log ()(0,1)a f x x b a a =+>≠的图像过点(2,1), 反函数的图像过点(2,8), 则a b +的值为...( )A. 3B. 4C. 5D.63. 函数ln 1(0)y x x =+>的反函数为…….…………………………………………………..........................( )A. 1(R)x y e x +=∈B. 1(R)x y e x -=∈C. 1(1)x y e x +=>D. 1(1)x y e x -=>4. 设3()|log |f x x =, 若()(3.5)f x f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7(0,)(1,)72⋃ B. 7(,)2+∞ C. 27(0,)(,)72⋃+∞ D. 27(,)725. 函数1()ln 1x f x x+=-的定义域是 ; 6. 函数20.3()log (32)f x x x =-+的单调区间是 ;7. 若函数2()412([,))f x x x x a =+-∈+∞存在反函数,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8. 已知函数5()2x f x x m-=+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 则m 的值是___________; 9. 已知函数1()(0,1)x f x a b b b -=+>≠的图像经过点(1,3), 函数1()(0)f x a x -+>的图像经过(4,2), 试求函数1()f x -的表达式.10. 是否存在实数a , 使得2()log ()a f x ax x =-在区间[2,4]上是增函数? 若存在, 求出a 的值(或范围);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龙文教育·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对数、反函数、对数函数、三角比)一、对数运算、反函数、对数函数、简单指对数方程 1、对数运算公式的应用 【典型例题】例1:已知3log 2,m =试用m 表示32log 18= 例2:已知25log 5,log 7a b ==,用a 、b 表示35log 562、对数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 【典型例题】例1:求函数2()lg(9)f x x =-的定义域、值域并指出其单调递增区间_________ 例2:函数lga xy a x+=- (0)a >是____________函数 例3:函数x xx f +-=11lg )(的图像关于____________对称(原点、y 轴、x 轴对称、直线x y =)例4:函数x y alog=在[]2,4上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则=a ____________例5:(1)已知函数()⎩⎨⎧≤>=0,20,log 3x x x x f x ,则=⎥⎦⎤⎢⎣⎡⎪⎭⎫ ⎝⎛91f f。
A .4B .41 C .4- D .41-(2)函数()34log15.0-=x y 的定义域为。
A .⎪⎭⎫⎝⎛1,43B .⎪⎭⎫ ⎝⎛+∞,43C .()+∞,1D .()+∞⎪⎭⎫⎝⎛,11,43(3)函数xy 416-=的值域是 。
A .[)+∞,0B .[]4,0C .[)4,0 D .()4,0例6:给定函数①21x y =,②()1log 21+=x y ,③1-=x y,④12+=x y ,其中在区间()1,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的序号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例7:设2log 3=a ,2ln =b ,215-=c ,则 。
A .c b a <<B .a c b <<C .b a c <<D .a b c <<例8:已知函数1()log (0,1)1ax f x a a x+=>≠-(1) 求()f x 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加以证明; (3)当01a <<时,求使()0f x >的x 的取值范围。
对数函数的运算1. 什么是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指以一个常数为底数的幂函数的反函数。
常见的对数函数有自然对数(以e为底数的对数)和常用对数(以10为底数的对数)。
对数函数通常表示为log_x(y),其中x为底数,y为真数,结果表示为x的多少次方等于y,即 log_x(y) = x^a = y。
对数函数的一些性质: - 若x > 1,则log_x(1) = 0; - 若x > 1,则log_x(x) = 1; - 若x > 1,则log_x(xy) = log_x(x) +log_x(y); - 若x > 1,则log_x(a^m) = m * log_x(a);2. 对数函数的运算规则2.1. 对数的乘法规则若log_x(a) + log_x(b) = log_x(ab)。
例如: log_2(4) + log_2(8) = log_2(4 * 8) = log_2(32) = 5.2.2. 对数的除法规则若log_x(a) - log_x(b) = log_x(a/b)。
例如: log_2(8) - log_2(4) = log_2(8/4) = log_2(2) = 1.2.3. 对数的幂规则若log_x(a^m) = m * log_x(a)。
例如: log_2(4^3) = 3 * log_2(4) = 3 * 2 = 6.2.4. 对数的换底公式若log_a(x) = log_b(x) / log_b(a)。
通过换底公式,可以将一个对数转换为以不同底数的对数。
