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单频网覆盖测试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单频网覆盖测试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单频网覆盖测试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单频网覆盖测试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单频网覆盖测试

◎冯景锋周兴伟刘骏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重要组网形式。地面数字电视的实施.推广和普及涉及单频网网络的构建。为了充分发挥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优势,最大限度提高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性能.在单频网的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网络的参数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而且还需要对网络覆盖性能进行不断评估测试。

1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确定

单频网信号分析是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性能测试以及网络调整、优化的第一步。相对于多频网而言,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性能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所谓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射点信号同时覆盖,并且接收到的.来自不同站点起主要作用的信号之差小于射频保护率值的区域。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选择相应的测试点对单频网信号进行测试及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单频网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

如何确定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是开展单频网覆盖性能测试的首要任务。本文将以2007年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为例来说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确定过程。

一般来说,包括单频网在内的任何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的建设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开展的需求以及网络实际建设的条件,利用地面数字电视规划软件开展相应的覆盖网规划计算和分析,从而初步确定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工作参数,主要包括:各个发射点的发射功率、天线方向图以及天线高度等。根据确定的网络参数,利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规划软件可以得到单频网的覆盖效果,其中包括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图1给出了经过计算得到的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示意.其中蓝色标记分别为单频网中的发射点1和发射点2。图中阴影部分为上述两个发射点组成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位于东三环和东四环区域。

当然,由于覆盖规划软件本身的限制,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实际位置可能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传输环境,并结合规划试算的结果.通过实地测试来进一步确认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区域所在。

在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单频网测试过程

图1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示意图

表1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验证测试

图2单频网重叠覆盖区测试点信道冲激响应

中.技术试验组首先根据规划试算结果,在单频网理论重叠覆盖区选取测试点进行测试,测试可以通过依次关闭单频网各个发射点的发射信号,测试各个发射点单独发射时的信号电平。表1给出了其中一个测试点的测试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该测试点,单独接收发射点1的信号电平为一74.6dBm,单独接收发射点2的信号电平为一73.4dBm,两者信号电平差为1.2dBm,明显小于该种工作模式下的地面数字电视的射频信号保护率值,因此该测试点所在的区域为单频网重叠覆盖区。

当然.在实际单频网的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选取大量的测试点进行测试.从而最终确定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准确位置。

2单频网信号分析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性能的调整、优化以及测试首先要求对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信号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无线传输信道而言,信道;中激响应

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信道;中激响应为

单位冲激函数经传输信道作用后的函数,它

能够全面.客观反映无线传输信道信号的时

域特性,特别适合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

叠覆盖区信号的分析。

前一节所述的测试方法只能简单分析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接收各发射点

单独发射信号电平的差值.对于重叠覆盖区

内的多径信道的传输特性,例如各个发射点

信号到达的先后顺序以及延时差无法进行分析.即无法分析信道的冲激响应。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借助符合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相关的测试仪表.利用仪表的信道;中激响应功能分析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多径传输特性。图2给出了在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中,利用北京广电天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TD一2010地面数字电视综合测试仪对单频网重叠覆盖区信道;中激响应的分析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存在严重的多径干扰,这些多径干扰可能是由于同一信号经过建筑物反射所形成,也可能是由于两个发射点信号的重复覆盖所形成。显然,此处的多径干扰是由于在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分别接收到两个发射点的信号形成的.并且发射点2的信号先于发射点1信号20us达到,由于此时两个发射点信号是同时进行发射,因此可以判断两个发射点到重叠覆盖区测试点距离的差为6km左右,这一点可以从图1中得到相应证实。

根据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调整和优化的原则,为了尽量减轻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多径干扰,在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单频网测试过程中,将发射点2信号延迟20us,调整延时后再次对重叠覆盖区的信道;中激响应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延时调整后,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多径干扰(长延时的强回波)明显减小。关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调整和优化方法见本刊2008年6月份《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单频网技术研究》一文。

3固定接收测试

信道;中激响应的分析能够比较直观反映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信道特性。在此基础上,工程技术人

员仍然需要对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接收性

图3调整后单频网重叠覆盖区测试点信道冲激响应

表2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固定接收测试

能进行测试。~般来说.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固定接收测试和移动接收测试。其中.单频网固定接收性能测试指标与单发射点固定接收性能测试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接收信号电平.最小接收信号电平.信号裕量和载噪比门限等。对于地面数字电视系统.载噪比门限越小,说明接收性能越好.信号裕量越大,说明接收性能越稳定。

