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4.2我们在这里生活1|教科版(共15页)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16
我们在这里生活【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南方与北方食物的不同,了解各地人们的饮食特点和习惯,2.初步了解祖国不同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知道祖国的山山水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初步探究不同地区的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探究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特点之间的关系。
4.了解我国南北方人民衣食住行等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决定着南北方人们的文化传承、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农作物及其加工食物的图片和其他一些风俗习惯的图片。
2.课前让学生了解、搜集各地方主食和副食、服饰和住房资料等。
【教学内容】大米饭,小米粥,青果酒【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老师提问:各位同学,我们一日三餐除了菜都吃什么呀?2.老师提问:除了大米饭白米粥、我们还吃过什么?把你吃过的食物告诉同学们。
3.老师提问:你们知道营养餐中蛋黄派、牛奶等食品的主要原料是什么?他们是由哪种植物哪种动物生产的?4.老师提问:是不是全国人民都吃大米饭白米粥啊?5.学生讨论。
6.老师提问:现在让我们来认识几种植物,看看他们都适宜于在什么地方种植?(老师播放图片:水稻、玉米、高粱、青稞、小麦)7.学生讨论。
8.老师小结:这些农作物只适宜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生长,加工成的东西,其实就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天天要吃的食物,我们就叫做主食,加工后不天天吃的食物,我们叫它为副食或者点心。
你知道在祖国的南北方分别有哪些主食吗?(二)学习交流,了解南北主食1.老师板书:大米饭、小米粥、青果酒(1)完成连线题:(并板书)面条北方米粉白米饭馍馍饺子南方馒头老师:我们天天吃的是白米饭,就知道我们是南方人了,也就知道北方人的主食是什么,其他食物我们也会经常吃到,但他们不是主食。
为什么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主食会不同呢?(让学生说一说)它与我们的农业生产、地域环境有关吗?还与什么有关?大家讨论。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引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件以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内容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本课件的教学目标包括:1、帮助学生掌握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本课件涵盖了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1、社会生活与规则:通过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制度,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2、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通过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安全与自我保护:通过模拟演练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4、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数据和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5、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通过历史事件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国家认同感,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教学方法包括:1、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互动式教学:设置问题、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本课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1、平时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2、期末考试: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3、学生自评和互评: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我认知;4、教师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