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图案压印转移工艺的创新
- 格式:docx
- 大小:48.65 KB
- 文档页数:2
镭射转移纸制作工艺
镭射转移纸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和制版:首先,根据需要制作的镭射转移纸的设计要求,设计出相应的图案或文字。
然后,将设计转化为制版文件,用于制作印刷版。
2. 制版和印刷:根据制版文件制作印刷版,可以采用光刻技术或印刷技术将图案或文字印制在镭射转移纸上。
3. 涂覆转移层:在印刷好的镭射转移纸表面涂覆一层转移层。
转移层可以是热熔胶、光敏胶或其他适合的粘合剂。
4. 干燥和复合:将涂覆好转移层的镭射转移纸进行干燥处理,以确保转移层充分固化。
然后,将镭射转移纸与需要转移图案的基材(如塑料、金属等)进行复合。
5. 转移和固化:在复合后的基材上,通过加热、压合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将镭射转移纸上的图案或文字转移到基材上。
然后,进行固化处理,使转移的图案或文字与基材牢固结合。
6. 后期处理:根据需要,对转移后的产品进行后期处理,如切割、修整、包装等。
以上是镭射转移纸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产品要求和生产设备而有所差异。
C平方工艺---全息镭射转移当镭射转移类纸张目前在烟包等包装行业大行其道之时,一种更为经济的印刷方式已悄然走进我们的视野,这就是Cast and Cure,一种全新的印后加工工艺,因皆取其首个字母,故俗称C平方。
作为一个新兴的印刷工艺技术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
C平方是将普通纸张上完成印色后的产品,进行镭射全息效果转移,使产品达到与在镭射纸张上印刷的产品具有相同的绚丽夺目的彩虹效果。
其生产工艺与传统的镭射类纸张的加工工艺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镭射纸张的加工是在PET或OPP膜进行模压后再进行一道真空镀铝工序,然后与底纸进行复合、转移,其连接材料为胶水,复合后的纸张作为印刷载体,油墨印在成品镭射纸张上;而C平方实际上是将模压后形成的镭射膜,不做镀铝处理,形成透明镭射原膜,通过UV 光油直接与印刷产品粘接复合,转移在印品表面。
要想完成C平方印刷,只需借助一个专用的设备即可。
此设备由放卷、压印复合、UV固化、剥离、收卷几部分组成,占地约3米左右(不含收纸机构,需另行配置),该设备可与连线或离线上光机、单凹机有机结合,由传输带进行对接,在上光设备上完成UV上光,不经UV 灯干燥的情况下,再通过C平方设备进行加工。
C平方工艺因是在印品表面进行,需在极短的时间内干燥,所以不能使用传统的复合胶水,必须使用UV光油进行连接,转移膜与产品复合后,经UV光照射瞬间固化干燥,待膜剥离后,产品的C平方加工即告完成。
C平方工艺除了可完成一般镭射、光柱等效果外,还可完成满版或局部特殊的全息效果,甚至可做到定位性质的全息转移,这些效果的实现,皆取决于转移膜的效果制作,上光工艺无需作任何变化。
C平方转移工艺与传统镭射纸张印刷相比,到底有哪些优势了?首先,生产所用纸张一般为普通白卡类纸张,由普通油墨印刷,产品经C平方加工后即可达到与镭射纸张所生产的产品相同的效果,而且转移膜相当与一个镭射印版,可反复利用3至10次,纸张、油墨等印刷成本大大降低。
镭射烫金图案上的胶印工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家都在为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而努力,要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
经精湛的烫金工艺烫印的镭射电化铝的产品色彩丰富、绚丽多姿,再与层次丰富的胶印技术相互结合,不但使产品具有金碧辉煌、光洁利落、立体透明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使产品的防伪性能大大提升,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意想不到的防伪效果。
在众多的商品柜台上更是独树一帜,大受欢迎。
