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及分类作者:熊娜来源:《商情》2015年第47期【摘要】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是重要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文中梳理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定义、主要特征,主要功能及其演变,指出从商业、产业、社会文化与节约环保四个维度对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功能进行划分,以适应其标准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旅游集散城市功能国内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始于1998年,以上海市旅游集散中心的成立为标志。
随着人们个性化休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信息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人们自行出游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散客自助游的客流量迅速增加。
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凸现,网络资讯的发达,商务移动平台的高速发展等共同驱动下,使得打造面向自助旅游市场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变得尤为迫切。
面对上述形势,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项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新兴的旅游运作方式应运而生。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是服务散客的集散枢纽,主要经营短途旅游线路,代售景点门票、火车票、飞机票,提供酒店预订、旅游咨询等服务。
一、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概念关于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国内学者分别从旅游要素、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城市功能衍生等视角给出了不同定义。
前者如冯云的狭义论和广义论。
冯云认为狭义上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是以企业或单位形式存在的组织实体,向散客自助出游提供旅游线路和旅游巴士;广义上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作为资源整合系统涵盖了旅游的六要素。
关于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公共产品论,多数学者引用了黄国群的研究成果。
黄国群认为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既是旅游组织实体,也是旅游资源整合平台。
就前者而言,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以企事业单位形式存在,为散客提供的旅游服务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特征;从后者来看,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是整合城市各类旅游资源的重要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还被学者视为城市聚散功能定位的代名词,这种观点显然与前两者的关注焦点差异甚大。
因此,归纳来说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具备下述要件:一是自助旅游公共服设施,集合客运枢纽、旅游交易、信息咨询、旅游促销等功能;二是城市旅游资源整合载体,为游客提供覆盖旅游六要素的立体化服务;三是具有散客旅游超市特征的经营业态。
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一、游客集散服务中心2004年,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将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定义为:“旅游区(点)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
”本文中所谓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与之一致,同时在功能上有所扩充。
标准中所述称之为基本功能,新增功能称为发展功能。
也就是说,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不仅服务于旅游区,它自身也可以作为旅游吸引物而与旅游区处于同等地位,其特点为:1.1空间性本文中所说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是指某一特定空间地域,不表示企业或事业单位。
1.2服务性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依托于旅游区而存在,并且临近旅游区,其首要功能是为旅游区服务。
1.3功能丰富性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产业运作机制的转变,新的功能不断向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加载。
又由于旅游区类型、级别、空间格局不尽相同,不同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在功能上虽大同,却又有小异。
二、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的空间构成2.1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的功能概括的讲,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主要为游人提供接待、咨询、导游、餐饮、住宿、娱乐等综合性服务,甚至可以说包含旅游目的地系统“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全部。
其服务对象多元化,功能亦具有多元性。
当然,因旅游区的不同,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的功能构成也不尽相同。
2.1.1交通集散功能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位于旅游区对外交通与旅游区内部交通的连接处,游客将由此进入旅游区,跟据各自需求,选择不同交通游线,并在旅游活动结束后由此离开。
因此,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涉及到对接外部交通和组织内部交通双重作用。
2.1.2游客接待功能游客接待功能包括两个层面:基本功能层面和发展功能层面。
基本功能,即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
具体包括:散客接待、团队接待; 导游服务; 旅游咨询; 旅游商品销售; 失物招领; 物品寄存; 以及医疗服务、邮政服务、残疾人设施提供等。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试题一、填空1、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是指为游客(主要是散客)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换乘,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组织实体。
2、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要求停车场总面积不小于5000㎡,地面应硬化处理,道路平整干净。
3、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应配备票务系统、公共信息系统和服务系统。
4、《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中要求车应在明显位置标明禁止吸烟和禁止明火的标志。
5、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应设置在机场、车站或客运码头、主要景区及城市商业中心等,交通便捷,易到达。
6、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以功能分区、设施设备、服务要求、运营管理为依据。
7、一级旅游线路的设计应方便、安全、合理。
