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有机化学 实验 中南大学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
有机实验复习实验一常压蒸馏1、蒸馏酒精应当选用(A )A、直形冷凝管B、球形冷凝管C、蛇形冷凝管D、空气冷凝管2、蒸馏时,物料最多为蒸馏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Y )3、安装蒸馏装置时,要先下后上,从左至右。
(Y )4、蒸馏前,先加热,后通水,蒸馏后则相反。
(N )5、蒸馏酒精时一般水浴加热。
(Y )6、蒸馏可分离沸点相差30℃以上的多种有机化合物。
(Y )实验三水蒸气蒸馏1.水蒸汽蒸馏时,物料最多为蒸馏烧瓶容积的(B )A、2/3B、1/3C、1/2D、3/42.水蒸汽蒸馏应具备的条件中,不包括(D )A 不溶或难溶于水B 在沸腾下不与水发生反应C、在100℃下有一定的蒸气压D、常温下,是透明的液体3.水蒸汽蒸馏的原理遵守道尔顿分压定律。
(Y )4.水蒸汽蒸馏结束后应先松开T形管的螺旋夹,然后在停止加热。
(Y )实验五萃取1、根据分配定律,如用定量溶剂萃取时,一次萃取比多次萃取效率高。
(N )2、萃取包括固液萃取和液液萃取(Y )3、当分液漏斗内液体分层明显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Y )4、用分液漏斗萃取时,应放气。
因此,操作时要充分振荡,然后再打开漏斗上口放气。
(N )实验六重结晶1、活性炭可直接加入沸腾的饱和溶液中(N )2、溶剂的适宜用量一般是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后,再多加20%左右。
(Y )3、用水重结晶乙酰苯胺时,在溶解过程中一般无油状物出现。
(N )4、重结晶中折叠滤纸的作用是增大滤纸与母液的接触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Y )5、在布氏漏斗中用溶剂洗涤结晶时,一般选用热溶剂。
(N )实验九薄层层析1、样品样点要浸在展开剂内。
(N)2、展开过程中层析缸的盖子可以打开观察。
(N)实验十纸色谱1、在纸层析实验中,被分离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越大,则其Rf值也越大。
(Y )2、在纸层析实验中,展开后忘记画溶剂前沿线,将不能计算各斑点的Rf值。
(Y )3、在纸色谱和纸上电泳实验中,只要手上没有水,就可任意接触纸。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06 —200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60分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64学时2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化工0501—0507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40 %一、填空题(本题22分,每空2分)1、测定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1~1.2 mm,长为70~80 mm。
试样的高度约为(),试样应不含(),装样应()。
2、蒸馏是提纯()物质的常用方法。
当二组分沸点相差()℃以上,可用普通蒸馏的方法分离,当二组分沸点相差不大,或需高纯度,可用()分离。
一定压力下,一种纯净的()物质具有恒定的沸点,且沸程范围很小,一般为()℃。
3、测定熔点的意义主要有()和()。
4、重结晶操作过程中,若待提纯物质含有有色杂质,可用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用量依颜色深浅而定,一般为待提纯物质质量的()%。
二、判断题(共15分,每小题3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毗连冷凝管的出口,若水银球位置在冷凝管出口上方,测得温度偏高。
()2、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试样中含有杂质。
( )3、用蒸馏法测液体的沸点时,烧瓶内被测化合物的体积应占烧瓶体积的3/4。
()4、制备出的液体物质在进行蒸馏提纯前,先需要干燥,一般每10mL样品约需0.5—1.0g干燥剂。
()5、萃取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纯的一种操作。
()三、选择题(共12分,每题4分)(若为多选,少选选对适当给分,多选或选错不给分)1、适用于水蒸气蒸馏的化合物应具备的性质有()。
A、不溶或难溶于水B、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C、在沸腾下与水不起化学反应D、在100℃左右,该化合物应有一定的蒸汽压2、抽气过滤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
A、先关水泵再打开安全瓶的活塞B、先打开安全瓶的活塞再关水泵C、先关水泵再拔抽滤瓶的橡胶管D、先拔抽滤瓶的橡胶管再关水泵3、重结晶操作的一般步骤,其顺序是(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专业年级: 05级化工专业 2006— 2007学年 上 学期期中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单选题14题,每题1分;多选题2题,每题3分)1、单选题(共14题,1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错、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沸点最高的是( )。
A :丁酸B :丁醛C :丁醇D :2-丁酮E :1-丁烯 2. 某烷烃的分子式为C 5H 12,只有二种二氯衍生物,那么它的结构为( )。
