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转移膜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5
镭射膜光彩密度标准
镭射膜是一种具有高反射能力和抗反射能力的薄膜材料。
光彩密度是指镭射膜反射或透射处的颜色的饱和度或强度。
标准是指生产、测试和评估镭射膜光彩密度时所遵循的规范或准则。
对于镭射膜的光彩密度,可以使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估。
一种常用的标准是ISO 13468-2标准,它提供了用于测量和比
较光学镀膜的规范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一套测试程序和仪器,用以评估镭射膜的光学性能,包括光彩密度。
ISO 13468-2标准中涉及的光彩密度测量包括使用光谱反射测
量仪或光谱透射测量仪来测量镭射膜的颜色。
通常会记录颜色的CIELAB值,其中L代表亮度,a和b代表色调和饱和度。
这些值可以用来计算光彩密度和评估镭射膜的性能。
除ISO标准外,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制定其他标准来评估镭
射膜的光彩密度。
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
综上所述,镭射膜的光彩密度标准是指对于镭射膜颜色饱和度或强度的评估所遵循的规范或准则,其中ISO 13468-2是常用
的一个标准。
镭射转移膜检验标准标题:镭射膜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镭射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存储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生产镭射复合卡纸类产品(包括:镭射定位复合、转移纸,镭射素面复合、转移纸,镭射横光柱复合、转移纸等)所用镭射膜。
2 引用标准——3 分类分为镭射转移膜和镭射复合膜两类,镭射复合膜又分为PET和OPP两种材质。
4 技术要求4.1 外观4.1.1 表面点等外观要求详见下表各产品标准4.1.2不允许有明显起花、暗影、发雾、色差等缺陷。
4.1.3端面切边整齐、不允许有转移层脱落产生的铝屑(介质屑)、缺口等缺陷。
4.1.4表面镀层均匀,不允许脱铝(介质)、白点、镀空线、镀空点。
转移膜镀层应卷在内层。
4.2 内在质量4.2.1全息效果完整,清晰明亮,均匀,色彩变化丰富,同一批产品中全息效果基本一致。
4.2.2横光柱方向与膜放卷方向垂直,竖光柱与膜放卷方向平行不允许有倾斜的现象。
镭射图案方向一致4.2.3 每版中的光柱位置要统一,不允许有变化。
4.2.4 表面不允许有明显拼版缝。
4.2.5无版缝转移膜表面要求同上,在接缝处应无干涉条纹、黑色区域、包版胶带痕迹、转移层龟裂产生的脱铝、膜面褶皱等缺陷。
4.3 相关尺寸及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表12)要求:4.3.1 表1 光柱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表2 镭射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泰山华贵)表3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表4 素面无版缝膜(复合、转移)技术标准表5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哈德门醇香)表6 光柱无版缝转移膜技术标准(红塔山经典100)表7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表8 金色专版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蓝带)表9 云烟(紫)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表10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特高红中南海外销)表11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白沙二代定版距)表12 无版缝光柱介质转移膜技术标准(大鸡)表1 光柱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表2 镭射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泰山华贵)表3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注:①因复合膜与转移膜生产工艺不同,需检膜面亮度作为判定依据表4 素面无版缝膜(复合、转移)技术标准注②:因复合膜与转移膜生产工艺不同,需检膜面亮度作为判定依据表5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哈德门醇香)表6 光柱无版缝转移膜技术标准(红塔山经典100)表7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表8 金色专版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蓝带)表9 云烟(紫)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表10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特高红中南海外销)表11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白沙二代定版距)表12 无版缝光柱介质转移膜技术标准(大鸡)4.4复合膜应测量表面牢度:用透明胶带粘拉无铝层脱落。
