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级资料袋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朝代: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作者:刘禹锡朝代: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作者:白居易朝代: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日积月累一、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摘自园地一)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王士祯)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4、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二、关于诚信的名言 (摘自园地二)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子路》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学而》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广陵思王荆传》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离娄下》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三、农业谚语 (摘自园地三)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4、鸡迟宿,鸭欢叫,不久风雨到。
5、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6、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四、战争类成语 (摘自园地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神出鬼没所向无敌五、感悟生命的名人名言 (摘自园地五)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六、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摘自园地六)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摘要】人教版的课后“资料袋”是语文课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之后,要根据课文的情况,具体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从而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实践证明,利用好“资料袋”,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帮助突破教学难点,还能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有效落实读写迁移。
【关键词】资料袋;阅读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教材例谈人教版五年级教材中“资料袋”的有效运用□曾永恒人教版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板块,其形式多样——有文字介绍,有图片展示,目的在于“提供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相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
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资料袋”不只是单纯的资料,而应该作为语文课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之后,要根据课文的情况,具体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从而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还是对课本资源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方式,从而实现对语文学习资源的再度开发。
一、导入“资料袋”,引发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为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激起学生探究、体验的欲望。
学生如果能对阅读充满期待,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灵动的,也必定是高效的。
课后“资料袋”的呈现,恰恰可以开启这样一扇窗户。
教师可以在课始由课题直奔课后“资料袋”,营造一种与探究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氛围,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诱导、激发其对文本的期待之情、探究之心。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导入课题时,可以这样利用“资料袋”。
师:同学们,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的笔名,你们能举出几位吗?生:老舍是舒庆春的笔名。
生: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
生: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原名自华,他取笔名自清,寓意“清者自清”。
师:是呀!和朱自清一样,作家的笔名,都会寄托他们内心的一些心愿和向往。
毕业复习识记六---资料袋及作品信息班级姓名第一部分:资料袋一、六上资料袋(一)《少年闰土》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五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课文节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二)《伯牙绝弦》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三)《月光曲》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8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
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二、六下资料袋《一夜的工作》时间:1947年3月26日至27日下午3时起床下午4时与尼雷尔总统会谈晚上7时政治局会议早晨2时半约民航局同志开会早晨7时办公中午12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2时休息三、五上资料袋(一)《古诗词三首》据传,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接着又改为“入”“满”等字。
经过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满意。
最后他从“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受到启发,才决定改用“绿”字。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XXX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资料(六年级上下册)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XXX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XXX、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如许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XXX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天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XXX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自然单元□重组单元本单元的是“连续视察”,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视察” 。
顺承三年级的“留意生活,细致视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连续细致的视察。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科学公道设计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单元整合,先布置视察任务,为本单元习作作铺垫。
基础性作业和养成性作业为必做题,提升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为选做题。
作业评价坚持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原则,不但要评价学生知识层面的学习状况,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多元评价,发挥作业的课堂延伸教育功能。
本单元作业设计体系如下: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事物进行连续视察。
写视察日记需要建立在一段 时间视察的基础上, 因此在单元作业之初第一引 导学生明确视察 对象,布置视察 任务,养成留意 观 察 的 习 惯 。
学生□ 教师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视察对象明 确。
15分 钟参考《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选取一种记录情势(图文结合或做表格),把自己的视察所得记录下来。
※图文结合※做表格学 生 每 天 进行视察并作 记录,视察记录可以随手记 录 , 是 简 单 的 、 片 段 式的 。
视察是认 识事物,获得新 知 识 的 源泉,养成良好的视察习惯,学习视察的方法,提高视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 教师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视察细致, 内容准确。
时间 看一看 摸一摸 闻一闻 听一听想一想其他……视察对象参考《蟋蟀的住宅》课后阅读链接,整理视察记录,写视察日记。
把视察记录连起来写成视察日记。
后续再进行2 个课时的习作课教学,引导学生整理、分享日记。
记录真实有趣的日常,为后续的习作提供了支架,作好习作准备。
学生□教师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尝试突出变化写出来;尝试突出变化写具体;尝试多元感官来视察。
小学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下册)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
字秉臣。
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
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陈志岁《咏荷》诗曰:“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
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翠鸟(Alcedo;kingfishers)佛法僧目翠鸟科的1属。
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
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
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中国的翠鸟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
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翠鸟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或岩石上,伺机捕食鱼虾等,因而又有鱼虎、鱼狗之称。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体裁。
