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 格式:docx
- 大小:16.05 KB
- 文档页数:2
《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总结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的决策和选择,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成果和不足,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卢梭的资料简介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其政治上的思想影响深远,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大革命具有指导作用。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卢梭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卢梭的资料简介让-雅克·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去世。
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多部作品。
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他发明了与传统君主专制对立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还开创了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推断人类范围以外事实的思想体系。
卢梭之后,自称改革家的人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追随洛克,另一派就一直追随卢梭。
生于日内瓦的卢梭,全名为让- 雅克·卢梭,父亲是一个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之后,父亲也被放逐,离开了日内瓦。
孤苦伶仃的卢梭是跟着姑母长大的,从小受的是正统加尔文派教育。
12 岁时,卢梭停止了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开始在很多行业当学徒,但对于这些行业,他没有不憎恨的。
16 岁时,他离家出走,独自一人到了萨瓦。
当时,他没有经济来源,衣食无着,只好来到一个天主教神甫家里,撒谎说他要改宗。
后来,他在都灵的一个公教要理授讲所正式举行了改宗仪式。
其间,还发生了几段浪漫趣事。
卢梭曾受到一名美丽贵妇—德·华伦夫人的接济,他在她家中住了将近十年。
德·华伦夫人成为他情妇的同时,还是他的义母……1743 年,在另一位贵妇的帮助下,卢梭成为了当时法国驻威尼斯大使的秘书。
两年后他开始同旅馆中的佣人黛蕾丝·勒·瓦色同居。
卢梭:改变学生一生的三种教育【法】让-雅克·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小说《爱弥儿》和自传性长篇小说《忏悔录》。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将气候、风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他残害他的狗、他的马和他的奴仆;他扰乱一切,毁伤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他喜爱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不这样做,事情可能更糟糕一些;我们人类不愿意受不完善的教养。
在今后的情况下,一个生来就没有别人教养的人,他也许简直就不成样子。
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
他的天性将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撞去,东弯西扭,可能不久就死了。
我恳求你,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最因为你善于避开这条大路,而保护这株正在成长的幼苗,使它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棵幼树,给它浇浇水,使它不至于死亡;它的果实将有一天会使你感到喜悦。
趁早给你的孩子的灵魂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当给它安上栅栏。
我们栽培草木,使它长成一定的样子,我们教育人,使他具有一定的才能。
如果一个人生来就又高大又强壮,他的身材和气力,在他没有学会如何使用它们以前,对他是没有用处的。
它们可能对他还有所不利,因为它们将使别人想不到要帮助这个人。
于是,他孤孤单单的,还没有明白他需要些什么以前,就悲惨地死了。
我们怜悯婴儿的处境,然而我们还不了解,如果人不少从做婴儿开始的话,人类也许已经灭亡了。
《爱弥儿》的读书报告一作者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科学与艺术》(1749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 ;《新爱洛伊斯》(1761年);《社会契约论》(1762年);《爱弥儿》(1762年);《山中书简》(1763年) ;《忏悔录》(1788年) 等。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自由平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发展。
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观念的指导思想。
二成书背景《爱弥儿》成书于1757年,这时候的西欧,正是资本主义日益壮大,封建社会面临崩溃,资本主义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封建专制达到了顶峰,资产阶级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
而这个时候学校的教育,受着天主教的全面统治,儿童的个性受到极大的压抑。
由于“原罪说”在当时的思想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教育目的,也就成了通过对儿童的约束、限制来改变儿童的本性,以洗清儿童生来有之的“罪恶”。
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使得资产阶级不会也不可能继续容忍这种状况,反对封建专制,扫除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先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也纷纷著书立说,阐述其资产阶级思想。
在这种背景下,卢梭写出了《爱弥儿》。
所以《爱弥儿》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也是他阐述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三《爱弥儿》内容简述“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留存在世上,纵令其他教育著述被毁,教育园地也是馥郁芬芳的。
卢梭英语名言经典语录带翻译让-雅克·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卢梭英语名言,希望大家会喜欢这些英文名言!卢梭英语名言欣赏1、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
person's value is decided by yourself。
2、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born free and is everywhere in chains。
3、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we hand of money is a tool to keep freedom。
4、忍耐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甘甜的。
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5、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labor is the duty of everyone in the society inevitably。
6、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nature to children before adult would be like children。
7、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
life itself has no value, its value lies in how to use it。
8、一目了然的拙劣谄媚绝不会出之于善意。
be clear at a glance the botched flattery will never out of goodwill。
9、把利益给予不应得的人,那就是破坏了公正的秩序。
gives benefits to people who do not deserve that destroyed the fair order。
10、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不能阻止我们前进。
rain can delay time we arrived,but can prevent us from moving forward。
第八章卢梭的教育思想一、生平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反封建的勇猛战士。
卢梭的高祖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16世纪中期来到瑞士。
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
卢梭出生后十天,母亲逝世,由父亲抚育。
他从4~5岁起就跟随父亲识字读书。
10岁时,父亲因受人陷害逃离瑞士。
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
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家庭教师。
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活,培育了卢梭对于“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
他有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五个孩子,他把所有这五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五十六岁时才与勒瓦瑟结婚)。
华伦夫人是一位年轻的独身贵妇,既有妩媚的风姿又拥有天赋的智慧。
当年仅十七岁的卢梭住进她家后,就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令这位自小就失去母爱的年轻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甜蜜,总是亲切地称她“妈妈”。
一切发展的都很自然,卢梭在妈妈这里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和自由自在,并安下心来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对他以后取得的伟大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令人意外的是,没多久这位比卢梭大十二岁的“妈妈”竟然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一个情人,为卢梭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添上了最浪漫的一笔。