纯铝箔
编号:MC-01
材料采购、进料检验均参照本标准,进料检验过程中,凡出现一项A类项目不合格则判定整批不合格,B类项目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考虑;B类项目为整批的则上升为A类项目。
编制: 审核:审批: 2009年 04月29日
PET镀铝膜
编号:MC-02
项目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考虑;B类项目为整批的则上升为A类项目。
编制: 审核:审批: 2009年 04月29日
镭射复合膜标准编号:MC-03
材料采购、进料检验均参照本标准,进料检验过程中,凡出现一项A类项目不合格则判定整批不合格,B类项目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考虑;B类项目为整批的则上升为A类项目。
编制: 审核:审批: 2009年 06月18日
镭射转移膜标准编号:MC-04
项目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考虑;B类项目为整批的则上升为A类项目。
编制:郭强审核:审批: 2009年 05月24日
原膜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限量标准
编号:MC-05
判定规则: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判定为不合格:a)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环已酮单项指标超过限量指标,则批量不合格。
b)其它指标单项指标超出标准30%的,则批量不合格。
c)感官有明显的气味,则批量不合格。
编制:黄述宝审核:审批: 2009年 04月29日。
烟包用镭射转移纸常见质量问题分析烟包采用的印刷工艺一直被认为是除钞票印刷之外最复杂的印刷工艺之一,而烟包所采用的镭射纸张所使用的工艺技术也一直引领着包装领域的潮流。
在这里,我们就烟包用镭射转移纸的生产工艺和常见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一、烟包用转移纸的生产工艺烟包用镭射转移纸有底纸和转移膜通过胶水复合而成,之后把转移膜剥离下来,就形成了转移纸张。
目前所用较多的底纸为白卡纸、铜版纸,白卡纸定量较大,一般为200-230克左右,也有170克软包硬做的纸张。
铜版纸又名涂料纸,有单铜和双铜之分,克重一般为90-95克。
转移膜是在PET 薄膜上涂布转移涂料,之后在转移涂料上模压信息层,再经过真空镀铝,分切就形成了镭射转移膜。
它取代了之前将镭射膜直接复合在底纸上形成的复合纸,是烟包领域的一大革新,更加绿色,更加环保。
转移膜的生产流程如下:转移膜的结构图:转移膜和转移纸通过胶水复合在一起,经过熟化之后,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分切成固定的平张尺寸或卷筒尺寸。
转移纸的生产流程如下:转移纸的结构图:镀铝层 信息层/涂料层 PET 基膜信息层/涂料层镀铝层胶水层底纸二、烟包转移纸的分类:烟包用转移纸分为普通转移纸、通用版镭射转移纸、定位专版防伪镭射转移纸、介质类转移纸。
普通转移纸就是我们常用的金银卡纸,上面不带镭射图案。
通用版镭射转移纸有100DPI横光柱/竖光柱(也叫布纹光柱)、300DPI横光柱/竖光柱(也叫高点光柱、镜面光柱或400DPI光柱)、拉丝光柱转移纸(拉丝比例也有不同)等等。
定位专版防伪镭射纸就是在普通的镭射版面上加入专门的防伪图案或防伪文字,如七匹狼系列、利群系列等等。
介质类转移纸是近些年在烟包领域新采用的一项技术,通过在信息层上蒸镀反射介质层,达到透明有镭射的纸张效果,和之前镀铝纸张的表面效果风格迥异,从而引领了烟包领域的一番时尚潮流。
普通金卡300DPI横光柱定位防伪镭射转移纸珍珠介质镭射转移纸专版防伪双镀洗铝转移镭射纸三、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
镭射镀铝膜企业标准目的:产品制造各项标准符合要求及技术规范性。
范围:本标准制定了镀铝镭射膜生产流程及检验规范化、包装运输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17-1995 真空金属镀层厚度测试方法电阻法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MOD)工艺流程:模压-镀铝-分切复卷-检验-包装1.模压:依附于版辑压印镭射,温度加到所要压印的温度(130℃左右),先压版辐,然后牵引辐,调好所需要的前后上下的张力,版辑水温在40℃左右;开始压印的时候起机速度稍快些,这样不会有皱,(一般在900-1200的转速),压印过程中仔细检查品质,压印完以后,取两个版面检查品质,并留样储存,标明编号、日期、责任人;2.镀铝:镀膜准备工作11将整齐满绕铝丝(纯度99.98%)的送丝盘装入送丝轴销,再装入送丝装置座的支块上。
1. 2每天用铜刷将送丝轮的齿轮杂物清除干净,将送丝盘上的铝丝直出线头穿过送丝压轮组及送丝导管送至蒸发舟上方,同时调整弹簧的压力使下压轮压紧铝丝而不打滑,能顺利地输送铝丝。
13将导电氮化硼蒸发舟两端包以石墨纸后按入电极内,石墨纸不能超过6层.1.4将待镀膜的纸芯管装入放卷气胀轴之上,将空纸芯管装入收卷转轴之上,并充分将纸芯管紧紧涨住(严禁用金属等硬物直接敲打气胀轴)。