为了全面反映和比较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特别是重叠覆盖区的覆盖性能,固定接收测试需要分别针对各个发射点单独发射以及单频网调整前后的接收性能进行对比测试。表2给出了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内某一测试点固定接收测试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发射点1和发射点2单独发射时.在单频网重叠覆盖区测试点信号接收电平分别为一74.4dBm和一73.4dBm,载噪比门限分别为7.8dB和5.6dB,信号裕量分别为9.8dB和11,1dB;发射点1和发射点2同时发射时(即在单频网条件下,调整之前),在该测试点,信号接收电平、载噪比门限和信号裕量分别为一71.1dBm、8.2dB和11.8dB。可见,在单频网条件下,由于信号合成,虽然接收信号电平增强,但接收信号的多径干扰明显加重(见前一章节分析),系统

载噪比门限劣化。

表2中最后给出了调整后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同一测试点接收性能测试结果。相对调

整前.只是对其中一个发射点信号的延时进

行了调整,因此接收信号电平保持不变.但

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多径干扰明显减弱(见

前一章节分析).因此,载噪比门限和信号

裕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4移动接收测试

移动接收性能能更全面地反映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网络整体覆盖效果。相对固定接

收测试而言,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接收测试能

够更加方便地获得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分布

信息,为此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移动接收

测试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首先需要对移动

测试路线的接收信号电平进行测试分析。

表3给出了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移动接收信号电平测试结果。其中,前两张图分别给出发射点1和发射点2分别单独发射时,移动测试路线上接收信号电平分布情况,其中颜色越接近红色,表示接收信号电平越大.颜色越接近深蓝色,表示接收信号电平越小。

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上述两个接收信号电平的差值,可获得单频网条件下移动测试路线的接收信号电平

差。表3中第三张图采用不同颜色来表示在移动测试路线

表3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移动接收信号电平测试结果表4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移动接收性能测试

接收信号电平为一73.2dBm,成功接收概率77.7%;发射

点2单独发射时,平均接收信号电平为一72.9dBm.成功

接收概率63.2%;在单频网条件下(发射点1和发射点2

同时发射),未进行调整时.平均接收信号电平为

一65.4dBm,成功接收概率74.4%;可见未调整时,由于

同时接收两个发射点信号,虽然接收信号电平明显增强.

但由于重叠覆盖区干扰加重,单频网条件下的移动接收

成功概率却比发射点1单独发射时小;在单频网条件下,上分别接收发射点1和发射点2的信号电平差,其中颜色

经过延时调整,平均接收信号电平基本保持不变,为越接近红色.接收信号电平差越大,颜色越接近深蓝色,一65.2dBm.但由于调整后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多径干扰明显

接收信号电平差越小。借助此类测试方法.工程技术人员减轻,成功接收概率提高为96

7%。可见.通过合理的构

可快速判断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的位置。

建单频网,可以有效提高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的覆盖性能。从表3中可以看出:发射点1和发射点2的单频网重叠覆

5结束语

盖区位于东三环和东四环区域。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移动接收测试指标主要包括移至此.本文对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网络覆盖性能测试动接收电平分布以及移动接收成功率概率。对于地面数进行了相关介绍。考虑到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参数的调字电视单频网.为了全面、客观、准确衡量单频网覆盖性整.在改善现有重叠覆盖区性能的同时,可能会引起单频能和进一步改善移动接收性能.一般而言,对于包括重叠网重叠覆盖区的迁移.或者引起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其覆盖区在内的移动接收可以分别针对各发射点单独覆盖他区域接收性能的下降.因此.为了构建性能最优的地面效果以及单频网覆盖效果进行对比测试。数字电视单频网网络,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单频网的构表4给出了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移动测试结果。从表建过程中.结合实际应用情况,不断对地面数字电视单频中可以看出:发射点1单独发射时.整条测试路线的平均网网络覆盖性能进行测试。皿田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单频网覆盖测试

作者:冯景锋, 周兴伟, 刘骏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刊名:

广播与电视技术

英文刊名:RADIO & TV BROADCAST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8,35(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骏.何剑辉.冯景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解读[期刊论文]-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35(7)

2.冯景锋.刘骏.李国松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单频网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35(6)

3.宋曦彤.张晓林.文慧霞.张展.SONG Xi-tong.ZHANG Xiao-lin.WEN Hui-xia.ZHANG Zhan一种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的规划方法[期刊论文]-电视技术2009,33(11)

4.王麟.WANG Lin安徽地面数字电视组网技术探讨[期刊论文]-电视技术2009,33(5)

