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方案0520

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方案0520

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方案0520
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方案0520

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方案

目录

一、项目简介: (3)

二、系统方案 (4)

(一) 单频网前端系统 (4)

(二) 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 (6)

1. 主用传输链路 (6)

2. 备用传输链路 (9)

附: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图 (11)

一、项目简介:

为了加强中央地面数字电视对福州市区的无线覆盖,根据省局规划安排,在鼓岭104发射台建立中央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点,并与福州电视中心发射点组成单频网,即单频网DS32(单频网ID:08FUJIAN004)和单频网DS19(单频网ID:08FUJIAN005)。

DS32频道用于福州市区中一等8套节目的无线覆盖,采用中央已同步并经中星6A转发器传输的节目源作为单频网信号源,各发射点通过专用卫星接收机解扰解码后送播出使用,如图1所示。

图1、DS32单频网系统示意图

DS19频道用于福州市区中七等4套节目和本地省市4套节目(福建一套、东南卫视、福州一套和福州三套)的无线覆盖,本地省市4套节目在本地AVS+编码后与中七等4台节目复用成一路TS流。该TS 流通过单频网适配(插入秒帧初始化包[SIP]和码率适配)后经传输网透传至各个发射点播出使用,如图2所示。

图2、DS19单频网系统示意图

二、系统方案

中央地面数字电视一期建设已完成节目的编码和复用,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建设项目包括两部分:一、单频网前端系统(单频网适配);二、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

(一)单频网前端系统

根据项目需求并考虑信号传输及节目资源,拟将单频网的前端系统建立在福州电视中心传输机房,利用中央地面数字电视一期已完成的节目编码复用平台作为单频网的节目源;搭建单频网适配前端系统完成:单频网信号同步(插入SIP包和码率适配)、主备单频网信号切换及单频网信号分配,如图3所示。

图3、DS19单频网前端系统示意图

5 / 11

本地省市四套节目经AVS+编码后与中七等四套节目复用成一路节目TS流,然后通过单频网适配器信源同步后输出两路TS-SFN播出码流,主备播出码流TS-SFN与垫播信号通过码流自动切换后(三切一分二)分别送入ASI/SDI分配器,每台分配器至少三路输出分别给福州电视中心、鼓岭104台和信号监控,垫播信号采用经透传的中七等四套节目。

(二)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

单频网前端系统位于福州电视中心传输机房,由于鼓岭104发射台没有光纤传输资源,拟新建无线微波链路实现单频网信号传输。但受限于鼓岭山脉阻挡,福州电视中心至鼓岭104发射台没有直达的微波链路,方案设计以北峰七星坪发射台作为传输中继点,利用现有Harris微波系统为主用传输链路,光纤传输为备用链路;新增主备北峰七星坪发射台至鼓岭104发射台的微波系统实现:福州电视中心——北峰发射台——鼓岭104发射台的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网络适配和信号传输。

1.主用传输链路

主用传输链路由现有Harris/DS3微波链路和新建的IP微波链路组成,以北峰发射台作为传输中继,新增多媒体总结处理平台作为传输中继适配器实现DS3-ASI和ASI-IP传输协议转换。DS3微波链路利用ASI合路透传满足单频网传输需求,IP微波链路通过ASI-IP透传实现

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框图如图4所示:

图4、主用传输系统框图

主用传输链路以现有福州电视中心至北峰发射台的Harris微波系统(3xDS3链路)为传输中继,升级扩容1个DS3通道,利用一期建设项目的多媒体综合处理平台实现ASI合路和ASI-DS3传输协议转换,以ASI透传方式解决单频网信号的传输要求。

同时在北峰七星坪发射台新增一套多媒体综合处理平台作为传输中继适配器,完成ASI分路和ASI-IP透传协议转换。TS-SFN/ASI单频网信源经多媒体综合处理平台以IP透传的方式打包成IP组播流(TS-SFN/IP)后,通过新建的北峰七星坪发射台至鼓岭104台主用IP 微波传输至鼓岭104发射台微波机房。

由于鼓岭104发射台的微波机房至发射播出机房尚有一段较远距离,方案利用现有光纤资源,通过千兆光纤收发器将IP传输链路从微波机房延伸至播出机房,并新增支持单频网的IP-ASI适配器将IP 组播流(TS-SFN/IP)还原为TS-SFN/ASI码流作为播出的主用信源,主用单频网信号传输链路如图5所示:

图5 主用传输链路示意图

8 / 11

2.备用传输链路

备用传输链路由IP光传输链路和IP微波组成,基于TS Over IP 构建整个传输系统。前端系统以多媒体综合处理平台作为ASI-IP网关,通过ASI输入端口将单频网信源打包成IP数据包,实现IP透传。

备用传输链路以北峰发射台作为IP传输中继,充分利用现有光纤资源(单模单芯),新增福州电视中心至北峰发射台光传输交换机并新建备用北峰发射台至鼓岭104发射台IP微波链路,实现福州电视中心——北峰发射台——鼓岭104发射台IP传输链路,传输系统框图如图6所示。

