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东南亚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38
东南亚音乐教案【篇一:东南亚音乐教案】花城版八年级上册《东南亚音乐》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的第二课东南亚音乐。
东南亚分布着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具备灿烂音乐文化的国度,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甘美兰是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印尼各地使用范围很广。
德彪西在甘美兰音乐的启发下,在自己创作中形成一种被人们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在这世纪交替时期的唯一的伟大而绝对具有独创性的作曲家。
可见东南亚这片土地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不仅对本地区,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东南亚诸国中菲律宾的音乐显得颇为“与众不同”,因为在该国90%以上居民中流行的音乐深受西班牙和美国的影响。
菲律宾竹竿舞是模仿长脚鸟在田间跳跃的动作,它以一对或数对长竹竿相击,舞者得用竹竿分开的瞬间插足跳跃,乐队以轻盈活泼的音乐为表演烘托热烈的气氛。
我上这一节课时,欣赏作品的同时尽量结合特色乐器、文化历史、舞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东南亚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东南亚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艺术常识概括;2、鉴赏曲目:《珍珠》(甘美兰音乐)、《星星索》(印尼巴达克民歌克隆钟音乐)、《梭罗河》(印度尼西亚民歌)、钢琴曲《塔》(法.德彪西曲)。
《竹舞》(菲律宾民歌)3、与鉴赏曲目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讨论交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项: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民间音乐作品,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并积极参与讨论,探讨甘美兰等音乐风格特征。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音乐与民族的关系。
3、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东南亚音乐教案高中美术东南亚,一个文化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区域,其音乐风格也因地域、民族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从泰国的轻柔民谣到印尼的热情甘美兰,每一种音乐都承载着该地区特有的艺术韵味和文化内涵。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入东南亚音乐,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这一地区的音乐特色。
可以通过播放不同国家的传统音乐样本,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旋律以及使用的乐器。
例如,甘美兰是印尼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金属乐器和木管乐器搭配复杂的节奏和和声而闻名。
学生们通过听觉体验,能够对东南亚音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以东南亚音乐为灵感,设计一节以“音乐与视觉艺术的结合”为主题的美术课堂。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东南亚音乐风格,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作一幅画作或设计一件工艺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美术技能,还能学会如何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图像,这是一种全新的跨感官的艺术体验。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东南亚音乐与文化的关联,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背景知识的学习。
这包括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概况、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这些因素都深刻影响着当地的音乐表现形式。
通过对这些文化元素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音乐背后的文化意义,从而在美术创作中更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精神内核。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以东南亚音乐为主题的项目。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比如研究资料、构思创意、准备材料等。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突出每个学生创作的独到之处,同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创作中不断进步。
公正客观的评价不仅能够激励学生,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自我评价的能力。
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亚细亚民间音乐简介(一)东亚、东南亚、南亚彭芳一、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0日-----10月24日二、课型:音乐欣赏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五、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内容:《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索兰调》日本北海道民歌、《我们跳喃旺》泰国民间歌舞曲、《日出》印度尼西亚民间佳美兰音乐、《海鸥》缅甸民歌、《晚上的拉格》印度民间乐曲、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和器乐作品教学难点: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能辨别本课所聆听的三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在班上展开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专题研讨、交流。
