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国家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届世界水论坛国家报告-厄瓜多尔(1)摘要: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横跨赤道,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野生物种。
该国分为4个地区:沿海地区、山区、亚马逊河流域和岛屿(包括哥伦布群岛)地区。
安第斯山脉两侧雨量丰沛,为这个国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水力资源(技术上可开发约为30GW),大大超过目前全国的电力需求(约2GW)。
关键词:世界水论坛国家报告厄瓜多尔1国家简介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横跨赤道,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野生物种。
该国分为4个地区:沿海地区、山区、亚马逊河流域和岛屿(包括哥伦布群岛)地区。
安第斯山脉两侧雨量丰沛,为这个国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水力资源(技术上可开发约为30GW),大大超过目前全国的电力需求(约2GW)。
该国总人口1216万,年人口增长率为%。
首都基多有150万居民,主要港口城市瓜亚基尔人口超过200万。
预计到XX 年,全国人口将达1490万。
在人口素质方面,厄瓜多尔的文盲率为%;在城镇地区为%,乡村是%。
人口发展指数为,排名世界第72位。
水资源利用方面,饮用水的覆盖率是%,排污设施的覆盖指数是%,人均用水量为320升/天。
约80%的水主要用于灌溉,实际灌溉区在3,136,000公顷左右。
用电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由于宗教冲突、自然灾害,再加上政局动荡,近几年厄瓜多尔一直受经济危机的困扰。
该国的贫困率达到了80%,赤贫率在两年内翻了一翻。
乡村地区的贫困现象更加严重:25%的农民正处于极度贫穷的境地,50%处于相对贫困(收入仅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这种情况使得乡村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2经济概况厄瓜多尔的经济以石油、农业、渔业、矿产和非传统产业的出口产品为主,如:虾、花卉和热带水果。
过高的外债是削弱厄瓜多尔经济的一大因素。
到XX年底,厄瓜多尔的内债(80%)和外债(20%)高达亿美元。
XX年的GDP几乎有50%是用来偿还这些债务的。
利息支出相当于总出口额的28%,在1999年这一数字是29%。
世界国家——厄瓜多尔篇厄瓜多尔全称厄瓜多尔共和国,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部。
赤道横穿过厄瓜多尔国土的北部。
西面濒临太平洋,东和南面与秘鲁接壤,北部与哥伦比亚交界。
科隆群岛是厄瓜多尔的海外群岛。
国土面积为25.63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约930公里。
“厄瓜多尔”在西班牙语中意为“赤道”,所以厄又别称赤道国。
厄瓜多尔地图厄瓜多尔全境可分为三个自然区:东部以亚马孙冲击平原为主;安第斯山脉纵贯中部,山间高原、盆地相间分布;西部沿海分布着丘陵与低地。
科隆群岛位于西经90度,分布在赤道南北,赤道以南范围较大。
该岛东距大陆海岸约900多公里,面积7800平方公里,是由火山锥和火山熔岩组成。
厄瓜多尔火山较多,地震频繁。
钦博拉索山为厄境内的最高山,是一座圆锥形死火山,高6272米,是地球上最厚的地方。
钦博拉索山厄瓜多尔陆地的气候类型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安第斯山脉的山地为亚热带森林气候,山间盆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和火山地貌的影响,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海洋生物异常丰富。
喜暖和喜湿动物一应俱全,这里还可以看到顺洋流漂流而来的南极企鹅,该岛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系统。
科隆群岛厄瓜多尔境内无大河,发源与于厄中部的安第斯山脉众多河流的源头流向并汇聚到亚马孙平原。
厄多有火山湖,是由火山的喷火口崩塌形成的漏斗洼地,后因积水而形成。
厄瓜多尔的人口数量为1794万人(2021年)。
主要民族为印欧混血种人约占总人口的77.42%,印第安人占6.83%,白人占10.46%,黑白混血种人占2.74%,黑人和其他人种占2.5%。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首都为基多,距离赤道24公里,海拔2852米,气候宜人,在2017年12月入选2017年世界春城十佳。
基多原为印加帝国北部疆域的首都,现在是厄的经济、文化中心。
其他主要城市有瓜亚基尔、昆卡、安巴托、马查卡。
基多厄瓜多尔为南美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缓慢,石油是厄瓜多尔第一大经济支柱。
厄瓜多尔厄瓜多尔,全称厄瓜多尔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l Ecuador),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之一,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国家,北与哥伦比亚相邻,南接秘鲁,西滨太平洋,与智利同为南美洲不与巴西相邻的国家,另辖有距厄瓜多尔本土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首都基多位于皮钦查火山的山麓。
厄瓜多尔原为印加帝国一部分。
