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符合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和优化的指导性实施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组建符合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单频网网络,可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设计、网络建设、验收测试和网络性能优化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881—1999 广播电视光缆干线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接口技术规范

GB/T 17975.1—2010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T 19263—2003 MPEG-2信号在SDH网络中的传输技术规范

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B/T 26252—2010 VHF/U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频率规划准则

GB/T 26666—201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实施指南

GB/T 28432—2012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规划准则

GB/T 28433—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技术要求

GB/T 28434—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8435—2012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8438.1—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覆盖评估标准及测量方法第1部分:室外固定接收GY/T 296—201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ITU-T G.703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Physical/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erarchical digital interfaces)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单频网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网络中的各个发射机以相同的频率、在可控的时刻发射相同的(码流)已调射频信号(比特),以实现对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

GY/T 318—2018

3.1.2

单频网TS流信号分配网络 SFN TS distribution network

实现网络接口或网络适配器接口TS流信号(符合GB/T 17975.1—2010中格式要求)到各网络适配器节目源入口透明传送的网络。

3.1.3

网络适配器 network adapter

完成TS流与分配网络传输数据流格式之间相互转换的设备。

3.1.4

秒帧 second frame

与整秒严格同步的信号帧,1个秒帧包含8个超帧,超帧符合GB 20600—2006中4.5的规定。

3.1.5

单频网重叠覆盖区 SFN overlapping area

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射台站同时覆盖,并且接收到的来自不同台站起主要作用的信号电平差小于射频保护率值的区域。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DS 北斗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P 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LDPC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NR 准正交编码映射(Nordstrom Robinson)

PDH 准同步数字体系(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PN 伪随机噪声(Pseudo—random Noise)

pps 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

QAM 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SDH 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FN 单频网(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SIP 秒帧初始化包(Second frame Initialization Packet)

TS 传送流(Transport Stream)

UHF 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

VHF 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4 系统描述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SFN)是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数字电视覆盖网络,以相同频率,在可控时刻发射相同节目,以实现对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在符合GB 20600—2006规定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中,符合GB/T 17975.1—2010的TS码流首先送入到单频网适配器进行适配,形成包含秒帧初始化包(SIP)的TS流,再通过单频网TS流信号分配网络传送到各个

GY/T 318—2018

发射台站,经过同步处理后变换成射频(RF)信号进行发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的单频网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a)单频网适配系统:包括单频网适配器和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单频网适配器在节目前端输出的

TS流中,周期性地插入包含时间信息的秒帧初始化包(SIP),输出具有同步信息的TS流。

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为单频网适配器提供10MHz基准频率和1pps的基准时间,信号可从GPS

或BDS获得。

b)单频网节目分配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网络适配器和分配网络。发送端网络适配器将单频

网适配器输出的具有同步信息的TS流适配成具体分配网络所要求的特定数据封装格式;接收端网络适配器是相反的过程。分配网络负责把适配成特定数据封装格式的具有同步信息的TS 流从发送端网络适配器传送到各个发射台站的接收端网络适配器。

c)单频网发射系统:包括单频网各发射台站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和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

单频网各发射台站的发射机依据单频网的同步机制,对单频网节目分配系统送来的具有同步信息的TS流进行处理,实现以相同的频率、在可控时刻发射相同的已调射频信号。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提供10MHz基准频率和1pps的基准时间,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包括可接收GPS和BDS信号。

5 单频网系统实施

5.1 单频网规划

5.1.1 业务需求

GY/T 318—2018

单频网规划首先需要明确单频网所承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需求和覆盖范围,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需求包括:

a)节目质量与数量:地面数字电视节目质量包括高清晰度和标准清晰度等,每个频道所承载的各

种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数量直接影响单频网的系统净荷数据率需求。

b)业务接收方式: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的接收方式包括室外固定接收、室内固定接收和室外移

动接收,不同的业务接收方式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接收门限各不相同。

c)业务覆盖质量: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的覆盖质量级别依据GB/T 26666—2011分为良好和可

接受两类,不同覆盖质量对单频网规划的地点概率指标要求各不相同:

1)良好:在覆盖区内,室外固定接收的地点概率达到95%,室外移动接收的地点概率达到99%;

2)可接受:在覆盖区内,室外固定接收的地点概率达到70%,室外移动接收的地点概率达到

90%。

5.1.2 系统参数

5.1.2.1 概述

GB 20600—2006中规定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系统参数,不同系统参数组合而成的工作模式共计330种,涵盖24种不同的系统净荷数据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应根据业务需求选择相应的系统参数,采用合理的工作模式进行单频网规划和系统运行。涉及单频网规划和系统运行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参数主要包括编码效率、符号星座映射方式和帧头模式。

5.1.2.2 编码效率

GB 20600—2006中规定了3008/7488(0.4)、4512/7488(0.6)、6016/7488(0.8)三种纠错编码效率的LDPC编码。其中,0.4纠错编码效率具有最高的纠错能力,同时具有最大的冗余度。相反,0.8纠错编码效率具有最低的冗余度,同时纠错能力也最低。

5.1.2.3 符号星座映射方式

GB 20600—2006中规定了4QAM-NR、4QAM、16QAM、32QAM、64QAM五种符号星座映射方式。对于相同的帧头模式和相同的前向纠错编码效率,4QAM-NR的净荷数据率是4QAM的1/2,16QAM、64QAM的净荷数据率分别是4QAM的2倍和3倍。对于相同的纠错编码效率,在相同的信道条件下,4QAM抗干扰能力最强,64QAM 相对最差。

5.1.2.4 帧头模式

GB 20600—2006中规定了PN420、PN595、PN945三种帧头模式,其帧头信号长度分别为420、595、945个符号,通常帧头长度越长,越有利于抵抗长时延回波,但会降低系统的净荷数据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最佳设台距离取决于帧头模式,见表1。较大范围的单频网可以考虑选用较长的帧头模式。

表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最佳设台距离

GY/T 318—2018 5.1.2.5 系统参数选择与推荐工作模式

纠错编码效率较低的工作模式适合动态、复杂的接收环境,因此适用于移动接收。纠错编码效率较高的工作模式适合静态、相对简单的接收环境,因此适用于固定接收。而对于纠错编码效率为0.6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移动和固定接收。对于帧头模式的选择要考虑抗回波延时长度的需求。选择抗回波延时长度越长的帧头模式,越有利于抵抗多径延时,因此更有利于组建站点间距远、发射功率大、发射天线高的单频网,但是帧头长度的增加同时也会降低系统的净荷数据率。为兼顾性能和效率,常用7种工作模式见表2。