1.5将装有空纸芯管的收卷气胀轴和装有待镀膜的放卷气胀轴分别放入收、放卷夹持器中,并夹持牢固,再将待镀膜从放卷气胀轴引出按穿膜示意图所示绕至收卷气胀轴之上,注意并保证待镀膜在各导辐及主辐之上必须平整,保证收放卷的边缘对齐。
并调整张力、卷径等各项参数,确认无误后合拢小车。
(收卷卷径:3英寸设定100mm;6英寸设定180mm;放卷卷径:3英寸设定100mm;膜卷长度600米以内设定400mm;膜卷长度1000米以上设定550mm;放卷张力:D12和D13设定放卷张力11kg;D14和D15设定放卷张力8kg;收卷张力:D12和D13设定收卷张力15kg;D14和D15设定收卷张力Iokg;)小车合拢距离3-5Cm时必须停止,再点动到位。
标题:镭射膜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镭射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存储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生产镭射复合卡纸类产品(包括:镭射定位复合、转移纸,镭射素面复合、转移纸,镭射横光柱复合、转移纸等)所用镭射膜。
2 引用标准——3 分类分为镭射转移膜和镭射复合膜两类,镭射复合膜又分为PET和OPP两种材质。
4 技术要求4.1 外观4.1.1 表面点等外观要求详见下表各产品标准4.1.2不允许有明显起花、暗影、发雾、色差等缺陷。
4.1.3端面切边整齐、不允许有转移层脱落产生的铝屑(介质屑)、缺口等缺陷。
4.1.4表面镀层均匀,不允许脱铝(介质)、白点、镀空线、镀空点。
转移膜镀层应卷在内层。
4.2 内在质量4.2.1全息效果完整,清晰明亮,均匀,色彩变化丰富,同一批产品中全息效果基本一致。
4.2.2横光柱方向与膜放卷方向垂直,竖光柱与膜放卷方向平行不允许有倾斜的现象。
镭射图案方向一致4.2.3 每版中的光柱位置要统一,不允许有变化。
4.2.4 表面不允许有明显拼版缝。
4.2.5无版缝转移膜表面要求同上,在接缝处应无干涉条纹、黑色区域、包版胶带痕迹、转移层龟裂产生的脱铝、膜面褶皱等缺陷。
4.3 相关尺寸及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表12)要求:4.3.1 表1 光柱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表2 镭射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泰山华贵)表3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表4 素面无版缝膜(复合、转移)技术标准表5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哈德门醇香)表6 光柱无版缝转移膜技术标准(红塔山经典100)表7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表8 金色专版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蓝带)表9 云烟(紫)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表10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特高红中南海外销)表11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白沙二代定版距)表12 无版缝光柱介质转移膜技术标准(大鸡)表1 光柱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表2 镭射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泰山华贵)表3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注:①因复合膜与转移膜生产工艺不同,需检膜面亮度作为判定依据表4 素面无版缝膜(复合、转移)技术标准注②:因复合膜与转移膜生产工艺不同,需检膜面亮度作为判定依据表5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哈德门醇香)表6 光柱无版缝转移膜技术标准(红塔山经典100)表7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表8 金色专版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蓝带)表9 云烟(紫)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表10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特高红中南海外销)表11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白沙二代定版距)表12 无版缝光柱介质转移膜技术标准(大鸡)4.4复合膜应测量表面牢度:用透明胶带粘拉无铝层脱落。
欧洲镭射标准(一)
欧洲镭射标准
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镭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为了确保镭射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欧洲制定了一系列标准。
标准分类
•欧洲镭射标准主要分为三大类:
1.光生物安全标准:主要关注镭射产品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
