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音乐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17.66 KB
- 文档页数:4
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分区详解(一)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以五声音阶为主。
虽然在中国的古代,出现了可以和与古希腊、古印度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相匹敌的以音律论为代表的音乐理论,在理论上对七声音阶作了许多研究,并且在古典的艺术音乐中得到了运用,但是,这种七声音阶的旋法特征仍然强调是五声性的。
另外,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感情有密切关联的民俗音乐中,却十分明显的以五声音阶和旋法为主。
在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传承的音乐也大多数是五声音阶。
朝鲜、韩国、蒙古的情况也基本相同。
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半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
因此,东亚可以称为五声音阶音乐文化区。
东亚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的音乐美。
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的节拍和节奏;(2)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3)渐变的音乐结构;(4)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的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东南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地区大致可以分为大陆部和岛屿部两大部分。
东南亚地区在音乐形态方面,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在分布于北部山岳地带的藏缅语族或帝汶岛和龙目岛等岛屿部的多声部民歌和音乐感觉的共同性,横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的铜鼓、铜鼓类的金属打击乐器群的系谱和分布等,都是这一音乐文化区的较为独特的特征。
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音乐审美特征表现在对青铜、竹制乐器的朴素、清新、稳健音乐美的喜好。
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如下特点:(1)以青铜和竹为主要制作材料的乐器。
(2)以二拍子、四拍子为基本节拍。
(3)以七平均律为特色的律制。
(4)以注重横向旋律发挥的单音音乐为基本音乐织体。
(三)南亚音乐文化区指的是包括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一地区也称为印度音乐文化区。
在音乐方面,自古以来,以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为背景的印度古典艺术音乐成为本地区的高峰。
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教案五2012-04-25东南亚音乐文化一、东南亚概述•东南亚概况•历史文化与音乐东南亚概况1、地理概况:•东南亚,地处亚洲的东南地区。
陆地面积462 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750多万平方千米。
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这一地区由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分布在南海、印度洋、菲律宾海的大小岛屿所构成。
包括大陆半岛地区的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岛屿地区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东帝汶、文莱等国家和地区。
•东南亚各国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且都是新兴的国家.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
2.种族、民族和语言•东南亚境内种族、民族、语言复杂。
•其中:泰国人、柬埔人寨、越南人、马来人和菲律宾的大多数民族属于蒙古人种;马来西亚的塞诺人、塞芒人,菲律宾的阿埃塔人及印度尼西亚东部的巴布亚人属于赤道人种。
•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
全区有90多个民族,主要的民族是爪哇族,京族(越族)、泰族、缅族、老族、高棉族、苏禄族等。
•语言方面,缅甸人、泰国人属藏汉语系;印度尼西亚人和马来人属南岛语系;越南人、柬埔寨人属南亚语系;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和东帝汶属于巴布亚诸语。
3.宗教信仰•大乘佛教在越南占优势,小乘佛教是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的国教。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
历史文化与音乐•东南亚地区,在历史上曾从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接受了多种宗教和文化。
–越南,在汉代以后就在中国文明的强烈影响之下,因此,中国的道教、佛教、在统治阶层中的儒教、在一般老百姓中的民俗信仰、以及各种民俗活动和音乐文化,都被当地群众所接受。
