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撑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 格式:docx
- 大小:9.03 KB
- 文档页数:2
小白撑
药材名称:
小白撑
拼音名称:
XIAOBAICHENG
别名:
黄蜡一枝蒿、泡叶乌头
科属:
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皱叶乌头的块根。
产地:
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
[性味归经]辛、苦,温。大毒。归肝经。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腰肌劳损;关节扭伤;肋间神经痛;中风瘫痪;痈疽初起。
附方:
各种疼痛:小白撑块根,洗净晒干研末,成人每日1~2次,每次50毫克,用酒或温开水送服。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05-0.1G,酒或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事项:
本品剧毒,内服需经炮制,不宜过量,以免中毒。年老体弱、婴幼儿、孕妇禁服。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块根,洗净,晒干。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小白撑根含小白撑碱、乌头碱、3-脱氧乌头碱。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根圆柱形或胡萝卜形,长约4厘米。茎高30~50厘米。基生叶1片,与近基部的2~4片茎生叶均有长柄;叶片五角形,长5.5~13厘米,宽8.5~20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倒卵状菱形,3裂,小裂片窄卵形;其他2~3片茎生叶稀疏排列,较小。秋季开花,总状花序长16~30厘米,密生反曲的白色短柔毛和开展的黄色腺毛;花梗长1~4.5厘米;小苞片椭圆形,长3.5~7毫米;萼片5,花瓣状,紫蓝色,外面疏生短柔毛,上萼片船状盔形,下缘近直,长1.3~2厘米;花瓣2,小,有长爪,无毛,距短;雄蕊多数。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草坡。产云南中部以北。
性状:
1、性状鉴别块根圆锥状或圆柱形,长4-7CM,直径1.5-2CM。表面棕色至暗棕色,较光滑。质坚,断面粗糙,白色。
2、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1-2列黄棕色细胞;皮层细胞3-4列,散有石细胞,长条形、梭形、长圆形、长方形或卵圆形,长80-170ΜM,直径20-80ΜM,壁稍厚,层纹不明显。形成层环状。导管辐射状或切向状排列。淀粉粒复粒为2-5分粒,直径4-16ΜM,脐点V形、叉状或点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