危害。
2.运营安全标准:主要关注镭射产品在运营和使用过程中的
安全性。
3.产品性能标准:主要关注镭射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规范要求。
光生物安全标准
•欧洲镭射产品的光生物安全标准主要包括:
–光学辐射限值:规定了镭射产品所产生的光辐射的最大限值,以确保人体不会受到辐射损害。
–极短脉冲激光的眼睛损伤阈值:为防止激光对眼睛造成损伤,设置了相应的损伤阈值。
运营安全标准
•欧洲镭射产品的运营安全标准主要包括:
–操作规程:规定了镭射产品的正确操作方法,以降低操作过程中的意外风险。
–安全警示标识:要求在镭射产品上设置标识以提醒用户注意安全事项。
–维修和维护要求:规定了镭射产品的维修和维护流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产品性能标准
•欧洲镭射产品的产品性能标准主要包括:
–输出功率:规定了镭射产品的最大输出功率,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光束质量:要求镭射产品的光束质量达到一定的要求,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总结
•欧洲镭射标准为保证镭射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遵守镭射标准对于制造商和使用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认真执行这些标准,我们能够促进镭射技术的健康发展,保障用户的权益。
浅析金属包装用全息镭射印刷转移膜及其生产工艺摘要:镭射转移膜具备装饰、防伪、利于环保、成本低廉、经久耐用等优点,逐步得到包装行业的广泛认可及应用,是今年来随着世界环保要求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工艺技术产物。
本文着重介绍了金属包装用全息镭射印刷转移膜的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关键词:防伪、全息镭射、工艺、印刷1、技术背景金属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的阻隔性能和装饰性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品包装、日用品包装、仪器仪表包装、工业品包装、军火包装等。
与防伪技术应用十分成熟的纸张、薄膜包装材料不同,金属包装材料上的防伪技术很少,被仿冒的现象层出不穷。
许多防伪技术(如激光全息防伪技术、二维码等)都是针对纸张、薄膜等常规包装材料,配套的工艺技术、设备已经十分成熟。
而金属包装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印刷、冲切强度、折叠成型等性能要求,用现有的激光全息塑料膜与金属包装材料复合难以满足上述性能要求。
另外先把全息镭射膜全息图案转移到金属材料上,再进行印刷的方式,需要增加特殊金属镭射转移设备,限制了激光全息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
2、结构介绍金属包装用全息镭射印刷转移膜包括依次叠置的塑料基材层、UV离型层、信息层、油墨层、铝反射层、热熔胶层、修饰层和金属基材层。
UV离型层、信息层、油墨层、铝反射层、热熔胶层、金属基材层相互紧密结合,各层延伸率高,在复合剥离、冲压成型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纹;UV离型层不仅具有剥离性能、更具有耐磨抗划伤性能。
图一(塑料基材层1、UV离型层2、信息层3、油墨层4、铝反射层5、热熔胶层6、修饰层7、金属基材层8)3、生产工艺步骤1:塑料基材层选择,选用厚度为15μm的无处理PET膜,塑料基材层1除了无处理PET膜,还可以选择PMMA膜或BOPP膜,厚度为一般为10~30μm;步骤2:在塑料基材层的上表面用常规凹版涂布方式涂布UV离型层,UV离型层主要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树脂、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
镭射压印转移环保工艺新选择作者:陈勇来源:《印刷技术·包装装潢》2014年第05期近几年,随着镭射压印转移技术的日趋成熟、完善,其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烟包印刷领域得到了高度认可。
本文中,笔者将对镭射压印转移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镭射压印转移设备的选购经验进行分享,希望帮助更多包装印刷企业做好投资决策。
镭射压印转移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势1.工作原理一般,镭射压印转移可采用凹印、柔印、胶印工艺来实现,但更多地还是采用柔印工艺。
镭射压印转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首先在印品表面涂布UV光油,通过光学纠偏控制系统对镭射转移膜卷进行纠偏,随后进入压印系统,将印品与镭射转移膜复合在一起,再经UV光照射瞬间固化,最后将印品与镭射转移膜剥离,使镭射转移膜表面的镭射图案转移至印品表面。
2.优势镭射压印转移作为我国纸包装印刷行业的创新技术之一,具有诸多突出优势:使用UV光油,符合绿色印刷要求;个性化镭射图案精美、防伪效果好;镭射转移膜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光学纠偏控制系统,可用于镭射压印转移套印。