–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以及苏门答腊、爪哇为中心的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地区,则受到印度文明的影响。
–从13世纪开始,伊斯兰教经过印度而传入东南亚,在包括马来西亚的岛屿地区的海岸、河流入海处等地扩展。
绪论1、什么是民族、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2、略述当代世界民族的数量、地理分布、经济类型、人种构成、语言系属、宗教信仰。
3、音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语言有哪些关联?4、略述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区划及其依据。
绪论参考答案:1、什么是民族、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1)民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是因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
(2)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
它包括:学术思想、道德观念、文物制度、风俗习惯等。
(3)民族音乐广义的说法是,“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的说法是,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2、略述当代世界民族的数量、地理分布、经济类型、人种构成、语言系属、宗教信仰。
(1)当代世界约有大、小民族两三千个。
(2)一般来说,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都分布在大河流域及沿海地区,人烟稠密,交通方便,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则大多住在崇山峻岭、孤岛寂野、草原荒漠或热带雨林,人烟稀少,与世隔绝。
(3)世界民族经济的七种类型:渔猎类型、游牧类型、刀耕火种农业类型、锄耕山地农业类型、畜耕灌溉农业类型、机耕农业工业类型、现代工业农业类型。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50年提出将现代人类划分为三大分支:蒙古人种分支、尼格罗人种分支、高加索人种分支。
我国目前采用两个层次分类法:第一个层次分为三种:蒙古人种、赤道人种、欧罗巴人种;第二个层次是在三大人种以下再分为20多个类型。
(5)语言在民族构成诸要素中占有特殊地位。
共同语言是民族的一个主要特征。
(6)具有较大影响的民族宗教和地区宗教有:儒教、道教、神道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拜火教、萨满教等。
3、音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语言有哪些关联?(1)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同样也对音乐给予各种各样的影响。
东南亚音乐文化东南亚音乐文化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文化。
这里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和风格。
马来西亚的音乐文化以马来音乐为主,马来音乐融合了古典乐器和民俗乐器,如笛子,鼓和小号。
还有古典马来的音乐风格Keroncong,这种音乐使用木吉他和口琴,听起来非常地轻松快乐。
马来西亚还有其他少数族裔的音乐,如华人音乐,印度音乐和Bhangra音乐。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具影响力和独特的音乐文化之一。
印度尼西亚音乐主要是指爪哇、巴厘和苏门答腊等岛屿的音乐。
印度尼西亚音乐最突出的特征是其丰富的打击乐器。
音乐家们使用很多的鼓,如加图雅,邦哇和吉朋,来创造旋律和多彩的音乐。
印度尼西亚还有独特的民乐器,如笛子,琵琶和吉他,这些乐器让音乐变得更加婉转与悠扬。
泰国的音乐文化同样是多样化的。
泰国音乐主要是指康戈音乐和蓝褐音乐,这两者都是来自泰国北部。
康戈音乐是一种由铜制加特琴演奏的音乐,听起来响亮且清新。
蓝褐音乐则是一种风格浓烈的民族音乐,这种音乐使用木吉他和鼓来制造节奏,并且唱法非常特别。
越南的音乐文化以独特的古典音乐风格著称。
越南音乐中最独特的特征就是其笛子音乐,这种音乐使用了双行笛,制造出了细腻柔美的音色。
越南也有古典诗歌音乐,这种音乐风格使用了琵琶和口琴等乐器。
越南还有一种大地音乐,这种音乐使用了鼓和钹来制造强劲的节奏,让人沉醉于音乐的魅力之中。
总的来说,东南亚音乐文化是非常多样化和丰富的文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和风格。
这些音乐不仅展现了东南亚的文化和精神,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岁月的启示和未来的憧憬。
东亚:日本:尺八(竖笛类代表乐器),三味线(最常用的为歌曲伴奏的乐器),日本筝(13根弦);日本三曲,雅乐(管弦乐舞乐);雅乐的特色:音乐讲究旋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格调高雅,乐曲依次分为:序,破,急,三个部分,速度由慢变化,旋律分类型化,调门固定,有绝对音高,器乐几乎全是合奏曲。
日本的音乐音阶特点:都节音阶mi fa la si do mi能乐包含能与狂言。
能是一种严肃的音乐象征剧,是以主角(“为手”或称”仕手”,戴假面具)为中心,“胁”是助演者,不戴面具,以伴奏为唱念,及奏乐所构成的音乐剧,使用面具是特征之一。
能的舞台由本舞台、地谣座、后座、引桥四部分构成。
能的音乐特点(1)按类型变化进行作曲(2)“定位方法”的表现(3)旋律的单纯性与节奏的复杂性(4)即兴性的演奏。