5.吴治庆.杨小雪.余少波.WU Zhi-qing.YANG Xiao-xue.YU Shao-bo DTMB单频网适配器设计[期刊论文]-电视技术2008,32(11)

6.李庆国.冯景锋.姚瑞虹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现场性能测试[期刊论文]-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3(12)

7.周兴伟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研究[学位论文]2007

8.蔡新国.CAI Xin-guo地面数字电视同频干扰的研究[期刊论文]-电视技术2009,33(10)

9.林华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方法研究[学位论文]2008

10.卢林.罗志斌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特性探讨[期刊论文]-电视技术2009,33(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d6805206.html,/Periodical_gbydsjs200808025.aspx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方案 岞山中心学校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与管理 1、领导小组: 组长:陈丽丽 副组长:刘德生 组员:唐小兵闫中伟马淑芹周建伟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班主任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 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400米(50米×8往返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三、时间安排: 1、9月26日-9月30日全校体育老师及班主任培训 2、10.8——10.21 对全校学生进行模拟测试. 进行学生体质测试,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及大课间对学生加强技能训练 3、10.24——11.6 对全校学生进行测试登记 4、11.7——11.14 对各班测试成绩进行汇总 5、11.15——11.18 成绩录入、上报 四、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校自行组织。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引言:有线电视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数字电视已经取代了模拟频道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的数字电视并不是指电视机,而是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统称为“数字电视”,本文主要从有线电视传输的基本原理、传输方式和技术、传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SDH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传输主要指标,来分析了现在有线电视的传输技术。 有线数字电视是节目从摄制到编辑,从发送到传输、存储,从接收到显示等环节都是采用数字处理的电视系统,信号传输方式是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故称有线数字电视。具有音频效果好、清晰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频道数量多的优势,实现加密、解密功能和信号储存功能。 一、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概述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是利用数字音视频压缩技术,在现有的模拟频道内传输数字电视信号,通过用户终端进行接收使用。有线数字电视传输采用的是正交调幅调制方式,这种方式包含了信道编码的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数字电视信号在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还运用了误码纠正技术,避免了数据在长距离传输中发生的误码。由于我国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

技术已经成形,有线传输线路覆盖面大,在数字电视工程改造中,利用了传统有线电视网络,而多数用户终端依然是模拟电视机,需要采用机顶盒进行接收并通过信号解密、解调和解码成模拟基带信号显示在电视上。 二、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一)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的基本原理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由三部分组成,即前端系统、网络输送和用户终端,前端系统是数字电视传输的核心,网络输送是系统的基础平台,用户终端是实现最终的结果。前端系统是有线电视网络信息源、交换中心。数字电视前端由数字卫星接收机、解码器、视频服务器、复用器、QAM调制器、管理服务器以及控制网络部分组成,可分为信号输入、信号处理、信号输出和系统组成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组成完整的前端系统。网络输送是利用有线电视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进行输送。用户终端是数字机顶盒,它能使模拟电视机从被动接收模拟电视转为交互式数字电视,使用户享用数字电视和数据广播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二)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和传输技术的应用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一般分为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两种。把数字信号转变为适合传输的码型,经过滤波器高频分量、通过光纤、电缆、双绞线或微波等进行传输叫基带传输。载波传输则是把基带信号调制到一定的载波上,将载波送入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单频网系统

中国数字地面电视标准单频网系统 北京数码视线科技有限公司 张珉 一个简单数字地面单频网由MIP插入器,和若干个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射机构成,MIP 插入器通过数字电视分配网向不同的发射机发送传输参数信令。例如:调制方式,保护间隔,纠错码格式等信令,使所有的发射机都工作在同一模式下。为了保持整个单频网的同步,必须将MIP插入器及发射机中所有的调制器和激励器同步到GPS上面,保证同一频率同一时间,同一比特的黄金定律。 此外,MIP插入器还可以远程调节每个发射机的时间延迟和发射功率,方便单频网集成。 图1:中国数字地面电视标准单频网演示系统图 1. 奇妙的单频网 2006年8月颁布的国标地面电视标准GB20600-2006包含了VSB单载波技术与TDS-OFDM的多载波技术,多载波信号由一系列不同级别的帧结构构成。 与传统的DVB-T(H)中的保护间隔不同,TDS-OFDM中的帧头中传送PN序列,这一创新不仅会方便接收端的信道预估及同步,同时提供了实现单频网的功能,在图1中的一个8 MHz 带宽内我们定义了三种传输模式以及与其对应的三种帧头长度,保护间隔越长发射机间的距离越大,传输的有效比特率越低。 带宽8 MHz 8 MHz 8 MHz 帧头模式FH-Mode 1 FH-Mode 2 FH-Mode 3 保护间隔1/9 1/6 1/4 数据帧持续时间500 s 500   s s 500 帧头间隔持续时间55.56 s    125 s  78.7 s 发射机最大传输距离17 km 24 km 38 km 图2:国标三种传输模式 在过去10年间,单频网(SFN)技术被有效的使用在DVB-T(H)数字地面电视网络覆盖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实施方案 岞山中心学校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