图2所示为两种镭射压印转移印品,其装潢效果、防伪功能和环保性能均是镭射复合膜所无法比拟的。
图2a所示的邀请函是在定量为128g/m2的铜版纸上进行四色印刷后,再进行满版镭射压印转移的效果,大大提升了产品档次;图2b所示的“黄山”烟包则是在定量为250g/m2的白卡纸上采用了满天星镭射压印转移套印(条形码除外),在提升产品档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品的防伪功能。
为降低成本,近年来镭射压印转移设备也有了一些新突破,如应用了特殊波长光束的跟踪纠偏系统以及前规测距技术,实现了在高速印刷过程中的信号识别和处理;生成“冷”UV光,减少了UV灯管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对印品和镭射转移膜的不利影响,保证纸面温度控制在50oC以下,使镭射转移膜的变形和老化降至最低,大大提高了镭射转移膜的重复使用次数。
烟包用镭射纸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作者:王晓磊来源:《印刷技术·包装装潢》2014年第04期烟包印刷一直被认为是除钞票印刷以外最复杂的印刷工艺之一,烟包所采用的承印材料——镭射纸,不仅更加环保,而且其所使用的工艺也一直引领着包装材料领域的潮流。
在此,笔者就烟包用镭射纸的分类、生产工艺以及常见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给相关生产带来帮助。
分类及生产工艺烟包用镭射纸主要包括通用版镭射纸、定位专版防伪镭射纸、介质类镭射纸等几种,其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通用版镭射纸包括100dpi横/竖光柱镭射纸、300dpi横/竖光柱镭射纸以及拉丝光柱镭射纸(拉丝比例有所不同)等;定位专版防伪镭射纸就是在普通的镭射版面上加入专门的防伪图案或文字;介质类镭射纸是近些年烟包领域采用的一种新材料,通过在信息层上蒸镀反射介质层,以达到透明镭射的效果。
烟包用镭射纸的生产工艺是首先采用胶水将底纸和镭射转移膜进行复合,然后将镭射转移膜剥离,形成镭射纸,最后按客户要求将镭射纸分切成固定尺寸的单张或卷筒。
目前镭射纸生产常用的底纸有白卡纸、铜版纸,其中,白卡纸的定量较大,一般为200~230g/m2,也有定量为170g/m2软包硬化的纸张;铜版纸的定量一般为90~95g/m2。
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1.纸张表面出现白点或被压出凹坑现象:镭射纸表面出现白点或被压出凹坑。
分析:首先要观察镭射纸表面的白点或凹坑是否有固定间距,如果有固定间距,那么通常是由于导辊表面有脏东西造成的,可通过测量出来的间距值去查找相应的导辊,清理导辊表面或更换导辊即可;如果没有固定间距,那么就要仔细观察剥离下来的基膜表面是否有残余铝层,如果有残余铝层且残余铝层无法用胶带粘下来,那么就是镭射转移膜的质量有问题。
2.纸张爆裂现象:印刷后,镭射纸压痕线处油墨和铝层产生断裂,形成明显的裂痕。
分析:造成镭射纸爆裂的主要原因有:(1)当镭射纸复合胶水层偏硬或涂料层偏脆时,纸张表面的耐折性必然偏差,因此当纸张折叠时,附着在纸张表面的铝层和油墨层会因胶水层或涂料层断裂而产生爆裂,此时应更换韧性更好的胶水或涂料;(2)当镭射纸含水量偏低时,容易造成纸张纤维韧性大幅降低,从而导致附着在纸张表面的其他涂层因纸张纤维断裂而产生爆裂;(3)当油墨与纸张表面的涂料层结合不好时,也容易在折叠时形成爆裂现象,此时应更换合适的油墨或涂料;(4)当UV光油涂层偏厚时,镭射纸折叠时也极易发生爆裂,此时应适当减少UV光油的涂布量。
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发展及工艺要求激光全息图像不仅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外观档次,显示出一种高档豪华的形象,还增加了一定的防伪功能,因此其在包装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适用于烟、酒、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礼品等产品的包装。
在包装上获得激光全息图像有多种方法,如不干胶标签、镭射膜直接复合、镭射烫印箔热烫印和冷烫印、镭射镀铝纸等。
然而,上述激光全息图像的获得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不干胶标签:方法简单,但与包装不是一个整体,易脱落,无法增加包装的美观度,常用作封口防伪标贴。
镭射膜直接复合:工艺简单,但生产效率低,能与包装表面紧密贴合,常用于激光全息图像的整体复合,而不是局部复合。
镭射膜会永久地留在包装上,难以降解,有悖于当前绿色环保的理念。
镭射烫印箔热烫印:工艺精美,可以进行定位烫印,生产效率较高,防伪效果良好,一般用于局部图案及较小面积的烫印。
但其需要加热装置和烫印版,生产成本较高。
镭射镀铝纸:工艺效果良好,但只能用于激光全息图像的底纹,不能局部使用,对后道印刷要求高,凹印是其常用的印刷方式,成本很高。
基于这些工艺方法的不足,包装设计人员一直在寻找一种低成本、环保、应用范围广的激光全息图像制作工艺。
经过不断的努力以及大量的试验,一种崭新的激光全息图像制作工艺―镭射压印转移工艺应运而生。
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发展镭射压印转移设备的原始机型出自于日本一家制造企业,其采用的是收放膜卷的方式(如图1所示)。