8、《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应对所有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一年不少于两次。
9、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应提供20条以上旅游线路,日均客流量在200人次以上。
10、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客流量的十万分之五。
二、选择题1、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应提供()旅游线路,日均客流量在()A、20条以上,200人次以上B、40条以上,400人次以上C、60条以上,600人次以上D、80条以上,800人次以上2、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停车场司机视线死角区的对面相应位置应设置()A、指示牌B、指示灯C、反光镜D、广告牌3、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设置安检区,配备()等安检设备和专职危险物品检查员。
A、红外线安全检查仪B、透视仪C、X射线安全检查仪D、Y射线安全检查仪4、三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候车厅面积大于(),布局合理、整洁干净。
A、50㎡B、100㎡C、120㎡D、150㎡5、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在收到游客投诉之日起()个工作日反馈投诉的基本事实和处理意见。
A、5B、7C、8D、10三、简答题1、简述旅游集散服务、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换乘服务的定义。
旅游集散服务,通过发售联票等方式组织游客来本地、外地旅游,或组织游客在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就地换乘后继续游程的旅游服务。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在如今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日益重要。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不仅是游客出行的重要枢纽,也是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对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成为十分重要的话题。
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层面来理解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可以依据其设施和服务的完善程度、交通便利程度、游客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等级划分。
这种简单的等级划分方式比较直观,但并不够全面。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对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进行全面评估。
在深度探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广度。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不仅仅是依据设施和服务的完善程度,还要考虑其在城市旅游产业链条中的地位。
一个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能否吸引游客、能否给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选择、能否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便利等,这些都是影响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的重要因素。
在评定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时,需要综合考虑广度方面的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我们可以以不同城市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上海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其虹桥机场旅游集散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虹桥机场旅游集散中心依托交通枢纽的便利程度,不断完善其设施和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
通过分析这样的实际案例,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具体内容。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是一个极具实际意义的话题。
在实际撰写文章时,我个人认为,对于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应该从地域特点、环境因素、旅游交通运输、管理服务、旅游产业配套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量各种因素,最终形成全面、科学的评定标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也期待你对这个话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话题,希望我们都能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标准旅游休闲街区的等级划分标准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地理位置:街区的位置是否靠近市中心或主要旅游景点,以及是否便于交通和观光游客的到达。
2. 设施与服务:街区中是否有各类旅游设施和服务,如旅馆、餐厅、咖啡馆、购物中心、博物馆、剧院等。
这些设施和服务的质量和数量都可以作为衡量街区等级的标准。
3. 娱乐和文化活动:街区是否有各类娱乐和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节日庆典等。
这些活动的多样性和质量也可以作为衡量街区等级的标准。
4. 历史和文化价值:街区是否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古建筑、历史遗迹、传统工艺等。
这些历史和文化元素对于吸引游客和提升街区等级都是重要的因素。
5. 环境和美景:街区是否有良好的环境和美景,如街道整洁、花草树木、公园广场等。
这些环境和美景可以提升游客的休闲感受和游览体验。
根据以上标准,可以将旅游休闲街区分为几个等级,如以下几个示例:1. 五星级街区:位于市中心或主要旅游景点附近,设施和服务完善、高质量,拥有丰富的娱乐和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环境优美宜人。
2. 四星级街区:地理位置较好,设施和服务一般较为完善,娱乐和文化活动较多且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环境良好。
3. 三星级街区:地理位置一般,设施和服务一般,娱乐和文化活动较少且质量一般,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环境尚可。
4. 二星级街区:地理位置普通,设施和服务较为简单,娱乐和文化活动较少,基本没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环境一般。