例如: log_2(16) = log_10(16) / log_10(2)。
3. 对数函数的应用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对数函数经常用于计算复利问题。
由于复利增长是指数增长,所以对数函数可以用来计算复利增长的速度和数量。
3.2. 动力学和科学实验对数函数在描述动力学和科学实验方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对数函数是数学中一类重要的函数,可用于描述各种实际问题。
其图像表示的是一种数的幂函数 y=ax的反函数,称为“对数函数”,记做y=loga x。
一、定义定义:设a>0,a≠1,x>0。
定义函数y=logax(a>0),称之为“a 的对数函数”,其中x叫做“对数函数的底数”,y叫做“对数函数的指数”,底a叫做“对数函数的底”。
若a=10,则简称为“常用对数函数”,记作y=logx。
二、三角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1. 三角函数的原函数和反函数三角函数的原函数和反函数都可以用对数函数来表示,如:sin x=loga(y),cos x=loga(y),tan x=loga(y)(其中,a>0,a≠1,y>0)。
2. 三角函数的运算公式给出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对数函数的运算公式:sin(x+y)=loga [sin xsin y+cos xcos y],cos(x+y)=loga [cos xcos y-sin xsin y],tan(x+y)=loga [tan x+tan y](其中,a>0,a≠1)。
三、对数函数图像分析对数函数的图像与其定义有密切的关系,其图像对于理解函数的性质和研究函数的特性至关重要。
1.数函数的本质先来表述函数的本质:函数y=logax,是由自然对数lnx的“基数换底”特性衍生出来的,所以又称“对数”。
其定义域为x>0,其值域则是所有实数集。
2.数函数图像的特点对数函数的图像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单调函数,即图像以折线形式呈现,斜率由正变负;(2)x=1时,y=0;(3)当a>1时,x由0接近于+∞,y由-∞接近于+∞;(4)当a<1时,x由+∞接近于0,y由+∞接近于-∞;(5)对于a>1时,函数形式为单函数,也就是图像中只有一条直线;(6)对于a<1时,函数形式为双函数,也就是图像中有两条直线。
对数及对数函数一.知识梳理 (一).对数的概念①定义:如果)1,0(≠>a a a 且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ba = N ,那么数b 称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N = b 其中a 称对数的底,N 称真数。
1)以10为底的对数称常用对数,N 10log 记作N lg ;2)以无理数)71828.2( =e e 为底的对数称自然对数,log e N ,记作N ln ;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ba = N ⇔log a N =b ②基本性质:1)真数N 为正数(负数和零无对数);2)log 10a =;3)1log =a a ;4)对数恒等式:N a Na =log 。
③运算性质:如果,0,0,0,0>>≠>N M a a 则 1)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2)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3)∈=n M n M a na (log log R )。
④换底公式:),0,1,0,0,0(log log log >≠>≠>=N m m a a aNN m m a1)1log log =⋅a b b a ;2)b mnb a na m log log =。
(二)对数函数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2三.【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3log 2与()23log 3x x -+(2) 1.1log 0.7与 1.2log 0.7(3)32log 3与56log 5【变式训练1】比较大小:4.0lg 4.0log 4.0log 4.0log 3211.0【变式训练2】已知01a <<,log log 0a a m n <<,则( ).A 1n m << .B 1m n << .C 1m n << .D 1n m <<【例2】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 、0lg11100==与 B 、3131log 31272731-==-与 C 、39921log 213==与 D 、5515log 15==与【变式训练1】.若()125log -=-x,则x 的值为 ( )A 、25-B 、25+C 、2525+-或D 、52- 【变式训练2】.若()log lg ,x ______x ==20则【变式训练3】=-+7log 3log 49log 212121 。
