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微创入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0例报道2002~2011年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入路三根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40例患者均为单髋,左髋18例,右髋22例;其中男16例,女22例;71岁10例;garden’s分型:ⅱ型8例,ⅲ型20例,ⅳ型12例;伴有冠心病2例,高血压为10例,慢性肺气肿8例,糖尿病4例;伤后3天内手术21例,3~7天内手术19例。
内固定材料由江苏省创生医疗有限公司提供的直径7.3mm的钛合金空心加压螺丝钉。
手术方法:本组40例均在全麻下手术,先行患肢牵引下外展内旋位随后用下肢复位架外固定,再用c臂机正位或轴位透视确定骨折复位满意后,将臀部垫高10°~20°,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患肢大转子下3cm处做长3~5cm的切口,切口深度达股骨外侧皮质,将1枚克氏针打入股骨颈中,针尖距股骨头顶端0.5cm,再用两枚克氏针平行的打入股骨颈中,且3枚克氏针的位置成△型,其中1枚克氏针位于股骨距中,用c臂机确定3枚克氏针在股骨头颈中,测量应用空心加压螺钉的长度,依次打入3枚空心加压螺丝钉。
结果本组4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年,平均40个月,术后3~6个月复查x线片,39例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线基本消失,愈合率97.5%,术后1年、3年复查x线片、ct,有3例出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中1例伴有骨折不愈合,还有1例股骨头坏死出现在空心加压螺钉取出后半年,均发生在garden’s分型中的ⅲ型、ⅳ型,坏死率7.5%,未发现迟发性股骨头塌陷。
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无并发症37例(88~100分),平均91.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76~79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伴坏死1例(20分)。
讨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最大问题: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迟发性股骨头塌陷。
骨折治疗的结果与损伤程度、复位与否、固定正确与否有显著的关系。
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常见骨科疾病,我科于2003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36例,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48~81岁,左侧17例,右侧19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摔伤29例,均为新鲜骨折,按骨折线位置分型:头下型10例,颈型17例,基底型14例。
按Garden分型:Ⅰ型5例,Ⅱ型11例,Ⅲ型14例,Ⅳ型6例。
入院至手术时间4~14天。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均有行胫骨结节牵引。
患者平卧位,于C型臂X线监视下选择手法复位(GardenⅠ、Ⅱ型不需复位)达解剖复位后,患肢保持外展15度~20度,内旋15度,屈伸中立位,于大粗隆下股外侧做一小切口,首先沿股骨颈前方钻入1枚导针,以确定股骨颈前倾角,并通过X线透视证实导针位置,于平行导向器的菱形孔内平行确定前倾角导针,钻入定位导针,撤定位前倾角导针,通过周边三角形针孔逐个将导针打入股骨头软骨下骨,C型臂X线透视证实导针位置合适后,撤去平行导向器和定位导针,测量需拧入螺丝钉长度,以4.5 mm中空钻头、丝锥沿导针逐一拧入直径为6.5 mm中空加压螺丝钉,螺丝钉头下放置垫圈,再次透视,螺丝钉位置满意,拔除导针,逐层缝合。
1.3 术后治疗:穿防旋鞋3周,早期行功能锻炼,避免盘腿\侧卧及过早负重,3个月后根据复查X线片,决定可否负重。
2 结果本组36例均获1~3年随访,1例因院外突发心梗死亡,发生远期并发症3例,股骨头坏死2例,螺钉松动,骨折不愈合1例,本组余病例无螺丝钉松动,弯折发生,骨折愈合时间3.5~11个月,平均6.5个月。
按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功能47分,疼痛44分,关节活动5分,畸形4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本组35例中优21例(60%),良11例(31.4%),优良率91.4%。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中,有53例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骨折的愈合率达到94.6%,仅有3例患者骨折未愈合;髋关节功能评价达优良等级的患者共有49例,治疗的优良率为87.5%。
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治疗股骨颈骨折,还可提高患者骨折的愈合率,改善受累关节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为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此骨折的治愈较为困难,而且很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固定方法,促进骨折的愈合剂及受累关节功能的恢复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56例采取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现将研究结果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37~69岁,平均年龄为43.5±3.2岁,右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左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7例,经颈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6例,基底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3例,所选患者均诊断为闭合性骨折。
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⑴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立刻给予患肢皮肤牵引,同时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血生化、凝血功能等),若患者合并其它疾病,由专科医生协助诊治,评估手术危险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50例股骨颈骨折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1年6月~2012年7月采用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结果:50例患者经过3~1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优44例(88.0%),愈合良5例(10.0%),差1例(2.0%),优良率98.0%。
术后关节活动8.6±6.1周,骨折愈合时间2.5~10.5个月,骨痂生成时间2.1±1.1个月。
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
关键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疗效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1],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复水平和老年生活质量。
目前最常用见的方法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若螺纹钉选择不恰当,常会造成畸形、疼痛[2],为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1年6月~2012年7月采用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1年6月~2012年7月采用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男30例(60.0%),女20例(40.0%),男女之比1.5:1,年龄19~69岁,平均54.6岁。
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电透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
