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设计(简)(1)
- 格式:docx
- 大小:571.25 KB
- 文档页数:24
淤地坝工程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水资源的供给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淤地坝工程被提出并广泛应用。
淤地坝工程是一种利用水流中的悬浮物质沉积形成的人工坝体,通过拦截水流中的悬浮物质,增加水库的蓄水量和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工作原理淤地坝工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人工坝体,拦截水流中的悬浮物质,使其沉积在坝体上,从而实现水库的蓄水和水质改善。
淤地坝工程通常由淤地坝本体、引水设施、坝体排水设施和坝体维护设施等组成。
在水流通过淤地坝时,水流中的悬浮物质会因为坝体的阻挡而沉积在坝体上,同时水流会通过坝体的过滤作用,净化水质。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前期准备:确定淤地坝工程的实施范围、目标和计划,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
2. 建设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淤地坝工程的建设,包括建设坝体、引水设施、排水设施和维护设施等。
3. 运行阶段:启动淤地坝工程,监测和维护坝体的运行状态,定期清理和处理沉积物。
四、适用范围淤地坝工程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的悬浮物质较多的地区,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
五、创新要点1. 优化设计:通过充分了解水流特性和悬浮物质的性质,合理设计淤地坝的形状、尺寸和材料,以提高淤地坝的拦截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2. 引入新技术:结合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提高淤地坝的水质改善效果。
3. 多功能利用:在淤地坝工程中加入适当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增加淤地坝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
六、预期效果1. 增加水库的蓄水量:通过淤地坝工程,有效拦截水流中的悬浮物质,增加水库的有效容积,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
2. 改善水质:淤地坝工程能够过滤水流中的悬浮物质和污染物,提高水库的水质,保证供水的安全和可靠性。
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淤地坝工程,减少水流中的浪费和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淤地坝设计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基本资料第二节淤地坝的组成和作用一、淤地坝的组成二、淤地坝的作用第二章淤地坝坝体设计第一节淤地坝总体设计一、淤地坝组成方案选择二、淤地坝类型选择三、坝址选择第二节土坝坝体设计一、坝高及库容确定(一)、拦泥库容及拦泥坝高的确定(二)、滞洪库容及滞洪坝高的确定1、先用20年一遇洪水进行设计2、按工程安全防洪标准确定溢洪道尺寸进行校核3、安全加高△h的确定二、土坝断面结构构造及尺寸(一)、坝顶宽度(二)、坝坡马道(三)、坝边坡(四)、坝坡保护(五)、坝体排水(六)、坝基和岸坡处理第三节土坝的稳定计算第三章土坝溢洪道设计第一节位置选择和布置形式一、位置选择二、布置形式第二节水力计算一、溢流堰尺寸计算二、陡坡段尺寸计算(一)、计算临界水深hk(二)、计算临界底坡ik(三)、计算陡坡长度L(四)、计算正常水深h(五)、计算水面曲线和末端流速v (六)、陡坡终点水深ha(七)、陡坡边墙高度H确定三、出口段尺寸计算(一)、消力池深度S计算1、求跃后水深h〞2、求尾渠正常水深ht3、消力池深度(二)、消力池长度计算第四章溢洪道结构设计第一节进口段设计一、引水渠设计二、渐变段设计三、溢流堰设计第二节陡坡段设计第三节出口段设计第五章土坝放水建筑物设计第一节放水工程组成及作用一、放水工程组成二、放水工程作用第二节工程布设第三节水力计算一、卧管水力计算(一)、进水孔尺寸计算(二)、卧管涵洞断面尺寸计算二、消力池水力计算第四节工程结构设计一、卧管结构设计二、输水涵洞结构设计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基本资料1.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2.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3.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 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 m3 /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 m3 /s,洪水总量W洪=17万m3;4.沟道无常流水;5.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c=0.8t/ m2 ;6.放水洞设计流量Q=0.5 m3 /s 。
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淤地坝设计学生指导教师缑锋利讲师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层次专升本批次 071学号 w************学习中心工作单位2008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