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与管理 1、领导小组: 组长:陈丽丽 副组长:刘德生 组员:唐小兵闫中伟马淑芹周建伟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 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班主任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 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 测试数据项目为: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 米跑、1 分钟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 前屈、50 米跑、1 分钟跳绳、1 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400米(50米X8往返跑)、1分钟跳绳、1 分钟仰卧起坐。 三、时间安排: 1、9 月26 日-9 月30 日全校体育老师及班主任培训 2、10.8 ——10.21 对全校学生进行模拟测试. 进 行学生体质测试,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及大课间对学生加强技能训练 3、10.24 ——11.6 对全校学生进行测试登记 4、11.7 ——11.14 对各班测试成绩进行汇总 5、11.15 ——11.18 成绩录入、上报 四、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 由学校自行组织 2 、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 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并进行严格核查,测试、记录、监督检查人员要签字。 3 、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县级以上证明,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方可免予执行。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评价等级为及格。

DMB-TH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白皮书

DMB-TH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白皮书 (第二版) 北京凌讯华业科技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2006年5月

前言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和发展,世界各国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TTB: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目前已经提出了三个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欧洲的DVB-T,美国的ATSC,日本的ISDB-T,并且都达到实用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选择自己的 DTTB 系统。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移动接收、频谱效率、单频网、干扰、系统的灵活性等方面,上述三个系统各有相应的优缺点。 清华大学和北京凌讯华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上述目前世界上三个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方案,和美国、欧洲的地面标准相对应,称为DMB-T(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技术。清华大学在配合国家数字电视联合工作组的基础上,融合继DMB-T技术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融合方案,考虑到该方案支持未来的手持、便携设备接收,称为DMB-TH(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TV/Handle Broadcasting)。DMB-TH在继承原有系统优点的基础上,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接收性能、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比原有DMB-T技术有明显提高。DMB-TH技术的核心采用了mQAM/QPSK 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Time Domain Synchronous-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技术,使用了最新的LDPC 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因而可以更加可靠地支持更多的无线多媒体业务。 本文件针对常见的问题,旨在说明DMB-TH的技术特点、应用服务、单频网技术等,以及符合协议的相关设备,包括运营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 (DMB-TH) 简介

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DMB-TH)简介 成都康特(电子)集团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基于DMB-TH标准的高性能、低价格的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这款机顶盒完全符合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GB20600-2006。该机使用了凌讯科技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解调芯片LGS8813和NEC公司开发的MPEG-2解码芯片EMMA2LL,具有接收灵敏度高、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实用、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该机还预留了很多接口,可根据市场发展和用户需要进一步扩展功能。 一、DVB-TH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原理 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这种独特的先进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传输结合起来。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在时域通过扩频技术传送控制信号以便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实现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性能。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其基本思想是把高速率的信源信息流变换成低速率的N路并行数据流,然后用N个相互正交的载波进行调制,将N路调制后的信号相加即得发射信号。在所传输的频带内,当许多载频并行传输一路数据信号时,要比串行传输更大地扩展了信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方面的性能。OFDM采用的基带调制为离散傅立叶变换,数据的编码映射是在频域进行,经过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转化为时域信号发送出去,接收端可通过FFT恢复出频域信号。OFDM系统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来实现,即避免了直接生成N个载波时由于频率偏移而产生的交调,而且便于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 传统的OFDM调制方式存在某些缺陷,插入强功率同步导频会使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蒙受损失。基于PN序列扩频技术的高保护同步传输技术和巧妙利用OFDM保护间隔的填充技术克服了这种缺陷,同时提高了传输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和抗噪声干扰性能。新的TDS-OFDM信道估计技术还克服了信道估计迭代过程较长的不足,提高了移动接收性能。