要在烫金的产品上采用胶印工艺印刷出精美的产品,除了要求工艺设计合理、操作规范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电化铝的质量因为印刷是在电化铝上进行,作为胶印承印物的电化铝来说,其质量的好坏对印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化铝在烫金时出现的“飞金”、“反拉”、“气泡”等现象会严重影响胶印质量。
而影响胶印质量的主要是电化铝的粘胶层和剥离层。
1)电化铝的剥离层(保护层)对胶印质量的影响电化铝的剥离层,也称保护层、粘胶层或者是热敏层。
它是由天然或全成的石蜡组成,厚度很小,仅有0.01μm,但作用很大。
尤其是在这一层上印刷,它需同时具备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很好的附着力在常温下,石蜡使PET或者PVC膜载体粘附在片基层上,使其不易脱落,以避免在烫金时出现“飞金”、电化铝“掉粉”等严重现象。
当烫金过程中“飞金”和“掉粉”比较严重时,到了胶印工序,掉落的金粉就会吸附、堆积在胶印机的橡皮布的表面上,影响胶印油墨的转移和网点的正确传递,从而降低了印刷图案的清晰度,严重时每印几百张就得擦洗橡皮布。
如此频繁地清洁橡皮布,不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直接影响产品的色相稳定。
②很好的油墨吸附性在烫金时,石蜡遇热迅速与片基层分离后,瞬时经历这一连串的物理变化(固化-液化-固化),最后凝固在烫金图案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
在印刷时,油墨直接与这一层接触。
如果固化的石蜡的吸墨性太差,很容易造成油墨脱落和色相改变。
因此,我们对电化铝生产厂家对这一层一般都要提出要求,要求其表面张力达因值必须在38以上才能满足印刷要求。
移印工艺原理介绍及工作流程解析移印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印刷工艺,主要用于表面粗糙或不规则的材料和工件上的图案印刷。
本文将介绍移印工艺的原理及其具体的工作流程。
一、移印工艺的原理移印工艺是通过将图案从印刷版上转移到印刷材料表面的一种印刷方式。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硅橡胶印模的柔韧性和吸附能力,将油墨从印模上转移至材料表面。
具体来说,移印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作印刷版:首先,需要根据所需印刷图案,利用蚀刻、镭射等方式在金属或者塑料板材上制作出印刷版。
这些印刷版上的凹凸之处形成了印模。
2. 涂覆油墨:在印刷版上涂覆特定颜色的油墨。
油墨会填满印模的凹凸部分。
3. 刮平油墨:使用刮刀将多余的油墨从印刷版表面刮除,只保留在凹凸部分的油墨。
4. 将印模压碾至材料表面:将印刷版上的印模与待印材料紧密贴合,然后应用一定的压力,使油墨从印模转移至材料表面。
5. 分离印模:经过适当的时间,待印材料表面的油墨干燥后,印模与材料分离,完成图案的移印。
二、移印工艺的工作流程解析移印工艺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设计与准备:在开始移印之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印刷图案,并准备好印刷版和对应的油墨。
2. 准备印刷版:在金属或塑料板材上,根据设计好的印刷图案制作印刷版。
可以使用化学腐蚀、激光刻蚀等方法,将印刷图案凹陷在印刷版之中。
3. 涂覆油墨:将制作好的印刷版涂覆上适当颜色的油墨。
在涂覆过程中,要保证油墨填满印模凹陷的部分。
4. 刮平油墨:使用刮刀横过印刷版,将多余的油墨刮除。
只保留在印模凹陷处的油墨。
5. 移印:将印刷版上的印模与待印材料贴合,并进行一定的压力施加,使油墨从印模上转移到材料表面。
可以使用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的移印机械设备。
6. 分离印模:经过一定的时间,待印材料表面的油墨干燥后,可以将印模与材料分离,完成移印。
移印工艺的优势在于适用于各种复杂材料的印刷,如粗糙表面、弯曲表面以及不规则形状的工件等。
它还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印刷效果,并且可以应用于多种颜色和特殊油墨的搭配。
镭射压印转移与冷烫印不干胶标签烫印工艺的新宠【内容提要】传统的不干胶标签表面整饰工艺主要有上光、覆膜、热烫印等。
近几年,不干胶标签印刷领域又出现了新宠—镭射压印转移、冷烫印两种烫印工艺。