5. 一星级街区:地理位置较偏或偏远,设施和服务简陋,娱乐和文化活动几乎没有,没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环境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国家对于旅游休闲街区等级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只是一种常见的划分方式,具体的等级划分标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5.15•【字号】宜府办文〔2019〕7号•【施行日期】2019.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宜府办文〔2019〕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宜昌市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19-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5月15日宜昌市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19-2020年)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旅游品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文旅市场发〔2019〕12号)精神,结合宜昌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理念,以推进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解决影响旅游体验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优化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升级,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时间2019年4月-2020年12月。
三、主要任务(一)旅游景区服务提升行动。
1.完善、细化、落实A级旅游景区复核和退出机制。
(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2.加强景区流量控制,推广景区门票网上预约,依法落实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要求,及时发布客流预警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出行。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3.严格实施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加大创建工作覆盖面和复核工作力度。
(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4.持续抓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范围本标准提出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的不同类型的旅游区(点)。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093—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838—19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969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9666—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8—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70—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1-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T15971—1993导游服务质量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旅游区(点)[touristarea(touristspot)]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观光、游览、度假、XX等功能和相应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
3.2旅游资源(tourismresource)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3旅游接待容量(touristcapacity)在旅游地域的资源与环境不受破坏、保障旅游活动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年内旅游区(点)所能容纳的最高游客人数。
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及标志4.1旅游区(点)质量等级按四级设置,分别为世界级旅游区(点)、国家级旅游区(点)、省级旅游区(点)、市级旅游区(点)。
旅游城市等级划分是按照行政级别进行的,具体分为:
1.一级:准国级,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
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
2.二级:正部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3.三级:副部级,15个副省级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
武汉、广州、济南,杭州,成都、西安、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
4.四级:准副省级,除去上述城市之外的其他省会城市。
5.五级:正厅级,一般地级市。
6.六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
7.七级:正处级,一般县级市。
另外,旅游化均值是指一个城市的旅游业产值占该城市GDP的比重。
根据不同等级的城市,其旅游化均值也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直辖市的旅游化均值为0.47,副省级城市的旅游化均值为0.26,省会城市的旅游化均值为0.21,一般地级市的旅游化均值为0.14。
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DB33/T 810-2010)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公白、林爱瑜、王俊、吴才满。
本标准参与起草人:肖歌、程钢、骆骏、苏少敏、殷明发、聂献忠。
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游集散中心的等级划分及评定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经工商登记注册设立的旅游集散中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T 15971 导游服务质量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T/T 200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LB/T 002 旅游汽车服务质量DB33/T 657 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主要是散客) 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换乘服务的组织实体,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
3.2旅游集散服务通过发售联票等方式组织游客来本地、外地旅游;或组织游客在集散中心就地换乘后继续游程。
3.3旅游咨询服务通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或有关载体,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展示等服务的过程。
3.4旅游换乘服务1 DB33/T 810—2010为进入本地区、景区的旅游车辆提供停放场地,游客可在旅游集散中心通过旅游专线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
4.旅游集散中心的等级划分与依据4.1等级划分旅游集散中心划分为三个等次,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旅游设施体系研究——以天府新区为例身份证号码:******************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旅行需求,一套完善的、可持续的、多元弹性的配套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国内还未形成体系化的旅游配套设施相关规范规章,只有单个的设施建设标准,本文将基于已有建设标准,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综合构建旅游配套设施体系,进行一次定制化探索。
关键词:旅游配套设施、等级架构、配套原则、选择原则后疫情时代,我国文化和旅游呈现稳中有进、繁荣向好的健康发展趋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旅游设施作为支撑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员,理应健全设施体系,明确布局逻辑,规范设置标准,确立选址原则,积极推行数字化转型,以应对不断更新壮大的旅游需求。