地面数字电视应用

地面数字电视应用 作者:储海燕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第19期 摘要:为了提高数字电视信号质量,系统采用数字MUDS(U段多路分配系统)传输方式,打破了地域界线,解决了边远山区老百姓看电视难的问题,具有建网成本低,易于加密,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等特点。采用DVB-T取代传统DVB-C信号,达到了实现图文、数据、点播等双向交互式服务,带来新的增值业务,并使得多次中继后,仍能保持高质量的图像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MUDS; DVB-T; 数字电视; 机顶盒 作者简介: 储海燕女,1981年出生,陕西西安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通信。 Application of DVB CHU Hai-ya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Xi’an Aero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 China)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signal quality of digital TV, a new system was designed using digital MUDS transmission style, which has features such as low cost in building network, simplicity in encryption. Instead of traditional DVB-C, the DVB-T signal can realize dual-way mutual service such as graphs, data and video-on-demand, which is a new increment service. After several relay, it still remains high-quality image effect. Keywords: MUDS; DVB-T; digital TV; STB 收稿日期:2011-05-16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70%以上,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边远的农村山区,一般情况下,先进的技术往往都是在城市得到推广应用,然后再向郊区农村扩散[1]。特别是有线电视用户的发展,在城市由最初的共用天线系统传送几套模拟电视节目发展到30余套,从电缆传送发展到光纤传送电视信号,传送节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节目质量也越来越高,而在广大边远的农村用户至今只能靠本地差转台接收不大清楚电视信号,如何使边远的农村山区也能和城市一样,收看到清楚的多套电视节目,无线数字电视多路传输系统可使他们梦想成真。

2017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附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 一、说明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

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7.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8.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附表1~6)。特殊学制的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和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9.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

目录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数字电视的发展 (4) 第二章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4) 2.1 国内标准 (5) 2.1.1 DMB-T (5) 2.2 国际标准 (5) 2.2.1 DVB (5) 2.2.2 ISDB-T (6) 2.2.3 ATSC (6) 第三章数字电视调制技术 (6) 3.1 数字电视调制技术的分类 (7) 3.2 数字电视正向传输采用的调制 (7) 3.3 数字电视反向传输采用的调制 (8) 第四章数字电视接口技术 (8) 4.1 LTE概念 (8) 4.2 爱立信LTE广播解决方案 (9) 4.3 未来电视和LTE联姻 (9)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10)

现全面数字化作为明确的发展目标,现在数字电视日益成为电视系统的主流。 1.2 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图像传输质量较高,抗干扰能力强、无信号失真和噪声积累,从而提高了图像和声音的质量;频谱资源利用率高,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传输频带,使得在有限的频带范围内传输更多的节目;多信息、多功能,方便的实现图像、语音和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兼容传输:数字信号不受电源波动,器件非线性的影响,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处理数字信号,降低设备的功耗,减小体积,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第二章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图1 地面数字系统组成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单频网覆盖测试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C 单频网覆盖测试 ◎冯景锋周兴伟刘骏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重要组网形式。地面数字电视的实施.推广和普及涉及单频网网络的构建。为了充分发挥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优势,最大限度提高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性能.在单频网的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网络的参数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而且还需要对网络覆盖性能进行不断评估测试。 1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确定 单频网信号分析是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性能测试以及网络调整、优化的第一步。相对于多频网而言,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性能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所谓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射点信号同时覆盖,并且接收到的.来自不同站点起主要作用的信号之差小于射频保护率值的区域。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选择相应的测试点对单频网信号进行测试及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单频网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 如何确定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是开展单频网覆盖性能测试的首要任务。本文将以2007年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为例来说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确定过程。 一般来说,包括单频网在内的任何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的建设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开展的需求以及网络实际建设的条件,利用地面数字电视规划软件开展相应的覆盖网规划计算和分析,从而初步确定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工作参数,主要包括:各个发射点的发射功率、天线方向图以及天线高度等。根据确定的网络参数,利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规划软件可以得到单频网的覆盖效果,其中包括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图1给出了经过计算得到的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示意.其中蓝色标记分别为单频网中的发射点1和发射点2。图中阴影部分为上述两个发射点组成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重叠覆盖区,位于东三环和东四环区域。 当然,由于覆盖规划软件本身的限制,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实际位置可能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传输环境,并结合规划试算的结果.通过实地测试来进一步确认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区域所在。 在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单频网测试过程 图1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示意图

数字电视技术考试题(参考)