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809年8月10日宣布独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军占领。
1822年彻底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1825年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1830年大哥伦比亚解体后,宣布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
建国后,厄瓜多尔政局一直动荡,政变迭起。
文人和军人政府交替执政达19次之多。
1979年8月文人政府执政,结束了自1972年以来的军人统治。
厄瓜多尔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最高行政首脑。
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厄瓜多尔以“香蕉之国”闻名于世,经济上实施经济美元化政策。
主要旅游景点有基多老城、面包山女神石雕像、独立广场等。
2015年10月28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改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厄瓜多尔成功获选,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厄瓜多尔共和国国家领袖拉斐尔·科雷亚(总统) 外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Ecuador 人口数量15,789,330(2013年) 简称厄瓜多尔人口密度57.2人/平方公里(2013年) 所属洲南美洲主要民族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首都基多主要宗教天主教主要城市瓜亚基尔、昆卡国土面积283,561平方公里国庆日8月10日水域率 1.2% 国歌《祖国,我们向你敬礼》GDP总计702.66亿美元(2013年)GDP(nominal) 国家代码ECU 人均GDP 4788美元(2013年)GDP(nominal) 官方语言西班牙语国际电话区号+593 货币苏克雷、美元国际域名缩写 .ec 时区UTC-5至UTC-6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国花白花修女兰最大城市瓜亚基尔人类发展指数0.734(2013年) 国家格言"上帝,祖国和自由" 国鸟大兀鹫目录1历史沿革2地理环境3行政区划4国家象征5人口6政治7军事8外交9经济10交通11社会12文化13旅游。
厄瓜多尔南美洲西北部国家。
东北同哥伦比亚毗邻,东南与秘鲁接壤,西临太平洋。
南北长714千米,东西宽658千米。
面积281341平方千米。
人口1125.8万(1993),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55%,印第安人占25%,西班牙人和非洲人各占10%。
居民中95%信奉天主教。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印第安人通用克丘亚语。
全国划分20个省。
首都基多,人口110万(1990),为全国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主要城市还有瓜亚基尔、昆卡和圣洛伦索。
为美洲国家组织、安第斯集团成员国。
1980年1月2日与中国建交。
简史厄瓜多尔远古为印第安人居住地。
公元10世纪末,建立基图王国。
15世纪末,王国被印加人征服。
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809年8月10日宣布独立,遭到镇压。
1822年打败西班牙殖民军获得独立,同年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退出后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允许美军在其领土建立基地,1945年2月对日宣战。
同秘鲁存有边界争议,多次发生边境武装冲突。
1985年以来,两国关系有所缓和。
自然条件全国可分为西部、中部及东部3个地形区。
西部为沿海平原和丘陵区,一般海拔200米以下。
中部为山地区,由安第斯山脉的东、西科迪勒拉山脉及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东科迪勒拉山脉纵贯全境,平均海拔2500~3000米,多火山,其中著名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
钦博拉索山海拔6310米,为境内最高峰。
东部为山麓地和亚马孙平原区。
山麓地带一般海拔为250~1200米,平原地带一般海拔在250米以下。
赤道横贯国土北部,全境大部地区属热带气候。
中部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
年平均气温:东部平原23~27℃,中部山间高原和盆地18~24℃,西部沿海23~25℃。
年平均降水量由西南向北从200毫米增加到3000毫米。
全境7~11月为旱季, 12月至次年6月为雨季。
厄瓜多尔地处地震活动带,境内地震频繁。
厄瓜多尔基本国情
厄瓜多尔:全称厄瓜多尔共和国Republic of Ecuador, La República de Ecuador
国名释义:西班牙语意为“赤道”
别称:赤道之国、香蕉之国
首都:基多(Quito)
国花:白花修女兰
国家格言:Dios, patria y libertad(西班牙语,上帝,祖国和自由)
国庆日:8月10日(独立日、1809年)
与我国建交日:1980年1月2日
货币:苏克雷(已经退出流通市场,通用美元)
国鸟:大兀鹫
语言:西班牙语
人口: 1376万(2008年4月),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77.42%,印第安人占6.83%,白种人占10.46%,