表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7种常用工作模式

在上述7种常用工作模式中,系统净荷数据率越高,一个8MHz频道里可以提供的数字电视节目质量越高或者节目数量越多,信号接收门限越高。通常情况下:

a)模式1和模式2适用于移动接收;

b)模式3可以兼顾移动接收和固定接收;

c)模式4和模式5适合复杂城市环境的固定接收;

d)模式6和模式7适合简单城市、郊区及农村环境的固定接收。

5.1.3 覆盖网规划

5.1.3.1 规划参数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规划所需参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参数与传输制式无关,例如,接收机噪声系数、接收天线特性以及需满足的时间概率和地点概率等;另一部分参数与传输制式直接相关,例如,射频载噪比、最低可用场强、保护率等。根据5.1.1和5.1.2,可以依据GB/T 26252—2010和GB/T 28432—2012获取覆盖网规划所需参数。

5.1.3.2 电波传播模型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规划需要运用电波传播模型对信号场强进行计算分析,不同的电波传播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地理环境。在规划计算过程中可参考GB/T 26666—2011,根据单频网目标覆盖区域的具体地理环境选择相应的电波传播模型开展规划计算。对于具备参数调整功能的电波传播模型,可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对电波传播模型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正,以减小规划计算的误差。

GY/T 318—2018 5.1.3.3 地理信息数据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使用VHF/UHF 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传播损耗与地形、地貌、地物等地理信息数据密切相关。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也直接影响规划计算的误差,通常地理信息数据精度越高,规划计算的误差越小,但计算量(耗时)越大。在大范围(如省级)单频网规划计算时,可采用精度较低的地理信息数据;在小范围单频网或对单频网局部区域规划计算时,需采用精度更高的地理信息数据。

5.1.3.4 发射台站数据信息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规划计算所需发射台站数据信息主要包括台站位置(经纬度)、台站海拔高度、天馈线增益、天线挂高、天线方向图、天线极化方式、频道频率、发射功率等。 5.1.3.5 规划计算分析

在确定规划参数、选择合适的电波传播模型、准备相应地理信息数据、掌握可用单频网发射台站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开展单频网规划计算分析,根据规划计算分析结果对单频网的台站设置进行规划设计,并对单频网的业务覆盖范围和质量进行预测评估。 5.2 单频网组网 5.2.1 单频网适配系统

单频网适配系统是构建地面数字广播电视广播单频网的首要环节。单频网适配功能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完成,主要包括:秒帧初始化包(SIP )插入和码速率适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功能框图见图2。

1pps

10MHz

图2 单频网适配功能框图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根据系统输出码率时钟,首先在每个秒脉冲位置插入1个SIP , SIP 的定义符合GB/T 28434—2012相关规定,包含了工作模式、最大延迟时间T delay_max 、发射机地址、独立调整延时等系统信息。其次在其他位置,从前端缓冲区内读取TS 码流,如果码流数据不足一个秒帧,则插入单频网适配TS 空包完成TS 流的码率适配。其系统净载荷数据率由单频网适配器设定的工作模式确定。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的技术指标应满足GB/T 28434—2012的规定。 5.2.2 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

5.2.2.1 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基本要求

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负责将单频网适配器输出的具有同步信息的TS 流传送到各个单频网发射台站。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是保障单频网同步机制的重要环节,在传输过程中不改变TS 码流速率、内容和时序,

GY/T 318—2018

并且要求传送到各个单频网发射台站的TS码流抖动小于100ns(100ns为建议值,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具体可允许的TS码流抖动与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对TS码流抖动的容忍度有关)。

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发送端/接收端网络适配器和分配网络,分配网络可采用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传输手段,协议可采用PDH、SDH、IP等传输协议。从单频网适配器的输出到各个单频网发射台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分配网络。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 28433—2012的规定,信号从前端单频网适配器输出通过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到达各单频网发射台站的时延差应小于1秒。

5.2.2.2 直连

基于光纤+数字光端机的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框图见图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的输出码流首先经过数字光端机转换为光信号,然后通过直连光纤进行传输,各单频网发射台站通过光端机将接收到的光信号重新转换为ASI电信号并送入到发射机进行发射。

图3 “光纤+数字光端机”节目传输网络

基于卫星的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框图见图4。基于卫星的单频网节目传输网络的最大时间扩展可达250ms。而且一颗同步静止卫星不可能是绝对静止的,它在一个大约75km3的立方体中摆动,周期为一个多月。因此,卫星链路的传送时间在±250 s内波动,从而要求单频网的时间同步机制能应对传送时间的波动。

卫星调制及上行

卫星

接收机图4 “卫星”节目传输网络

基于数字微波的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框图见图5。节目传输网络直接通过数字微波链路适配器将ASI 信号转换为数字微波信号进行传输,在转换过程中不涉及对TS码流的适配,可实现透明传输。

图5 “数字微波”节目传输网络

5.2.2.3 PDH

基于光纤+PDH的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框图见图4。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的输出码流通过发送端网络适配器(ASI-DS3适配器)形成PDH的三次群DS3信号帧(速率为44.736Mbps),经PDH网络传输后,通过接收端网络适配器(DS3-ASI适配器)完全恢复原TS码流。三次群DS3信号接口应符合ITU—T G.703建议书。

GY/T 318—2018

图6 “光纤+PDH”节目传输网络

基于数字微波+PDH的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框图见图7。相对光纤而言,数字微波建设起来比较容易、成本较低,适合丘陵、山区或其他地理条件比较恶劣地区。与光纤+PDH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不同,数字微波+PDH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在形成PDH信号帧之后,通过数字微波链路适配器转换为微波信号以无线的方式进行传输。

图7 “数字微波+PDH”节目传输网络

5.2.2.4 SDH

基于光纤+SDH的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框图见图8。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的输出码流通过发送端网络适配器(ASI-DS3适配器+DS3-SDH适配器)形成SDH的一次群STM-1信号帧(速率为155.52Mbps),经SDH网络传输后,通过接收端网络适配器(DS3-ASI适配器+SDH-DS3适配器)完全恢复原TS码流。连接SDH网络的传输接口应符合GB/T 17881—1999的规定;关于MPEG-2信号在SDH网络中的传输应符合GB/T 19263—2003。

图8 “光纤+SDH”节目传输网络

基于数字微波+SDH的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框图见图9。与光纤+SDH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不同,数字微波+SDH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在形成SDH信号帧之后,通过数字微波链路适配器转换为微波信号以无线的方式进行传输。