每卷镭射压印转移膜的长度大约为3000~4000米,使用该设备工作半小时左右后就需要吊装膜卷和穿膜,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容易损伤镭射压印转移膜,更大的问题是镭射压印转移激光全息图像与印刷品表面待烫印图案是无规则压印转移,成像质量差异很大,且镭射压印转移膜的版缝也无法避让。
特别是局部涂布UV光油时,待烫印图案边缘部分溢出的微量固化UV光油会残留在镭射压印转移膜上,严重影响镭射压印转移膜表面激光全息图案的转移质量,同时也会对下次镭射压印转移产生一定影响,使得镭射压印转移膜反复使用的次数减少至3~5次。
转移镭射膜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镭射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存储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生产镭射覆膜铁类产品(包括:镭射定位复合、镭射横光柱复合)所用镭射膜。
3 分类
分为镭射转移膜和镭射复合膜两类,镭射复合膜又分为PET和OPP两种材质。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 表面点等外观要求详见下表各产品标准
4.1.2不允许有明显起花、暗影、发雾、色差等缺陷。
4.1.3端面切边整齐、不允许有转移层脱落产生的铝屑(介质屑)、缺口等缺陷。
4.1.4表面镀层均匀,不允许脱铝(介质)、白点、镀空线、镀空点。
转移膜镀层应卷在内层。
4.2 内在质量
4.2.1全息效果完整,清晰明亮,均匀,色彩变化丰富,同一批产品中全息效果基本一致。
4.2.2横光柱方向与膜放卷方向垂直,竖光柱与膜放卷方向平行不允许有倾斜的现象。
镭射图案方向一致
4.2.3 每版中的光柱位置要统一,不允许有变化。
4.2.4 表面不允许有明显拼版缝。
4.2.5无版缝转移膜表面要求同上,在接缝处应无干涉条纹、黑色区域、包版胶带痕迹、转移层龟裂产生的脱铝、膜面褶皱等缺陷。
4.3 相关尺寸及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表2)要求:
表1 光柱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
表2 镭射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
4.4复合膜应测量表面牢度:用透明胶带粘拉无铝层脱落。
5 试验方法
5.1 检验场所:GB/T 2 918规定的试样的处理和测定要求,检验场所温度(25±5)℃,相对湿度(50±5)%。
5.2 试样采取:去掉镭射膜表层,沿镭射膜的横向隔开,取2层作外观、规格尺寸、及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用纸芯卷好,标明相关信息。
5.3 外观
5.3.1 在40W的日光灯或自然光线下,目测检验基膜的外观质量。
5.4 宽度测量按 GB/T 6673的规定进行。
5.5 厚度测定按 GB/T 6672的规定进行。
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2um。
5.6 拉伸强度按照 GB/T 13022进行。
采用长条形试样。
试样宽(15±0.1)mm,至少长150mm,夹具间距为l00mm,按顺序编号后,逐一进行测量,拉伸速度为(100± 10)mm/min,分别测试试样纵、横向各5条,以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断裂部位距夹口10mm以内,测试数据无效)。
试样断裂时拉伸时间确保在5s~30s。
6 抽样方法及验收规则
6.1 检验批:以一次到货为检验批。
6.2 检验项目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色差、幅宽偏差、全息效果、对角线偏差、接头(无版缝)、有效幅宽(定位)、外观。
6.4 不合格分类
不合格分类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不合格的分类
6.5 判定规则
样本检验中若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项,或若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B
类不合格项,应在该批产品中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若复检结果合格,则应在该批产品中对不合格项进行第二次复检,最终结果以第二次复检结果为准。
C类幅宽偏差、版距偏差小于标准时判为不合格,大于标准时不作为否决项;铝层厚度为辅助检测项不作为否决项。
7.1 标志
外包装应有合格证,注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检验章、生产单位,以及相应防护标志。
7.2 包装
每卷膜用塑料薄膜包装好,两端用带有泡沫塑料的夹板支撑保护,并用塑料塞头塞紧,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包装。
特殊包装由供需双方商定。
7.3 运输
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防止机械碰撞和日晒雨淋。
7.4 贮存
应保存在整洁、干燥通风的库房内,妥善堆放,距离热源2m以上,不能受强光直射。
贮存期限从生产之日起不超过一年。
超过贮存期时,可按本标准进行检验,如果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产品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