图6、备用传输系统框图

传输前端以多媒体综合处理平台作为ASI-IP网关,通过IP透传模式将单频网信源TS-SFN/ASI打包成TS-SFN/IP码流。利用福州电视中心至北峰发射台现有光纤资源(单模单芯)构建三层交换网络,并新建备用IP数字微波,通过无线微波将IP数据交换网延伸至鼓岭104发射台。TS-SFN/IP码流以IP组播的方式从福州电视中心经北峰发射台中继至鼓岭104发射台,如图7所示:

图7、备用传输链路示意图

10 / 11

附: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图

11 / 11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引言:有线电视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数字电视已经取代了模拟频道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的数字电视并不是指电视机,而是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统称为“数字电视”,本文主要从有线电视传输的基本原理、传输方式和技术、传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SDH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传输主要指标,来分析了现在有线电视的传输技术。 有线数字电视是节目从摄制到编辑,从发送到传输、存储,从接收到显示等环节都是采用数字处理的电视系统,信号传输方式是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故称有线数字电视。具有音频效果好、清晰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频道数量多的优势,实现加密、解密功能和信号储存功能。 一、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概述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是利用数字音视频压缩技术,在现有的模拟频道内传输数字电视信号,通过用户终端进行接收使用。有线数字电视传输采用的是正交调幅调制方式,这种方式包含了信道编码的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数字电视信号在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还运用了误码纠正技术,避免了数据在长距离传输中发生的误码。由于我国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

技术已经成形,有线传输线路覆盖面大,在数字电视工程改造中,利用了传统有线电视网络,而多数用户终端依然是模拟电视机,需要采用机顶盒进行接收并通过信号解密、解调和解码成模拟基带信号显示在电视上。 二、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一)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的基本原理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由三部分组成,即前端系统、网络输送和用户终端,前端系统是数字电视传输的核心,网络输送是系统的基础平台,用户终端是实现最终的结果。前端系统是有线电视网络信息源、交换中心。数字电视前端由数字卫星接收机、解码器、视频服务器、复用器、QAM调制器、管理服务器以及控制网络部分组成,可分为信号输入、信号处理、信号输出和系统组成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组成完整的前端系统。网络输送是利用有线电视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进行输送。用户终端是数字机顶盒,它能使模拟电视机从被动接收模拟电视转为交互式数字电视,使用户享用数字电视和数据广播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二)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和传输技术的应用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一般分为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两种。把数字信号转变为适合传输的码型,经过滤波器高频分量、通过光纤、电缆、双绞线或微波等进行传输叫基带传输。载波传输则是把基带信号调制到一定的载波上,将载波送入

数字-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 1范围 本指导性意见规定了在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在特殊情况下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过渡策略,以及上、下行频道的配置意见,为平衡实现有线电视分配网络模拟向数字技术全面转换提供频道配置的指导性意见。 2引用标准 GB/T 17786-1999 GY/T 106-1999 GY/T 170-2001 GY/T 180-2001 有线电视频率配置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 3概述 有关有线电视频道配置的技术规定在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 GY/T 180-2001《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对于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以及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频道配置未作规定。考虑到多种带宽网络存在的现状,需要进一步规范模拟向数字电视广播过渡过程中,有线电视频道的合理配置。 本指导性意见未对有线数字电视广播频道的传输技术参数提出要求,这是考虑到一般条件下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比模拟信号低,因此在模拟有线电视网过渡到数字电视时,不作频道本身的技术要求,但严格执行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保证。 有线电视分配网中如存在不同带宽的区域性网络,例如既有550MHz的网络又

有 750MHz 的网络,最好在两种网络共有的频段中引入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如不可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或分别馈送信号的方式进行。 4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要求 4.1 配置方式要求 考虑到今后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与其它无线电业务之间的电磁兼容以及特殊的传输要求,本指导意见设置禁用频道、尽量避免使用频道、保护间隔和专用数据通道等。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的频道仍采用 8MHz 带宽、邻频配置,同时需采用高效率的数字调制技术,在一个有线数字电视频道内,传输数据率一般应高于20Mbps。最初,规划用于提供有线数字电视服务的频道不应少于15个,如现 有系统的频谱容量不足,应考虑升级网络达到整体过渡到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方案。4.2 频率配置要求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本文中所述的频道标识号与该标准的附录 A 一致。 数字电视业务的频道划分为 8MHz,其中心频率为标准 GB/T 17786-1999 附录A 中所给出的频率范围的中间值。例如,频道 DS25的频率范围为606? 614MHz,其中心频率为 610MHz。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频道分配可以小于 8MHz。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均可邻频使用。 4.3 下行频道配置 ( 1 )具备全网数字电视信号接入的网络有线数字电视下行频道的配置建议如图 1 所示。为便于标识,本文中采用 A、B(B1 、B2)、C(C1、C2)、D、E 作为频段标号。 750MHz 以上有线电视数字化时,整体平移的有线数字电视信号可以首先 在 B2、B1 段进行,之后可以考虑 D 和 C 段。由于 A 段存在较多的无线信号干扰应考虑最后使用。 550MHz 以下有线电视系统数字化时可先使用 B2 频段。各接入服务平台应避免使用受严重无线电干扰或可能对其它重要业务产生泄漏干扰的频道。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单频网系统