12 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梳理1.对数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函数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与对数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要点整合1.化简对数式可用下列两个基本公式(1)倒数公式:log a b ·log b a =1(a >0,b >0,a ≠1,b ≠1). (2)换底公式:log a N =log b Nlog b a(a >0,b >0,N >0,且a ≠1,b ≠1).2.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与求最值问题时,注重“同底法”.题型一. 对数式的化简与求值例1.(1)设函数f (x )=⎩⎨⎧1+log 2(2-x ),x <1,2x -1,x ≥1,则f (-2)+f (log 212)=( )A .3B .6C .9D .12(2)化简12lg 3249-43lg 8+lg 245=__________.解析: (1)因为-2<1,所以f (-2)=1+log 2(2+2)=1+log 24=1+2=3.因为log 212>1,所以f (log 212)=2log 212-1=122=6.所以f (-2)+f (log 212)=3+6=9.故选C. (2)12lg 3249-43lg 8+lg 245=12×(5lg 2-2lg 7)-43×32lg 2+12(lg 5+2lg 7) =52lg 2-lg 7-2lg 2+12lg 5+lg 7 =12lg 2+12lg 5=12lg(2×5)=12. [答案] (1)C (2)12(1)在对数运算中,要熟练掌握对数式的定义,灵活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和对数恒等式对式子进行恒等变形,多个对数式要尽量化成同底数的形式.(2)对数式的求值与化简常用的结论(a >0且a ≠1) ①log a 1=0.②log a a =1.③a log a N =N (N >0). ④log a b ·log b a =1(b >0且b ≠1).变式1.若2a =5b =m ,且1a +1b =12,则m 的值为( )A .10B .10C .1010D .100解析:选D.由题意得a =log 2m ,b =log 5m .∴1log 2m +1log 5m =12.即log m 2+log m 5=12. ∴log m 10=12.∴m 12=10,即m =100,故选D.变式2.若x log 23=1,则3x +3-x =( )A .53B .52C .32D .23解析:选B.∵x log 23=1, ∴log 23x =1,∴3x =2,3-x =12,∴3x +3-x =2+12=52.故选B.变式3.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f ⎝⎛⎭⎫12log 2x ,则f (-2)=__________.解析:由f ⎝⎛⎭⎫12=2+f ⎝⎛⎭⎫12×log 212=2-f ⎝⎛⎭⎫12,得f ⎝⎛⎭⎫12=1,所以当x >0时,f (x )=2+log 2x ,所以f (2)=2+log 22=3,又f (x )是奇函数, 所以f (-2)=-f (2)=-3. 答案:-3题型二. 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应用例2.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 (x )=x a (x >0),g (x )=log a x 的图象可能是( )(2)已知函数f (x )=|log 2x |,0<m <n ,且f (m )=f (n ),若函数f (x )在区间[m 2,n ]上的最大值为2,则m 2=__________.解析: (1)两图象均不可能过点(0,1),A 错;B 选项中,f (x )=x a 中a 满足a >1,而g (x )=log a x 中a 满足0<a <1,矛盾,B 错;类似B 选项的判断方法知C 错;D 正确.故选D.(2)作出函数f (x )=|log 2x |的图象如图.由题意可得0<m <1<n ,∴0<m 2<m ,结合图象可知函数f (x )在[m 2,n ]上的最大值为f (m 2),则有-log 2m 2=2,m 2=2-2=14.[答案] (1)D (2)141.判断基本函数图象的方法(1)理清函数名称和其基本图象的对应. (2)利用特殊点或单调性进行取舍. 2.翻折图象(图形)的两个主要变换 (1)y =f (x )―――――――――――→将x 轴下方图象翻折到x 轴上方保留原x 轴上方的图象y =|f (x )|;(2)y =f (x )――――――――――→保留y 轴右侧的图象并作其关于y 轴对称的图象y =f (|x |).变式1.若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函数图象正确的是( )解析:选B.由题意y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过(3,1)点,可解得a =3.选项A 中,y =3-x=⎝⎛⎭⎫13x,显然图象错误;选项B 中,y =x 3,由幂函数图象可知正确;选项C 中,y =(-x )3=-x 3,显然与所画图象不符;选项D 中,y =log 3(-x )的图象与y =log 3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显然不符.故选B.变式2.已知函数f (x )=⎩⎨⎧log 2x ,x >0,3x ,x ≤0,且函数h (x )=f (x )+x -a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C .(-∞,1)D .(-∞,1]解析:选B.如图所示,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y =f (x )与y =-x +a 的图象,其中a 表示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由图可知,当a >1时,直线y =-x +a 与曲线y =f (x )只有一个交点,即函数h (x )只有一个零点.