与传统的表面整饰工艺相比,这两种烫印工艺在环保、成本,以及效果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传统的不干胶标签表面整饰工艺主要有上光、覆膜、热烫印等。
近几年,不干胶标签印刷领域又出现了新宠—镭射压印转移、冷烫印两种烫印工艺。
与传统的表面整饰工艺相比,这两种烫印工艺在环保、成本,以及效果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工艺特点及原理1.镭射压印转移工艺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原理是通过可以多次使用的带有镭射微型凹槽的压纹膜与UV光油结合铸造,经UV固化后,对镭射压纹膜进行剥离,固化后的UV光油表面就形成了与镭射压纹膜表面一样的镭射微型凹槽,通过对自然光的折射或漫射,可以达到增进视觉效果的作用。
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优点在于:①相对于传统的烫印箔而言,镭射压纹膜非常环保,只需用加热的镭射镍版在PP薄膜上压纹即可制成,而传统的烫印箔需要在PET薄膜上涂布离型层、压纹层、镀铝层和胶水层等含多种化学成分的物质;②镭射压纹膜的成本比传统的烫印箔低,种类多,且可以重复使用3次以上;③可以用于局部镭射压印转移;④使用工艺简单,废品率低。
2.冷烫印工艺冷烫印在不干胶标签印刷领域是相当普遍的一种表面整饰工艺,不干胶标签冷烫印产品约占不干胶标签烫印产品的80%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相比热烫印,冷烫印更加节能环保,而且更能帮助标签印刷企业提升产能(目前,冷烫印的速度一般可以达到60~120米/分钟)、降低烫印版成本,以及结合先烫后印工艺,可以打造出多变的烫印效果。
机组式柔印机只要稍做改装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在任何色组上进行冷烫印,因此,冷烫印效果就有多种组合:“印刷+冷烫印”组合、“冷烫印+印刷”组合(印品效果如图3所示)、“印刷+冷烫印+印刷”组合(印品效果如图4所示)、“冷烫印+印刷+冷烫印”组合(印品效果如图5所示)。
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生产应用作者:彭翔来源:《印刷技术·包装装潢》2013年第09期在纸品包装印刷领域,大多遵循着这样的工艺:利用彩色印刷来完成印品的图文复制;利用特殊的承印物、油墨或工艺来完成印品的装饰装潢。
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资供应的充足,消费产品的丰富,包装的促销展示和提升附加值的功能越来越被强调,从而大大增加了市场对包装视觉效果的需求,这也使得装饰性的印刷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所述的镭射压印转移工艺就是其中之一。
工艺原理就原理而言,镭射压印转移工艺是从镭射纸制造流程中的镭射膜模压工序衍生而来的。
镭射压印转移工艺利用的是镭射膜表面图案通过极细微凹凸显像的原理,以及UV光油固化前可塑性强且能够瞬间彻底固化的特点,在印品表面涂布UV光油,在UV光油固化前将带有图案的镭射膜与之压合,以镭射膜表面凹凸的图案为模具,在UV光油表面压印上与镭射膜表面图案一致的凹凸图案,待UV光油固化后即形成镭射图案。
需要注意的是,该工艺区别于冷转移工艺,冷转移工艺主要是通过UV黏合剂将镭射膜表面的图案层粘到印品表面,其原理与镭射压印转移工艺完全不同。
工艺过程首先,准备镭射膜。
选择所需的镭射图案,制成镭射模压版,再通过模压机将镭射模压版上的镭射图案压铸在成卷的BOPP基膜表面,制成镭射膜,这部分工作通常由镭射纸制造商来完成。
然后,在印品表面涂布UV光油,涂布方式可根据最终所需不同厚度的压印效果而选择柔印、网印或凹印,还可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局部或满版涂布。
接着,将镭射膜放卷,并与涂布UV光油的印品进行压合,同时将压印后的镭射膜进行收卷,以待再次使用,一卷镭射膜可重复使用20多次。
最后,对经过压印的印品进行UV固化并收卷。
实现方式随着烟包印刷对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应用需求,使得该工艺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配套的材料、设备已趋于成熟。
目前,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1.全自动离线生产方式即在印刷机完成印刷后进行,将镭射压印转移工艺作为后工序进行加工生产的方式。