知识与技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音乐学唱《我们跳喃旺》、《海鸥》、等歌曲,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九、教学过程:<一>、导入点题:东亚民间音乐师:东亚音乐文化区是指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伴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新课教学亚洲文化漫谈东亚民间音乐:(一)朝鲜篇1、导入2、朝鲜文化漫谈欣赏一组朝鲜图片及歌舞片段【2-2】【2-3】【2-4】【2-5】【2-6】【2-7】3、听赏《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2-8】要求:体验朝鲜歌曲的风格特点。
提问:这首朝鲜歌曲有何风格特点?生:师: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6/8拍子。
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亚细亚民间音乐简介(一)东亚、东南亚、南亚彭芳一、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0日-----10月24日二、课型:音乐欣赏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五、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内容:《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索兰调》日本北海道民歌、《我们跳喃旺》泰国民间歌舞曲、《日出》印度尼西亚民间佳美兰音乐、《海鸥》缅甸民歌、《晚上的拉格》印度民间乐曲、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和器乐作品教学难点: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能辨别本课所聆听的三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在班上展开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专题研讨、交流。
知识与技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音乐学唱《我们跳喃旺》、《海鸥》、等歌曲,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九、教学过程:<一>、导入点题:东亚民间音乐师:东亚音乐文化区是指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伴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新课教学亚洲文化漫谈东亚民间音乐:(一)朝鲜篇1、导入2、朝鲜文化漫谈欣赏一组朝鲜图片及歌舞片段【2-2】【2-3】【2-4】【2-5】【2-6】【2-7】3、听赏《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2-8】要求:体验朝鲜歌曲的风格特点。
提问:这首朝鲜歌曲有何风格特点?生:师: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6/8拍子。
东南亚音乐的介绍一、东南亚概况东南亚,地处亚洲的东南地区。
旧时也称南洋。
这一地区由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分布在南中国海、印度洋、菲律宾海的大小岛屿所构成。
包括:大陆半岛地区的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岛屿地区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东帝汶、文莱等国家和地区。
面积约44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4.2亿。
境内种族、民族、语言复杂。
其中,泰人、柬埔寨人、越南人、马来人和菲律宾的大多民族属蒙古人种(即黄种人);马来西亚的塞诺人、塞芒人,菲律宾的阿埃塔人及印度尼西亚东部的巴布亚人,属于赤道人种(即黑色人种)。
在语言方面,缅人、泰人、苗族人、瑶族人属汉藏语系;印度尼西亚人和马来人属南岛语系,有爪哇语、比萨扬语、他加禄语、马来语、马都拉语和米南加保语等;越南人、柬埔寨人属南亚语系;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和东帝汶又属巴布亚诸语。
宗教信仰方面,大乘佛教在越南占优势,小乘佛教成为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的国教。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
缅甸、泰国、新加坡也有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马来西亚有8%的泰米尔人是印度教徒。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巴厘人的宗教是印度教和佛教的混合体。
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
此外,在东南亚的一些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民族中还有自然力崇拜、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古老信仰。
二、历史、文化与音乐东南亚地区,在历史上曾从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接受了多种宗教和文化。
越南,在汉代以后就在中国文明的强烈影响之下,因此,中国的道教、佛教、在统治阶层中的儒教、在一般老百姓中的民俗信仰、以及各种民俗活动和音乐文化,都被当地群众所接受。
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以及苏门答腊、爪哇为中心的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地区,则受到印度文明的影响,大约在公元初就传入了佛教、印度教及其文化。
13世纪以降,仍以印度为经由地而传入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并在岛屿地区和马来半岛扩展。
16 世纪以后,在与欧洲的交往之中,基督教也在一部分地区流传。
东南亚与南美的民族舞蹈与音乐风格东南亚和南美洲作为两个文化庞大而多元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和音乐风格。
这些舞蹈和音乐不仅展示了地区的独特文化特色,还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历史传承。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和南美洲的民族舞蹈与音乐风格,包括其特点、起源和影响。
一、东南亚的民族舞蹈与音乐风格1.东南亚民族舞蹈特点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舞蹈表达方式。
东南亚的民族舞蹈以动感和优美的舞步为特点,强调肢体的灵活性和配合音乐的节奏。
舞者在表演时往往以大胆、热情和充满活力的方式展示出优雅的舞姿,动作变化多样,有时会结合戏剧元素来讲述故事。
2.东南亚音乐风格东南亚的音乐风格多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传统。
例如,印尼的甘榜音乐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民间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要音乐元素。
泰国的音乐则以悠扬的曲调和流畅的旋律为特点,常见的乐器包括曼陀林、吉他和竹笛等。
3.东南亚民族舞蹈与音乐的起源和影响东南亚的民族舞蹈与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受到印度、中国和阿拉伯等文化的影响。
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音乐和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印度的卡塔克舞和巴里舞在东南亚地区都有流传。