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密级:(请注明密级及保密期限)摘要淤地坝工程能有效控制和防治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减少入黄泥沙,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育林。
计岔1#骨干工程位于吴起县孙台小流域中上游支沟上,工程建成后,可拦泥76.09万t,新增坝地140.62亩,同时,工程可抬高沟道侵蚀基准点,防治沟头下切,促进流域内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并使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保证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本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由于该流域中游为孙台大坝,工程建设可充分拦截泥沙,为下游孙台坝地的开发利用创造良好条件。
淤地坝设计说明书目录设计说明 (2)一、淤地坝设计 (3)坝址选择 (3)枢纽工程布置 (3)坝高、库容及淤地面积的确定 (4)调洪计算 (5)注意事项 (6)二、土坝设计 (9)坝型选择 (9)筑坝土料选择 (9)土坝断面结构及尺寸拟定 (10)土坝稳定分析计算 (15)注意事项 (17)三、溢洪道设计 (21)位置选择 (21)布置形式 (22)水力计算 (23)溢洪道结构设计 (26)注意事项 (36)四、放水工程设计 (42)工程布设 (42)水力计算 (43)工程结构设计 (45)注意事项 (49)设计说明本次设计依据规范如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16453.3-2008-T)《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2《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依据课本,参考实习所见水库,设计此大坝。
因初次设计,工地上对设计说明书有何具体要求,说明书的格式到底怎样,都不清楚,因此,本次说明书前部分主要是摘录规范当中的文字,后半部分则是自己设计大坝部分。
设计者:水保103班巩东东学号:2010011542日期: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一、淤地坝设计坝址选择大、中型淤地坝,集水面积和洪水量较大,大部分时间沟中有常流水的,一般应有土坝、溢洪道、泄水洞“三大件”;对淤积进度较缓、蓄水时间较长的则应增设反滤体。
坝型一般采用均质土坝。
若坝址处下部是窄而深的基岩沟床,可采取先修重力浆砌石坝或堆石坝,坝高与基岩沟床齐平,等基岩沟床淤平后(一般只需一年),在其上正式修均质土坝。
枢纽工程布置在地形图上,确定坝轴线二作为大坝选址,在右岸建溢洪道,左岸建放水工程。
详见附图。
3坝高、库容及淤地面积的确定首先,我们从坝高-库容、坝高-淤地面积关系曲线,结合下面公式:式中:V拦为拦泥库容(m3);F为淤地坝控制的流域面积(km2);K为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t/(km2·年));n s为坝库排沙比;T为设计淤积年限(年);γs为淤积泥沙的干容重(t/m3)。
淤地坝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淤地坝是一种用于阻断水流并集水的工程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水利灌溉、水电工程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积水阻挡大量的泥沙,使水中的悬浮物沉积下来,形成一块可以长期积蓄水源的区域。
本文将探讨淤地坝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淤地坝的设计淤地坝的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复杂过程。
首先需要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水流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包括土壤类型、土质密度、泥沙含量以及水流速度等。
通过收集这些数据,工程师可以评估淤地坝的设计参数,如高度、长度、倾斜度和底宽等。
此外,设计者还需考虑淤地坝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在淤地坝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水位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设计者需要预测坝体在不同水位下的受力情况,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同时,也要考虑到坝体对水流的阻碍程度,避免造成过高的水位上涨以及溃坝等灾害。
二、淤地坝的施工技术淤地坝的施工需要合理的方案和专业的技术。
常用的施工材料包括土石方、淤泥、隔离膜以及过滤材料等。
在施工阶段,首先需要进行场地平整和预备工作,确保坝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接下来,施工人员根据设计方案逐渐堆填土石方,形成坝体。
在堆填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坝体的加固和压实,以保证其稳定性。
在淤地坝的施工中,还需要注意有效的防渗措施。
为了防止坝体内的水分和泥沙渗透到周围的土壤中,施工者会使用合适的隔离膜和过滤材料。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止水分渗透,同时保持水流的畅通。
此外,精确的施工测量也是淤地坝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精确测量坝体的高度、倾斜度和水位变化等参数,能够帮助施工人员准确把握施工进度,确保坝体的质量与稳定。
