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圆周运动的典型模型培训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0
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复习 匀速圆周运动定义: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都相等的圆周运动—理想化模型。
特征物理量:为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引入的物理量线速度(矢量):(1)t s v /=(比值法定义)单位—m/s方向:圆周轨迹的切线方向角速度(矢量):(1)t /ϕω=(比值法定义)单位—rad/s方向:右手螺旋定则周期T(s)转速n(r/s 或r/min):当单位时间取秒时,转速n 与频率f 在数值上相等关系:T=1/n4.关系:R v n T t ====ππϕω22 ωππR Rn TR t s v ====22 判断:根据ωR v =,v 与R 成正比(F )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引入: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切向力改变速度大小,法向力改变速度方向。
条件:(1)初速度0v ;(2)R n m R T m v m R v m mR F F v F 22222244,ππωω⋅=⋅⋅=⋅====⊥向合合 3. 说明:(1)向心力:效果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由实际受的性质力提供。
变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2)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R n R T v R v R a a v a 22222244,ππωω⋅=⋅⋅=⋅====⊥向合合 向心力:(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力指向圆心,叫向心力。
(2)特点:指向圆心,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是变力。
(3)作用:只改变速度大小,不改变方向。
注意:是一种效果力,它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单独提供,也可以由它们的合力提供。
“向心力”只是说明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一个指向圆心方向的力,而并非物体又受到一个“新的性质”的力。
即在受力分析时,向心力不能单独作为一种力。
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等于合力,合力也不一定指向圆心。
向心加速度:定义:由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特点:特点:指向圆心,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是矢量。
一.经典例题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柱形转筒,绕其竖直中心轴OO′转动,小物体a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小物体不下落,圆筒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A.B.C.D.2.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ω增大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B.物体所受弹力不变C.物体所受摩擦力减小D.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总结(1)圆筒模型概述:1.物体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重力、静摩擦力、支持力,其中支持力充当向心力,重力和静摩擦力等大反向相互抵消2.满足方程:(2)规律转速越快,物体越不容易掉下来。
此类问题常与离心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
二.相关练习题1.画出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图.2.如图所示,有一个无底的圆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桶内壁粗糙.将一个小球沿桶内壁的方向以初动能E0水平射出,小球沿桶壁运动,刚好运动一圈停止.如果将小球的初动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初速度的方向不变,则小球在桶内运动的圈数为()A.1圈B.大于1圈但小于2圈C.2圈D.大于2圈3.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表面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b、c两点的线速度始终相同C.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D.b、c两点的加速度比a点的大4.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紧贴在匀速转动的圆筒的竖直内壁上,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有()A.运动周期T A=T BB.线速度v A=v BC.它们受到的摩擦力F fA=F fBD.筒壁对它们的弹力F NA>F NB5.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OO′以角速度匀速转动,质量为m的小物块A靠在圆筒的内壁上不下滑,已知物体与筒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若质量为m的物体恰好不沿筒壁下滑,则换成质量为2m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则物体(填“会”或“不会”)沿筒壁下滑.6.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脱水过程中,衣物大多是紧贴筒壁的B.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C.水会从桶中被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很大离心力的缘故D.水滴从桶中甩出后沿桶半径方向向外运动7.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一物块一直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相对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仍保持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B.物块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C.物块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D.物块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8. 如图,在匀速转动的洗衣机脱水桶内壁上,有一件湿衣服随圆桶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则()A.衣服随脱水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衣服的重力提供B.水会从脱水桶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C.加快脱水桶转动角速度,衣服对桶壁的压力也增大D.加快脱水桶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9.(2014天津高考真题)【题号:3200000069】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绕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A为圆盘边缘上一点,在O的正上方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时,半径OA方向恰好与v的方向相同,如图所示,若小球与圆盘只碰一次,且落在A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抛出时距O的高度h=,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ω=.