此外,中国的舞蹈艺术也对东南亚民族舞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传入东南亚的舞龙舞狮等。
二、南美的民族舞蹈与音乐风格1.南美民族舞蹈特点南美洲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西的桑巴舞、阿根廷的探戈舞和秘鲁的马林巴舞。
这些舞蹈充满激情、热情和活力,以动感的舞步和身体的柔韧性为特点。
舞者通过一系列复杂而华丽的动作来展示他们的技巧和表达情感,同时舞蹈中常常融入音乐元素,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2.南美音乐风格南美洲的音乐风格多样,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传统。
例如,巴西的桑巴音乐以其独特的鼓点和嗨翻天的旋律而闻名,能让人无法抵挡的热情。
阿根廷的探戈音乐则以其深情的曲调和富有感染力的节奏而著称,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源单元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背景音乐是《梭罗河》)教学!(学生起立)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Namaste!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
你们可以双手合十表示回aste!”下!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中亚和西亚。
幕上出示亚洲区域图,由学生上来指出五个音乐文化区的位置)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Namaste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学生都在猜测)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学生回答:南亚)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比件出示四张印度美女像),最近的几届世界小姐选举都由印度小姐当选。
,请同学们看“拓展与探究”第4题,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背景是一张印度音乐的段:小提琴优美、含蓄第二段:二胡柔美、深沉第三段:?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出示图片),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出示演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
东南亚音乐教案【篇一:东南亚音乐教案】花城版八年级上册《东南亚音乐》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的第二课东南亚音乐。
东南亚分布着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具备灿烂音乐文化的国度,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甘美兰是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印尼各地使用范围很广。
德彪西在甘美兰音乐的启发下,在自己创作中形成一种被人们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在这世纪交替时期的唯一的伟大而绝对具有独创性的作曲家。
可见东南亚这片土地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不仅对本地区,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东南亚诸国中菲律宾的音乐显得颇为“与众不同”,因为在该国90%以上居民中流行的音乐深受西班牙和美国的影响。
菲律宾竹竿舞是模仿长脚鸟在田间跳跃的动作,它以一对或数对长竹竿相击,舞者得用竹竿分开的瞬间插足跳跃,乐队以轻盈活泼的音乐为表演烘托热烈的气氛。
我上这一节课时,欣赏作品的同时尽量结合特色乐器、文化历史、舞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东南亚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东南亚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艺术常识概括;2、鉴赏曲目:《珍珠》(甘美兰音乐)、《星星索》(印尼巴达克民歌克隆钟音乐)、《梭罗河》(印度尼西亚民歌)、钢琴曲《塔》(法.德彪西曲)。
《竹舞》(菲律宾民歌)3、与鉴赏曲目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讨论交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项: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民间音乐作品,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并积极参与讨论,探讨甘美兰等音乐风格特征。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音乐与民族的关系。
3、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东南亚音乐文化:器乐重奏中的乐器和乐器功能
曹晓芳
【期刊名称】《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锣(gong)是东南亚器乐重奏中广泛使用的一件乐器,以至常被称为套锣文化(gongchime culture),或者称东南亚音乐文化.众所周知,东南亚音乐文化包括爪哇、巴厘及大陆文化3个文化群.而锣在这3个文化群落中所体现的功能特别是在佳美兰中极为特殊,具有分层的特征.这种特征当然具有其文化审美意义.文章从东南亚器乐重奏中的乐器和乐器功能出发作跨文化比较研究,论述了"复音分
层”(polyphonic stratification)在东南亚音乐文化中的体现.
【总页数】4页(P103-106)
【作者】曹晓芳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7.1
【相关文献】
1.钢琴与管弦乐器二重奏中协作钢琴演奏的差异性 [J], 聂晶
2.中国传统音乐器乐发展史在中学课堂中的认知与思考 [J], 朱嘉玮
3.中国传统音乐器乐发展史在中学课堂中的认知与思考 [J], 朱嘉玮
4.探究如何在高职音乐器乐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 [J], 宗睿
5.铃木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王思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年级音乐《东南亚的音乐》教学设计粤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东南亚的音乐独有的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增进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视听刺激,参与体验;
3、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尼的“甘美兰音乐”以及“克隆钟”音乐的风格特点,欣赏
《星星索》、《梭罗河》,学习菲律宾的“竹舞”,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了解、体验东南亚两个国家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大屏幕、竹竿等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