三大要素:舞蹈(舞),唱念(谣),奏乐歌舞伎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成为了一种歌唱,对白,器乐和舞蹈融为一体的戏剧形式。
它的的剧目按其构成因素的特点有科白剧和舞蹈剧之分。
歌舞伎的音乐大致分为,一是所作音乐,二是下座音乐。
乐器主要以三味线为主。
还有太鼓,鼓,笛,尺八,钟及其他打击乐器。
舞蹈包括舞踊振三个要素。
民谣是日本传统音乐中最为大众化,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品种,直接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劳动,生活和各种习俗,表达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
从内容看:宗教民谣和世俗民谣。
从人群分:大人民谣和小孩民谣。
从音乐风格:有追分样式,八木节样式以及介于2者之间的中间样式。
从创作方式看:有由音乐家民谣风格作曲的创作民谣和在人民群众中以自然形态的集体方式产生的自然民谣。
追风型风格:旋律节奏自由、无鲜明节拍,装饰音丰富,音域宽广,抒情性强,流传过程中旋律变化较多,适合用尺八伴奏。
八木节民歌类型:节奏固定,节拍鲜明,旋律装饰音较少,音域较窄,多用集体演唱方式,接近宣叙性风格。
民谣的音乐特色:(1)相对于许多邦乐使用含半音的五声音阶,民谣多用不含半音的五声音阶(2)多数以同一段曲调歌唱多段歌词的分节歌(3)多数曲子自始至终没有速度变化(4)曲子的开始与结束均无过分夸张,而显清淡单纯(5)伴奏技巧朴素平易(6)发声自然,多用本嗓东亚地区的音乐特征:(1)弹性的节拍和节奏(2)五声性音阶和五声性旋法(3)渐变的音乐结构(4)音响表现形式的单一性(5)以丝竹为主的相同的乐器家族(6)追求近于自然的音色朝鲜半岛:伽倻琴,玄琴,大岑;雅乐(朝鲜雅乐包括管弦合奏、管乐合奏、吹打、歌乐);傍嗦哩(唱科白三大要素),散调(主要器乐演奏),农乐(主要作为农乐舞伴奏,采用联曲体形式十二番)。
东南亚与南美的民族舞蹈与音乐风格东南亚和南美洲作为两个文化庞大而多元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和音乐风格。
这些舞蹈和音乐不仅展示了地区的独特文化特色,还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历史传承。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和南美洲的民族舞蹈与音乐风格,包括其特点、起源和影响。
一、东南亚的民族舞蹈与音乐风格1.东南亚民族舞蹈特点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舞蹈表达方式。
东南亚的民族舞蹈以动感和优美的舞步为特点,强调肢体的灵活性和配合音乐的节奏。
舞者在表演时往往以大胆、热情和充满活力的方式展示出优雅的舞姿,动作变化多样,有时会结合戏剧元素来讲述故事。
2.东南亚音乐风格东南亚的音乐风格多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传统。
例如,印尼的甘榜音乐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民间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要音乐元素。
泰国的音乐则以悠扬的曲调和流畅的旋律为特点,常见的乐器包括曼陀林、吉他和竹笛等。
3.东南亚民族舞蹈与音乐的起源和影响东南亚的民族舞蹈与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受到印度、中国和阿拉伯等文化的影响。
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音乐和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印度的卡塔克舞和巴里舞在东南亚地区都有流传。
此外,中国的舞蹈艺术也对东南亚民族舞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传入东南亚的舞龙舞狮等。
二、南美的民族舞蹈与音乐风格1.南美民族舞蹈特点南美洲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西的桑巴舞、阿根廷的探戈舞和秘鲁的马林巴舞。
这些舞蹈充满激情、热情和活力,以动感的舞步和身体的柔韧性为特点。
舞者通过一系列复杂而华丽的动作来展示他们的技巧和表达情感,同时舞蹈中常常融入音乐元素,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2.南美音乐风格南美洲的音乐风格多样,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传统。
例如,巴西的桑巴音乐以其独特的鼓点和嗨翻天的旋律而闻名,能让人无法抵挡的热情。
阿根廷的探戈音乐则以其深情的曲调和富有感染力的节奏而著称,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1、东南亚音乐概况及其流派•东南亚国家有着丰富而又独特的音乐。
•一般分为三个部份: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大众音乐。
•东南亚的音律有其独特性,还有一种特殊的音阶(尤其在印尼),被称为甘美兰(爪哇中部),这是一种乐器组合,主要由大小锣类和铁琴类乐器组成,有两种音阶,称为培罗格和斯连德罗。
演奏时,音律常有微妙的交错,产生拍差,使其音响发生了丰富而又微妙的变化。
在马、泰、缅、老、柬等国,也有相类似的音阶。
甘美兰属于5声音阶,东南亚的很多国家,也都以5声音阶为主。
但东南亚各国音乐的音律又几乎都不一样。
•在音乐节奏方面,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是2拍子系统、2等分系统(甘美兰就是一个代表)。
此外,在南洋群岛地区,其音乐常使用复节奏。
缅甸传统音乐有强烈的节奏感,但和音较少①。
•在曲式方面,甘美兰音乐是在苏拉卡而塔和雅加达王宫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器乐合奏,属复奏曲式。
•在演奏样式方面,东南亚音乐常以固定低音构成旋律。