中国数字地面电视标准单频网系统 北京数码视线科技有限公司 张珉 一个简单数字地面单频网由MIP插入器,和若干个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射机构成,MIP 插入器通过数字电视分配网向不同的发射机发送传输参数信令。例如:调制方式,保护间隔,纠错码格式等信令,使所有的发射机都工作在同一模式下。为了保持整个单频网的同步,必须将MIP插入器及发射机中所有的调制器和激励器同步到GPS上面,保证同一频率同一时间,同一比特的黄金定律。 此外,MIP插入器还可以远程调节每个发射机的时间延迟和发射功率,方便单频网集成。 图1:中国数字地面电视标准单频网演示系统图 1. 奇妙的单频网 2006年8月颁布的国标地面电视标准GB20600-2006包含了VSB单载波技术与TDS-OFDM的多载波技术,多载波信号由一系列不同级别的帧结构构成。 与传统的DVB-T(H)中的保护间隔不同,TDS-OFDM中的帧头中传送PN序列,这一创新不仅会方便接收端的信道预估及同步,同时提供了实现单频网的功能,在图1中的一个8 MHz 带宽内我们定义了三种传输模式以及与其对应的三种帧头长度,保护间隔越长发射机间的距离越大,传输的有效比特率越低。 带宽8 MHz 8 MHz 8 MHz 帧头模式FH-Mode 1 FH-Mode 2 FH-Mode 3 保护间隔1/9 1/6 1/4 数据帧持续时间500 s 500   s s 500 帧头间隔持续时间55.56 s    125 s  78.7 s 发射机最大传输距离17 km 24 km 38 km 图2:国标三种传输模式 在过去10年间,单频网(SFN)技术被有效的使用在DVB-T(H)数字地面电视网络覆盖

(最新)中国电视频道频率划分表

(最新)中国电视频道频率划分表 注:下表提供的是数字电视中心频率和模拟电视图像载频频率。中国电视是PALD/K制式,图像信号带宽7.25MHz,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 6.5MHz,带宽±0.25MHz,所以每个频道带宽为8MHz,从图像载频-1.25MHz至图像载频频率+6.5MHz。例如,3频道的图像载频频率是65.75MHz,由此可推算出其伴音载频频率是72.25MHz,频率范围是64.5-72.5MHz。场频25Hz,行频15625Hz。 开路电视闭路电视频率参数 波段频道国际 编号 国内 编号 频率范围 图像载频 (MHz) 伴音载频 (MHz) 中心频率 (MHz) I波段(米波)DS—11148.5-56.549.7556.2552.50 DS—22256.5-64.557.7564.2560.50 DS—33364.5-72.565.7572.2568.50 II波段(米波)DS—44476-8477.2583.7580.00 DS—55584-9285.2591.7588.00 米波13Z1111-119112.25118.75115.00 14Z2119-127120.25126.75123.00 15Z3127-135128.25134.75131.00 16Z4135-143136.25142.75139.00 17Z5143-151144.25150.75147.00 18Z6151-159152.25158.75155.00 19Z7159-167160.25166.75163.00 III波段(米波) DS—666167-175168.25174.75171.00 DS—777175-183176.25182.75179.00 DS—888183-191184.25190.75187.00 DS—999191-199192.25198.75195.00 DS—101010199-207200.25206.75203.00 DS—111111207-215208.25214.75211.00 DS—121212215-223216.25222.75219.00 米波20Z8223-231224.25230.75227.00 21Z9231-239232.25238.75235.00 22Z10239-247240.25246.75243.00 23Z11247-255248.25254.75251.00 24Z12255-263256.25262.75259.00 25Z13263-271264.25270.75267.00 26Z14271-279272.25278.75275.00 27Z15279-287280.25286.75283.00 28Z16287-295288.25294.75291.00 29Z17295-303296.25302.75299.00 分米波30Z18303-311304.25310.75307.00 31Z19311-319312.25318.75315.00 32Z20319-327320.25326.75323.00

DMB-TH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白皮书

DMB-TH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白皮书 (第二版) 北京凌讯华业科技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2006年5月