一.相关练习题答案1.答案:解析:小球受到重力、弹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重力二力平衡,由弹力提供向心力.画出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2.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个小球沿桶内壁的方向以初动能E 0水平射入,小球沿内壁粗糙的桶壁运动,刚好运动一圈停止;当小球的初动能增加到原来的2倍时,根据向心力表达式,可知,球与桶壁的作用力增大,导致球受到的桶壁滑动摩擦力也增大,从而使得滑动摩擦力做功大于之前的滑动摩擦力做功,因此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小球在桶内运动的圈数为大于1圈但小于2圈,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 ..3.答案:AB解析:A 、B 、C 、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a 、b 和c 三点的角速度相同,a 半径小,线速度要比b 、c 的小,b 、c 的半径相等,线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同.故A 、B 错误,C 正确;D 、由a=ω2r 可得b 、c 两点的加速度比a 点的大,故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B .4.答案:B 解析:A 、由题分析可知,A 、B 两物体的角速度相同,周期相同,故A 正确.B 、由v=ωr 知,ω相同,则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A 的半径大,则其线速度大,故B 错误.C 、两个物体竖直方向都没有加速度,受力平衡,所受的摩擦力都等于重力,而两个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可得摩擦力F fA =F fB .故C 正确.D 、两个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圆筒的弹力提供向心力,则F N =m ω2r ,m 、ω相等,F与r 成正比,所以可知F NA >F NB .故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5.答案:mg ,不会解析: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靠在圆筒的内壁上不下滑,竖直方向上平衡,有:f=mg .质量为m 的物体恰好不沿筒壁下滑,mg=f ,N=mr ω2,f=μN=μmr ω2;换成质量为2m 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则弹力变为原来的2倍,则最大静摩擦力变为原来的2倍,重力和静摩擦力仍然可以平衡,所以物体不会沿筒壁下滑.6.答案:AB 解析:A 、脱水过程中,衣物做离心运动而甩向桶壁.故A 正确.B 、F=ma=m ω2R ,ω增大会使向心力F 增大,而转筒有洞,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水滴就会被甩出去,增大向心力,会使更多水滴被甩出去.故B 正确.C 、水滴依附的附着力是一定的,当水滴因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于该附着力时,水滴被甩掉.故C 错误.D 、水滴从桶中甩出后沿桶的切线方向运动,故D 错误故选:AB7. 答案:B解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向上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的支持力,如图其中重力G与静摩擦力f平衡,与物体的角速度无关,支持力N提供向心力,所以当圆筒的角速度ω增大以后,向心力变大,物体所受弹力N 增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答案:CD解析:A、C、衣服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共3个力作用,由于衣服在圆筒内壁上不掉下来,竖直方向上没有加速度,重力与静摩擦力二力平衡,靠弹力提供向心力;随着圆桶转速的增加,弹力增加,故A错误,C正确;B、D、对于水而言,衣服对水滴的附着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随着圆桶转速的增加,需要的向心力增加,当附着力不足以提供需要的向心力时,衣服上的水滴将做离心运动,加快脱水桶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故B错误,D正确;故选:CD.9.答案见二维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复习(一) 匀速圆周运动定义: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都相等的圆周运动—理想化模型。
(二) 特征物理量:为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引入的物理量1. 线速度(矢量) :( 1) v s / t (比值法定义)单位— m/s( 2) 方向:圆周轨迹的切线方向2. 角速度(矢量) :( 1)/ t (比值法定义)单位— rad/s( 2) 方向:右手螺旋定则3. 周期 T(s)转速 n(r/s 或 r/min) :当单位时间取秒时,转速 n 与频率 f 在数值上相等关系: T=1/n4.关系:2vt T 2 nRs 2 R2 Rn RvTt判断:根据 vR , v 与 R 成正比( F )(三) 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引入: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切向力改变速度大小,法向力改变速度方向。
1. 条件:( 1)初速度 v 0 ;(2) F 合v, F 合F 向 mR2m v 2m v m 4 2R m 4 2 n 2 RRT 22. 说明:(1)向心力:效果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由实际受的性质力提供。
变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2)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a 合v, a 合 a 向 R2v 2v4 2 R 4 2 n 2 RRT 2(3) DIS 实验探究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关系。
【实验前】猜测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 m 、轨道半径 r 、角速度即 F F (m, r , )——控制变量法【实验仪器】小球三个(质量不等,作为研究对象) , DIS 向心力实验器(力传感器——测向心力、光电门传感器——测角速度)【实验过程】 1. 控制小球质量 m 、圆周运动的半径 r 不变,研究向心力 F 与转动角速度之间点的关系;作出F- 抛物线后再作 F2直线,结论 F22. 控制小球质量 m 、转动角速度 不变,研究向心力 F 与转动半径 r 的关系;结论 F r ;3. 控制轨道半径 r 、转动角速度 不变,研究向心力F 与小球质量 m 的关系:结论 Fm ;4. 得到结论: Fmr2例:图( a)是“DIS向心力实验器”,当质量为m 的物体随旋转臂一起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向心力可通过牵引杆由力传感器测得,旋转臂另一端的挡光杆每经过光电门一次,通过力传感器和光电门就同时获得一组向心力 F 和牵引杆挡光杆角速度ω 的数据,并直接在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
一.经典例题1.如图所示,相同材料的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B的质量是A 的质量的2倍,A与转动轴的距离等于B与转动轴的距离2倍,两物块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A.角速度相同B.线速度相同C.向心加速度相同D.若转动的角速度增大,A、B同时滑动2.如图,A、B两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动摩擦因数均为μ,A的质量为m,B质量为2m,B离轴为R,A离轴为2R,则当圆台旋转时,(设A、B都没有滑动)()A.A、B加速度一样大B.A、B物的静摩擦力一样大C.当圆台转速增加时,B比A先滑动D.当圆台转速增加时,A、B同时滑动总结1(1)水平转盘模型概述:1.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方向指向圆心2.满足方程:3.当物体刚要滑动时,有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而解出临界角速度(2)规律物体离中心O越远,就越容易甩出去。