题型三. 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例3. (1)若a >b >0,0<c <1,则( ) A .log a c <log b c B .log c a <log c b C .a c <b cD .c a >c b(2)已知函数f (x )=log a 3+x3-x(a >0,且a ≠1).①判断f (x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②当0<a <1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解] (1)选B.法一:(通性通法)因为0<c <1,所以y =log c x 在(0,+∞)单调递减,又0<b <a ,所以log c a <log c b ,故选B.法二:(特值法)取a =4,b =2,c =12,则log 412=-12>log 212,排除A ;412=2>212,排除C ;⎝⎛⎭⎫124<⎝⎛⎭⎫122,排除D.故选B.(2)f (x )=log a 3+x3-x(a >0,a ≠1,-3<x <3).①因为f (-x )+f (x )=log a 3-x 3+x +log a 3+x3-x=log a 1=0,所以f (-x )=-f (x ),又定义域(-3,3)关于原点对称.所以f (x )是奇函数.②令t =3+x 3-x =-1-6x -3,则该函数在(-3,3)上是增函数,当0<a <1时,函数y =log a t 是减函数,所以f (x )=log a3+x3-x(0<a <1)在(-3,3)上是减函数, 即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3,3). 例4. 设a =log 36,b =log 510,c =log 714,则( )A .c>b>aB .b>c>aC .a>c>bD .a>b>c 答案 D变式. 若log a (a 2+1)<log a 2a<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B .(0,12)C .(12,1) D .(0,1)∪(1,+∞)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得a>0,故必有a 2+1>2a , 又log a (a 2+1)<log a 2a<0,所以0<a<1, 同时2a>1,∴a>12.综上,a ∈(12,1).例5. 已知函数f(x)=log a (3-ax).(1)当x ∈[0,2]时,函数f(x)恒有意义,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a ,使得函数f(x)在区间[1,2]上为减函数,并且最大值为1?如果存在,试求出a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a>0且a ≠1,设t(x)=3-ax , 则t(x)=3-ax 为减函数,x ∈[0,2]时,t(x)的最小值为3-2a , 当x ∈[0,2]时,f(x)恒有意义, 即x ∈[0,2]时,3-ax>0恒成立. ∴3-2a>0.∴a<32.又a>0且a ≠1,∴a ∈(0,1)∪⎝⎛⎭⎫1,32.【感悟提升】在解决与对数函数相关的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问题时,要优先考虑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来求解.在利用单调性时,一定要明确底数a的取值对函数增减性的影响,及真数必须为正的限制条件.变式1.(1)设a=log32,b=log52,c=log23,则()A.a>c>b B.b>c>aC.c>b>a D.c>a>b(2)若f(x)=lg(x2-2ax+1+a)在区间(-∞,1]上递减,则a的取值范围为()A.[1,2) B.[1,2]C.[1,+∞) D.[2,+∞)(3)设函数212log,0()log(),0,x xf x x x>⎧⎪=⎨-<⎪⎩若f(a)>f(-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0)∪(0,1) B.(-∞,-1)∪(1,+∞) C.(-1,0)∪(1,+∞) D.(-∞,-1)∪(0,1)答案(1)D(2)A(3)C解析(1)∵3<2<3,1<2<5,3>2,∴log33<log32<log33,log51<log52<log55,log23>log22,∴12<a<1,0<b<12,c>1,∴c>a>b.1.比较大小问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应熟练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1)作差(商)法;(2)函数单调性法;(3)中间值法(特别是以0和1为中间值).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是“同底法”,即把不同底的对数式化为同底的对数式,然后根据单调性来解决.2.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求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值域和单调性问题时,必须弄清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定义域,所有问题都必须在定义域内讨论;二是底数与1的大小关系;三是函数的构成形式,即它是由哪些基本初等函数通过初等运算构成或复合而成的.A.a>b>c B.b>c>aC.c>b>a D.b>a>c变式2.已知函数f (x )=log a 1-mxx -1是奇函数(a >0,a ≠1).(1)求m 的值;(2)判断f (x )在区间(1,+∞)上的单调性. 解:(1)∵f (x )是奇函数,∴f (-x )=-f (x )在其定义域内恒成立,即log a 1+mx -x -1=-log a 1-mx x -1,∴1-m 2x 2=1-x 2恒成立,∴m =-1或m =1(舍去),即m =-1.(2)由(1)得f (x )=log a x +1x -1(a >0,a ≠1),令u (x )=x +1x -1=1+2x -1,则u (x )在(1,+∞)上为减函数.∴当a >1时,f (x )在(1,+∞)上是减函数; 当0<a <1时,f (x )在(1,+∞)上是增函数.。