•在演奏形态方面,东南亚有民俗音乐和艺术音乐之分。
•民俗音乐主要有印尼(爪哇岛)和泰国的皮影戏,印尼(巴厘岛)的肯恰克。
•艺术音乐的代表作是印尼的甘美兰。
•在乐器方面,除越南外,各国乐种的主体都是固定音高击奏乐器群,除印尼的“甘美兰”外,还有菲律宾的“库林唐”,泰国的“筚帕特”,缅甸的“赛因瓦”等,都是合奏。
弦乐有缅甸的弯琴(属竖琴)。
打击乐器则很丰富(尤其在印尼),有铁琴类的金属打击乐器,还有竹制打击乐器。
•东南亚的口弦是用竹子制作的。
•中国古代的筝和笙类乐器也传播到了老、柬、泰等国。
但东南亚国家的单件乐器一般不具备独奏地位。
•东南亚的乐器不但具有音乐功能,还具有象征功能。
例如,在古代,拥有铜鼓的数量往往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在音乐文化方面,东南亚以《罗摩衍那》音乐文化为特征。
但东南亚音乐又有着十分丰富的多样性,中南半岛北部邻近中国,其音乐与中国南方的音乐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
东南亚除5声音阶外,还有7声音阶。
亚洲音乐特色西亚,很多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所以音乐就以和声调式,充满神秘感。
东南亚的音乐以印尼的民族音乐为代表,曲风有些浓厚的岛屿风情,比如星星索,哎哟妈妈等,还有就是泰国的充满佛教色彩的音乐。
东亚就以中国,日本,朝鲜音乐为代表,中国音乐五声调式没有4和7,所以曲子显示出非常和谐充满着东方柔和美,日本音乐则是充满着诡异,日本最有名的樱花这首歌,会把人带入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是带点寒气,朝鲜音乐更多是歌颂自己的民族,和对当时社会的哭诉,卖花姑娘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亚音乐有部分是与俄罗斯音乐相似,还有部分则是与西亚音乐相似。
东亚音乐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
如以吸收自中国传统音乐而后被民族化了的日本的雅乐、琴、筝、三味弦音乐,朝鲜的唐乐和乡乐,当然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这些都是东方音乐艺术的瑰宝。
举例:日本《樱花》这首民歌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点。
其调式别具一格,音阶排列为346713,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
它用朴素的语言、简单的曲调和从容不迫的节奏表现了日本人民成群结队、携亲邀友争赏樱花的喜悦心情。
东南亚音乐最早受到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一些国家受伊斯兰和后周文化的而影响。
泰国、印尼的古典音乐部分采用七声音阶。
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
举例:印度尼西亚《星星索》曲调缓慢悠扬,有哀伤色彩。
歌曲委婉抒情,感情真挚。
南亚古老音乐传统延续至今。
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体系的到高度的发展,有着多样的饿音节调式和独特的装饰音体系。
孟加拉国被成为“音乐之邦”,孟加拉音乐雨印度次大陆的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举例:印度《晚上的拉格》带有鼻音色彩的暗淡音色,鼓点富于变化。
中亚和西亚属于伊斯兰文化,采用齐声音阶,中亚的阿拉伯古典音乐用二十四平均律的音阶。
风格柔和、持重。
阿拉伯音乐在其形成过程中,古埃及、古波斯和古希腊罗马文化都曾给予巨大影响。
东南亚音乐文化区(一)东南亚音乐的传统音乐特征:乐器多以竹子为主要制作材料,如竹笛、竹口弦、竹排琴、竹摇琴等。
此外,青铜制的金属乐器十分常见,如吊锣、排锣、围锣、铓锣、金属排琴等。
这些乐器通常以乐队合奏的形式出现。
以二拍子、四拍子为基本节拍,不同于西方音乐的“强弱”节拍特征,东南亚音乐通常从弱拍开始。
传统音阶:七平均律音阶——一个八度大致划分为七份所形成,成为了东南亚音乐特色。
以合奏为主,音乐注重横向旋律发挥,在各器乐间加入微妙的交错而产生复音层叠加效果。
乐队中没有指挥、不看乐谱,演奏员们进行天衣无缝的配合。
印度教、佛教的发展对东南亚的整个艺术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音乐故事题材与印度教和佛教有关,如印度史诗《罗摩衔那》被频繁地借用于各种音乐、戏剧和舞蹈等表演形式之中。
1、泰国古典乐队合奏泰国古典乐队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1、装饰性旋律乐器,如木排、竹排琴。
2、抒情性旋律乐器,如拉弦乐器、击弦、弹弦、吹管。
3、骨干性旋律乐器,金属大小围锣、高低音铁排琴。
4、节奏性乐器,如各种打击乐器。
其中,抒情性旋律乐器通常在乐曲的开始作为引子,奏出音乐的主旋律,而骨干性旋律乐器负责乐队的骨干音,装饰性旋律乐器负责加花变奏,节奏性乐器控制基本节拍,这样几个层次的乐器交织在一起、默契的配合,加上周期性的反复,就形成了我们听到的极富特色的乐队合奏。
每个乐器就好似一个点,横向旋律的展开就好像连接成一条线,而四个层次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面,这种点、线、面的结合,使音乐立刻立体了起来。
这种合奏方式,非常好地反映了我们一个社会的构成。
每个人作为个体,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角色,而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一些社会规则、习俗规范连接在一起,互相分工合作,只有个体出色地扮演好他的角色,整个社会的功能才能发挥到最大化。
泰国乐队中的主要乐器包括以下几种:(1)木排琴(Ranat ek)泰国乐队中的木排琴虽然发音琴键由木头做成,但下方有一个船型的共鸣箱,悬挂21块木制琴键。