图9 “数字微波+SDH”节目传输网络

GY/T 318—2018 5.2.2.5 IP

基于IP的单频网节目传输系统框图见图10。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的输出码流通过发送端网络适配器(ASI-IP适配器)形成IP流,经网络传输后,通过接收端网络适配器(IP-ASI适配器)完全恢复原TS码流。

图10 “IP”节目传输网络

5.2.3 单频网发射系统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发射系统要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可根据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提供的10MHz基准频率和1pps基准时间来对单频网节目分配系统送来的具有同步信息的TS流进行处理,实现以相同的频率、在可控的时刻发射相同的(码流)已调射频信号(比特),从而实现单频网的同步。单频网发射系统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和发射机应符合GB/T 28435—2012和GB/T 28436—2012的规定。

5.3 单频网优化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各发射台站的覆盖区通常会存在局部相互重叠的现象。虽然地面数字电视系统能够适应长延时、强多径的无线信道环境,使得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可以避免单频网发射台站间的同频干扰。但长延时、强多径的无线信道环境通常会导致接收机载噪比门限的恶化,在一定的背景噪声情况下将要求更高的信号功率,从而影响单频网重叠覆盖区的覆盖效果。

通过尽量减小长延时、强多径信道存在的区域,减轻单频网各发射点在重叠覆盖区形成的多径干扰,降低多径信道环境对接收机载噪比门限的要求,可以有效改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重叠覆盖区接收性能。即在单频网重叠覆盖区多径较强时,可以将多径信号间时延差减小(例如小于10 s);在多径延时较长时,可以将多径信号的强度减小(例如相对主径衰减大于10dB)。为此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单频网发射点的位置、设置发射天线的高度、改变发射天线的增益、设计发射天线的方向图、改变发射天线的倾角、调整各发射点发射功率以及各发射点信号的相对延时等措施来优化单频网覆盖效果。

5.4 未覆盖区域补充覆盖

单频网经过优化调整后仍然可能因为地形地物等因素存在未覆盖区域,可通过规划计算和外场测试来确定单频网未覆盖区域。对于固定接收业务,单频网覆盖的测试和评估方法应符合GB/T 28438.1—2012的规定。

对单频网未覆盖区域的补充覆盖主要通过直放站补点发射方式来进行。直放站使用定向天线接收宿主发射机发射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后,将信号(在相同频点上)发射到未覆盖区域。直放站与宿主发射机的发射信号间存在时延,由于在宿主发射机的覆盖缝隙中接收到的宿主发射机信号较弱,在足够强的补点信号条件下,接收机可正常接收。此外,只要直放站发射的信号与主发射机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在接收机多径处理能力范围之内,补点区域的接收机同样可以正常接收,从而实现覆盖网的补充覆盖。地面数字电视直放站技术要求符合GY/T 296—2015的规定。

GY/T 318—2018

直放站应该有足够的功率,以便向未覆盖区域提供覆盖。最大可能的辐射功率取决于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以及直放站功放的性能。应用直放站应注意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之间的隔离,以防止直放站的自激。隔离度取决于补点器安装位置的全局设计,影响天线隔离度的因素包括:

a)天线所处的发射塔或建筑物的高度和几何尺寸;

b)天线在发射塔或建筑物上的位置;

c)天线的方向图;

d)覆盖区的位置与宿主发射机的方向关系;

e)天线周围的环境(能产生多径反射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

在不同的平层上安装直放站的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可有效提高收发天线隔离度。

常见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简介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常见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简介 本文介绍了常见国产卫星数据的简介、数据时间、传感器类型、分辨率等情况。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产品级别说明 ◆1A级和1C级产品均为相对辐射校正产品,只是不同卫星选用的生产参数不同。 ◆2级,2A级和2C级产品均为系统几何校正产品,只是不同卫星选用的生产参数不同。 其中: ■GF-1卫星和ZY3卫星归档产品为1A级,ZY1-02C卫星数据归档产品级别为1C级,其他卫星归档级别为2级! ◆归档产品是指:该类产品已经存在于系统中,仅需要从存储系统中迁移出来.即可供用户下载的数据。 ◆生产产品是指:该类产品不是已经存在的产品,需要对原始数据产品进行生产,然后再提供给用户下载的数据。

■当用户需要的产品级别是上述归档的级别,直接选择相应的产品级别,然后查询即可! ■当用户需要的产品级别不是上述归档的级别,就需要进行生产.本系统提供GF-1卫星和ZY3卫星2A级的生产产品,ZY1-02C卫星2C级的生产产品,在选择需要的级别查询后,无论有没有数据,在查询结果页上方有一个“查询0级景”按钮,点击此按钮后,进行数据查询,如果有数据,选择需要的产品直接订购,即可选择需要的产品级别。 国产卫星 一、GF-3(高分3号) 1.简介 2016年8月10日6时55分,高分三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高分三号卫星是中国高分专项工程的一颗遥感卫星,为1米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也是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 2.数据时间 2016年8月10日-现在 3.传感器 SAR:1米 二、ZY3-02(资源三号02星) 1.简介 资源三号02星(ZY3-02)于2016年5月30日11时17分,在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2星发射升空。这将是我国首次实现自主民用立体测绘双星组网运行,形成业务观测星座,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研究·技术与应用52 引言 随着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的逐渐完善,人们收看节目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节目的清晰度也更高。这极大地改善了人们收看节目的体验,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的主要一环,是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前提。所以,我们更加应该深入地对该技术进行研究,加快地面数字广播网覆盖,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 1.建设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的背景 1.1数字电视的概念 数字电视(DTV:Digital Television)是指采用数字技术将活动图像和声音等信号加以处理、压缩、编码,经存储或实时广播后,供用户接收、播放的电视系统。数字电视主要分为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三种,分别对应欧洲的DVB-T、 DTM-TH,DVB-S和DVB-C标准。 近几年来,随着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的建设逐渐完善,数码电视的市场在急速扩大,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数码电视大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现在的数字电视是在原有的生产模拟电视的环节加入一些流程,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信号降噪、提高清晰度等,把信号的图像和音质向数字电视靠拢。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数字电视,无法兼容数字电视信号。而真正的数字电视是可以兼收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电视。真正的数字电视在使用时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还可以兼顾用户的网络服务需求。人们可以通过数字电视进行远程教学、网上购物、预定医生等服务。 1.2国家支持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建设 2007年2月,广电总局发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试验的通知》。 2008年1月,强制实施地面数字电视参数国家标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2年底制定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指出:“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强制性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各项配套标准加快完善,数字电视产业不断扩大,全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进一步拓展,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的条件已经具备,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加紧建设各级电视节目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促进广播电视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 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优势 与传统的电视技术相比,地面数字电视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1)抗干扰能力强。以往的模拟电视中,对外界环境要求很高,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这也会极大程度上影响电视节目的画质,但数字电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其采用了信道编码以及正交分复等工作方式,数字电视对大部分环境都能很好地适应;(2)单频网。与传统的多频网组网模式不同,地面数字电视采用的是单频网的组网模式;(3)高频谱利用率。数据压缩技术的出现使地面数字电视的频谱利用率逐渐提高;(4)具有不同的信号损伤表现;(5)明确的覆盖区域定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业务覆盖范围可以较为具体地计算出来。 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 3.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业务 数字电视有其独有的信号接收方式,即无线覆盖。根据有关数据来看,在我国,采用模拟无线的手段实现接收电视信号的用户大约占到数字电视总用户量的2/3左右,并且大多数是非城市地区的用户,这些用户由于所处环境特殊,电视广播所接收的信号极不稳定,所以急需稳定的信号源,从而可以收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可以将这一类用户的迫切需求纳为主要服务业务。 3.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需求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基本需求。该广播技术的基本需求只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更大的功率、更大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有关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规划的文件,计划实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全覆盖。我国各地区的许多企业已经投入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研究投资。例如,上海文广互动传媒有限公司在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移动接收方面走在了前面,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北京广电传媒公司的数字移动接收也已投入运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市场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潜力巨大,吸引了更多公司进入市场、开发市场,为抢占这巨大的潜力市场而努力工作。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电视 ;电视广播;电视覆盖网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01-052-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ce3702332.html,ki.11-4653/n.2018.01.016 文/马天明

