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7
2018年第4期双语学习No.42018基于语篇的“以读促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敖娟琴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摘要: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笔者试图将语篇知识引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切实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互动提高,打造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以读促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课标》规定了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要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将写作技能和其他语言技能分割开来,而与写作技能紧密关联的就是阅读技能。
在我国,无论哪个阶段的英语教学,都要求学生做大量的阅读训练。
高中阶段的学生每天更是要接触大量的英语阅读训练,鉴于此,教师若能在讲解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以读促写,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仅限于句子层面,过分强调语法的正确使用和句子结构的合理安排,限制了学生其他写作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忽视了篇章层面。
学生看似写出了合乎语法规则的正确句子,却不知如何有效地表达思想、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处理句子与句子、句子与段落、段落与篇章之间的关系等。
鉴于此,笔者试图将语篇知识引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层意义,培养学生的语篇整体结构意识,促进他们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读写结合的阅读课堂彰显了《课标》的宗旨,强调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切实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互动提高,打造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高中生的阅读课应不断渗透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教学探讨语篇体裁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论文摘要:中学英语学习的四项根本技能是听说读写。
写作是一种应用性最强,训练难度最大的技能,它可以真正反映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是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表达。
但是,就高中英语写作的现状来看,写作却是一个令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而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笔者认为语篇体裁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语篇体裁法是建立在语篇体裁分析的根底上,围绕语篇的纲要式构造而开展教学的活动。
1.1 高中英语写作现状与考查方向分析众所周知,传统的结果教学法与过程教学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呢?笔者认为语篇体裁教学法能够融合这两种流派的优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1理论背景2.2语篇体裁在写作中的详细运用高中阶段的写作体裁大致可分为应用文、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
然而,在实际写作中,经常将一至两种体裁糅合在一起。
比方,在书信中发表对某一现象的看法,考查了学生的应用文兼议论文写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考查趋势是书信格式已定,学生只要填充正文。
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掌握书信格式,清楚中西方格式的差异。
下面,笔者将以实例说明如何运用。
2.2.1 写作前奏曲——范文的理解与分析假定:要求给某杂志社写封信,谈谈你对金钱的看法,有两种不同的观点:①金钱是幸福之本(Source of happiness),比方,可以买东西,治病等②金钱是万恶之源(Root of evil)③你的看法。
范文如下:Dear editor,Money bee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 Some people even think it is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They have thefollowing reasons for this idea. First, they think that they can buy material things with money. Second, they believe that they can live longer if they have money to cure some of their diseases. Third, they may also travel a lot if they have money.However, others don?蒺t think so. They also have evidences to believe that money is the root of evil.First, some officials mit crime for the sake of money. Second, what makes them hold this belief is that they witness some rich men live a frightened life in case they are kidnapped.It seems that both of the two opinions are right. But I think we should take a dialectic point of view. Money can bring us happiness, but it is not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Similarly, although it can cause bad things, it is not the root of evil. What is important is that we should be the master of money, not its slave.其次,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特色。
语篇衔接手段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以及教学启示-教育文档语篇衔接手段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以及教学启示一、引言写作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重要的书面表达方式历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高中英语实质上是一种控制性和指导性的写作,它要求学生在内容和范围都已限定好的情况下在三十分钟内写出一百字左右的短文。
新课标对英语写作提出的要求是掌握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的形式,要求学生具有的是语篇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语句输出。
然而现实中的高中英语写作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自身的意识以及方法不当,在处理写作训练时仍采用传统的“结果教学法”,即“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写作的结果上,很难涉及到语篇的层次问题,批改多限制在字词句以及语法的修改上。
二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化能力弱,英语输入本身局限,输出自然困难。
同时语篇和谋篇意识薄弱,忽视了英语衔接手段运用等等。
本文针对新课标对高中英语写作提出的要求以及现实中高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在韩礼德衔接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介绍了英语语篇中各种衔接手段的运用并最后得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启示。
二、衔接综述一般认为Halliday & Hasan (1976)的《英语中的衔接》(Cohesionin English)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诞生。