A卷 填空题(每个1分,共20分) 1、通信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信源)、(信道)、(信宿)。3 2、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其标准为(DVB-S)和(有线传输数字电视)其标准为(DVB-C)和(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其标准为(DVB-T/DMB-T/DTTB)。6 3、在数字复用中,SPTS的含义为单节目流,而MPTS的含义为多节目流。2 4、节目专用信息PSI表由PA T表、(PMT表)、(CAT表)和(NIT表)组成。3 5、图像的4个级别(低级(LL))、(主级(ML:Main level))、(高1440级(H14L))和(高级(HL))。4 6、数字电视中用于显示的设备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投影显示(包括前投、背投)等。 选择题(每个1分,共12分) 1、在数字传输系统中,通常 B 用于地面传输, E 用于卫星传输。 A、DSB-SC B、QAM C、PDM D、PSM E、QPSK 2、在数字广播电视系统选用的编解码设备一般采用 B 标准。 A、MPEG-1 B、MPEG-2 C、JPEG D、MPEG-4 3、在MPEG–2中图像分成三种编码类型:I帧为(C)、B帧为(B )和P 帧(A)。 其中(B)的压缩比最高,( C )的压缩比最低。 A、双向预测编码的图像 B、前向预测编码的图像 C、帧内编码的图像 4、PSI 表中的CAT 表是(B ),PMT表(C )。 A、节目关联表 B、条件接收表 C、节目映射表 D、网络信息表 5、调制误差率MER值越大说明调制的准确率越(C),码流出现的误码越(B),图象质 量越好。 A、大 B、小 C、高 D、低 三、简述题和计算题 1、什么是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比有哪些优点10分 2、请说明电视信号数字化的3个步骤。10分 3、什么是复合编码?什么是分量编码,它们各有什么特点?5分 视频信号的编码方式: 复合编码(composite video):将彩色全电视信息直接编成PCM码,变成一个数字复合电视信号 分量编码(component video):将亮度信号Y,色差信号R- Y和B-Y分别编码成三个数字分量电视信号 二者比较: “复合编码”与电视制式有关。 “分量编码”与电视制式无关。 在节目后期制作中:“复合”需解码 “分量”无需解码