现代技术的应用,如激光测距仪和GPS定位系统,使施工测量变得更加准确和高效。
三、淤地坝的应用淤地坝在水利灌溉、水电工程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水利灌溉中,淤地坝可以积蓄大量的水源,以供农业用水。
它通过阻断河道中的泥沙,能够减少灌溉渠道的沉淤,提高水利效率。
淤地坝设计实施方案一、引言淤地坝是一种利用淤积作用形成的水利工程,通常用于河道治理、水库防洪等领域。
淤地坝的设计实施方案对于工程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淤地坝设计实施方案展开讨论,从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设计原则1. 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在进行淤地坝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情况等,以确保淤地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合理确定淤积位置:根据河道或水库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淤积位置,避免对河道水流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 考虑工程成本和效益:在设计淤地坝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成本和效益,确保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
三、实施步骤1. 勘察设计:进行淤地坝工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工作,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等,为后续工程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2. 施工准备:确定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
3. 淤积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淤积施工,包括淤积材料的选择、输送和堆积,确保淤地坝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4. 工程验收:淤地坝工程完成后,进行工程验收,检查工程质量和安全情况,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四、关键技术1. 淤积材料选择: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淤积材料,包括砂砾、泥浆等,确保淤地坝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2. 淤积工艺控制:控制淤积工艺,包括淤积速度、淤积层数等,确保淤地坝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地质监测和预警:在淤地坝施工过程中,进行地质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五、总结淤地坝设计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工程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合理确定淤积位置,兼顾工程成本和效益。
实施步骤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淤积施工和工程验收。
关键技术包括淤积材料选择、淤积工艺控制和地质监测预警。
只有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实施步骤进行工作,并充分考虑关键技术,才能确保淤地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良好效果。
淤地坝设计一、已知基本资料1.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2.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3.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总图;4.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量Q20=105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洪水量Q200=180m3/s,洪水总量W洪=17万m3。
5.沟道无常流水。
6.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料内摩擦角ø=20º,内聚力c=0.8t/m2。
7.放水洞设计流量Q=0.5m³/s。
二、设计内容(一)坝址选择坝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形和地质条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地形:坝址要选择在沟谷狭窄、地形上游开阔平坦、口小肚大的葫芦状地形处,这样筑坝工程量小、库容大、淤地面积大。
此外,还要有宜于开挖溢洪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例如有马鞍形岩石山坳或有红粘土山坡。
2、地质:应选择土质坚实、地质结构均一、两岸无滑坡和崩塌的地段筑坝,且地基无淤泥、泥沙和地下水出没。
3、筑坝材料:坝址附近有足够且良好的筑坝土料、砂石料,开采和运输方便。
水坠法筑坝须有足够水源和一定高度的土料场。
4、其他:用碾压法施工的大型淤地坝,要考虑土料运输机械的操作之便,要求坝址处地形较为开阔平坦。
综合上述,再结合坝址地形图看,本设计将坝址选择在坝址地图上标注的“坝轴线2”处。