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自然单元重组单元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根据“落实育人目标、夯实语文基础、促进融会贯通、发展创新思维”的作业宗旨, 本 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主要分为“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综合性作业”三个板块。
基于 单元一体化的视角,各板块的作业既独立承担功能,又相互联系,梯度推进,形成完整统一 的作业体系,促进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
评价坚持思想性、科学性、 整体性、 针对性、多样性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 ,采用师生、生生、自评等方式多元化评价,以巩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 修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提升 性 作 业伯牙鼓琴, 志在 ,锺 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本 题 主要是训练学 生借助语言 文字展开想 象,从中体会 艺术之美, 又 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学生: □ 教师:团自我评价:团 生生互评:团 教师评价:团5 分 钟伯牙鼓琴, ,锺子期曰: , 。
生自己作画学生: □ 教师: ■自我评价:团 生生互评:团 教师评价:团读着“巍巍乎若太山” ,你仿佛看到了读着“汤汤乎若流水” ,你仿佛看到了评价主体学生教师□评价方式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2) 月光曲》课文默写班级:23.作业层次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设计时长提升性作业321、完成下面关于“月光”的练习。
(1)观察月光:( ) 的月光( )的月光( )的月光(2)与“月光”有关的诗句: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体现了科学性、整体性。
字词句的理解运用、语段文章的归纳概括等。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锻炼语言表达及概括的能力。
评价主体学生教师评价方式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10分钟(3)补充下面与“月光”有关的比喻句。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②月光似,从夜空中泻下来。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转述句)(2)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上册语文四年级重要知识点归纳(8篇)上册语文四年级重要知识点归纳(8篇)你知道哪些上册语文的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上学期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上册语文四年级重要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上册语文四年级重要知识点归纳篇1一、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街小巷;肥沃、麦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读一读这些词语,我们知道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下生活的。
体会:从“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这些词语中我感到城市生活是灯火通明、繁华热闹的;从“肥沃、麦浪、炊烟袅袅”这些词语中我感到乡下生活是恬静、温暖、美丽的。
2.读一读,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a、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b、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带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这两个例句,一个是描写田园生活的,一个是描写海边生活的。
三幅图分别是:草原场景、山间场景和城市生活场景。
二、写一写:(1)一望无际的草地与蓝天相接,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马群、羊群在太阳底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
(2)几场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哗啦啦的一条小溪,愈发湍急秀丽(3)城市里,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干净宽敞的马路,整洁优美的街道,五颜六色的花朵,将城市装点的分外美丽。
三、日积月累卜算子·咏梅_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①冰:形容极度寒冷。
②犹:还,仍然。
③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④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3年级上册资料袋第5册第13课《花钟》资料——花卉介绍1.牵牛花,又称喇叭花,茄科多年生草木,常作一年生栽培,原产南美洲,现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每年4月至10月开花不断,花单生叶腋或枝端,花冠漏斗状,花型多花色丰富,有紫红、鲜红带白条纹、桃红、纯白等。
2.蔷薇;被称为蔷薇三姐妹的是玫瑰、月季、蔷薇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花卉。
它们同是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四季开花,花色多样,有红、黄、白等颜色。
3.睡莲:“花开花谢三四天,白日张开夜入眠,叶浮水面花挺出,放出异彩饰湖面。
”因为她犹如人们白天精神饱满,夜间入睡的生活习性,故得来睡莲之名,睡莲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植物。
它一般在中午十二至二时花盛开,日落后即行闭合,次日又开,可连续开放三四天,花朵颜色多样有白、粉、红、紫等多种颜色。
4.万寿菊:也叫“臭芙蓉”菊科。
一年生草本。
夏秋开花。
5.烟草(花):茄科,一年生草本。
茎直立,棱形。
可制烟叶。
6.午时花:也叫“夜落金钱”。
梧桐科。
一年生草本,秋季开花,午时开放,翌晨闭合,花常整个脱落。
7.昙花:仙人掌科。
肉质植物,叶状。
花生于叶状枝的边、美丽、芳香、夜开,翌晨即萎,仅数小时,故有“昙花一现”之说。
第5册第14课《蜜蜂》资料——蜜蜂是怎样学习飞行的蜜蜂像飞行员一样学习定向飞行。
蜜蜂在离蜂巢10公里的地方采蜜前,要沿着距离蜂巢更远、更复杂的路线学习飞行。
英国和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给600多只幼蜂装上微型雷达发射器,然后将它们放人1万多只蜜蜂的蜂群中,跟踪它们的活动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幼蜂一开始沿着从蜂巢向外的直线飞行。
在飞到10至30米的距离后,就会沿着相同的路线调头往回飞。
研究人员说,在开始采蜜之前的3个星期中蜜蜂要沿着更长的路线飞行,以便熟悉地面标志。
研究人员发现,蜜蜂定向飞行的路线越长就会飞得越高,这显然有助于它们感觉距离蜂巢的远近。
从蜜蜂的视角看,飞得越高很可能意味着地形越不清楚、而靠近蜂巢时飞行高空越接近地面,地形就越清晰。
五年级资料袋课外拓展1.《草原》作者是(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代表作《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等。
2.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欧亚)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这条漫漫长路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有代表性。
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也曾经过丝绸之路。
3.袁鹰的(《白杨》),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藏文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
被人们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5.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都善写(田园诗),合称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6.《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林海音),我们曾学过她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窃读记》),她的代表作是(《城南旧事》)。
7.《祖父的园子》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
8.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9.《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10.《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一书。
11.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1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
可分为三种:(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
13.《再见了,亲人》为(叙事抒情散文),作者(满怀深情地)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1、《观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过程,描绘出江潮由平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雅鲁藏大峡谷》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说明它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3、《鸟的天堂》是作家巴金的作品。
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中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大榕树,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的地方。
4、《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变化和下去的全过程。
第二单元1、《题西林壁》作者宋朝诗人苏轼。
这首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哲理,写景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理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道理不能只看外表,要看本质,客观的广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指苏洵、苏辙、苏轼。
3、《游山西村》的作者宋朝诗人陆游。
诗人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句子,富有哲理,成为千古名句。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4、《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
文章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性,以及它是怎样爬的。
5、《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说明文。