地面数字电视国标17个配套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实施指南。这个标准主要规定建立符合GB20600-2006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工作模式、组网模式选择以及工程实施等考虑的问题; 第二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测量方法,这个标准也是针对国标所制定的,主要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功能、性能以及其他相关参数的定义,这个标准还给出相应的测量方法; 第三个标准是VHF/U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标准,这个标准主要在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过程中,我们规划所需要运用各种参数,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我国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并且可以作为频率规划一个技术依据,来指导全国地面数字电视规划工作; 第四个标准是中间件的标准,这里第一部分系统标准,这个标准化主要定义地面有线、卫星等数字广播电视系统等中间件系统的应用环境、传输协议等等,在这个标准中我们给出文件系统、字符集和内容交换格式等; 第五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但频网技术要求和实施指南。逐个标准可以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规划、网络设计、技能优化、系统实施、验收、运营维护的基础依据; 第六个标准是广播信号覆盖评估标准和测量方法,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固定接收信号覆盖质量评估,可以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设计和网络覆盖效果验收的技术依据; 第七个配套标准是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这个标准主要用来规定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指标和测量方式,它用于不同登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并可以作为发射机生产、调试、测量、入网验收等技术依据; 第八个是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接收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这个接收机和老百姓用的机顶盒还有区别,它并不是作为市场中买到家用机顶盒的标准,这个和机顶盒的标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第九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检测技术规程不,这个主要是用来定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测量项目,测量指标和检测方法,这个适用于发射台服务区内米波和分米波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频段的监测、射频特性、广播测量技术、广播监测的方法等等; 第十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流复用和接口技术规范。在国标GB20600-2006中已经明确规定数据输入接口支持GB/T17975.1信息技术,我们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流复用和接口规范,通过这个规范可以对地面数字电视输入的数据进行详细严格的定义; 第十一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准则。这个标准和前面刚才说的有一点类似,但是第十一个标准主要适用于单频网频率规范准则; 第十二个标准是VHF/VHF五频率地面数字电视业务与固定、移动业务共用技术准则。这个标准定义在这两个频段中对固定业务和陆地移动业务之间频率共用技术准则,这个标准适用于30兆到1G 频段内的数字的检测; 第十三个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这个标准和刚才说了发射机的标准在很多方面有类似的内容,这个标准主要定义是功能方面的要求,符合单频网运输舰的支持模式,单频网的功能和多频网的功能,最后在标准中还给出一个接口的要求; 第十四个标准是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这个标准也是涉及到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当中设备的一个标准,在这里主要是作为单频网识别器入网检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运营维护的技术依据。这个主要内容包括单频网适配器的输入输出接口定义,还有秒帧和秒帧初始包定义,在单频网的标准中,我们最后还给出秒初始化包测量方法; 第十五个标准是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这个在2001年已经颁布关于数字电视广播业务规范的标准,这个标准公布数字电视业务信息,这个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行业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针对颁布174号标准,我们在标准基础上修改了一些内容,适应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主要内容包括174号标准中6.2.12节中传送活动描述符; 第十六个标准也是修订标准,这在总局2004年颁布行业标准进行一个修订,这个标准是GY/Z标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论文 项目:羽毛球任课教师:陈凯 班级:工商1405 学号:1452212 姓名:蔡旭 国务院于2001年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并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提出要"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织专家学者研制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2002年新学年开始,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在全国大中小学开始 一.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1、测试与评价的理念与内容 测试和评价涉及到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身体的柔韧性这四个方面。 测试和评价所涉及的四个方面都与你终生健康的每个特定状况有密切联系,而每一项测试内容又都反映了你身体健康素质的一个或多个要素。 测试和评价标准根据你的年龄、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 测试和评价的结果是自己的事,不要同其他同学比,应着眼于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测试和评价的结果最终解释不只是你得了多少分,更是对你身体健康素质现状的分析。 测试和评价的结果是可信的,它可作为你设定锻炼目标的依据和自我评价的基点。身体健康素质是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一些要素,包括身体成分、心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身体运动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平衡、协调等素质。 2、各项测试指标的意义 ○1.身高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 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密度。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其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如果你所测得的身高标准体重数值小于或大于同年龄段的身高标准体重的范围,就说明你身体的匀称度欠佳,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来增加肌肉组织或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的比例,它可以十分准确地评价人体的胖瘦状况。通常用体脂百分比,即总体重中体脂的比例来表示。 ○2.台阶试验指数,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 数。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经常参加有氧代谢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其表现为在完成台阶试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TMB移动监测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TM醪动监测 0 引言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手段 之一的地面数字电视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 政府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1999 年我国成立了国家数字电视领导小组并着力推进数字电视研发及产业化,明确宣示自主制定 技术标准,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颁布了针对我国数字电视应用 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B20600-2006)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于2007年8月1号正式实施,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TMB (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以下简称DTMB成为中国广播业地面电视信号的强制标准。2011年12月,国际电信联盟在修订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将我国的DTM际准纳入其中,DTMBS 准也正式成为继日本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欧洲数字视频地面广播(DVB-T)和美国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 之后的第四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1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发展规划 201 4年1 2月30日,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通知》(新广电发[2014]311

号)。《通知》明确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计划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2015 年,利用全国无线广播电视骨干发射台基本实现12套中央电视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启动 3 套中央广播 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 第二步:2015-2016 年,根据中央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效果,继续补充完善覆盖建设,以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覆盖质量;根据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情况,做出下一步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总体方案,再分年实施。 2015 年,国家以财政投入方式解决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全国覆盖问题。根据国办发〔2006〕79 号文件精神,按照分级负责原则,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分别负责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机房和设备的更新改造资金和运行维护经费。整个项目资金为48 亿元,计划在全国2562个无线台站,每个站2部发射机,共计6230 部发射机,实现县级以上发射台站全覆盖;项目建成后将基本形成地面数字电视和数字音频广播的全国性覆盖。 目前云南省已有玉溪、红河等多个州市完成了DTMB寸本级节目覆盖建设,同时按照2015 年国家无线数字化全国覆盖规划,目前云南省已完成中央节目覆盖161个大功率DTMB^射台站招标工作,年底将完成建设。 2地面数字电视及DTMB既述

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附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一、说明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

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7.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8.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附表1~6)。特殊学制的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和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9.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