(二)淤地坝水文计算1、拦泥库容V拦和拦泥坝高H拦的计算:V拦=F·K·(1-n s)·T/rS式中:V拦——拦泥库容,万立方米;F——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K——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1万t/(km2.a);n s——坝库排沙比,无溢洪道时取为0,有溢洪道时可稍大,但由安全性方面考虑,本设计取为0;T——设计淤积年限,初设T=5a;rS——淤积泥沙的干容重,取1.30t/m3。
则V拦=5×10000×5÷1.3=19.23万m3根据H-V关系曲线,查得相应坝高海拔为811m,则可计算出H拦=13.1m;再由H-A关系曲线查得拦泥淤地面积为45亩。
1基本情况1.1坝址位置张家渠淤地坝工程位于合同沟下游的一级支沟张家渠内,行政区划为***耳字壕镇所辖,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1.04km2,交通便利,无电力设施。
1.2建坝的目的、意义、作用该工程主要作用是增大蓄水、拦泥库容,缓洪拦泥淤地,稳定沟床,•防治沟壑侵蚀,减轻下游危害的作用,同时保护和有效灌溉下游农田;•在工程未达到淤积高程时拦洪蓄水,发展水浇地和水面养殖。
1.3小流域治理现状张家渠小流域总面积1.04k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8900T/km2·a,截止2003年底,坝址以上累计治理措施面积为57.2hm2,占流域面积的55%。
1.4小流域治理规划根据合同沟流域坝系规划报告,确定该小流域坝比以上综合治理面积为31.2hm2,其中:坝地2.55hm2,水地3.1hm2,水保林14.0hm2,人工草11.6hm2。
1.5沟道及坝址地形、地质情况张家渠属合同沟小流域的一级支沟,主沟长约 1.4km,沟底比降为3.7%,主沟呈宽浅式,平均沟宽约50m。
坝址处沟底宽60m,沟道两岸山坡较陡,坡面及梁顶覆盖第四系风积黄土状砂壤土。
厚度在0.1-1.5m,沟底为洪积风积沙壤土,厚度约为1.5-3.0m,下部为侏罗系下统延安组兰灰色、灰绿色砂岩、泥岩夹黄白色砂岩。
第三系上新统土红色砂质泥岩,含砾砂岩。
岩层产状近于水平。
坝址外未发现滑坡、崩塌、泉水、洞穴等对工程不利的物理地质现象,筑坝土料主要为沟底和两岸的风积沙壤土。
1.6水文气象张家渠小流域属大陆干旱气候,其特点是降雨量少而变率大,•保证率低,冷热骤变,大气干燥,风大沙多。
由于流域内没有气象台站,•根据距工程地点30km2的东胜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8.•9mm,最大年降水量709.7mm(1961年),最小年降水量198.5mm(1962年),•寒暑变化显著。
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短促而炎热,昼夜温差大,•年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5℃,而沙面温度常达70℃左右,年极端最低气温值-29.8℃,水面蒸发量2239.9mm。
1 工程概况淤地坝是指在沟道中为了拦泥、於地所建的坝,是水土流失地区沟道治理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淤地坝一般由坝体、溢洪道、放水建筑物三部分组成。
其布设形式如附图1——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1/1000)中所示。
坝体是横拦沟道中的挡水挡泥建筑物,用以拦蓄洪水,淤积泥沙。
溢洪道是排水建筑物,当淤地坝内洪水位超过设计高度时,就由溢洪道排出,以保证坝体的安全和坝地的正常生产。
防水建筑物用以排泄沟道内的长流水、库内清水等到坝的下游,常采用竖井或卧管的形式。
在本次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大件(大坝、溢洪道和放水建筑物)齐全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防洪安全对洪水的处理是以排为主,工程建成后运用较安全,上游淹没损失也小,但溢洪道工程量大,但工程投资、维修费用较高。
2 已知基本资料1. 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2.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 2;3. 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 与库容V 、淤地面积A 的关系见图;4. 流域年侵蚀模数210000/K t km =, 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320105/s Q m =,洪水总量310m W 洪=万, 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3200180/s Q m =,洪水总量3W 17m 洪=万;5. 沟道无常流水;6. 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20.8t /m c =;7. 放水洞设计流量30.5m /Q s =。
3 坝址选择坝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地形和地质条件。
经过综合考虑工程枢纽布置、坝系整体规划、淹没情况和经济条件的因素,设计坝址定于附图1所示位置。
该位置可满足以下筑坝条件:1. 地形方面。
此处沟谷狭窄,上游地形开阔平坦,口小肚大形似葫芦。
满足筑坝工程量小、库容大、於地面积大的要求。
2. 地质条件。
该处土质坚实、质地结构均一、两岸无滑坡崩塌,且地级无淤泥、流沙和地下水出没。
3. 坝址附近有有足够的筑坝土料,砂石料开采运输方便。
**县***坝系***骨干坝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骨干坝位于**县铜川乡,属泾河流域的**县***小流域,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深、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该骨干坝控制流域面积3.28km2,最大坝高31.0米,坝顶宽4米,上游坡比1:2.5-1:3.0,下游坡比1:2.0-2.5。
二、施工组织管理体系(见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图)施工管理机构置图①工程项目部要配备强硬的施工管理人员。