患者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平卧于骨科牵引床上,对侧下肢极度外展,患侧下肢外旋位绑于托架上。
先使患肢外旋,再外展20°,然后再施行牵引使患肢略长于对侧肢体长度[3]。
术中用手将大粗隆向前、后推动数次,再内旋患肢,略微放松牵引。
C型臂透视观察复位情况,闭合复位要尽量达到Garden对线指数要求:即在正位X线片上,股骨头内侧骨小梁的中心轴线与股骨干内侧皮质形成的角度>160°,≤180°;在侧位片上,对线指数是股骨颈直线为180°,正常的指数应<20°[4]。
AO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廖安成【摘要】目的:观察3枚AO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观察效果.结果: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行早期闭合整复3枚AO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经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及Sander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1.2%、88.1%.经术后6~12月随访,共发生骨不愈合4例,占11.7%;经术后20~48月(平均36个月)随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例,占20.6%.结论:3枚AO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准确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术后管理和定期随访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09(035)003【总页数】2页(P194-195)【关键词】AO空心加压螺钉;股骨颈骨折;并发症【作者】廖安成【作者单位】成都市双流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8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与关节置换。
我院1999年5月至2006年6月进行了34例闭合复位、3枚AO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55~82岁,平均69岁;左侧18例,右侧16例。
受伤原因:外伤28例,车祸6例。
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11例,Ⅲ型14例,Ⅳ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7 d ,平均3 d。
纳入病例均为外伤所致的中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病理性股骨颈骨折未纳入。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据骨折的Garden分型,对无明显移位或嵌插骨折予保持患肢中立位,穿防旋鞋制动,不行牵引;对移位的Ⅲ、Ⅳ型骨折予皮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制动,维持于中立位。
入院即行常规体检及理化检查,术前评估,对能耐受手术及麻醉者,尽早进行闭合整复,行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全部患者在经过治疗随访后,优42例,良17例,优良率为95.2%,3例骨折不愈合患者中1例予以带血管蒂骨瓣植入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2例行全髋置换术。
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简便、耗时短,术中出血少,效果满意,费用较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标签: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空心加压螺钉股骨颈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在骨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和多发,因其特殊的解剖特点,在发生股骨颈骨折后容易形成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因此,要尽早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取股骨颈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减少股骨头缺血情况[1]。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5月~2010年5月对收治的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9.5±11.3)岁。
左侧股骨颈骨折25例,右侧股骨颈骨折37例。
骨折原因:车祸伤41例,跌伤18例,高处坠落伤3例;按Garden分型:Ⅰ型5例,Ⅱ型22例,Ⅲ型29例,Ⅳ型6例。
全部患者中4例患者有高血压病,4例有糖尿病,1例慢性支气管炎。
并发肱骨骨折3例,脾破裂1例。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骨盆、患侧髋关节X线正侧位平片检查,43例患者予以CT检查,全部手术在1~ 4 d内完成,手术时间与骨折发生时的时间间隔为10 h~7 d,平均(3.2±1.3)d。
1.2 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采取中立位皮牵引或骨牵引,并予以心、肺、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影像学等检查。
存在内科疾病的患者请相关科室协助治疗后择期进行手术。
《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运动活动的增加,中青年人群的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
对于这类骨折的治疗,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五年内在我院接受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斯氏针进行骨折复位,并使用空心加压螺钉进行固定。
手术过程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
3. 疗效评估术后随访时间至少为一年,评估内容包括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
采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观察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
同时,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三、结果1. 骨折愈合情况经过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骨痂形成,骨折线逐渐模糊。
2. 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根据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大部分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得到改善。
3. 并发症发生率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内固定松动等,但经过及时处理,大部分患者均能顺利康复。
四、讨论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次,通过斯氏针进行骨折复位,可确保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为后续的固定治疗奠定基础;最后,使用空心加压螺钉进行固定,可有效避免骨折再移位,促进骨折愈合。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对比》篇一一、引言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尤其在中年和青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对于此类骨折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DHS)和空心加压螺钉(PCFN)两种方法。
本文将就这两种治疗方法在近期疗效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二、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DHS)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是一种内固定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