如生活中汽车在水平面上的拐弯二.相关练习题1.如图所示,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2rad/s.在距离圆心0.8m处放一质量为0.4kg的金属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被甩出,求:(1)金属块随圆盘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金属块受到的静摩擦力.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旋转的圆盘上,三物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因数均为μ,A的质量是2m,B和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距离为R,C离轴2R,若三物相对盘静止,则()2A.每个物体均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向心力四个力作用B.C的向心力最大C.A、B的摩擦力相等D.当圆台转速增大时,C比B先滑动,A和B同时滑动3.A、B物体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A物体受到的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是()A.圆盘与B对A的摩擦力,两个力都指向圆心B.圆盘与B对A的摩擦力及向心力C.圆盘对A的摩擦力指向圆心,B对A的摩擦力背离圆心D.圆盘对A的摩擦力及向心力4.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圆盘边缘有一个小物块.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再增大时,物块从圆盘边缘滑落到地面.已知圆盘半径R=0.5m,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圆盘中心与地面的距离为h=10m,g=10m/s2.求:(1)圆盘转动时能保证物块相对圆盘静止的最大角速度.(2)物块落地点到圆盘中心的水平距离为多大?35. 如图所示,一圆盘可以绕一个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木块,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那么()A.木块受四个力的作用B.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6.(2014安徽高考真题)【题号:320000178】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10m/s2,则ω的最大值是()45A .rad/sB .rad/sC .1.0rad/sD .0.5rad/s7. 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水平圆盘上,水平圆盘绕过圆心O 的竖直轴匀速转动,物块A 与盘保持相对静止.关于物块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于平衡状态B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受到的摩擦力始终指向圆心OD .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共四个力的作用8. 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B.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C.物块A相对圆盘的运动趋势方向是沿着半径且指向圆心的方向D.物块A相对圆盘的运动趋势方向是沿着半径且背离圆心的方向一.相关练习题答案1. 答案:(1)金属块随圆盘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3.2m/s2;(2)金属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1.28N.解析:(1)根据a=ω2r解得a=3.2m/s2(2)金属块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则有:f=ma=0.4×3.2=1.28N2. 答案:D解析:A、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作用,由三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A错误;6B、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三个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F=ma=mω2r,得知:A、B、C的向心力分别为:F A=2mω2R,F B=mω2R,F C=mω2•2R,所以C的向心力不是最大.故B错误;C、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 A=2mω2R,F B=mω2R,F C=mω2•2R,所以静摩擦力B物体最小.故C错误;D、当圆盘匀速转动时,A、B、C三个物体相对圆盘静止,它们的角速度相同,所需要的向心力最小的是B物体.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 A=μ•2mg,f B=μmg,f C=μmg;当圆盘转速增大时,C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最先开始滑动.A和B的静摩擦力同时达到最大,两者同时开始滑动.故D正确;故选:D.3.答案:C解析:物体B受到重力、A对B的支持力,以及A对B的摩擦力,由A对B的摩擦力提供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物体A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圆盘的支持力、B对A的压力,水平方向受到B对A背离圆心的摩擦力和圆盘对A指向圆心的摩擦力,合力提供向心力,故C正确.故选:C4.答案:(1)圆盘转动时能保证物块相对圆盘静止的最大角速度为2rad/s.(2)物块落地点到圆盘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5m解析:(1)设圆盘的角速度为ω时,滑块从圆盘上滑落,此时,f max=μmgμmg=mRω27ω=2rad/s(2)滑块离开圆盘后做平抛运动,v=ωR=1m/sx=vt设水平位移为x,由平抛运动规律得:∴x=m由空间几何关系得s==1.5m5.答案:D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支持力是竖直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都在竖直方向上,这两个力平衡互相抵消了,只有摩擦力提供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指向圆心的,方向时刻改变,是个变力,所以D正确.故选:D.6.答案见二维码7. 答案:C解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心;A、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B、做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圆周运动,故B错误;C、物体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是合力,不能说成物体受到向心力,故C正确,D错误;8故选:C.8.答案:AD解析:隔离物体分析,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G,向上的支持力N,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然后既然匀速转动,就要有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故选:A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