前言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和发展,世界各国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TTB: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目前已经提出了三个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欧洲的DVB-T,美国的ATSC,日本的ISDB-T,并且都达到实用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选择自己的 DTTB 系统。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移动接收、频谱效率、单频网、干扰、系统的灵活性等方面,上述三个系统各有相应的优缺点。 清华大学和北京凌讯华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上述目前世界上三个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方案,和美国、欧洲的地面标准相对应,称为DMB-T(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技术。清华大学在配合国家数字电视联合工作组的基础上,融合继DMB-T技术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融合方案,考虑到该方案支持未来的手持、便携设备接收,称为DMB-TH(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TV/Handle Broadcasting)。DMB-TH在继承原有系统优点的基础上,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接收性能、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比原有DMB-T技术有明显提高。DMB-TH技术的核心采用了mQAM/QPSK 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Time Domain Synchronous-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技术,使用了最新的LDPC 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因而可以更加可靠地支持更多的无线多媒体业务。 本文件针对常见的问题,旨在说明DMB-TH的技术特点、应用服务、单频网技术等,以及符合协议的相关设备,包括运营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通化市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通化市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通化广播电视台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设计方案及相关具体施工方法等。该方案根据通化市实际地理地貌及居民的实际分布情况确定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及天线的朝向与极化方式。根据新建机房的设施合理配置了数字发射机的位置及信号流程和配电柜参数。 标签:基本设施;安装方案;信号流程;避雷;供电 前言 通化市地处吉林省南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5°10’~126°44’,北纬40°52’~43°3’之间,周边群山环绕。全市面积156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6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230万,市区人口64万。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的在全国各地构建中央和省、地市、县电视节目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发射台进行覆盖的规划思路。我台决定在通化广播电视台新建DS-26、DS-43、DS-45、DS-48,四个数字电视频道并单频网形式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的无线覆盖播出工作。 1 基本设施 1.1 基础设施 通化市广播电视发射台位于东经125度56分20秒,北纬41度42分50秒,海拔高度377米。现发射塔高度:(楼高88+塔楼20)=108米。发射塔类型为方钢圆筒自立体广播电视综合塔,其承重能力和抗风阻能力经设计院检测符合天馈线安装条件。 1.2 频率及功率规划 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我台决定在通化市广电大厦发射台新增DS-26、DS-43、DS-45、DS-48,四个地面数字电视频道(原有地方数字电视频道为DS-29)。发射功率均为数字功率300W。发射天线为偶极子板天线,天线挂高为108米,天线增益为10.5-12.5dB,发射天线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 1.3 机房安装条件 通化市广电大厦发射台现有3个调频频道,两个分米波多工器,一部1kW 调频发射机。一部1kW数字电视发射机。一个监控机柜,一个电源控制柜,一个工具柜。机房面积3.2×6.1=20平方米,为独立机房,不可再行扩充。因面在广电大厦18楼新建一个100平方米的新机房。新建机房通风,温度、湿度、潔净程度以及消防安全设施和防雷接地系统都按相关行业要求设计施工,完全满足了四部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安装条件。

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方案0520

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方案

目录 一、项目简介: (3) 二、系统方案 (4) (一) 单频网前端系统 (4) (二) 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 (6) 1. 主用传输链路 (6) 2. 备用传输链路 (9) 附: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图 (11)

一、项目简介: 为了加强中央地面数字电视对福州市区的无线覆盖,根据省局规划安排,在鼓岭104发射台建立中央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点,并与福州电视中心发射点组成单频网,即单频网DS32(单频网ID:08FUJIAN004)和单频网DS19(单频网ID:08FUJIAN005)。 DS32频道用于福州市区中一等8套节目的无线覆盖,采用中央已同步并经中星6A转发器传输的节目源作为单频网信号源,各发射点通过专用卫星接收机解扰解码后送播出使用,如图1所示。 图1、DS32单频网系统示意图 DS19频道用于福州市区中七等4套节目和本地省市4套节目(福建一套、东南卫视、福州一套和福州三套)的无线覆盖,本地省市4套节目在本地AVS+编码后与中七等4台节目复用成一路TS流。该TS 流通过单频网适配(插入秒帧初始化包[SIP]和码率适配)后经传输网透传至各个发射点播出使用,如图2所示。

图2、DS19单频网系统示意图 二、系统方案 中央地面数字电视一期建设已完成节目的编码和复用,福州市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建设项目包括两部分:一、单频网前端系统(单频网适配);二、单频网信号传输系统。 (一)单频网前端系统 根据项目需求并考虑信号传输及节目资源,拟将单频网的前端系统建立在福州电视中心传输机房,利用中央地面数字电视一期已完成的节目编码复用平台作为单频网的节目源;搭建单频网适配前端系统完成:单频网信号同步(插入SIP包和码率适配)、主备单频网信号切换及单频网信号分配,如图3所示。

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 (DMB-TH) 简介

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DMB-TH)简介 成都康特(电子)集团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基于DMB-TH标准的高性能、低价格的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这款机顶盒完全符合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GB20600-2006。该机使用了凌讯科技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解调芯片LGS8813和NEC公司开发的MPEG-2解码芯片EMMA2LL,具有接收灵敏度高、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实用、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该机还预留了很多接口,可根据市场发展和用户需要进一步扩展功能。 一、DVB-TH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原理 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这种独特的先进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传输结合起来。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在时域通过扩频技术传送控制信号以便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实现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性能。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其基本思想是把高速率的信源信息流变换成低速率的N路并行数据流,然后用N个相互正交的载波进行调制,将N路调制后的信号相加即得发射信号。在所传输的频带内,当许多载频并行传输一路数据信号时,要比串行传输更大地扩展了信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方面的性能。OFDM采用的基带调制为离散傅立叶变换,数据的编码映射是在频域进行,经过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转化为时域信号发送出去,接收端可通过FFT恢复出频域信号。OFDM系统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来实现,即避免了直接生成N个载波时由于频率偏移而产生的交调,而且便于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 传统的OFDM调制方式存在某些缺陷,插入强功率同步导频会使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蒙受损失。基于PN序列扩频技术的高保护同步传输技术和巧妙利用OFDM保护间隔的填充技术克服了这种缺陷,同时提高了传输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和抗噪声干扰性能。新的TDS-OFDM信道估计技术还克服了信道估计迭代过程较长的不足,提高了移动接收性能。