文中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的住宅是由于蟋蟀用简单、柔弱的工具,完成了这么好的住宅,这是多么大的反差!6、《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叙述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第三单元1.《巨人的花园》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通过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资料袋1法布尔(法国)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
《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起来饶有趣味。
2.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写的童话等。
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共有210篇,收集整理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
《格林童话》中的许多故事,如《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不仅在德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早已超越国界,为世界各国儿童所喜爱。
3.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共21处:北京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西藏布达拉宫、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十三陵、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都江堰——青城山、云冈石窟、庐山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产共4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自然文化遗产共4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山—乐山大佛。
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
作者在序言中说:“这部书是特地奉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
”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
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
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5.辽西地区是个化石宝库,被誉为“白垩纪公园”。
哪里发现的恐龙化石门类之多,保存之好,举世罕见。
特别是1996年以来,那里多次发现留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有前肢很长的原始祖鸟、后肢修长的尾龙、体态臃肿的北票龙、满嘴利牙的中国鸟龙和身体小巧的小盗龙。
其中有的恐龙身披纤维状的原始羽毛,有的身披真正的羽毛,为我们提供了部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依据。
6.五岳:东岳泰山(五岳之首)、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和巢湖。
7.1998年初,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63位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发出郑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也发起了“保护母亲河行动”,动员广大青少年和其他社会力量,在黄河、长江等江河流域植树造林,保护那里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还专门设立了“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基金”。
国内外的团体和个人都可以捐款,来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
8.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比如,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它们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可是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机场的指挥人员在“电子蛙眼”的帮助下,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
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9.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1840年出生,1917年去世。
罗丹创作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等人物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他鼓励人们关注生活,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
10.据传,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接着又改为“入”“满”等字。
经过十多次修改,他都不满意。
最后他从“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受到启发,才决定改用“绿”字。
(贾岛:推敲)11.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
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
入,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
12.布封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
这部作品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
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
13.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其间经过11个省,翻阅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4.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道路有关。
15.《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界初北京人的生活。
小说作者林海音,台湾著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1918年3月,在日本大阪出生,不久后随父母回国,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20世纪80年代,《城南旧事》被拍成了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
16.高尔基:《小摄影师》、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17.《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18.剧本——一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19.《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
《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
如治水三过家门尔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
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20.《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书中的许多故事,入,“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21.(《景阳冈》)《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22.《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23.《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清代吴敬梓。
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24.《“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用了十年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王熙凤就是其中的一个。
25.《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26.《金钱的魔力》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27.《穷人》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28.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29.《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是一部以共产党人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进行英勇斗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30.《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现实主义;《离骚》:浪漫主义。
)31.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0.贝多芬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创作了不朽的作品,如《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31.《学弈》、《两小儿辩日》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孔子:圣人;孟子:亚圣)32.《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作的演讲。
33.《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的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变色龙》。
34.英国作家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35.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个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角杭州湾。
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
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36.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秘鲁:科尔卡大峡谷。
37.巴金:《鸟的天堂》《北京的春节》1.萧红:《火烧云》《呼兰河传》2.叶圣陶:《爬山虎的脚》《记金华双龙洞》3.丰子恺:《白鹅》(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白公鹅》)4.老舍:《猫》、《母鸡》《养花》5.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怀念母亲》6.林海音:《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城南旧事》)7.冯骥才:《珍珠鸟》《刷子李》8.梁晓声:《慈母情深》9.毕淑敏:《学会看病》10.朱自清:《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