镭射压印转移环保工艺新选择作者:陈勇来源:《印刷技术·包装装潢》2014年第05期近几年,随着镭射压印转移技术的日趋成熟、完善,其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烟包印刷领域得到了高度认可。
本文中,笔者将对镭射压印转移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镭射压印转移设备的选购经验进行分享,希望帮助更多包装印刷企业做好投资决策。
镭射压印转移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势1.工作原理一般,镭射压印转移可采用凹印、柔印、胶印工艺来实现,但更多地还是采用柔印工艺。
镭射压印转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首先在印品表面涂布UV光油,通过光学纠偏控制系统对镭射转移膜卷进行纠偏,随后进入压印系统,将印品与镭射转移膜复合在一起,再经UV光照射瞬间固化,最后将印品与镭射转移膜剥离,使镭射转移膜表面的镭射图案转移至印品表面。
2.优势镭射压印转移作为我国纸包装印刷行业的创新技术之一,具有诸多突出优势:使用UV光油,符合绿色印刷要求;个性化镭射图案精美、防伪效果好;镭射转移膜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光学纠偏控制系统,可用于镭射压印转移套印。
图2所示为两种镭射压印转移印品,其装潢效果、防伪功能和环保性能均是镭射复合膜所无法比拟的。
图2a所示的邀请函是在定量为128g/m2的铜版纸上进行四色印刷后,再进行满版镭射压印转移的效果,大大提升了产品档次;图2b所示的“黄山”烟包则是在定量为250g/m2的白卡纸上采用了满天星镭射压印转移套印(条形码除外),在提升产品档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品的防伪功能。
为降低成本,近年来镭射压印转移设备也有了一些新突破,如应用了特殊波长光束的跟踪纠偏系统以及前规测距技术,实现了在高速印刷过程中的信号识别和处理;生成“冷”UV光,减少了UV灯管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对印品和镭射转移膜的不利影响,保证纸面温度控制在50oC以下,使镭射转移膜的变形和老化降至最低,大大提高了镭射转移膜的重复使用次数。
镭射全息图案压印转移是一门较先进的防伪图案生产工艺。
该工艺方法打破了常规地将镭射膜直接复合在印刷品上的做法,而是采用压印转移的方法,在印刷品表面,全张或局部涂布上光油,把预制好的镭射膜压合在其表面,经固化定型后,将镭射膜剥离,纸张上就能够呈现出跟鐸射膜一样的图案,剥离后的镭射膜还可以反复循环使用,大大节省了印刷成本,而且其效果胜过直接复合镭射膜。
在印刷品上印出的透明镭射图案可以将印刷品原来的彩色图形衬托起来,呈现闪光亮丽,绚彩夺目的效果。
本公司的UV-ZY-110镭射全息图案压印转移光油正是为这一工艺而设计生产。
该产品具有光泽高、流平好、耐磨擦、固化快、附着力好、可烫金、气味小等优点。
一、物理性能
1.外观:澄清透明液体
2.黏度:涂4杯50-60秒,25℃
二、使用方法
1.UV灯功率:2-3支80W/cm高压汞灯。
2.使用前添加10-15%无水酒精,搅拌均匀后使用。
3.必须控制好上油的厚度。
如果油太薄,就不能印出完整的镭射图案。
如果油太多,多余的油在压印过程中会产生流动,影响套位。
4.压印后的固化温度必须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范围不能超过2c。
如果温度太高会引起纸张和镭射膜的变形。
5.压印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纸张厚度适当地调节压力。
6.镭射膜在运行当中必须保持适当的张力。
7.注意避光密封保存。
需要一次下载所有的塑料薄膜包装印刷行业文库资料请点击<<终极塑料薄膜行业参考资料宝典>>
或访问/item.htm?id=155********联系QQ:291093932下载所有文档。
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发展及工艺要求激光全息图像不仅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外观档次,显示出一种高档豪华的形象,还增加了一定的防伪功能,因此其在包装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适用于烟、酒、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礼品等产品的包装。