黑白混血种人占2.74%,黑人和其他种占2.55%。
民俗:每年3月21日和9月23日中午要在作为赤道标志的空心圆柱前举行祭祀仪式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晚5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3 小时
世界之最:科隆群岛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奇花异草荟萃之所、珍禽异兽云集之地。
盛产大海龟和大蜥蜴。
科隆群岛是世界“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区之一。
差异天堂 厄瓜多尔厄瓜多尔是最地道“赤道之国”,它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北部与哥伦比亚相邻,南部与秘鲁接壤,国土面积25.637万平方公里。
其旅游资源分为四个区域,在数小时内,游客既可以享受阳光灿烂的黄金海岸,穿越白雪皑皑的群山,又可以翻越安第斯山脉的壮观火山到达神秘的亚马逊流域,每个区域都代表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所以也有人将厄瓜多尔归结为“四个地区、两个半球、 一个国家”。
厄瓜多尔无疑是这个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着“差异天堂”的美誉。
身处其间,与自然来一场轰轰烈烈、浓墨重彩的邂逅,也不枉飞跃重洋。
图 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卓越景观,富饶文化厄瓜多尔全国领土的18%都是生态保护区。
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和海洋生态保护区风光极致纯净之美,桑盖国家公园是瑰丽的人文遗产。
苏马克、亚苏尼和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态保护区。
在其国境内,涵盖了10%的世界植物种类,10.7%地球上的脊椎动物以及全球35%的蜂鸟。
特有脊椎动物种类居世界第二位,两栖动物种类居世界第三,鸟类种类世界第四,蝴蝶种类世界第五。
除了卓越的自然景观,厄瓜多尔还是富饶的文化之国,主要体现在两个城市: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和南部城市昆卡。
这两个城市分别于1979年和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厄瓜多尔民俗旅游业也是其旅游强项,厄瓜多尔共有14个少数民族,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有些部落,尤其是在亚马逊河流域地区,和现代社会几乎没有联系,还保持着他们原始的传统。
根深蒂固的厄瓜多尔文化并没有因为现代化进程而消失,很多城市不仅保留着众多的文化古迹,人民固执着一份淳朴。
例如沃特马拉人,一向以进取和热情而闻名,今天,热情好客之风仍不减。
巴诺斯人,处身在温泉与宜人的气候里,日复一日地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访客,其真诚的微笑永远挂在脸上;首都基多虽然以建成南美洲最现代化和最繁荣的城市,但在其中的大街小巷仍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遗迹。
厄瓜多尔情况介绍目录1、基本情况 (2)2、自然环境 (2)3、经济概述 (3)4、政治架构 (4)5、厄瓜多尔宏观经济 (5)(1) 厄瓜多尔2010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 (5)(2)《生产、贸易和投资组织法》 (5)(3)厄瓜多尔主要产业发展目标 (6)(4)2010年厄瓜多尔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数据① (7)(5)厄瓜多尔的出口 (7)6、中国和厄瓜多尔的联系 (9)(一)双边关系回顾 (9)(二)厄瓜多尔与中国贸易 (9)(三)中国经贫发展对厄瓜多尔的影响 (9)7、厄瓜多尔矿业 (11)一、厄瓜多尔地理位置及矿产种类及分布 (11)二、厄瓜多尔的矿业现状 (12)三、厄瓜多尔矿业法律、法规 (13)四、获取矿业特许经营的程序 (16)五、厄矿业主管机构、行业组织及民间团体 (17)六、矿业行业特点分析 (17)附件 (19)附1:行政区划 (19)附2、重要城市 (20)附3:国家政党 (22)附4:对外关系 (23)附5:厄瓜多尔2000-2010年数据(世界银行) (24)附6:厄瓜多尔2010年局势分析 (26)厄瓜多尔情况介绍1、基本情况厄瓜多尔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
东北同哥伦比亚毗邻,东南与秘鲁接壤,西临太平洋。
面积28356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930千米。
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世纪属于印加帝国,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2年独立后加入大哥伦比亚,1830年脱离大哥伦比亚建立共和国,1980年1月2日与中国建交。
厄瓜多尔原为印加帝国一部分。
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809年8月10日宣布独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地占领。
1822年彻底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
1830年大哥伦比亚解体后,宣布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
建国后,厄瓜多尔一直政局动荡,政变迭起。
文人和军人政府接替执政达19次之多。