浅谈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SFN)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 浅谈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SFN) 作者:潘辉何梅 来源:《科技信息·上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无线数字地面电视发射系统(DTMB)采用单频网具有很多优势,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实现较低功率水平下的高覆盖,节约了很多频道,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 关键词:SFN;均衡器;延时和定时错误;自干扰 SFN(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是将一定覆盖区域内的不同地点,采用多套同步状态的发射机来发射相同的信号节目,组成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覆盖系统。 一、优势 单频网区域内的发射机必须同频,在同一时刻发射相同的节目。传统发射机系统为了提高有效覆盖面积,需要将发射天线提高,增加发射功率,或更换天线模式来实现。为了使特定区域的场强达到最大,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还不一定能够实现。无线数字电视采用单频网技术,在一定覆盖范围内使用小功率发射机来实现有效的覆盖。提高了抗干扰行,降低了配置费用,提高了容错性。同时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单频网技术克服了传统发射机故障,天线故障和电力故障对整个覆盖的影响。在单频网系统中的部分发射机存在故障时,重叠覆盖区域内不会丢失覆盖信号,非重叠覆盖范围也只是损失部分覆盖区域,因此单频网系统可以不必将天线架设很高,系统内部分发射机故障不会丧失全部覆盖。 二、均衡器 在一个单频网系统中,多部发射机以同一个频率同时传播相同的信号,覆盖区域内的接收机接收来自不同发射机的相同信号,这会导致“马赛克”现象。采用单频网工作方式,接收机必须克服多径传播带来的干扰,DTMB采用均衡器技术后克服了这个缺点。 1、均衡器性能。处于单频网覆盖系统内的接收机系统受到3个重要的参数影响,均衡器能够处理的最大延时,均衡器随变化脉冲的反应速度,延时信号的强度。一般情况下,这三个参数是互相影响的。当前的均衡器最大延迟可以承受40μs,多普勒频移小于1Hz,多路信号实现了10dB以上的分离。DTMB的调制方案中充分考虑了多径传播,在延时低于保护间隔的条件小,就可以避免码间干扰。子载波在码间处于固定的位置上决定了保护间隔的反应速度,它取决于频率的响应。可以在码间引入用于接收机的判断和纠正频响的标识符,当两台发射机的延时差超过了保护间隔,同样也会导致码间干扰。不同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间隔可以有效的避免多普勒频移带来的码间干扰,因此选择合适的保护间隔大于多普勒频移即可避免由此带来的码间干扰。子载波的数目,码率周期和保护间隔决定了DTMB的模式,同时也决定了单频网的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目录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数字电视的发展 (4) 第二章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4) 2.1 国内标准 (5) 2.1.1 DMB-T (5) 2.2 国际标准 (5) 2.2.1 DVB (5) 2.2.2 ISDB-T (6) 2.2.3 ATSC (6) 第三章数字电视调制技术 (6) 3.1 数字电视调制技术的分类 (7) 3.2 数字电视正向传输采用的调制 (7) 3.3 数字电视反向传输采用的调制 (8) 第四章数字电视接口技术 (8) 4.1 LTE概念 (8) 4.2 爱立信LTE广播解决方案 (9) 4.3 未来电视和LTE联姻 (9)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10)

现全面数字化作为明确的发展目标,现在数字电视日益成为电视系统的主流。 1.2 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图像传输质量较高,抗干扰能力强、无信号失真和噪声积累,从而提高了图像和声音的质量;频谱资源利用率高,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传输频带,使得在有限的频带范围内传输更多的节目;多信息、多功能,方便的实现图像、语音和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兼容传输:数字信号不受电源波动,器件非线性的影响,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处理数字信号,降低设备的功耗,减小体积,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第二章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图1 地面数字系统组成