成都,作为世界级公园城市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天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应建设首个公园城市旅游设施体系,营造城旅融合、品质便捷的友好旅游环境,建设国际标准新示范;打造西南片区国际旅游集散地,孵化都市旅游新业态,搭建未来旅游新生态,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及本地市民提供品质、便捷、安全的旅游服务。
基于上位全域旅游规划的目标定位、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等内容,规划十类旅游配套设施划归六大名片,支撑“名片”打造与推广,为全球全年龄不同人群提供多元化友好体验。
同步落实全域统筹、集约复合的规划策略:综合考量、统筹协调,全域覆盖、点线结合,分区引导、差异配置,灵活整合、集约建设,以人为本、智慧引领。
图1:旅游配套设施支撑体系作为全域旅游规划的下层级规划,旅游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目的旨在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增加相关指标控制或引导,帮助管理实施部门统筹谋划全域旅游设施布局,为旅游项目规划审批提供规范支撑。
编制时应以全域旅游规划为依据,结合旅游资源分级,梳理旅游项目,依据不同旅游分区划分核心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三级项目体系,随后就各级项目特点、项目规模、项目组成、项目区位等因素,配套十大旅游设施,形成项目设施清单,便于管理实施单位分级分类查找相关信息。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设施与服务的基本要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经注册设立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9672 公共交通等候车室卫生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5971 导游服务规范GB/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122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LB/T 002 旅游汽车服务质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城市旅游集散中心city tourist transportation center为游客(主要是散客) 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换乘,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组织实体。
3.2旅游集散服务tourist transportation service通过发售联票等方式组织游客来本地、外地旅游,或组织游客在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就地换乘后继续游程的旅游服务。
3.3旅游咨询服务tourist consulting service通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或有关载体,向游客提供有关旅行、游览、休闲、度假等活动相关信息的非商业性咨询服务。
3.4旅游换乘服务tourist interchange service为进入本地区、景区的旅游车辆提供停放场地,为游客提供旅游专线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的旅游服务。
4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等级划分与依据4.1等级划分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划分为三个等次,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旅游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而旅游区(点)作为旅游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载体,其发展与质量评定对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对旅游区(点)进行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本文将从划分步骤、评定标准以及效益分析等方面,对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进行阐述。
一、划分步骤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需要该旅游区(点)满足相应的条件与标准。
具体划分步骤如下:1.选择划分方法: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能力评估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划分,但需根据旅游区(点)的特点与情况进行选择。
2.制定划分标准:可以考虑从旅游区(点)的规模、设施设备、环境卫生、服务质量、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制定划分标准。
3.设置等级等分值:按照不同等级分别设置等分值,将分值归一化,并确定边界值。
二、评定标准旅游区(点)的质量评定,需要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
具体评定标准如下:1.规模:包括旅游区(点)的面积、可接待游客数量、停车位数等。
2.设施设备:包括公共设施、娱乐设施、餐饮设施等。
3.环境卫生:包括整体卫生清洁情况、垃圾处理、周边环境卫生等。
4.服务质量:包括接待游客的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水平等。
5.文化价值:包括旅游区(点)的文化氛围、文化内涵、历史文化等。
三、效益分析旅游区(点)的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标准化的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可以提升旅游区(点)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加游客满意度,从而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能够促进旅游区(点)优化升级,提高景区知名度与品牌价值,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科学规范的划分和评定,不仅提高了旅游区(点)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也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烟台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等级划分及评定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烟台旅游公共中心的名称与标志、等级划分及评定要求、评定程序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烟台市市域范围内经过注册设立的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与集散服务的机构,包括政府及文化和旅游企业设置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中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10001.1标志用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17217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LB/T002旅游汽车服务质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涵盖旅游集散服务及旅游咨询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旅游信息、集散、咨询、换乘,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组织实体。
3.2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和其他公众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换乘,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组织。