日本1.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划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音乐文化区。
2.东亚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3日本雅乐:又名雅正之乐,狭义的雅乐指的是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器乐合奏曲,日本称之为唐乐、高丽乐。
广义的雅乐是指: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以及接受了从亚洲大陆输入的唐乐、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也加进雅乐之中。
4能乐:能乐包括能与狂言。
能是一种严肃的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狂言那是以滑稽为主的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
5歌舞伎:形成江沪时代民间的一种日本综合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音乐舞蹈因素戏剧。
6江差追分:是北海道的代表性民歌,又称松前追分。
7尺八:竹制,外切口,五孔,属边棱推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
大致有古代尺八,一节切尺八、普化尺八、三曲尺八、民谣尺八、现代尺八。
8三曲:日本梆乐中在筝与三味线的合奏中再加第三种乐器叫三曲,即三种乐器合奏的意思,这第三种乐器一般是尺八或胡弓。
9弓胡:日本唯一的弓弦乐器。
共鸣体呈长方形,3——4弦源于西亚,经中国传到琉球岛。
再传日日本本土擅长以其特有的音色表现悲凉的情绪。
10六段:日本正音乐中的纯乐器独奏曲,有八桥检校创作,全曲由六段组成,乐曲按照平调子定弦11武满彻:20世纪60 70 年代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现代派作曲家,琵琶、尺八与乐队的《十一月的阶梯》朝鲜:12正乐:朝鲜古典宫廷音乐又称正乐,是“正大之乐”的意思。
13三弦三竹:朝鲜半岛三国时代新罗国音乐中使用的主要乐器,即玄琴、伽倻琴、乡琵琶和大笒cen 中笒小笒三中大小不同的横笛。
14朝鲜管弦乐合奏形式:竹风流:朝鲜音乐中的风流是娱乐性音乐的意思,竹风流是以乡笛为中心的管弦乐合奏。
《平调会乡》弦风流:朝鲜音乐中的风流是娱乐性音乐的意思,弦风流是以玄琴为中心的管弦乐合奏,弦风流乐曲多用于节日喜庆,和春游场合,《山灵山气乡》15歌乐:包括歌曲、歌辞、时调。
印尼和中国的音乐文化有何不同?音乐是人类文化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发展出了独特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印尼和中国音乐文化有何不同。
一、音乐风格印尼的音乐风格十分多样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印尼民间音乐。
印尼传统音乐通常被用于宗教仪式、婚礼、葬礼和传统节日等场合,并且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
而在中国,音乐风格也十分丰富多样,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包括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等。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如京剧、昆曲、评剧等,在全球享有高度声誉。
二、乐器风格印尼传统音乐通常使用一些特殊的乐器,如安吉隆(木鼓)、加隆(竹鼓)以及贝加达(总称琴弦乐器)。
这些乐器风格优美,具有鲜明的东南亚特色。
而中国传统音乐则有着独特的乐器,如胡琴、二胡、笛子、琵琶等等,这些乐器的音色丰富、气韵清新、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并且流传至今。
三、舞蹈表演印尼和中国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
印尼传统舞蹈表现出热情豪放和神秘浪漫的风格,例如龙舞、巴雷舞、农业舞蹈等。
而中国传统舞蹈则有一种深沉、含蓄、婉转的气质,并且有多种不同的风格和形式——如杂技舞蹈、古典舞、民族舞等等。
中国传统舞蹈通常表现出浓郁的汉唐文化特色,亦或者是喜庆祥和的气氛。
四、音乐表演印尼传统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印尼,一些传统音乐表演是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例如龙舞和狮舞等节日庆典中的表演,团队成员们身着传统服装,用特殊的乐器演奏宾客喜欢的乐曲。
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通常是由独奏演奏家演奏,强调个人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五、音乐背景印尼音乐文化受到宗教、民族、语言和习俗的影响。
例如,穆斯林经常演奏的宗教音乐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比而言,中国传统音乐则深受道家、儒家、佛家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一种神秘、清雅、刚柔并济的特色。
总而言之,印尼和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独特的特点,同时也保持着各自的典型音乐风格。
就业指导计划书
姓名:陈砚缘专业:钢琴学号:112405030* 进入大学的目的是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
面对就业这个话题,很多人想到的并不是就业本身,而是就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特别是想要找一份自己喜欢并且各方面都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从方方面面满足工作对我们的要求。