1979年8月10日文人政府执政,结束了自1972年以来的军人统治。
厄瓜多尔指南一国家概括国家概况[国名]厄瓜多尔共和国。
厄瓜多尔作为国名使用始于1736年,由当时访问厄瓜多尔的法国地理学使团所起。
厄瓜多尔为赤道之意。
作为国名正式使用始于从“大哥伦比亚”(由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和委内瑞拉组成)独立出来之后。
[领土]厄瓜多尔领土面积256,549平方公里,约等于英国和北爱尔兰之和,或相当于西班牙面积的一半。
[人口]根据厄瓜多尔国家统计局2005年统计,厄瓜多尔人口13,215,608,其中印地安人45%,混血40%,白人10%,其他5%。
[地理位置] 厄瓜多尔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北纬1°27´06”和南纬5°0´56”,东经75°11´49”和81°0´40”之间),西临太平洋,北部与哥伦比亚接壤,南与秘鲁相邻。
[劳动力] 厄瓜多尔共有劳动力450万,具体分布:农业和渔业占31%,服务业占25%,商业14%,手工业10%,建筑业6%,运输业4%,其他10%。
[主要城市]基多(首都):人口180万,位于海拔2,810米的山区,接近赤道。
瓜亚基尔:人口240万,是厄瓜多尔的主要港口和企业聚集的城市。
昆卡:位于厄瓜多尔南部山区,海拔2500米,人口50万。
[语言]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为厄瓜多尔的官方语言。
在山区和东部亚马逊地区,部分印第安人通用克秋亚语(KICHWA)和其他土著语言。
[货币] 美元。
受经济危机和苏克雷贬值影响,自2000年1月厄瓜多尔政府宣布实行经济美元化,美元取代苏克雷成为官方货币。
[行政区划]厄瓜多尔共分22个省(PROVINCIA),215个市(CANTON)和1,081个区(PARROQUIA)。
[度量衡制度]厄瓜多尔采用10进位公制计量单位,温度以摄氏计量。
但重量以“磅”计量,液体(如汽、柴油)则以加仑计量。
[宗教]天主教。
从殖民时代起,天主教就成为厄瓜多尔主要的传统宗教。
厄瓜多尔是个怎样的国家?厄瓜多尔是南美洲的一个国家,靠近太平洋海岸,与巴拿马、秘鲁、哥伦比亚毗邻。
厄瓜多尔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在地理上,厄瓜多尔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国家。
它有着辽阔的平原、高山、森林、火山、河流和海湾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沼泽地,亚马逊河流域。
这里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
在经济上,厄瓜多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基础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矿业、能源和旅游等行业。
其中,石油是厄瓜多尔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此外,厄瓜多尔还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如香蕉、咖啡、可可等。
在文化上,厄瓜多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
这里有着丰富的原住民文化和印第安文化,这些文化在厄瓜多尔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厄瓜多尔不仅是“男性的天堂”,也是女性的天堂......厄瓜多尔是一个热情奔放自由的国度,人们特别开放,有很多独具特色的“风情街”,在这里能够体验到自由的感觉。
世界十大宜居国家,绝大多数都是景色宜人、社会福利好的大国,厄瓜多尔这个国家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这个国家经济并不发达,并存在大量的“灰色产业”,这个典型的“小国寡民”为何被评为十大宜居国家之一呢?厄瓜多尔的基本情况1、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总面积25.6平方公里,总人口1746万,海岸线长约930千米。
2、厄瓜多尔是唯一一个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的南美洲国家,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3、厄瓜多尔2019年的GDP总量1073亿美元,人均GDP是6174 美元,平均最低工资为264美元。
厄瓜多尔当地的物价菜市场内的物价:1美金可以买到6支玫瑰花,1美金可以买到10个鸡蛋,1美金可以买到3个火龙果,1美金可以买到12个车厘子,1美金可以买到10个鹌鹑蛋,1美金可以买到4个番茄。
超市物价:猪肉7美金一公斤,排骨10美金一公斤,猪蹄4美金一公斤,牛肉8美金一公斤,鸡胸肉6.44美金一公斤。
厄瓜多尔简介厄瓜多尔,这个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而闻名。
从壮丽的安第斯山脉到迷人的热带雨林,从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到现代都市的繁荣,厄瓜多尔拥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和文化遗产。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厄瓜多尔的历史、文化、经济、自然景观以及未来展望。
一、历史概览厄瓜多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印第安文明。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着多个繁荣的印第安王国,如基多王国和因卡帝国。