他们从系统功能模式出发,以英语为依据,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语篇衔接理论。
衔接就是“一个成分的解释取决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me element in the discourse is dependent on that of another) 。
它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也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此只讨论句际衔接。
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根据Halliday&Hasan(1976,1985)的划分,衔接手段大致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
“主张-反应”语篇模式在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摘要】写作是高中英语课程要求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也是高三英语复习的重要内容。
本文针对目前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忽略语篇意识的问题,提出并优化“主张-反应”语篇模式,并在实践中结合文本内容演绎该模式的教学流程,反思该模式对于写作的指导,以切实帮助学生掌握语篇结构下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技能和水平。
【关键词】“主张-反应”模式;写作教学;实践一、引言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它体现了学生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更体现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各种语体的掌握能力,是语言运用的重要内容(顾雪丹,2014)。
因此,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英语写作在高考中占据40分的比例,它是高三阶段复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但是,大部分教师经常过度强调单词、语法、句式等“碎片化”的写作成分,忽略了对语篇结构的整体把握。
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三英语写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写作教学内容,不仅要重视词汇、语法和句式,更要将增强学生语篇意识、把握文章语篇结构、提高学生语篇能力这一内容定为写作教学的重点。
为了研究如何将语篇模式应用到写作教学过程中,下文将结合笔者执教的主题为“高三英语写作——主张-反应模式”的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和探索。
二、“主张-反应”模式的提出及其教学实践(一)课前:储备理论知识,构思教学方向语篇组织模式(textual pattern)是语篇组织的宏观结构,是语篇中各个主要成分的组合结果。
Hoey将其定义为:构成语篇的关系的组合。
英语中常见的语篇组织模式可分为五种,分别是“问题-解决模式”、“一般-特殊模式”、“主张-反应模式”、“机会-获取模式”、“提问-回答模式”。
每一种语篇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结构特征和词汇标志。
主张-反应模式是最常见的语篇组织模式之一。
它包括“情景situation”、“主张claim”、“反应response”三个部分。
2010年第8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8,2010第26卷JOUR NAL O F EDUCAT I ONAL INST ITUTE OF J IL IN PROV INC EVo l 26(总248期)T ota l N o 248收稿日期65作者简介黄威()女,新疆乌鲁木齐人。
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新疆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英语语篇模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黄威(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三种常见的英语语篇模式,通过分析中国大学生英语语篇模式的特点,对比找出了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同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英语语篇模式;语篇差异;大学英语写作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0)08008102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育部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写作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项挑战。
教师往往花很多精力去修改学生作文中的表层语言错误,而未从深层的篇章结构方面加以分析、引导。
学生的英语作文中,除词汇、语法方面的错误外,更多表现为:结构混乱,重点不突出,缺乏连贯性等。
用英语写作时一些中国学生常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谋篇布局,形成母语在篇章模式方面的干扰,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本文尝试论证英语语篇模式理论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篇布局的能力,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理论基础1对比修辞学(co ntrastive rhe toric ,简称CR )主要研究跨语言、跨文化以及跨教育、商务等不同语境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英语作为外语写作的差异与相似之处(Co nnor ,2002)。
对比修辞学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新领域,其主要研究范围是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术写作问题,并借鉴母语修辞策略对第二语言学术写作问题进行解释(Co nnor ,1996)。
语篇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论文
语篇模式分析对英语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把教学从以句法传授为主提高到语篇水平上,从以语言形式的研究转移到语言功能的研究上,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改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从而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见树不见林的局面。
语篇模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日益明显。
而近年来,语篇教学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引起关注。
指导学生对文章的总体布局、篇章结构、修词手法、词法句法的深层意义进行分析,能够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归纳、推理等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不断地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以求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突出的就是加大了语篇分析,把它视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样就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法造成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培养学生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
一、《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语篇模式分析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到第四册section a部分的语篇结构主要出现如下的一些模式。
1.时间顺序模式(time sequence pattern)
第三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一文中,作者在叙述美国文化的每一个象征时,按时间的顺序介绍其产生背景、创造者、创造过程以及接受过程。
从第十五段到第十七段,作者讲述现代美国人的绰号“山姆大叔”形成的由来和过程,而时间标记词(time marker)的巧妙运用有助于读者抓住故事发展的脉络,更好地理解整体内容。
