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质量评价综合评分表[1]
- 格式:doc
- 大小:305.50 KB
- 文档页数:9
最新资料推荐《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臵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臵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1 / 22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康复医学科市级重点专科评分标康复医学科市级重点专科评分标是在评定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综合水平时所采用的一个评分标准。
作为市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在康复医学科领域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能够提供系统的康复医疗服务,并且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评分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康复医学科的专业技术水平康复医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学科,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康复理疗、康复运动等。
市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能够提供系统的康复医疗服务,并且在专业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二、康复医学科的设备和工具康复医学科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如康复器械、理疗仪器、功能评定系统等。
市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应该配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康复设备和工具,能够满足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
三、康复医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市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推进康复医学科技创新,提高康复医学科的综合水平。
四、康复医学科的教育和培训能力市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能力,能够培养出一批康复医学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康复医学的人才队伍素质。
五、康复医学科的服务质量和效益市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应该注重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康复治疗的成功率和效果,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六、康复医学科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市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康复医学科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康复医学科市级重点专科评分标是对市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康复医学科综合水平的评定标准。
市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应该在康复医学科的技术水平、设备和工具、科研创新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服务质量和效益、管理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康复医疗服务。
中国卫生产业[作者简介]关欣(1976-),女,在读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
[通信作者]张音(1980-),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E-mail:*****************。
康复医疗是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康复医疗的发展方兴未艾。
根据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对中国康复医疗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康复专科医院数量已达到637家,较2011年增加了11.3%[1]。
在2016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指导下,目前北京市已有15家公立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2-3],上海近年来也有5家二级综合医院在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下转型为康复医院,新建康复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4],但是管理质量参差不齐。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康复医疗质量管理是康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标准,该研究旨在科学合理地建立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康复医疗质DOI:10.16659/ki.1672-5654.2021.12.078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关欣1,郗海涛2,张文毅2,贾如冰2,张音11.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卫生勤务与血液研究所,北京10085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医务部,北京100144[摘要]目的构建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焦点小组访谈讨论,形成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始框架,并形成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专家进行函询,综合分析专家反馈意见,确定入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确定各指标权重值。
结果两轮德尔菲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75,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22,P <0.05,最终建立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的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二级医院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质量评价综合评分表
附件1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质量评价综合评分表
一、科室成立XXXX年后)未通过全国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扣0.5分,最多扣2分,医院提供康复医师执业证书和康复治疗师证书各5份。
研究能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和继续教育、教学能力附加分5(1)篇研究论文:
三级医院:
在过去的两年里,每年至少有两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得分为1。
少于2篇,扣0分;
每增加一篇文章,加0.25分,最多加1分;
每篇SCI文章加1分,最多加2分;
二级医院:
在过去两年的医疗期间-
一、科室成立XXXX年后)未通过全国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扣0.5分,最多扣2分,医院提供康复医师执业证书和康复治疗师证书各5份。
研究能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和继续教育、教学能力附加分5(1)篇研究论文:
三级医院:
在过去的两年里,每年至少有两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得分为1。
少于2篇,扣0分;
每增加一篇文章,加0.25分,最多加1分;
每篇SCI文章加1分,最多加2分;
二级医院:
在过去两年每年的医疗期内;三级医院住院天数不超过28天;
二级医院不得超过35天1.5 (8)每年3月应维护和检查好各种康复设备。
相关记录应表明设备可用率≥ 90%,1.5家医院应提供150分的标准分作为记录,附加总分应达到60分。
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
康复医学科(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65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65 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7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为二级及以上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所在医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所在医院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并取得明显效果;4.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5.专科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6.专科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除人员队伍为申报时的情况外,无特别注明,其他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八、本标准中所指论文(包括SCI论文、中文期刊论文等)、科研项目或课题、科研成果等,均指临床应用方面的论文、项目、课题或成果。
X。
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
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康复训练效果的表格,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评估项目:包括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
2. 评估指标:具体化的评估标准,用于衡量各项功能的恢复程度。