这些文明在农业、建筑、艺术和宗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16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的到来,改变了厄瓜多尔的历史进程。
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厄瓜多尔在19世纪初获得独立。
独立后的厄瓜多尔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但也在不断努力中逐步走向稳定和发展。
二、多元文化厄瓜多尔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众多民族和语言。
印第安文化、西班牙文化、非洲文化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厄瓜多尔的音乐、舞蹈、艺术、文学和饮食等方面。
例如,厄瓜多尔的音乐融合了印第安乐器和西班牙吉他,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厄瓜多尔的饮食则汇集了各地的美食特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菜肴。
三、经济发展厄瓜多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银等矿产,以及农产品和渔业资源。
这些资源为厄瓜多尔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厄瓜多尔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吸引外国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此外,旅游业也是厄瓜多尔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探索这个国家的自然和文化宝藏。
四、自然奇观厄瓜多尔的自然景观壮丽而多样,从安第斯山脉的雄伟雪峰到亚马逊雨林的茂密丛林,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独特生物到基多市的古老建筑,每一处都充满了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气息。
安第斯山脉在厄瓜多尔境内蜿蜒曲折,为游客提供了众多徒步和登山的绝佳场所。
亚马逊雨林则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厄瓜多尔一.国家概况1.历史简介厄瓜多尔原为印加帝国一部分。
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809年8月10日宣布独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地占领。
1822年彻底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
1830年大哥伦比亚解体后,宣布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
建国后,厄瓜多尔一直政局动荡,政变迭起。
文人和军人政府接替执政达19次之多。
1979年8月10日文人政府执政,结束了自1972年以来的军人统治。
2.地理特征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
东北与哥伦比亚毗连,东南与秘鲁接壤,西临太平洋。
海岸线长930公里。
赤道横贯国境北部(国名即西班牙语“赤道”之意)。
东西部属热带雨林气候。
山区盆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山区属亚热带森林气候。
平均气温沿海为23~25℃,东部地区23~27℃。
年平均降水量2000~3000毫米,山区1000毫米。
3.社会文化1)人口厄瓜多尔人口为1,385.83万(2008年)。
其中,城市人口占61%,农村人口39%;男性占49.5%,女性50.5%。
人口密度为51.52人/平方公里。
1990年-2001年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1%,死亡率25.4‰。
人口平均寿命64.27岁。
2)民族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中印欧混血种人占77.42%,印第安人约占6.83%,白种人占10.46%,黑白混血种人占2.74%,黑人和其他人种占2.55%。
3)语言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印第安人通用克丘亚语。
4)宗教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5)习俗厄瓜多尔没有特殊禁忌。
欧美社会的基本礼节亦适用于厄瓜多尔。
见面多送小礼物,此举很受欢迎。
去厄瓜多尔,随时可穿保守式样的薄西装。
不管是穿何种季节的服装,都要求穿着讲究。
如其它南美国家一样,厄瓜多尔人非常讲究礼貌,和客人第一次见面时握手,但遇到妇女时要等他们先伸出手来才可握手。
好朋友之间,妇女亲面颊,男人拥抱。
吃完饭后,每个客人都应向男主人或女主人表示感谢。
厄瓜多尔是个怎样的国家?厄瓜多尔基多南美洲首都太平洋厄瓜多尔是一个神奇的国家,距离赤道只有24公里,却一点也不热。
厄瓜多尔在西班牙语里是赤道的意思,这个国家离赤道只有24公里,但每年的气候四季如春,全年温度在20℃左右。
厄瓜尔多的首都基多,是世界上温差最小的城市,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仅仅相差0.4 ℃,很适合居住。
2014年我因工作的原因,曾在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居住了半年多。
总体来说这里很多地方比国内要落后,大多数商品都是中国制造,但是这里的生活要比国内平静,生活节奏也要比国内慢的多。
生活压力也小,很适合居住,下面我们来聊聊厄瓜多尔这个国家。
厄瓜多尔的生活方面1.厄瓜多尔人非常讲礼貌,他们第一次和陌生人见面时会握手,但遇到妇女时,必须要等她们先伸出手来才可以握手。