A :正戊烷B :异戊烷C :新戊烷D :前A 、B 、C 均可E :不存在这种物质 3. 下列化合物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
A :[18]轮烯 B :环庚三烯正离子 C : D : E :4. 下列化合物与AgNO 3的乙醇溶液作用,产生沉淀最快的是( )。
A :B :C :D :E : 5. 可用于鉴别CH 3C ≡CH 和CH 3CH=CH 2的试剂是( )。
A :Lucas 试剂B :Ag(NH 3)2NO 3C :CuSO 4D :酸性KMnO 4E :Br 2/H 2O 6. 下列化合物加热后形成内酯的是( )。
A :β-羟基丁酸B :乙二酸C :δ-羟基戊酸D :α-羟基丙酸E :己二酸 7. 下列化合物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A :对甲基苯酚B :苄醇C :2 -戊酮D :丙酮E :环己醇 8.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A :苯酚B :2,4-二硝基苯酚C :对硝基苯酚D :间硝基苯酚E :对甲基苯酚 9. 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 )。
A :苯胺B :苄胺C :吡咯D :吡啶E :对硝基苯胺 10. 将CH 3CH=CHCHO 氧化成CH 3CH=CHCOOH 选择下列哪种试剂较好?( ) A :酸性KMnO 4 B :K 2Cr 2O 7 + H 2SO 4 C :T ollens 试剂 D :HNO 3 E :以上试剂都不能11. 苯①、氯苯②、甲苯③、苯酚④、苯甲醛⑤发生硝化反应活性顺序是( )。
实验名称:中南化学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中南大学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并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规范。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以化学实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化学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滴定管、锥形瓶、玻璃棒、石棉网等。
2. 试剂: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铁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酚酞指示剂溶液(1)称取0.1g酚酞,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
(2)用滴定管取10mL酚酞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2. 酚酞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滴定(1)用滴定管取10mL盐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2)逐滴加入酚酞指示剂溶液,直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记录滴定所用的盐酸体积。
(3)重复上述步骤,求平均值。
3. 配制硫酸铜溶液(1)称取5g硫酸铜,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
(2)用滴定管取10mL硫酸铜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4. 配制硫酸锌溶液(1)称取5g硫酸锌,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
(2)用滴定管取10mL硫酸锌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5. 配制硫酸铁溶液(1)称取5g硫酸铁,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
(2)用滴定管取10mL硫酸铁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6. 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铁溶液的滴定(1)用滴定管取10mL盐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2)逐滴加入酚酞指示剂溶液,直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记录滴定所用的盐酸体积。
(3)重复上述步骤,求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酚酞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滴定实验次数 | 盐酸体积(mL) | 平均值(mL)1 | 20.00 |2 | 19.90 |3 | 19.85 |平均值 | 19.87 |2. 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铁溶液的滴定实验次数 | 盐酸体积(mL) | 平均值(mL)1 | 20.00 |2 | 19.90 |3 | 19.85 |平均值 | 19.87 |六、实验结果分析1. 酚酞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滴定根据实验结果,酚酞指示剂溶液的滴定曲线呈现明显的滴定终点,符合理论值。