数字电视节目频道表

数字电视节目频道表 (2014.08.27) 说明:本频道表制作完成于2014年8月27日,如有变更,请及时更新!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1 2.山东卫视 3.威海新闻 4.威海公共 5.威海影视 6.威海综艺 7.乳山新闻 8.山东齐鲁 9.山东影视 10.山东体育 11.山东生活 12.山东综艺 13.山东少儿 14.山东公共 15.山东农业 16.山东教育 17.中央新闻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2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3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4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5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6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8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9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10 26.环球购物 27.家有购物 28.优购物 29.家家购物 30.居家购物 31.重庆卫视32.浙江卫视 33.天津卫视 34.江苏卫视 35.吉林卫视 36.江西卫视 37.四川卫视 38.湖南卫视 39.北京卫视 40.深圳卫视 41.辽宁卫视 42.广东卫视 43.陕西卫视 44.广西卫视 45.河南卫视 46.东方卫视 47.河北卫视 48.云南卫视 49.湖北卫视 50.黑龙江卫视 51.贵州卫视 52.安徽卫视 53.厦门卫视 54.农林卫视 55.新疆卫视 56.西藏卫视 57.兵团卫视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14少儿 59.金鹰卡通 60.卡酷动画 61.山东有线高清畅想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1高清 63.中央5+体育赛事 64.山东卫视高清 65.北京卫视高清 66.湖南卫视高清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7军事农业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12社会与法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15音乐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11戏曲 77.中国教育 https://www.doczj.com/doc/5114691553.html,TV-NEWS 79.时代美食 80.CHTV 81.风尚购物 82.健康咨询 83.好享购物 84.收藏天下 85.中视购物 86.3D试验频道 87.导视频道 88.碟市 89.家庭理财 90.人物频道 91.时代家居 92.职业指南 93.快乐宠物 94.家政频道 95.怀旧剧场 96.孕育指南 97.游戏竞技 98.梨园频道 99.车迷 1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单频网覆盖测试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C 单频网覆盖测试 ◎冯景锋周兴伟刘骏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重要组网形式。地面数字电视的实施.推广和普及涉及单频网网络的构建。为了充分发挥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优势,最大限度提高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性能.在单频网的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网络的参数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而且还需要对网络覆盖性能进行不断评估测试。 1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确定 单频网信号分析是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性能测试以及网络调整、优化的第一步。相对于多频网而言,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性能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所谓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射点信号同时覆盖,并且接收到的.来自不同站点起主要作用的信号之差小于射频保护率值的区域。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选择相应的测试点对单频网信号进行测试及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单频网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 如何确定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是开展单频网覆盖性能测试的首要任务。本文将以2007年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为例来说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确定过程。 一般来说,包括单频网在内的任何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的建设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开展的需求以及网络实际建设的条件,利用地面数字电视规划软件开展相应的覆盖网规划计算和分析,从而初步确定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工作参数,主要包括:各个发射点的发射功率、天线方向图以及天线高度等。根据确定的网络参数,利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规划软件可以得到单频网的覆盖效果,其中包括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图1给出了经过计算得到的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示意.其中蓝色标记分别为单频网中的发射点1和发射点2。图中阴影部分为上述两个发射点组成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位于东三环和东四环区域。 当然,由于覆盖规划软件本身的限制,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实际位置可能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传输环境,并结合规划试算的结果.通过实地测试来进一步确认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区域所在。 在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单频网测试过程 图1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示意图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TMB移动监测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TM醪动监测 0 引言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手段 之一的地面数字电视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 政府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1999 年我国成立了国家数字电视领导小组并着力推进数字电视研发及产业化,明确宣示自主制定 技术标准,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颁布了针对我国数字电视应用 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B20600-2006)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于2007年8月1号正式实施,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TMB (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以下简称DTMB成为中国广播业地面电视信号的强制标准。2011年12月,国际电信联盟在修订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将我国的DTM际准纳入其中,DTMBS 准也正式成为继日本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欧洲数字视频地面广播(DVB-T)和美国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 之后的第四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1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发展规划 201 4年1 2月30日,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通知》(新广电发[2014]311

号)。《通知》明确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计划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2015 年,利用全国无线广播电视骨干发射台基本实现12套中央电视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启动 3 套中央广播 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 第二步:2015-2016 年,根据中央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效果,继续补充完善覆盖建设,以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覆盖质量;根据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情况,做出下一步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总体方案,再分年实施。 2015 年,国家以财政投入方式解决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全国覆盖问题。根据国办发〔2006〕79 号文件精神,按照分级负责原则,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分别负责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机房和设备的更新改造资金和运行维护经费。整个项目资金为48 亿元,计划在全国2562个无线台站,每个站2部发射机,共计6230 部发射机,实现县级以上发射台站全覆盖;项目建成后将基本形成地面数字电视和数字音频广播的全国性覆盖。 目前云南省已有玉溪、红河等多个州市完成了DTMB寸本级节目覆盖建设,同时按照2015 年国家无线数字化全国覆盖规划,目前云南省已完成中央节目覆盖161个大功率DTMB^射台站招标工作,年底将完成建设。 2地面数字电视及DTMB既述

数字电视技术考试题(参考)