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实际应用中,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反函数也很重要。
本文将介绍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一、指数函数的反函数1. 概念指数函数的反函数,也叫做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用于求出一个数在以某个正实数为底的幂中的指数。
也就是说,对数函数可以把指数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交换位置,从而得到反函数。
2. 性质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有如下的性质:(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正实数,值域为实数。
(2)在同一底数下,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是反函数关系。
(3)对数函数是单调递增的。
(4)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指数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5)对数函数的导数为f'(x)=1/x。
3. 应用对数函数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用处,例如:(1)对于化学物质的pH值,可以使用对数函数来计算。
(2)在信号处理中,对数函数用于将幅度值转换为分贝表示。
(3)对数函数也广泛用于金融领域,如计算投资收益率等。
二、对数函数1. 概念对数函数是一个以正实数为底的幂的指数,用于表示幂的指数。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以10为底的对数函数和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函数。
2. 性质对数函数有以下性质:(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正实数,值域为实数。
(2)以任意正实数为底的对数函数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根据换底公式可知,以不同底数a和b的对数函数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loga b = 1 / (logb a)(3)对于以10为底的对数函数,通常使用lg表示;而对于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函数,通常使用ln表示。
(4)对数函数是单调递增的。
(5)对数函数的导数为f'(x)=1/(x*lna)。
3. 应用对数函数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很多用处,例如:(1)在电路分析中,对数函数用于计算电压和电流比值的分贝值。
(2)对数函数还广泛用于数据表示和图像处理中,如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调整和数据的归一化等。
函数一、函数: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B A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A x x f y ∈=),(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A x x f y ∈=),(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x f y =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A x x f ∈)(称为函数)(x f y =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2.映射的概念设B A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这样的单值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映射,通常记为B A f →:重、难点突破重点:掌握映射的概念、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难点:求函数的值域和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重难点:1.关于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如果没有弄清所给函数之间的关系,求解容易出错误 问题1:已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b a ,,求)2(+=x f y 的定义域 问题2:已知)2(+=x f y 的定义域是][b a ,,求函数)(x f y =的定义1. 求值域的几种常用方法(1)配方法:对于(可化为)“二次函数型”的函数常用配方法,如求函数4cos 2sin 2+--=x x y ,可变为2)1(cos 4cos 2sin 22+-=+--=x x x y 解决(2)基本函数法:一些由基本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可以利用基本函数的值域来求,如函数)32(log 221++-=x x y 就是利用函数u y 21log =和322++-=x x u 的值域来求。