我认为,做好一份工作应该具备几个方面,要具备工作所需的本领,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素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
大学期间的知识跟真正就业之后利用知识服务于工作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
要求不仅要具备知识本身,还有剧本将知识合理的组合、重新构建,就是根据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
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另外,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自考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
对钢琴教师职业能力及其素质
能力方面:
一、追求——与美好音乐相匹配的高尚品格
俗话说“为人师表”、要树立教师的典范。
教师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治学态度、专业文化水准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所以特别注意师生在人格上的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正确引导学生。
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及教学能力
1.与人相处的技巧。
教师必须能与他人在工作中友好协作。
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很好与人交往的能力,要与学生相处融洽,要有一定程度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在遇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解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清晰的表达。
要有良好的口才,优秀的教师传递信息明确、简要、因为学生不明确他们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学。
3.给学生成功的评价,鼓励学生有信心。
4.要灵活的策略。
要有敏捷的头脑,机制的反应,和应变能力。
素质方面:
一、钢琴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
(一)充满人格魅力,对生活充满热情
优秀钢琴教师身上有一种高贵和自信,他们对待艺术就像对待生活一样真诚和充满热情,生活中透着亲切、友善和气质。
作为一名钢琴教师,仪态,装扮、谈吐都要透着稳重和优雅。
我们通常认为,教师的仪表只是外部形象,似乎无关紧要,但仪表是通过衣着打扮来体现,于整洁得体中体现涵养。
讲台如舞台,教师角色的言行举止,受到学生的注目,教师身上具有的仪表,风度的美,是心灵美的自然表露,所以钢琴教师穿着整洁、大方、能够带给学生奋发向上的气势,这也
是作为任何一名教师应有的具备条件。
(二)出色的专业素养
教师以相当的专业水准、严谨的教风、认真的教态、执着的追求、献身的精神坚守在职业岗位上。
1.保持高水准的演奏能力。
钢琴教师必须坚持演奏,这是确保自身专业上的技巧始终能保持在高等专业水平线上。
2.对音乐表现的不懈追求。
钢琴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音乐表现力的无线追求,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精致的乐感、心灵上的洞察力。
大学生涯已经过去一半了,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时间,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专业的学习上去,不荒废青春,不然后悔莫及。
总言之,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以下是我四个阶段的计划:
大三上学期:提高专业,努力学习,多参加专业上的比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丰富业余活动,增加和丰富经验,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大三下学期:自我充实,积累经验,不管实际中与学校学习是否一致,都要好好练习专业,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准备专业和毕业考研等。
大四上学期:准备毕业论文,积累求职经验,例如应聘方式,面试技巧等等。
要在短时间内了解自己在就业方面的技能,对工作态度、职位理解有更高层次的观念。
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将自己推销出去。
大四下学期:参加工作单位的面试应聘,专业水准上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自我完善。
准备一颗平常心,敢于面对失败,拥有一颗正确的求职心理,不自大不自暴自弃,正确看待求职过程中的得与失。
在求职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道路,但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艰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发挥聪明才智,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自己,你就会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