3.3旅游咨询中心为游客和其他公众提供免费旅游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的公共服务组织。
4名称与标志4.1中文名称中文名称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
4.2外文名称英文名称为:Tourist Transportation Center,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韩文名称为:관광투어센터,관광상담센터日文名称为:観光集散センター,観光情報センター4.3名称规范4.3.1旅游集散中心名称各级政府部门设立或与企业合作设立的旅游集散中心,可用“××(市、县、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名称,只使用市(县、区)名称,其中(市、县、区)可省去,如“蓬莱旅游集散中心”。
企业设立的旅游集散中心,应用“××(企业名称缩写)旅游集散中心”的名称,如“烟台交运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区涌现出来。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选择旅游目的地,必须对旅游区进行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本文将探讨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以及评定方法。
一、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标准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景观:旅游区应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壮丽的山水风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
景观的美丽程度和保护程度将成为划分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2.文化遗产:旅游区是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划分等级的重要依据。
例如,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品、民俗风情等都可以增加旅游区的吸引力和等级。
3.基础设施: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也是划分等级的关键。
包括交通便利程度、餐饮住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4.旅游服务:旅游区的服务质量也是重要的划分标准。
包括导游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产品质量等。
5.环境保护:旅游区是否能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旅游区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二、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旅游区质量等级的评定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标准。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评定方法:1.收集信息:评定前需要收集旅游区的相关信息,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的资料。
2.实地调研:评定人员需要实地考察旅游区,了解其真实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旅游区的质量。
3.评定指标:根据上述划分标准,制定相应的评定指标,对旅游区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给出相应的分数。
4.综合评定:将各个方面的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得出旅游区的质量等级。
可以采用分数或者星级来表示等级。
5.公示和监督:评定结果应该向社会公示,并接受监督。
这样可以增加评定的公信力,也可以督促旅游区进行改进和提升。
三、旅游区质量等级的意义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于游客和旅游从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1.指导游客选择: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可以为游客提供选择参考。
旅游业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28项)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2.《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03)3.《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1.1-2006)4.《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001.2-2006)5.《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GB/T 15566.1-2007)6.《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4部分:公共交通车站》(GB/T 15566.4-2007)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5部分:购物场所》(GB/T 15566.5-2007)8.《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8部分:宾馆与饭店》(GB/T 15566.8-2007)9.《绿色饭店》(GB/T 21084-2007)10.《内河旅游船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5731-2008)11.《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12.《导游服务规范》(GB/T 15971-2010)13.《旅游业基础术语》(GB/T 16766-2010)14.《游乐园(场)服务质量》(GB/T 16767-2010)15.《旅游娱乐场所基础设施管理及服务规范》(GB/T 26353-2010)16.《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GB/T 26354-2010)17.《旅游景区服务指南》(GB/T26355-2010)18.《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GB/T 26356-2010)19.《旅游饭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B/T26357-2010)20.《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10)21.《旅游客车和设施与服务规范》(GB/T 26359-2010)22.《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技术规范》(GB/T 26360-2010)23.《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GB/T 26361-2010 )24.《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 26362-2010)25.《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认定》(GB/T 26363-2010)26.《旅游汽车公司资质等级划分》(GB/T 26364-2010)27.《游览船服务质量要求》(GB/T 26365-2010)28.《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燃香安全规范》(GB/T 26529-2010)二、行业标准(18项)1.《旅游饭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LB/T001—1995)2.《旅游汽车服务质量》(LB/T 002-1995)3.《星级饭店客房客用品质量与配备要求》(LB/T 003-1996)4.《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LB/T 004-1997)5.《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规范》(LB/T 005-2011)6.《星级饭店访查规范》(LB/T 006-2006)7.《绿色旅游饭店》(LB/T 007-2006)8.