利用科学的统筹方法,编制周密的施工进度方案,认真做好工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切实保证工前计划方案实施。
②倒排工期天数,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保证每天按进度日计划完成。
③根据工程特点,结合本企业劳动力资源充足,人员素质优势,合理安排工序流水作业与平行段施工作业,推行班组施工专业化生产。
定人员、定工期、分片包干,把工程的形象进度落实到每道工序。
④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优势,改进施工工艺过程中某些环节的手工操作,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⑤在施工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工效,保证各部分项目工期按控制计划天数完成。
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针对农忙时期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提早准备,合理调整工序,使工程进度不受季节性影响。
三、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l、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及现场各有关管理人员认真阅读并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弄清建筑的构造特征和设计要求,认真听取设计单位的工程交底,并做好定位放线准备,以便达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目的。
2、物资准备。
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做好主要工程材料的采购和检验工作,视其工程进度需要随时进场。
3、现场准备。
修筑施工便道,修建必要的临时设施,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次倒运。
四、施工方案1、主坝工程(1)修筑围堰,根据当前的天气情况及沟道现状,该沟道有季节性常流水,需在坝址上游适当位置修筑围堰,截流堵水。
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论文学院:********学院班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6/0607目录1.淤地坝设计基本资料 (1)2.淤地坝总体概况 (1)2.1 淤地坝的概念 (1)2.2 枢纽工程的组成 (1)2.2.1 组成及作用 (1)2.2.2 组成方案选择 (1)2.3 淤地坝分级及设计洪水标准 (2)2.3.1 淤地坝的分类 (2)2.3.1.1 按施工方法分 (2)2.3.1.2 按土坝构筑结构、组成材料分 (2)2.3.2 坝型选择 (2)2.3.2.1 均质土坝 (2)2.3.2.2 非均质坝 (2)2.3.2.3 心墙坝、斜墙坝、铺盖坝、混合坝 (3)3.坝体设计 (3)3.1 坝型选择 (3)3.2 坝高与库容的确定 (3)3.2.1 拦泥坝高 (3)3.2.2 滞洪坝高 (3)3.2.3 安全加高 (4)3.2.4 校核计算 (4)3.2.5 淤地坝总高 (4)3.3 土坝断面结构构造及尺寸拟定 (5)3.3.1 坝顶宽度 (5)3.3.2 坝边坡 (5)3.3.3 坝坡马道 (5)3.3.4 坝坡保护 (6)3.3.5 坝体排水 (6)3.4.1 稳定分析计算的目的 (6)3.4.2 滑坡因素及滑坡形态 (6)3.4.3 土坝稳定分析计算 (7)4.溢洪道设计 (7)4.1 溢洪道概况 (7)4.1.1 位置选择 (7)4.1.2 布置形式 (8)4.2 溢洪道尺寸设计 (8)4.2.1 溢流堰尺寸设计 (8)4.2.1.1 宽顶堰水力计算 (8)4.2.2 陡坡段尺寸设计 (9)4.2.2.1 临界水深计算 (9)4.2.2.2 陡坡长度 (9)4.2.2.3 正常水深 (9)4.2.2.4 水面曲线计算 (9)4.2.3 出口段尺寸设计 (10)4.2.3.1 消能工的形式选择 (10)4.2.3.2 消力池深度计算 (10)4.2.3.3 消力池长度计算 (10)4.3 溢洪道结构设计 (10)4.3.1 进口段 (10)4.3.1.1 引水渠 (11)4.3.1.2 渐变段 (11)4.3.1.3 溢流堰 (11)4.3.2 陡坡段 (11)4.3.3 出口段 (11)5.放水洞工程设计 (11)5.1 防水工程的组成形式 (12)5.2 工程布设 (12)5.3.1 卧管 (12)5.3.1.1 进水孔尺寸计算 (12)5.3.1.2 卧管涵洞断面尺寸计算 (12)5.3.2 消力池 (13)5.3.3 输水涵洞 (13)5.4 工程结构设计 (13)5.4.1 卧管 (13)5.4.2 消力池 (13)5.4.3 坝下输水涵洞 (14)1.淤地坝设计基本资料A.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B.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C.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D.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 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m3/s,洪水总量W洪=17万m3;E.沟道无常流水;F.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c=0.8t/m2;G.放水洞设计流量Q=0.5m3/s2.淤地坝总体概况2.1淤地坝的概念淤地坝是指在沟道中为了拦泥、淤地所建的坝,坝内淤成的土地称为坝地。