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08 -- 2009 学年 下 学期 时间110分钟有机化学 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专业年级: 应用化学,制药07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试卷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标明题号;一、比较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苯,呋喃,吡咯,噻吩等四种化合物中, (1)芳香性大小,(2)亲电取代反应活性;1. (1) 苯>噻吩>吡咯>呋喃 2分 (2) 吡咯>呋喃>噻吩>苯 2分2.分别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1) 苯胺、2,4-二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对氯苯胺、对甲氧基苯胺; (2)下列结构中三个氮原子的碱性。
HNN CH 2CH 2NH 2③①②2. (1) 对甲氧基苯胺>苯胺>对氯苯胺>对硝基苯胺>2,4-二硝基苯胺 2分 (2) ③>②>① 2分3. 按生成烯醇式难易程度排列下列化合物。
(1)(2) A B 、C 、D 、 3. (1) B>A>C 2分 (2) A>C>D>B 2分4.比较列化合物水解反应速度:(1) 比较下列四种不同取代基(X )有酯碱性水解速度:CH 2CH 3O OOO OOCH=CH 2C O CH 2C CH 3O C O CH 2C CH 3O CH 3CH 3OC CH 2O C O C 2H 5CH 3O CO C 2H 5X O X= -Br , -OCH 3 ,-NO 2 , -HCH 3CO -(2) 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的水解反应4. (1) C>A>D>B 2分 (2) 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 2分 5.按酸性强弱排列下列化合物(1)α-溴代苯乙酸,对溴苯乙酸,对甲基苯乙酸,苯乙酸。
(2). 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仿真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离心泵特性的测定 (1)实验二:管路阻力的测定 (6)实验五:液体流动形态的观测 (9)实验六:伯努利方程实验 (13)实验一:离心泵特性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了解离心泵的特性.。
2. 学习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
3. 熟悉离心泵操作方法。
二. 实验方法:1. 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2. 观察气蚀现象。
三. 操作过程:1. 关闭进口阀V2,打开出口阀V3,灌水阀V1.2. 关闭出口阀V3,灌水阀V1.3. 启动水泵.4. 打开进口阀V2至100%.5. 逐步打开进口阀V3.6. 调整天平砝码,使天平平衡.7. 记录数据.8. 重复5~7项记录10组左右数据.9. 调整出口阀V3,使该显示位在100左右.10.逐步关小进口阀V2,打开出口阀V3,且保持该显示位在100左右,直至发生气蚀现象.11.关闭出口阀V3.12.停泵.13.退出.四、数据记录与处理五、问题讨论1,离心泵启动时,应关闭出口阀,此时电机功率最低,降低了启动电流,有利于保护电机;关闭离心泵时,也应关闭出口阀,避免管路中液体倒流。
2,不同转速的相同类型的泵,其特性曲线不同。
3,随着流量的增大,进口真空表读数逐渐增大,出口压力表读数逐渐减小,功率表读数也逐渐增大。
4,离心泵启动以前,应先注满水,然后关紧出口阀,再打开启动电源。
如果不灌满水,会产生气缚现象,如此,离心泵就无法从水槽中将水吸入泵内。
实验二:管路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管路阻力损失(hf),管路摩擦系数(λ), 管材阻力系数(ξ)的测定方法, 并通过实验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 巩固对流体阻力基本理论的认识.2.学习液压计及流量计的用法.二.实验任务:1.测定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λ).与雷诺准数Re的关系.2.测定90°标准弯头的阻力系数.三.操作过程:1.关闭进口阀V2,打开出口阀V3,灌水阀V1.2.关闭出口阀V3,灌水阀V1.3.启动水泵.4.打开进口阀.5.打开出口阀.6.打开V4阀,打开V5阀.7.关闭V5阀.8.打开V6,V7阀.9.关闭V7阀.10.逐步打开出口阀V3,并记录数据(10组左右)11.关闭出口阀V3.12.停泵.13.退出.四、数据记录与处理五、问题讨论1,为什么测定数据前首先要赶尽设备和测压管中的空气?怎样赶走?如果设备或测压管中留有空气,则会引起U形管读书产生误差。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供临床医学本科等专业用)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二○一二年二月目录实验一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的测定 (1)实验二氨基酸的纸色谱模型作业 (3)实验三偶氮苯及其衍生物的分离及鉴定模型作业 (6)实验四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实验 (9)实验五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10)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11)实验七糖类的化学性质 (12)实验八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14)姓名学号专业实验一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的测定实验日期室温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四、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五、实验步骤及结果:(一) 熔点的测定1. 