3. 评估方法:采用各种量表、测试方法来评估患者的各项功能。
4. 评估结果:记录患者的实际评估结果,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5. 结论和建议:根据评估结果,给出康复训练的建议和下一步计划。
使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可以帮助康复师全面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定期评估,可以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浙江省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作质量考核细则(2012版)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及《2010年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制订本考核细则。
一、基本要求(800分)1、医疗机构对康复医学科管理(50分)(1)通过《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资格准入;(2)医院对康复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定期考核;(3)康复医学科就医环境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便利、舒适、整洁、温馨,无障碍;(4)有明确的全面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与流程(查质量目标、缺陷改进方案与结果)。
2、人员配备(50分):三甲:专职康复医师≥8名,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2名,专职康复治疗师≥12名;三乙:专职康复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名,专职康复治疗师≥8名;二甲:专职康复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专职康复治疗师≥6名。
医师必须两证俱全,有固定的康复护士,且不少于在岗护士的50%。
3、设备配置(150分):必备设备三甲:运动治疗:训练用床、垫,肋木,姿势矫正镜,系列沙袋或哑铃,墙拉力器,手指肌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常用规格的拐杖,常用助行器,平行杠,功率自行车,平衡仪,训练用扶梯,减重设备,气压治疗设备;物理治疗:中频治疗仪、低频脉冲电疗机,音频电疗机/超短波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腰椎牵引设备,颈椎牵引设备,冷热疗设备,生物反馈治疗仪,磁疗设备、超声波设备,水疗设备(药疗);作业治疗:磨砂板,插板/插件,螺栓,训练用球类,日常生活训练用品,认知功能训练用具,拼板积木,橡皮泥,木工、金工等基本用具;言语治疗: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言语测评和治疗设备;传统康复治疗:针灸用品,推拿用品,火罐,中药熏洗设备;功能评定:关节功能评定装置,测力计,其他常用功能评定设备,心肺功能或代谢功能测评设备,肌电图或其他常用电诊断设备;矫形具制作:矫形具处方及训练,简易辅助器制作。
三乙:运动治疗:训练用床、垫,肋木,姿势矫正镜,系列沙袋或哑铃,墙拉力器,手指肌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常用规格的拐杖,常用助行器,平行杠,功率自行车、平衡仪,训练用扶梯,减重设备,气压治疗设备;物理治疗:中频治疗仪、低频脉冲电疗机,音频电疗机/超短波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腰椎牵引设备,颈椎牵引设备,冷热疗设备,生物反馈治疗仪,磁疗设备、超声波设备,水疗设备(药疗);作业治疗:磨砂板、插板/插件、螺栓、训练用球类,日常生活训练用品。
康复医学活动评价指标
1、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能几时得到有关的康复医学服务。
2、经康复治疗患者中90%上的患者的疗效为有效。
3、患者对康复诊疗的满意率为90%意上。
4、年技术差错率≤1%。
5、康复处方合格率≥95。
6、康复医学评估完整率≥98。
7、康复病历和康复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8、康复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0-95%;平均住院日不超过35天。
9、康复设备维护良好,每3个月检查一次,并有相关记录,设备完好率大于90%。
深入患者家庭,与所在社区的有故事呢夏季医疗卫生机构、中间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协作诊疗、培训与技术指导关系。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活动应当达到以下
指标:
(一)康复治疗有效率≥90%;
(二)年技术差错率≤1%;
(三)病历和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四)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
(五)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30天,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40天。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管理统计指标一、分类:指标共为医院基本信息、运行指标、质量管理指标以及疾病病种管理四大类。
二、统计指标来源:1、国家卫统 1-1:医院基本运行情况表;4-1:住院病案首页;三个批次单病种质量指标(2009-2011 版)。
2、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 版)3、江苏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三、数据标准1、疾病名称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编码)。
疾病分类编码以ICD-10(GB/T14396-2O16)为准。
2、手术名称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ICD-9-CM-3 编码)。
手术编码以 ICD-9-CM-3(2017 版)为准。
第一部分医院基本信息医院基本信息是特指医院内各类与医院服务有关的统计数据。
定期分析评价相关数据,对医院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医疗卫生资源利用,保障医院服务,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包括: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科研成果与患者诊治费。
第二部分运行指标医院运行指标是医院营运活动后产生的结果。
运行指标的监测分析、比较对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增强医疗服务能力,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包括:工作负荷、工作效率、资产运营、DRGs(诊断相关分组)评价。
项目类别指标名称CMI值(病例组合指数)时间效率指数费用效率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DRGs总权重病种平均住院日(排名前10病种)住院时间超过30天出院人数第三部分质量管理指标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是实施医疗机构科学评价的基础。
通过持续性的医疗质量评价监测,可以对医疗机构质量管理过程进行追踪评价,运用基于客观衡量数值的定量指标,对医院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进行评价是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根据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指标产生范围及指标可及性,本质量管理指标群包括:基本监测指标、患者安全管理、疾病或手术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药事管理监测、临床路径管理、专科质量控制指标、康复医学科、精神科、血液净化、输血科指标。
康复科年度考核表1. 考核目的康复科年度考核表是为了全面评估康复科在一年内工作情况,对康复科医生和康复师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评价,从而为康复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通过年度考核表的填写和评分,可以及时了解康复科的工作强项和薄弱环节,并对个别医生或康复师进行奖励或改进指导。
2. 考核内容2.1 康复科医生考核内容•诊断和治疗能力:评估医生的康复诊断和治疗技能,包括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康复计划制定等。
•医疗质量和安全:评估医生的医疗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效果。
•医患沟通和医疗纪律:评估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是否能够遵守医疗纪律。
•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评估医生在团队中的合作和协作能力,包括与康复师、护士、其他医生的协作情况。
•学术研究和科普宣教:评估医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对患者康复知识的普及宣传情况。
2.2 康复师考核内容•康复技术和操作能力:评估康复师的康复技术和操作能力,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功能评定等。
•康复计划制定和执行能力:评估康复师制定康复计划的能力,并评价其执行情况。
•康复效果评估:评估康复师对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估能力,包括功能改善、病情稳定等。
•患者沟通和教育能力:评估康复师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能力,包括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患者的心理疏导等。
•学术研究和学习能力:评估康复师的学术研究和学习能力,包括参与科研项目和持续学习的情况。
3. 考核流程第一步:科主任或考核负责人向所有医生和康复师发放年度考核表格,并说明考核流程和要求。
第二步:医生和康复师按照考核内容填写年度考核表格。
第三步:科主任或考核负责人收集并汇总所有年度考核表格。
第四步:考核委员会对所有年度考核表格进行评分和评估,包括综合评分和单项评分。
第五步:根据评分结果,对考核表现优秀的医生和康复师进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进行改进指导。
第六步:科主任或考核负责人向医生和康复师反馈评分结果,并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
第七步:医生和康复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个人总结和改进计划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