在包装上获得激光全息图像有多种方法,如不干胶标签、镭射膜直接复合、镭射烫印箔热烫印和冷烫印、镭射镀铝纸等。
然而,上述激光全息图像的获得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不干胶标签:方法简单,但与包装不是一个整体,易脱落,无法增加包装的美观度,常用作封口防伪标贴。
镭射膜直接复合:工艺简单,但生产效率低,能与包装表面紧密贴合,常用于激光全息图像的整体复合,而不是局部复合。
镭射膜会永久地留在包装上,难以降解,有悖于当前绿色环保的理念。
镭射烫印箔热烫印:工艺精美,可以进行定位烫印,生产效率较高,防伪效果良好,一般用于局部图案及较小面积的烫印。
但其需要加热装置和烫印版,生产成本较高。
镭射镀铝纸:工艺效果良好,但只能用于激光全息图像的底纹,不能局部使用,对后道印刷要求高,凹印是其常用的印刷方式,成本很高。
基于这些工艺方法的不足,包装设计人员一直在寻找一种低成本、环保、应用范围广的激光全息图像制作工艺。
经过不断的努力以及大量的试验,一种崭新的激光全息图像制作工艺―镭射压印转移工艺应运而生。
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发展镭射压印转移设备的原始机型出自于日本一家制造企业,其采用的是收放膜卷的方式(如图1所示)。
每卷镭射压印转移膜的长度大约为3000~4000米,使用该设备工作半小时左右后就需要吊装膜卷和穿膜,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容易损伤镭射压印转移膜,更大的问题是镭射压印转移激光全息图像与印刷品表面待烫印图案是无规则压印转移,成像质量差异很大,且镭射压印转移膜的版缝也无法避让。
特别是局部涂布UV光油时,待烫印图案边缘部分溢出的微量固化UV光油会残留在镭射压印转移膜上,严重影响镭射压印转移膜表面激光全息图案的转移质量,同时也会对下次镭射压印转移产生一定影响,使得镭射压印转移膜反复使用的次数减少至3~5次。
镭射图案压印转移工艺的创新
【内容提要】在包装上设置镭射防伪图案的常见方式有镭射不干胶标贴、复合镭射膜、镭射图案定位烫印和定位模压工艺。
这些工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
针对这些工艺的不足,镭射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采用压印转移的方法,在印刷品表面全面或局部涂布上光油。
工艺的先进性
在包装上设置镭射防伪图案的常见方式有镭射不干胶标贴、复合镭射膜、镭射图案定位烫印和定位模压工艺。
这些工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
针对这些工艺的不足,镭射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采用压印转移的方法,在印刷品表面全面或局部涂布上光油,把预制好的镭射膜压合在其上,经固化定型后,将膜剥离,纸张上就能够呈现出跟镭射膜一样的图案,剥离后的镭射膜还可以循环使用,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其效果胜过直接复合镭射膜。
在印刷品上印出的透明镭射图案可以将印刷品原来的彩色图形衬托出来,呈现光彩夺目的效果。
该工艺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符合环保要求
由于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国家都在采取措施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量。
同时由于采用溶剂型覆膜工艺在包装上会有溶剂残留,对食品、药品、饮品等产品可能造成污染,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规定限制溶剂型覆膜工艺。
而采用镭射图案压印转移生产工艺,由于包装物上没有复合塑料膜,废弃的包装盒在自然环境中可以降解,符合环保要求。
2.防伪效果好
由于压印转移工艺新颖,镭射膜上的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度身订制,所以一般的制假者无法仿造。
3.可以进行局部或者全面的镭射图案印刷