实验记录2. 问题1) 杂质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有什么影响?ab2) 熔点测定有什么意义?a(二) 沸点的测定1. 实验记录2. 问题1) 什么是沸点?压力变化对液体的沸点有什么影响?2) 根据液体沸点判断其纯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 在蒸馏操作中,应注意哪几点?指导教师姓名学号专业实验二氨基酸的纸色谱模型作业实验日期室温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步骤:四、实验主要试剂:1. 展开剂:2. 显色剂:3. 样品物质的结构式:I:II:4. 实验记录五、绘出纸色谱示意图:六、模型作业(一) 烷烃1. 画出甲烷(CH4)、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2. 画出sp3、sp2、sp杂化轨道的示意图。
(二) 芳香烃1. 画出苯的p轨道示意图2. 写出二甲苯可能有几种异构体?它有无立体异构体?为什么?(三) 顺反异构现象1. 写出1,2-二氯乙烯的可能结构,并加以命名。
2. 为什么反-丁烯二酸不容易失水形成酸酐?七、小结与讨论指导教师姓名学号专业实验三偶氮苯及其衍生物的分离及鉴定模型作业实验日期室温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步骤:四、实验记录:五、绘出薄层色谱示意图:六、模型作业(一)乙烷的构象1. 什么是构象?构象之间的转变是通过哪种形式运动引起的?2. 画出乙烷分子的最稳定的构象和最不稳定的构象纽曼投影式。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南大学化工实验报告 (4500字)学生学专业同组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专题实验(201X)实验报告姓名郭帅翼号 1505111009 班级化工1101成员黎伟、杨洲游、朱勇秦学桐、李伟豪、巩勇T1.气体PVT关系的研究(热力学,指导教师:李海普)一.实验目的1.观测CO2临界状态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2.加深对纯流体热力学状态:汽化、冷凝、饱和态和超临流体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测定CO2的PVT数据,在PV图上绘出CO2等温线 3.掌握低温恒温浴和活塞式压力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纯物质的临界点表示汽液二相平衡共存的最高温度(TC)和最高压力点(PC)。
纯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TC,则不存在液相;压力高于PC,则不存在汽相;同时高于TC 和PC,则为超临界区。
本实验测量T<TC,T = TC 和T>TC 三种温度条件下等温线。
其中T<TC 等温线,为一光滑曲线;T = TC 等温线,在临界压力附近有一水平拐点,并出现汽液不分现象;T<TC等温线,分为三段,中间一水平段为汽液共存区。
对纯流体处于平衡态时,其状态参数P、V 和T 存在以下关系:F(P,V,T) = 0 或 V = f (P,T)由相律,纯流体,在单相区,自由度为2,当温度一定时,体积随压力而变化;在二相区,自由度为1,温度一定时,压力一定,仅体积发生变化。
本实验就是利用定温的方法测定CO2 的P 和V 之间的关系,获得CO2 的P-V-T 数据。
三.实验装置流程和试剂实验装置由试验台本体、压力台和恒温浴组成(图 2-3-1)。
试验台本体如图2-3-2 所示。
实验装置实物图见图2-3-3。
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预先装有高纯度的CO2 气体的承压玻璃管(毛细管),CO2 被压缩,其压力和容积通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
中南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中南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流体阻力实验 (2)实验二、柏努利实验 (19)实验四、对流传热实验 (25)实验五、板框压滤机过滤常数的测定 (39)实验六、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 (48)实验七、干燥实验 (56)实验十、填料式精馏塔的操作 (71)实验十二、振动筛板萃取实验 (80)中南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化学化工院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篇二: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何一白/2012011908 班级:化22 同组实验者姓名:苏剑晓实验日期:2014年12月4日提交报告日期:2014年12月10日带实验的老师姓名:王溢磊1 引言(简明的实验目的/原理)1.1 实验目的1.测量硝酸钾在不同浓度水溶液的溶解热,求硝酸钾在水中溶解过程的各种热效应。
