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第7课启蒙运动(公开课)课件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人教版小学社会《历史与社会》第7课《启蒙运动》。
二、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 启蒙运动的背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社会经历了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变革,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教、政治、社会观念产生怀疑和反思。
2. 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等。
3. 主要思想: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民主主义等。
4. 启蒙运动对后世的影响: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理论准备,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启蒙运动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重点:启蒙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肖像,引导学生关注启蒙运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启蒙运动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2.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启蒙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练习题。
2. 教师选取部分作业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板书设计:启蒙运动背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社会变革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等主要思想: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民主主义影响: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思想理论准备,推动世界历史进程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知道的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并简要介绍其主要思想。
启蒙运动简单讲解
启蒙运动是指18世纪欧洲一场思想上的革命。
它的目的是通过推动知识、科学、理性和个人自由的发展,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教条主义,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是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人类应该通过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自由主义则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反对专制和压制。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他们通过著作、演讲等形式推动理性和自由的思想,同时也批判了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和宗教教条主义。
启蒙运动对于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推动了科学、文化和艺术的繁荣,促进了法治和民主的发展,也为人权和平等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总之,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革命,它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推进了知识、科学和个人自由的进步,对于现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1 -。
启蒙三杰的名词解释18世纪的欧洲,是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启蒙三杰(The Enlightenment Three)崭露头角,为人类带来了思想的启蒙和文化的转变。
启蒙三杰分别是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
伏尔泰(Voltaire),全名弗朗索瓦-玛里·阿鲁埃特,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伏尔泰是一位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改革。
他的作品包括小说、剧本、散文、历史著作等,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论法的精神》和《哲人的愉快》。
伏尔泰主张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人权平等,他批评了教权、天权和君权,主张以理性和科学为指导的社会。
他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人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瑞士法语区的哲学家、作家和音乐家。
他的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
卢梭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政治平等,他认为人类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公正来源于私有财产制度和封建制度。
卢梭主张建立一种以普遍意愿为基础的公正政府,限制人类的私有财产权,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
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和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
孟德斯鸠(Charles-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是法国贵族、法学家和政治哲学家。
他强调政治权力的分立和平衡,主张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相互制衡。
他的主要作品是《论法的精神》和《波斯书信》等。
孟德斯鸠的思想对世界政治理论和宪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美国宪法和法国宪法的制定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启蒙三杰的思想和观点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他们对宗教、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威进行了批判,提倡人们运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和改变世界。
他们的思想为思想自由、权利平等和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伏尔泰的思想强调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精神。
他反对教权和天权,主张重视人权和法治。
启蒙教育运动时间启蒙教育运动是指17世纪至18世纪初欧洲发生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倡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强调人的自我解放和个体发展。
启蒙教育运动时间跨越了几十年,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教育运动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当时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
启蒙运动的思想渐渐兴起,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他们提倡人的理性和自由,反对封建迷信和专制统治,倡导人的平等和自由。
这一时期的启蒙运动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历史事件埋下了伏笔。
启蒙教育运动的时间一直延续到18世纪初,这一时期被称为启蒙时代。
在这段时间里,启蒙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影响了欧洲的各个领域。
教育领域也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提倡普及教育,鼓励人们接受教育,培养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
启蒙教育运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在启蒙教育运动的时间里,教育制度得到了改革和完善。
学校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培养上层社会的精英,而是普及到了更多的人群。
启蒙运动提倡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也深刻地影响了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启蒙教育运动的时间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倡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对后世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思想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影响了美国、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区的教育发展。
启蒙教育运动的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其思想和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
总的来说,启蒙教育运动的时间跨越了17世纪至18世纪初,这一时期的思想和理念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运动提倡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对后世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教育运动的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其思想和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
20XX年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有谁启蒙运动的有很多人是支持的,那么启蒙运动代表人物都是谁呢?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呢?他们又主张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有谁,希望你喜欢。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介绍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人们称他为启蒙大师,他的观点对十八世纪的他的故乡有着巨大的影响。
他反对当代的政治,反对当时人们都信仰的东西,因为看到人民都被专治的君主折磨不堪,人人都有“三、六、九等级”,内心对专治的政治就十分不满。
孟德斯鸠:也与前文所说者一样,反对当代的政治,但他注重的是法律的部分,他不忍心看见自己的子民在君主的残暴的统治下渐渐对君主失去信心,所以提出了一个“三权分立”,他是理性的代表人物,浑身充斥着法律的严谨。
卢梭:他与他上面所说的人就不一样了,上面的人出生于贵族世家,而他,则是一代钟表匠出身,歌德说他是新一代的开辟者。
他认为,人的权利是上天赋予人们的,谁也没有权力剥夺,人们是拥有主权的,而在世间,人们有三、六、九等级的原因就是有很多人所拥有的财产是他们自己的,并不是大家、不是社会的,这才造成了人们为了争抢钱财而从内心滋生出来的丑恶的情绪。
康德:他主要是在强调,人们是上天赐予这个世界的,并不是属于某个人的,也就和本文第一个所说的人的思想是差不多的,他一直在强调“人”是什么意思,并不能为君主一人所用,而是归于世界的,归于这个天下的。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其实要了解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首先要知道“启蒙”两个字的意思。
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要打开新的局面,给民众灌输新的思想。