1749年,法国第戎学院悬赏征文,题目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卢梭在论文中认定,科学与艺术只是为少数人所享有,助长了贵族的骄奢和对弱者的掠夺,因而败坏了社会风气,并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这篇论文被选为首奖,卢梭由此博得声誉。
1754年,卢梭又发表了第二篇应征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在这篇文章里,卢梭明确指出,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在这部不朽的社会名著中,他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民主主义政治思想,同年,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
他主张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同意的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卢梭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卢梭对法国封建社会进行的批判最为严厉,最为激烈。
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
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
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还强调“公共意志”,认为它非常重要,公民应接受它的统治。
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出生于法国波尔多贵族世家。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
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述虽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他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直到现在任为一些国家所使用。
狄德罗狄德罗,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
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康德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关于卢梭的故事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关于卢梭的故事,欢迎阅读!良心的惩罚在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忏悔录》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求生计,只好到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
伯爵家的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小丝带,很讨人喜爱。
一天,卢梭趁没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走小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发现了卢梭手中的小丝带,立刻报告了伯爵。
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旁,厉声追问起来。
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会被辞退。
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
他结巴了好大一会儿,最后竟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永偷给他的。
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永过来对质。
善良、老实的小玛丽永一听这事,脑瓜子顿时懵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决不是我!”可卢梭呢?却死死咬住了玛丽永,并把事情的所谓“经过”编造得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棱和玛丽永同时辞退了。
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1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终身的痛苦。
四十年后,他在本人的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
”“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卢梭早年经历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
他出生后第十天,母亲因产后失调,于7月7日逝世。
10岁那年,他的父亲因和当时日内瓦共和国的“小议会”的一个名叫戈迪耶(此人曾任法国陆军上尉,并和小议会里的人有密切的联系)的先生发生了争执,最终卢梭的父亲在捍卫正义与向黑恶势力屈服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在法院下达的缉拿通知下愤然地离开了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卢梭。
高考作文理论素材:外国哲学家卢梭及汉娜•阿伦特名言高考作文理论素材:如果流动,就流走;如果静止,就干涸(卢梭)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
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
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
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1、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2、唯独在这些孤独和沉思默想的时刻,我才是真正的我,才是和我的天性相符的我,我才既无忧烦又无羁束。
3、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不能阻止我们前进。
4、十岁受诱于饼干,二十岁受诱于情人,三十岁受诱于快乐,四十岁受诱于野心,五十岁受诱于贪婪。
人,到底何年何月才会只追求睿智?5、要记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
6、忍耐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甘甜的。
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8、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在我们自身,一个人只要自己善于追求幸福,别人是无法使他落到真正悲惨。
9、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10、追得太凶,爱情就跑得快,甚至把对方仅剩的一点好感,也赶得无影无踪。
11. 我宁肯为我所爱的人的幸福而千百次地牺牲自己的幸福,我看她的名誉比我的生命还要宝贵,即使我可以享受一切快乐,也绝不肯破坏她的片刻的安宁。
卢梭《忏悔录》12. 我一向是从女性身上找到巨大的慰藉力量,在我时运不佳的时候,再没有比一个可爱的姑娘的关心更能减少我的痛苦的了。
卢梭的法律思想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1775年)、《爱弥儿》或《论教育》(1762年)、《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1749年1750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社会契约论》(1762年)《忏悔录》(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
在卢梭去世后的第四年,1782年才出版上卷,1789年出版下卷,获得了“丑闻式”的成功)、《新爱洛伊丝》(1761年)、《植物学通信》(1781年正式出版)、《孤独漫步者的暇想》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伙计、随从、乞丐,进过收容所,后来凭借顽强的刻苦自学和努力奋斗,成了音乐教师,担任过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最后成为职业作家。
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
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
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由于卢梭的贫寒出身和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同同一营垒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也有所不同,当时的学术界公认卢梭思想的重要特色在于其彻底的民主性和革命性。
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革命。
马克思也说过,卢梭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任何即使是表面上的妥协。
一、法律的概念与特性在法律概念问题上,卢梭首先批判了霍布斯和孟德斯鸠的法律概念。
卢梭说:“法律是全体人民对全体人民作出的规定。
”“当全体人民对全体人民作出规定时,这时人们所规定的事情就是公共的,正如作出规定的意志是公意一样,正是这种行为,我就称之为法律。
”“法律乃是公意的行为。
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让-雅克·卢梭介绍
中文名称:让-雅克·卢梭
外文名称: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
国籍:法国
民族:法兰西
出生地:瑞士日内瓦
出生日期:公元1712年6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1778年7月2日
职业;哲学家、作家、作曲家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政治哲学、音乐、教育、文学、公共意志、自尊、性本善、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星座:巨蟹座
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
终年岁数:66岁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1768年8月29日,卢梭与同居了25年的女仆黛莱丝·瓦瑟在布戈市结婚,此前他们生有5个孩子,并全部寄养在孤儿院。
1778年7月2日早上,卢梭因脑出血导致的中风而去世。
在卢梭死后不久,格里姆和其他人散布谣言称卢梭死于自杀。
另有其他流言蜚语称卢梭死时已精神失常,但在他去世前不久与卢梭见面的人都认为卢梭的头脑镇定,精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