2.掌握量热装置的基本组合及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3.复习和掌握常用的测温技术。
1.2 实验原理物质溶于溶剂中,一般伴随有热效应的发生。
盐类的溶解通常包含着几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晶格的破坏、离子或分子的溶剂化、分子电离(对电解质而言)等。
热效应的大小和符号决定于溶剂及溶质的性质和它们的相对量。
在热化学中,关于溶解过程的热效应,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溶质B溶于溶剂A(或溶于某浓度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用?solH表示。
摩尔积分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1mol溶质溶解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整个过程产生的热效应。
用?solHm表示。
solHmsolH(1)nB式中, nB为溶解于溶剂A中的溶质B的物质的量。
摩尔微分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1mol溶质溶于某一确定浓度的无限量的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以(solHH)T,P,nA表示,简写为(sol)nA。
?nB?nB稀释热在恒温恒压下,一定量的溶剂A加到某浓度的溶液中使之稀释,所产生的热效应。
摩尔积分稀释热在恒温恒压下,在含有1mol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使之稀释成另一浓度的溶液,这个过程产生的热效应,以?dilHm表示。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经验谈
刘芸
【期刊名称】《大学化学》
【年(卷),期】2017(032)006
【摘要】就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绪论课讲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前沿知识补充谈了点滴经验,希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总页数】6页(P93-98)
【作者】刘芸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西安 71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O62
【相关文献】
1.依托"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J], 冯德香;陈锡山;李丽华;吴运军;陈结霞;冯志君;王慧;尉艳
2.医用有机化学实验课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J], 尹雪娜
3.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评《医用有机化学》 [J], 范丽敏
4.医用有机化学在线考试的探索与实践 [J], 刘坚华;姚莉韵;林琦;杨若林
5.思维导图在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李伟;邓萍;周丽平;梁国娟;蒋启华;孙立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实验复习
实验一常压蒸馏
1、蒸馏酒精应当选用(A )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蛇形冷凝管
D、空气冷凝管
2、蒸馏时,物料最多为蒸馏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Y )
3、安装蒸馏装置时,要先下后上,从左至右。
(Y )
4、蒸馏前,先加热,后通水,蒸馏后则相反。
(N )
5、蒸馏酒精时一般水浴加热。
(Y )
6、蒸馏可分离沸点相差30℃以上的多种有机化合物。
(Y )
实验三水蒸气蒸馏
1.水蒸汽蒸馏时,物料最多为蒸馏烧瓶容积的(B )
A、2/3
B、1/3
C、1/2
D、3/4
2.水蒸汽蒸馏应具备的条件中,不包括(D )
A 不溶或难溶于水
B 在沸腾下不与水发生反应
C、在100℃下有一定的蒸气压
D、常温下,是透明的液体
3.水蒸汽蒸馏的原理遵守道尔顿分压定律。
(Y )
4.水蒸汽蒸馏结束后应先松开T形管的螺旋夹,然后在停止加热。
(Y )
实验五萃取
1、根据分配定律,如用定量溶剂萃取时,一次萃取比多次萃取效率高。
(N )
2、萃取包括固液萃取和液液萃取(Y )
3、当分液漏斗内液体分层明显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Y )
4、用分液漏斗萃取时,应放气。
因此,操作时要充分振荡,然后再打开漏斗上口放气。
(N )实验六重结晶
1、活性炭可直接加入沸腾的饱和溶液中(N )
2、溶剂的适宜用量一般是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后,再多加20%左右。
(Y )
3、用水重结晶乙酰苯胺时,在溶解过程中一般无油状物出现。
(N )
4、重结晶中折叠滤纸的作用是增大滤纸与母液的接触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Y )
5、在布氏漏斗中用溶剂洗涤结晶时,一般选用热溶剂。
(N )
实验九薄层层析
1、样品样点要浸在展开剂内。
(N)
2、展开过程中层析缸的盖子可以打开观察。
(N)
实验十纸色谱
1、在纸层析实验中,被分离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越大,则其Rf值也越大。
(Y )
2、在纸层析实验中,展开后忘记画溶剂前沿线,将不能计算各斑点的Rf值。
(Y )
3、在纸色谱和纸上电泳实验中,只要手上没有水,就可任意接触纸。