他们与朋友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是:女性会亲吻脸颊,男性会拥抱,并且他们还会相互赠送小礼物。
厄瓜多尔去别人家里做客吃完饭后,会像女主人或男主人表示感谢。
2.厄瓜多尔人很会享受生活,他们会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一到假期就出去玩,给再多钱也不愿意加班。
刚来到这边的时候,周末我给同事发信息沟通工作的事,他等到周一才回复我,刚开始我埋怨他不敬业,后来想想周末是属于他的私人时间,我不应该打扰他。
在厄瓜多尔没有忙碌的节奏,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里都是慢悠悠的,一般没有人会催你。
他们觉得生活不仅仅是只有工作,还有很多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
3.厄瓜多尔人喜欢跳舞,周末聚会是当地人的娱乐方式之一,吃完饭就开始跳舞,还是全家老少一起跳。
我在街上经常会看到很多人一起跳舞,还在工地上看到过建筑工人自娱自乐的跳舞。
4.厄瓜多尔2020年的最低工资每月是在2600元人民币左右,餐厅服务员基本上都是这个工资;非管理层的办公室职员,月工资大概在2600-6500元人民币左右;外派到这边的中资企业人员,最基础的岗位翻译,每个月是10000元人民币以上,技术人员工资翻倍。
5.厄瓜多尔的工业品物价很高,这边很多日常用品、家电都是进口价格,几乎比国内高5倍。
厄瓜多尔是个怎样的国家?之前的推送说到了厄瓜多尔是世界上移民门槛最低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今天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厄瓜多尔的国旗长什么样?于1860年开始使用的厄瓜多尔国旗,初版的国旗上只有黄蓝红三色,后在1900年添加了国徽。
国旗上的黄色象征着黄金、农业和矿产资源,蓝色代表着天空、海洋和赤道,而红色代表着为自由和独立而献身的勇士之血。
中间的国徽上则体现了这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一如很多美洲国家一样,国旗正中的国徽上都有着一只象征着美洲精神的神鹰展翅立于最上方,象征着主权和独立。
国徽正中的蓝天之上一轮象征着玛雅文化的“五月的太阳”照耀着最高峰钦博拉索。
雪峰脚下的亚马逊河在丛林中蜿蜒入海,海湾中停泊着美洲最早期的蒸汽远洋轮船。
太阳两旁3、4、5、6四个月的符号代表着独立战争的艰苦岁月,底部束棒和斧钺象征着国家的正义和权威,国徽两旁则装饰着四面国旗以及代表着和平和胜利的月桂枝和棕榈叶。
厄瓜多尔在哪里?地理环境怎样?厄瓜多尔位于南美大陆北部,国土横跨南北半球,赤道横穿首都基多而过(敲敲小黑板,别再看见四个字的就以为是非洲了,厄瓜多尔真不在非洲)。
北邻哥伦比亚,南接秘鲁,西临太平洋,国土由海平面一直延伸至海拔6272米的钦博拉索。
骤变的海拔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地貌特征,使得厄瓜多尔有着极大的旅游吸引力:美丽而神奇的加拉帕格斯群岛,原始神秘的亚马逊流域,繁忙热闹的海港城市,混合了印加和殖民风情的山城,甚至能让人体验一把住在火山脚下的刺激。
在很多美国和国内的论坛发帖里都重点提到了昆卡,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对于厄瓜多尔来说,昆卡既不是最大的城市,也不是最富有的城市,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
想像一下这样的生活:一套衣物可以穿一整年的四季如春,就算雨季也会每天到你窗口报到的阳光,空调和暖气在这里是无用的奢侈品,四条流水潺潺穿城而过的河流,一年四季雨水充沛种什么长什么——有没有一点点的向往?克服最初一个星期的轻微缺氧症状之后你就会发现,高反什么的都是骗人的,毕竟这里海拔只有不到两千六,比拉萨低了整整一千多米。
第一章1.地理位置的描述基础知识2.简述厄瓜多尔的地理位置3摘要:1.地理位置描述基础知识2.厄瓜多尔地理位置简述3.厄瓜多尔地理特征详细介绍正文:1.地理位置描述基础知识地理位置描述是对一个地区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进行说明,包括经纬度、与邻国的接壤情况、濒临的海洋或内陆河流等。
地理位置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和研究其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2.厄瓜多尔地理位置简述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临哥伦比亚,南接秘鲁,西濒太平洋,北与委内瑞拉接壤。
这个国家地处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雨林之间,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3.厄瓜多尔地理特征详细介绍(1)地理位置及经纬度厄瓜多尔位于南纬2°05"至5°05",西经76°30"至83°05"之间。
全国总面积约为283,561 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厄瓜多尔地形多样,山地、高原和平原等地貌类型丰富。
全国约27% 的面积为亚马逊雨林,63% 为安第斯山区,剩余部分为太平洋沿岸平原。
安第斯山脉纵贯厄瓜多尔南北,形成了一系列壮观的火山和高原景观。
(3)气候特点厄瓜多尔气候因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
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潮湿;安第斯山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亚马逊雨林地区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湿热多雨。