《旅行社服务通则》(LB/T 008-2011)9.《旅行社入境旅游服务规范》(LB/T 009-2011)10.《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LB/T 010-2011) 11.《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施与服务规范》(LB/T 011-2011) 12.《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LB/T 012-2011) 13.《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LB/T 013-2011) 14.《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 LB/T 014-2011)15.《绿色旅游景区》(LB/T 015-2011)16《温泉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LB/T 016-2011) 17.《国际邮轮口岸旅游服务规范》(LB/T 017-2011)18.《旅游饭店节能减排指引》(LB/T 018-2011 )三、已发布实施的地方标准(9项)1.《旅游温泉标识使用规范》(DB53/T256-2008)2.《温泉旅游服务规范》(DB53/T257-2008)3.《温泉旅游服务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DB53/T258-2008)4.《SPA经营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DB53/T259-2008)5.《导游服务规范》(DB53/T308-2010)6.《旅游购物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DB53/T309-2010)7.《导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53/T324-2010)8.《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DB53/T341-2010)9.《旅游汽车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53/T342-2010)。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试题
一、填空
1、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是指为游客(主要是散客)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换乘,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组织实体。
2、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要求停车场总面积不小于5000㎡,地面应硬化处理,道路平整干净。
3、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应配备票务系统、公共信息系统和电话服务系统。
4、《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中要求车内应在明显位置标明禁止吸烟和禁止明火的标志。
5、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应设置在机场、车站或客运码头、主要景区及城市商业中心等,交通便捷,易到达。
6、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以功能分区、设施设备、服务要求、运营管理为依据。
7、一级旅游线路的设计应方便、安全、合理。
8、《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应对所有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一年不少于两次。
9、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应提供20条以上旅游线路,日均客流量在200人次以上。
10、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
客流量的十万分之五。
二、选择题
1、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应提供()旅游线路,日均客流量在()
A、20条以上,200人次以上
B、40条以上,400人次以上
C、60条以上,600人次以上
D、80条以上,800人次以上
2、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停车场内司机视线死角区的对面相应位置应设置()
A、指示牌
B、指示灯
C、反光镜
D、广告牌
3、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设置安检区,配备()等安检设备和专职危险物品检查员。
A、红外线安全检查仪
B、透视仪
C、X射线安全检查仪
D、Y射线安全检查仪
4、三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候车厅面积大于(),布局合理、整洁干净。
A、50㎡
B、100㎡
C、120㎡
D、150㎡
5、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在收到游客投诉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反馈投诉的基本事实和处理意见。
A、5
B、7
C、8
D、10
三、简答题
1、简述旅游集散服务、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换乘服务的定义。
旅游集散服务,通过发售联票等方式组织游客来本地、外地旅游,或组织游客在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就地换乘后继续游程的旅游服务。
旅游咨询服务,通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或有关载体,向游客提供有关旅行、游览、休闲、度假等活动相关信息的非商业性咨询服务。
旅游换乘服务,为进入本地区、景区的旅游车辆提供停放场地,为游客提供旅游专线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的旅游服务。
2、简述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有关投诉服务的要求。
一、投诉制度健全,设立专门的投诉处理机构和配备受理投诉人员,在中心大厅内醒目位置、网站、宣传资料上公布投诉电话。
二、及时、妥善处理投诉,建立完整的投诉档案、完整的投诉处理记录、投诉反馈和分析报告,保持一年以上的备查期。
三、对游客的意见、要求或投诉应根据有关规定客观公正处理,不回避护短,不弄虚作假。
四、应在收到游客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反馈投诉的基本事实和处理意见。
五、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客流量的十万分之三。
3、简述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标识系统的设置要求。
一、应设置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区域分布示意图、设施与服务位置指引标志等相应的中外文引导标志,且数量足够、内容准确、标志醒目、指向准确,符合GB/T 10001.1和GB/T 10001.2的要求。
二、应统一使用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标识,并应用于集散站、交通工具、网站、分中心、信封等。
三、应在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筑物正门、侧面或顶部等醒目位置设立中英文标识和名称。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周边应有导入标识。
四、景点(区)上车点周边应设置醒目标志,具有连续引导作用,游客沿标志能够顺畅到达。
五、安全标志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
六、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内基础设施、服务设备应有相应的警示标志,且醒目、规范。
4、简述三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售票区、停车场及公共厕所的设置要求。
一、售票区
(一)应配备票务系统。
(二)根据游客流量设置售票窗口。
二、停车场
(一)停车场地面应硬化处理,道路平整干净。
(二)应配备停车站台和发车线路牌。
三、公共厕所
布局合理、数量充足、通风良好、无异味、光线明亮、标志醒目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