A卷 填空题(每个1分,共20分) 1、通信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信源)、(信道)、(信宿)。3 2、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其标准为(DVB-S)和(有线传输数字电视)其标准为(DVB-C)和(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其标准为(DVB-T/DMB-T/DTTB)。6 3、在数字复用中,SPTS的含义为单节目流,而MPTS的含义为多节目流。2 4、节目专用信息PSI表由PA T表、(PMT表)、(CAT表)和(NIT表)组成。3 5、图像的4个级别(低级(LL))、(主级(ML:Main level))、(高1440级(H14L))和(高级(HL))。4 6、数字电视中用于显示的设备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投影显示(包括前投、背投)等。 选择题(每个1分,共12分) 1、在数字传输系统中,通常 B 用于地面传输, E 用于卫星传输。 A、DSB-SC B、QAM C、PDM D、PSM E、QPSK 2、在数字广播电视系统选用的编解码设备一般采用 B 标准。 A、MPEG-1 B、MPEG-2 C、JPEG D、MPEG-4 3、在MPEG–2中图像分成三种编码类型:I帧为(C)、B帧为(B )和P 帧(A)。 其中(B)的压缩比最高,( C )的压缩比最低。 A、双向预测编码的图像 B、前向预测编码的图像 C、帧内编码的图像 4、PSI 表中的CAT 表是(B ),PMT表(C )。 A、节目关联表 B、条件接收表 C、节目映射表 D、网络信息表 5、调制误差率MER值越大说明调制的准确率越(C),码流出现的误码越(B),图象质 量越好。 A、大 B、小 C、高 D、低 三、简述题和计算题 1、什么是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比有哪些优点10分 2、请说明电视信号数字化的3个步骤。10分 3、什么是复合编码?什么是分量编码,它们各有什么特点?5分 视频信号的编码方式: 复合编码(composite video):将彩色全电视信息直接编成PCM码,变成一个数字复合电视信号 分量编码(component video):将亮度信号Y,色差信号R- Y和B-Y分别编码成三个数字分量电视信号 二者比较: “复合编码”与电视制式有关。 “分量编码”与电视制式无关。 在节目后期制作中:“复合”需解码 “分量”无需解码

浅谈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及其发展

浅谈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及其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机、彩色机已发展到现在的数字电视时代。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快速进步,有效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进程。文章对数字电视及传输方式、传输标准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我国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数字电视;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传输标准 1 数字电视简介 数字电视是一种电视设备或电视系统,是指通过数字信号来实现电视节目的处理、发射、传输和接收,属于一种端到端的系统,其是在传输的模拟信号基础上通过编码来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以2进制代码来进行传输。其是利用电视台发出来的违章和图像信号,然后利用数字压缩和调制来形成数字信号后,再利用卫星、地面无线和有线进行传播,最后以数字电视接收进行解码还原后形成电视节目,由于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有效的利用了高效压缩解码、数字调制技术和多路数据复用技术,所以无论在质量上还是节目的数量上都有所增加,传输的速率也更快,具有高清晰的图像和高质量的音质,同时还具有一些附加功能的信息服务、点播等功能。 2 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 目前,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有地面无线数字传输和有线数字传输,而且还有卫星数字传输和IPTV 等传输方式。 2.1 地面无线数字传输方式在目前应用中具有普遍性,其是利用电视台的制高点的天线来进行无线电波发射,然后用户通过天线和电视机接收信号来进行电视节目的收看,其属于数字电视传输方式的一种,不仅具有娱乐、学习的作用,而且具有很好的公益性,目前在我国的车载电视、公交电视和楼宇电视中都得到广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收费也较为经济,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所以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数字电视传输方式。但利用地面无线数字传输方式进行电视节目的传输时,需要建立大量的中转站,而且信号容易受到地形和天气的影响,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2.2 有线数字传输是通过光缆和同轴电缆混合方式进行传输的,即HFC方式,其是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传输方式。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单向HFC和双向HFC两种方式,单向即只能接受到前端的信号,而双向方式则不仅能接收到上行信号,而且还能接收到下行的信号,所以对交互式业务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有线数字传输方式具较高的信号质量,而且信号的分配也具合理化,所以在其会在很长时间内占据我国数字电视传输的主导位置。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 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衢州市广播电视台 二○一五年七月三日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衢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台址:衢州市柯城区姜家山海拔高度:100米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地面电视向数字化迈进已摆上重要日程。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强制性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各项配套标准加快完善,数字电视产业不断壮大,全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进一步拓展,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的条件已经具备。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加紧建设各级电视节目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促进广播电视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一项国家政策。 声音的数字化和电视的数字化一样,可以给广播带来很多好处,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音频广播的进展相当迅速,北美的DAB,欧洲的HD-Radio等都已经有了商用系统,我国在总局和国际广播电台的主持下,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R标准。 《“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我国声音广播的数字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广播体系,按照主管部门的部署,我国将启动全国范围CDR数字音频广播网的建设,采取“三步走”策略,计划到2016年实现CDR数字音频广播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无线广播电视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全面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实现传播手段的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各级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网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是不断提高无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符合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和优化的指导性实施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组建符合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单频网网络,可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设计、网络建设、验收测试和网络性能优化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881—1999 广播电视光缆干线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接口技术规范 GB/T 17975.1—2010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T 19263—2003 MPEG-2信号在SDH网络中的传输技术规范 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B/T 26252—2010 VHF/U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频率规划准则 GB/T 26666—201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实施指南 GB/T 28432—2012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规划准则 GB/T 28433—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技术要求 GB/T 28434—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8435—2012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8438.1—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覆盖评估标准及测量方法第1部分:室外固定接收GY/T 296—201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ITU-T G.703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Physical/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erarchical digital interfaces)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单频网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网络中的各个发射机以相同的频率、在可控的时刻发射相同的(码流)已调射频信号(比特),以实现对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 杨知行(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教授) 国标DTMB技术方案及性能指标 国标DTMB提供的地面数字多媒体业务包括HDTV、音频、视频、数据广播和交互多媒体等,重要特性包括: ★高信息容量:为HDTV节目提供大于24Mb/s的单信道码率。 ★高度灵活的操作模式: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和地址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固定、便携、步行或高速移动接收。 ★高度灵活的频率规划和覆盖区域:使用单频网和同频道覆盖扩展器/缝隙填充器的概念,通过选择不同保护间隔的工作模式可构建16公里和36公里覆盖范围的单频网。 ★支持不同的应用: HDTV、SDTV、数据广播、互联网、消息传送等。 ★支持多个传送/网路协议,例如 MPEG2 和 IP 协议集。易于与其他的广播和通信系统连接。 ★在OFDM 调制系统(TDS-OFDM)中实现了先进的信道编码和时域信道估计/同步方案,降低了系统 C/N 门限,以便降低发射功率,从而减少对现有模拟电视节目的干扰。 ★支持便携终端低功耗模式。 ★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已经实施的部分工作模式,详见表1)。 传输速率可选范围5.414~32.486 Mbps;调制方式可选QPSK、16QAM、64QAM;保护间隔可选55.6ms、125ms;内码码率可选0.4、0.6、0.8。

