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2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1. 事件概述:鉴于近期医院出现感染暴发事件,特撰写此报告,概述事件的情况及相关处置措施。
2. 事件背景:2.1 时间: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的时间段;2.2 地点: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的医院或病房;2.3 事件类型:明确感染病原体以及它的传播途径;2.4 受影响人数:感染人数及相关患者的病情状况。
3. 感染源调查:3.1 感染源确定:通过对感染人群的调查、分析感染链及病原体追踪,确定感染源;3.2 传播途径:分析病原体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水域传播或接触传播等;3.3 感染因素:调查可能导致感染暴发的相关因素,如环境清洁程度、手卫生等。
4. 应急处理:4.1 患者隔离:根据疾病传播特点,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措施;4.2 病室清洁消毒:对受感染的病房、设施及物品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4.3 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控培训,提高其对感染控制措施的认知;4.4 规范操作:强调医务人员执行规范化操作,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消毒操作等;4.5 提供信息:向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感染防控信息。
5. 监测与报告:5.1 感染监测: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内的感染进行监测、分析及报告;5.2 汇报与通报:向相关管理部门以及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汇报及通报;5.3 数据分析:对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并改进感染控制措施。
6. 管理措施:6.1 完善内部制度:修订、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标准及操作制度;6.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会议、培训等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感染防控宣传教育;6.3 资源投入:加大物质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为感染防控提供充足的支持;6.4 审查与监督:加强对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的审查及监督。
7.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7.1 感染暴发事件的详细报告;7.2 相关的数据分析报告;7.3 感染控制措施的操作制度及培训材料;7.4 其他相关文档。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1.摘要本报告旨在汇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相关情况,并提供应对措施和建议。
报告涵盖了感染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受影响的部门/病区、感染人数和类型等内容。
2.简介2.1 感染暴发事件概述概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暴发的时间、地点和规模等信息。
2.2 感染源与传播途径详细描述导致感染暴发的可能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例如细菌、或真菌传播等。
3.事件的调查与分析3.1 事件调查描述对感染暴发事件进行的调查过程和方法,包括采集样本、数据分析和样本检测等。
3.2 感染暴发风险评估根据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对感染暴发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传播范围。
3.3 事件原因分析分析导致感染暴发事件的可能原因,包括系统性、人为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4.受影响的部门/病区列出感染暴发事件中受影响的具体部门、病区或区域等。
5.感染类型和感染人数统计根据调查结果,详细列出感染人员的类型(医务人员、患者、访问者等)和分布情况,包括感染人数和占比。
6.应对措施和建议6.1 感染控制措施提供针对感染暴发事件的控制措施建议,包括隔离措施、个人防护、消毒和清洁等。
6.2 规范操作建议就相关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提供改进建议,以减少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6.3 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建议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防控的意识和技能。
7.附件列出与报告相关的附件,包括调查报告、数据分析结果等。
8.法律名词及注释列出本报告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和相关注释,以确保读者正确理解相关内容。
9.结束语本文涉及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感染源:指导致感染暴发的起源物质,可以是细菌、或真菌等。
2.传播途径:指感染源传递到宿主的途径,例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或空气传播等。
3.隔离措施:指对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采取的隔离和限制措施,以防止感染传播。
4.个人防护:指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者时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
一、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二、事件简介
1、事件概述
在医院A中发生了一起感染暴发事件,涉及科室,持续时间为天,共有名患者和名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2、事件背景
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为菌株,其传播途径可能是。
在此之前是否发生过类似感染暴发事件,以及是否存在相关的防控措施等信息。
三、感染暴发的调查与分析
1、感染暴发的调查流程
详细描述对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流程,包括信息收集、调查团队组建、现场勘察和访谈等步骤。
2、调查结果
列出感染暴发事件的相关数据和结果,如感染人数、感染率、感染途径等。
进一步分析导致感染暴发的原因,包括医院环境、患者管理、医疗操作等方面。
四、防控措施
1、针对感染暴发事件制定的紧急措施
详细描述针对感染暴发事件制定的紧急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加强清洁消毒、医务人员健康监测等。