浅谈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及其发展

浅谈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及其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机、彩色机已发展到现在的数字电视时代。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快速进步,有效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进程。文章对数字电视及传输方式、传输标准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我国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数字电视;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传输标准 1 数字电视简介 数字电视是一种电视设备或电视系统,是指通过数字信号来实现电视节目的处理、发射、传输和接收,属于一种端到端的系统,其是在传输的模拟信号基础上通过编码来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以2进制代码来进行传输。其是利用电视台发出来的违章和图像信号,然后利用数字压缩和调制来形成数字信号后,再利用卫星、地面无线和有线进行传播,最后以数字电视接收进行解码还原后形成电视节目,由于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有效的利用了高效压缩解码、数字调制技术和多路数据复用技术,所以无论在质量上还是节目的数量上都有所增加,传输的速率也更快,具有高清晰的图像和高质量的音质,同时还具有一些附加功能的信息服务、点播等功能。 2 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 目前,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有地面无线数字传输和有线数字传输,而且还有卫星数字传输和IPTV 等传输方式。 2.1 地面无线数字传输方式在目前应用中具有普遍性,其是利用电视台的制高点的天线来进行无线电波发射,然后用户通过天线和电视机接收信号来进行电视节目的收看,其属于数字电视传输方式的一种,不仅具有娱乐、学习的作用,而且具有很好的公益性,目前在我国的车载电视、公交电视和楼宇电视中都得到广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收费也较为经济,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所以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数字电视传输方式。但利用地面无线数字传输方式进行电视节目的传输时,需要建立大量的中转站,而且信号容易受到地形和天气的影响,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2.2 有线数字传输是通过光缆和同轴电缆混合方式进行传输的,即HFC方式,其是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传输方式。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单向HFC和双向HFC两种方式,单向即只能接受到前端的信号,而双向方式则不仅能接收到上行信号,而且还能接收到下行的信号,所以对交互式业务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有线数字传输方式具较高的信号质量,而且信号的分配也具合理化,所以在其会在很长时间内占据我国数字电视传输的主导位置。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分析仪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I C S17.220 L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3559 2017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分析仪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T e c h n i c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a n dm e t h o do fm e a s u r e m e n t f o r s i g n a l a n a l y z e r o f d i g i t a l t e r r e s t r i a l t e l e v i s i o n 2017-05-12发布2017-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音频二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42)归口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二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鹏二陈仁伟三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分析仪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 B20600 2006规定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分析的信号分析仪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三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G B20600 2006规定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分析的各类固定式或便携式仪器设备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11461 2013频谱分析仪通用规范 G B20600 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二信道编码和调制 G B/T26274 2010数字电视码流分析仪通用规范 G B/T26682 2011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接收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S J/T11324 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3术语和定义 S J/T11324 200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工作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0?~45?; 相对湿度:10%~90%(非凝露状态); 大气压:86k P a~106k P a; 电源电压:由产品规范规定三 4.2功能要求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分析仪功能应满足表1要求三 表1功能要求 序号功能要求 1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测试必备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 杨知行(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教授) 国标DTMB技术方案及性能指标 国标DTMB提供的地面数字多媒体业务包括HDTV、音频、视频、数据广播和交互多媒体等,重要特性包括: ★高信息容量:为HDTV节目提供大于24Mb/s的单信道码率。 ★高度灵活的操作模式: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和地址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固定、便携、步行或高速移动接收。 ★高度灵活的频率规划和覆盖区域:使用单频网和同频道覆盖扩展器/缝隙填充器的概念,通过选择不同保护间隔的工作模式可构建16公里和36公里覆盖范围的单频网。 ★支持不同的应用: HDTV、SDTV、数据广播、互联网、消息传送等。 ★支持多个传送/网路协议,例如 MPEG2 和 IP 协议集。易于与其他的广播和通信系统连接。 ★在OFDM 调制系统(TDS-OFDM)中实现了先进的信道编码和时域信道估计/同步方案,降低了系统 C/N 门限,以便降低发射功率,从而减少对现有模拟电视节目的干扰。 ★支持便携终端低功耗模式。 ★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已经实施的部分工作模式,详见表1)。 传输速率可选范围5.414~32.486 Mbps;调制方式可选QPSK、16QAM、64QAM;保护间隔可选55.6ms、125ms;内码码率可选0.4、0.6、0.8。

图1 国标DTMB的传输数据率(Mbps)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国标DTMB方案构成如图1所示。电视节目或数据、文本、图片、语音等 多媒体信息经过源编码、信道编码后,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射机发射出去,覆盖一定区域。 根据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的服务需求、传输条件和信道特征,国标DTMB传输系统采用了创新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单多载波调 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主要针对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信道线性时变的宽带传输信道特性(频域选择性与时域选择性同时存在的传输信道)所设计。由 于TDS-OFDM适用于具有多径干扰和多普勒频移的传输信道,因此其同样适用于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以外的其他宽带传输系统。 1. 创新的TDS-OFDM 调制 国标DTMB系统采用了 TDS-OFDM,其特点是同步头采用了伪随机序列,在每个 OFDM 保护间隔周期性地插入时域正交编码的帧同步序列, TDS-OFD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