淤地坝初步设计报告1. 引言淤地坝是一种常见的土石坝类型,通过使用可压缩性材料,如粘土或淤泥,构筑而成。
本报告旨在对所设计的淤地坝进行初步设计,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参数和设计原则。
2. 淤地坝设计原则在进行淤地坝初步设计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设计原则:2.1 安全性淤地坝必须具备足够的抗渗性能,确保在任何工作条件下都能有效地防止水流穿透坝体。
此外,坝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也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2 经济性淤地坝的设计和施工应尽可能节约资源和成本,同时不降低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3 可持续性淤地坝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 技术参数根据初步设计的要求,以下为淤地坝的技术参数:- 坝型:土石淤地坝- 坝高:30米- 坝顶宽度:10米- 坝底宽度:60米- 顶部边坡比:1:3- 底部边坡比:1:2.5- 坝体材料:黏土- 闸门:不设闸门- 设计洪水位:35米4. 设计计算根据所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以下设计计算:4.1 坝体稳定性计算通过对坝体受力进行计算,确定坝体稳定性的可靠性。
计算中需要考虑坝体自重、水压力、抗滑安全系数等因素。
4.2 抗渗性计算淤地坝的抗渗性能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求。
根据实测水文数据和地质勘探结果,进行抗渗性计算,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4.3 底板稳定性计算淤地坝的底板需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以承受水压力和坝体重力。
进行底板稳定性计算,确定底板的厚度和加固措施。
5. 结论本报告对淤地坝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概述,并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参数和设计原则。
根据设计计算结果,建议在继续深入设计前进行更详细的地质勘探和水文数据收集。
同时,要确保淤地坝的稳定性和抗渗性能,兼顾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参考文献1. 李晓秋.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淤地坝设计说明书2013年春淤地坝设计说明书2013年春淤地坝设计淤地坝工程设计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班级:水保101 姓名:陈洪敏学号:2010011498 前言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工程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无疑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峻。
为应对这一变化,我们采取了更完善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案。
淤地坝工程是沟道治理工程的一种,是我国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地区沟道治理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本次淤地坝设计,由于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限制,加之时间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本人不胜感激。
在设计过程中,参考了有关书籍,并得到张胜利老师的指导与各位同学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编者2013年5月目录前言第一章淤地坝设计基本资料 5 第二章淤地坝总体概况5 第一节淤地坝的概念5 第二节枢纽工程的组成 5 第三节淤地坝分级及设计洪水标准 6 第四节淤地坝类型选择6 第五节坝址选择6 第三章土坝坝体设计6 第一节坝高及库容确定6(一)、拦泥库容及拦泥坝高的确定7 (二)、滞洪库容及滞洪坝高的确定7 (三)、安全加高△h确定9 第二节土坝断面结构构造及尺寸10(一)、坝顶宽度10 (二)、坝坡马道10 (三)、坝边坡10 (四)、坝坡保护10 (五)、坝体排水11 (六)、坝基和岸坡处理11 第三节土坝稳定分析计算12 第四章土坝溢洪道设计13 第一节位置选择13 第二节布置形式13 第三节水力计算14(一)、溢流堰尺寸计算14 (二)、陡坡段尺寸计算14 (三)、出口段尺寸计算19 第四节溢洪道结构设计21(一)、进口段设计21 二、陡坡段设计22 三、出口段设计22 第五章土坝放水建筑物设计23 第一节放水工程组成及作用23(一)、放水工程组成23 (二)、放水工程作用24 第二节工程布设24 第三节水力计算24(一)、卧管水力计算24 1、进水孔尺寸计算26 2、卧管涵洞断面尺寸计算26 3、卧管台阶尺寸计算26 4、卧管消力池水力计算26 (二) 、输水涵洞水力计算28 (三) 涵洞出口消能段水力计算28 第四节工程结构设计29(一)、卧管结构设计29 (二)、输水涵洞结构设计30 (三)、输水涵洞出口设计30 第一章淤地坝设计基本资料 1. 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2.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3. 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4. 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 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m3/s,洪水总量W洪=17万m3;5. 沟道无常流水;6. 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c=0.8t/m2;7. 放水洞设计流量Q=0.5m3/s 第二章淤地坝总体概况第一节淤地坝的概念淤地坝是指在沟道中为了拦泥、淤地所建的坝,坝内淤成的土地称为坝地。