(3)判别式法:通过对二次方程的实根的判别求值域。
如求函数22122+-+=x x x y 的值域 由22122+-+=x x x y 得012)1(22=-++-y x y yx ,若0=y ,则得21-=x ,所以0=y 是函数值域中的一个值;若0≠y ,则由0)12(4)]1(2[2≥--+-=∆y y y 得021332133≠+≤≤-y y 且,故所求值域是]2133,2133[+- (4)分离常数法:常用来求“分式型”函数的值域。
如求函数1cos 3cos 2+-=x x y 的值域,因为1cos 521cos 3cos 2+-=+-=x x x y ,而]2,0(1cos ∈+x ,所以]25,(1cos 5--∞∈+-x ,故]21,(--∞∈y(5)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值域:如求函数432+=x xy 的值域当0=x 时,0=y ;当0≠x 时,xx y 43+=,若0>x ,则4424=⋅≥+xx x x 若0<x ,则4)4()(2)4(4=-⋅-≤-+--=+x x x x x x ,从而得所求值域是]43,43[-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求值域:如求函数])2,1[(2224-∈+-=x x x y 的值域因)14(22823-=-=x x x x y ,故函数])2,1[(2224-∈+-=x x x y 在)21,1(--上递减、在)0,21(-上递增、在)21,0(上递减、在)2,21(上递增,从而可得所求值域为]30,815[(7)图象法:如果函数的图象比较容易作出,则可根据图象直观地得出函数的值域(求某些分段函数的值域常用此法 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个是 ( ) A .)(x f 表示的是含有x 的代数式 B .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其定义中的数集BC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D .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2.已知f 满足f (ab )=f (a )+ f (b),且f (2)=p ,q f =)3(那么)72(f 等于 ( ) A .q p + B .q p 23+ C .q p 32+ D .23q p +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xxy y ==,1 B .1,112-=+⨯-=x y x x yC .33,x y x y ==D . 2)(|,|x y x y ==4.已知函数23212---=x x xy 的定义域为( )A .]1,(-∞B .]2,(-∞C .]1,21()21,(-⋂--∞ D . ]1,21()21,(-⋃--∞ 5.设⎪⎩⎪⎨⎧<=>+=)0(,0)0(,)0(,1)(x x x x x f π,则=-)]}1([{f f f( )A .1+πB .0C .πD .1-6.下列图中,画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bx ax y +=2与)0,0(≠≠+=b a b ax y 函数的图象只可能是 ( )7.设函数x x xf =+-)11(,则)(x f 的表达式为 ( )A .x x -+11B . 11-+x xC .xx +-11D .12+x x8.已知二次函数)0()(2>++=a a x x x f ,若0)(<m f ,则)1(+m f 的值为 ( ) A .正数 B .负数 C .0 D .符号与a 有关9.已知在x 克%a 的盐水中,加入y 克%b 的盐水,浓度变为%c ,将y 表示成x 的函数关系式 ( )A .x b c a c y --=B .x c b a c y --=C .x ac bc y --=D .x ac cb y --= 10.已知)(x f 的定义域为)2,1[-,则|)(|x f 的定义域为( )A .)2,1[-B .]1,1[-C .)2,2(-D .)2,2[-二、填空题:11.已知x x x f 2)12(2-=+,则)3(f = . 12.若记号“*”表示的是2*ba b a +=,则用两边含有“*”和“+”的运算对于任意三个实数“a ,b ,c ”成立一个恒等式 .13.集合A 中含有2个元素,集合A 到集合A 可构成 个不同的映射.14.从盛满20升纯酒精的容器里倒出1升,然后用水加满,再倒出1升混合溶液,再用水加满. 这样继续下去,建立所倒次数x 和酒精残留量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三、解答题: 15、①.