(N )
实验十一柱色谱
1、柱层析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
柱色谱法可以把它看是一种固- 液吸附色谱法。
固定相是固体,液体样品通过固体时,由于固体表面对液体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开。
柱色谱法是通过色谱柱来实现分离的。
色谱柱内装有固体吸附剂(固定相),如氧化铝或硅胶。
液体样品从柱顶加入,在柱的顶部被吸附剂吸附。
然后,从柱的顶部加入有机溶剂(作洗提剂)。
由于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各组分以不同的速率下移,被吸附较弱的组分在流动相(洗提剂)里的百分含量比被吸附较强的组分要高,以较快的速率向下移动。
2、在装柱和淋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层析柱中的硅胶填料要装均匀,淋洗时没有气泡产生;淋洗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淋洗剂液面高于上层沙子。
实验十二电泳
判断题:
1、在电泳中,某氨基酸向电源正极移动,则可知该氨基酸主要以负离子形式存在。
(Y )
2、在纸上电泳实验中,事先没在滤纸上标正、负极,显色后仍可判断氨基酸的电泳方向和带电性。
(N )
选择题:
1、某氨基酸在pH=6.4的缓冲溶液中电泳,移向负极,该氨基酸的pI范围是(A )
A >6.4
B <6.4
C =6.4
D 不能确定
2、氨基酸在电泳时,不移动,说明该氨基酸在缓冲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D )
A 正离子
B 负离子
C 中性分子
D 偶极离子
实验十三熔点的测定
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熔点是指物质的固态与液态共存时的温度
B、纯化合物的熔程一般介于0.5~1℃
C、测熔点是确定固体化合物纯度的方便、有效的方法
D、初熔的温度是指固体物质软化时的温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杂质使熔点升高,熔距拉长
B、用石蜡油做油浴,不能测定熔点在200℃以上的熔点
C、泰利管内有少量水,不必干燥
D、用过的毛细管可重复测定
3、熔距(熔程)是指化合物( A )温度的差。
A、初熔与终熔。
B、室温与初熔。
C、室温与终熔。
D、文献熔点与实测熔点。
4、未知有机化合物X的熔点与某已知化合物Y的熔点非常接近,若要判断它们两者是否为同一物,简便的方法是:A
A、测量X、Y混合物的熔点。
B、反复分别测量X、Y的熔点。
C、用显微镜观察它们的晶型
D、试验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
5、用泰利管法测量熔点时要注意“三中心”,所谓“三中心”是指:D
A、铁夹、铁架台、泰利管直管部分
B、毛细管、泰利管直管部分、温度计
C、开口木塞、毛细管、温度计
D、毛细管内样品、温度计水银球、泰利管直管部分
6、泰利管法测熔点时,使测定结果偏高的因素是B
A、样品装得太紧
B、加热太快
C、加热太慢
D、毛细管靠壁
实验十五折光率的测定
1.利用折射仪可测出固体物质的折光率。
(Y )
2.利用折射仪可测出溶液的浓度。
(Y )
3.某油脂,实验时温度为15℃,测得折光率=1.4660,那么油脂在20℃时的折光率为1.4638。
(N )
实验二十二乙酰苯胺的制备
判断题:
1、制备对硝基苯胺,硝化前必须将苯胺转化为乙酰苯胺以保护氨基. ( 对)
2、乙酰苯胺重结晶选用的最合适的溶剂为乙醇. ( 错)
3、粗产物中的杂质仅为未反应完的酸酐(错)
单选题:
1、碱性最强的是(D )
A 苯胺
B 乙酰苯胺
C 氨
D 甲胺
2.、如果9.3g苯胺与过量乙酐作用,乙酰苯胺理论产量是(A )
A 13.5g
B 14.5g
C 6.75g
D 6g
4、酰化活性最弱的试剂是( D)
A 乙酸
B 乙酐
C 乙酰卤
D 乙酰胺
实验二十四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判断题:
1.初始馏出液除含有乙酸丁酯外,还有正丁醇、乙酸、硫酸和水。
( Y )
2. 使用过量乙酸或将反应产物H2O除去,可提高酯化反应的转化率。
( Y )
3. 增加硫酸的量,可以增加酯的产量。
( Y )
4.若制备纯的乙酸丁酯时,省略饱和碳酸钠碱溶液洗涤一步也是可以的。
( N )
5.乙酸丁酯用少量无水硫酸镁干燥, 无水氯化钙不合适,因它与酯形成络合物。
( Y ) 单选题:
1.在本实验中进行酯化反应时,加入的酸为( C )
A磷酸 B 浓盐酸 C 硫酸 D 醋酸
2. 与乙酸酯化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
A甲醇B乙醇C正丁醇D正丙醇
3. 在本合成中采用( C )
A水浴加热 B 油浴加热 C 直接加热 C 沙浴加热
4. 不能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的是( D )
A 醋酸
B 乙酰卤
C 醋酸酐
D 乙醛
实验三十一甲基橙的制备
单选题:
1.重氮盐与芳胺类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为宜B
A、强酸
B、弱酸性和中性
C、弱碱性和中性
D、强碱2.重氮化应在下列哪一条件下进行D
A、强碱
B、弱酸性和中性
C、弱碱性和中性
D、强酸3.制备重氮盐的温度范围A
A、0-5℃
B、6-9℃
C、10-15℃
D、16-20℃4.检验重氮化反应终点用什么方法A
A 、淀粉试纸变色B、刚果红试纸变色
C、石蕊试纸变色
D、酚酞试剂。
5.下列关于对氨基苯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它是两性化合物
B、它的酸性强于碱性,可成内盐
C、加碱下仍可成盐,且增加溶解度
D、它不能进行重氮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