所以说从这两个字可以看出来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反对封建教条主义,宣扬民主、和平等新思想。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之所以确定为这个是因为当时的欧洲等级制度森严,底层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社会矛盾剧烈的激化,这个思想一出来就受到了民众的追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启蒙运动期间,涌现了一批思想家,围绕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
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ärung)通常是指在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之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背景十八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国家,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
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不同信仰者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
与专制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兴进步力量的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束缚[1] 。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天主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性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
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历史贡献在启蒙运动中,一批先进的、新兴的思想家前赴后继,口诛笔伐:(1)对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2)对未来的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3)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4)这场运动传播到世界成为强大社会思潮,为民族解放斗争做了贡献。
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的关系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运动,它们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关注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也截然不同。
然而,这两个运动之间却存在着一些联系和关联。
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的欧洲,主要集中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
它是一场思想启蒙的运动,主张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观念。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浪漫主义则出现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它是一场文学和艺术的运动,强调个人情感和直觉的体验,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境界。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歌德、雪莱、拜伦等。
尽管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在时代背景、目标和追求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和相互影响。
首先,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想为浪漫主义的个人主义和情感追求提供了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强调人的理性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运用,为浪漫主义的个人情感提供了一种自由表达的途径。
其次,启蒙运动对社会和政治的改革倡导,为浪漫主义的反抗精神提供了土壤。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对社会不公和专制统治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民的平等和自由,这为浪漫主义诗人和艺术家们表达反抗精神提供了启示。
然而,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之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分歧。
首先,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追求客观、普遍和普通的真理。
而浪漫主义则更加强调个人的主观情感和体验,追求独特、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启蒙运动强调普世价值和普遍真理,而浪漫主义则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特性和情感体验。
其次,启蒙运动强调合理和秩序,追求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而浪漫主义则更加强调情感的冲动和自由的表达,对社会的秩序和现实的约束持有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依然是显而易见的。
启蒙运动为浪漫主义提供了思想上的启示和社会上的背景。
同时,浪漫主义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和反思,强调情感和个人的价值。
这种相互影响和交流,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介绍主要思想有哪些
导语:启蒙运动的有很多人是支持的,那么启蒙运动代表人物都是谁呢?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呢?他们又主张些什么呢?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人
启蒙运动的有很多人是支持的,那么启蒙运动代表人物都是谁呢?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呢?他们又主张些什么呢?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人们称他为启蒙大师,他的观点对十八世纪的他的故乡有着巨大的影响。
他反对当代的政治,反对当时人们都信仰的东西,因为看到人民都被专治的君主折磨不堪,人人都有“三、六、九等级”,内心对专治的政治就十分不满。
孟德斯鸠:也与前文所说者一样,反对当代的政治,但他注重的是法律的部分,他不忍心看见自己的子民在君主的残暴的统治下渐渐对君主失去信心,所以提出了一个“三权分立”,他是理性的代表人物,浑身充斥着法律的严谨。
卢梭:他与他上面所说的人就不一样了,上面的人出生于贵族世家,而他,则是一代钟表匠出身,歌德说他是新一代的开辟者。
他认为,人的权利是上天赋予人们的,谁也没有权力剥夺,人们是拥有主权的,而在世间,人们有三、六、九等级的原因就是有很多人所拥有的财产是他们自己的,并不是大家、不是社会的,这才造成了人们为了争抢钱财而从内心滋生出来的丑恶的情绪。
康德:他主要是在强调,人们是上天赐予这个世界的,并不是属于某个人的,也就和本文第一个所说的人的思想是差不多的,他一直在强调“人”是什么意思,并不能为君主一人所用,而是归于世界的,归于这个天下的。
启蒙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生活常识分享。
考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启蒙思想的中心地:法国。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伏尔泰的主张: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黑暗和腐朽。
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还说天主教就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孟德斯鸠的主张:(拓展点)(1)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他认为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即三权分立)。
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三种权力相互独立而又互相监督。
(2)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卢梭的主张:(拓展点)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他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们就有权推翻他。
易错微析1.启蒙思想的发源地与中心地易错:启蒙思想的发源地在英国,高潮在法国。
2.伏尔泰的主张易错:伏尔泰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而不主张推翻君主制。
批判天主教会黑暗和腐朽,但他不反对宗教。
例题1 有位法国思想家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还说天主教就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你认为他应该是()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但丁答案:A解析:伏尔泰批判天主教会黑暗和腐朽。
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会比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故选A。
例题2 17、18世纪,西欧先进思想家著书立说来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的运动被称为()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故选C。
1.17-18世纪,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蓬勃兴起。
图人物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他()A.骂教皇是“两足禽兽”B.主张以人权反对神权C.最重要的思想是“三权分立”学说D.提出了社会契约论2.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3.伏尔泰曾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总结启蒙运动思想家及其思想启蒙运动是欧洲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的一场思想运动,其目标是推动社会、政治和文化改革。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世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伏尔泰(Voltaire)是启蒙运动的著名代表之一。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对当时的政治和宗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伏尔泰主张推行宽容与民主,反对专制制度的存在。
他认为人民应该拥有自由思想和言论的权利。
伏尔泰的思想以其古典主义的风格和讽刺幽默的笔调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克里斯托夫·温森斯和洛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和John Locke)都对教育和人类理性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温森斯提倡通过舞台艺术来教育大众,并通过音乐来传达和净化人的情感。
洛克则提出了著名的“空白论”,认为在人们出生时,他们的头脑是空白的,只有通过经验和观察才能获得知识和理性。
洛克的思想对当时的教育改革和认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孟德斯鸠(Montesquieu)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另一位重要思想家。
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Spirit of the Laws)对各国政府的分权制衡提出了理论基础,他主张通过制度的完善来避免专制和权力滥用。
孟德斯鸠的思想为后来的政治学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是英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文学评论家、编纂《英国词典》的学者。