这一模式也有助于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整理思绪,有条理地开展自己的观点。
此段中使用的标记词有,“dur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1775~1783)”“at age 23”“during a later war in 1812 ”“after the war”“during world war i and ii”。
2.原因——结果模式(cause-effect pattern)
在第二册第七单元“lighten your load and save your life”主要论述压力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第五段中,作者没有唐突地下结论:压力最可怕的结果是死亡,而是逐步地展开原因产生结果的一系列的过程。
第一,因为压力高,胆固醇的含量也较高;第二,过分忧虑或紧张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损伤心肌纤维;第三,受损的心肌纤维引起心率不齐;第四,心率不齐会导致死亡。
这种原因和结果模式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一般——具体模式(general-specific pattern)
这一模式是最广泛应用的模式,具体有如下的形式:先概括陈述或表明观点,然后通过举例,提供细节或事实,或提出原因等方式来支持所阐述的观点和问题。
在第一册第六单元“the trashman”一文讲述着垃圾工所遭遇的尴尬体验。
在第四段,作者先表明观点,
即垃圾工希望能够和为之效劳的居民打招呼并能够进行交流,而却发现人们的反应非常不友好。
在第五六段用举例的方法来阐明观点,如人们不理垃圾工;因为垃圾工竟然和他们说话而惊讶地盯着他;甚至有位妇女面露惊讶,裹紧衣服,紧闭房门;还有一位妇女吓得转身而走。
在第二册第一单元“time-conscious americans”一文中所采用的模式较为复杂,作者先陈述观点,然后用具体的细节支持观点,最后简要地分析原因。
在第三段,作者先陈述对美国人的印象: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常常处于压力。
然后为了支持自己的阐述,作者提供了各方面的细节,如在商店购物还是在饭店用餐人们都匆匆忙忙,开车的司机很鲁莽,不和陌生人随意聊天。
最后阐明原因,即美国人匆忙是因为他们太珍惜时间,也不喜欢他人浪费时间到不恰当的地步。
4.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
这种模式最为普遍的形式是
“situation-problem-solution/response-evalution”,其形式因语境而有所不同。
先说明背景或环境,然后提出问题,接着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回应或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最后对结果做出评价。
这一模式的核心部分为“问题——解决”(“problem-solution”),有时根据需要可省略某些环节部分。
第三册第一单元“love without limitations”一文贯穿着“problem-response-evalution”模式的运用。
在第四段和第5段,作者先提出了所面临的问题:由于难产而大脑受损的哥哥吉米在家人的照顾下无忧无虑地过日子,然而
父母的去世给他带来无情的打击,“我”作为唯一的亲属独自照顾吉米。
在第六段,面对此问题,“我”所作出的回应是帮助吉米适应没有父母陪伴的新生活,11年后吉米在许多人的照料下,也靠自己生活得有声有色,已成了邻里间不可缺少的人物。
在第七段对其结果做出评价,即,事实上关照像吉米这样一个深爱又感激的人,更加丰富了“我”的生活,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与之相比。
5.比较或对比模式(comparison or contrast pattern)
这种模式是指把语篇中的两部分在细节方面进行比较,即对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
第二册第六单元“as his name is, so is he!”一文中出现很多比较模式,展开其主题“人如其名”,最为典型的是第七段。
这一段的要旨是人的名字和他们的成就或行为息息相关。
首先作者为了证明人们对名字的偏见会影响课堂成绩,对署名为艾尔默和休伯特的作文分数和相同的但被改名为迈克尔和戴
维的作文分数做了比较,并得出结论,前者的成绩比后者较低一些。
人的名字对他们的行为表现也有关系,因为通过对那些名叫琳达、戴安、芭芭拉之类的女孩和那些名字不太有吸引力的女孩在智力测验和学业测验中的表现做比较,结果前者胜过后者。
再对女生和男生在受同伴欢迎的程度与名字受欢迎的程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女孩方面比男孩一方更明显、更强烈。
在第一册第八单元“birth of bright ideas”一文中,其作者却采用对比模式展示奇思妙想产生的不同方式。
在第四段,描述了新想法在无意识当中呈现在瓦格纳的脑海里,著名的《莱茵河的黄金》的前奏曲就此
诞生了。
作为对比,在第五段描写了意识活动使法国伟大的数学家庞加莱发现了被称为富克斯函数的数学新方法。
该模式在充分理解语篇的组织方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它并不像以上几种模式那样常单独用来构成完整的语篇,它常常和“一般一特殊型”等模式一起使用来比较事物异同。
二、语篇模式分析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运用
英语写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的写作,而语篇分析理论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教师应该用语篇分析理论来指导英语的写作教学,因为语篇分析在教学中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扎实基本功训练,强化合作学习,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注重体现了接受性技能和产出性技能的结合,篇章结构分析与写作均紧扣课文进行,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教师对课文的语篇分析,从对课文某一个或几个段落的分析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语篇的框架结构,提出篇章结构的特点,总结语篇模式,再在从课文中选出结构相仿的段落,进行巩固练习。
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语篇分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由于教师对课文进行了语篇分析,学生对篇章心中有数,基本掌握英语写作的内在规律,为下一步的写作训练作好准备。
在写作部分,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配有篇章结构的范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领会
了课文的结构之后按照类似的结构进行写作尝试。
范文模仿在英语写作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先从模仿起步,再在模仿中提高,这是一种有效的英语写作训练模式。
教师组织学生用这种技巧进行写作,使句子结构和段落趋于完善,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英语作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更加浓厚的写作热情。
通过语篇分析进行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用英语理解和思维的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训练他们连旬成篇的能力,补充重要细节,去掉次要细节,运用语篇联结手段,使概要前后连贯,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通过这样的训练,既促进了学生的写作,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总之,语篇模式分析对英语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把教学从以句法传授为主提高到语篇水平上,从以语言形式的研究转移到语言功能的研究上,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改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从而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见树不见林的局面。
今后,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应在语篇衔接和连贯手段,分析语篇的写作特点、文体风格,来训练学生恰当的语篇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语篇意识,增强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michael hoey.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杜,1988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4)[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