各国数字TV标准

6.2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有三种广播传播方式。 (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由电视台在地面VHF/UHF广播信道上开路传输数字电视节目的广播,是最普及的电视广播方式。由于地面广播信道情况复杂、干扰严重,面临多径传播而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因此技术上的要求比较高,是要重点介绍的无线通信内容。 (2)卫星数字电视广播 卫星电视广播是利用卫星作为微波中继站的一种电视广播通信手段。在第5章已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技术,本章第3节还将专门介绍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的内容。. (3)有线数字电视广播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是利用电缆或光纤作为传输信道的广播电视系统,由于信道条件好,因此质量高,节目频道多,便于开展按节目收费(PPV)、节目点播(VOD)及其他双向业务。严格地讲,有线电视数字广播属于有线通信,已超出本书讨论的范围,所以不准备进一步展开。 6.2.1世界主要数字电视标准 正如模拟电视有PAL、NTSC、SECAM等制式一样,数字电视也要制定本身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数字电视标准有三种: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其中前两种标准用得较为广泛,特别是DVB已逐渐成为世界数字电视的主流标准。 (1)ATSC标准 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是美国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的简称,于1995年经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批准成为美国的高级电视(ATV)国家标准。ATSC标准规定了一个在6 MHz带宽内传输高质量的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的系统,在地面广播信道中能可靠地传输约19 Mb/s的数字信息,在有线电视频道中能可靠传输38 Mb/s的数字信息,该系统能提供的分辨率达常规电视的5倍之多。ATSC被加拿大、韩国、阿根廷、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墨西哥采用,亚洲及中北美洲的许多国家也正在考虑使用。 (2)DVB标准 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数字视频广播是欧洲广播联盟组织的一个项目。目前已有220多个组织参加。DVB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找到某一种对所有传输媒体都适用的数字电视技术和系统。因此,它的设计原则是使系统能够灵活地传送MPEG一2视频、音频和其他数据信息,使用统一的MPEG一2传送比特流,使用统一的服务信息系统,使用统一的加扰系统(可有不同的加密方式),使用统一的Rs前向纠错系统,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字电视系统。不同传输媒体可选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和通道编码方式,其中,卫星数字电视广播(DVB— s)采用QPSK,有线数字电视广播(DVB—C)采用QAM,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VB—T)采用COFDM。所有的DVB系列标准完全兼容MPEG一2标准,同时 制定了解码器公共接口标准、支持条件接收和提供数据广播等特性。目前,DVB 已经扩展到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世界上已有30个国家、200多家电视台开始了DVB各种广播业务,100多个厂家生产符合DVB标准的设备。 (3)ISDB标准

遥感卫星影像数据采购知识要素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遥感卫星数据类型有哪些? 北京揽宇方圆卫星公司可提供多种遥感数据类型供用户选择,目前来说是国内遥感数据最多的遥感数据中心,分辨率从0.3米到30米的光学卫星影像,还有各种极化方式的雷达卫星影像,高光谱卫星影像,还有解密的1960年至1980年的锁眼卫星影像,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也可以把自己的卫星数据需求告诉我们,给您推荐合适的卫星数据类型。如果您想获取高程信息DEM、DLG等信息,需要购买的就是卫星影像立体像对数据,并不是所有卫星都有立体像对哦。 (二)遥感卫星数据影像有哪些级别? 卫星公司北京揽宇方圆销售的都是1A级别原始卫星影像,光学卫星影像原始数据都是以全色+多光谱捆绑形式提供,卫星影像一般可以经过一定的处理,形成各级别的影像数据,不同的级别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在订购时需特别注意。 *名词(全色就是黑白数据,多光谱是指红绿蓝近红外) (三)遥感卫星数据影有没有最小数量起订的说法? 北京揽宇方圆提醒您在购买卫星影像时,都要确认购买面积大小或景数。对于高分辨率影像来说,一般是按面积大小来计算,单位为平方公里。但是往往有个最小购买面积,例如,WorldView影像的存档数据最低起购面积为25平方公里,且需要满足四边形两边相距大于等于5公里;而中低分辨率影像则往往按景数来计算,景是一幅卫星影像的通俗讲法,例如,一景高分一号卫星影像,范围大小为32.5×32.5公里。 (四)遥感卫星存档数据是指什么? 北京揽宇方圆详解遥感卫星存档数据:是指先前卫星已经拍摄过的某区域的影像数据,已存档在数据库中,是现成品。该种影像的购买价格相对较低,订购时间较快。但是订购前需要对既定需求区域做出确认,即确认所需区域是否有卫星影像数据存档、卫星影像存档数据的拍摄时间、拍摄质量(包含了云量、拍摄倾角等因素)等。 (五)遥感卫星编程数据是什么意思? 北京揽宇方圆遥感公司对遥感卫星编程数据的解释是指地面编程控制卫星对需求区域拍摄最新的影像,可以让用户得到需求区域最新的影像。但是编程影像的拍摄周期通常较长,订购初期需要先向卫星运营公司申请拍摄区域的拍摄周期,然后由卫星公司反馈计划拍摄周期。在这个拍摄周期中,并不能够保证拍摄成功,这与所拍摄地的天气情况、拍摄数据的优先级权重以及需求数据范围有关。 (六)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价格如何一般是多少? 目前市面上的商业遥感卫星数量较多,北京揽宇方圆是国内遥感数据资源最多的公司,不同的行业根据自己的遥感项目业务要求,对各卫星影像的分辨率、波段数量、质量以及影像拍摄的时间要求各异,而卫星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介绍资料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介绍 08通信B班王喆 一、DVB-S标准介绍 DVB-S系统标准于1993发布,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两个系统之一 (DVB-S 和GSM标准),被全球直播卫星电视广播商大量采用。DVB-S系统具有覆盖面 广、节目容量大等特点,可适用于多种卫星广播系统,适用于不同带宽的卫星 转发器,卫星转发器带宽可以从Array 26MHz到72MHz,转发器功率从 49dBW 到61dBW。 DVB-S系统的音频编码使 用MPEG-2LayerII笫二层音频 编码,也称MUSICAM。音频的 MPEG-2LayerII编码压缩系统 利用了声音的低声音频谱掩蔽 效应,这一人体生理学效应允 许我们对于人耳不太敏感的频 率进行低码率编码,此技术的 采用可以大大地降低音频编码 速率。MPEG-2LayerII音频编码 可用于单音,立体声,环绕声 和多路多语言声音的编码。图1 采用DVB-S标准的中星6B卫星信号覆盖图