约翰逊对教育和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并且应该包含道德、历史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他的《英国词典》对英语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在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以理性和审慎的态度对现实进行了批判和思考,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观点。
他们主张自由、宽容、教育和理性的重要性,为后世的思想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启蒙教育四个代表人物启蒙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而代表启蒙教育的四位人物分别是孔子、苏格拉底、孟子和康德。
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对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和经验。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四位代表人物在启蒙教育领域的贡献。
首先,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者的责任。
孔子主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即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开始,而不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他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提倡学生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万世师表”。
其次,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发现式教育”的理念。
他主张通过对话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苏格拉底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即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有所进步。
他的教育方法强调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对后世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孟子,古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提出了“性善论”和“教化说”的教育理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培养和发展。
他主张“教化”是培养学生品德和修养的重要手段,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引导学生向善。
孟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智力,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康德,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启蒙运动”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成为独立、自由的人格。
康德主张“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盏灯”,即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观点。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尊严和自由,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由来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后来发展为欧洲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诞生于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英国人约翰-洛克、艾萨克-牛顿,可以说是这一运动的初创者。
而由于伏尔泰等人的加入,这场运动在18世纪的法国,进入到了全盛时期。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从小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蔑视正统思想和王室权贵,年轻时就因作文章挖苦权贵而被捕入狱,尔后又被迫多年流亡国外。
但他从未停止用他的笔来捍卫自由战斗。
他曾在给他的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由于伏尔泰毕生为自由而斗争,1778年当他去世时,人们在他的柩车上以“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的题词来概括他的一生,并以此表达对他的敬意。
与伏尔泰同期的另一名著名的启蒙运动者是孟德斯鸠,1689年出生于法国一个贵族家庭。
1748年,他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一书出版,从而奠定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国家学说。
继伏尔泰以后的又一代启蒙思想家,是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院派。
在启蒙学家中,思想最激进、给后来发生的法国大革命影响最大的,要算卢梭。
他在《论人世间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等书中,极力鼓吹平等和自由。
他认为:人生是平等的,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才导致了不平等。
人们为保证自由才订立契约、形成国家、组织政府,因而国家和政府的主权属于人民。
如果政府违反人民的意志,人民就有权起义推翻政府,他倡导这种激进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想,使他在1789年爆了的法国大革命是中,被尊为精神领袖。
xx明治维新的由来“明治维新”是1868年前后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场改革运动。
因为当时正是明治天皇在位,所以称为“明治维新”。
1853年7月的一天,美国派遣舰队驶进日本的浦贺港,用武力威胁叩开了长期闭关锁国的日本的大门,强迫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英、俄等西方列强也闻讯而至,向日本提出种种要求。
殖民主义的枷锁一个接一个套在了日本人民的身上。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1孟德斯鸠主要主张:三权分立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
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他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直到现在仍为一些国家所使用。
2.伏尔泰主要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
他主张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同意的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还尖刻地抨击了天主教回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热狂作斗争”。
3狄德罗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
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1孟德斯鸠
主要主张: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
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他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直到现在仍为一些国家所使用。
2.伏尔泰
主要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
他主张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同意的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还尖刻地抨击了天主教回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热狂作斗争”。
3狄德罗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
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
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4卢梭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雅各〃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卢梭对法国封建社会进行的批判最为严厉,最为激烈。
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
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甚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
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还强调“公共意志”,认为它非常重要,公民应接受它的统治。
“公共意志”的具体形式就是法律,遵守法律的行为就是自由的行为。
卢梭的思想主张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罗伯斯比尔领导的雅各宾派的理论旗帜,对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昌盛了深刻影响。
5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
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
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
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
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
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6.霍布斯
(1588-1679)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生于英国维尔特郡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自幼聪颖好学,15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曾在欧洲大陆旅游过多年,结识许多科学家,并做过培根的秘书,思想深受培根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一度移居法国,克伦威尔执政时,返回英国,此后他的思想得到传播(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没有收到霍布斯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的)。
霍布斯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他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
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
他坚持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因此,他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认为专制政权有权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
他认为世界上本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代表作《利维坦》。
7.洛克
(1632-1704)洛克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
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修正,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不应干涉公民的私有财产。
他有一句名言内容是“我的茅屋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应分属议会和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