求函数|1||1|13-++-=x x x y 的定义域;②求函数x x y 21-+=的值域;③求函数132222+-+-=x x x x y 的值域.16、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函数x x y 22+=,||22x x y +=得图象.17已知函数x x f x x f x =+-+-)()11()1(,其中1≠x ,求函数解析式.18设)(x f 是抛物线,并且当点),(y x 在抛物线图象上时,点)1,(2+y x 在函数)]([)(x f f x g =的图象上,求)(x g 的解析式.19动点P 从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出发顺次经过B 、C 、D 再回到A ;设x 表示P 点的行程,y 表示PA 的长,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0已知函数)(x f ,)(x g 同时满足:)()()()()(y f x f y g x g y x g +=-;1)1(-=-f ,0)0(=f ,1)1(=f ,求)2(),1(),0(g g g 的值.二、函数的基本性质:(1)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设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A ,区间A I ⊆如果对于区间I 内的任意两个值1x ,2x ,当21x x <时,都有)()(21x f x f <,那么就说)(x f y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增函数,I 称为)(x f y =的单调增区间如果对于区间I 内的任意两个值1x ,2x ,当21x x <时,都有)()(21x f x f >,那么就说)(x f y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减函数,I 称为)(x f y =的单调减区间如果用导数的语言来,那就是:设函数)(x f y =,如果在某区间I 上0)(>'x f ,那么)(x f 为区间I 上的增函数; 如果在某区间I 上0)(<'x f ,那么)(x f 为区间I 上的减函数; (2) 函数的最大(小)值 设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A如果存在定值A x ∈0,使得对于任意A x ∈,有)()(0x f x f ≤恒成立,那么称)(0x f 为)(x f y =的最大值;如果存在定值A x ∈0,使得对于任意A x ∈,有)()(0x f x f ≥恒成立,那么称)(0x f 为)(x f y =的最小值。
重、难点突破重点:掌握求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的方法难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尤其用导数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重难点:1.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1) 函数的单调性只能在函数的定义域内来讨论,所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 先求函数的定义域;(2)函数单调性定义中的1x ,2x 有三个特征:一是任意性;二是大小,即)(2121x x x x <<;三是同属于一个单调区间,三者缺一不可;(3)若用导数工具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则在某区间I 上0)(>'x f (0)(<'x f )仅是)(x f 为区间I 上的增函数(减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关于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如果用定义证明)(x f y =在某区间I 上的单调性,那么就要用严格的四个步骤,即①取值;②作差;③判号;④下结论。
但是要注意,不能用区间I 上的两个特殊值来代替。
而要证明)(x f y =在某区间I 上不是单调递增的,只要举出反例就可以了,即只要找到区间I 上两个特殊的1x ,2x ,若21x x <,有)()(21x f x f ≥即可。
如果用导数证明)(x f y =在某区间I 上递增或递减,那么就证明在某区间I 上0)(>'x f 或0)(<'x f 。
(5)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所以受到区间的限制,如函数xy 1=分别在)0,(-∞和),0(+∞内都是单调递减的,但是不能说它在整个定义域即),0()0,(+∞-∞ 内是单调递减的,只能说函数xy 1=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和),0(+∞ (6)一些单调性的判断规则:①若)(x f 与)(x g 在定义域内都是增函数(减函数),那么)()(x g x f +在其公共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减函数)。
②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规则是“异减同增”2.函数的最值的求法(1)若函数是二次函数或可化为二次函数型的函数,常用配方法。
(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先判断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然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