淤地坝工程设计班级:水保092姓名:王雪松学号:2009011515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基本情况第二节兴建该工程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章水文计算第三章工程设计第一节枢纽组成第二节土坝设计一.坝高计算二.大坝设计1.坝型选择2.坝顶宽度3.坝坡4.排水沟5.结合槽6.坝基和岸坡处理7.护坡8.坝体排水9.大坝稳定性分析第三节淤地坝溢洪道设计一.位置选择二.布置形式三.水利计算1.溢流堰尺寸计算2.陡坡段尺寸计算2.1计算临界水深2.2计算临界底坡2.3按陡坡计算用试算法计算正常水深2.4计算陡坡长度2.5计算水面曲线2.6确定陡坡侧墙高度3.出口段尺寸计算4.陡坡段和出口段的厚度计算第四节放水建筑物设计一.卧管设计1.放水孔孔径的计算2.卧管结构尺寸的确定3.卧管末端消力池断面尺寸确定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3.2消力池断面尺寸确定4.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二.盖板厚度计算三.涵洞设计1.涵洞内水深计算2.涵洞断面尺寸确定3.涵洞结构尺寸确定四.涵洞出口消能段设计1.明渠段水力计算2.涵洞出口明渠段结构尺寸确定3.明渠末端消力池设计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3.2消力池断面尺寸计算3.3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第一概况第一节基本情况1.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2.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3.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 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 m3 /s,洪水总量W洪=17万m3;4.沟道无常流水;5.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c=0.8t/ m2 ;6.放水洞设计流量Q=0.5 m3 /s 。
第二节兴建该工程的目的和作用兴建该坝的主要目的是拦蓄泥沙,防止水土流失,抬高侵蚀基准点,提高坝系整体的防洪能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拦泥淤地。
该坝建成10年后,拦蓄泥沙约39万m3,可新增坝地104亩,治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水文计算拦泥库容计算:V栏= F·K·(1- N S)·T/r S式中:F——淤地坝控制的流域面积,km2,取5km2.K——年平均侵蚀模数K=10000t/ km2.N S——坝库排沙比,此处取为0.r S——淤积泥沙的干容重,t/m3,淤积泥取1.3t/m3.T——m3设计淤积年限,N=10年.得出V栏=38.46万m3由H-V曲线查得相应的h拦=20.5m 工程设计第一节枢纽组成通过调查坝址处地形、经多方案比较,确定中型淤地坝的枢纽组成为大坝,溢洪道和放水建筑物(卧管、涵洞、明渠及消力池)三大件。
放水建筑物布置在大坝右岸。
坝址附近有足够的土料,其储量足以满足填筑坝体的需要,故坝型选择为均质碾压土坝。
第二节土坝设计一.坝高计算采用公式:H=h拦+h滞+h安式中:H——总坝高,m.h拦——拦泥坝高,m.h滞——滞洪坝高,m.h安——安全超高,m.由坝高——库容曲线逐一进行试算后,确定拦泥坝高:h拦=20.5m,相应拦泥高程为820.5m,淤地面积约为96亩,淤地年限约为10年。
滞洪坝高确定:查规范知,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年,校核为200年,库容38.46 m3处于中性淤地坝。
据此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 m3 /s,洪水总量W洪=10万m3,确定溢洪道顶坎高程,由于沟道无常流水,故采用顶坎与淤地面同高,即顶坎高程为820.5m。
(1)按生产防洪标准确定溢洪道尺寸,采用生产防洪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相应的库容为40万m3,滞洪库容为7.5万m3,溢洪道泄流量Q泄为:Q泄=Q洪(1-V滞/W洪)Q泄=MBh滞3/2其实由第一步推算省略的步骤如下:先假设一个h滞,查坝高--库容关系曲线,得一V滞,再由MBh滞3/2=Q洪(1-V滞/W洪),得到一个B,多次假设,得合理B。
这样就得到了合理的(h滞,B),h滞=2.5m , B=5.84h滞=2.6m, B=6.14h滞=2.7m, B=6.44根据经济分析技术比较最终h滞=2.6m,B=6.14(2)按工程安全防洪标准确定溢洪道尺寸进行校核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 m3/s,洪水总量W洪=17万m3,设滞洪坝高h滞=2.6m,则由H-V曲线查得相应的V滞=6.15万m3洪道尺寸,此时溢洪道设计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时:溢洪道泄流量:Q泄=Q洪(1-V滞/W洪)Q泄=MBh滞3/2由上面两个式子得到: MBh滞3/2=Q洪(1-V滞/W洪)其中: M ——流量系数,取1.6h滞=2.6m,B=6.14得出V滞=13.17m3,则坝体体积V=V滞+V拦=13.17+38.46=51.63 m3则由H-V曲线查得相应的H绝=823.5m。