可以根据需要在包装纸上设计不同大小、形状的镭射图案,在达到防伪效果的同时,还美化了包装的外观,提高了包装产品的档次。
4.有效降低印刷成本
镭射烫印膜上的图案在烫印后转移到纸上,用过的膜不能再次使用。
压印转移生产线中所用的镭射膜在压印后,能够在印刷品上复制出相同的镭射图案,而膜上的镭射图案还完全保留,所以镭射膜可以反复使用。
如果操作熟练,镭射膜可以重复使用十几次,大大降低了印刷品的成本。
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
目前压印转移工艺多用于高档产品的外包装印刷,比如烟盒、酒盒、药盒,这些印刷品一般对印刷质量的要求很高。
同时由于该工艺本身的特点,镭射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在技术上存在一些难点。
(1)由于局部镭射图案一般是加在原有的印刷图案上起到衬托作用,所以印刷上去的镭射图案必须与
原有的印刷图案严格套准。
为了控制套印的准确性,涂布上光油部分采用柔性版印刷方式,叼牙叼纸结构,可以把套印误差控制在±0.1mm内。
(2)必须控制好上光油的涂布厚度。
如果厚度太薄,局部会缺少上光油,而不能印刷出完整的镭射图案。
如果上光油太厚,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在压印过程中多余的上光油在压力下会流动,影响套准。
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纸张选择合适的涂布量。
该生产线上光部分采用陶瓷网纹辊,涂布均匀,使用寿命长。
(3)压印后的固化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如果温度太高会引起纸张跟镭射膜的变形,从而影响镭射图案的压印转移效果。
国内的同行为了控制固化温度,大多采用风冷或者水冷。
风冷的效果一般,只能用于对温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水冷可以有效控制印刷品的表面温度,但却大大降低了UV灯管的有效功率(灯管利用率大约只有30%)。
为了克服以上缺点,该生产线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紫外灯罩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采用冷气降温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UV灯管的利用率。
因为采用两根功率密度为56W/cm的UV灯管,印刷速度可达5000张/小时。
如果采用水冷,UV灯管的功率密度就必须达到160W/cm。
同时该系统采用热电耦、温控模块,通过PLC来控制印刷品表面温度保持恒定。
压印时印刷品的表面温度必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不同的印刷速度、全面或局部图案的印刷、不同的UV上光油等因素决定了温度的不同。
生产过程中确定最佳温度后,就应该使温度保持恒定,温度的变化范围不超过±2℃。
(4)压印过程的压力调整必须合适,均匀。
压力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纸张的厚度做出适当的调节,压力必须均匀才能使印出来的图案清晰、一致。
整个接触面必须均匀接触,如果出现某个点压合不好,就会印不出图案或者使印后的图案出现小气泡,从而影响压印效果。
同时压印辊的硬度也很关键,如果硬度不合适,印后的图案上会出现“针眼”现象。
(5)为了保证镭射膜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必须保证镭射膜在运行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张力,过大的张力会使膜拉伸变形,太小的张力则会使膜卷松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生产线采用了张力自动控制系统。
操作时还必须保证镭射膜在运行过程中边缘对准,不能跑偏,送膜装置采用纠偏装置来有效控制薄膜边缘线的对准。
镭射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工艺先进,技术领先,由于其环保及防伪技术的安全性达到国际环保防伪产品的要求,同时又可以美化外观,提高包装的附加值,因而引起了包装印刷界的关注,国内已经有多家大型包装印刷企业采用该设备进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