(4)自然资源厄瓜多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多样性之一。
亚马逊雨林中生活着众多珍稀动植物,安第斯山区则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银等。
此外,水利资源亦十分丰富,全国有许多水力发电厂。
(5)行政区划厄瓜多尔划分为24 个省份,各省下设有市、县等行政单位。
首都基多位于皮钦查省,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6)人口与民族厄瓜多尔人口约为1700 万,民族多样,主要有印第安人、西班牙后裔、非洲裔和亚裔等。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各民族也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厄瓜多尔国家概况(最近更新时间:2015年3月)国名厄瓜多尔共和国(Republic of Ecuador, República del Ecuador)。
面积256370平方公里。
人口1596万。
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77.42%,印第安人占6.83%,白种人占10.46%,黑白混血种人占2.74%,黑人和其他人种占2.55%。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印第安人通用克丘亚语。
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基多(Quito),人口224万。
海拔2818米。
全年气温在10℃至23℃之间。
年平均气温13.5℃。
国家元首总统拉斐尔·科雷亚·德尔加多(Rafael CORREA Delgado),2009年8月10日就职,任期四年。
重要节日5月24日,皮钦查战役纪念日(1822年);7月24日,西蒙·玻利瓦尔诞辰;8月10日为独立日,即国庆节(1809年);10月12日,种族节(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纪念日)。
简况位于南美洲西北部。
东北与哥伦比亚毗连,东南与秘鲁接壤,西临太平洋。
海岸线长930公里。
赤道横贯国境北部(国名即西班牙语“赤道”之意)。
东西部属热带雨林气候。
山区盆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山区属亚热带森林气候。
平均气温沿海为23~25℃,东部地区23~27℃。
年平均降水量2000~3000毫米,山区1000毫米。
曾为印第安部落居住地。
15世纪并入印加帝国。
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809年8月10日宣布独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军占领。
1822年结束西班牙殖民统治并加入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拿马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1830年该共和国解体后,宣布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
二次大战后,厄政局长期动乱,政权更迭频繁,军人多次执政。
1979年,军政府还政于民,政局趋于稳定。
政治2006年11月26日,主权祖国联盟运动候选人科雷亚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当选总统,并于2007年1月15日就职。
科就职后即推动召开制宪大会。
2007年4月15日,厄全民公决以81.72%的支持率决定召开制宪大会。
9月,厄举行制宪大会代表选举,执政党主权祖国联盟获61%的席位。
2008年7月,制宪大会通过新宪法草案。
9月,新宪法在全民公投中以63.94%的支持率获得通过。
10月,新宪法正式颁布实施。
2009年4月,厄根据新宪法重新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选举,科雷亚再次当选总统。
2010年9月30日,为抗议国民代表大会通过包含削减警察和军人福利待遇条款的《公共服务法》,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等主要城市爆发大规模警察抗议活动并引发骚乱,科雷亚总统遭袭并一度被困,后在军方、议会及国际社会支持下脱困。
2011年5月7日,厄举行司法改革和媒体管控等十项政治和社会议题全民公投,有关议题均获得通过。
2013年2月17日,厄举行大选,科雷亚总统胜选连任。
5月24日,科宣誓就职。
目前,厄政局保持稳定。
宪法现行宪法于2008年9月28日通过并正式生效。
新宪法建立了五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在加强行政权、改革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基础上,增设公民参与与社会监督权和选举权。
规定总统可连任一次,并可在任期头三年解散议会。
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规划和计划性指导,严格控制涉及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部门,加强金融监管,取消中央银行自主权。
成立债务委员会,严格审查和批准举借外债。
国会厄瓜多尔国民代表大会实行一院制。
议员共137名,其中全国议员15人,省议员116人,海外议员6人。
本届国会于2013年5月组成,5月14日正式宣誓成立,任期4年。
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如下:执政党主权祖国联盟运动100席,“创造机会运动”11席,基督教社会党6席,“1·21”爱国社团党5席,“多民族左翼党派联盟”5席,“进步”党5席,其他党派5席。