DVB-S系统的视频采用标准的MPEG-2压缩编码,MPEG-2视频编码系统由一个大家族构成,每一个子系统之间都有兼容性和共同性,根据图像清晰度的不同,它分成四种信源格式或称“等级”(Level),从录像带(VCR)的低图像清晰度,到高清晰度电视。除了根据图像清晰度定义的“等级”以外,DVB-S视频标准还定义了“档次”(Profile)的概念,每一个不同的“档次”(Profile)能够提供构成编码系统的压缩工具和压缩算法。在使用MPEG一2 MP@ML格式时,用户端如若达到CCIR 601演播室质量,码率为9Mb/s,如若达到PAL质量,码率为5Mb/s;工作频率为l1G/12GHz;为了达到最大的功率利用率而又不使频谱利用率有很大的降低,数据流的调制采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QPSK)方式并使用卷积码和RS级联纠错的方式,但是其纠错性能略显不足。 但这种编码方式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是编码效率相对较低,其次是其载噪比门限距离理论上的信道极限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DVB-S只支持MPEG-2传输流格式的信号输入,且采用单一QPSK信号调制,在相同载噪比(C/N)条件下,每个符号传输的经信道编码的比特数仅为2,在卷积编码率为1/2时,实际有效载荷的传输效率仅为每符号0.92比特,而且在DVB-S的基带成型处理中升余弦滤波滚降因子固定为0.35,这些都限制了系统的信号传输能力,例如在36MHZ的标准转发器带宽内,3/4卷积编码率条件下,DVB-S的有效信息传输容量仅为36.86MBPS。 二、DVB—S2与DVB-S的技术比较 现在,面临有线数字电视等的强大竞争的卫星直播系统,由于HDTV、VOD、PPV、交互业务等多种业务的开展,对传输总量的需求大大提高。这就要求卫星直播系统必须采用新的技术体制与手段,提供比过去更多的传输能力。此外,在DVB-S出现后的十年里,纠错编码等信号处理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使升级DVB-S 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特别是,卫星技术本身的进步,例如点波束卫星的出现,使得采用比DVB-S中的QPSK更高效的调制方式成为可能。 2003年,DVB组织发布了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LDPC)和BCH码的DVB-S2系统,也就是欧洲的第二代卫星广播系统,该系统已经被ITU-R和欧洲通信标准协会ETSI接受。 DVB-S2相比DVB-S在技术上有很大改进,其特点为: 1、新的信道编码方案 DVB-S2最引人注目的革新在于信道编码方式,包括纠错编码和调制。纠错编码和调制是在实际的信道情况下,寻找最佳途径传输信息。香农的编码理论给出了最佳编码方案可以达到的信道容量,却没有给出具体的编码方案,以及没有描述实现起来的复杂程度,因此,编码和调制的研究集中于在最充分的利用传输资源(即带宽、功率、复杂度)的条件下,选择传输和接收方案,以逼近香农给出的极限。DVB-S2纠错编码使用LDPC与BCH码级联,调制则以多种高阶调制方式取代QPSK。 与DVB-S相比,DVB-S2可提供除QPSK外的多种具有更高频带利用率的调制方式,如8PSK、16APSK、32APSK。DVB-S2的16APSK和32APSK调制技术,减少了幅度变化,更能适应线性特性相对不好的卫星传输信道,使高位调制方式通过卫星信道传输成为可能。

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质量如何检查

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质量如何检查 原始影像质量检查 取得原始影像数据后,首先要对数据源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和要求如下: 1、原始数据检查以景为单位,应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打开影像数据,采用人工目视检查的方法,对每景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并进行文字记录。 2、检查相邻景影像之间的重叠是否在4%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少于2%。 3、检查原始影像信息是否丰富,是否存在噪声、斑点和坏线。 4、检查影像云、雪覆盖情况,是否满足云、雪覆盖量小于10%,且不能覆盖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之规定。 5、检查侧视角是否满足规程之规定:一般小于15°,平原地区不超过25°,山区不超过20°。 6、对检查结果中不符合以上质量要求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全国调查办,申请替换。 3.1.2原始影像质量常见问题

根据以往的影像处理经验,除常见的云雪覆盖量较大和侧视角超限等问题外,在原始影像的检查中常见质量问题如下: 1、掉线,如图3-1所示: 图3-1:掉线现象 2、条带现象,如图3-2所示: 图3-2条带现象 3、增溢过度现象,如图3-3所示:

