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件爱惜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3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爱惜资源,节约用水》教案和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五单元《爱惜资源,节约用水》作者及工作单位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姚山小学覃日明教材分析节约水电、节约能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让学生了解我国水电资源短缺的现实、感受水的宝贵,从而使学生从小形成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是我们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品德与生活课,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参与性、突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去亲身体验、亲自感受水的重要与水资源的匮乏,从而形成自觉的、持久的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1.节约水和电是一个老话题,尽管如此,在我国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电的现象。
这一主题主要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缺水的现状,学习节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止浪费水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水知识、节水方法。
2.这些生活在现代新农村的学生,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因此他们很少能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很多学生没有感受过缺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所以很难理解水的宝贵。
3.由于学生的年龄低,对相关水资源的数据还不能理解、没有相应的概念,学习本课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都离不开水。
2.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3.知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了解常用的节水手段与方法。
情感态度:能自觉、自愿节约用水。
价值观与行为:1.在思想上知道节水光荣、浪费水可耻。
2.养成用完水关紧水龙头的习惯。
3.见到浪费水的现象,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加以劝阻,并进行节水的宣传。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学会怎样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过程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五单元《爱惜资源,节约用水》作者及工作单位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姚山小学覃日明教材分析节约水电、节约能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让学生了解我国水电资源短缺的现实、感受水的宝贵,从而使学生从小形成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是我们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二年级上品德教案-爱惜资源_科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使学生明白水、电作用大,明白水电资源的宝贵。
⑵认识小小一张纸的作用,学会节约水电。
⑶了解简单的节约水电的具体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调查、了解周围人用水电情形,家庭节约用水电的方法,水电的作用等知识,明白水电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⑵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加深对水电知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其用途,明白得节约资源,从自身做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白得水和电用处大、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爱宝贵的水电资源。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得要从周围做起,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养成从小节约水电的好适应。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明白,要从周围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2)让学生明白得水电来之不易。
明白得资源的宝贵。
【活动预备】学生预备:1.向家人了解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形。
2.搜集相关图片、关于水电的作用、节约水电的方法等资料。
老师预备:[来源:学§科§网Z§X§X§K]搜集相关节约水、电的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刻】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爱惜资源◆今天你节约水电了吗?一、初步感悟,导入新课(媒体课件)1.同学们,有两样东西,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你猜是什么?⑴谜面一:我会变,一会儿在天上,一会儿在地上,一会儿在空气里;我还会变,一会儿是固体,一会儿是气体,一会儿是液体,我还和你天天在一起。
(水)⑵谜面二:看不见,摸不着,家家户户都需要,晚上更是离不了。
(电)(随着学生猜的情形显现板书:水电。
⑶水的自述:我是小小一滴水,我的本领真不小,没有我,地球上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更可不能有人,我是生命之源。
⑷电的自述:我是电,家家户户都需要,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电视、电饭煲,运输、造纸和医疗,一时一刻离不了。
2.想一想:⑴地球上假如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⑵离开了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模样?3.小结。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我会爱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我会爱惜》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爱惜身边的事物的重要性,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爱惜物品、爱惜时间、爱惜生命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爱惜物品、爱惜时间、爱惜生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浪费物品、拖延时间、不尊重生命等。
因此,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做起,培养他们爱惜身边事物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爱惜身边事物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
3.引导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爱惜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引导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爱惜身边的事物。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惜物品的意识。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道具,如水、电、纸等。
2.准备趣味游戏道具,如卡片、图片等。
3.准备分组讨论的主题,如爱惜物品、爱惜时间、爱惜生命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身边的事物,如水、电、纸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物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爱惜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如进行一个节水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水完成任务。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趣味游戏,如“爱惜物品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爱惜物品。
4.巩固(5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爱惜身边的事物。
《小小一张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小一张纸》这个活动主题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第三册第五单元内容。
它所处的单元是一个以“我爱绿树,我爱蓝天”为主题的教育单元,包含“我身边的环境”、“爱惜资源”、“美,就这么简单”三个活动主题。
《小小一张纸》是“爱惜资源”中的一个小主题,旨在让学生认识纸张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并付诸于行动。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纸张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2.通过调查用纸的情况,感受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珍惜每一份资源,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关注自然、生命、环境和资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纸制品(白纸、作业本等)、课前调查表、废旧挂历制作而成的树叶形卡片。
【教学设计】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课前教师表演“纸变钱”魔术。
2.导入纸娃娃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一:了解纸张作用——纸娃娃大变身1.师导入课题,纸娃娃在生活中会变成各种各样的物品。
马上开始“纸娃娃大变身”活动。
2.生展示用纸做成的物品并说作用。
根据学生发言奖励废旧挂历做成的奖品“树叶”。
生小组交流。
3.师展示图片并总结:我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纸娃娃,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纸娃娃。
4.创设情景:如果有一天,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用纸做成的物品都消失了,那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呢?生想象作答。
5.师:“原来纸娃娃帮了我们这么多忙,你想怎么夸夸它?”生发言。
总结: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张纸”,作用却很大!(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二:了解纸的来历1.师导入:既然纸的作用这么大,那同学们知不知道纸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生说纸的来历2.播放视频“纸娃娃的自述”。
老师问:看完视频,相信你对纸的来历更加清楚了,谁来说一说,纸究竟是怎么来的?生答。
3.师总结:小小的一张纸,却来得十分不容易。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我会爱惜》(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我会爱惜》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爱惜物品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爱惜身边的事物、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食物等,通过一系列实例让学生学会爱惜物品,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爱惜物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浪费、乱扔垃圾等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爱惜物品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爱惜物品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食物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爱惜物品的重要性,形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浪费食物等良好行为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感受爱惜物品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围绕实例展开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故事讲解: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爱惜物品的意义。
4.视频播放: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爱惜物品的重要性。
5.激励评价:采用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惜物品。
2.讲解实例:讲解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爱惜物品的重要性。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围绕实例展开讨论,分析浪费的原因及危害。
4.故事讲解: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爱惜物品的意义。
5.视频播放: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爱惜物品的重要性。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小一张纸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来源及纸的用途
2、调查用纸情况
3、知道节约用纸的重要
教学准备:卡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同学们看看桌子上面放的什么?
书、本子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了解纸的用途
1、假如给你这张纸,你打算用它做什么?
2、补充:出示课件纸的广泛用途
3、交流汇报课前对一天用纸量的调查表
活动二:了解纸的来历
1、播放制作纸的过程
2、通过看录像你了解到了什么?
活动三:看视频判断对错
活动四:节约用纸
1、组内讨论:怎样节约用纸?
2、汇报
三、谈学习收获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