图1 国标DTMB的传输数据率(Mbps)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国标DTMB方案构成如图1所示。电视节目或数据、文本、图片、语音等 多媒体信息经过源编码、信道编码后,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射机发射出去,覆盖一定区域。 根据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的服务需求、传输条件和信道特征,国标DTMB传输系统采用了创新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单多载波调 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主要针对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信道线性时变的宽带传输信道特性(频域选择性与时域选择性同时存在的传输信道)所设计。由 于TDS-OFDM适用于具有多径干扰和多普勒频移的传输信道,因此其同样适用于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以外的其他宽带传输系统。 1. 创新的TDS-OFDM 调制 国标DTMB系统采用了 TDS-OFDM,其特点是同步头采用了伪随机序列,在每个 OFDM 保护间隔周期性地插入时域正交编码的帧同步序列, TDS-OFDM

地面数字电视国标17个配套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实施指南。这个标准主要规定建立符合GB20600-2006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工作模式、组网模式选择以及工程实施等考虑的问题; 第二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测量方法,这个标准也是针对国标所制定的,主要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功能、性能以及其他相关参数的定义,这个标准还给出相应的测量方法; 第三个标准是VHF/U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标准,这个标准主要在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过程中,我们规划所需要运用各种参数,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我国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并且可以作为频率规划一个技术依据,来指导全国地面数字电视规划工作; 第四个标准是中间件的标准,这里第一部分系统标准,这个标准化主要定义地面有线、卫星等数字广播电视系统等中间件系统的应用环境、传输协议等等,在这个标准中我们给出文件系统、字符集和内容交换格式等; 第五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但频网技术要求和实施指南。逐个标准可以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规划、网络设计、技能优化、系统实施、验收、运营维护的基础依据; 第六个标准是广播信号覆盖评估标准和测量方法,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固定接收信号覆盖质量评估,可以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设计和网络覆盖效果验收的技术依据; 第七个配套标准是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这个标准主要用来规定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指标和测量方式,它用于不同登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并可以作为发射机生产、调试、测量、入网验收等技术依据; 第八个是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接收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这个接收机和老百姓用的机顶盒还有区别,它并不是作为市场中买到家用机顶盒的标准,这个和机顶盒的标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第九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检测技术规程不,这个主要是用来定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测量项目,测量指标和检测方法,这个适用于发射台服务区内米波和分米波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频段的监测、射频特性、广播测量技术、广播监测的方法等等; 第十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流复用和接口技术规范。在国标GB20600-2006中已经明确规定数据输入接口支持GB/T17975.1信息技术,我们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流复用和接口规范,通过这个规范可以对地面数字电视输入的数据进行详细严格的定义; 第十一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准则。这个标准和前面刚才说的有一点类似,但是第十一个标准主要适用于单频网频率规范准则; 第十二个标准是VHF/VHF五频率地面数字电视业务与固定、移动业务共用技术准则。这个标准定义在这两个频段中对固定业务和陆地移动业务之间频率共用技术准则,这个标准适用于30兆到1G 频段内的数字的检测; 第十三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这个标准和刚才说了发射机的标准在很多方面有类似的内容,这个标准主要定义是功能方面的要求,符合单频网运输舰的支持模式,单频网的功能和多频网的功能,最后在标准中还给出一个接口的要求; 第十四个标准是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这个标准也是涉及到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当中设备的一个标准,在这里主要是作为单频网识别器入网检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运营维护的技术依据。这个主要内容包括单频网适配器的输入输出接口定义,还有秒帧和秒帧初始包定义,在单频网的标准中,我们最后还给出秒初始化包测量方法; 第十五个标准是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这个在2001年已经颁布关于数字电视广播业务规范的标准,这个标准公布数字电视业务信息,这个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行业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针对颁布174号标准,我们在标准基础上修改了一些内容,适应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主要内容包括174号标准中6.2.12节中传送活动描述符; 第十六个标准也是修订标准,这在总局2004年颁布行业标准进行一个修订,这个标准是GY/Z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