图3-3影像增溢过度 3.1.3原始影像分析 原始影像数据质量检查合格后,根据各景影像的头文件信息,通过GIS软件生成落图矢量文件(WGS84坐标),内容包含数据源类型、景号、时相、侧视角等属性字段。将落图矢量文件与项目区范围在GIS软件中进行叠加,全面检查数据覆盖是否完整,并对重叠较小的区域进行反复确认,将缺漏数据情况及时反馈全国调查办。同时,在满足重叠要求和项目区覆盖完整的前提下,尽量排除不需要生产的数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项目进度。 在确定好需生产数据的数量和分布后,以分带区为单元,将同一投影带内的原始数据以所在带号为名称的文件夹分别存放,对跨分带线的数据以面积较大区域所在投影带为准,以备下一环节的使用。 3.1.4原始影像预处理 由于卫星具有侧视观测地面的功能,获取完整监测区的数据时段不同、空中云雾干扰以及地面光线不均匀等原因,会造成一景图像内部、景与景之间的感光程度存在差别,采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对项目区全色与多光谱影像分别进行预处理。同时,可对同源同时相同轨道的部分影像进行拼接处理,以保证项目区影像内部接边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3.1. 4.1全色影像色调调整 对全色影像的明暗度、对比度、均匀度等进行调整处理,一方面提高地物的亮度,另一方面增加地物的对比度,使地物边界更清晰。通过预处理,使整幅图像色彩真实均匀、明暗程度适中、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简明指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简明指引

总务省 电视观众支援中心/(社团法人)数字广播推进协会(Dpa ) 有关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咨询处 轻松理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魅力和收看方法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简明指南 与长期以来的模拟电视广播 有什么区别?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充满魅力! 用图解的方式简明介绍接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方法 2011年7月24日将全面关闭模拟电视广播! 在车中、用电脑、用手机、用录像,尽情享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乐趣

(画面示意) 能够欣赏16:9的宽银幕画面和高清晰度的图像,音质超群,观众宛如亲临其境, 可尽情体验画面中的各种场景。 利用和互联网相联接的双向服务,可轻松参加采用数字广播后,观众只要 按一下遥控器上的按钮,

此外还需要U H F 天线。 →前往第5页 不需要天线。 详情请向用户签约的有线电视公司咨询。 电视机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直接收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而另一类则不行。 目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服务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哪么在买新电视机时该怎样挑选呢?如果想利用一直使用的模拟电视机收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又需要什么呢?请利用下表,找出适合自己的收看方法。 如何收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呢?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使用的是UHF 电波。 长期以来只有VHF 电波的地区只要安装上UHF 天线,就可收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有关电视机的安装及天线等问题请向购买电视机的店铺进行咨询。 ★有关电视机的使用方法和连接方法,请与各产品的生产厂家直接联系。 天线该怎么办?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用以收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电视机、调谐器和天线,价格也各为不等。 数字设备具有各自的特点,请妥善考虑符合自己的接收方式,选择购买。 需要多少费用呢? VHF 天线 以往的电视广播(模拟)用 UHF 天线以上费用根据施工内容而有所不同,详情请向附近的电气用品店和家电 天线安装及设备的改建费用因施工内容而会有所不同。此外,部分地区还需要使用加速器和混合器。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DTV)是数字电视系统的简称,是音频、视频和数据信号从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接收和处理等均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的电视信号从编辑、发送、传输到接收等整个过程,都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处理。只在现行电视广播系统演播室或电视广播系统的某些部分,采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设备,来改善性能或增加功能,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电视系统。目前,除图像和声音信号源、投影器件和显示器件(屏)以及放音装置尚存在模拟工作方式外,数字电视系统的其他部分均已实现数字化。 按照图像质量和图像格式等,数字电视分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两种级别,因而数字电视不都是高清晰度电视。 按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途径和方式等,数字电视主要有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三种系统。 按服务方式,数字电视可分为只服务于合法用户的条件接收数字电视和面向一般公众的数字电视广播。 卫星、有线、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既可提供SDTV级别服务,也可传送HDTV 节目,既可面向一般公众,也可实现条件接收。为便于各类用户选择,利用数字电视系统传送流(TS)传送数字电视信号的能力,往往经同一电视信道,同时传送SDTV节目和HDTV节目,或同时传送面向一般公众的节目和只有付费用户才能收看的加密节目,或不同时段和不同节目内容以SDTV或HDTV级别播送。 另外,利用数字电视广播网,采用数字技术,也可开展传输各种数据信息的数据广播业务。除通过电视宽带网传送数字电视信号外,借助电信网,可构成移动数字电视系统,或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开展IP电视(IPTV)业务。 2.数字电视系统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数字电视系统由前端、传输与分配网络以及终端组成。 数字电视前端通常可划分为信源处理、信号处理和传输处理等三大部分,完成电视节目和数据信号采集,模拟电视信号数字化,数字电视信号处理与节目编辑,节目资源与质量管理,节目加扰、授权、认证和版权管理,电视节目存储与播放等功能。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与分配网络主要包括卫星、各级光纤/微波网络、有线宽带网、地面发射等,既可单向传输或发射,也可组成双向传输与分配网络。 数字电视终端可采用数字电视接收器(机顶盒)加显示器方式,或数字电视接收一体机(数字电视接收机、数字电视机),也可使用计算机接受卡等,既可只具有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功能,也可构成交互式终端。 图1-1是数字电视系统数字音视频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首先,视频和音频模拟电视信号分别经取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数字电视信号。接着,音视频数字电视信号分别通过编码器压缩数据率,得到各自的基本流(ES),再

SPO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基本参数

SPOT5遥感卫星基本参数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前言: 遥感传感器是获取遥感数据的关键设备,由于设计和获取数据的特点不同,传感器的种类也就繁多,就其基本结构原理来看,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一些类型:(1)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2)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3)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4)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 无论哪种类型遥感传感器,它们都由如下图所示的基本部分组成: 1、收集器:收集地物辐射来的能量。具体的元件如透镜组、反射镜组、天线等。 2、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具体的无器件如感光胶片、光电管、光敏和热敏探测元件、共振腔谐振器等。 3、处理器:对收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显影、定影、信号放大、变换、校正和编码等。具体的处理器类型有摄影处理装置和电子处理装置。 4、输出器:输出获取的数据。输出器类型有扫描晒像仪、阴极射线管、电视显像管、磁带记录仪、XY彩色喷笔记录仪等等。 虽然不同卫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构造的精细度又是不同的,的,所以不同的卫星具有不同的分辨率。 一、法国SPOT卫星 法国SPOT-4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高度:832公里 轨道倾角:98.721o 轨道周期:101.469分/圈 重复周期:369圈/26天 降交点时间:上午10:30分 扫描带宽度:60 公里 两侧侧视:+/-27o 扫描带宽:950公里 波谱范围: 多光谱XI B1 0.50 – 0.59um 20米分辨率B2 0.61 – 0.68um B3 0.78 – 0.89um SWIR 1.58 – 1.75um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准则(标准状态:现行)