议长、副议长由国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任期两年,可连选连任。
现任主席加夫列拉·里瓦德内拉(Gabriela RIVADENEIRA),第一副主席罗萨那·阿尔瓦拉多(Rosana ALVARADO),第二副主席马塞拉·阿吉尼亚加(Marcela Aguiñaga)。
政府总统为国家最高行政首脑。
现政府于2013年5月组成。
目前,共包括8个国务秘书处、6个协调部和21个执行部。
现内阁成员有:公共行政国务秘书比尼西奥·阿尔瓦拉多(Vinicio ALVARADO),新闻国务秘书费尔南多·阿尔瓦拉多(Fernando ALVARADO),政治管理国务秘书比维安娜·博尼利亚(Viviana BONILLA),规划与发展国务秘书帕贝尔·穆尼奥斯(Pabel Muñoz),水资源国务秘书瓦尔特·索利斯(Walter SOLIS),亚马逊生态发展研究院部长豪尔赫·卡尔瓦斯(Jorge CALVAS),高等教育、科技和创新国务秘书雷内·拉米雷斯(René RAMIREZ),危机处理国务秘书玛丽亚·德·皮拉尔·科尔内霍(María del Pilar CORNEJO)社会发展协调部长塞西莉亚·巴卡(Cecilia VACA),经济政策协调部长帕特里西奥·里维拉(Patricio RIVERA),生产、就业及竞争力协调部长里卡多·埃斯皮诺萨(Ricardo ESPINOSA),战略行业协调部长拉斐尔·波韦达(Rafael POVEDA),安全协调部长塞萨尔·纳瓦斯(César Navas),知识、人力资源协调部长吉利亚乌梅·隆(Guillaume LONG)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和渔业部长哈维尔·庞赛(Javier PONCE),环境部长罗伦娜·塔皮亚(Lorena TAPIA),外贸部长迭戈·奥莱斯蒂亚(Diego Aulestia),文化和遗产部长弗朗西斯科·博尔哈(Francisco Borja),国防部长费尔南多·科尔德罗(Fernando CORDERO),体育部长何塞·弗朗西斯科·赛瓦略斯(José Francisco CEVALLOS),城市发展与住房部长玛丽亚·德·洛斯·安赫莱斯·杜阿尔特(María de los Ángeles Duarte),教育部长奥古斯托·埃斯皮诺萨(Augusto ESPINOSA),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长艾斯特万·阿尔沃罗斯(Esteban ALBORNOZ),财政部长福斯托·埃雷拉(Fausto HERRERA),经济和社会包容部长贝蒂·托拉(Betty TOLA),工业和生产力部长拉米洛·冈萨雷斯(Rámiro GONZALEZ),内政部长何塞·塞拉诺(José SERRANO),司法、人权和宗教部长李迪·苏尼加(Ledy Zúñiga),不可再生自然资源部长佩德罗·梅里萨尔德(Pedro MERIZALDE),外交和移民事务部长里卡多·帕蒂尼奥(Ricardo PATIÑO),劳动关系部长卡洛斯·马克思·卡拉斯科(Carlos Marx Carrasco),公共卫生部长卡丽娜·班赛(Carina VANCE),通讯和信息社会部长奥古斯托·埃斯平(Augusto Espín),交通与公共工程部长保拉·卡瓦哈尔(Paola Carvajal),旅游部长桑德拉·纳兰霍(Sandra Naranjo)。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24个省,省下设215个市。
司法机构国家司法法院(Corte Nacional de Justicia)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共有21名法官(包括院长在内),院长为卡洛斯·拉米雷斯·罗梅罗(Carlos RAMIREZ Romero)。
该法院下设7个法庭,每个法庭共3名法官。
此外,厄瓜多尔还设有宪法法院(Corte Constitucional),院长为帕特里西奥·帕斯米尼奥·弗莱雷(Patricio PAZMIÑO FREIRE),该法院主要处理与宪法相关的条文解释和判决。
总检察长华盛顿·佩桑特斯·穆尼奥斯(Washington PESANTEZ Muñoz),总监察长迭戈·加西亚·卡里翁(Diego GARCÍA Carrión)。
政党全国性主要政党有:(1)主权祖国联盟运动(Movimiento Alianza País):执政党。
2005年11月建立。
现有党员92万。
主张对内建立民主、稳定的社会,实现法律公正,加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建立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打破少数经济寡头的行业垄断;对外维护国家独立和在能源、货币和文化等方面的主权,推动地区合作。
党主席拉斐尔·科雷亚·德尔加多(Rafael CORREA Delgado)。
(2)“创造机会运动”(Movimiento Creo Oportunidad):在野党。
2010年建立。
政治上倡导代议制民主;经济上反对国家干预,要求摒弃以原材料出口和举债为动力的发展模式;外交上主张亲美,欢迎美洲国家组织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党主席塞萨尔·蒙赫(César MONGE)。
(3)“1·21”爱国社团党(Partido Sociedad Patriótica 21 de Enero):在野党。
2002年2月建立。
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曾执政。
党员40万人。
主张继承拉美和厄瓜多尔民族先驱的理想,建立一个摆脱殖民主义、落后贫困与愚昧状态的民主国家。
主张根除腐败,实施立法、司法和监察机构的改革。
反对霸权主义,主张人民自决。
党主席卢西奥·古铁雷斯(Lucio GUTIERREZ)。
(4)基督教社会党(Partido Social Cristiano):在野党。
1945年成立时称基督教民主党,1951年改为现名。
1956~1960年和1984~1988年两次执政。
党员35万人。
代表企业家利益,主张基督教民主。
党主席帕斯夸尔·德尔西奥波·阿拉贡第(Pascuál DEL CIOPPO Aragundi)。