所以坝体高度H=h拦+h滞+h安=23.5+1.5=25m由于200年一遇洪水需要的坝体高度25.0m大于20年一遇洪水的坝体高度24.6,故坝体高度H=25 m取最大坝高为25m,相应坝顶高程为825m,沟底高程为800m。
二.大坝设计1.筑坝土料丰富,故选用均质土坝筑坝土料设计,用碾压法筑坝,筑坝土其有机质含量小于2%,水溶盐含量小于5%,需满足碾压土坝对土质的要求。
施工时土料的最优含水量应控制在12%-15%。
坝体干容重不应小于1.55t/m3,取1.6 t/m32.坝顶宽度设坝顶有交通要求,查《规范》,坝顶宽度B=5m。
3.坝坡因坝高25m,查《规范》,取在下游12m处设马道,上游马道以上坡比1:1.75,马道以下坡比1:2.2;下游马道以上坡比为1:2.25,马道以下坡比为1:1.75。
马道宽1.25m。
4.排水沟为防止暴雨冲刷坝面,在坝体与岸坡结合处设纵向排水沟,将坝面流水送出坝脚以外。
排水沟为矩形断面,尺寸为30 ×30cm(深×宽),边墙、底板厚均为20cm,用M5.0水泥砂浆浆砌块石砌筑,M10水泥砂浆勾缝。
5.结合槽为增加坝体稳定性,防止土坝与沟底结合面上透水,沿坝轴线方向从沟底到岸坡开挖一道梯形断面结合槽。
结合槽底宽1.0m,深1m,边坡比1:1,结合槽用黄土人工回填夯实。
6.坝基和岸坡处理坝体填筑前,必须对坝基和岸坡进行处理,清基范围应超出坝的坡脚线0.6m,清基平均深度为30cm,凡在清基范围内的地面表土、乱石、草皮、树木、腐殖质等均要清除干净,不得留在坝内做回填土用。
与坝体连接的岸坡应开挖成平顺的正坡,土质岸坡不陡于1:1.5。
7.护坡:在土坝上游淤面以上及下游坝坡设置草皮护坡,种植柠条,防止雨水冲刷。
8.坝体排水:选用棱式反滤体排水,反滤体高度为坝高的1/5,即高度为5.6m。
第三节淤地坝溢洪道设计一.位置选择溢洪道是淤地坝中最主要的建筑物之一,根据对地形图的分析,沟道的右岸坡度较陡,左岸坡度较缓,地形较平缓故选择在沟道的左岸,同时溢洪道的进口布设在距坝端10m以外处,出口布设坝坡坡脚线20-50m以外处。
二.布置形式根据此流域的集水面积,及泄流量情况,采用堰流式溢洪道,用浆砌石建造。
根据地形及工程量大小选用陡坡正堰式溢洪道,由进口段,陡坡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
三.水力计算1.溢流堰尺寸计算此处采用宽顶堰,采用Q=MBH 03/2计算由于溢洪道堰顶与淤地面齐平,故Q=Q 滞=40.529,H 0=2.6m,B=6.14m,M=1.6 2. 陡坡段尺寸计算 (1)计算临界水深我们采用的溢洪道断面为矩形,则临界水深h k 为:h k=32q g)(α其中,h k ——临界水深,m.α——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取1.0.q ——单宽流量,m 3/(s ·m),q= Q 泄/B. Q 泄——溢洪道设计流量,m 3/s. B ——溢洪道宽,m.g ——重力加速度,m/s 2,取9.81.单宽流量q= Q 泄/B=40.529/6.14≈6.599 m 3/(s ·m). 临界水深h k =32q g)(α=1.599≈1.644m.(2) 计算临界底坡RC W iKKKkQ222=其中,W k ——临界水深时的面积.C K——临界水深时的水力半径.R K——临界水深时的水力半径.C K =R K 6/1n 1=50.57mW k=BH k =10.095m 2R K=kkH 2B BH+=1.071m 代入RC W i KKKk Q222=计算的i k=0.005921X P L 22⨯+=)(=0.5其中, P ——总落差,m. L ——陡坡长度,m.i ——底坡比降.i >i k,则坡度水流为急流,按陡坡计算。
(3)按陡坡计算用试算法计算正常水深 由 Q 加=ωCiR经试算得正常水深为h 0=0.47m. (4)计算陡坡长度L 2=2+)/(2i P (m )其中,P ——总落差,m.L——陡坡长度,m.i ——底坡比降. i =1:3时 L ≈34.3m.根据断面的能量方程计算得正常水深h 0=0.47m 对应的流速为22.14m/s 。
(5)计算水面曲线L∆=Ji v h v -+-+).().(21112222h ααJ=21(R C v R C v 2222212121..+) L∆——溢洪道陡坡段相邻两过水断面的水深,m.i ——底坡比降.J——溢洪道陡坡段相邻两过水断面水力坡度的平均值h 1,h 2——溢洪道陡坡段相邻两过水断面的水深,mv 1,v 2——溢洪道陡坡段相邻两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m/sα1,α2——相邻两过水断面动能修正系数,取1.0经计算得:C 1=52.43 R 1=1.33C 2=42.74 R 2=0.39J=0.17L∆=62.13m由于距离较近,为了计算简便期间 ,我们只选择两个断面,求出的水面曲线长度L ∆=62.13m,h "=⎥⎥⎥⎦⎤⎢⎢⎢⎣⎡-+18123'2'h q h g以溢洪道陡坡段末端水深h 0为跃前水深试算出的跃后水深h "=4.12m ,以均匀流算出的尾渠水深0.98m 。
h ">h 尾,发生远趋式水跃故需要修建消力池。
(6)确定陡坡侧墙高度考虑到陡坡流速较大,参气会使水深增加,故边墙高度H: H=h+h B +△hh ——未掺气时陡坡中的水深h B ——掺气时的水深增加值,可按下式计算: 流速V=22.14,大于20m/s故得h B =0.25m Δh ——安全加高,可取0.5-1.0mH=h+h B +△h ≈1.22m 3.出口段尺寸计算根据地形图,土质及水流特点选择底流式消能对于此淤地坝我们选用经验公式计算消力池的深度和长度 S=1.25(h "-h t )其中,h "——以溢洪道陡坡段末端水深h a 为跃前水深计算出的跃后水深,m.h t——尾渠水深,为假定值2m.h "=⎥⎥⎥⎦⎤⎢⎢⎢⎣⎡-+18123'2'h q h gg Vh B 2002=BQ q 滞=代入数字得h "=4.12mS=1.25(h "-h t )=1.25×(4.12-2)=2.65m ,消力池长度计算:9.6h -h L s ⨯'''⨯=)(ϕ 代入数据得L=17.53m 4.陡坡段和出口段的厚度计算• 对于土基上的陡槽底板,在底板下铺设一层厚约0.1~0.2 m 的碎石、砂卵石垫层,防冻• 底板下还应设置纵横向排水沟 ,防扬压力• 陡槽中流速较大,高速水流易使底板产生震动 ,对底板的厚度进行较核: δ=0.03aV (m) 要求底板的厚度≥δ计算得底板厚度δ=0.6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