I C S33.160 M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28432 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准则 P l a n n i n g c r i t e r i a f o r s i n g l e f r e q u e n c y n e t w o r k s o f d i g i t a l t e r r e s t r i a l t e l e v i s i o nb r o a d c a s t i n g 2012-06-29发布2012-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次 …………………………………………………………………………………………………………前言Ⅲ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最小等效场强和最小中值等效场强1 ……………………………………………………………………5射频保护率与多径信号处理3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最小等效场强和最小中值等效场强的计算5 ……………………………………………………………………附录B(资料性附录)信道模型参数6………………………………………………………………………………………………………参考文献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39)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剑辉二冯景锋二李国松二李雷雷二刘骏二周兴伟二代明二任仪三

遥感卫星数据处理知识详解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卫星数据处理知识详解 遥感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来,被应用于各种传感仪器对电磁辐射信息的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遥感信息通常以图像的形式出现,故这种处理也称遥感图像信息处理。 那对遥感图像处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 ①消除各种辐射畸变和几何畸变,使经过处理后的图像能更真实地表现原景物真实面貌; ②利用增强技术突出景物的某些光谱和空间特征,使之易于与其它地物的K 分和判释; ③进一步理解、分析和判别经过处理后的图像,提取所需要的专题信息。遥感信息处理分为模拟处理和数字处理两类(见数据釆集和处理)。 遥感数据处理过程 多谱段遥感信息的处理过程是: ①数据管理:地面台站接收的原始信息经过摄影处理、变换、数字化后被转换成为正片或计算机兼容的磁带,将得到的照片装订成册,并编目提供用户选用。 ②预处理:利用处理设备对遥感图像的几何形状和位置误差、图像辐射强度信息误差等系统误差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 ③精处理:消除遥感平台随机姿态误差和扫描速度误差引起的几何畸变,称为几何精校正;消除因不同谱段的光线通过大气层时受到不同散射而引起的畸变,称为大气校正。

④信息提取:按用户要求进行多谱段分类、相关掩模、假彩色合成、图像增 强、密度分割等。 ⑤信息综合:将地面实况调查与不同高度、不同谱段遥感获得的信息综合编 辑,并绘制成各种专题图。 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和类数。多平台、多层面、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以及多空间分辨率的融合与复合应用,是目前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应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遥感数据融合技术旨在整合不同空间和光谱分辨率的信息来生产比单一数据包含更多细节的融合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安放在卫星、飞行器和地面平台上的传感器。融合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空间和地球观测领域,计算机视觉,医学影像分析和防卫安全等众多领域。 遥感数据处理的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及应用研究的新阶段,它在近一二十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又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1.多分辨率多遥感平台并存 2. 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光谱分辨率普遍提高。目前,国际上已拥有十几种不同用途的地球观测卫星系统,并拥有全色0.8~5m、多光谱3.3~30m 的多种空间分辨率。随着遥感应用领域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需求的增加及高新技术自身不断的发展,各类遥感分辨率的提高成为普遍发展趋势。 1. 2.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 2. 微波遥感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主动式探测方法。 微波具有穿透性强、不受天气影响的特性,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微波遥感采用多极化、多波段及多工作模式,形成多级分辨率影像序列,以提供从粗到细的对地观测数据源。成像雷达、激光雷达等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

(完整版)卫星图像处理流程

卫星图像处理流程 一.图像预处理 1.降噪处理 由于传感器的因素,一些获取的遥感图像中,会出现周期性的噪声,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消除或减弱方可使用。 (1)除周期性噪声和尖锐性噪声 周期性噪声一般重叠在原图像上,成为周期性的干涉图形,具有不同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它形成一系列的尖峰或者亮斑,代表在某些空间频率位置最为突出。一般可以用带通或者槽形滤波的方法来消除。 消除尖峰噪声,特别是与扫描方向不平行的,一般用傅立叶变换进行滤波处理的方法比较方便。 图1 消除噪声前

图2 消除噪声后 (2)除坏线和条带 去除遥感图像中的坏线。遥感图像中通常会出现与扫描方向平行的条带,还有一些与辐射信号无关的条带噪声,一般称为坏线。一般采用傅里叶变换和低通滤波进行消除或减弱。 图3 去条纹前

图4 去条纹后 图5 去条带前

图6 去条带后 2.薄云处理 由于天气原因,对于有些遥感图形中出现的薄云可以进行减弱处理。 3.阴影处理 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原因,有些图像会出现山体阴影,可以采用比值法对其进行消除。二.几何纠正 通常我们获取的遥感影像一般都是Level2级产品,为使其定位准确,我们在使用遥感图像前,必须对其进行几何精纠正,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还必须对其进行正射纠正。特殊情况下还须对遥感图像进行大气纠正,此处不做阐述。 1.图像配准 为同一地区的两种数据源能在同一个地理坐标系中进行叠加显示和数学运算,必须先将其中一种数据源的地理坐标配准到另一种数据源的地理坐标上,这个过程叫做配准。(1)影像对栅格图像的配准 将一幅遥感影像配准到相同地区另一幅影像或栅格地图中,使其在空间位置能重合叠加显示。

数字电视频率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 1范围 本指导性意见规定了在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在特殊情况下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过渡策略,以及上、下行频道的配置意见,为平衡实现有线电视分配网络模拟向数字技术全面转换提供频道配置的指导性意见。 2引用标准 GB/T 17786-1999 GY/T 106-1999 GY/T 170-2001 GY/T 180-2001 有线电视频率配置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 3概述 有关有线电视频道配置的技术规定在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GY/T 180-2001《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对于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以及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频道配置未作规定。考虑到多种带宽网络存在的现状,需要进一步规范模拟向数字电视广播过渡过程中,有线电视频道的合理配置。 本指导性意见未对有线数字电视广播频道的传输技术参数提出要求,这是考虑到一般条件下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比模拟信号低,因此在模拟有线电视网过渡到数字电视时,不作频道本身的技术要求,但严格执行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保证。 有线电视分配网中如存在不同带宽的区域性网络,例如既有550MHz的网络