2、长期防控措施
提出长期防控措施,包括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培训、医疗操作规范制定、环境清洁消毒等措施。
五、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调查报告、数据统计表格、调查问卷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1、法律名词:对于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进行解释,以便读者理解。
七、结论
通过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与分析,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促进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个案调查A.1 一般情况A.1.1 患者姓名:家长姓名(若是儿童,请填写):A.1.2 患者ID:A.1.3 性别:□男□女A.1.4 年龄:岁(月)A.2 发现/报告情况A.2.1 发病序号:A.2.2 发生感染时所在科室:A.2.3 曾住过科室:A.2.4 发病日期:年月日A.2.5 发现时间:年月日A.2.6 感染诊断及部位:A.3 发病与就诊经过A.3.1 入院日期:年月日A.3.2 可能的感染原因:A.3.3 原发疾病:A.4 临床表现A.4.1 临床症状:A.4.2 临床体征:A.4.3 微生物送检结果及日期:A.5 高危因素及暴露情况A.5.1 病室环境:□Ⅰ类□Ⅱ类□Ⅲ类A.5.2 医护情况:主管护士日常护理护士主管医生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是□否医务人员出勤情况A.5.3 周围患者是否有类似临床症状、体征□是□否A.5.4 患者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使用前后□消毒□灭菌A.5.5 近期环境抽查结果: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A.5.6 有无可疑的使用中消毒液:批号:A.5.7 有无可疑的静脉注射液体:批号:A.5.8 本组共有患者例,本患者为第例,患者感染源可能来自:□患者自身□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医院环境□食物□药物□探视者□陪护者□感染源不明□其它A.5.9 患者易感因素的调查见表A.1。
A.6.1 饭前洗手:□每次均洗手□偶尔洗手□从不洗手□其它A.6.2 本次感染前是否有其它部位感染□是□否,感染部位:A.7 患者发病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品种:药品名称:天数/使用起止日期A.8 实验室检查A.8.1 感染相关指标:血常规:;CRP: ;PCT: ; 其他:A.8.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的调查见表A.2。
表A.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A.9 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A.9.1 最终诊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排除:A.9.2 诊断单位:A.9.3 转归:□痊愈,出院日期:月日死亡,死亡日期:月日死亡原因:□其它A.10 其他需记载事项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个案表内容,例如:若怀疑与麻醉剂、消毒剂有关,应记录麻醉剂、消毒剂的相关信息,以及封存剩余麻醉剂、消毒剂进行检测的后续情况;若怀疑与植入物有关,应记录植入物以及对同批号植入物进行检测的相关信息;若怀疑与消毒供应中心(CSSD)处置有关,则应追溯相关信息等。
黄州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登记表□初次□订正1 、开始时间:年月日 *至年月日2 、发生地点:医院科室(病区)(床号)3 、感染初步诊断:;*医院感染诊断:4 、可能病原体:; *医院感染病原体:5 、累计患者数:例, *感染患者数:例6 、患者感染预后情况:痊愈例,正在治疗例,病危例,死亡例7、可能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血液体液()、医疗器械(侵入性操作)()、不明()、 *传播途径:8、可能感染源: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医院环境()、食物()、药物()、探视者()、陪护者()、感染源不明()。
*感染源:9 、感染患者主要相同临床症状:10、医院环境卫生学主要监测结果:11 、感染患者主要影像学检查结果(X光、CT、MRI、B超):12 、感染患者主要病原学检查结果(涂片革兰染色、培养、病毒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查结果等):13、暴发的详细描述(主要包括暴发开始时间、地点、罹患情况、主要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查处置经过与效果、暴发原因初步分析、需要总结的经验等)上报科室:上报人:上报时间:注: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4、任何一个临床科室凡发生上述情况,必须在6小时内由科室监控医师填写此表上报控感办。
5、检验科在短时间内(一般为7天),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3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3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菌的病原体,由检验科在6小时内填表上报院感办。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
□初次□订正
A.1 开始时
间:年月日 *至年月日
A.2 发生地点:医院(妇幼保健院)病房(病区)
A.3 感染初步诊
断:;*医院感染诊断:
A.4 可能病原
体:; *医院感染病原体:
A.5 累计患者
数:例, *感染患者数:例
A.6 患者感染预后情况:痊愈例,正在治
疗例,病危例,死亡例
A.7可能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血液体液()、医疗器械(侵入性操作)()、
不明()、*传播途径:
A.8 可能感染源: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医院环境、食物、药物、探视者、陪护者、感染源不
明。
*感染
源:
A.9 感染患者主要相同临床症
状:
A.10 医院环境卫生学主要监测结
果:
A.11 感染患者主要影像学检查结果(X光、CT、MRI、B 超):
A.12 感染患者主要病原学检查结果(涂片革兰染色、培养、病毒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查结果、同源性检查结果
等):
A.13 暴发的详细描述(主要包括暴发开始时间、地点、罹患情况、主要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查处置经过与效果、暴发原因初步分析、*需要总结的经验等):报告单位:填表人:报告日期:联系人电话(手机):
详细通讯地址与邮政编码:
填表注意事项:分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请标明并逐项填写,带*号的内容供订正报告时填写。
暴发事件的详细描述本表不够时可另附纸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