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第六章 激励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6
管理学第六章《管理学》激励在管理学中,激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员工的潜能之门,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激励的本质,其实就是满足员工的需求,引导他们朝着组织的目标努力。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食物、水、睡眠,到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员工会感到满足和愉悦,从而更有动力去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呢?这首先需要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求。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个员工都是独特的,他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有些员工可能更看重物质奖励,比如高薪、奖金和福利;而有些员工可能更在乎工作环境、职业发展机会或者领导的认可和尊重。
所以,管理者要通过与员工的沟通、观察和调查,去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物质激励是一种常见且直接的激励方式。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比如,给予员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或者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发放丰厚的奖金,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此外,福利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像健康保险、带薪休假、员工培训等,都能够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然而,仅仅依靠物质激励是不够的。
精神激励同样不可或缺。
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荣誉证书、一次公开的认可,都可能让员工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
这种来自精神上的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
比如,设立“优秀员工奖”“创新奖”等,对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表彰,不仅能够激励获奖者,还能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除了物质和精神激励,工作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励因素。
让员工从事有挑战性、有趣味性和有意义的工作,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当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能够为组织带来价值,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会更有成就感。
例如,给员工分配一些具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第六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一、复习要点1、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迪尔和肯尼迪的组织文化五要素。
3、麦金瑟的7S的基本内容。
4、系统论观点的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表现形态和构成要素的基本内容。
5、组织文化的功能。
6、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关键名词:组织文化、麦金瑟7S结构、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形象。
二、习题之填充题1.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机构,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
3. 文化具有如下特征:民族性,多样性,相对性,积淀性,延续性,整体性。
4.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6. 组织文化是以人本文化为中心的。
7. 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8. 迪尔和肯尼迪认为构成组织文化的要素有五种:环境条件,价值信仰,英雄人物,习俗礼仪,文化网络。
9. 麦金瑟-7S结构中的七种文化要素是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工作程序,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共同价值。
10. 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有三个:表层文化,中介文化,深层文化。
11. 组织文化的表现形态有:物化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观念文化。
12. 如果从最能表现组织文化特征的角度看,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形象。
13. 组织价值观具有调节性、评判性和驱动性。
14. 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自我内聚功能,自我改造功能,自我调控功能,自我完善功能,自我延续功能。
15. 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织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
16. 对组织形象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五个:服务(产品形象),环境形象,成员形象,组织领导者形象,社会形象。
管理学考点总结第六章(一)激励概述1.激励的概念(1)激励的含义激励是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中,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过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激励的概念:1)激励是一个过程;2)激励过程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3)激励具有时效性。
(2)激励的对象激励中重要的一点是要针对员工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激励方式,从而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
2.激励的动因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在性需要是靠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或奖酬)来满足的。
内在性需要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而满足内在性激励的优势:1)内在性需求的满足取决于受激者自身的体验、爱好与判断、内在性激励由受激者自己控制和支配。
从这种意义上说,内在性激励才是真正的工作激励。
2)外在性激励在外在诱激物消失时便会随时消退;内在性激励则不管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持续地坚韧的发挥作用,加上它基本上不另外增加成本,所以是很值得管理者重视、发掘和利用的有效激励手段。
3.激励的作用1)激励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激励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3)激励有利于挖掘人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4)激励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二)激励理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原因,内容型激励理论就是专门研究人类需要结构,以及如何调动人们行为积极性的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1)基本观点:人是有需要的,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人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要才出现。
补充一点:人的需要的个体差异性(人们常常是5种需要同时存在,只是各自的需要强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需要结构)。
2)需要层次的基本内容A:生理需要是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所必需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包括人类的吃、穿、住、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