又有750MHz 的网络,最好在两种网络共有的频段中引入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如不可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或分别馈送信号的方式进行。 4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要求 4.1 配置方式要求 考虑到今后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与其它无线电业务之间的电磁兼容以及特殊的传输要求,本指导意见设置禁用频道、尽量避免使用频道、保护间隔和专用数据通道等。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的频道仍采用8MHz 带宽、邻频配置,同时需采用高效率的数字调制技术,在一个有线数字电视频道内,传输数据率一般应高于20Mbps。最初,规划用于提供有线数字电视服务的频道不应少于15个,如现有系统的频谱容量不足,应考虑升级网络达到整体过渡到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方案。 4.2 频率配置要求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本文中所述的频道标识号与该标准的附录 A 一致。 数字电视业务的频道划分为8MHz,其中心频率为标准GB/T 17786-1999 附录A中所给出的频率范围的中间值。例如,频道DS25的频率范围为606? 614MHz,其中心频率为610MHz。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频道分配可以小于 8MHz。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均可邻频使用。 4.3 下行频道配置 (1)具备全网数字电视信号接入的网络有线数字电视下行频道的配置建议如图 1 所示。为便于标识,本文中采用A、B (B1、B2)、C (C1、C2)、D、E 作为频段标号。 750MHz 以上有线电视数字化时,整体平移的有线数字电视信号可以首先在B2、B1 段进行,之后可以考虑D 和C 段。由于A 段存在较多的无线信号干扰应考虑最后使用。550MHz 以下有线电视系统数字化时可先使用B2 频段。各接入服务平台应避免使用受严重无线电干扰或可能对其它重要业务产生泄漏干扰的频道。

IKONOS卫星 遥感影像解译数据 的 波段简介

IKONOS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的波段 IKONOS卫星影像

IKONOS卫星简介 IKONOS为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于1999年09月24日发射,其影像分辨率达0.82米,为全球首颗提供1米以下分辨率的商用光学卫星,揭开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时代。 IKONOS卫星基本参数 卫星遥感数据分类: 一、卫星分辨率 1.0.3米:worldview3、worldview4 2.0.4米:worldview3、worldview2、geoeye、kompsat-3A

3.0.5米:worldview3、worldview2、geoeye、worldview1、pleiades、高景一号 4.0.6米:quickbird、锁眼卫星 5.1米:ikonos、高分二号、kompsat、deimos、北京二号 6.1.5米:spot6、spot7、锁眼卫星 7.2.5米:spot5、alos、资源三号、高分一号(4颗)、高分六号、锁眼卫星 8.5米:spot5、rapideye、锁眼卫星、planet卫星4米 9.10米:spot5、spot4、spot3、spot2、spot1、Sentinel-卫星 10.15米:landsat5(tm)、landsat(etm)、landsat8、高分一号16米 二、卫星类型 1.光学卫星:spot2、spot3、spot4、spot5、spot6、spot7、worldview1、worldview2、worldview3、worldview4、quickbird、geoeye、ikonos、pleiades、deimos、spot1、kompsat系例、landsat5(tm)、Sentinel-卫星、landsat(etm)、rapideye、alos、kompsat系例卫星、planet卫星、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分六号、北京二号、高景一号、资源三号、环境卫星。 2.雷达卫星:terrasar-x、radarsat-2、alos雷达卫星、高分三号卫星、哨兵卫星 3.侦查卫星:美国锁眼卫星全系例(1960-1980) 4.高光谱类卫星:高分五号、环境小卫星、ASTER卫星、EO-1卫星 三、卫星国籍 1.美国:worldview1、worldview2、worldview3、quickbird、geoeye、ikonos、landsat5(tm)、landsat(etm)、锁眼卫星、planet卫星 2.法国:pleiades、spot1、spot2、spot3、spot4、spot5、spot6 3.中国: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分六号、高景卫星、北京二号、资源三号等 4.德国:terrasar-x、rapideye 5.加拿大:radarsat-2 四、卫星发射年份 1.1960-1980年:锁眼卫星(0.6米分辨率至10米) 2.1980-1990年:landsat5(tm)、spot1 3.1990-2000年:spot2、spot3、spot4、landsat(etm)、ikonos 4.2000-2010年:quickbird、worldview1、worldview2、spot5、rapideye、radarsat-2、alos 5.2010-至今: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分三、高分四、高分五、高分六号、高分七、spot6、spot7、资源三号、worldview3、worldview4、pleiades、高景卫星、planet卫星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符合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和优化的指导性实施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组建符合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单频网网络,可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设计、网络建设、验收测试和网络性能优化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881—1999 广播电视光缆干线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接口技术规范 GB/T 17975.1—2010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T 19263—2003 MPEG-2信号在SDH网络中的传输技术规范 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B/T 26252—2010 VHF/U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频率规划准则 GB/T 26666—201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实施指南 GB/T 28432—2012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规划准则 GB/T 28433—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技术要求 GB/T 28434—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8435—2012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8438.1—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覆盖评估标准及测量方法第1部分:室外固定接收GY/T 296—201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ITU-T G.703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Physical/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erarchical digital interfaces)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单频网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网络中的各个发射机以相同的频率、在可控的时刻发射相同的(码流)已调射频信号(比特),以实现对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

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处理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处理 北京揽宇方圆遥感影像处理是对数字影像数据进行一系列工序处理后得到的,包括倾斜和投影差改正、影像镶嵌、图幅切割、图廓整饰等。卫星影像产品同时具有地形图特征和影像特征,信息较为丰富,可作为GIS的数据应用到各个领域。卫星影像在北京揽宇方圆定购一般是原始影像数据,购买回来以后是需要进行一定技术处理后才能使用的。最常见的技术处理内容包括:几何校正(使影像带上正确的地理坐标信息)、融合(把分辨率较高的黑白影像与分辨率较低的彩色影像融合在一起,变成分辨率较高的彩色影像)、镶嵌(将多幅影像拼接在一起)、调色(将影像的色彩效果调节到客户满意程度)、裁剪(按自由分幅或是按标准分幅生成更小的单幅影像)等等。以上这些专业技术处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北京揽宇方圆的技术处理团队有国家大型项目经验,相关硬件设备软件设备一流,所有数据处理符合国标要求。 北京揽宇建议:如果您自己不处理影像,可以放心的把您手头的影像数据放心交给我们处理吧!我们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三、卫星国籍

(1)美国:worldview1、worldview2、worldview3、quickbird、geoeye、ikonos、landsat5(tm)、landsat(etm)、锁眼卫星、planet卫星 (2)法国:pleiades、spot1、spot2、spot3、spot4、spot5、spot6 (3)中国:资源三号、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景卫星 (4)德国:terrasar-x、rapideye (5)加拿大:radarsat-2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