其治疗原理是通过在股骨颈上安置稳定的动力钉和滑车螺丝,为骨折端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固定。
DHS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好的抗旋转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
三、空心加压螺钉(PCFN)治疗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是另一种常见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空心螺钉对骨折端进行加压,从而达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
PCFN的优势在于其操作简便、对软组织损伤小,并且对于部分类型骨折具有较高的复位率。
四、两种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对比(一)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本研究采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近期疗效评价。
(二)疗效对比分析1. 骨折愈合时间:DHS治疗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略优于PCFN治疗组,这可能与DHS的稳定性和抗旋转性有关。
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CFN治疗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低,这可能与PCFN对软组织损伤小有关。
3. 术后疼痛程度:两种治疗方法在术后疼痛程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
五、讨论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近期疗效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DHS和PCFN在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DHS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旋转性在骨折愈合时间上略占优势,而PCFN因其操作简便、对软组织损伤小的特点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表现较好。
然而,两种治疗方法在术后疼痛程度的控制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六、结论综上所述,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DHS)和空心加压螺钉(PCFN)在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回顾性分析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病例资料。
患肢功能优良率达90.63%,骨折愈合率达96.87%。
认为其方法具有抗剪旋压力作用强、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
2003年4月~2007年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32例,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AO纯钛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4~52岁。
按骨折线部位分类:头颈型5例,经颈型18例,基底型9例;按Carden分类:Ⅱ型7例,Ⅲ型20例,Ⅳ型5例。
受伤至就诊时间30分钟~44小时。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
(1)摄健侧髋关节正侧位片及内旋位片,测量计算前似角及颈干
角的角度,估计3枚导针的进针点及方向;(2)对受伤至就诊时间超过8~10小时的病例行股骨踝上骨牵引4~6天。
2.2 闭合复位内固定
患者躺于多功能骨科牵引床上,健侧髋膝屈曲90°固定以利摄片;对骨折端行手法复位后患肢固定于牵引架上,X线透视复位良好,消毒铺巾,取股骨大粗隆外侧向下直切口长约 5.0cm,显露外侧骨皮质,在相当于股骨颈下缘延长线与外侧骨皮质交点上方约0.5cm处,按颈干角与前倾角的方向,沿股距上缘钻入第1枚导针;在该针进针点上方约1.8~2.0cm偏前及偏后处,平行于股骨颈中轴线,钻入第2及第3枚导针,透视证实3枚导针位置方向良好,通过导针拧入3枚直径6.5mm的AO纯钛空心加压螺钉,透视证实螺钉位置方向良好,拔出导针,关闭切口。
2.3 切开复位内固定
消毒,下肢用无菌巾包扎,髋外侧切口周围用无菌巾缝于皮肤固定;取髋关节外侧切口入路,分离臂肌与阔筋膜张肌间隙进入显露,直视下使骨折端复位达解剖,透视证实复位良好达解剖,按上述闭合复位内固定法钻入导针拧入螺钉固定,置管引流,关闭切口。
2.4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穿“丁”字鞋,手术第2~3天开始患肢肌肉收缩锻炼,1个月后扶双拐不负重行走,然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
3 结果
本组32例术后均获随访18~24个月,骨折不愈合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均为头颈并Carden Ⅳ型病例。
疗效按沈惠良等[1]标准判定:优13例,良1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达90.63%。
讨论
1 股骨颈骨折的预后与骨折类型、复位程度、内固定质量及年龄等因素有关,其中以骨折类型对预后的影响最大,本组2例疗效差者均为头颈并CardenⅣ型病例。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能够施加影响的只有复位程度及内固定质量两个因素,采用AO纯钛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具有以下优点:(1)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原理为滑动加压原理,空心钉的加压滑动使骨折端产生动态轴向压应力,有利于骨折愈合,3枚螺钉在股骨颈截面上呈倒等腰三角形分布,螺钉远侧段螺纹全部进入股骨头旋紧螺钉,能使骨折面紧密对合,当术后骨折端吸收产生间隙时,钉的无螺纹部分可向外滑动使间隙消失,继续保持骨折端接触,加压作用明显,能有效防止股骨头旋转及下沉,加速骨折愈合。
(2)目前常用的AO纯钛空心加压螺钉强度大,足够承受股骨颈在正常负重时的各种负荷;螺钉的直径多为 6.5~7.0mm,较其他内固定材料细,对股骨头颈髓内血管破坏少,有利于骨折愈合;螺钉的中空结构有利于避免骨内高压,缓解疼痛,减少了因髓内高压所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能性。
(3)螺钉的纯钛制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如无感染,无须取钉,可随时行MRI检查,能较早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便于及时治疗。
(4)股骨颈骨折经术前适当牵引,术中应用C臂X线机及多功能骨科牵引架,使得闭合复位多数可获成功;经外
侧小切口钻入导针,通过导针拧入螺钉,导针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端及股骨头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及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
2 注意事项
(1)手术应尽早进行,对受伤至就诊时间超过8~10小时,骨折移位明显,不宜急诊手术的病例,可行骨牵引4~6天,以利术中复位。
(2)解剖复位在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闭合复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股骨颈骨折的预后。
经1~2次轻柔闭合手法复位未获成功或复位后不能接受者,应考虑切开复位。
(3)第1枚导针的进针点要求在股骨颈下缘延长线与股骨粗隆外侧皮质交点之上方约0.5cm处,相当于股骨颈中心轴线与粗隆外侧皮质交点下方约1.0cm处;进针方向应按股骨颈前倾角及颈干角的方向,沿股距上缘钻入,螺钉远端应距离X线所示的股骨头关节面约0.5cm,以免螺钉穿出损伤关节。
(4)术后强调早期适当功能锻炼,至骨折基本愈合后才开始负重行走,以免尚未完全重建血运的股骨头因塌陷而变形。
【参考文献】
[1]沈惠良,王强,雍宜民.多枚7.0mm空心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3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